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切口研磨法治疗(足母)外翻

    作者:张光武

    目的:介绍小切口研磨法治疗(足母)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磨钻经皮肤小切口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的部分骨质,缓解(足母)外翻疼痛.结果:从1994年6月~2000年12月共治疗患者57例(81足),随访46例(61足),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优良率93%.结论:小切口研磨法适用于单纯(足母)外翻患者(外翻角<35°,第1~2跖骨间角<15°).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无需内固定,操作简单等特点.

  • 尺骨延长矫正前臂畸形

    作者:于振武;刘玉昌;王汉林

    目的:探讨尺骨发育不良所至的前臂畸形的手术矫正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单臂肢体延长器对短缩的尺骨进行渐进性延长.共治疗5例患者,其中4例尺骨发育不良是由尺骨骨软骨瘤造成,1例由内生软骨瘤所至.结果:5例尺骨分别延长3.5~5.2cm,平均4.2cm.脱位的桡骨小头全部复位,肘内翻及腕关节内收畸形均获得不同程度矫正.结论:对尺骨发育不良造成的前臂畸形行尺骨渐进性延长是一个简便且疗效颇佳的治疗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幸永明;李重茂;陈昌伟;王坚;周荣利;柯西江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总结1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结果:1 200例腰椎间盘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发生率为1.7%.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结论:随着老年病人腰椎间盘手术的增多,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将增加,应引起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酌情进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 TSRH系统后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附36例初步报告)

    作者:李明;倪春鸿;侯铁胜;何大为;朱晓东;陈语

    目的:研究TSRH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矫形效果.方法,1998~2000年共36例行TSRH系统矫形内固定术的AIS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6~39个月).结果:术前平均Cobb角为57°,术后为18°(平均矫正率为68%),后随访时平均Cobb角21°.躯干失平衡及矢状面生理曲度改善.1例患者术后3个月横突钩脱出,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侧凸TSRH系统后路矫形可获得满意效果.

  • 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18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朱宝林;张辉;徐栋;谭炳毅

    目的:探讨下胸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7例下胸腰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18例曾分别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多者达6次,少者1次.结论:下胸腰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MRI定位定量准确,对病变检出率高,较X线、CT更早发现椎管内病变,是诊断椎管内肿瘤先进的方法.

  • 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作者:买尔旦·买买提;欧阳甲;艾尔肯·萨德尔

    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可分为:颈椎间盘膨隆、突出、脱出症.表现为颈椎神经、脊髓、血管等受压的症状、体征.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白正武;左金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其外科治疗应遵循减压与稳定的原则,常规手术如全椎板、半椎板、椎间开窗等入路行间盘摘除术,可达到神经根松解与减压之目的,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较多的缺点,或术后伴有因腰椎不稳、粘连及瘢痕等所致的腰痛或(和)坐骨神经痛[1].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作者:王跃;王万春

    脊柱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为广大骨科医生所熟知.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晚期并发症之一,由此并不常见,其诊断缺乏特异性线索.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指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后经过一段正常的康复期,术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患处散发性疼痛、不适.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月后出现原手术切口处肿胀,终形成窦道并流脓.从术后到出现症状这段间歇期长短各家报道并不一致,一般认为是间隔10个月~1年以上[1,2].

  • 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詹玉林;范家伦

    下腰痛作为一种多发病,病因一直未明.本文通过对腰椎小关节解剖的回顾,从而对引起下腰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 β-七叶皂甙钠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影响

    作者:杨发民;曾炳芳;张长青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缺血3.5h的肢体恢复血流前30min内自腹壁浅动脉灌注林格氏液,含β-七叶皂甙钠的林格氏液各15ml,然后恢复肢体血液循环3h.实验结束后测量左右胫前肌大强直收缩张力、抽取左侧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取左胫前肌标本作病理及电镜切片检查.以本院1998~2001年57例上臂、前臂、腕部、手掌及下肢离断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者31例为试验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病人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直至恢复正常为止;同时观察有无张力性水泡出现.结果:β-七叶皂甙钠组左右胫前肌大强直收缩张力之比、血清CK、LDH、电镜及病理观察均较对照组组有显著改善.临床上β-七叶皂甙钠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及肿胀程度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够缓解组织水肿,保护缺血再灌注骨骼肌.

