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伴与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征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任涛;郑明辉;王翔;冯仕烽;瞿东滨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94例,男138例,女156例,年龄41~83岁,平均(59.36±8.84岁),行仰卧位MRI检查,按矢状位椎管内马尾神经是否冗余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前、后腰部VAS、腿部VAS和ODI评分,评估其手术疗效.[结果]29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RNRs阳性102例,RNRs阴性192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Rs阳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上均明显高于RNR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4.352.8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Rs阳性组患者术后7d及末次随访腿部VAS评分均高于RNRs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Rs阳性组术后7d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亦均高于RNRs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伴马尾神经冗余征较不伴有该征者术后恢复较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李天友;李龙;刘帅;王恒冰;张敏刚;王延宙

    [目的]介绍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随访其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联合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资料,纳入患儿共30例(30髋),均为单侧髋关节全脱位,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3~24个月,平均(18.57±2.66)个月;左侧19髋,右侧11髋.记录手术时间、髋臼指数、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及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0.23±8.76)min,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术中并发症.术中失血约10~30 ml,平均(21.17±6.91) ml,均未输血.除1髋术后1d再脱位,经更换石膏后复位良好外,其他患儿均达到同心复位.髋臼指数由术前(38.03±6.27)°减少至术后(28.49±5.63)°,平均矫正[(9.75±7.31)°,95%CI (7.11~ 12.28)°].随访16~46个月,平均(28.33±7.57)个月,随访期间3髋(10.00%)发生I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26髋(86.67%),良4髋(13.33%),优良率100.00%.在影像方面,所有病例手术侧均无再脱位,均未发生髂骨翼畸形,手术侧髋臼指数随时间延长进一步改善,与非手术侧相等,甚至优于对侧,因为非手术侧有8髋髋臼发育不良.[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微创优效,有助于加速髋关节脱位的髋臼重塑,减少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发生.

  • 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与非坏死髋病的中长期对比

    作者:周思佳;姜文学;尤佳

    [目的]对比并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分别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和非骨坏死髋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5年8月共有73例84髋于本院施行了HRA,其中,ONFH 21例(23髋)定义为ONFH组,其他非骨坏死髋疾病52例61髋,定义为非ONFH组.测量髋关节活动范围(ROM)和Harris评分.此外,患者接受髋关节X线片、CT或MR的影像学检查评估. [结果]ONFH组和非ONFH组假体5年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术后髋关节ROM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P<0.05);尽管术前ONFH组患者的屈伸ROM小于非ONFH组(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各向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ONFH组和非ONFH组股骨头囊性变直径、髋臼假体外展角和股骨假体柄干角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3例不需要翻修的并发症:ONFH组4例,非ONFH组9例,所有患者均无股骨颈骨折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ONFH和其他病因的患者在HRA术后可获得相当且满意的假体生存率和临床疗效.HRA为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且要求良好中长期疗效的患者提供了合适选择.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分析与翻修策略

    作者:吴伟平;李旭;燕华;金大地;史强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再脱位的对策.[方法]2011年7月~2015年7月,本院经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患儿31例(31髋),男9例,女22例,初次手术年龄20个月~10岁1个月,平均(31.21±10.33)个月.对所有患儿进行3D CT影像检查,综合分析再脱位原因.针对具体病理进行翻修术,包括切开复位Salter截骨16髋,其中同时行股骨短缩手术者12髋;切开复位加Pemberton截骨13髋,其中同时行股骨短缩手术者1 1髋;切开复位加Chiari截骨者2髋.对翻修手术的效果进行临床与影像分析.[结果]再脱位原因包括:11髋内收肌紧张,8髋髂腰肌未切断,7髋关节囊内盂唇内翻,6髋内侧关节囊未彻底松解,11髋臼底脂肪纤维组织填充;10髋髋臼指数>45°,2髋后方骨质缺损.1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髋严重变形伴短颈,5髋颈干角> 160°,7髋股骨颈前倾角>40°.31例(31髋)再手术复位成功率100%.随访25~72个月,平均(35.33±11.2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ckay临床评估标准,优25髋,良4髋,可2髋,优良率93.55%.影像检查显示中心性复位29例,残留髋臼发育不良1例,新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术中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处理不当、手术指征及术式掌握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及年龄等因素.只有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获得术中股骨头与髋臼稳定的同心圆复位,才能避免再次脱位的发生.

