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优先选择颈椎或腰椎手术治疗共存的颈腰椎椎管狭窄症:74例预后分析

    作者:李浩曦;沈彬;黄宇峰;张振;赵卫东;吴德升

    [目的]证明优先选择颈椎或腰椎手术对治疗共存的颈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症状改善更优.[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随访时间>1年的共存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通过相关评价指标分别评估分期手术中优先选择颈椎或腰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18~ 156个月(58.00±36.50)个月.优先颈椎手术的腰椎再手术率比优先腰椎手术的颈椎再手术率低(22.91%<57.69%) (P<0.01).优先颈椎手术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1),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优先腰椎术后与术前相比,JOA评分及Nurick分级无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治疗并存的颈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优先颈椎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在颈腰椎症状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及另一部位再次手术率方面优于优先腰椎手术.

  • 全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作者:宋偲茂;熊小明;万趸;邓轩赓;石华刚;侯伟;梅国龙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 85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2例,全麻组43例,两组均通过术前影像设计精确穿刺路径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try评分及椎体高度、Cobb角.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对麻醉手术的满意度和耐受度.[结果]共有71例患者完成12~15个月随访.影像评估、VAS评分及ODI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满意率100%,全麻组与局麻组麻醉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共2例患者改为全麻.全麻组满意度和耐受度高,不良反应低,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栓塞、感染、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经过术前个体化设计手术路径、术中仔细分析透视影像,在全麻下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 TESSYS技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头倾角的安全范围

    作者:麻凤玉;王叶新;孟纯阳;楚磊

    [目的]应用影像后处理软件(Vue PACS)行腰椎DR、CT、MRI测量经椎间孔入路TESSYS技术靶向治疗椎管内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头倾角度安全范围,为TESSYS技术提供安全精确的参考数据;通过术前测定的穿刺陕倾角安全范围在临床实践中验证TESSYS技术治疗椎管内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9例.术前在本院VuePACS上测量以下指标:髓核脱垂程度(MRI)、穿刺针进针深度及判断责任椎间孔是否狭窄(CT)、L3~4、L4~5、L5~S1椎间盘轻、重度脱垂的头倾角度安全范围(DR).根据测量的头倾角范围判定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穿刺目标以及手术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按照术前测定的穿刺头倾角范围,所有患者穿刺均达到预定位置,手术有效率和安全性分别为90.6%、100%.L3~4、L4~5、L5~S1椎间隙头倾角安全范围中央型轻度脱垂为15°~30°,重度脱垂为40°~45°;非中央型轻度脱垂为35°~45°,重度脱垂为25°~30°.对于相同节段下不同脱垂程度及椎管内位置,其头倾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可联合腰椎DR、CT、MRI初步测量并拟定穿刺进针的头倾角安全范围,即根据不同脱垂程度制定个性化手术入路,达到手术更加安全有效的目的.

  • 糖尿病与骨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华军;陈均源;罗斯敏;桂涛;桑园;吴文锐;刘宁;查振刚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与万方数据库,搜集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4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10篇,共23 143例骨关节炎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0,95%CI (1.10,2.06,P=0.01],经校正年龄、性别、BMI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糖尿病人群的骨关节炎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35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5,95%CI(1.10,1.67,P=0.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本次研究结果稳健性好.[结论]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发病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可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 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赵金海;康鹏德;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谢小伟;李东海;杨周源

    [目的]评价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Tri-Lock BPS)应用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使用Tri-Lock BPS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210例(228髋),对比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生命质量SF-12量表评分,分析影像学结果,记录与股骨内置物相关的并发症.[结果]至末次随访时,188例203髋(89.04%)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50±5.98)个月(24~3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60±6.1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8.07±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97髋(97.04%)优,6髋(2.96%)良,优良率100%;患者术前生命质量SF-12量表PCS:(28.44±4.38)分,MCS:(53.25±5.11)分,末次随访时PCS:(52.93±2.42)分,MCS:(60.47±1.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3髋股骨假体影像学资料均评定为稳定骨长入,未发现股骨柄周围透亮线、假体周围骨溶解或假体松动及假体柄下沉超过3 mm病例,无死亡及翻修病例,1例1髋(0.50%)术中安放股骨假体时发生股骨距劈裂,5例5髋(2.46%)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4例4髋(2.00%)出现偶发性股区痛.[结论] Tri-Lock BPS假体初始稳定性佳,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应用疗效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 Topping-off与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冬月;海涌;孟祥龙;杨晋才;关立;刘玉增;苏庆军;康南