  • 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庆秋;王少飞;胡侦明;浦波;劳汉昌;张宝华

    目的:阐明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愈合机制,为临床上治疗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缺损不愈合模型和引导性骨再生模型,随机均分用药组及对照组,于术后3d、1、3、5、10、12周取材,观察骨痂愈合程度的差异及骨痂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并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膜内成骨作用强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对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立体分割的肌腱段组织体外培养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崔志明;汤锦波;谢仁国

    目的:研究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学差异.方法:将鸡Ⅱ区趾深屈肌腱立体分割成四区:腱外膜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两相同区域肌腱组织按间隔0.5、1、2mm三种排列方式培养于24孔培养板中,每种排列方式培养5孔.完整肌腱段组织也以相同方式培养作为对照.每天计数每种排列方式细胞游出数目、方向及来源.培养第9d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细胞游出早、数目多的组织为腱外膜组织,其它依次为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两腱外膜组织间距越小细胞游出越早,而其它区域的肌腱组织则相反.组织学检查显示培养第9d的中心腱组织,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增多;而培养第9d的完整肌腱段组织的中心腱组织区域,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减少,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存在差异.

  • 巴斯德处理周围神经后的溃变和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远禄

    目的:为了研究本法的实用性,在组织学和定量方面评价巴斯德处理小白鼠坐骨神经后的神经溃变和再生.方法:将Wistar糸雄性小白鼠左侧坐骨神经10mm的长度,进行60℃,30min的巴斯德处理.评价了对照部、处理部以及末梢部.评价时间在处理后1周(1周群),6周(6周群),各群分别为11只.结果:(1)有髓轴突数: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数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1).(2)有髓轴突直径: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直径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1).(3)有髓轴突面积比: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面积比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5).(4)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见:1周群的处理部中,髓鞘陷入凝固坏死,雪旺细胞基底膜发生溃变.6周群的末梢部中,发现了多数的再生有髓轴突.结论:从以上结果足能证明,巴斯德温热处理小白鼠的坐骨神经一旦发生溃变但是再生是可能的.因此,在恶性骨、软组织肿瘤的手术之际,巴斯德温热处理法作为神经保存的方法是极为有用的.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股骨头局部VEGF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樊粤光;徐传毅;何伟;方斌;李雄;刘少军;曾意荣;袁浩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用内毒素加激素注射造成股骨头坏死.两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6、10、14周各处死6只行股骨头组织学检查和VEGFmRNA原位杂交观察.结果:光镜观察示模型组股骨头骨小梁变细、空骨陷窝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这些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软骨下血窦计数减少,各时段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原位杂交显示,模型组兔的股骨头6周时血管周围有VEGFmRNA阳性表达,10周时血管、成骨细胞的表达逐渐减少,14周时稍有所增加.结论:股骨头坏死后血管修复能力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影响,增加股骨头局部VEGF可能有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 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设计与评价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时志斌;刘安庆;张开放

    目的:设计制作静脉回流受阻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健康杂种幼犬20只,雌雄不拘.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一侧髋用来实验,一侧髋作为对照.应用套针经皮于大转子下方穿入股骨颈中央达股骨头颈部骺板远侧,注入lml医用TH胶.于实验不同时期行骨骺骨内压、X线、CT检查,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制作了影像及组织病理变化类似于人类Legg-Perthes病的动物模型.结论:此模型设计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强.

  • 成年狗股骨微波灭活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其修复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周勇;张殿忠;刘晓平

    目的:建立成年狗股骨经微波灭活造成骨缺损的实验动物模型,并用复合骨形成蛋白材料修复.方法:用自制的骨肿瘤微波治疗仪,以1.5kHz、70W功率加热至50℃~55℃,维持20min,造成狗股骨中段骨缺损,术后不同时段观察愈合情况.制备复合骨形成蛋白材料,经评价后植入骨缺损处修复并观察结果.结果:在保持狗股骨连续性的前提下,长2.5cm、宽1.0cm的骨缺损9个月时无愈合倾向.复合骨形成蛋白材料具有成骨诱导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有粘合性和可塑型性,具备有利于新生血管长入的空间,可与宿主骨"生物铆定".结论:成年狗股骨微波造成的骨缺损实验模型,长2.5cm、宽1.0cm 9个月不能自愈,适宜于各种骨修复材料的填充.复合骨形成蛋白材料修复微波灭活骨缺损效果良好,可作修复骨缺损的骨替代材料.

