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28例病因分析

    作者:曹爱华

    随着各项检查手段的日益完善,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各种疾病得以早期诊断,自1999-06~2003-06我院收治的28例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癫癎发作 分析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

    作者:孙华;翟鲁辉

    传统Herbstein[1]等观点认为,活动性脑出血多是一次性,血肿形成是一短促过程,很少持续1h以上.但随着CT、MRI及脑血管造影的普及,现在发现起病后早期血肿仍可扩大.文献报道,血肿形态与早期血肿扩大有关,形态不规则者继续出血率高.因此,我们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 重型颅脑损伤性脑积水26例治疗体会

    作者:侯多凡;李广玉;王东成;侯宽省

    我科自1998-08~2004-0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26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5%,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重型颅脑损伤,男20例,女6例;年龄10~68岁,平均38岁.其中减速性损伤致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0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合并颅底骨折15例,原发脑干伤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18例.术前均做头颅CT检查,入院时首次术前GCS(5.12±1.55),均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内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一部分病人意识恢复不理想,症状改善不明显,另一部分病人术后出现短时间的意识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偏瘫、失语、癫癎、锥体束征、减压窗张力高、视盘水肿、大小便失禁.头颅CT复查证实并有脑积水,其中2例出现在2周以内,2~5周内出现14例,6周~6个月出现10例,分流术前GCS平均(6.25±2.13).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积水
  • 小儿急性偏瘫35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根文;段武琼;李晓丽;王红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偏瘫(AHS)的病因、临床特点,并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做一评价.方法对35例AHS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儿中,3岁以下患儿占80%,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病因.脑脊液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AHS诊断方面提供重要信息.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预后良好.结论 AHS以婴幼儿多见,病因以感染、外伤多见,3个月以下小婴儿以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多见,本病诊断手段多,侧重点不同,脑脊液检查、CT及MRI检查可作为AHS的重要检查手段,治疗上及早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高压氧疗等综合治疗是AHS所需.

  • 大面积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奎;刘中华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重的类型,起病急、病情重,多有意识障碍、预后差、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为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2002-05~2004-05收治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分析如下.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丽;潘奇芳;郭素梅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有时很容易误诊为"脑出血".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3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5~86岁,平均63.2岁;有高血压病史20例,糖尿病史9例,高血脂症12例,冠心病史18例,心房纤颤1例.

  •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22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立林;施占立;刘锦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于我院2002~2003年间收治的723例急性脑卒中中患者经采用抑郁量表GDS诊断为抑郁症的228例进行百忧解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37例进步,99例好转,92例治愈,显效率83.8%,有效率100%.结论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百解忧治疗有效.

  • 卒中后早期癫癎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宪平;陈娟

    目的对卒中后早期癫癎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和随访观察.结果卒中后早期癫癎的发生率为11.94%,癫癎发作常发生在卒中后24h内,占75.5%.癫癎发作与卒中CT所见部位密切相关,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更易发生癫癎.结论卒中后早期癫癎发作是迟发性癫癎的危险因素.

  • 低血糖致卒中样改变20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惠先;吴东阳;李建伟

    糖尿病人突发意识障碍,出现偏瘫、谵妄等,常考虑脑血管病,但临床中一部分病人却是低血糖反应表现,经补糖后症状完全恢复.我科自1997~2004年间共收此类病人2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低血糖 卒中样改变
  • 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利;张杰

    18例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CHI)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证实,发现CHI皆发生于大中面积的脑梗死之后.CT平扫时,在低密度灶周围皮质表面可见蜿蜒走行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MRI加权像其形态呈"脑回强化线样"高信号,MRI是发现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的佳选择.

    关键词: 脑梗死 皮质出血
  • 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16例分析

    作者:郑华锋;王松周

    在老年人突发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时,首先考虑到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往往先去做一些CT等检查来证实该病的存在.但从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急诊抢救中发现,有不少老年人实际上为低血糖症,不必要的检查反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我们共收治16例,其中12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后经血糖检验为低血糖症,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玉芝;张爱君;杨欣春

    肩关节半脱位在脑血管病中极为常见,尤其在上肢完全迟缓性瘫痪时,其发生率高达60%~80%[1].多在病后3周内发生,患者常因肩痛影响整个康复过程,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中的一些疗法.我们主要应用Bobath疗法和Rood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张力,抑制不正常运动模式,从而使肩关节半脱位得到预防和治疗.

