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作者:闫涵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观察比较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81.3%,大于对照组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疝形成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对比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
      值得推广。

  •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苑亚东;孟阳;靖明;刘刚强;冯金勇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3‐12在我院收治的86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GCS )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室积血情况、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与术后脑积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总结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颅内感染是术后脑积水发生的高危因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为术后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颅内感染能诱发使术后脑积水的发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利于治疗脑积水。

  • 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对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陶治鹤;陈治标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膜补片修补。手术后评价患者疗效、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 d、3 d、1周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采用GO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脑膨出、癫痫、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SE、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1周后观察组各血清因子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膜补片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和机体的炎症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芬芬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各项指标,总结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结果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5例(26.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高、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心房颤动以及高血压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P<0.05)。结论 NIHSS评分高、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心房颤动以及高血压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合并以上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干预治疗,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 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作者:谢松林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160例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5例实施早期桡神经探查治疗,B组25例实施保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优良率88.6%,B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P>0.05)。A组术后随访(12.2±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0.3)个月;B组术后随访时间(12.1±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0±0.2)个月。2组术后未发生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临床对于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桡神经探查或采取保守治疗均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眩晕症72例诊治分析

    作者:肖志刚;张丹凤

    目的了解眩晕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72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眩晕症病因:心源性26例(急性心肌死梗13例,Q‐T 间期延长综合征4例,重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速3例,尖端扭转型室速3例),颈性眩晕28例,急性脑梗死18例。经相应治疗痊愈71例,死亡1例(1.4%)。结论眩晕症的正确诊断借助于详尽的病史、系统体检,必要的医技检查(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测定、头颅CT、颈椎X线片或CT、MR),提高认识、做好鉴别诊断。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与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邬莹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LDL‐C水平分成LDL‐C<2.49 mmol/L组43例与LDL‐C≥2.49 mmol/L组57例,分析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程度与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血肿大小、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量以及血糖等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2.49 mmol/L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显著上升,与LDL‐C≥2.49 m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肿扩大患者的LDL‐C水平显著低于无血肿扩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与血清LDL‐C水平有关,LDL‐C<2.49 mmol/L患者容易出现血肿扩大症状,重视入院时血清LDL‐C水平的检测有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

  • H unt-H ess Ⅳ~Ⅴ级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太平;娄平阳

    目的探讨Hunt‐Hess Ⅳ~Ⅴ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1—2013‐06收治的117例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其中Ⅳ级96例,Ⅴ级21例。本组病例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24~48 h内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103例,夹闭加包裹14例,去骨瓣减压19例,侧脑室开放引流13例。结果按GOS标准评分,Ⅳ级96例中5分23例,4分28例,3分33例,2分和1分12例。Ⅴ级21例中4分1例,3分5例,2分和1分15例。结论对于 Hunt‐Hess Ⅳ级患者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1~2 d)手术干预,Ⅴ级伴较大血肿或脑室大量积血积水患者建议早期手术,同时去骨瓣减压或脑室引流。

  • 听神经瘤的微骨窗手术切除面神经保护技术探讨

    作者:陈伟轩;谭民轩;刘小红;刘斌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骨窗切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技术,同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价。方法130例听神经瘤患者在面神经监测下手术,治疗完成后对手术情况、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刺激强度与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30例患者中118例(90.8%)无神经功能障碍,9例(6.9%)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2例(1.5%)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0.8%)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60例(47.6%),Ⅲ、Ⅳ级43例(34.1%),Ⅴ、Ⅵ级23例(18.3%)。结论听神经瘤手术时,通过对面神经的监测以及提高手术的熟练度,能够加强对面神经的保护。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秦德广;黄文勇;李娟;杨灵;梁英强;罗彦斌;苏惠明;徐焕兰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5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4.24%,明显高于局麻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骨瓣开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92%,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组和血肿钻孔引流组的6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和长期抽烟可明显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或支哮等呼吸道疾患术后感染率高达100%。结论选用气管插管全麻和大骨瓣开颅术,以及患者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和长期抽烟史可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作者:陈恩明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10—2013‐10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患者单独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组67例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 N‐SS )评定患者精神障碍的缓解情况,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效果,而对照组则在治疗后3周末才与入组时有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PANSS量表评分及减分率在治疗后1、3、5、7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1);2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4.33%、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应用于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3.0TMRI多序列成像与MR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郑晓娜;付馨;吴耀贤