    [目的]探讨Topping-off与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比性研究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9例L3~5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opping-off组(L4~5 PLIF+L3~4 Coflex) 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0岁(46~77岁);融合固定组(L3~5PLIF) 54例,男25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70岁(50~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拍摄腰椎平扫MRI及站立位正侧屈伸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2年邻近节段L2-3椎间活动度及椎间盘MRI改良Pfirrmman分级,术前、术后2年Coflex置入节段L3~4的椎间活动度,术后2年Topping-off组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Coflex置入节段L3~4与其上位节段L2~3椎间活动度之和).[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20±7.80)月(24~48月).Topping-of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融合固定组(P<0.05).术后2年腰痛及腿痛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有明显好转(P<0.05).术后2年L2~3椎间活动度,与术前比较Topping-off组无明显变化(P>0.05),融和固定组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Topping-off组明显小于融合固定组(P<0.05).术后2年Topping-off组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与融合固定组L2~3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腰椎MRI显示L2~3椎间盘改良Pfirrman分级,Topping-off组明显优于融合固定组(P<0.05).[结论]Topping-off对比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相似的特点,Coflex置入节段承担近端腰椎部分活动与应力,有助于减缓邻近节段的退变.

  • 累及腓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

    作者:付卫平;李甲振;张岩;卢新昌;张翼;刘永奎

    [目的]回顾性分析累及腓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其保肢技术,总结其肿瘤学结果、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情况.[方法] 2002年10月~2014年12月,共有14例累及腓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于本院接受保肢治疗,男9例,女5例;年龄9~61岁,平均23.20岁.骨肉瘤9例,软骨肉瘤2例,尤文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14例患者均首诊于本院,术前均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均符合并接受保肢手术治疗,其中9例骨肉瘤患者接受了4~6周期新辅助化疗(术前2周期),化疗方案以阿霉素、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异环磷酰胺为主.依据Enneking分期,处于ⅡA期病例4例,采用Malawer-Ⅰ型切除.ⅡB期病例10例采用Malawer-Ⅱ型切除.[结果]随访时间18~164个月,平均36.20个月.5例术后局部复发,其中Malawer-Ⅱ型切除的2例(2/10),Malawer-Ⅰ型切除的3例(3/4).4例患者死于肺转移,其中Malawer-Ⅱ型切除的2例(2/10),Malawer-Ⅰ型切除的2例(2/4).所有患者经膝关节股二头肌肌腱及外侧副韧带止点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均稳定.对于腓总神经切除的患者佩戴踝关节外固定支具行走.多数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14~26分.平均21.9分(73%).[结论]累及腓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由于其解剖学特点,多数发现时已处于Enneking分期ⅡB期,选择保肢技术时,应尽量获得足够的手术边界,以期获得良好的肿瘤学结果.

