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可膨胀髓内钉在下肢长管状骨干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牛云飞;张春才;王家林;禹宝庆;许硕贵;苏佳灿;张鹏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6年1月,运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加植骨治疗股骨、胫骨干骨不连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39.6岁;股骨骨不连12例,胫骨骨不连7例,骨不连合并骨缺损16例,合并低毒性感染1例,初次骨折为开放性骨折11例.[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2个月,平均13.6个月.骨不连端在术后4~8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术后无植入物松动、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固定加充分自体植骨,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不连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单一小切口带锁钉固定治疗"浮膝"损伤

    作者:李连亭;冯涛;张善地;郝鹏;苗卫华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小切口治疗"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2例"浮膝"损伤病人采取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30°~40°于髌韧带内侧缘做3~5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逆行穿入股骨带锁钉;膝关节屈曲90°经同一切口向胫骨打入带锁钉.[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本组病人均骨性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仅屈曲到90°,其它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对膝关节功能无影响,有无远期影响有待长期随访.

  • 大将逐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疗效初步观察

    作者:贺启荣;李智斐;许建文;吴福有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甘露醇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并发症.[结果]两组之间在排出大便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腰部疼痛的缓解及整体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大将逐瘀汤临床运用安全,有效,并符合简、便、廉原则,便于临床推广.

  • 医源性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幸永明;王振林;陈昌伟;程继伟

    [目的]分析医源性骨折发生原因及机制,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医源性骨折,术前骨折:不适当检查及关节复位所致病理性骨折6例,术中骨折:共28例,其中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劈裂骨折16例,四肢骨折绞锁钉固定劈裂骨折10例,股骨骨折骨愈合内固定取除困难术中再骨折2例.术后骨折:共8例,其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四肢骨折骨愈合内固定取除后再骨折4例.[结果]40例骨折愈合,2例骨不连.无感染、骨髓炎,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医源性骨折发生与医生的责任心、技术水平及临床经验有直接关系.提高认识、重视治疗的各个环节,可有效减少医源性骨折发生率.

    关键词: 医源性 骨折 预防
  • 动力髋螺钉定位器的制作及其应用

    作者:谢小平;刘光大;韩玉健

    [目的]探讨自制DHS定位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废弃的、未变形的3孔动力髋螺钉(DHS)1套,制作角度定位器.临床应用于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果]62例均没有在手术中发生髋内外翻以及钢板偏前偏后或钢板末端与股骨干贴合不良的情况.[结论]自制DHS定位器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定位准确、使用方便.

  • Pipkin's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分析(15例报告)

    作者:陆景华;王建龙;赵辉;熊刚

    [目的]探讨Pipkin's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自1996~2005年6月收治的15例股骨头骨折病例,根据Pipkin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1~5年的随访,采用Epstein评价方法,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Pipkin's骨折合并症和并发症多,治疗根据分型选择治疗方案,Ⅰ型手法复位保守治疗,Ⅱ型和Ⅳ型手术复位内固定,Ⅲ型选择人工关节置换疗效较好.

  • T型或L型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78例分析与体会

    作者:郑永发;荆峰;冯世庆

    [目的]探讨"T"型或"L"型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9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单纯劈裂型12例,Ⅱ型劈裂塌陷30例,Ⅲ型塌陷型18例,Ⅳ型髁型10例,Ⅴ型双髁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T"型或"L"型解剖钢板内固定,开窗撬拨恢复关节面平整,原平台塌陷下方植入髂骨或人工骨.[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1.6个月,优良7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7.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T"型或"L"型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撬拨后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

  • 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利明;陈鸿辉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损伤.ACL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差,往往需进行手术重建.临床上常使用自体移植物、异体移植物和人工合成材料进行ACL重建.使用自体移植物重建ACL,存在来源限制、供区并发症等问题;利用异体移植物有潜在传播疾病和免疫排斥反应的危险;而人工合成材料重建ACL远期疗效还存在争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ACL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对组织工程ACL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及其支架材料等方面进行综述.

  •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快平;熊波

    Pilon骨折是指累积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法国放射学家Destot于1911年首次提出,在法语中"Pilon"的意思是"杵"(pestle)[1].这一骨折的特点:胫骨远端具有典型的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性骨折的表现,累及关节面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损伤以及永久性关节面不平整导致不良的预后.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约75%~85%的Pilon骨折并发有同侧腓骨骨折.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胫骨Pilon骨折有增多的趋势.虽然治疗的手段不断修正和更新,但至今仍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并发症多,病残率高[2],高能量Ⅲ型骨折的优良率仍非常的低.