    目的:探讨3.0T MRI多序列成像并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Achieva3.0T X‐series磁共振扫描仪对23例AVM患者行MRI多序列平扫及MRA成像,并对1例患者行增强MRA成像。结果23例患者中,9例AVM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另11个AVM病灶位于右侧大脑半球;左右小脑半球各1例,1例位于大脑大静脉池。MRI多序列上,AVM表现为乱线团样异常血管流空信号,供血动脉及粗大引流静脉显示清楚,病灶内陈旧出血及胶质增生伴随小血管呈混杂信号改变。M RA及CE‐M RA脑内血管尤其是畸形的异常血管团及供血和引流血管显示完美。结论3.0T磁共振其多序列M RI并结合M RA成像,可较完美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解剖关系,同时由于其简便快速,显示脑血管病变客观,对临床确诊和治疗AVM具有指导价值。

  •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3个月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大力;花楠;彭延波;张江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4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前2周内是否服用降压药物分为2个亚组,将两亚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入院24 h内收缩压(SBP)下降10%~20%,7~14 d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对照组不降压。动态监测所有患者14 d内的血压变化,并记录入院时基本资料及3个月死亡/主要残疾及复发等情况。结果2个亚组中,干预组和对照组死亡/残疾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在近期服用降压药物患者中,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近期未服用降压药物患者中,2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分别对两亚组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高血压史、入院SBP、入院NIHSS评分、3个月SBP及3个月内服用降压药情况等因素后,急性期降压治疗均不影响急性脑梗死3个月预后。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给予适度降压治疗不能增加或降低3个月死亡/致残和复发的风险,所以血压管理需依据病情实行个体化原则。

  •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栾丽芹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290例患者,应用MMSE筛查出入院3 d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对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2.9%;年龄、糖尿病史、卒中或 T IA史、多发性脑梗死、梗死面积大、左半球梗死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年龄、卒中或T IA史、糖尿病史、多发性脑梗死体积、梗死面积大、左半球梗死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闫云岗;张晓峰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介质水平。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与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血清CRP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CRP水平,改善预后。

  • 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作者:曹雄彬;宫丽;戴军;匡良洪;刘雅芳;孙元平;南毛球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04—2013‐0410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乐脉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5%,观察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6周和12周MMSE、ADL评分以及双侧ICA、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乐脉颗粒辨治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

  • 不同 TOAST 分型青年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

    作者:涂红梅

    目的:分析不同TOAST分型青年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为临床病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近3 a 收治的青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36例为对照组,按TOAST 分型对13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循环酶法技术测定血浆Hcy 水平,使用NIHSS 量表评分。结果同对照组相比,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TOAST 分型中LAA 型血清Hcy 水平和NIHSS 评分与其他4个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4个亚型(SAA 、CA 、SOE 、SU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梗死病因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LAA 型发病后病情程度往往较其他亚型重,应重视早期干预和治疗。

  • 醒脑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软瘫期肌力的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舒卉

    目的:探讨醒脑针刺疗法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软瘫期肌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9例脑梗死软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3周、6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软瘫期肌力恢复、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的效果均优于康复治疗。

  • 微骨窗入路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肺炎的影响

    作者:王磊;孙政;王家文;王学思;马涛

    目的:研究微骨窗入路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肺炎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33例,微骨窗入路组2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肺炎发生率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结果2组患者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骨瓣开颅组术后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微骨窗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第3天血液中白细胞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传统骨瓣开颅组比较,微骨窗入路组患者术后第3天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骨窗入路术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受手术的影响较小,术后发生肺炎的几率较传统骨瓣开颅术低。

  • 基于HP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机制研究

    作者:乔颖;李华芳

    目的:采用基于HPL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样品,鉴别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代谢产物变化及标志性代谢产物。方法以符合DSM‐Ⅳ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急性期住院患者为病例组,女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取2组患者血浆并进行基于HPLC‐MS的代谢组学分析,寻找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代谢物产生明显变化,发现16个差异性的代谢产物。结论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氨基酸、能量及维生素E代谢紊乱。

  • 序贯性TPN+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海燕;田雪涛;王庆文

    目的:探讨序贯性T PN+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9—2013‐06我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EN组)46例和观察组(序贯性T PN+ EN组)46例,比较2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构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48 h者、排气时间<48 h及排便时间<72 h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弥漫性损伤及局灶性损伤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序贯性T PN+EN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功能,且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发挥积极的控制作用。

  • 神经节苷脂配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作者:任爱华;李莎莎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3‐06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在降压、降脂、活血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2组均为2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根据 MMSE和ADL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MMSE和ADL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79例成人连续部分性癫痫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陈东平;侯淑红;陈衍贵;陈明生