  • 肥胖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

    作者:向茂英;宁宁;侯晓玲;李玲利

    [目的]探讨肥胖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本科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06例,男性36例、女性70例.根据BMI,30例患者列入肥胖组(BMI≥30 kg/m2),36例列入超重组(BMI 25.00~29.90 kg/m2),40例列入正常体重组(BMI≤24.90 kg/m2).对比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KSS评分、伤口并发症、血栓事件、30 d再入院率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时VAS评分,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有3例、超重组有1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肥胖组有2例、正常组有1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经相应处理均末造成不良后果.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肥胖组的KSS评分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低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时,三组之间KSS评分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可达到与正常体重、超重患者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术后疼痛症状较重,早期康复速度较慢,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延长,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 术前D-二聚体升高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刘仁德;蔡广荣;张恒;罗斯敏

    [目的]探讨低血栓风险人群术前D-二聚体升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式,系统回顾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98例患者资料,其中术后发生DVT的患者共77例列入血栓组,未发生DVT的患者121例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BMI、血压、和术前D-二聚体升高、血脂异常、糖尿病史比率,筛选与术后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血栓组的年龄(65.61±7.92)岁均大于对照组(62.53±7.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BMI (28.61±3.01) kg/m2大于对照组(27.24±3.04)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升高比率显著大于对照组(OR=5.337,95%CI 2.388~11.923,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前D-二聚体升高(OR=5.162,95%CI 2.321~11.467)和BMI (OR=1.639,95%CI 1.051~2.582)是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升高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是D-二聚体正常患者的5.162倍;患者BMI(体重正常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每跨越一个等级,术后血栓风险增加1.639倍.

  • 医源性抽血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

    作者:杨秀丽;王科;李玲利;侯晓玲

    [目的]评价医源性抽血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贫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141例.依据围术期常规检验抽血量,抽血在17管(约51 ml)的患者66例,列为常规组;抽血在30管(约90m)的患者75例,列为额外组.评价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变化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额外组在总失血量(659.53±429.50mlvs 610.48±516.71ml,P=0.32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3d,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但均未达到中度贫血诊断标准,且于术后15d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各时间点两组间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没有需要输血的病例.[结论]在血液管理策略干预下,大量的医源性抽血(30管,约90ml)并不会增加TKA患者围术期的失血量和贫血发生率.

  • Capanna技术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胫骨恶性肿瘤保肢术后骨缺损

    作者:刘华;吕辉照;赵枫;曹杰;张冬福;肖飞鹏

    [目的]探讨Capanna技术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胫骨恶性肿瘤保肢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15年3月,共收治18例儿童与青少年胫骨恶性肿瘤.其中男11例,女7侧;年龄5~18岁,平均(11.32±4.02)岁.肿瘤病理分类:骨肉瘤10例,尤文肉瘤6例,软骨肉瘤1例,造釉细胞瘤1例.Enneking分期:6例IAG1T1M0,10例IBG1T2M0,2例IIAG2T1M0.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4例,中段12例,下段2例.骨缺损长度10~30 cm,平均(15.30±3.92) cm.所有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后,接受肿瘤切除与Capanna技术骨缺损重建.记录术后骨愈合情况及Mankin评分与MSTS评分.[结果]术中使用异体长管状皮质骨长度10~30 cm,平均(15.11±4.44)cm;游离腓骨长度13~23 cm,平均(19.69±3.00) cm.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5年,平均(8.33±6.00)年.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25.0±30.00)°改变至末次随访时(128.00±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nkin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94.40%.MSTS评分67~100分,平均(93.14±2.82)分.[结论]对于儿童或青少年胫骨恶性肿瘤保肢手术后产生的骨缺损,Capanna技术治疗效果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

    作者:秦曦;林杰文;韦家冬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4例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37例切断组行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37例行局部封闭保守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术前相比,切断组与封闭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显著降低,而JOA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组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延长继续减少,JOA评分继续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计学意义(P>0.05),而封闭组术后VAS随时间延长再次增加,JOA评分再次减少,但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切断组的VAS和JOA评分均优于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切断组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优良率(94.59%)高于封闭组(4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对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林伟;刘明廷;曹恒;徐闯;李健;张成年

    长期以来,人们对冲击波(shock wave)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物理方面的应用,如超音速飞行的战机、核爆炸等.近30多年,冲击波才开始出现在医疗领域,并且成功的在医疗领域里应用开来.近几年,在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冲击波治疗逐渐得到推广,并且已经有许多关于此方面的临床研究,例如在膝骨关节炎疾病、肩关节疾病、肘关节疾病、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疗效.本文旨在综述体外冲击波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 Dynesys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正彬;杨大志

