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巴特尔;徐亮;李杨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远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4—2012-08收治的76例脑动脉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术后有效随访1~3a,观察2组预后改善情况。结果2组手术均取得较好效果,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9.47%、9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远期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42%)较对照组(39.47%)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86.4±11.2)分、SF-36(112.5±1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8±13.6)分、(98.7±1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远期成功率(86.84%)较对照组(65.79%)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从远期疗效来看,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脑组织正常血运情况,减少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脑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对帮助病情稳定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

    作者:乌拉别克·毛力提;艾克拜尔·亚里坤;杨小朋

    目的:探讨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术前脑电图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囊性占位7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胶质瘤16例,其他病变2例;应用M RI、视频脑电图、脑磁图行致痫灶定位,术中应用皮质脑电图再次精确致痫灶范围后行前颞叶联合海马切除术,术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长程VEEG监测中,20例患者均有惯常发作和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4例(14/20)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单侧颞叶及海马区,其中合并同侧额区放电5例。6例(6/20)患者发作间期放电位于双侧颞叶,其中合并单侧额区放电2例。8例(8/20)起源于左侧颞叶及海马区,12例(12/20)起源于右侧。M EG检查20例患者发作间歇期皆有痫样放电,检出率为100%,17例(17/20)患者单侧颞叶放电,其中合并同侧额区放电8例;3例(3/20)患者双颞放电。术后随访12~24个月:16例患者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手术有效率100%,效果良好率95%。结论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好,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手术疗效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致痫灶 定位
  • 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刚;陈友明;董碧华;陈木荣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sTB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U=4.825,χ2=11.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t=2.754~5.477,P<0.05),2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2.051、1.013,P>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sTBI合并肺部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预后,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

  • 全脑灌注在脑胶质瘤边界区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杭;梁新强;宾静文;吕健;陈晓武;杜成利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在脑胶质瘤边界区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胶质瘤病例资料,低级别组(WHO Ⅰ~Ⅱ级)14例,高级别组(WHO Ⅲ~Ⅳ级)16例,均行全脑灌注扫描,测量CT增强与CT灌注上影像边界并求出面积,并在全脑灌注图显示的边界区、CT灌注边界外围区和健侧正常脑组织划定兴趣区,测量CBV。结果 CT灌注面积大于CT增强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低级别取边界参考值,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以CBV 1.7700 mL/100 g为CT灌注边界截点时,灵敏度85.71%,特异度78.57%。高级别胶质瘤以CBV值2.2750 mL/100 g作为判断CT 灌注边界截点时,灵敏度93.75%,特异度93.75%。高、低级别都以 rCBV为1.0250为判断C T灌注边界截点,灵敏度93.33%,特异度83.33%。结论全脑灌注成像在胶质瘤边界区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普瑞巴林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及抑郁指数的影响

    作者:苏维敏;陈剑锋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及抑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5-04我院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服用速效坐骨神经痛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部痛评分、臀部痛、大腿外侧痛、腘窝痛、小腿后外侧痛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SQI评分(9.01±1.06)分、抑郁指数0.19±0.08及AngⅡ水平(28.99±3.21)pg/m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疲乏评分(64.43±14.21)分高于对照组(46.11±8.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抑郁情绪。

  • 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张静

    目的:观察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5—2014-08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数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局部状况,减少、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 脑梗死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周映彤;黎罗明;冯欣;李华文;邹达良;刘惠晶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1本院收治的230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血清学梅毒检测,筛选RPR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患者255例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 PPA )(复检组),另选 RPR阴性265例为对照组。结果 T PPA复检,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BFP)4例,假阳性率1.54%。其中男性假阳性3例,假阳性率1.73%(3/173),女性假阳性1例,假阳性率1.22%(1/82)。男女性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60岁)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复检组患者,脑神经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枢性面瘫和舌瘫显著高于对照组。复检阳性患者神经性梅毒比例高于复检阴性患者(30.8% vs5.7%,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梅毒 TPPA复检阳性患者以高龄、男性居多。

  • 颅脑手术患者全麻中右美托咪定对皮质醇抑制程度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作者:刘宝伟;赵素贞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及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手术患者全麻中对皮质醇的抑制程度及患者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4-11在本院择期行颅脑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数据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0.4μg/kg低剂量实验组、0.6μg/kg中等剂量实验组、0.8μg/kg高剂量实验组,每组9例,比较皮质醇和氧合指数相关指标。结果4组研究对象的体质量、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同剂量T1到T3时间,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皮质醇的抑制比较分别为:T1时间点(F=6.468,P=0.002);T2时间点(F=7.561,P=0.001);T3时间点(F=7.68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T1到T3皮质醇浓度比较(F=1.952,P=0.164);中等剂量组T1到T3皮质醇浓度比较(F=1.516,P=0.240);低剂量组T1到T3皮质醇浓度比较(F=0.445,P=0.6457);对照组T1到T3皮质醇浓度比较(F=1.116,P=0.3440);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氧合指数比较,4组患者T 1~T 3不同氧合指数:对照组( F=0.7949,P=0.3917);低剂量组( F=1.158,P=0.3310);中等剂量组( F=1.118,P=0.3435);高剂量组( F=1.02,P=0.3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不同剂量比较,T 1到T 3时间:T 1时间点( F=0.9473,P=0.3816);T 2时间点( F=1.257,P=0.3179);T 3时间点( F=1.168,P=0.32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拔管可产生应激效应,右美托咪定浓度越高对抑制皮质醇的释放作用越强。