    目的:探讨成人连续部分性癫痫(EPC )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成人EPC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伴意识障碍的运动性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EPC平均持续时间6.3 d(1~28 d),常累及部位为面臂部(33例,41.8%)。常见病因为高血糖(35例,44.3%)。预后良好54例(68.4%),预后不良25例(31.6%)。所有病因为高血糖的患者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为代谢性疾病或高血糖导致的EPC、单药治疗和EPC持续时间。结论 EPC常见病因为高血糖,预后依赖于病因、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种类和EPC持续时间。

  • 复方胞二磷胆碱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红伟;张健;沈洋;孙月

    目的:探讨复方胞二磷胆碱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复方胞二磷胆碱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治疗。2组均行球后药物注射,注射20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P100(PVEP)潜时。结果治疗后视力、视野、P100(PVEP)潜时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应用复方胞二磷胆碱治疗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两种椎间融合手术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明明;侯岩珂;王禹增

    目的:探讨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2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n=98)及PLIF组(n=126),对比2组临床效果、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3个月时神经功能JOA评分。结果2组有效率(TLIF组90.8%,PLIF组8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术后神经根损伤发生率5.1%,显著低于PLIF组的19.8%(P<0.01);2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增高(P<0.01),术后1周TLIF组显著高于PLIF组(P<0.01),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与P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虽然手术方式不同,但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无明显区别,应密切结合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多器官转移临床分析

    作者:迁荣军;李治晓;张佳栋;史锡文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颅外多器官转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8a间的回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效果及转移情况,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术前影像与脑膜瘤不易区别,导致误诊。术中见脑膜有明显侵犯,血供丰富。术后病理需免疫组化确诊。术后随访期内发生原位复发及颅内附近转移和颅外多发转移。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发生颅外多发转移较为罕见,需与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后应常规行放疗,复发时可再次放疗并需定期随访。

  • 不同镇静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预后分析

    作者:李斌;韩瑞璋;叶晶亮;赵保;于烽;盛文国;苏国军;马强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镇静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n=37)、观察2组(氯丙嗪+异丙嗪组,n=31)及对照组(n=28),分别对镇静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1组镇静治疗易控制镇静深度,适合短期镇静、需要唤醒、观察意识状态的患者;观察2组不易控制镇静深度,需要唤醒时操作困难,适于需长时间镇静者,配合亚低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状态,提高治疗顺应性,增加救治成功率。

  • 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影响

    作者:陈谦;郑良成;杨瞾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 ,晚上口服,1次/d ,疗程2周。分别在确诊24 h内和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血脂的变化情况,并就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8、总胆固醇(T C )、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水平,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减轻患者脑缺血性损害。

  • 包裹 EphrinA1-PE38/GM-CSF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特性研究

    作者:李明;陈志民;吴中华;孙勇;王斌;史锡文;韩双印

    目的:制备 EphrinA1‐PE38/GM‐CSF壳聚糖纳米颗粒系统,检测其物理性能。方法制备 EphrinA1‐PE38/GM‐CSF壳聚糖纳米颗粒系统并检测颗粒大小、形态、包装容量、包装效率、稳定性、包裹方式。结果 EphrinA1‐PE38/GM‐CSF壳聚糖纳米颗粒大小50~100 nm ,类似球形,分布较为均匀,呈聚集团块状,4℃条件下状态稳定。电泳显示纳米颗粒上清中EphrinA1‐PE38/GM‐CSF与游离 EphrinA1‐PE38/GM‐CSF在同一分子水平。CLSM 图像证实 EphrinA1‐PE38/GM‐CSF不仅仅与其表面结合,且包裹于壳聚糖纳米颗粒内。结论 EphrinA1‐PE38/GM‐CSF可与壳聚糖结合形成纳米颗粒,且包装容量、包装效率、稳定性均较高。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翁栩;杨健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保守治疗组(44例)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组(43例)。分别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出血量变化、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量表评分的改变,分析2组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7 d、30 d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立体定向组在治疗后7 d、30 d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总有效率(45.45%,20/44)明显低于立体定向组(77.27%,34/43),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优于传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β=0.736,P=0.037)、GCS评分(β=0.829,P=0.023)和体重指数(β=2.19,P=0.017)为传统组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而GCS评分(β=0.799,P=0.010)和高血压病程(β=0.616,P=0.004)为立体定向组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相比传统保守治疗,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预后。