  • 脊髓肿瘤71例分析

    作者:王松周;郑华锋

    我院自1997~2004年6月共收治71例脊髓肿瘤,均经CT或MRI或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1例病人中,男48例,女23例.年龄16~72岁,平均38.6岁,其中22~53岁57例,占80.3%.病程1个月~9年,平均0.94年.

    关键词: 脊髓肿瘤 分析
  • 腔隙性梗死 78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俊峰

    2004-01~2004-06我院共收治腔隙性梗死7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6例,女32例,年龄38~81岁,平均63岁;有高血压病史58例,糖尿病史9例,高血脂症28例,心房纤颤3例.

    关键词: 腔隙性梗死
  • 硬膜外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35例分析

    作者:张明;罗洪

    目的分析硬膜外血肿术后再次发生邻近部位血肿的原因、诊断、治疗时间窗、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本科2001-03~2004-05收治的35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术后发生邻区迟发性血肿的诊断治疗过程.结果死亡3例,治愈32例.结论 (1)硬膜外血肿术前头颅X片对术前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在骨折线延伸出术野,且悬吊硬膜时骨折线渗血较多的病例不要盲目满足术野的处理;(3)此类病人微创血肿引流可能效果要优于传统术式.

  • 肾功能衰竭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体会

    作者:姚冬云;张有才;杨斌;陆海峰;崔轶;宋胜利;刘予平

    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抗凝是血液透析(HD)的关键步骤,但肾功能衰竭合并脑出血,尤其存在高分解代谢等情况时,由于抗凝剂使用受限制,增加了血液净化的难度,也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我院近5年的15例肾功能衰竭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 以癫癎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18例分析

    作者:张银珠

    抽搐是癫癎的首发症状,以癫癎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少见.现将我院1999-04~2004-05收治的18例以癫癎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人的脑电图(EEG)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尽早找出它的原发病,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免误诊.

    关键词: 癫癎样发作 糖尿病
  • 脑卒中后癫癎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冰;李立新;袁淑霞

    脑卒中后继发癫癎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我院自1994-01~2004-01收治经CT证实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250例,其中105例继发癫癎,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癎
  • 肌肉颤搐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洪丽;陈品;赵燕民;屈宝华

    肌肉颤搐为神经系统在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方面均具有独特性的神经肌肉病,但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人们对其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将我科收治的1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肌肉颤搐 临床分析
  • 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分析

    作者:孟凡学;董茜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为脑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我院自2000-01~2004-06共收治31例,均采用单孔钻颅引流加生理盐水冲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出血继续出血38例临床分析

    作者:翁建龙;邹晓华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脑出血患者的动态头颅CT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继续出血发生率17.84%.发生在24h内60.52%,发生原因与基础疾病、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继续出血患者死亡率高.结论继续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脑出血 继续出血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春水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国内外均有报道,据统计约占脑梗死的7.6%[1].我院自1997~2003年收治并确诊TOBS 15例,现分析如下.