  • 老年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127例分析及抗凝治疗

    作者:丁同斌;刘士超;简立国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07—2015-07在我院住院确诊的179例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既往有房颤组和既往无房颤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患者既往有房颤组的风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既往脑梗死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单独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既往有房颤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率及IN R值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 R值的不便影响了抗凝药物的应用。

  • 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文战;司金超;吕受卿;岳慧丽;李兆民;付徐伟;任巧;常留军;王金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3—2015-08确诊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纤溶酶组和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尤瑞克林组采用尤瑞克林粉针剂进行治疗,纤溶酶组采用纤溶酶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14d后对比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 卒中单元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元豪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12—2015-03收治的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卒中单元模式下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治疗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 甘草甜素对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王静;张小方;尉娜;翟锴华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回顾性选取本院62例患者,按照治疗是否使用甘草甜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曲马多治疗,观察组使用甘草甜素治疗。结果疼痛度减轻及膀胱肌无力缓解,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疼痛程度对比P=0.043,膀胱肌无力对比P=0.04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越于对照组,运动能力恢复上,治疗前6个月,2组组间对比无差异(P=0.076),治疗后6个月2组组间差异显著(P=0.038)。轴突膜蛋白在血液中的表达及光度值的组间对比,2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2%,治疗组为7.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甘草甜素对于神经损伤修复有促进作用,对比曲马多疗效有优越性,作用机制为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对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抑制作用。

  • 肌氨肽苷联合不同剂量醒脑静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

    作者:姚书燕;刘海花;韩文颖;蔡桂香;张宏雨;赵翠华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联合不同剂量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明确诊断的高血压脑出血中患者分为肌氨肽苷组(8 mL/d)、小剂量组(醒脑静20 mL/d+肌氨肽苷8 mL/d)、大剂量组(醒脑静40 mL/d+肌氨肽苷8 mL/d)各4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及对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14 d后,3组患者的血清 TNF-a、IL-6、CRP、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后的血清 TNF-a、IL-6、CRP、NPY降低效果优于肌氨肽苷组(P<0.05)。NIHSS、GCS、BI指数评分、血肿体积、脑水肿指数治疗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优于肌氨肽苷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90.00%,小剂量组为87.5%均显著高于肌氨肽苷组的67.5%( 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改善患者的脑水肿,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但加大醒脑静的剂量并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救治及特征分析

    作者:邱乃锡;罗家扬;刘俊辉;陈贵林;蔡程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救治及特征,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02—2014-12我院诊治的58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行保守治疗患儿及钻孔引流术的患儿均痊愈,行开颅术20例患儿痊愈11例(55.00%),切口疝1例(5.00%),死亡2例(10.00%),感染1例(5.00%),伤残5例(25.00%)。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发病率相对偏低、颅内压升高缓、病情发展慢、易发贫血、休克、癫痫、意识障碍等特点,患儿出血部位主要为静脉出血、横窦表面及硬脑膜渗血。结论依据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及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全切除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幕上胶质瘤伴癫痫的效果比较

    作者:巴传

    目的:研究全切除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幕上胶质瘤伴癫痫的疗效。方法抽选2009-07—2013-09我院收治的幕上胶质瘤伴癫痫患者30例,按照手术切除范围分为全切组(n=15)和次全切组(n=15),均自愿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癫痫控制满意度、术前后K PS评分及并发症、复发、死亡情况。结果全切组术后癫痫控制满意率为93.33%较次全切组60.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月及术后1 a全切组 K PS评分较次全切组明显较高[(87.25±6.51)分、(79.91±14.32)分V S (78.23±12.74)分、(65.73±2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a内全切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次全切组(P<0.05),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胶质瘤半癫痫患者行全切除术治疗,术后癫痫控制满意度高,远期疗效好。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树臣

    目的:观察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实施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 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蒋令修;陈文武;薛孟周;孙永梅;梁宇;姜虹;李延红;李晓晖;盛兆福;卜一多

    目的: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01—2015-10在我科治疗的1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患者在超早期进行了强化降压为研究组,91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血肿扩大发生率、NIHSS评分、随访Rankin评分。结果治疗后1 h及24 h ,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 h ,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90 d随访,研究组患者Rankin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 ,研究组血肿量、血肿扩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够缓解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临床研究

    作者:鲁笑钦;李元昆;付美洲;张侠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LN‐SRH)和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LRH)的临床效果,以及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01—2014-12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组,35例)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35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并研究2组膀胱功能障碍及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LNSR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RH组,LNSRH组出血量与LR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SRH组和LRH组在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 LRH组,LNSRH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RH组。结论 LNSRH和 LRH 在手术效果方面无差异,LNSRH对膀胱和直肠功能的保护要明显优于LRH。

  •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58例治疗分析

    作者:周祥;岳双柱;惠红岩;赵树鹏;惠磊;金保哲;王仲伟;周文科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效果。方法5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给予控制血压、预防感染、脱水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腰椎穿刺术。结果术后6个月,根据ADL评分:Ⅰ级1例(1.72%),Ⅱ级20例(34.48%),Ⅲ级17例(29.31%),Ⅳ级7例(12.06%),Ⅴ级7例(12.06%),死亡6例(10.34%)。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脑疝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 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琦;徐旭;杨海峰;周勇