  • 内镜经鼻入路齿状突切除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建设;尹凯;牛光明;陶胜忠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咽入路切除齿状突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4例新鲜尸头标本,均为成人,用红色乳胶灌注椎动脉及颈内动脉后制作成标本,并作防腐处理,在尸头标本上内镜下模拟经鼻入路行齿状突切除术。结果内镜下经鼻入路能很好暴露下斜坡及颅颈交界区等区域,能顺利切除齿状突,术区术野暴露较好。结论内镜下经鼻咽入路是切除齿状突手术较好的入路之一。

  • 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作者:陈丽丽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8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270例作为CI组,脑出血110例作为C H组,另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脑卒中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 )、血糖(GLU)、甲状腺蛋白(TG)、血清总胆固醇(TC)、HDLC、纤维蛋白原(FIB)等,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糖、甲状腺蛋白、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组与CH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高低是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有效反映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高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易引发脑梗死、脑出血,对治疗脑卒中患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引导电极间距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的影响

    作者:王莉敏

    目的:分析引导电极间距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不同间距的引导电极,记录引导电极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结果显示,引导电极5~10mm,负相波的波幅变化显著,在5~20mm之间,正相波波幅变化显著。结论在一定电极间距范围内,不断改变引导电极的间距,双向动作电位的负相波和正相波均会波幅升高,正相波波幅达到高。

  •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杜桂香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住院治疗的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4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高热、高血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高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比例以及降压后进展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中度与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化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压不合理、生化指标(血糖、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异常、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以及中重度狭窄均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作者:边立忠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RL N )在甲状腺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术中显露RL N ,对照组术中不显露RL N ,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RL N损伤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7%( 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显露RLN ,能够保护RLN ,降低RLN损伤发生率,可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作者:夏雪龙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于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收集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治疗后2组血肿大小以及水肿体积均显著缩小,但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2组S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2组ADL评分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多中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媛;陈丽梅

    目的:观察多中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03—2013‐03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0例作为卒中组,同时选择同期250例体检受试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3种不同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评估结果,同时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卒中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IM 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卒中组为73.2±10.2,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85.2±14.2,认知功能评分也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卒中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卒中组患者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以及情感智能等方面的评分相对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别与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智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呈正相关,女性患者这几项评分均相对较低。FIM以及病灶大小则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病灶大小、FIM评分、文化程度等。

  •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佳;刘敏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03—2013‐06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94.83%、68.7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内不同治疗时机患者有效率有显著差别,<3 d开始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3 d~1周和>1周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效果显著,且越早救治,治疗效果越好。

  • 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经颅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雪峰

    目的:探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07—2014‐02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4例,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和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中医分型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型与MCA、ACA、PCA的Vm 呈负相关性(r=-0.54、-0.34、-0.30,P<0.05),与MCA、ACA、PCA的PI呈正相关(r=0.32、0.29、0.22,P<0.05)。本组134例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测显示7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间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均以痰湿壅盛型狭窄为严重。结论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反映不同程度的颈动脉血管结构改变,超声检测中V m、PI有可能作为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依据。

  • 重症神经疾病ICU内机械撤机方案探讨

    作者:李峰;徐方林;邹颋;汪卫东;杨洪光

    目的:探讨IC U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的机械通气撤机方案。方法收集机械通气时间≥24 h的IC U重症神经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程序化撤机方案,对照组行经验性撤机方案。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 U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观察组VAP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再插管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重症神经疾病患者中应用程序化撤机方案,可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80例被放弃干预的发育落后患儿临床分析

    作者:卢跃鹏

    随着医学技术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抢救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如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等高危儿得以存活,这些高危儿的早期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随着月龄的增长,这些高危儿中部分出现异常姿势及运动障碍形成脑瘫,部分出现明显的言语交流及认知障碍形成精神发育迟滞,部分严重的高危儿形成脑瘫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引起我国医疗界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对2010‐06—2012‐06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诊断的80例被放弃干预的发育落后患儿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锁骨下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分析

    作者:康素玲

    锁骨下动脉狭窄可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频谱会有明显变化,引起后循环和上肢缺血症状。本文研究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椎动脉及上肢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25例治疗体会

    作者:陈麒声;甄云;张旺明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手术治疗过程中,如发生急性脑膨出,预后不良。2008‐01—2012‐12我院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5例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发缺血性脑卒中5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声坤;简立国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是并发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根据2004年在我国14个省市29079例自然人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房颤的患病率约0.77%,50~59岁中约为0.5%,>80岁的人群高达7.5%。由于抗凝药物华法林需要长期监测凝血功能,且易出血,安全剂量窗口低,所以患者对预防性抗凝治疗用药的依从性差,致使房颤并发脑卒中的比率仍然很高。本研究通过对房颤及房颤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抗凝、抗血小板对房颤并发脑卒中的影响。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评估

