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媛媛;白宏英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因与妊娠相关的,诊断为RPLS的病例资料。结果常见临床症状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头痛、视觉障碍等,影像学改变为累及顶、枕、额、颞叶的基本对称性病灶。结论 RPLS除后循环供血区顶枕叶为常见受累部位,额叶受累也不少见,皮层可累及。

  • 第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作者:胡成旺

    目的:探讨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0-2012-1050例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全切除42例(84.0%),次全切除8例(16.0%),死亡1例(2.0%);主要并发症脑积水11例,头皮下积液7例,脑脊液漏6例,小脑缄默症2例,颅内感染4例,术后血肿形成3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脑梗死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人群中nm23-H1和MMP-9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作者:龚哲;尚闯;刘兴安;单国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食管鳞状细胞癌人群中nm23-H1和MMP-9表达情况以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1-10-2012-11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4例,同时选取正常食管黏膜组织4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m23-H1和MMP-9情况。结果nm23-H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和92.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和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23-H1和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同时与肿瘤分化程度、切端癌残留有关(P<0.05);nm23-H1与MMP-9在食管癌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nm23-H1与MMP-9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nm23-H1表达缺失和MMP-9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润和转移,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肿瘤侵润和转移的标志物,同时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

    作者:许立国;冯广森;裴高油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1例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载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21例均成功栓塞,其中致密栓塞11例(52.3%),瘤颈残余6例(28.6%),部分栓塞4例(19.1%),瘤动脉血流均通.,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神经功能缺失。全部患者术后6~24个月DSA 随访,11例致密栓塞患者中无1例复发;6例瘤颈残余患者中4例动脉瘤不显影,2例残存瘤颈明显缩小;4例部分栓塞患者,2例动脉瘤不显影,2例残存瘤腔明显缩小。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破裂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 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解友利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8-2013-07于本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组)26例和观察组(丙泊酚组)26例,将2组患者的围术期的脑氧代谢指标、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脑氧代谢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较佳的脑保护作用。

  •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硬死病情程度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陈雁斌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Uric acid ,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按照1995年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中国人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NDS评分0~15分(轻度)68例,16~30分(中度)47例,31~45分组35例(重度),与7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运用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来分析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423.45±67.93)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350.53±77.86)μmol/L (t=9.581,P<0.001),急性脑梗死组病情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之间的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χ2=18.65,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存在相关性,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生物学实验进行论证。

  • 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祥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48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卡马西平治疗,依照抗癫痫药物的给药原则,由100 mg/d ,1次/d ,逐渐增加剂量至600 mg/d ,分3次服用。治疗1a,随访1a。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脑电图的改善状况,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抗癫痫总有效率95.83%,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黏附率和凝血因子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脑电图异常状况显著改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 国产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路广义;徐伟;李红

    目的:比较国产氨磺必利(帕可)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口服氨磺必利(400~1200mg/d),对照组口服利培酮(2~6mg),均为单药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大体功能量表(CGI)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际完成78例,脱落2例,研究组1例,对照组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8周末有效率(79.49%vs84.62.1%;χ2=1.483,P=0.452)、痊愈率(33.33%vs.35.90%;χ2=0.364,P=0.831);在治疗的各时间点2组CG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安全性相当。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利培酮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清hs-CR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贾蕾;董治燕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45例老年A 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成预后良好组165例和预后不良组80例,对所有患者入院时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稳定性和入院72 h、第1周末、第2末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例分别为77.6%和92.5%,预后不良组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 P<0.05);在2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发生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6.2%和77%,预后不良组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2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和血清hs-CRP水平均为与AIS预后相关的因素,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及分析

    作者:向开诚;周明森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以及临床结局。方法将208例脑血管病患者按脑血管病类型随机分组,脑梗死组96例,脑出血组112例。比较2组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前3位是肺部感染、高血糖以及电解质紊乱;2组患者的二次出血发生率、脑出血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99例,其中13例死亡,病死率为6.53%,余186例痊愈出院。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可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是导致死亡重要原因,应注意预防。

  • 糖皮质激素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影响

    作者:龚玉来;伍雪英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7-2013-07于我院临床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62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各项主要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颅内压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质定量、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电图异常、颅脑CT异常和病程长短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肯定,临床应用要合理选择。