    目的:探讨并分析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重症IC U颅脑外伤昏迷患者147例,以昏迷是否苏醒分为2组,其中苏醒组76例,昏迷组71例,通过理化、影像学等检查作出临床诊断,并分析各种因素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的影响程度。结果(1)2组患者临床及生命体征比较,苏醒组无呼吸异常66例(86.8%),无低血压70例(92.1%),无复合伤68例(89.5%),无颅内感染58例(76.3%),无瞳孔散大62例(81.6%),无高钠血症65例(85.5%)较昏迷组无呼吸异常13例(18.3%),无低血压20例(28.2%),无复合伤15例(21.1%),无颅内感染19例(26.8%),无瞳孔散大2例3(32.4%),无高钠血症17例(23.9%)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2组患者伤后血糖均不同程度增高,苏醒组血糖(7.13±1.92)mmol/L较昏迷组(11.25±3.77)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GCS评分均较低,苏醒组3~4分(4例)、5~6分(6例、7~8分(66例)明显好于昏迷组3~4分(5例)、5~6分(11例)、7~8分(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得出有呼吸异常、低血压、复合伤、颅内感染、瞳孔散大、高钠血症、GCS评分较低、血糖控制不好等因素的患者,均严重影响了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从而为临床上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抢救和治疗提供诊疗及判断预后的基础和帮助。

  • 脑卒中后尿失禁与脑卒中远期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艳;熊涛;方之勇;唐汉平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是否发生尿失禁与患者远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10 d内是否出现尿失禁分为尿失禁组38例和非失禁组54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随访2 a患者的结局等。结果2组性别、脑卒中类型、既往病史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SP分型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尿失禁组NIHSS评分、WBC、PLT、FIB、hs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非失禁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的 FBG、K+、Na+、TC、TG、HDL-C、LDL-C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在24个月的随访中1例失访、非失禁组2例失访,尿失禁组病死率34.21%,显著高于非失禁组的7.41%(P<0.05),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的残疾率及残疾程度显著高于非失禁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10 d内发生尿失禁的患者远期预后较未发生尿失禁的患者差。

  • 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娟娟;解建国

    目的:观察和分析影响结核性脑膜炎(TBM )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例 TBM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对2组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及体征、Glasgow 昏迷评分(GCS)评分、脑脊液(CSF)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脑积水比例、GCS评分、CSF压力、CSF葡萄糖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t=2.673~4.084,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脑积水(OR=1.463)、GCS评分(OR=0.411)、CSF葡萄糖水平(OR=0.636)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TBM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全面把握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 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单秋菊;魏志华;魏瑞丽;林蓓蕾;张振香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01—2015-12收诊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FM 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FM 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FM 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52、5.632,P值为0.036、0.028)。结论实施连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 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缪学琼;郭建军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体检者(A组)、脑卒中后未伴抑郁组(B组)及脑卒中后伴抑郁组(C组)3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测定3组血清IL-1、IL-18、hsCRP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其与SDS评分之间关系。结果3组中SDS评分与血清IL-1、IL-18、hsCRP水平均为A组低、C组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SDS评分显示均无抑郁症状,但脑卒中的发生依然导致B组评分高于A组,而C组SDS评分与A、B组相比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IL-18、hsCRP水平与SD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IL-18、hsCRP水平的升高为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抑郁发生预测依据,在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临床价值显著。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倩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 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t=4.328~6.356,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3.655~4.759,P<0.05),2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出现显著上升( t=3.987~5.035,P<0.05),且观察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3.394~4.358,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U=3.703,χ2=4.882,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1.010,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PCI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占芬;张学艳;任秉丽;王莉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5-07收治的9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治疗记录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重点探讨 H型高血压和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肥胖率55.32%、高血压患病率78.72%、动脉狭窄率63.83%均较对照组34.44%、44.44%、37.7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糖(8.91±3.82)mmol/L、胆固醇(6.84±1.42)mmol/L、甘油三酯(2.94±1.28)mmol/L 较对照组(5.54±3.43)mmol/L、(4.74±1.03)mmol/L、(2.02±1.06)mmol/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型高血压患病率76.60%较对照组45.5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173.84±30.45)mmHg、Hcy(19.87±12.46)μmol/L较对照组(148.75±24.31)mmHg、(13.24±13.02)μmol/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高血压、动脉狭窄、高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过高等均是诱发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多发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且患者收缩压和Hcy较高,H型高血压和Hcy指标检测是预测和评价脑卒中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分析

    作者:周丽丽;孙梅芬

    目的:观察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CS )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80例ICS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其 TOAST 病因学分型进行分组,并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 A A型)患者分为颅内病变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外病变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 H cy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627,P<0.05);血浆Hcy水平仅与受试者的年龄(标化回归系数=0.386)呈正相关性(t=3.862,P<0.05);吸烟史(OR=9.134)、饮酒史(OR=1.387)、高血压(OR=11.687)、TC水平(OR=1.517)、LDL水平(OR=2.998)、Hcy(OR=1.156)均与ICS发病呈正相关性(P<0.05);LAA组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研究对象(q=3.628~5.126,P<0.05);颅外病变组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颅内病变组或颅内外病变组(q=5.155、4.82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是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与LAA型ICS及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其水平与其他传统因素无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血浆H cy水平及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韩丽丽;陈玲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结果2组1次手术穿刺成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鞘管置入时间明显延长,置入鞘管至球囊扩张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还能保证临床预后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RP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琳;周成芳;梁江红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以我科2014-01—2015-04收治住院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按照患者脑出血量分成3组:大量出血组30例(>50mL);中等量出血组30例(30~50mL);小出血量组30例(≤30mL)。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监测脑出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治疗前后各个时段体内IL-6,CRP的血清水平变化,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实验组血清IL-6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CRP及IL-6水平随着脑出血量增多逐渐增加(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不同出血量组血清CRP水平逐渐增加,其中第3天血清CRP水平高,之后逐渐下降(P<0.05);发病第1天患者血清IL-6的水平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预后越好,IL-6和CRP的血清水平则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IL-6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有一定意义。