    作者:孙育海;杨伟忠;倪春明;郭海军;朱建华;顾勤

    目的:探讨血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既往无糖尿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GCS评分,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度颅脑外伤组(GCS 9~15分)和重度颅脑外伤组(GCS 3~8分),并对患者48 h内的血糖变化进行检测,探讨伤后血糖水平与患者伤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于轻中度组( P<0.05),血糖>11.1 mmol/L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11.1 mmol/L 者( P<0.05),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可作为GCS评分外的辅助指标。

  •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饶克成;吴艺;高飞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致残、致死率高,发生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1]。前循环动脉瘤是指颅内 Willis’s动脉环前半部的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中动脉及其分支,前后交通支动脉,脉络膜前动脉[2]。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段主要有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我院2011‐12—2013‐12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97例,其中50例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60例急诊神经内科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裕光;江植成;鲁少军

    目的:分析60例急诊神经内科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急诊2013‐07—2014‐07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系统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内容主要由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体征检查情况、主诉和诊断组成。结果所有就诊患者,男女比例0.72∶1,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70~79岁及50~59岁;其中患者就诊时间主要集中08:00~10:00,此时间段为急诊的就诊高峰;患者为多见的主诉是头痛、头晕和肢体瘫痪,5种常见疾病分别为眩晕和头晕、脑血管疾病、头痛、周围神经疾病及内科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在神经内科中占首位的为老年缺血性卒中。就诊多见人群为老年人,且常见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结论增强对神经内科急诊中常见就诊人群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治,强化对相关症状和体征的鉴别,提高科室的协作与交流,可提升治疗成功率。

  •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素艳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重型急性颅脑外部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取重型急性颅脑外部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参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伤后第1、3、7及14天,观察组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与血清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血清VEGF早期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好。结论在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早期,患者血清 VEGF表达水平表现为动态性升高,因而可视为该类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 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

    作者:蒋文荣

    目的:观察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TV)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2年80例脑积水中线后颅窝肿瘤(42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38)患儿,分为2组,A组(42例)行ETV ,平均随访27.4个月,B组(38例)行VPS ,平均随访25个月。结果 A组术中大出血发生2例(6.2%)和脑脊液漏1例(3.1%)。B组分流感染发生3例(9.4%),2例患者术后4.5个月脑室死亡。硬膜下积液发生3例(9.4%),硬膜外血肿1例(4.7%),1例(4.7%)上升脑疝。相比脑室腹腔分流术,由于手术时间短(15 min vs.35 min),并发症发病率较低(9.3% vs.38%),无死亡病例(0 vs.4.7%),手术失败发生率较低(6.2% vs.38%)。结论 ET V可作为后颅窝肿瘤儿童患者伴明显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首选。

  • 脑囊虫病脑积水临床分析

    作者:张宪雨;张连群

    脑囊虫病主要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引起,是临床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脑囊虫病可造成蛛网膜炎症,从而造成脑脊液在脑表面出现回吸收障碍,进而引发脑积水[1]。我院地处鲁西北地区,长期以来,脑囊虫病的发病率较高。现选取26例脑囊虫病继发脑积水患者,通过药物、腰穿及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作者:刘建霞;高建春

    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的是脑血管类疾患,急性脑卒中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虽然脑卒中的治疗取得极大进展,但实际治疗效果却不理想[1]。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一旦发生脑卒中,极易致残和致死,主要原因为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还缺乏能够有效的早期判断血管是否病变的实验室指标,因而无法早期作出佳的治疗方案[2]。作为炎症反应重要指标之一的C反应蛋白,研究显示其可能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定具有一定帮助。本次研究观察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

    作者:桂心;谢小红;王家玉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05—2013‐05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4.4±5.6)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5.4±8.1)d ;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26297.32±5355.14)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32145.26±6738.44)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52例,恢复较差8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4例,恢复较差26例,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69,P=0.0003)。治疗组中31例生活自理,22例轻度偏瘫,7例中重度偏瘫。对照组12例生活自理,28例轻度偏瘫,20例中重度偏瘫。2组患者随访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术缩短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且近、远期疗效显著。对于出血量超过30 m L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帆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使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疾病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疾病知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高于对照组的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综合化护理干预对颅内血肿合并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患者G CS 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周秀真