  • 碳酸锂米氮平单用联用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比较

    作者:郝尉蓉

    目的:分析碳酸锂、米氮平单用联用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双相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碳酸锂+米氮平的联合治疗组、单用碳酸锂治疗的碳酸锂组、单用米氮平治疗的米氮平组,观察3组抑郁情绪和社会功能。结果(1)3组患者 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HAMD抑郁评均低于碳酸锂组与米氮平组;(2)联合治疗组的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及SDSS总分均低于碳酸锂组、米氮平组。结论碳酸锂联合米氮平治疗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改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分析

    作者:王忠安;黎开谷;刘金辉;樊静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06-2013-06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记录患者ESS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3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无死亡,总有效率90.68%;溶栓后NIHSS评分较溶栓前有显著下降(P<0.05),ESS评分较溶栓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仅1例发生出血,2例DSA下血管未通。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靠,临床可推广应用。

  • 微创穿刺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东;林艳梅;黄履群;梁永艺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锥颅置管持续引流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结果1~3 d内清除血肿80%以上34例,中转开颅手术5例;随访3~12个月,40例远期ADL评分1~3级,良好率87.5%;死亡5例,病死率11.11%。结论微创穿刺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操作简单、安全,可改善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规律研究

    作者:陈宏涛;刘恒方;董子明;朱红灿;段小玲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的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2013-07住院的4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着重从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影像等方面用统计图表分析发病规律。结果男11例,女29例,男女比例1:2.64;年龄17~58岁;平均(33.1±10.5)岁,血栓部位:上矢状窦(62.5%);左横窦(37.5%);右横窦(42.5%);左乙状窦(30%);右乙状窦(32.5%)。居民类型:农村34例(85%),城镇6例(15%)。发病年龄:男:20~29岁4例(36.4%),40~49岁5例(45.5%),其他年龄段2例(18.2%);女:20~29岁13例(44.8%),30~39岁11例(37.9%),其他年龄段5例(17.2%)。发病月份:男全年散发;女2月8例(27.6%),7月5例(17.2%),其他月份散发。结论(1)CVST多发生于青中年人(20~50岁),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2)血栓好发部位主要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3)农村发病率远高于城镇,女性更明显;(4)女性发病集中于20~39岁;男性集中于20~29、40-49岁;(5)女性2月、7月为高发月份,男性无季节规律。

  •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郑锦亮;官测林;阙双林;高振文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1-2012-05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动脉瘤破裂72 h内进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选择翼点作为手术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已有效夹闭动脉瘤,预后不良32例,预后良好4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无术后再出血,其中2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进行显微镜下的动脉瘤夹闭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锡阳;袁友昌;高启蓉;陈镜宇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2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发病频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80.23%,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发病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治疗组的发病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发病频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显著降低头痛发病频次,临床效果显著。

  • 托吡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浩;范小艳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常有家族史,主要临床特征为姿位性和动作性震颤,多累及双上肢和头部,但无神经系统其他体征,震颤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治疗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常规用药是普萘洛尔,但疗效不佳,且易出现疲倦、心率慢、血压低等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托吡酯是一种自然态单糖基右旋的硫代物,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小。本文旨在观察托吡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 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彭一鹏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3-09收治的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21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2组患者的病死率、治愈率、总有效率等,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而观察组的病死率、治疗后1 d、治疗后21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效果好、损伤小、安全性高。

  • 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超;牛丽敏;李淑玲;王伟;张振东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4-2012-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中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伐昔洛韦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患者PHN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VAS评分、临床疗效、PHN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有嗜睡乏力1例,眩晕1例。结论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预防PHN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周建梅;柳春霞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9-2012-09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3D-FIESTA序列对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靖;黄立新;周军;朱越

    目的:应用M R常规扫描序列结合3D-FIES T A序列对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方法70例动眼神经的患者分别行常规头颅MR扫描,FSE序列的T1WI增强扫描及3D-FIESTA序列扫描,结合不同扫描序列的检查结果,对动眼神经麻痹进行诊断分析。结果7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6例(22.8%)病变部位位于脑干(中脑及桥脑)及动眼神经脑池段;32例(45.7%)位于海绵窦及眶尖区;10例(14.3%)病变部位位于眶内(动眼神经不全麻痹);12例(17.1%)终检查病因不明确。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3D-FIES T A序列能够对82.9%(58/70)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较好的明确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变原因。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时机的分析