  • 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展平的影响

    作者:吴宗键;王继芳;卢世璧;黄靖香

    目的:以破骨细胞展平面积为功能活性指标,探讨不同浓度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含破骨细胞的骨髓细胞取自出生24h内的新生大鼠,以1×105/ml的浓度种植于4个35mm培养碟中,其中1个为对照组,3个为含有10-11M、10-10M、10-9M 3个浓度阿伦膦酸钠的实验组.每组随机选取6个破骨细胞为观察对象,定时观察拍照,并将照片扫描输入计算机计算破骨细胞展平面积.结果:10-11M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展平面积无明显影响(P>0.05).10-10M、10-9M阿伦膦酸钠降低破骨细胞展平面积(P<0.01).10-9M比10-10M阿伦膦酸钠降低破骨细胞展平面积的程度大(P<0.01).结论:破骨细胞展平面积是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展平面积的测量方法简便、迅速.10-10M以上浓度的阿伦膦酸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随阿伦膦酸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严军;董天华;杨照耀;董启榕;郑祖根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结果.方法:抽取5~7ml自体骨髓,结合钻孔减压植入Perthes病模型.结果:自体骨髓移植组坏死骨修复较空白对照组活跃,骺板损伤处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单纯钻孔组以纤维修复为主.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对Perthes病模型的坏死骨修复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修复钻孔所造成的骺板损伤.

  • SOCON内固定术和三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张继东;张钟元;程光齐;周健;刘中远

    目的:观察运用SOCON内固定技术加上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体间植骨和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器三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5年10月~2000年9月,共46例,用SOCON脊柱内固定行复位和固定,24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18例行小关节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45例Ⅰ°、Ⅱ°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Ⅲ°滑脱复位70%,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X线片显示46例全部融合,未形成假关节,复位和椎间高度无丢失,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征象.临床症状:优18例,良26例,可2例.结论:SOCON内固定系统具备复位良好、固定确定.三种融合方法均取得满意融合率.

  • “U”形棒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王春;刘成招;刘清平;刘文

    目的:探讨"U"形棒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结合椎弓根钉三柱固定与Luque棒节段固定原理设计"U"形棒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优28例,良12例,中5例,优良率88.8%.术后滑脱复位率,65%~100%,平均87.2%.骨性融合时间4~8个月,平均5.1月.结论:"U"形棒椎弓根钉,是具有较好复位与固定作用,且操作比较简单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之一.

  • 通过胫骨近端斜行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

    作者:赵金忠;蒋垚;眭述平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对37例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进行治疗.术后进行13~16个月的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操作容易,易于调整矫形幅度.术后1年无矫形幅度丧失.术后1年,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进行治疗的患者,Lysholm评分为(95.26±2.47)分,只做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的患者为(72.18±4.13)分,只做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为(65.64±3.36)分.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之间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更为有效的方法,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骨方法.

  • 1 5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经验

    作者:吕原;姚建祥;王秋泰;张宁;郭海燕;张庆彬;赵立新;张伯勋;王继芳;朱盛修;卢世壁

    目的:总结30年诊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收集1970~1999年完整住院资料1551例进行分析.其中手术860例,非手术691例,男1096例,女455例.年龄15~79岁.结果:非手术治愈率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分别为10.0%、13.6%、38.4%.同期手术治愈率分别为79.9%、92.4%、99.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壮年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演变过程、诊断措施、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多种多样.程序化系列诊断措施能避免漏诊、误诊和误治.经过正规系统训练,掌握临床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康复.实践证明,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

    作者:林研;董天华;印心奇;李国风;李旭;唐淑惠

    目的:通过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比较两者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方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3例.扩髓组17例,非扩髓组16例.记录麻醉后牵引前、牵引后、术前、进钉、锁钉、锁钉后、手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扩髓组记录插导针、依次扩髓时的压力.健肢在麻醉后、术后测压对比.结果:受伤后肢体的后深间室压力均大于健侧肢体(P<0.05),扩髓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急剧升高(33~109mmHg).扩髓后压力有所下降,但进钉时由升高至高峰(31~114mmHg).非扩髓组进钉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相比较小.髓内钉进入髓腔后锁钉时,扩髓组压力比非扩髓组压力低(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都下降至接近术前.结论:虽然闭合复位、髓内钉插入、扩髓时会导致小腿筋膜间室压力增高,但是短暂的.同时扩髓与非扩髓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