    颅内动脉瘤患者破裂出血前通常无明显症状,约90%的患者因破裂出血而被发现[1]。颅内动脉瘤在发生破裂后多引发IH症状,易造成脑部损害及颅内压升高,导致再次出血。因此,对于IH合并RIA患者,需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避免患者再次出血。报道显示[2],良好的护理方案可对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分析综合化护理方案对IH合并RIA早期手术患者GC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睡眠暂停并脑卒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康馨匀;张继伟;熊露宁;杨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期间因患者上呼吸道出现完全或不完全反复阻塞而引起患者出现呼吸暂停和频繁低通气及低氧血症等病理生理改变情况,主要表现白天嗜睡和晚间打鼾及感知功能受到损害等。此外,患者还常出现行为和精神异常等情况,同时还会发生高血压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实施有效性的护理,对预防患者发生脑卒中等并发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束化护理主要对患者实施全面的预防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我们对所收治的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报告如下。

  •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梁俊华;刘芬;王汉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高达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患者经抢救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后,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减轻肢体功能障碍,这也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中医治疗脑卒中是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特色,中医护理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已被重视和认可的传统医学护理方法,其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针灸及穴位按摩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高龄脑卒中患者不同翻身时间对压疮的预防效果

    作者:王利平;裴吉;黄承芳

    目的:探讨高龄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不同翻身时间的效果。方法应用Braden评估表评分,将180例脑卒中高龄患者分为3组,即A组:2h翻身1次,B组:3h翻身1次,C组:4h翻身1次,入院后均使用交替喷气式气垫床,观察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压疮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高龄患者3 h翻身1次,不仅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及频繁翻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及家属的劳动强度。

  • 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海燕;许艳玲;王均悦;李寒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3‐02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干预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30.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8%)( 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高压氧治疗脑部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作者:郑雪芝

    近年来,脑部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逐渐增多,病情危重,若未进行正确处理,预后不佳,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家庭的幸福度[1]。目前,高压氧作为一门新型、独立的学科深入临床治疗中,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利用高压力环境,可明显提高机体组织氧含量,快速缓解患儿缺氧症状[2]。本文选取80例脑部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牛玉秋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闭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根据相关统计,超过1/2的脑梗死患者伴失语、瘫痪等后遗症[1],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脑梗死以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为主要目的。有报道指出,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能够在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2]。本文选择1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晚期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 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秋兰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病死率逐年下降,但存活患者中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脑卒中患者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调护和长期的坚持,而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院对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延续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许健;赵彩兰;周东阳;王艳;赵艳燕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常导致明显的运动、语言、吞咽功能及情感障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严重后遗症[1]。让脑血管疾病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大程度恢复自理能力是患者康复的终目标[2]。患者住院期间,由专业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为其提供科学的治疗、护理、康复,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高,疾病恢复效果好。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其家庭对康复护理知识、技能欠缺,并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3],其依从性远远不如住院期间,因此,必须加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出院随访,及时给予康复指导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居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52%的患者希望能随时拨电话进行专业康复咨询[4]。我们自2013‐03由神经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外科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随访团队,对5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郝淑华

    颅底肿瘤指的是颅底与其相邻结构生长的肿瘤,肿瘤生长可能从颅内向颅外,也可从颅外向颅内,破坏颅底骨质或经颅底裂孔后生长于颅内[1]。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底肿瘤有效的手段,但传统切开手术造成创伤较大,手术过程中牵拉和触动脑组织或在入路途径中牺牲重要结构组织,易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及面瘫等严重并发症。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成熟完善,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微创、直接、术后恢复快等优势[2],逐渐被外科医生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鼻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要求较高,术后仍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3],但大多数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治愈,给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回顾性分析126例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处理办法,现报道如下。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姜惠敏

    目的:观察脑外伤昏迷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2—2013‐12我院脑外科就诊的脑外伤伴昏迷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4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措施,研究组3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措施,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生命活动,同时测定1周内2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方面,治疗1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CD4+/CD8+、IgA、IgG等免疫功能变化方面,治疗前后2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对照组1例(4.16%)出现消化道症状,研究组2例(6.06%)出现腹泻,无急性肝、肾衰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及时、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和免疫功能状况,且并发症可以耐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吴春艳;吴冬梅

    近年来我国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结核性脑膜炎又是结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发病形式,亦是肺外结核中病情重的一种形式[1]。其危重患者多、疗程长、费用高、病情易反复等特点导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2]。笔者于临床工作中发现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 强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王秀娟