    作者:杨亚东;邱斌;周帆;李国亮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呼吸机通气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通气组和后期通气期,早期通气组患者在损伤/术后即刻给予呼吸机通气,后期通气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时使用呼吸机通气,比较2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通气前后血气检测指标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早期通气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8.57%,病死率14.29%;后期通气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31.43%,病死率25.7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后期通气组患者 PaO2和ALB均显著低于早期通气组患者, P<0.05;通气后,后期通气组患者 PaO2和SPO2均显著低于早期通气组患者(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2组患者均为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明显降低患者肺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体内PaO2和ALB ,优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的使用效果。

  •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作者:晏廷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使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在第4、8和12周末使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在第21周末使用 TESS量表评价2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第4、8和12周末UPDRS和HAMD评分均较基线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 UP-DRSⅠ、Ⅱ、Ⅲ、Ⅳ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 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PD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UPDRS和 HAMD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2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运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2例,A组给予维生素B1、B6、B12、能量合剂及抗生素,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及重症监护措施,同时,每日静滴丙种球蛋白,剂量为0.4 g·kg-1,连续治疗5 d。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5~20 mg · kg-1甲基强的松龙,连续应用5 d。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A组(63.64%,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心慌、恶心、发热等症状,给予减慢滴注速率或物理降温措施后,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显著,与单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比较,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 氢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高龄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路旭;胡英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高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氢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各指标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氢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血清Hcy水平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小娟;刘宁;包丽娟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特点,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血清Hcy升高水平正常、轻、中、重度增高划分:Hcy<15 mmol/L、Hcy>15.1~30 mmol/L、Hcy>30.1~100 mmol/L、Hcy>100 mmol/L ,将一般资料的比较、血清Hcy分布特征、血清 Hcy水平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基本资料对比,既往脑卒中、高血压史、年龄、吸烟、饮酒、TC、LDL-C、Hcy、尿酸(URI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Hcy 4个水平段比较,2组 Hcy>30~100 mmol/L、Hcy>100 mmol/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Hcy是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OR=1.014,95%可信区间1.003~1.025),且发病风险较其他危险因素高。结论通过监测合并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血清 Hcy水平对干预相关并发症、评估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亚涛;白宏英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并发症及入院时 NIHSS评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8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65例(75.6%),严重致残者19例(22.1%),死亡2例(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及混合组病变与预后相关。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梗死伴发呼吸系统感染及多组段病变者预后不良。

  • 92例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海常;陆明雄;叶静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为防治脑膜瘤术后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治疗且资料齐全的92例脑膜瘤患者,在系统随访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型与手术切除的程度对脑膜瘤的复发有明显影响( P<0.05);其余因素,如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对肿瘤复发无明显影响( 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手术的切除程度( P=0.001)与肿瘤病理分型( P=0.013)可为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结论脑膜瘤术后复发与肿瘤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型明显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手术切除程度及病理分型为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血糖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辉;周少珑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时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间血清心肌酶谱、血糖水平;再将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按心肌酶水平和血糖水平分为心肌酶正常组和心肌酶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升高组,比较入组时和治疗3、6个月后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AST、LDH、CK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空腹血糖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P<0.05)。心肌酶升高和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入组时和治疗3、6个月后NIHSS评分显著高于心肌酶和血糖正常者。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其水平高低与预后呈正相关。

  •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才奋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康复训练后,2组病例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分、FMA评分结果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尽早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预后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邓志刚;何毅;纪涛;伍健明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预后及影响。方法选取2001-2012年入住我院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血管内介入的不同手术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超早期手术组和早期手术组手术后的动脉栓塞程度较间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的栓塞程度明显增高( P<0.01);手术时机、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有高血压史及Hunt-Hess分级与预后显著相关(P<0.01或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及Hunt-Hess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动脉瘤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史以及Hunt-Hess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动脉瘤预后独立相关因素。

  • 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孙宇;袁从华;吴良发;王经发;王海伟;厉进辉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台上翻转头部后开着力侧清除硬膜外血肿7例(10%);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 T ,迟发性颅内血肿致急性脑膨出34例(48.6%),广泛性脑挫裂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7例(24.3%),大脑半球外伤性大面积梗死急性脑肿胀8例(11.4%),创伤性休克及术中有明显低血压及低氧血症4例(5.7%)。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Ⅴ级)15例,轻残(Ⅳ级)10例,重残(Ⅲ级)15例,植物生存(Ⅱ级)2例,死亡(Ⅰ级)28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导致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前仔细研究受伤机制及影像资料,及时发现原因并正确处理是预防急性脑膨出的关键。