  • 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61例诊治体会

    作者:刘培东;宋厚侠;王绪超

    1 临床资料脑动静脉畸形(AVM)共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2~57岁,平均36.4岁.突发头痛、呕吐、昏迷20例,瞳孔散大7例,癫癎15例,偏瘫、偏身感觉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42例.腰穿8例,均为血性脑脊液.脑血管造影12例,全部显示颅内占位影象改变,1例显示异常血管影.61例均行颅脑CT检查,均显示颅内血肿.血肿量<30m l8例,30~60ml 46例,>60ml 7例.MRI检查4例,显示颅内血肿及畸形血管团.血肿位于额叶6例,顶叶15例,额顶叶6例,颞顶枕叶9例,颞叶10例,大脑内侧面3例,侧裂区6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引部1例,基底节区2例.根据北京天坛医院动静脉畸形分级表Ⅰ~Ⅲ级50例,Ⅳ级9例,Ⅴ级2例.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出血
  • 108例再发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英;信丽影;马文慧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经治疗已收到显著疗效,但复发率仍很高,下面就我院收治的108例再发的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回顾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病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闫建萍;黄村华;林东;邱德胜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在脑CT定位下,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颅骨进入血肿,并自锁固定在颅骨上,抽吸血肿液态部分,用尿激酶4万U加生理盐水3ml液化血肿固态部分,夹管4h后开放引流.此后,每日可注入尿激酶4U加生理盐水3ml,术后1~7d复查脑CT,置针2~7d.结果 7~14d血肿完全清除,术后昏迷,偏瘫肢体有不同程度好转,死亡8例占16%.死亡原因出血量大、术前脑疝形成、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存活者6个月随访按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创伤小,操作简单,场地不受限制,适应证宽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 脑出血颅骨钻孔术后置管引流35例护理体会

    作者:赵樱桃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预后差,死亡率高[1].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病死率15.81%[2].我院于2003-01~2003-12,应用颅骨钻孔后置管引流方法,抢救35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作者:赵晓瑞;辛志芳;冯玉景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抑郁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20%~60%之间[1].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其症状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2].2002~2004年,我科护理人员适时利用恰当的交流与观察的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分层面的及时了解和评估患者所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依护理人员能协调其解决与改善的部分加以分类.做出确切的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护理
  • 静脉套管针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作者:马志红;梁进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头皮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很难达到100%,特别是婴幼儿及长期住院的患儿,输液往往成为儿科护士的一大难题.为减少患儿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为减少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更为了抢救危重患儿的方便,我科自2002年开始推广使用了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截止2004年2月共应用静脉留置针700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静脉套管针 应用
  • 单发颅内转移瘤42例护理体会

    作者:郭清兰

    脑转移瘤目前已经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常见的颅内肿瘤,有20%~40%的癌症患者,在其病程中的某些阶段出现颅内脑转移瘤[1].有多发颅内转移瘤和单发颅内转移瘤,我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单发颅内转移瘤42例,通过手术治疗及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转移瘤 护理
  • 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设霞;王红娟

    脑血管造影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通过插入的导丝,将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至颅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后拍片,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我科自2002-03~2004-04行脑血管造影术58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护理
  • 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观察与康复护理

    作者:武慧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了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脑血管病以昏迷、失语、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中老年为主要发病对象.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因此,做好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体验

    作者:陈丹霞;刘素平;程雪燕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方法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和床边指导观察记录2000-06~2004-06住院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情况.结果进行计划性康复锻炼者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病人.结论康复锻炼是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艳霞;师红玲;吴春芳

    我科于2003-10~2004-04共收治了2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9例,女10例.出生30min至3d 26例,4~6d 3例(由外院转入),均为足月儿.全部病例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标准.全部患儿均有宫内窒息和(或)分娩时窒息史,出生后Apgar评分:重度窒息6例,中度窒息20例,轻度窒息3例.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聂春梅;高亮

    近年来,由于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临床上对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我们在临床上对脑卒中病人采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减轻病人的残疾,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作者:张晓明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是骨科常见创伤,由于脊椎骨折易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使病人面临生命危险或终生残疾,加之创伤大多来自突发意外事故,可引起病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1],往往表现为极度恐惧、焦虑和绝望,甚至自杀.病人能否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接受手术和康复训练,对其预后及生存质量影响很大.现将24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心理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王花敏;贯景凤

    目的我们对58例急性偏瘫患儿主要从预防并发症和防止肢体肌肉萎缩、肌腱挛缩着手,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早期护理.方法护理方法:(1)保持良好的功能位;(2)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训练;(3)主动运动训练;(4)按摩等方法.结果治疗2个月后肌力能达到V级,显效35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58例急性偏瘫患儿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的实施,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变形,短期内效果明显,为肢体康复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付英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03-01~2004-01内科收住的脑梗死病人40例,于出院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于病人出院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和服药治疗,康复组增加了对病人及家属的功能锻练的训练指导和定期随访指导,两组于3个月后用Brunnstrom Ⅵ级肌力评定法进行康复训练前后肌力比较.结果康复训练前后Brunnstrom比较两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康复组肌力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肌力,对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 高血压性脑出血行侧脑室及血肿腔双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予新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病死率和病残率高,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我院自2001-02~2004-02采用侧脑室及血肿腔双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有机磷中毒并精神症状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曹艳萍

