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在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牛国旗;刘路坦;聂虎;周功;张井泉;汪东;陈辉;刘涛;孙正;刘振华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8年5月—2018年5月应用自制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5~73岁;单侧关节突交锁6例,双侧关节突交锁19例.术中采用ACDR进行前路解锁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脱位纠正、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等情况,以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25例患者手术时间50~90(79±8.7)min,术中出血50~200(130±67)mL,住院时间5~13(7.0±2.1)d,均一期解剖复位,前路融合.获随访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6~24个月),植骨融合良好钢板螺丝钉无松动,神经动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7±1.55)分,术后3月增加至(13.6±1.74)分,经配对t检验,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8,P<0.0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双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加重,2周内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残留有双手轻度麻木,握力稍弱.13例神经功能恢复至ASIA E级,6例恢复至ASIA D级,3例恢复至ASIA C级.结论 应用颈椎前路撑开复位器ACDR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可一次性完成减压、解锁、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ACDR撑开复位安全、有效、可靠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工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延迟性食道穿孔一例

    作者:夏志洁;胡祖鹏;曹同瓦;杨涵铭

    患者男性,37岁,颈椎外伤术后1年余,高热4 d,左颈部肿胀2 d,于2005年10月7日入华山医院重症监护室.2004年9月12日患者在国外摔伤致全身瘫痪,当地医院诊断为颈6~7双侧关节突交锁伴完全脊髓损伤,急诊行颈6~7关节突交锁闭合复位,前路颈6~7减压,Atlantis钢板固定,左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12 d行气管切开术.2005年10月3日突发持续高热40℃以上,5日左颈部出现肿胀.

  •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软组织损伤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何海潮;赵宝林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软组织损伤、旋转角度、椎体脱位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 4具C1-T1段40g/L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破坏C4-5双侧关节囊前侧、内侧部分.用自制夹具,分别在侧屈旋转、前屈旋转下模拟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并部分模拟肌肉收缩.结果 前屈旋转比侧屈旋转对软组织损伤大;单侧关节突交锁平均旋转角度为19.75°,椎体脱位均为Ⅰ度脱位.结论 屈曲旋转的复合暴力是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力学机制,关节囊的破坏是成功建立模型的关键,交锁侧黄韧带、1/2以上纤维环的破坏是必须的,棘上、棘间韧带的阻力较小,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椎体的旋转角度无关,与椎体的脱位程度相关.

  •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宁;杨波;贺西京;杨艳;龙芳;黄永丽;王盛海;陈建华;李维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4-12诊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45例关节突交锁能复位者单纯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例行后路切开关节突复位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8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5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在术后1个月内死亡(ASIA分级均为A级),其余63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2例术中牵拉喉返神经,术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植骨块均于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3例,B级14例,C级33例,D级12例,E级1例.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满意,应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小的创伤获得颈椎彻底有效减压、颈椎稳定性良好重建.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

    作者:赵冰;黄玉国;张洁;卢占斌;徐丽;张军军;王立功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03-2014-01对11例因外伤导致的下颈椎脱位一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钛板固定手术,术后给予消肿、抗炎、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颈椎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板松动断裂、椎间高度丢失及假关节形成.MRI显示颈椎前后减压充分,脊髓无钳夹现象,椎管矢状径变宽,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脊髓功能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者术后效果满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 一期全麻下轴向牵引复位结合前路手术治疗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

    作者:付长峰;刘一;张琪;曲志刚;刘国民;汪振宇;徐莘香

    目的 探讨应用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前路手术治疗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方法 对18例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采用全麻下轴向牵引复位结合前路手术治疗,无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伴有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了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对于四肢不完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脱位颈椎恢复正常序列.结论 对于伴有不伴有后方结构骨折的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损伤,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一期前路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屈曲位渐进性加重牵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

    作者:胡家美

    目的 探讨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颅骨牵引复位的方法.方法 对48例急性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双侧37例、单侧11例)行颅骨牵引、颈椎屈曲位渐进性增加重量持续牵引,在C型臂X线机下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结果 复位成功43例,5例未成功复位.复位后脊髓损伤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加重表现.结论 急性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采取屈曲位渐进性增加屈曲角度及牵引重量并适时辅以手法复位,疗效满意.