  • 介入治疗对颅内前循环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

    作者:肖文;薛海龙;贾秀丽

    目的:观察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颅内前循环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远期预后。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并记录NIHSS量表评分。比较2组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结果2组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30 d后缺血性卒中复发率(8.3%)比对照组的(22.7%)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8.3%。脑卒中近期(1~6个月)预后病情明显好转( 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0d后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明显减少,且脑卒中近期预后好,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能导致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 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

    作者:苗海锋;马荣;吴志强;石铸;李庆军;刘玉华;陈杭军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分为多奈哌齐组和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连续服用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6周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经颅多普勒(TCD)、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结果治疗前2组MMSE评分、ADL评分、RI值及TESS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MSE亚项中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增加,对照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所有检测血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I值减小,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仅LMCA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I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胞磷胆碱钠可以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及语言能力,增加颅脑血流量,安全性良好。

  • 引起AECOPD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赵亮

    目的:分析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0-04-2013-04收治的AECOPD合并精神神经症状患者126例,所有患者行头颅CT、MRI检查、血电解质分析、血气分析等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及用药史,综合判断引起AECOPD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引起AECOPD精神神经症状肺性脑病66例(52.38%),低渗性脑病32例(25.40%);脑梗死9例(7.14%),其他分别为药物不良反应8例,感染中毒性脑病6例,感染性休克、自发性气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低血糖各1例。治疗后症状缓解105例,有效率83.33%,死亡24例,其中肺性脑病的病死率高,有12例(57.14%),其次为低渗性脑病4例(19.05%),脑梗死死亡2例(9.52%),感染中毒性脑病1例,药物不良反应1例。结论引起 AECOPD 精神神经症状原因多样,综合判断,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辜忠灵

    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及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比较有效率、血液学指标、基底动脉管径及NO、NOS、Ca2+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06%)、基底动脉管径[(4.98±1.35)mm]、NO [(59.43±11.48)μmol/L]、NOS[(98.43±14.38)k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固醇[(3.12±0.72)mmol/L]、甘油三酯[(1.27±0.41)mmol/L]、血小板计数[(112.74±13.36)×109/L]、血黏度[(1.21±0.37) mPa · s]、[Ca2+(17.07±1.65)g/μmo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药物可有效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优化血液学指标,升高基底动脉管径、NO及NOS ,减少Ca2+含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氟桂利嗪联合舒马普坦治疗104例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长江;付玲;史树贵

    目的:探究氟桂利嗪联合舒马普坦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期的效果。方法104例丛集性头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氟桂利嗪于舒马普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舒马普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丛集期长度减少时间、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及总有效率等。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丛集期的长度、发作次数及头痛程度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丛集期长度、发作次数以及头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为86.5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07,P=0.040)。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舒马普坦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期比单独使用舒马普坦效果更优。

  • 槲皮素诱导的 HO-1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其元;崔桂云;沈霞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 ,QUE)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新生24 h内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取其新鲜大脑皮质组织,体外培养并纯化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AS ,采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免疫荧光技术鉴定AS。(2)应用2 mmol/L连二亚硫酸钠(Na2 S2 O4)联合无糖培养基建立细胞OGD模型,将AS分为Control组、OGD组、OGD+QUE组,QUE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3μmol/L、10μmol/L 和30μmol/L ,培养6 h后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使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各组LDH漏出量、MDA和SOD水平。(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0μmol/L、25μmol/L、50μmol/L 和100μmol/L的QUE共孵育正常培养的AS 8 h后对HO-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10μmol/L QUE共孵育正常培养的AS 3 h、6 h和12 h后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显示大多数细胞为GFAP阳性其纯度达95%以上。(2)10μmol/L和30μmol/L的QUE共孵育能显著提高OGD损伤后AS的相对存活率,并能显著降低OGD损伤后AS的LDH漏出量、MDA水平,提高SOD水平,与OG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Control组相比,10μmol/L QUE孵育正常培养的AS 8 h后较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的QUE显著提高了HO-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10μmol/L QUE共孵育AS 6 h和12 h后较Control组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以6 h组为著。结论10~30μmol/L QUE可保护Na2 S2 O4联合无糖培养基对AS的OGD损伤;QUE对AS OGD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能诱导 AS高表达 HO-1蛋白有关。