  • 韧带和肌腱修复的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朱巍;贾连顺

    韧带和肌腱是平行纤维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对保持关节正常运动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这些结构损伤可导致明显关节不稳,引起其它组织损伤及发展成退行性关节疾病.在一些病例中,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能自愈,需替代物移植治疗.修复或重建损伤韧带和肌腱可选择3种生物替代物: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及异种移植物.自体移植物已经取得了满意的长期效果[1],但供体部位常出现疼痛、肌肉萎缩、肌腱炎等,是主要限制性因素[2].冰冻异体韧带移植物常导致免疫反应,阻碍了组织重建,但存有传播疾病的风险,缺少供体及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相容性是主要问题.牛移植替代物因为偶然出现反复渗出、移植失败及滑膜炎等未取得FDA认证.另外,各种合成材料已经用于韧带置换,但855种假体韧带随访15年均未取得满意结果[3].

  •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张亚非;黄庆森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一种多发病.据Depalma等人[1]通过尸体解剖发现,50~60岁死亡人群中30%的人有肩袖损伤,70岁以上死亡者中有90%~100%有肩袖损伤.说明肩袖损伤广泛存在于社会人群中.外伤性肩袖破裂临床常见于青壮年,尤其岗上肌全层撕裂与肩峰过度外侧伸展时损伤有关[2].及时和正确的诊治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和减少病残有重要意义.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王凯;车彪;邹凯;刘俊;覃松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2月~2005年4月收治的107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其中,男62例,女45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Ⅰ型2例,Ⅱ型37例,Ⅲ型29例,Ⅳ型22例,V型10例,Ⅵ型7例.除Ⅰ型2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外,其余均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对术后疗效及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7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9~64个月),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2],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85.98%,术后发生明显并发症有9例(关节僵硬1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其中包含关节面重新出现塌陷4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 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手术治疗分析与探讨

    作者:马永东;林文茂;任群洲;吴小东;张涛;周豫昆

    [目的]探讨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自2001年至今长管状骨骨折病人76例按受创伤能量大小和骨折类型分为两组,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组36例,低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组40例.所选病例中男性50例,女性26例.年龄18~55岁,平均31.3岁.其中股骨骨折17例,肱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骨折48例.高能量创伤组中对于骨两端结构相对完整的病例多数采用髓内钉有限内固定,少数采用长柄钢板做桥式固定;对于合并有骨的一端或两端有纵向爆裂骨折的病例采用螺丝钉加钢板桥式固定的方法固定.低能量创伤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2组病人手术后予以外固定4~10周,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按长管状骨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将术后关节功能分为优、良、一般Ⅲ级,结果高能量创伤组手术后优良率83.33%,低能量创伤组手术后优良率95.00%.[结论]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有一定困难,预后较低能量创伤所致骨折差.但只要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结合适当外固定及合理的功能锻炼,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膝关节镜下膝后侧腔室联合手术入路的探讨

    作者:刘杰;王克力;葛许峰;潘刚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侧腔室联合手术入路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经过前内侧、前外侧和股骨髁切迹以及后内侧、后外侧和后纵隔内切口联合入路分别入镜、入器械,进行膝关节后侧腔室的探查和手术操作.[结果]216例(239膝)应用联合入路探查和治疗,其中5例膝因关节僵硬操作失败;175例膝用于治疗后侧腔室疾病,膝关节后侧腔室手术视野显著改善,探查和手术操作完善,均达到手术目的.1例膝内侧隐神经不全损伤,没有腘后神经、腓总神经、腘后血管、交叉韧带等重要组织损伤.[结论]膝关节后侧腔室病变较多,是检查和治疗的重要部位,并非"技术盲区".这种联合手术入路,手术风险低,具备可操作性,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可作为膝关节镜下常规手术入路.

  •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的初期临床研究

    作者:刘克敏;王安庆;唐涛;冯建璞;田罡;刘四海;王飞;崔志刚;崔寿昌

    [目的]探讨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的综合治疗及疗效.[方法]2001年~2005年共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42膝.治疗包括系统正规的康复手段以及手术介入.康复手段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神经生理治疗技术、身体适应性训练等;手术介入包括传统的伸膝装置黏连松解、内固定物取出同时黏连松解、小切口有限股四头肌成形+关节镜松解、Ilizarov技术.[结果]42膝住院前均未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入院后30膝行康复治疗,12膝手术治疗.平均膝关节活动度(ROM)入院时0°-9.2°-58.1°,股四头肌肌力Ⅲ~Ⅳ级;出院时0°-4.9°-88.9°,股四头肌力Ⅴ级,治疗前后膝关节ROM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1例出院时仍残留5°~10°膝关节伸直迟滞,2例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效果不满意,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抑郁症.22例平均19.3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均能伸直到0°,其中屈曲≥120°者15例.[结论]原始创伤处理不当和治疗后未行早期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造成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不可忽视的原因,其治疗比较棘手,是一个长期过程,康复治疗和适当的手术介入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