  • 胫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后外侧重建治疗儿麻后遗症严重膝内翻

    作者:崔锁明;李桓毅;黄超;桂忠山;王诗峰;栾峰

    [目的]胫骨近端截骨术联合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并探讨其在儿麻后遗症严重膝内翻畸形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8月对7例儿麻后遗症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一期均行胫骨近端截骨术,二期取内固定时,同时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 [结果]一期胫骨近端截骨术后均随访20~48个月,平均25.40个月.在非负重状态下,所有胫骨内翻畸形均矫正;在负重状态下,术前膝内翻角度30°~45°,平均37.10°,术后膝内翻角度8°~14°,平均11.70°,矫正角度20°~31°,平均25.4°,所有膝内翻畸形较术前有改善.截骨端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0个月.二期膝关节后外侧重建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12个月,完全伸膝位无内翻不稳;屈膝30°,Ⅰ度内翻不稳1例;屈膝30°,患侧小腿外旋较健侧增加1例.术后24个月,患膝后外侧结构的稳定性无明显改变,下肢力线恢复满意.[结论]胫骨近端截骨术可以纠正胫骨内翻畸形,改善膝内翻畸形;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外侧副韧带和腘肌腱,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稳定性;两者联合应用在儿麻后遗症严重膝内翻畸形矫正中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 α-防御素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作者:蔡东峰;刘毅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目前对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尚缺乏一种可靠、迅捷、高准确率的诊断方法.美国骨肌系统感染协会(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制定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标准获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但其诊断指标相对复杂不便于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血沉、血清CRP、IL6、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指标辅助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但这些指标的异常并不完全由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引起,易受其他炎性因素影响.近年来,滑液生物标志物,尤其是滑液α-防御素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合分析目前关于滑液α-防御素的临床研究,就其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临床价值做一综述.

  • 胸椎黄韧带骨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宁尚龙;陈仲强;马信龙;张晓林;苗军

    临床上,胸椎黄韧带骨化(TOLF)是引起胸椎管狭窄常见、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成为骨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多发生于亚洲黄种人,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献报道了各种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局部损伤和力学因素,慢性退变,内分泌、微量元素异常及饮食代谢异常等.TOLF往往合并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等颈、胸、腰椎疾患,且病变分布节段也存在变化,可发生于1节至全胸椎,故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漏诊和误诊.治疗上手术切除骨化病灶是唯一有效的手段.TOLF压迫胸脊髓时临床症状重,若不及时手术减压挽救神经功能,预后较差.手术过程中脊髓损伤风险亦较大,可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疗效预后的认识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将对该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小刚;强晓军;杨彬;王亚寒;刘涛;罗建平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节段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 42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较明显,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可保留一定的腰椎活动度,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 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

    作者:曹洪;赵飞;Sauro Angelici;Pier Giulio Davini;程鑫华

    [目的]评价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16例(19足).对照比较术前、术后正位X线片上的距舟覆盖角,侧位X线片上的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变化;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6例(19足)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70个月(3.50~12月).正位X线片上的距舟覆盖角;侧位X线片上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还需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

    作者:何丁文;姚玉龙;邓中博;陈伟才;殷明;程细高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10例,术后1d、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末次随访时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沉、CRP均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的ODI指数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0.0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腰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插头框旋转录因子C2转染BMSCs后成骨作用的研究

    作者:尤武林;王建伟;黄桂成;徐兵

    [目的]观察过表达Foxc2基因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Foxc2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离、培养兔BMSCs,分别以Lenti-GFP (GFP组)、Lenti-Foxc2(Foxc2组)转染BMSCs,另设未转染BMSCs对照组.MTT法检测过表达Foxc2对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检测转染后7d各组细胞Foxc2蛋白、mRNA表达;以及转染后1、2、4周各组细胞骨钙蛋白(OCN)、骨桥蛋白(OPN)、一型胶原(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转染后2周,各组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ALP活性检测.[结果]Foxc2组Foxc2 mRNA和蛋白高效表达;对照组、GFP组无Foxc2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示过表达Foxc2对BMSCs的增殖未产生显著影响;Foxc2组OCN、OPN、COL Ⅰ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oxc2组ALP染色阳性区域大于其余两组;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过表达Foxc2不影响细胞增殖,可持续表达基因产物,并可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 鞣酸在骨关节炎中软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志昕;温亮;马德思;丁洁;翟侃