  •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分析

    作者:杨青松;王遂山;张颖;王娜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01-2014-0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择5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检查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并对比。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及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变程度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IM T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轻度组中高回声型占比高,中度组不规则型占比高,重度组溃疡型占比高。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性质和急性脑梗死发病、进展过程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估。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前诊断及术后动脉瘤残留和载瘤动脉通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乔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前诊断及术后动脉瘤残留和载瘤动脉通.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术前和术后3 d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脑动脉瘤夹闭术185例患者共200个脑动脉瘤,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诊断及术后动脉瘤残留和载瘤动脉通.情况评价的影像资料。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在术后动脉瘤残留和载瘤动脉通.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前诊断及术后动脉瘤残留和载瘤动脉通.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一定的应用价值。

  •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评估及对生活能力影响的分析

    作者:封自慧;张伟宏;田蕊;王倩;张向京

    目的:分析院内及家庭内干预对MCI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院内干预和家庭干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分别进行量表评估及血压测量。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时间MoCA评分(F=4.67,P<0.05)、ADL评分(F=12.48,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通过院内及家庭内干预,提高MCI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控制MCI向AD的发展,提高MCI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惠萍;袁晓华;朱中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09-01-2013-06于本院住院的3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4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分别进行脑脊液蛋白质、糖定量、氯化物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脑脊液生化检测蛋白质(3.59±0.21) g/L ,糖定量(2.36±0.67)mmol/L ,氯化物(115.86±3.72)mmol/L ,与对照组比较蛋白增多,糖定量和氯化物减少(P均<0.05);不同分型CNSL 的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中重复上述生化指标检测,蛋白质(1.47±0.52)g/L ,糖定量(4.34±0.79) mmol/L ,氯化物(124.28±4.56) mmol/L ,与治疗前比较,蛋白质减少,糖定量和氯化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和病情发展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3.0T磁共振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余景武;陈静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 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了解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M RA表现、好发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3-02我院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22例均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 AW4.5工作站采用M IP及V 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中,单发19例,多发3例,共25处。其中19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6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3例,位于大脑前动脉10例;3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1例。22例中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者20例(90.9%),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16例,伴AVM1例,永存三叉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8例,血管狭窄2例。结论3.0T磁共振M R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他血管病变,是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姜洪刚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1-01-2012-12各种脑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A组45例患者给予6%羟乙基淀粉液,B组45例患者给予乳酸林格液,比较2组患者输液前后血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术中液体出入量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输注后CVP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TT、PT较术前有所延长,2组延长时间、2组输注前后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各指标、术中液体输注量、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术中尿量明显大于A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晶体液与胶体液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均可有效扩容,而且对肾功能及凝血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胶体液血液保护效果优于晶体液。

  •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及预后分析

    作者:徐萌;万锦华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并发症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07-2012-08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钠血症患者,对患者血钠升高的程度以及升高持续的时间进行观察,并判断其与患者病死率的关系。在患者入院后的24 h、第3天以及第7天内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钠,并根据血清钠的数值进行划分,分为轻度(35例)、中度(35例)与重度(30例)。结果通过检测了解到高钠血症一般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后的9 d内,并根据GOS判断患者的预后,轻度患者:恢复良好1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中度患者:恢复良好10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重度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3例。结论高钠血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一定联系,伤情越严重,血钠值就越高,且病死率也就越高。

  • 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薛万抚;徐学君;吕涛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显微手术治疗要点。方法2010-12-2011-12我院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H FS共56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并行1 a随访。结果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38例,术后痉挛减轻但未消失16例,随访5个月后完全消失、无效1例,复发1例,治愈率96.4%。结论确切探明面神经REZ区责任血管和灵活选用恰当减压方式是原发性肌痉挛微血管手术成功关键。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闫西茹;薛常虎;韩涛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60例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正常血糖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脑梗死面积、预后情况、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增加,脑梗死面积大、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 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因素,血糖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估计预后有较大意义。

  • 不同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作者:崔杰;李树祥;乔柏林;崔福义;黄春刚;徐常亮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合格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试验组(n=50)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术后用尿激酶。对照组(n=50)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NIHSS评分、GOS评分以及疗效。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血肿变化,试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术后7 d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终残留血肿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联合尿激酶是有效干预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

    作者: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肯定抑郁及严重抑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焦虑抑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改善呼吸道功能及呼吸道炎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加重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临床在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考虑此不良反应。

  • 脑分水岭梗死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屈海宏;朱玉静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治疗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脑血管介入治疗组(介入组)、保守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动脉内膜切除治疗组(内膜切除组),分别为24例、22例和14例。对比3组治疗效果及介入治疗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组在经介入检查后所得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相关性。3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示,介入治疗组疗效优,其次为内膜切除组,药物组治疗相对较差。介入组的脑血管病再发率低,内膜切除组与药物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应用脑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 奥卡西平治疗6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高瑞波;姚宝珍