  • 高温灭活骨粒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治疗骨巨细胞瘤

    作者:郭世炳;云才;张晖;李文琪

    目的:总结和评价高温灭活、骨粒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20例骨巨细胞瘤采用高温灭活肿瘤组织,保留骨的原有结构,用自体或异体骨粒复合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恢复患者肢体的完整结构和功能.结果:经过2~3年随访,按Enneking's肢体功能评价优良率85%,并发症为10%,关节退变为10%,局部肿瘤原发率为0%,无转移.结论:高温灭活、骨粒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1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何伟;方斌;张庆文;刘少军;张德兴;樊粤光;袁浩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观察31例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特点,并对X线、CT、MRI检查进行评价.结果: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以青年女性多见,多有外伤史,病程长,症状进行性加重,关节功能多无明显受限,易出现骨关节破坏.X线、CT、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其中MRI是诊断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敏感性指标.结论: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不少见,典型者据临床表现及X线可作出诊断,必要时行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焦文仓;任先军;周跃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犬为实验动物,用自身对照,随机在L4、5和L6、7制成保留终板(实验组)和不保留终板(对照组)的脊柱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模型,比较术后4、8、12周植骨间隙抗扭转的情况;用未手术之腰椎间隙制成保留终板和不保留终板的植骨模型,比较其抗压性能.结果:(1)抗压实验:引起保留终板间隙出现1mm位移的应力显著>对照组(P<0.05).(2)抗扭转实验:4周时实验组抗扭转强度<对照组;8周时两组趋于相等;12周时两组完全一致.结论:(1)保留终板椎间融合的抗压强度明显优于不保留终板者.(2)保留终板椎间植骨融合早期的骨愈合强度<未保留终板者,但手术稍后阶段,两组骨愈合强度趋于相同.

  • 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

    作者: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王毳

    目的:研究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9例29髋髋部骨肿瘤病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43.7岁.骨巨细胞瘤14例,软骨肉瘤4例,骨成纤维细胞瘤2例,骨肉瘤4例,复发性软骨瘤2例,骨囊肿骨折3例.27例采用肿瘤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2例采用人工半骨盆全髋关节假体置换.股骨切除长度14~21cm.结果:29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获平均4年10个月随访,除2例髋骨肿瘤人工半骨盆全髋置换术后分别于2年后急性肺炎和1年7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外,其余27例均存活,并从事家务和工作.结论:根据髋骨肿瘤的类型,切除后选择适当假体和治疗方法,对重建髋关节功能、保留肢体是安全可行的.

  •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纪方;刘植珊;孙庆斌;蔡郑东;陈舰;顾雄华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钉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局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天宏;祝元鼎;孙天威

    目的: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移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26例,观察尺侧上副动脉供血情况.结果:经随访,本组病例尺神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尺神经松解前移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较佳术式.

  • 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雷光华;李康华;胡建中;龚家琳;周江南

    目的:评价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12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平均随访19.4个月(6~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瘫痪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满意.结论: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理想、固定牢靠,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 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

    作者:顾章平;赫荣国;马承宣

    目的:介绍并讨论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骨肉瘤的方法和随访结果.材料和方法:对4例股骨远端的骨肉瘤患儿施行了肿瘤广泛局部切除、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其中女1例,男3例,平均年龄10岁,平均随访3年.结果:目前所有病例均成活,肿瘤局部无复发,术后佩戴义肢,下肢的负重和运动功能好.结论:踝关节代替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对于膝关节周围的原发恶性肿瘤、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等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修复前臂节段性骨缺损

    作者:郭征;刘建;罗卓荆;胡蕴玉

    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对前臂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对12例前臂外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进行治疗.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由脱抗原大块牛松质骨载体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而成.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6.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术后无免疫排斥、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再发骨折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优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75%.植骨术后7、14和21d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及自体骨移植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良好替代材料,应用中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组织相容性良好.

  •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和治疗

    作者:滕红林;贾连顺;叶澄宇;杨胜武;钱列;羊明智

    目的:对腰椎间盘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29例腰椎间盘初次术后疗效不满意患者分析其原因.结果:在129例术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中,需要再手术治疗的有98例(75.9%).初次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有椎间盘摘除不彻底或复发、合并有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未能同时进行彻底地椎管减压、远期继发腰椎不稳以及选择了一些不恰当的手术病例等有关.结论:腰椎间盘术后症状复发原因较多,应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再手术目的是解除疼痛,恢复功能,包括彻底减压和腰椎稳定性手术.