    我们近年收治有机磷中毒174例,其中20例经抢救好转后出现精神症状.本文对20例回顾分析其精神症状产生的原因、诱因及其与临床治疗护理方面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其相关因素,从而有效的进行防治和护理.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健康教育

    作者:赵利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后果严重,它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据统计约有25%~40%的病人在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而威胁病人生命.做好TIA病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积极治疗,延缓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我们通过对2003-01~2004-07 39例TIA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谢浩芬;吴宇飞

    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引起胃肠道黏膜急性糜烂,出血和溃疡形成,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这种胃肠病变出血量有时较大,不易自止,可迅速导致循环衰竭,使脑血管病症状更加恶化,预后不良.应及早诊断,妥善处理,其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院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如下.

  • 1例急性脊髓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芬

    急性脊髓炎为急性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阶段的脊髓炎症,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运动障碍,各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特征为病损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性感觉丧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我科曾收治1例急性脊髓炎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梁进娟;马志红;田艳芝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癎、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我们根据HIE患儿的特点,对60例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儿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起搏器患者护理需求的临床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谢华

    随着起搏器工程技术和对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植入型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有所扩大.对此类人群的护理需求,护士只能根据自行判断进行,缺乏针对性.通过需求量表的调查对我院心脏起搏器出院患者进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发现患者的需求,并针对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起搏器患者的生活质量.

  • 浅谈如何提高护士素质

    作者:郑卫霞;聂爱青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不单纯只致力于疾病和病症护理,而是转向从整体的人的角度出发,使护理涵盖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护士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护理的实施者,拓展为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等等.21世纪护理人员要注重个性和人性化服务,所以护士要具备前卫的护理理念,艺术的护理技巧,个性化的护理风格,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适应护理服务的特殊需求,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礼仪至上,提倡人文精神,用知识转变命运,使每位护士都成为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 提高 护士素质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连军晓;王宝丽

    脑血管病在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之高,居第二位,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脑卒中的70%~80%患者可以致残,不同程度的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可以造成或加重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在帮助脑卒中患者获得康复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一切心理障碍,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唤起他们的乐观积极情绪,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其丧失的功能获得恢复或改善,以佳状态重返家庭与社会.现将脑卒中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家庭护理

    作者:王培玉;高岩

    近年来,随着肺结核病人的增多,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也日益增多,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相对较轻,加之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规则化疗或过早停药现象[1].常会导致治疗失败.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家庭护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正确认识,大限度地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 谈临床护士长的管理策略

    作者:李素华;朱玉星;王精;祝书文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而护士长如何运用管理的艺术,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积极性,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及时的、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每位护士长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护理管理活动中,护士长既要注意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权利,学会运用一定的领导技巧,也要善于使用管理策略,才能使护理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完美结合.作者就临床护士长的管理策略进行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 护理管理策略
  • 后颅窝减压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玉洁

    我科自1999~2001年共收住10例后颅窝病变病人,其中小脑出血6例,寰枕畸形4例.通过对这10例病人术后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61岁,平均42岁.因高血压引起出血4例,外伤引起出血2例,神志呈浅昏迷状态.寰枕畸形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肢体肌肉萎缩.

    关键词: 后颅窝减质 护理
  • 纳洛酮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改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志强;李云香;侯立维

    目的观察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对改良简易心理状况检查(MMSE)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MBI)的变化.方法将67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5周分别进行MMSE及MBI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治疗前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2周后MMSE评分对照组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显著提高(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周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可显著提高MMSE评分,疗效可靠,作用快.