  • 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后甲状腺素催乳素及糖脂代谢水平观察

    作者:陈敏;孙晓兰;殷月霞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病因不十分明确,患者在思维、情感、行为和感知等多方面存在精神不协调或功能障碍,出现幻听、幻视、兴趣减退现象,易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恶化,降低生活质量[1-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类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3]。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分裂药物前后甲状腺素、催乳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旭东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与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 ,Pcv-aCO2)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1-01—2014-05收入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ScvO2和Pcv-aCO2水平分为1、2、3、4组,对比4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血清学指标、一般情况和外周动脉血气,对比4组临床结局。结果1~4组治疗后24 h的血清乳酸浓度、hs-CRP和S100B蛋白依次显著降低,而乳酸清除率依次显著增高(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CVP、MAP和尿量依次显著升高,而A‐PACHEⅡ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氧分压、pH值和BE值依次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住ICU时间、出院时NIHSS评分和住院期间病死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ScvO2联合Pcv-aCO2可有效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对其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比研究

    作者:李志明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06—2014-06收治的82例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2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 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NR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和6周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1周、3周和6周后的NR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够显著降低N R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评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

  • 颅内感染后行侧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脑室灌注给药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周辉;王俊宽;王正峰

    目的:评析颅内感染实施侧脑室与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脑室灌注高敏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42例颅内感染患者参与此次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划分为2组(n=21),其中对照组行经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灌注高敏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侧脑室置管外引流,统计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引流与感染控制时间等的差异,同时测定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与脑脊液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与对照组的57.1%相比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的引流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短(P<0.05);2组治疗前颅内压、脑脊液中蛋白质、白细胞与葡萄糖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颅内压、脑脊液中蛋白质、白细胞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相比下实验组的降低与升高幅度显著更优(P<0.05)。结论颅内感染实施侧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脑室灌注给药有助于缩短引流时间,降低颅内压并改善脑脊液成分,控制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睡眠障碍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萌;王泽颖;周蒙蒙;李晓满;路文杰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与进展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为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及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连续选取116例卒中发作48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SPIE‐GEL睡眠量表进行评分,根据NIHSS评分的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2组患者的平均SPIEGEL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进展组患者的平均SPIEGEL评分与NIHSS评分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6例病情出现进展,发生率31.03%。平均SPIEGEL评分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进展组患者平均SPIEGEL评分与NIHSS评分变化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睡眠障碍是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睡眠障碍越严重,脑卒中进展越明显。

  • 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作者:周梅君;范寒院;李浅峰;黄智勇;梁伟容

    目的:探究音乐电针治疗与磁疗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03—2014-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疗法治疗,对比2组PSQI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PSQI评分为(3.51±1.42)分,对照组为(9.25±2.73)分,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相对较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16,P=0.0208)。对照组接受治疗后仍有16.67%的患者出现重度睡眠障碍,而观察组无重度睡眠障碍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重度缺损2例(7.69%),对照组重度缺损9例(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同样适用,患者PSQI评分低,睡眠质量较好,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失眠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银杏达莫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雷鸣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1—2013-12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2组均在患者病情平稳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疗程为4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观察组总有效率92.1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ADL、QL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QLI、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作者:戴国华;杨晓峰;谭克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于术后接受CFNB处理,对照组术后予以持续静脉镇痛(CIA)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R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应用于TKA术后能够起到显著镇痛效果,不会对肌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 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苑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 A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4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测定患者血浆Hcy和ADMA水平并与健康人群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浆 Hcy与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与血浆Hcy与ADM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均能有效治疗癫痫,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 Hcy与 ADM A水平升高,长期服用应当监测血清Hcy、ADM A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东辉;武秋菊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4-04—2014-04因C HD在我院心外科住院并行心内直视下体外循环手术的1376例病例资料,选取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CHD类型组成、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与血浆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D体外循环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09%,病死率0.07%(1/1376)。2组间在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CO2分压、HCT与NSE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不常见,主要是由于CPB本身造成,与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密切相关,监测手术前后血浆NSE水平变化,对预测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柳冰;左潇;许毓玲;孙艳华;孙磊;王东新;赵安全;马新英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1—2014-12收治的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5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2粒/次,2次/d。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NDS、ADL评分;根据HAMD、NDS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2%vs67.47%,χ2=11.235,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2.20%vs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627)。结论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在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合作;王少君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1—2015-03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稳定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NHISS评分变化状况,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变化状况及治疗状况。结果(1)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NHISS评分分别为(16.7±6.5、8.8±3.4),均优于对照组(11.9±4.6、5.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黏度(4.8±1.2)低于对照组(5.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细胞比积(44.7±2.2)高于对照组血(4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确切,与常规治疗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显著提高患者脑出血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张晶晶;杨文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对2012-12—2014-12我院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oCA测试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者和无认知障碍者,对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认知障碍76例,无认知障碍37例,患者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关键部位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 P<0.05);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有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关键部位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中青年、小动脉闭塞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风险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且男性、中青年、小动脉闭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风险更大。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sTRAILOPGTNF-α的影响