    作者:曹鹏;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于清醒状态及X线透视机监视下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MRI/CT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持续闭合牵引复位时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损伤至开始牵引复位的间隔平均为31 h(6~52 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患者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I扫描.[结果]治疗前MRI显示分别有8例和5例患者存在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ASIA神经功能评级分别为:C级7例,D级5例,E级4例.16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复位成功后再次MRI扫描显示:6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接近自动回纳,4例仍维持原样;3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维持原样,另1例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平均牵引重量为19 kg(10~32 kg),平均牵引时间为53 min(30~135 min).[结论]当患者处于清醒及检体合作的状态下通过动态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根据全身及局部状况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徐兆万;隋国侠;王炳武;李忠;刘伟强;厉峰;冀旭斌;庄青山

    [目的]研究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1.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坚强骨性融合,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6.1%,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秩和检验P<0.01,且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4.65%,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有限减压相邻节段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不但可以达到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微型钢板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晓冰;纪方;曹磊;佟大可;王秋根;张秋林;汪滋民;唐昊;汪方

    [目的]对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一般主张保留桡骨头,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头骨折固定比较困难,本文主要是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均为Mason Ⅲ型骨折,其中2例累及桡骨颈,对7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辅助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必要时取自体骨进行植骨.[结果]随访14~39个月,平均20.3个月,所有桡骨头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肘关节运动受限,但X线片见骨性愈合.按照Brob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肘关节的功能评分平均为87分,其中优2例,良4例,优良率85.7%.[结论]本组7例均为Mason Ⅲ型,作者认为通过微型钢板,结合克氏针,对有骨缺损和塌陷的桡骨头进行植骨,术后随访临床可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灵活度,是手术保留Mason Ⅲ型骨折的桡骨头,减少桡骨头切除和假体置换的一种方法,但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疗效.

  •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

    作者:毛宾尧;黄涛;应忠追;李新春;司全明

    [目的]研究人工踝关节置换前后的X线片评价.[方法]提出术前和术后的踝关节正侧位片的X线片评价要点进行分析,根据X线影像确定术前的切骨部位、植骨和固定方法,明确了假体的正确位置和位置异常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踝关节不稳定、半脱位、胫骨基板倾斜、边缘载荷和影像学松动等.[结果]43例随访2年~8年4个月,平均5年5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标准和作者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优(85~100)32例,良(75~84)9例,差(60~74)2例,无失败(<60).踝关节功能状况:足背伸6°~16°,跖屈8°~28°,足背伸和跖屈的活动范围14°~38°,平均21.4°.并发症有切口缘皮肤坏死3踝,术中内外踝骨折1踝.无足内翻、足外翻和假体影像学松动病例.[结论]采用正确的X线评价,是提高人工踝关节置换质量,防范和及早发现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有限切口在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治疗的应用

    作者:刘好源;林金堆;陈峰嵘;龚灏;简国坚

    [目的]讨论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中采用有限切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4例严重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不是常规采用高于伤椎二位肋骨的胸腹联合切口,而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术前通过X线平片、CT和/或MRI扫描来确定骨折的类型、脊髓受压情况等,确认导致脊髓神经压迫或损伤的致压物来自硬膜囊前方的椎体碎骨折块及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作为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结果]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34例,均无术中并发症,出血量300-800 ml,平均600 ml,手术时间120~150 min.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有限的胸腰段骨折前路入路操作技术,可减少对患者肺功能的严重影响,减轻前路手术创伤,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 MIPPO结合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戈涛;王新亮;邝炯祥;覃健;陈铭;杨运发;侯之启

    [目的]利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植入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7月~2005年10月收治的7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材料均选用DHS,其中29例采用MIPPO置入,46例采用常规切口置入,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创伤程度.主要考察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幅度、术后术区肢体肿胀情况、血沉(ESR)等来反映手术中创伤大小.[结果]MIPPO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5.2 cm,常规组为11.3 cm.MIPPO组失血少,术中及术后无需输血,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小,术后患肢肿胀轻,消肿快,ESR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常规切口组),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7~21个月随访,平均12.3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内科疾病,其余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常规切口组)和3、4个月(MIPPO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小切口技术植入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全身状况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 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彭磊;胡蕴玉;徐华梓;王臻;孟国林;孙峥;潘俊;胡经纬

    [目的]探讨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持续压力致假体松动下沉进展及其术后活动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以新西兰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四唑盐(MTT)比色试验,观察压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在20、60、100 kPa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下MTT反应的OD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压力值越大,OD值越小.20、60、100 kPa持续性压力可显著抑制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压力值增大而增强.[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不宜过早下地,否则将产生持续性应力,可以引起骨髓腔内骨髓干细胞的抑制,不利于骨质愈合.且易产生假体下沉和松动.