  • 胸腺肽联合弥可保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小林;刘宏雅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全部为2002-01~2004-02病后1~2d即入院的病人,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组织研究院以Asbusy为首的委员会拟订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男57例,女23例,年龄6~52岁,平均31.5岁.全部有运动障碍,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8例,感觉障碍69例,脑神经受损32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 多虑平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柏相

    自1999-01~2003-12,笔者采用多虑平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偏头痛均为门诊病例,临床症状典型,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头痛.病程短1年,长20余年;发作频率每年3~4次至每月2~3次不等.男14例,女18例;年龄20岁5例,21~30岁13例,31~40岁9例,>40岁5例.普通型偏头痛22例,典型偏头痛10例,32例均经经颅多普勒(TCD)检查,29例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1支或1支以上血流速度增快者20例,两侧流速明显不对称者6例,血流速度减慢者3例,血流速度正常者3例.另随机取40例作为对照组,氟桂利嗪和谷维素治疗各20例.

    关键词: 多虑平 偏头痛
  • 弥可保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爱好;张书清;杨锋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0-05~2004-06应用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25例疗效观察

    作者:祝伟;王广州;马淑丽;吴春芳;吕改玲

    目的评价添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5例难治性癫癎进行添加IVIG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病人加用IVIG后,总有效率为68%,其中显效率达36%,完全控制率1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安全有效.

  • 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一日分析

    作者:赵福涛;徐淑敏;刘秋英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所接受的精神药物治疗现状及是否合理.方法采用一日法,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我院住院病人398例用药情况.结果 59.3%的病人为单一用药,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药用为氯氮平(57.3%),常用的联合用药为氯氮平+舒必利;情感障碍常用的药物是碳酸锂41.6%,常用的联合用药是氯氮平+碳酸锂、抗抑郁剂+碳酸锂,无ECT治疗者.结论我院住院精神病者的用药比较规范,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费益君

    目的探讨依次采用少量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MG)Ⅱb或Ⅲ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Osserman分型的Ⅱb或Ⅲ型的37例MG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依次采用少量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19例,大剂量地塞米松静滴.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快,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呼吸肌瘫痪与使用呼吸机现象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均P<0.05).结论依次采用少量血浆置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Ⅱb或Ⅲ型MG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艳萍;战桂芳

    目的探讨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对照法,分别使用晴尔、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晴尔组有较高显效率,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晴尔
  • 应用游离骶囊术治疗新生儿巨大型骶尾部脊髓脊膜膨出的疗效观察

    作者:齐林;文建国;黄敏;侯广军;张二划;耿献杰;邵雷鹏

    脊髓脊膜膨出是由于胚胎期神经轴中胚叶发育缺陷、神经管闭合不全形成脊柱裂所致.它常合并脊髓圆锥下移,终丝粗大、短缩,尤以骶尾部巨大型脊髓脊膜膨出发生率高.所以此类患儿出生时多已合并脊髓栓系的症状,如果在一期修补术的同时,采取游离骶囊的方法,切断外终丝,松解骶管内的粘连,则会在早期制止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生,我们自2002年至今对9例新生儿采取了此术式,现报告如下.

  • 低分子肝素、葛根素联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叶发民;张伊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葛根素联用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葛根素,连续治疗14d,并对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后血粘度显著降低.结论低分子肝素、葛根素合用可显著降低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粘度,对DEACMP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 苯妥英钠不良反应12例分析

    作者:张发梅;孟宪禄;董慧青

    苯妥英钠为常用抗癫癎药,主要用于癫癎的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治疗和预防,但对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我们遇到癫癎大发作口服苯妥英钠治疗的癫癎患者,治疗剂量导致严重不良反应12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苯妥英钠 不良反应
  • 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雨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1-03~2003-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4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均为首次发病,病程3d之内,按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均≥31分.分成二组:(1)治疗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6~79岁,平均(60±7.2)岁.其中脑基底节区梗死12例,脑叶梗死4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1例.(2)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7~78岁,平均(61.3±6.8)岁.其中脑基底节区梗死13例,脑叶梗死4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脑干梗死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前NDS均无显著性差异.

  • 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松健;王万群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方法,尤其是经颈动脉溶栓,可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在2003年对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经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作一介绍.

  •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晓丽;郭君洛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d及出院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7d及出院前,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可改善重症脑梗死病人的预后.