    作者:许云鹤;刘永刚;赵小妹;董辉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sTRAIL)、骨保护素(O PG )、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sTRAIL、OPG和 TNF-α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并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 sTRAIL、OPG和 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TRAIL、OPG和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sTRAIL、OPG和TNF-α水平。

  • 载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继勋;李晶;徐维利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02—2015-02就诊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通过免疫比浊法、酶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清载脂蛋白E及血脂指标。结果2组载脂蛋白 E[(114.1±20.8)vs(509.5±82.6)]mg/L、TC[(7.13±0.85)vs(4.20±0.53)] mmol/L、TG[(2.01±0.38)vs(1.32±0.30)]mmol/L、HDL-C[(0.70±0.22)vs(1.25±0.04)]mmol/L、LDL-C[(7.81±1.12)vs(2.27±0.28)]mmol/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载脂蛋白E+ TC+LDL-C诊断脑梗死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效率分别为32.0%、100.0%、58.0%。结论载脂蛋白E联合血脂水平检测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对比微创穿刺引流与去骨瓣减压治疗自发性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疗效

    作者:赵向南;邵峰;李光亮;刘建平

    目的:自发性高血压颅内出血(IC H )的处理仍有争议,本文探讨微创穿刺引流(M IPD )与去骨瓣减压(DC )相比能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ICH患者(发病24 h内基底节出血≥30 mL)非随机分配到MIPD(A组)或DC(B组)行血肿清除术。主要观察终点是发病30 d后是否死亡及1 a后其功能独立程度。结果初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评分为8.1±3.4,平均血肿体积(HV)为(56.7±23.0)mL。A组>B组,平均年龄(59.4±14.5vs55.3±11.1,P=0.025),30 d和1 a的累积病死率分别为32.3%和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NIHSS <15或 HV≤60 mL患者A组病死率显著低于B组( P均<0.05)。发病1 a后累积功能独立性为26.8%,A组(33/84,39.3%)和B组((20/114,17.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1 a后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方法、年龄、GCS、HV、IVH和肺部感染相关(P均<0.05)。结论对于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 HV≥30 mL),通过评估发病1 a后功能独立率及≤60岁、NIHSS <15分或 HV≤60 mL患者的病死率,MIPD治疗方法更有效。

  •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春岭;张亚青;李慧;柴臣通;张超;段志毅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07—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ute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TCI)患者50例、ATCI合并CRS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3组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及VLDL-C、LDL-C、HDL-C、TC、TG水平,同时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及其性质。结果 ATCI合并CRS组和ATCI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IL-6、VLDL-C、LDL-C、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ATCI合并CRS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又显著高于ATCI组(P<0.05)。ATCI合并CRS组和ATCI组患者血清 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5),同时ATCI合并CRS组又低于ATCI组(P<0.05)。ATCI合并CRS组及ATCI组患者IMT均较健康对照组增厚(P<0.05),且ATCI合并CRS组患者IMT厚度又较ATCI组增加(P<0.05)。3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可能通过升高全身炎症介质水平,进而对机体代谢及血脂水平产生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参与动脉粥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作者:苏成林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14-09—2015-03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轻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采取蒙特利尔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高危组患者认知功能低于轻危组,以动物命名试验、图形描画、数字交替试验、言语复述、语言流.、延迟记忆、警觉性、计算力、时间定向等方面评分降低明显;高危组较轻危组及中危组右侧大脑中动脉流速明显上升;3组仅大脑左侧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轻危组对比,频谱异常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损伤对患者认知功能可产生严重影响,是造成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认知及记忆障碍的相关原因,随着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 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作者:冯学宁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11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和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SBP和DB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2组低频、高频及低频与高频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1),观察组低频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压力反射敏感度均高于治疗前,静息心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压力反射敏感度高于对照组,静息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抑制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

  • 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

    作者:王倩;颜美霞;程瑞莲;张振香

    目的:探讨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对1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3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实施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入院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的患者采用集中培训、责任护士填写压疮会诊表、压疮护理小组成员24 h内介入的方法,深入临床指导共同制定压疮预防措施并督导皮肤护理执行情况,探讨对压疮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共发生1期压疮3例,2期压疮2例,3期压疮1例,无4期压疮,发生率为6.25%;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患者的压疮预防知识、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入院时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的卧床脑卒中患者采用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

  • 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慧;耿曼英;单子丽;李新蔚;魏秀芬

    目的:比较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婴幼儿与正常婴幼儿言语发育情况,了解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3月龄经听力学评估确诊为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婴幼儿32例;听力正常婴幼儿35例为对照组。采用《婴幼儿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言语能力测试,并将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月龄时聋儿组的言语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该组言语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有影响,应加强听力随访工作,早期配合干预治疗。

  • 早期预警分级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文辉

    目的:研究早期预警分级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7—2013-07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抽签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干预组实施早期预警干预,对照组不实施早期预警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和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脉搏氧饱和度、氧摄取率等脑氧代谢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脑氧摄取率、脑氧含量较对照自显著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IL-1β、IL-6、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早期预警分级干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能及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能力,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规范化健康宣教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淑云;刘延锦;宋学勤;张华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宣教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10-2015‐1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陪护家属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患者入院时通过幻灯片进行健康宣教,约束后发放宣教卡片进行个体健康宣教,并针对患者陪护家属的顾虑及心理反应进行心理疏导。比较2组陪护对保护性约束的心理接受程度及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干预组陪护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68%),对治疗的影响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陪护对约束性治疗的接受程度及满意度,减少患者约束时间及护士执行保护性约束所需时间,避免因约束对患者造成的躯体伤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胡世俊;徐海婷;焦薇