  • 人骨形成蛋白7基因修饰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异位成骨实验

    作者:闫露;罗二平;鱼兵;栗艳;沈敏;范清宇

    [目的]通过人骨形成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基因修饰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cleclide-co-plycoclide,PLGA)支架复合,进行自体皮下异位成骨实验,探索BMP-7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法]PLGA与腺病毒Ad-BMP-7感染后的兔MSCs共培养,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在PLGA上黏附、生长和合成分泌骨基质成分的情况;将转染基因的细胞和未转染基因的细胞分别与PLGA支架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并植入体内,通过组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制备得到的PLGA为疏松多孔的网格样结构,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将腺病毒感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修剪成一定形状的PLGA上,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并增殖.异位成骨实验证实空白对照PLGA孔隙内无新骨形成,对照细胞组内有部分新生骨形成,而Ad-BMP-7实验组形成的新生骨组织面积更大(P<0.05).[结论]应用hBMP-7基因修饰的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可望取得更强的成骨能力.

  • 腓骨短缩对胫距关节生物力学接触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勇;彭阿钦;焦建宝;高文山;王聪;郭锐

    [目的]测定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的接触特性的变化,探讨腓骨短缩的大允许程度.[方法]6具小腿标本,去除踝关节以上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用夹具将其固定于正常行走踝关节中立位,分别测出在正常,腓骨短缩2、4、6 mm时,胫距关节的接触压及接触面积并进行比较,观察并总结出接触压及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通过模拟试验发现,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总接触面积呈减小趋势,前外、后外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呈增大趋势,而前内,后内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均减小.[结论]2 mm以上(包含2 mm)的腓骨短缩,均会造成胫距关节接触特性的显著改变.

  • 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分析

    作者:王晓滨;王伟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成为临床治疗的首要问题.自2000年3月~2005年4月,本院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取得满意疗效.

  •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作者:郝永强;干耀恺;朱振安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 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 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 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 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 开放性跟骨骨折

    作者:唐三元

    闭合性跟骨骨折近年来报道较多,诊治已渐为人们所熟悉.而开放性跟骨骨折相对少见,约占跟骨的3%~11%[1~3],国外Siebert等[1](1998)早报道大宗开放性跟骨骨折(36例)的诊治经验,随后国外报道渐多[2~7],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内(1994~2006)仅见5篇文章报告,且均为回顾性分析,病例数较少.但由于开放性跟骨骨折多为合并伤,且因足跟部骨软组织解剖特殊,处理较棘手,预后较差,常出现严重感染或截肢,目前尚无针对此种情况的专门诊断分类与治疗来指导临床,本文现就国内外进展作一文献复习.

  • 伊里扎洛夫理论与技术在骨科学术界不同反响的思考(续)

    作者:秦泗河

    4.伊里扎洛夫(Ilizarov)的理论与技术在国内外骨科学术界的不同反响:(1)1981年,Ilizarov的发现与发明首先传人到意大利,1986年引进到北美,引起西方国家(包括墨西哥、委内瑞拉)及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印度、韩国等)骨科学界的轰动,纷纷邀请Ilizarov及其弟子赴各国讲学.在前苏联未解体之前,Ilizarov技术、器械被视为国宝,严禁出口.西方国家的医生很难进入前苏联境内,但他们不惜战胜重重困难,奔赴距莫斯科2000多公里的西西伯利亚,库尔干(Kurgan)小城市,虔诚的考察学习这一新的理论与技术.库尔干市地区偏僻,学习条件很艰苦,该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没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却并不能阻挡超过5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骨科医生,朝圣般地前去学习与考察.如英国医学会先后派出50多名骨科医生和护士赴俄罗斯学习;原日本骨科学会主席黑川高秀亲自带队赴俄罗斯学习.

  • 循征医学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

    作者:许建文;陈锋;李寿斌;钟远鸣;周宾宾;贺启荣;黄民锋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理念在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科实习生共173人,随机分为试验组86名,采用循证带教法带教,对照组87名,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带教时间均为3周.[结果]两组间对带教老师责任心的评价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自身进步满意程度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循证带教组临床答辩成绩与传统带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循证医学理念运用于骨科临床实习带教,教学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