    关键词: 降纤酶 脑梗死 治疗
  • 经气导平仪治疗偏头痛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袁淑霞;李冰;曲志玲

    我科自2002~2004年9月应用经气导平仪治疗偏头痛病人15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病程0.5个月~5年.150例中男50例,女100例,年龄18~68岁.主要临床表现:常在疲劳、紧张、情绪激动、睡眠欠佳、月经期、特定季节发病,多自青春期开始发作,常有家族史.部分患者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嗜睡、倦怠、忧郁感、暂时性失语、偏盲、闪光、暗点、眼球胀痛,或有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的剧烈跳痛、胀痛、钝痛或钻痛,持续数小时或数日,间隔数天或数月不等.发作时常伴有胃肠道及植物神经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意、冷汗、面色苍白、皮肤青紫、水肿、心率加快或减慢.躯体检查未发现与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改变.

    关键词: 导平疗法 偏头痛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作者:陈旭艳

    酒精对脑组织有较大的亲和力,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1998~2003年对6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EEG)分析报告如下.

  •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颅脑CT诊断

    作者:官瑾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在临床儿科较为常见,起病急骤,病情重,预后不良,国内外文献常有报道.但在颅脑CT方面,国内文献报道少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本病患者中,8例做CT检查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应用OLYMPUS CHF TYPE P-20纤维内镜治疗分隔性脑积水临床观察

    作者:张潇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取代硬质神经内镜治疗分隔性脑积水的可行性,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方法应用OLYMPUS CHF TYPE P-20纤维内镜对硬质脑室镜适应的分隔性脑积水病例实施透明隔造瘘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可达到硬镜的治疗效果.结论 OLYMPUS CHF TYPE P-20纤维内镜完全适合脑室系统手术需要,操作灵活,可顺利抵达病变部位;图象清晰,避免了硬质内镜穿入点须定位准确、位置靠后的弊端,且消除了硬质内镜的视野死角.

  • 利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杨柳

    利脉胶囊每粒含阿魏酸钠50mg、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20mg、桂利嗪(脑嗌嗪)25mg、维生素B110mg.本品四种成分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血粘度、溶栓、扩血管、维护心脑血管正常功能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经组方后有协同作用,使本品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和较强的抗实验性血栓的作用[1].本研究重点观察利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田;戴利

    我们于1998-01~1999-08采用脑脊液(CSF)置换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3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急性脑卒中引发心电图与心肌酶改变487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文化;廖艳

    急性脑卒中病人常因心脏并发症而猝死,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脑卒中对心脏的影响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其发生机制仍在争论之中.本文对2000年1月以来收治急性脑卒中引发心电图或/和心肌酶改变487例进行分析.

  • 血肿碎吸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段劲峰

    目的评价内科床旁锥颅抽吸血肿的疗效及内科治疗注意事项.方法 CT定位局麻下锥颅,应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抽吸血肿30例.结果 30例全部临床治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无复发.结论神经内科利用血肿碎吸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单,创伤小,床旁可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

  • 脑裂畸形的CT表现和分型

    作者:高艳恒;张瑾;田恪伟

    脑裂畸形是一种颅脑先天性畸形,为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一种常见类型.病理改变是大脑表面和侧脑室之间存在异常裂隙,并有皮层灰质沿裂隙内折至室管膜下.本病临床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往很难做出诊断.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文献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搜集了15例脑裂畸形的临床及CT表现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脑裂畸形 CT 分型
  • 动态超声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分析

    作者:谢晓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科的常见病,中老年人多见,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我院近两年以动态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激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晓艳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JZ-Ⅲ型多功能血管内照射治疗仪,将30例经头颅CT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按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分为2组,通过激光照射血循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对急性期病人效果明显.结论激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 正常范围内不同血糖浓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素丽;杜伟;冯自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近年来异常血糖浓度对HIE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正常血糖浓度范围内不同血糖浓度值对HIE预后的研究少有报道[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为合理地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顽固性头痛的脑电图与CT对比分析

    作者:韩红梅

    目的比较脑电图检查与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方法选取同时作了两者检测的82例顽固性头痛患者(排除头痛性癫癎者).结果 (1)对脑肿瘤、脑出血病头痛患者检测,CT阳性率为100%,EEG阳性率分别为66.7%、68.7%,低于CT结果.(2)头外伤后头痛及原因不明头痛患者,CT阳性率分别为60%、0,EEG阳性率90%、83.7%,远远高于CT结果.结论 CT诊断对颅内占位、脑血管病等器质性病变的检测比EEG检测占有明显优势,而对头外伤后头痛及原因不明的头痛,则EEG检测的诊断率较CT为高.