    脑出血是脑内血管在非外伤影响下出现破裂出血,多为长期高血压患者易出现的较严重脑部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近年来饮食结构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快速升高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庞大[1]。该病患者常会伴偏瘫,且病发后需要绝对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消化道功能减弱,以及肌力减退、下肢静脉血栓等多种相关并发症。该病治疗周期较长,各种相关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降低临床疗效与预后[2]。本文对我院部分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综合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杜洁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出现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供血不足,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病情变化较大,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负担[1]。脑梗死病程较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现阶段综合护理已经逐渐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通过给予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探讨有效护理干预在疾病康复中的效果。

    关键词: 脑梗死 综合护理
  •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大便送检率中的应用

    作者:路亚娟;张飞燕

    品管圈是持续质量改进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医院细节管理中[1]。大小便标本为入院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是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基本实验指标之一[2]。脑血管疾病患者因使用药物长期行动不便或卧床,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痛、腹泻,甚至上消化道隐形潜血,易被家属及医务人员忽视,而通过检验大便可协助医生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及早作出诊断,从而避免大出血的发生。经统计,2013‐08‐10大便送检率69%,未达到医院要求的100%,影响了病历质量[3],增加了医疗风险,而通过品管活动,使大便送检率明显提高,达到88%。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蔡津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DF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情况,提高康复效果。

  • 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护理观察

    作者:生桂静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42例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HAMD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颅脑手术治疗后患者易出现严重脑水肿,强化临床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脑水肿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利多卡因联合激素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作者:黄瑞娟;屈海燕;袁玉梅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激素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每日应用利多卡因针静脉注射,晨起口服泼尼松片,于治疗中及治疗后行纯音测听,观察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听力恢复痊愈8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77.28%,结论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预后差,通过利多卡因联合激素与用药可提高治愈率,特别是伴随耳鸣症状者,效果明显。

  • 不同剂量叶酸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干预效果

    作者:赵俊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近几年的研究表明,H cy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H cy可通过各种机制致病,包括造成内皮损伤和功能异常、氧化应激升高、影响脂质代谢、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性。高Hcy血症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胆固醇合成增加、载脂蛋白A1合成减少导致高密度脂蛋白生成减少、上调黏附分子表达及诱导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平滑肌细胞中作用[1]。高 H cy血症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近有研究显示,高H cy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对加速动脉斑块进展、内皮功能紊乱和血栓形成有协同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高Hcy血症人群不同浓度叶酸的干预效果,为高Hcy血症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广花;吴晓珂;刘文烨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目前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众多,不同药物的临床特点不一[2‐3]。本研究对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脑清通颗粒治疗肝痰瘀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永春;刘永华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中医属于“眩晕”和“头痛”范畴,而肝痰瘀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分型,临床常给予西药治疗,效果并不很理想[1]。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对肝痰瘀型高血压患者应用脑清通颗粒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中药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外伤癫痫观察

    作者:谈宇樑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脑外伤癫痫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对照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病情控制时间、显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较单独中药治疗脑外伤癫痫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脑外伤癫痫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强化胰岛素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程文涛

    重症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随着现代交通业、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由交通事故、钝器击伤等原因导致的sTBI逐年增加,该病具有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较多的特点,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轻则致残,重则致死,因此,早期应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sTBI患者经常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死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平稳控制血糖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sTBI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人血白蛋白联合甘露醇及呋塞米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作者:杨伟科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及死亡主要原因是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导致的脑疝所致,且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应激性消化道溃疡、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甘露醇是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的常用及有效药物。呋塞米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也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对于部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两者联用仍不能达到理想降低颅内压效果。近年来,我院应用甘露醇加呋塞米联合白蛋白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霆

    癫痫部分性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对人体的危害较大[1]。近年来,左乙拉西坦作为一种抗癫痫新药,主要用于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在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选择104例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黛力新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戚凤君

    高血压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还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转归和预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文探讨黛力新联合降压药物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多中心喉部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谭杰

    目的:探讨黄石地区10所综合医院耳鼻喉科喉部手术患者发生喉返返神经损伤的情况,为相关医院实施喉部手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实施喉部手术的1864例患者,将术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21例),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843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等,分析喉部手术发生术中喉返神经的危险因素,以避免喉部手术喉返神经发生损伤;统计术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患者预后,总结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处理方法。结果1864例实施喉部手术的患者中,21例发生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12%(21/1864),其中2例未永久性损伤,19例为暂时性损伤;不同医院之间术中喉返神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喉部手术≥2次、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甲状腺癌实施手术、同类患者术中未暴露喉返神经、甲状腺结节体积≥5 cm及术中牵拉、误扎、钳夹、灼烧是喉部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P<0.05);术中发现喉返神经损伤14例均予以对症处理,损伤得到有效控制;7例术后发现者给予药物治疗,5例患者在3个月内恢复,2例患者3个月后仍未恢复,造成永久性损伤。结论实施喉部手术的患者发生术中喉返神经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加强术中操作的精准度,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术中注意观察喉返神经情况,及早发现喉返神经损伤并采取措施,可有效降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