    目的:观察对奥卡西平(OXC )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OXC单药治疗,对治疗第1、第6和第1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和对脑电活动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SPS、CPS、PS-GTCS等3种发作类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88.9%、86.7%和8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6、12个月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3%、85%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IEA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第6个月,IEA 消失或减少50%为32例(53.3%);治疗第12个月, IEA消失或减少50%为35例(58.3%),2个时间段IEA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患者的α波均值和δ波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θ波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6个月时δ、α和β频段相对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θ频段相对功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本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0%,反应程度均较轻,可自行减轻或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OXC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脑电活动的影响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对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作者:朱亚虹

    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对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的感染危险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2-2013-05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63例,分析其长期卧床后感染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163例患者中31例发生院内感染(19.02%),院内感染患者中抗生素使用≥10 d、抗生素联合使用2种以上(包括2种)、抗生素使用剂量过量、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不符合指证使用抗生素情况所占比例均明显大于未院内感染患者的各项所占比例,并且从合计中可以看出抗生素错误使用情况中主要表现在抗生素使用疗程过长(占25.77%)和抗生素使用剂量超标(占25.15)两方面。患者感染部位包括肺部12例,口腔感染3例,肛门部位感染2例,支架置入切口处感染14例。通过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株85株,其中包括细菌69株(81.18%),真菌16株(18.82%),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三种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发压疮以及肺部痰液坠积造成感染,在明确感染前尽量不使用抗生素,明确感染后要及时做血培养并按指证在规定疗程和合理剂量内使用抗生素。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陈有娥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1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连续用药10d,首次巴曲酶10U静滴,3d、5d分别再静滴5U ;对照组给予巴曲酶首次10U 静滴,3 d、5 d分别再静滴5 U。对比2组患者14、21、90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14、21、90 d后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以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出现明显降低,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脑干出血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龚丛芬;王静;章军建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脑干出血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05-2013-06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接受气管插管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脑干出血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作者:马晓梅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明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评价脑梗死病情进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07-2013-07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不同部位硬化斑块的分布以及脑梗死病情进程中硬化斑块性质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体粥样斑块检出率以及检出粥样斑块类型均明显区别与对照组(P<0.05),且随着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发展,其粥样斑块类型也发生转变。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数量、分布及类型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发展,其颈部粥样斑块的类型也会发生转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预测脑梗死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的临床康复效果

    作者:李颖;许梦雅

    小儿脑瘫可由多种原因在脑发育阶段阻碍或破坏脑组织发育所造成的脑部疾病[1]。出生后患儿表现肢体动作、认识能力偏低,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临床上治疗小儿脑瘫主要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配以药物治疗[2]。如手术;水、光、声疗法;语言、交流的治疗;运动功能的治疗等[3]。此类方法虽然能减缓病情,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鉴于此,本文通过使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到如下。

  •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新洲

    据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150万,存活者达60万,75%残废,其中40%重残[1]。数据表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较低,自理能力差,工作能力基本丧失,由于疾病所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脑卒中一次患病入院花费很大,而且反复发作不利于病情的良性发展和康复,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除药物治疗外,早期脑卒中患者通过运动治疗后对肢体的功能恢复和语言能力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 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

    作者:范小艳

    目的:观察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筛选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治疗组(度洛西丁+rTMS组)、对照组(度洛西丁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1周为抗抑郁药物洗脱期,疗程为4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为标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第4周时的HAMD及MBI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期比较,第2周时2组HAMD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早期改善快,后期渐趋于平稳,治疗组4周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脑膜瘤的诊治体会

    作者:陈刚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这也让原发性脑膜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临床上,原发性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发病群体多为成年女性群体,多发于蛛网膜层的蛛网膜内皮细胞。患者如果得不到尽早诊断以及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40例原发性脑膜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农奔

    重型颅脑损伤以及大面积脑梗死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外科重症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主要是因外力撞击头部导致的头部损伤、颅骨骨折以及脑损伤,通常病情较为严重且不稳定,受影响因素较多,使脑的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会与其他部位合并成复合伤,产生多种并发症,若救治不及时,致死率很高。现总结我院2009-04-2013-05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患临床资料,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 不同类固醇激素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艳;赵红芳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肌肉瘫痪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在儿童中有一定发病率。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无法自主运动,如无法闭眼、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口角下垂等,可同时出现听觉和味觉的异常。其发病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由于受寒、感染等原因引起面神经出现缺血、水肿等。病理基础为脱髓鞘及轴索变性等炎症改变[1]。目前对本病的常规治疗是类固醇激素配合理疗,缺点是作用慢、疗程长,可能留下后遗症。已有报道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效果更佳[2]。本文旨在验证该疗法应用于儿童患者的临床效果。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镇痛效果分析