    关键词: 头痛 脑电图 CT
  • 静滴尼莫地平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 24例临床观察

    作者:仲玉洁;杨霄鹏;杨瑞玲

    目的探讨静滴尼莫地平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缓解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SAH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尼莫地平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治疗组头痛持续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CVS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7.5%;死亡率12.5%、36.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滴尼莫地平针并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可有效缓解SAH后头痛,且防治CVS安全有效.

  • 脊柱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观察

    作者:杨胜厚;张春霖

    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病人的4%~5%.自Kilian报告其临床本质以来,治疗方法很多.解除神经的压迫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椎是目前公认的主要治疗方法.2001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后路椎间盘镜减压及脊柱镜侧前路融合微创手术治疗这一疾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作者:郑侠

    我院1998-01~2003-12共行1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开颅手术,其中再手术病例15例.本文对再手术原因、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 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出血40例分析

    作者:李萍;王子涛

    脑出血死亡率高,破入脑室者更高.我科自1999-06~2003-06采用CT定位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出血4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超短波治疗坐骨神经痛25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豫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25例坐骨神经痛行超短波治疗.结果超短波治疗坐骨神经痛总有效率为96%.结论超短波能改善血液循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促进神经的营养,使疼痛症状缓解.

  • 急性脑血管病233例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清华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233例的心电图改变,旨在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的有关脑-心综合征问题.

  • 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和脑脊液IL-6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杨俊梅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为了解病毒性脑炎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探讨病毒性脑炎和IL-6的关系,我们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IL-6水平的动态监测,现报告如下.

  • 心电监护致肘部褥疮1例报告

    作者:杨艳红;崔爱兰;蔡永琴

    心电监护是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对此有可能发生的1~2度褥疮往往被忽视,这样就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科应用此仪器已有十余年,2004-10-22发生1例因使用不当造成病人肘窝部皮肤Ⅱ度褥疮,现将经验教训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电监护 褥疮
  • 生食青蛙及螺致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2例报告

    作者:陈海亮;杜秀龄;张捷

    近一年来,我科收治2例生食软体动物(青蛙和螺)引起的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病例1 患者男,37岁.以"口眼歪斜、头痛20d"为主诉于2001-06-15入院.发病前10d病人曾生食小青蛙4只.入院体检:神清,言语流利,对答切题,心肺腹(-),左眼闭不拢,左鼻唇沟线,左额纹少,鼓颊左侧漏气,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颈略抵抗,克匿格征(+),巴宾斯基(-),二便自控.血常规示:白细胞9×109/L,嗜酸细胞占10%;尿粪常规、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血清及脑脊液检查结果见表1.

  • 从病理电生理及法学探讨脑震荡诊断标准

    作者:符宝敏;马进显

    1 问题的提出1.1 脑震荡的诊断在国内外教科书上均有较为一致的记载.基本内容为:①脑,尤其是脑干功能的一过性障碍.②现有客观辅助检查无明确的阳性发现.虽然有动物实验发现脑震荡模型动物脑有超微结构改变,但未在人体获得证实[1].且现有临床检查手段亦无法证实.③以一过性意识障碍(30min以内)、逆行性遗忘、脑外伤后综合征为其临床表现特征[2-4].

  •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

    作者:肖卫纯;何淑雅;Nanbert Zhong

    1 概述及分类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th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NCLs)是一组儿童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26年Stengel对此病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蜡样脂褐质沉积病的概念.1963年Zeman等在家族性黑蒙性痴呆病人中首次发现脑内沉积物具有自体免疫荧光,6年后把此病命名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1].全球发病率约为1~8/10000.