    [目的]探究鞣酸(GA)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骨关节炎中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通过应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处理实验动物兔软骨细胞探索AGEs对于软骨细胞的负面作用;然后通过对离体软骨细胞代谢过程中活性氧、Ⅱ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环氧化酶-2的测定,以及兔血清COMP和TNF-α的测定,观察GA在经AGEs处理的软骨细胞中的软骨保护作用.[结果]暴露于AGEs作用下的离体实验动物兔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水平下降,而活性氧、一氧化氮合成酶、环氧化酶-2以及兔血清COMP和TNF-α水平升高,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经GA预处理的软骨细胞暴露于AGEs后,活性氧的释放仅有微弱的增加;AGEs介导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降解可以被GA所阻断;由AGEs介导的iNOS和COX-2的表达受到抑制,兔血清COMP和TNF-α水平同时被GA所抑制.[结论]鞣酸可以在AGEs介导的骨关节炎中对动物软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治疗方法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 接种密度对大鼠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林凌翰;赵亚超;伍耀宏;张晓;王德利;阮狄克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接种密度传代培养大鼠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 pulposus-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NPMSCs)对NPMSCs的形态及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SD大鼠椎间盘髓核组织体外消化获得原代细胞,待达到60%~70%融合时消化,并按接种密度分为三组,分别为低密度组(5个细胞/cm2)、中密度组(100个细胞/cm2、正常密度组(10 000个细胞/cm2).培养至达到传代条件后,各组细胞均按10 000个细胞/cm2在体外进行传代接种,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干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CD29、CD34、CD44、CD45、CD90)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细胞形态学方面,各接种密度组细胞均可呈旋涡状贴壁生长,但低密废组以集落样生长,细胞多呈长梭形,形态一致;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细胞中类圆形、多边形细胞增多,大量细胞出现形态不规则、细胞宽大扁平、折光性差.在细胞表面标志物方面,低密度组CD44、CD90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P<0.05),而CD29、CD34、CD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密度接种法可提高大鼠NPMSCs CD44及CD90的阳性率,纯化NPMSCs.

  • 当前城乡差异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SRS-22评分的影响

    作者:张耕铭;唐昊

    [目的]采用简体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量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探讨当前城乡差异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SRS-22量表评分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将128例AIS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城市组68例(男14例,女54例),农村组60例(男11例,女49例),平均随访时间4.2年.两组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术前主弯Cobb角、末次随访残余Cobb角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填写一份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比较两组SRS-22量表中各个条目和各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城市组与农村组在功能/活动度维度条目12、15、18,自我形象/外观维度条目4、6、10、14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组自我形象/外观维度的得分低于农村组(P<0.05);两组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治疗满意度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城乡差异仍会对AIS患者术后SRS-22量表的评分结果产生影响且结果具有新的特征,使用SRS-22量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时仍不能忽略当前城乡差异的影响.

  • L3、4椎体旁骨软骨瘤压迫左侧输尿管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作者:宋溦;区国集;王玥莹

    骨软骨瘤(spinal osteochondromas)是一种发生在骨表面,顶端有软骨帽覆盖的良性骨肿瘤[1].大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约占骨肿瘤的9.3%,占骨良性肿瘤的36%左右[2].然而,发生在脊柱的骨软骨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除此之外,目前尚未查阅到椎旁骨软骨瘤压迫输尿管的相关病例报道.本文就本院发现的1例L3、4椎体旁骨软骨瘤压迫左侧输尿管的病例,并结合自1999年至今国内文献报道的有症状的单发性腰椎骨软骨瘤20篇文献共33例,对脊柱骨软骨瘤的病因、发病情况、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讨论.

  • 空心钉置入椎管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陆成武;王林锋;叶宏;陈小杰;吴建斌;魏桂财;赖必华

    [目的]探讨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空心钉重建颈椎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0月,对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术中采用空心钉置入重建椎管.其中34例患者获得随访,男21例,女13例,年龄48 ~72岁,平均63岁.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随访的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以及C5椎管横截面积.[结果]手术时间(135±32) min,术中出血量为(230±46) ml,术中未出现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随访10~ 28个月,平均14.2个月,影像学评估显示植骨处达骨性愈合,未见空心钉脱落移位及再关门现象.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从术前(7.23±2.56)分提高至(13.71±2.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69.16±18.21)%;末次随访时C5椎管横截面积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空心钉置入颈椎管重建术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技术安全,可提供即刻的力学支持,提高截骨处的愈合率,可作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一种手术方式的选择.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