    目的: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将68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功能锻炼、电刺激、运动疗法等,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肌电图表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白丽;张鹃鹃

    目的:探讨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作用,总结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3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头痛、惊厥、发热、呕吐等对症护理,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沟通,观察患儿身体恢复情况。结果治愈27例,好转4例,放弃1例,无死亡。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很重要,制定高效对症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李云婷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8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模式;随着急诊流程的改进,开始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对比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前后,患者的成功率与病死率、临床各项观察指标及从接诊到确诊与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所需时间。结果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8.98%)、病死率(1.02%)、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18.05±1.81)、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26.55±7.39)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3.47%)、病死率(26.53%))、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29.01±4.67)、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47.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0.55±0.13)、静脉给药时间(4.85±1.31)、头颅CT时间(11.52±3.61)、急救总时间(49.87±6.53)等与实施前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0.61±0.85)、静脉给药时间(4.99±2.62)、头颅CT时间(12.05±10.39)、急救总时间(51.36±7.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后,有效节省了治疗时间,降低了病死率,增加其抢救成功率,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强化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作者:赵琼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我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护理1周及1、3个月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调整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邱红丽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0例术后出现程度各异的双下肢、胸背部代偿性出汗,4例发生闭合性气胸,经密切观察和对症治疗3~7d后满意出院。结论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充分、围手术期严密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

    作者:肖凤艳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对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在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48 h后治疗有效率91.86%(79/86),呼吸频率(RR )、心率(HR)、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获得更好预后。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及护理体会

    作者:梁果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在我院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常规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和护理后Fugl-Meyer评分(59.8±4.7)分与对照组(47.6±4.6)分相比明显较高,Barthel指数(58.6±5.1)与对照组(43.8±5.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及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广运用。

  • 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杰;李浩瑜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以2012-12—2014-12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治疗,联合组采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痛觉和触觉评分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运动功能神经远远低于联合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t=5.8189)。常规组总有效率50%,联合组总有效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8889,P=0.0486)。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痛觉、触觉和运动功能神经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松坡;高玉松;胡承啸;罗新铭;郭宏伟;柴超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入院后均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期均为14 d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75.68%)高,且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穿刺碎吸术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有助于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神经缺损程度,疗效显著。

  • 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吴波;程晓明;聂水波;田卓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观察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TG、LDL-C、HDL-C、T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a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东亮

    1资料与方法
      1畅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2—2014‐02本科室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均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7岁,平均(65.5±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1~75岁,平均(65.9±4.0)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羟考酮与地佐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贺朝阳;孙燕;李建英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76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羟考酮1 mg/kg复合托烷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100 mL ;对照组给予地佐辛0.6 mg/kg复合托烷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行静脉自控镇痛(PICA )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镇静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12 h、24 h、48 h观察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PCIA ,镇静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 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孙玉涛;刘海军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3—2014-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65例和60例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和T N F-α水平。同时对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Ⅰ型患者血清IL-1β、IL-2、IL-6和T N F-α水平明显低于Ⅱ型患者;男性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IL-1β、TNF-α水平比较,男女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之间有关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望通过抑制其细胞IL-6水平和T N F-α等细胞因子得以治疗。

  • 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杜冉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1-12—2014-10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降颅压及鞘内注药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静滴,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配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探析

    作者:常军玲;王建刚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0—2015-10漯河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为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另外30例为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 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疗效相当,但使用阿立哌唑治疗不影响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运用。

  • 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改善HIE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神经行为的作用

    作者:唐文诗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改善HIE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神经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05—2014-10来我院接受诊治的HIE新生儿200例,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100mg胞二磷胆碱+2mL静滴,1次/d,疗程为2周;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NGF20μg肌内注射,1次/d,疗程为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碱性蛋白和血清酸性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及神经行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2周治疗,发现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及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100和M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用于HIE新生儿中能有效减轻患儿脑损伤程度,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

  • 拉莫三嗪对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顾浩;顾天能;赵变歌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癫痫患者40例,采用LTG单药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及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结果控制16例(40.0%),显效14例(35.00%),有效8例(20.00%),无效2例(5.00%)。治疗后患者QOLIE-31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百分率与QOLIE-31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0,P<0.05)。结论LTG治疗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具有较高的癫痫发作控制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 大面积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作者:张颖;李艳伟;陈洲平;韩雄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大面积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结果。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癫痫发作发病率为26.1%,早发性癫痫占总发病数65.9%(27/41),迟发性癫痫占35.1%(14/41),早发性癫痫患者中全面性发作占66.7%,迟发性癫痫患者中部分性发作占78.6%,95.1%(39/41)大面积脑梗死并继发性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更容易合并癫痫发作,且早发性癫痫患者和迟发性癫痫患者发作类型特点不同。脑电图检查可帮助定位,预测病情及观察治疗效果。

  • 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玉坤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5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合并HAP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3.85%、43.08%、30.77%、49.23%、27.69%显著高于脑卒中未合并HAP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吞咽困难与脑卒中合并HAP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HAP感染率。

  • 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前后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