  • 烟雾病临床特点及CT诊断10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献;武淮昌;陈品

    目的了解烟雾病的临床及CT特点,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CT检查误诊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儿童6例,成人4例.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突发中风、半身活动乏力或瘫痪、头痛、呕吐等症状,而成人有2例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之症状,经CT检查后,4例儿童被误诊为动脉内膜炎,2例儿童误诊为大脑发育不良,2例成人误诊为脑梗死,另2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MRA或/和DSA检查确诊.结论 CT表现对烟雾病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MRA和DSA则具有特征性表现.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2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飞翔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系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我院自1996-01~2004-05共收治该类患者98例,其中入院前被误诊者12例.本文对该12例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120例分析

    作者:赵虎成

    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颞额部及眼眶疼痛,也有颈后、头顶部呈持续性或发作性疼痛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我们采用中药汤剂配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1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神经病56例疗效观察

    作者:左保琼

    2000-01~2004-01,我院对56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56例病人,男30例,女26例;年龄18~76岁;病程1周~10年;病因:有机磷农药中毒、异烟肼中毒、呋喃唑酮中毒、酒精中毒、糖尿病、带状疱疹、颈椎病、腰椎病、白血病;临床表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阳痿,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青紫、干燥、发凉、皮肤溃疡,十趾坏疽.

  • 中西医结合救治精神病药物中毒41例分析

    作者:李金庚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救治精神病药物中毒所致昏迷、呼吸抑制,与单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2002-01~2004-10间本院急诊科41例病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两药合用比单用收到良好效果,具有苏醒早、呼吸抑制解除早.

  • 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及MDA、SOD的影响

    作者:王焕荣;王金兰;李建章;王丹;孙治坤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缬沙坦治疗组.术后12周测定其认知能力及脑组织MDA、SOD含量.结果 C组较B组认知障碍明显改善(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 SOD明显升高(P<0.01).结论缬沙坦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并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障碍.

  • 尼美舒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治坤;刘其强;王宪远;王焕荣;朱永林

    目的探讨诱导型环氧和酶(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慢性脑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术后24h开始以尼美舒利(6mg/kg)每日灌胃,连续60d,各组于60d后做病理染色、GFAP免疫组化染色及脑组织内MDA和SOD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组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脑内的SOD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多.治疗组以上变化明显减轻,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慢性脑缺血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 神经干细胞移植入Alzheimer病模型鼠脑内的存活和分化

    作者:白琳琳;杨春;章茜;张朝;王书春;范波胜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AD的可行性.方法将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注入AD模型大鼠海马,4周后研究干细胞在体内存活和分化的情况.结果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可以存活,部分可以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胶质细胞,小部分分化为神经元.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D有治疗作用.

  •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高血压脑出血灶周的表达

    作者:王爱岳;李强

    目的观察脑出血灶周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脑出血灶周的表达特点与出血时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灶周边脑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31例高血压脑出血灶周边脑组织标本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1.6%(16/31),7例正常脑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蛋白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出血后<8h 16.7%(1/7),出血后8~24h 53.3%(8/15),出血后>72h 77.8%(7/9),出血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HIF-1α在高血压脑出血灶周神经组织中有表达,且HIF-1α表达的程度与出血时间呈正相关,它有助于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的保护.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层神经元凋亡和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志磊;娄季宇;苗旺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再灌注24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EPO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于缺血开始时EPO组给EPO 3000U/kg腹腔注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切片,进行HE染色、Bcl-2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缺血2h再灌注24h后,EPO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且EPO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未见凋亡细胞;EPO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侧皮层Bcl-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EPO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EPO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层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而实现.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姜晓蕊;卢宏;冯建玉;滕军放;宋志宇;王建平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Y 迷宫,免疫组化及ELISA 法等检测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60d后VD 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BDNF含量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 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在造模60d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60d后, 大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造模60d后的大鼠,其脑内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雌二醇组大鼠脑组织内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高.BDNF 在三组大鼠脑内含量的测定结果与之一致.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BDNF含量.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丹;王建平;王金兰;王焕荣

    目的观察尾静脉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IGF-1的作用机制.方法 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光镜检查细胞损伤变化,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阳性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1用药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1),光镜下细胞坏死调亡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 IGF-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在脑缺血损伤时IGF-1能通过血脑屏障,IGF-1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调亡发挥作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