    100多年来,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融合术也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融合节段活动度的丧失、相邻节段退变加剧等.近年来,非融合手术作为融合术的替代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动态固定系统的一种,既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也能保留腰椎单元的活动度,还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预防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方面的优势.现如今,Dynesys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其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小刚;杨彬;王亚寒;崔力扬;罗建平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 1例,T1 5例,T12 9例,L1 8例,L2 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 IVIM-DWI对早期活动性AS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秦健;赵健智;李江;朱建忠;贾明胜;李筱倩;李长勤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序列在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的42例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MRI常规序列上是否有明确骨髓水肿将活动期AS患者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0例),将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40例).测量三组IVIM-DWI相关参数Dslow、Dfast、fo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IVIM-DWI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阳性组与对照组、阴性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效能.[结果]Dslow、Dfast及f的平均值分别为阳性组[(0.75±0.07) ×10-3mm2/s,(10.76±0.86)×10-3mm2/s,(0.47±0.08)]、阴性组[(0.34±0.05) ×10-3 mm2/s, (13.02±1.50) ×10-3 mm2/s,(0.45±0.04)]、对照组[(0.34±0.04) ×10-3 mm2/s,(10.51±1.24) ×10-3 mm2/s,(0.38±0.03)].阳性组的Dslow和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组的Dfast和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阳性组与对照组的佳临界值为Dsow=0.51×10-3 mm2/s (1.00、100%、100%).鉴别阴性组与对照组的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Dfast=11.86×10-3 mm2/s (0.91、90.0%、80.0%)及f=0.41(0.95、90.0%、85.0%).[结论]当早期活动性AS患者常规序列出现明确骨髓水肿时,Dslow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而常规序列无明确骨髓水肿时,Dfast及f值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藏磊;李永刚;海涌;范宁;杜鹏;袁硕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差异及佳内固定方式.[方法]选取1例接受单侧生长棒矫形手术的7岁男性EOS患者,并进行层厚为0.625mm的超薄螺旋CT扫描.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建立该患儿术前(M1)及术后(M2,单侧生长棒和4枚螺钉)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建立其他4种生长棒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M3,单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4,单侧生长棒、3枚螺钉和1枚椎板钩;M5,双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6,双侧生长棒、6枚螺钉和2枚椎板钩).收集各有限元模型的椎体、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及生长棒的生物力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5、M6、M3模型依次具有佳的生物力学性能.同M2、M3、M4模型相比,M5和M6模型具有更小的椎体位移及应力和更大的生长棒应力.当椎弓根螺钉更换为椎板钩时,椎体位移及应力、其他螺钉及生长棒的应力均会增加.[结论]螺钉固定的双侧生长棒系统为坚固;螺钉-椎板钩固定系统可以降低内置物的僵硬度;单侧生长棒系统通过增加螺钉数量可以改善其生物力学性能.

  • DIERS-4D脊柱云纹系统联合QUINTIC步态分析系统评价脊柱疾病

    作者:刘啸;王雷;于淼;刘晓光;刘忠军

    [目的]通过对不同脊柱疾病脊柱-骨盆-下肢运动功能变化的量化分析,探讨不同脊柱疾病的躯体运动变化及代偿特点.[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颈椎病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腰椎病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25例(侧弯组),健康志愿者30人(正常人组)纳入本研究.采用DIERS 4D脊柱云纹系统和QUINTIC步态分析系统检测分析,比较行走时各组脊柱-骨盆-下肢运动参数的差异.[结果]侧弯组胸、腰椎旋转角度大于正常人组(P<0.05).膝关节角度A在颈椎病组为(191.46±9.54)°、侧弯组为(193.38±11.36)°,均大于正常人组(178.56±2.71)°(P<0.05);腰椎病组膝关节角度A-C均大于正常人组(P<0.05),颈椎病组行走时膝关节角速度为(92.51±7.30) rad/s、角加速度为(869.10±180.22) rad/s2均大于正常人组(P<0.05),颈椎病组下肢JOA评分与膝关节角加速度为线性负相关(P<0.001);腰椎病组膝关节角速度为(74.11±17.63) rad/s、角加速度为(647.30±137.14) rad/s2均小于正常人组(P<0.05),腰椎病组JOA评分与膝关节角加速度为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及脊柱侧弯患者行走时躯干摆动幅度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时相膝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均减小;脊髓型颈椎病及脊柱侧弯患者步态起始时膝关节角度增大;脊髓型颈椎病行走时膝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增大.

  • 银屑病合并褐黄病性关节炎1例

    作者:贾川;瞿玉兴;彭立波;谢子康

    褐黄病性关节炎发病率低,临床报道较少,人们对他的认识不足,导致其与银屑病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难度加大.本例褐黄病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长期银屑病病史,并有长期雷公藤口服用药史,造成其与银屑病等其他疾病的鉴别难度增大,内源性及外源性病因不清,导致首诊发生偏差.现将病例资料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荟萃分析

    作者:陈丹祎;刘俊雄;王旭;梁青福;徐帅

    [目的]对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两名成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信息,通过Cochrane指南评价文章质量.数据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对腰背痛及腿痛的VAS评分、ODI、EQ-5D和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再手术率、邻近节段退变(ASD)和术后滑脱进展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6篇RCTs符合纳入标准,4篇RCTs质量较高.224例列入减压组,331例列入融合组,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比及术前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腰背痛(OR=0.77,95% CI:0.36~1.65,P=0.50)和下肢痛VAS改善方面(MD=0.08,95%CI:-1.20~1.35,P=0.91),减压组和融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ODI (MD=1.49,95% CI:7.23~ 10.21,P=0.74) EQ-5D (MD=0.03,95% CI:-0.05~0.12,P=0.43)和患者满意度(MD=0.03,95% CI:0.05~0.12,P=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并发症、再手术率和术后滑脱进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联合融合术治疗DS患者的整体疗效并不优于单纯减压术.

  • 新年贺词

    作者: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已经迎来充满希望的2019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本刊编委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以及各学组和青年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向一直信任和支持本刊创新发展的读(作)者及各位专家、学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心和支持杂志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以及所有援外、援疆、援藏、援助基层和在世界各地工作及进修学习的骨科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