  • 新方法治疗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

    作者:郭义柱;张伯勋;陶笙

    目的:介绍一种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刮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在经手术彻底刮除病灶后所形成的包容性骨缺损的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3~6年随访,X线片显示成骨良好,骨缺损修复,病变未复发,肢体功能正常.结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属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术前易误诊,术后易复发.病灶彻底刮除,在骨缺损区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是治疗骨化性纤维瘤的有效新方法.

  • 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作者:陈学明

    目的:研究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46例.结果:术后随访1~3年,41例完全复位,复位率89%,术后41例患者患肢疼痛症状消失.结论:DFRS,设计合理,操作比较简便,采用钛合金,不影响以后CT、MRI检查,手术复位效果好,符合生理需要,临床效果满意,其不失为一种即经济又方便的治疗技术.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
  • 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的治疗

    作者:周国顺;陈成冬

    臀肌挛缩症多由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臀部肌纤维化挛缩所致.不典型病例由于未能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1994年3月~2000年3月收治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病例15例,采用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松解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 掌腱膜挛缩症长期误诊26例报告

    作者:邓忠虎;王玉禄;周凤莲

    自1985年1月~2000年1月15年间共收治掌腱膜挛缩症26例,初诊全部误诊,长达20年,丧失了佳治疗时机,教训深刻,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18例

    作者:魏广栋;李开贤;李传福

    自1985年以来,采用膝关节成形术加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18例,获满意疗效.

  • 腱鞘囊肿合并腓深神经麻痹1例报告

    作者:陈一平;衡代忠

    患者男性,4岁,因左下肢跨阈步态(步行时须用力提高下肢,髋、膝关节过度屈曲)2个月入院.追述病史:步态异常前曾因"膝关节外侧皮下囊肿"在当地两家医院行囊肿穿刺、抽吸共计3次,囊肿未愈,之后出现异常步态.

  • Tillaux骨折4例

    作者:郑智玉;黄春军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3~18岁,平均15.5岁,均为单侧,右侧2例,病史均为滑冰时外伤所致.受伤后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入院时肿胀与疼痛局限于外踝之前下方且皮下阏斑.被动跖屈并内翻时疼痛加重,外翻时疼痛减轻,外踝前下方局限性压痛,X线片:胫骨下端前外侧1/4骨质缺损,见外踝区有密度增高骨块阴影.

  • 肱内翻畸形2例

    作者:张建河;赵玉芹;武进华;冯志彬;高雅滨

    肱内翻是一种病因不明而少见的骨骺发育畸形.其病理变化为肱骨头内侧骺板早闭,而外侧骺板继续生长,肱骨头逐渐内翻旋转变形.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短缩和肩外展功能受限.

  • 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报告

    作者:吴振业;孙磊;王培杰;宁廷民;张清港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7岁,因腰痛两月,双下肢麻木、乏力3周余入院.腰痛为渐进性,翻身困难,牵涉左下腹痛,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被迫体位,心、肺、腹未查及异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前弯及后伸明显受限,左右侧弯轻度受限,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双侧中腹壁反射减弱,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减弱,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消失,踝阵挛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侧T10感觉平面以下触觉、痛觉及温度觉减退.血生化检查无异常.X线片显示L5椎体骶化,T10、11椎体融合,考虑为先天性改变.胸椎MRI显示T9~10水平椎管内见有长约4cm梭形占位,边界清楚,呈稍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近侧蛛网膜下腔扩大,邻近脊髓受压,轻度移位(见图1).

  •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二)

    作者:朱晓东;李明

    3 手术并发症对于脊柱的前路松解来说,胸腔镜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故而发生一些并发症的危险可以得到避免.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同,分述如下:

  • 流行的组织工程技术——留学哈佛医学院的点滴感想

    作者:宋世锋

  • 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DE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秦步平;王以进;黄圣达;高峰;汤健;刁振鸿

    目的:探讨治疗体骨颈骨折采用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8具尸股骨股骨颈骨折用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固定,并比较三种不同器械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应用表明,该术式不仅使股骨颈在抗压、抗弯和抗扭等生物力学性能上特别优越,而且使骨折断端嵌插紧密,能加速骨折愈合,应力遮挡少.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减少并发症.结论:三枚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比其它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术式.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