    作者:纪新博;符碧薇;顾申红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前后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继发癫痫情况分成癫痫组(A组,n=83)和对照组(B组,n=55)2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归入对照组(C组,n=50)。3组均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D-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对3组受试者入院时(T1)、就诊后(T2)各时段内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不同脑电图严重程度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1)T1时,3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A组>B组>C组(P<0.05);T2时,A、B组各指标均较T1时显著降低(P<0.05),且A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B组(P<0.05);(2)A组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成正常组(n=6)、轻度组(n=15)、中度组(n=39)和重度组(n=23)4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显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参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过程,可将其作为降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风险的针对性指标用于临床中,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46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

    作者:武耀先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降颅压、预防感染、维持酸碱平衡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针40 m g加生理盐水静滴,2次/d,连用5d。经胃管注入硫糖铝混悬液,10mL/次,3次/d,连用5d。5d后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中,显效35例(76.1%),有效9例(19.5%),无效2例(4.4%),总有效率95.6%。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奥美拉唑静滴联合硫糖铝混悬液经胃管注入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安全、高效。

  •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特点和意义

    作者:杜琼颖;谢娜;何晓丹;李世锋;井艳;李继培;张芳芳

    目的:研究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73例肥胖型和58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为A、B组,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 ,测量QT间期大值(QTmax)和 QT 间期小值(QTmin),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并进行比较。结果(1)A组、B组QTmax、QTmin、QTd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QTmax、QTmin、QT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QT‐max、QTmin、QTd均高于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临床上应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高血压治疗、减肥的同时须密切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提高生存率。

  • 三维超声检查对开放性脊柱裂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琳;吴娟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检查对开放性脊柱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03—2015-04收治的中晚期妊娠胎儿1022例中经引产或手术后证实为开放性脊柱裂患者的36例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比较采用二维、三维超声检查技术在产前对开放性脊柱裂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94.4%。通过三维超声检查,检出率为100%。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可对胎儿脊椎形态进行较好的反应,同时还能够提高胎儿的脊柱裂的临床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李少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及误吸、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营养不足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病死率高,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呼吸道、消化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 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分析

    作者:吴丽

    目的:分析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证实的烟雾病致脑室出血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结合头CT、MRI检查结果,患者均为脑室出血;DSA显示19例双侧血管病变中,大脑前动脉狭窄1例(4.76%),闭塞1例(4.76%),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4.76%),后交通动脉远端闭塞3例(14.29%),脉络膜前动脉远端闭塞13例(61.90%);2例单侧病变均为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42例侧半球中存在脉络膜前端动脉合并后交通动脉扩张、脉络膜前端动脉异常扩张或延长、后交通动脉异常扩张或延长。结论 DSA结合C T、M RI是诊断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重要方法。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是脉络膜前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扩张破裂,可能是该病的主要病因。

  •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作者: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1—2014-10我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C 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果2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相比,观察组28例血肿清除率>95%,≤80%者仅1例,血肿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5例(14.3%)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3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ADL1~2级、ADL3级、ADL4级的比例分别为77.1%、14.3%、8.6%,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早期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术后远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志强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刺络放血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33例)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L ik‐e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Like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ike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刺络放血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体会

    作者:郑强;李冰俭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得出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脑卒中未合并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分析抑郁症的原因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有效,大脑皮质下的病变位置发生脑卒中的几率高于其他位置。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重视对抑郁症的治疗。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

    作者:张然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2—2015-03收治发病时间在24h内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脑卒中OCSP分型将其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完全前循环梗死与腔隙性梗死。同时按脑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与闭塞组。统计所有患者入院2周及半年内血压均值,分别于入院时、入院2周及6个月后采取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评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急性期收缩压在120~150mmHg时,患者6个月后mRS评分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入院时、入院14d、6个月后,≤145mmHg组mRS评分分别为(3.06±1.33)分、(2.41±1.34)分、(1.41±0.98)分,>145mmHg组评分分别为(3.08±1.26)分、(2.92±1.42)分、(2.67±1.28)分,2组6个月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水平呈U型联系,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前3d收缩压均值低于145mmHg患者,预后优于收缩压超过145mmHg患者。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压 预后
  • 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同华;于淑文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实验诊断方法、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与鉴别诊断,寻找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05—2015-05在我院就诊的2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人脑脊液的病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蛋白质及生化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对神经系统疾病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追踪治疗效果对诊断进行验证。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脑脊液的性状、颜色、生化检验等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会引起脑脊液的改变,只有对病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对症治疗,才能得较好治疗效果。

  • 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万永泉;郭根明

    目的:探讨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治疗Ⅱ型、Ⅲ型、Ⅳa型及Ⅴa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病人先行侧脑室钻孔引流,经引流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U,保留4~6h后放开引流血肿,3~4d后拔除引流管。侧脑室引流3d后,行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硬外麻醉管引流血性脑脊液,脑脊液颜色正常后即可拔除腰部引流管。引流管长可放置15d。结果76例病人,除7例继发脑室出血死亡,其余69例均临床治愈,其中12例手术后早期出现高热、血象高等颅内感染症状,经侧脑室注射抗生素及引流,积水症状很快消失,临床治愈。结论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脑室内出血,创伤小,有效地预防脑室急性扩张,预防脑室感染,减少脑积水,疗效确切。

  • 糖尿病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超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4—2015-04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40)与非糖尿病组(n=120)。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预后进行评价,预后良好0~2分,预后不良3~6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预后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糖尿病组预后良好30例,占75.00%,非糖尿病组预后良好50例,占44.17%,预后不良67例,占55.83%。糖尿病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原因之一(OR=2.452,95% CI=1.594~3.892)。结论糖尿病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血栓预后的原因之一,早期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溶栓后脑组织水肿改善等有明显效果。