  • 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改良的闭合复位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新家;姚关锋;陈育春;王伟东;罗滨;曾机灿

    目的 探索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闭合复位的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技术,并观察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09-05-2013-05采用Halo架辅助的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12例的资料,复位成功后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12例采用改良的Halo架闭合复位技术闭合复位,均取得成功复位,时间40~110 min,平均65 min.复位成功后经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8例,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术4例.术后次日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无恶化.结论 Halo架辅助的改良闭合复位技术应用于术前闭合复位单侧关节突交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颈前路手术的辅助手段.

  • 经关节螺钉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颜滨;李振宇;闫洪印;余铮;陈扬

    目的 探讨及评价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其中单节段固定12例,双节段5例.改良Klekamp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以上位节段侧块背面中心点偏内侧1 mm、偏下方1 mm为入钉点,外倾20~25°,下倾35~40°,行四层皮质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颈椎基本达到完全复位,无椎动脉及颈髓损伤等并发症,均达到了骨性愈合.结论 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置入简单,安全性高,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泛,是传统后路固定融合方法的创新与补充.

  • 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科;靳安民

    下颈椎(C3~C7)脱位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损伤,根据暴力种类、大小、有无旋转等因素不同,常致颈椎关节突关节(小关节)单侧或双侧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及合并椎体、椎板、棘突的骨折,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迅速、简便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如枕颌带牵引、颈托或颈围固定、颅骨牵引、Halo装置固定等和较少使用的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包括开放复位、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颅骨牵引复位快速高效,廉价简易,在下颈椎脱位治疗中应用广泛.大多数学者认为简单有效和安全可靠的是采用轴向颅骨牵引复位[1].现将近年来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进展综述如下.

  • 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田晓东;张腾云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颅骨牵引、颈椎前路减压复位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后通过 X 线对患者损伤节段的稳定性以及融合性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颈椎序列、曲度以及椎体高度均恢复到正常状态中,且无严重并发症产生,同时患者经治疗后并无松动现象产生。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采用颅骨牵引、颈椎前路减压复位以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有助于自身脊髓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联合鞘内注射对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燕红;梁丽墉;何敏仪;黄伟韬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alsialic acid four hexose ganglioside sodium, GM-1)静脉注射联合鞘内注射对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收治79例伴有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均进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激素、脱水、促进骨细胞生长、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静脉注射组42例于术后给予GM-140 mg/d静脉注射,出院后改为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30 d;联合鞘内注射组37例,术后给予GM-140 mg/d,静脉注射15 d,出院后每周鞘内注射1次,40 mg,共4周.脊髓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评估;颈椎功能按照JOA评分评估;影像学评价植骨融合、颈椎稳定性和脊髓损伤程度.结果 静脉注射组与联合鞘内注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15±0.65)h和(4.10±0.85)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0.50±35.10)ml和(858.60±25.2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5、1.452,P均>0.05).联合鞘内注射组GM-1的用药总量为(785.20±3.28)mg,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组[(610.55±5.2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2,P<0.05);79例患者获得12.0~24.0个月随访,平均(15.2±1.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联合鞘内注射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4.35±4.33)%,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组[(55.50±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3,P<0.05);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3.55±1.75)分和(12.85±1.97)分,均明显优于术前[(7.25±0.83)分和(7.19±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和术后两组间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X线提示植骨处均获得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牢固;MR提示颈脊髓变性信号面积不同程度减小、水肿及炎性反应均消失.结论 GM-1静脉注射联合鞘内注射用于伴有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致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的术后治疗安全可行.

  •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伴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作者:郭新辉;杨俊;范积平;凌龙;郝健;宋飞;林小艳;秦文;黄季萌;蔡伟斌;苏纪权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伴有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32例伴有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即前路切除椎间盘减压,后路小关节撬拨或切除复位、固定,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有无气管、食管及副神经损伤、硬脊膜破损并发脑脊液漏情况,有无出现低钠血症,有无二次脊髓损伤或病情加重现象以及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或断裂,随访观察记录自体骨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假关节及骨不连发生;记录术后Frankel分级、JOA评分、术后颈椎椎间高度、术后椎体间水平移位。结果3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85±0?66) h;术中出血量平均(855?00±35?10) ml;术中无气管、食管损伤,术中硬脊膜破损并发脑脊液漏2例,术后第5天出现低钠血症1例,均治愈;32例患者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8?00±0?55)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7例,D级8例,E级12例;术后JOA评分平均(12?35±0?80)分,出院时 JOA 评分改善率为55?4%();术后颈椎椎间高度平均(7?25±1?01) mm,术后椎体间水平移位平均(1?22±0?24) mm;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提示植骨处均获得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牢固。结论采用一期颈椎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伴有难复位性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顺利复位、早期稳定、减压充分从而为改善神经功能修复奠定基础,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损伤创造了康复条件。