    作者:覃淼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镇痛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口腔颌面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组(对照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疗组),然后分别测定术后36 h的VAS评分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的剂量及时间。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h、2h、20h、36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对口腔颌面部疾病镇痛效果较好。

  • 上肢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彬;吴睿;刘合玉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损伤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血管病恢复期、后遗症期或脑外伤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肢体功能训练:作业疗法(OT)、运动疗法(PT)治疗,1次/d ,6次/周,4周共24次,每次各训练40 min ,共80 min。治疗组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1次/d ,6次/周,共24次,30 min/次。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runnstorm分期评定、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进行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既能改善脑损伤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成之奇;阮文华

    中老年患者易出现脑出血,其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其病死率较高[1]。我院选择2008-07-2012-07诊治的31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 脑卒中相关感染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浆IFN-γIL-4IL-10水平变化

    作者:陈杰;胡小平

    目的:分析脑卒中相关感染患者血清皮质醇、血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有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94例。比较2组患者第1天和第7天的血清皮质醇、血浆IFN-γ、IL-4、IL-10水平。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相关感染和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入院第1天和入院第7天的血清皮质醇、血浆IL-4、血浆IL-10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而IFN-γ的检测结果则显著低于非感染组( P<0.05)。入院第1天的血清皮质醇与IL-4、IL10呈正相关( r=0.301,0.038,均 P<0.05),而和血浆IFN-γ呈负相关( r=-0.303,P<0.05)。入院第7天的血清皮质醇和血浆IFN-γ、IL-4、IL-10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入院第1天的皮质醇水平高是脑卒中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0.895,95% CI为0.821~1.002,P<0.05)。结论血浆IFN-γ、IL-4、IL-10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变化和脑卒中相关感染的发生相关,且血清皮质醇浓度高是脑卒中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海芳;录海斌;李时光

    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BAD )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急性期转归情况。方法观察2012-11-2013-09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进行性加重脑梗死患者共19例,根据磁共振表现分为BAD组和非BAD组,出院时对2组患者行改良Rankin(mRS)评分,分析BAD的发生率、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全组BAD发生率为47.37%(9/19)。BAD组患者出院转归良好者为33.3%(3/9),非BAD组患者出院转归良好者为80%(8/10)。结论 BAD患者急性期病情已进展加重,临床转归欠佳。

  • 水疗对迟缓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谷艳霞;王遐

    目的:观察水疗对迟缓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弛缓性脑瘫患儿72例,根据年龄、运动功能评分进行配对。每对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水疗,3个月后观察和评估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B、C、D能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水疗有助于改善迟缓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辨修复小腿足踝部缺损临床观察

    作者:陆锡藏

    小腿足踝部缺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人体的小腿足踝部由于软组织较少,其皮肤的弹性较小,因此,感染、外伤、慢性溃疡或者是踝部手术都可能会导致足踝部的软组织发生损伤,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临床上引入皮瓣移植修复术对小腿足踝部缺损进行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我院就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 喉上神经外侧支解剖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意义

    作者:唐安球

    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作为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关报道表明其损伤率高可达到15%[1]。主要是声音质量发生变化,导致声音嘶哑、音调降低、声带无力等相关症状。而在甲状腺手术中,由于喉上神经外支常常受到损伤,喉上神经内支因解剖关系却不易受到损伤,所以需要在手术中暴露喉上神经外支,从而减少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本文对环甲间隙入路和甲状腺上动脉裸化入路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 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72例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焦继峰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我院收治的72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为微创穿刺组(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42例和传统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30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微创穿刺组临床优良率为88.1%,传统开颅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P=0.026<0.05);微创穿刺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颅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患者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牛卫红;王金兰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诱发癫痫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卒中后癫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6 a来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病人42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有关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42例无癫痫发作的脑卒中病人作对比,分析其异、同点。结果(1)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2.7%;其中在继发癫痫的脑卒中中,出血性卒中占66.7%,缺血性卒中占33.3%;近皮层部位的卒中后癫痫发生率83%,其他部位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17%。(2)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形式:早期发作占10%,迟发性发作占90%;全身性大发作占90%,局灶性发作占5%,其他形式占5%。(3)近皮层部位卒中,大面积卒中及近期出现低血压、感染等因素易诱发癫痫病的发生。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以大发作为主要表现,迟发性发作多见,而近皮层部位及大面积卒中是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