  • 脑糖氧代谢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珺

    目的:考察脑糖氧代谢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共62例,均行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分别于颅脑体征发生的变化较大或每6~8 h时进行采血送检,并于发病后24 h采集患者血样送检,共监测3 d。采集患者的桡动脉血与颈静脉血,计算动脉血氧饱和、颈内静脉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差和血糖差、乳酸差、脑氧利用率、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绝对值等临床指标。记录患者的短期预后,存活的判定是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而转出IC U的患者判定为存活,按照患者的短期预后存活与否,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2组在上述各临床指标上的差异,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并从2013-08开始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分析患者的短期预后状况。结果(1)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CEO2(29.42±12.25 vs.48.56±18.67%)、Ca-jvO2(59.87±28.72 vs.87.03±41.85 mL/L )、A-VLac(0.24±0.15 vs.1.42±0.34 mmol/L)、A-VGlu(0.22±0.05 vs.0.43±0.07 mmol/L)显著降低(P<0.05),Pa-jvCO2(6.91±2.42 vs.4.16±1.94 mmHg)、Sj‐vO2(98.28±45.47 vs.98.13±42.51%)明显升高(P<0.05);(2)符合SjvO2<52%,Ca-jvO2>83 mL/L条件的,存活组5例,死亡组14例,2组的人口分布比例差异显著(χ2=29.465,P<0.05)。根据患者发病3 d内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为预死亡组(19例),不符的患者为预存活组(43例),患者发病1个月的预后,经Kaplan-Meier法分析,预存活组的中位存活时间(13.2±3.5)d长于预死亡组(6.9±1.8)d。结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脑无氧代谢明显增加,SjvO2<52%与Ca-jvO2>83 mL/L与该类老年患者的死亡相关。

  • 胼胝体梗死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邱茜茜;王芸芝;孙巧丽;范波胜

    胼胝体位于双侧大脑半球底部的连接处,是大的联络纤维,其血液供应较为丰富,发生梗死的几率较低,且胼胝体功能较多,梗死导致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近年来,随着脑部M RI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本病的诊断率也越来越高,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急性颅脑损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俊莉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3收治的316例急性颅脑损伤PTSD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16例患者中,107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33.9%。其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8.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60岁、GCS评分<12分、住院时间≥20 d、抗菌药物应用≥2种、空腹血糖≥6.2 mmol/L、颅脑手术、气管切开及留置管道均是导致急性颅脑损伤 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行预防性处理,有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联合腰穿与非腰穿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西坤;何勋;董卿;戴杏兰;刘聪林;卢永欣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联合腰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06—2014-06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腰穿组和非腰穿组各40例,于术后定期接受头颅CT平扫检查,明确脑室通.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并于治疗后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脑室通.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上均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29例在3~5d内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室通.,血肿大部分清除,其中22例血肿于1周内完全消失。(2)治疗1月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病死率低,脑积水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引流术后采用腰穿放脑脊液治疗脑出血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并提高有效率,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电针刺激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秀毅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联合左旋多巴(L-dopar)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患者在口服L-dopar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电针刺激风府穴、脑户穴、百会穴、印堂穴、水沟五穴,1次/d;对照组20例,患者按照常规剂量口服L-dopar ,2组连续治疗30 d ,试验终点时间第30天。第30天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和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2组患者均在改善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效果明显(P<0.01);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改良Webster量表总分减分率方面,治疗组在改善便秘、多汗、肌强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PDRS评分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L-dopar治疗PD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PD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 显微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及颅后窝结构重建治疗成人ChiariⅠ型畸形的临床疗效

    作者:欧阳一彬;莫业和;谢镇明;刘达远;孙衍昶;何青龙;范旭东

    目的:分析显微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及颅后窝结构重建治疗成人Chiari Ⅰ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Chiari Ⅰ型畸形成年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颅后窝减压术(PFD),观察组在行颅后窝减压后采用显微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及颅后窝结构重建,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症状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显微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及颅后窝结构重建的方法治疗成人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神经症状明显好转,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建议广泛应用。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舟;孙晓娜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75 mg ,1次/d。对照组单用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选择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临床效果,治疗完成90 d随访,通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2组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平;刘巍

    目的:评价炎症因子表达及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健康体检者各50例分别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 ,检测3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IL-6及PT、APTT、TT、Fg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高表达及PT、APTT、TT、Fg等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异常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在判断病程变化方面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作者:高飞;饶克成;廖磊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动瘤夹闭术在后交通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后交通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完全恢复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影像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年龄、一般情况,动脉瘤大小、位置等综合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 动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体会

    作者:谭龙君;涂明义;郭宏伟;皇甫留杰;刘涛生;郑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突发双下肢乏力伴视野缺损3 h”于2015-01-02入住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具体不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70/105 m m H g ,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 ,对光反射稍迟钝,双侧视野缺损,右侧为主,伸舌尚居中,双下肢肌力3级,上肢正常,无肌张力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入院时NIHSS评分为10分。入院后立即行磁共振检查,见图1、2、3。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脑卒中的影响

    作者:梁鹤;白鹰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pneumonia ,MP)感染可引起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疾病。其中支原体肺炎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感染支原体肺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探讨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的大致机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脑卒中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脑卒中的关系。因此,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治疗等达到理想疗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