  • 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手术策略

    作者:王立新;崔树科

    目的:探讨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手术策略.方法:14例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先前路松解瘢痕等阻碍复位因素,之后进行后路手术解除后方交锁与脊髓压迫并植骨固定,再进行前路植骨固定.结果:14例全部获得随访,无骨不愈合,脱位椎体复位良好,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良好.术后颈部酸痛症状消失;脊髓神经功能按 Francel分级,均达E级.结论:前-后-前路I期联合手术策略是一种治疗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稳妥、安全、彻底、有效的方法.

  • 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邹永根;伍光辉;彭忠毅

    目的:探讨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住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在颅骨牵引下,先从后路松解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21例均完全复位,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荻6个月以上随访,椎间植骨融合良好,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均维持良好,1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4例按Frankd分级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和高度、解除脊髓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谨慎操作.

  • X线侧位片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

    作者:朱庆三;武汉;杨小玉;高中礼;杨海山;来颖

    目的通过X线侧位片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以提高对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诊断率.方法常规拍摄包括损伤节段上下至少两个椎体的X线侧位片.结果在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病例中,由于交锁的椎体处于旋转状态,在侧位片上可以见到损伤节段上(或下)位的椎间孔.结论X线侧位片可作为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初筛选方法,再结合其他征象(如斜位等)可对单侧关节突交锁作出诊断.

  • 颈脊髓损伤后长期持续性休克一例

    作者:娅茹;沈隽;杨涵铭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于2004年9月坠落受伤,头颈部着地,当时神志清,胸部以下不能活动,双上肢肌力1级,双下肢肌力0级,T2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丧失,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颈椎X线片示,C6~C7双侧关节突交锁佯脊髓损伤,即行颈前入路椎管减压术、椎管内固定术及植骨术,术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患者于2005年10月4日出现寒颤、高热和左颈部红肿、压痛,行切开引流后明确诊断为颈部食管皮肤瘘.患者同时出现休克,在抗感染治疗同时予多巴胺(4.28 μg·kg-1·min-1)24 h静脉维持抗休克治疗,血压维持在90~100/60~70 mmHg(1 mmHg=0.133 kPa).感染控制后仍存在休克,经各种方式治疗均无法停用升压药物,多巴胺用量维持在3.59~4.28 μg·kg-1·min-1.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

    作者:周峰;唐天驷;王根林;杨惠林

    高能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不完全等同于非脱位型的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治疗这类损伤时不易使脱位椎体复位,不能解决后方椎板骨折内陷、关节突交锁及硬膜囊撕裂等问题[1].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对17例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合并脊髓损伤

    作者:施凤超;张宁;蔡卫华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3例,双侧交锁8例.病变节段C4~s 2例,C5~6 5例,C6~7 4例.合并椎问盘损伤11例,椎间盘突出6例,附件骨折7例.术前均予以3~7 d的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失败.6例先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5例先行颈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再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后再行颈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植骨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和内固定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180~280 min,出血量480~2000 ml.术前Cobb角平均为6.71度,术后为1.81度;术前椎体水平移位平均10.21 mm,术后平均0.59 mm;神经功能Frankel 评分术前为1.45分,术后为2.45分.术后随访8~20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融合;无手术并发症和内固定失败.结论 对于下颈椎关节突交锁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

    作者:徐天波;刘德国;范亮全;顾江军;郑隆宝

    目的 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4例,采取单纯前路减压、撑开或撬拨复位技术治疗,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并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24例患者手术完成时间59~93min,平均(83.2±5.9)min;出血量73~209ml,平均(94.7±6.3)ml,无输血患者.临床疗效评定中:2例患者获得良,22例患者获得优,优率91.67%.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21个月,平均(11.2±4.3)个月.24例患者均无脊髓休克、脊髓受压或其他神经症状;术后出现一过性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I期前路减压、撑开或撬拨技术治疗无脊髓损伤合并关节突交锁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可达到解除关节突交锁并I期复位效果.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