  • 中医按摩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红燕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80%的存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药物治疗很难缓解运动功能,而作业疗法已被西方国家证实为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医按摩作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的作业疗法类似。本次研究采用中医按摩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运动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 基层神经外科急诊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

    作者:李军仕;王美娥;王怀庆;朱志峰;雷超;徐锦娟;刘应魁

    我院神经外科是全县唯一的神经外科,肩负着全县130多万人口的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自从2005年建科以来急诊手术救治286例危重患者,所有患者均处于不同程度昏迷伴颅内高压,多数伴基础疾病史,病死率高,麻醉处理棘手,麻醉风险极高。本文探讨基层医院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麻醉资源,积极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尽早手术,为患者后继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 检测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在小儿脑膜炎中的应用

    作者:何洲;彭升;古超群

    目的:研究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 H )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类型和所处时期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炎患儿40例,其中细菌性脑膜炎20例,病毒性脑膜炎20例,根据患儿疾病类型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选取经家长同意参加试验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严重者接受甾体药物治疗。入院当天及恢复期分别行腰椎穿刺术,取脑脊液2 mL测定乳酸脱氢酶含量。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仅取2 mL脑脊髓液进行乳酸脱氢酶含量检测。结果细菌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均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类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比较,仅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数据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能够帮助区分患儿的脑膜炎类型,并能够判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所处时期,有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 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飞

    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症状为肢体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提高或恢复其偏瘫肢体运动能力是康复期的主要目标[2]。为加强患者神经功能及提高偏瘫肢体运动能力,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探讨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 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守仕;田福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可达30%~60%[1]。弥漫型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与术后脑梗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采用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快速减压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一旦术中出现脑膨出或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提高,可达50%~70%。我科对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去血肿手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高健;刘金龙;揭家广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主要以高血压为基础疾病,外加其他诱因引起的严重疾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血管壁,血管变性失去弹性,甚至造成动脉的粥样硬化阻塞血管,后血管在脑部破裂引起脑出血,导致颅内高压[1]。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危及生命。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去除血肿减压,防止压迫周围血管及神经。而传统开颅手术虽然效果确切,但手术本身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伤,微创技术的出现使开颅手术损伤大大减轻。

  • 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程奎;胡淑芳;荣太梓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30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30例无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体重指数(BMI),72 h内应用动态CGMS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监测,同时监测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水平,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MDA、8‐iso‐PGF2α、IMT的相关性;分析IMT与MDA、8‐iso‐PGF2α、MAGE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E、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MDA、8‐iso‐PGF2α、IM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 与 MDA、8‐iso‐PGF2α、IMT有相关性(P<0.05)。IMT与MDA、8‐iso‐PGF2α、MAGE有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AGE明显增加标志着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MDA、8‐iso‐PGF2α含量明显增加标志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反应具有相关性,同时血糖波动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血栓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杨柳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性疾病,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2]。由于急性脑梗死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占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60%以上,从而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痛苦及经济负担。本文对血栓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现报道如下。

  • 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冠心病患者并发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吕书华;裴瑞泽;李文霞

    据报道,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导致老年患者病死的主要因素[1]。急性脑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作为在老年人中较常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2]。临床上两者因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而常同时存在,使老年患者病情危重且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6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心绞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丹红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

    作者:吴婧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组织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脑动脉Vm及PI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脑动脉的Vm明显高于对照组,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针灸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灌注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的丹红注射液,同时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疗效评价

    作者:雷靖安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5—2013‐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情况,减少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亚新;高萍;梅今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3 a收治的4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 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作者:王艳秋;邵延坤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其主要表现,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增加了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其流行病学、发生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进展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高尔基体破裂的研究进展

    作者:严利(综述);周文胜(审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VD)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是导致人类残疾的首位因素,且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逐年上升,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绝大部分[1]。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危害很大,可进一步加重脑梗死病情[2]。目前,对脑血管疾病中高尔基体结构和功能受损方面的研究尚少,但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种损伤机制可引起多高尔基体应激,超微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变化,终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3]。因此,近年来高尔基体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成为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