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苯酞软胶囊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发荣;贺琦;米晓斌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方式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其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 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孙灵芝

    目的:探讨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对其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阐明其发病特点.结果: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嗜烟、嗜酒等常见危险因素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多有近期频繁发作的后循环TIA,且其发病与过度降压有关.结论:近期频繁发作的后循环TIA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特级预警,治疗过程应避免过度降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晓霞;富艳虹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38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眩晕、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改变、肢体瘫痪、偏盲或皮质盲、记忆力障碍等,呈复杂多样,CT或MRI可以发现基地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范围内的多发梗塞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做好一级或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作者:仲晓艳;杨春伍;刘爱举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ny syndrome,TOBS)的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对16例经MRI或CT证实的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影像检查以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颞叶病变多见.结论:TOBS的临床表现的多样化与基底尖部5支不同血管的血流分布相关,尽早进行头颅MRI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欧阳懿;张春英;钟燕霞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由Caplan(1980年)首先报导并命名的[1].系由左、右小脑上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TOBS21例,本研究对21例TOBS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TOBS的临床特征.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CT、MRI影像分析

    作者:张吉玉;邱忠华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及CT、MR影像特征.方法:对16例TOBS患者24小时内行CT、MRI检查,3~5天后进行复查,计算和比较这两种影像技术的检出率.结果:CT和MR各自的初诊与复诊相比,TOBS诊断准确率CT为37.5%、MRI为100%,病灶检出率CT为41.8%、MRI为96.7%.结论:TOBS有复杂多样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在早期诊断中,MRI明显优于CT.

  •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岩峰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不同程度意识障碍9例占81.8%,同时件有经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9例.经积极治疗后好转5例、改善3例、恶化后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头烦CT或头MRI确诊3处病灶以上的有8例占72.7%.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患是本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病情呈进展性,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应尽早诊断,积极有效的处理脑梗死可改善TOGS的预后.

  • 肝素持续加泵静脉滴注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华;王艳玲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以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眩晕等.我国自从1990年首例TOBS报道至今已有大量报道.沧州市人民医院将2001-2006年住院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人3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MRI与减影CTA诊断基底动脉综合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吕立樱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症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的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30例,行减影CTA及颅脑MRI平扫,分析其MRI及减影CTA图像特点.结果:减影CTA显示21例(70%)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异常.其中基底动脉病变19例,包括13例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及6例基底动脉瘤.椎动脉病变10例包括6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狭窄和4例椎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23.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52.4%).MRI显示患者脑内存在单发或多发缺血及梗塞病灶,包括双侧丘脑11例,中脑及脑干8例,单侧或双侧枕叶7例,单侧或双侧小脑半球5例,单侧或双侧颞叶3例.结论: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可以清晰显示脑实质及脑血管的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疗体会

    作者:羊田;李鹏辉;孟毅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TOB区局部解剖的特点,此区血液循环障碍常出现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且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病因为脑栓塞,其他为心脏病史、脑卒中史、糖尿病史,血流变学改变也是其原因之一.其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临床中,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颅脑MRI成为其确诊的关键,治疗亦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现就所收治的其中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诊疗体会做简要论述.

  •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薛立文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系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以内,5条动脉(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分叉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虽然本综合征已从椎基底动脉缺血区分出来,但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较常见.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头针配合电针治疗该征,并设常规体针加电针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作者:刘怡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mme,T0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一例

    作者:杨军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分出的两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中典型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比较少见,现针对一例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常见并发症,并进行综合讨论,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后循环介入术后合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作者:杨净松;赵卫;潘文秋;胡继红

    目的 探讨后循环介入术后发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4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后循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术后发生TOBS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回顾,分析后循环介入术后TOBS发病率、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结果 43例中,6例(6/43,13.95%)发生TOBS,包括2例严重TOBS,其中1例动脉瘤介入栓塞后发生严重TOBS导致患者死亡,1例后循环动静脉畸形(AVM)介入术后发生严重TOBS,患者处于植物状态.TOBS患者术后1~7天出现急性颞叶、枕叶、顶叶、丘脑等梗死,CT平扫可见片状低密度影,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栓塞畸形血管团责任血管后,部分供血区域内的血流灌注降低.结论 介入术中发生TOBS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栓塞导致弹簧圈移位致使血管闭塞、术后脑水肿导致血管痉挛闭塞引发脑梗死、栓塞穿支血管等,影像学表现为颞顶枕区、小脑、丘脑等急性缺血表现.严重TOBS可致患者植物状态甚至死亡,但多数可通过营养神经、神经功能刺激等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周春来;李继梅;薛启蓂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998~2005年的31例确诊TOB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以意识障碍、眩晕、肢体运动障碍起病多见,合并视觉、眼球运动、偏身感觉、记忆力、计算力障碍等;影像学表现为丘脑、枕叶、小脑、中脑、颞叶等多部位梗死灶.结论 TOBS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 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陆萍;张晓燕;刘夕珍;史广玲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TOB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厘米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的区域动脉闭塞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病因及危险因素多,病情重[2].我科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了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5例误诊分析

    作者:曹忠义;张秀玲

    目的: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999~2004年收治的25例TOBS误诊病例的误诊情况.结果:25例TOBS患者误诊为脑出血17例,CO中毒性脑病5例,低血糖脑病3例.结论:TOBS首发症状表现不一,故对本病应加强认识,对可疑病例及早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治.

  • 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脑耗盐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高新华;王光元

    总结1例老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脑耗盐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意识与瞳孔的观察;尿量异常增多、顽固性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加强全身营养,预防肺部和泌尿系感染,预防压疮的发生.本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病情逐渐稳定,顺利出院.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7例临床分析

    作者:桑文翔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对47例经CT或MRI证实的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饮酒吸烟病史、心房纤颤等。影像检查以丘脑、中脑、小脑病变多见。结论:TOBS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预后有重要价值。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6例临床表现

    作者:马莲萍;常文广;刘惠萍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痰病的认识.方法:我们对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6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可能是TOBS的主要病因之一,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268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