  • 晚发型偏头痛与青年(早发型)偏头痛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张永昌

    目的:比较晚发型偏头痛和早发型偏头痛临床特点。方法按患者年龄是否≥45岁,将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晚发型偏头痛组(≥45岁,晚发组)和早发型偏头痛组(<45岁,早发组),通过病历资料回顾,从诱发因素、临床分型、头痛性质及部位、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等方面比较2组临床特点。结果2组在诱发因素、临床分型、头痛性质(部位)、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临床特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晚发型偏头痛和早发型偏头痛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在临床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治疗。

  • 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范月芳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96例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8%,对照组为8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对照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优质科学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4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的护理对策

    作者:王文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多在冬春季节流行的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其临床特点起病急、病势凶险、变化快,以发热、神志改变、头痛、呕吐、瘀点、瘀斑、颈项强直为主。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3、4月份是高峰期。2010-11-2013-12我院收治4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患儿基础护理,有效控制体温,确保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脱水剂,尤其对患儿高热、皮肤、呼吸衰竭症状及时对症处理,重视患儿的营养支持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对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

    作者:季祥霞;杨梅

    目的:评价护理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01-2013-01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对所有病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的清除,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关注病情的变化,监控颅内压和观察引流管,保持患者正常的体位并保证大小便通.,预防并发症。结果10例痊愈(6.7%),52例显著进步(34.7%),70例进步(46.7%),18例死亡(12%),显效率为41.3%。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提升微创清除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能够提升脑功能、偏瘫肢体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丙红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6例CSD 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掌握度是93.98%,对照组5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护理之前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开始后出现较大变化,观察组的分数相对较小,对照组的分数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在其满意程度方面达96.39%,对照组5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提升CSD H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把握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提高满意度。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及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顾彩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便秘及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07-2013-07收治的3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5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便秘情况,以及发生脑水肿、负氮平衡、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46.0%,明显高于观察组(14.7%),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中度、重度、严重便秘的例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负氮平衡、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减少脑水肿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

    目的:比较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再入院率,以评价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分别为8.57%和4.29%,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和再入院率,是临床值得使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 小儿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魏芳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于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1200例儿童患者资料,其中有25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视为并发症组。同时以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并发症组患儿围手术期的观察数据和护理方法,探讨护理效果。结果患儿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并发症组中缺氧性脑部损伤12例,脑血管损伤10例,癫痫3例。并发症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心肌血流阻断时间以及术后早期血乳酸盐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对并发症组患儿进行对症护理后,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脑血管损害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幼儿患者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可通过对体外循环时间、心肌血流阻断时间以及早期血乳酸盐浓度的检测进行诊断。并发症发生后,通过对症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

    作者:武亚红;张勤安;鲍朝辉;时丽萍

    颈椎前路植骨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能够降低压力,防止骨化后纵韧带或增生骨刺[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患者手术过程中予以有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其病死率,降低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脊髓损伤。本文选取84例脊髓型脊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病前路植骨术进行治疗并予以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系统性健康教育用于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红霞

    选取2012-06-2013-06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并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郭艳;李国荣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由此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护理

    作者:单秋菊;张振香;许梦雅

    房颤即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源性脑栓塞常见的原因。房颤时,左心房收缩性减弱,血流缓慢淤滞,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形成栓子,进入脑血管导致脑栓塞[1],该病起病急骤,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112-03-2014-02收住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32例,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房颤 脑栓塞 护理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欧永健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100mg静滴,1次/d,连续使用14d,同时在治疗第1、3、5、7天给予巴曲酶静滴,巴曲酶首次用量为10BU,以后用5BU维持。对照组65例患者给予巴曲酶静滴,用法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5%(58/62),对照组为66.2%(43/65),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

  •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闫阳妹;贾小倩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12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刘方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并发症多,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年发病率达150/10万。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方式为溶栓治疗,但成功的溶栓治疗有较为严格的时间窗,即脑梗死发作后的3~6 h ,此外还有较为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侧支循环功能与脑血流再灌注呈正相关,是预后良好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2]。

  • 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作者:曹学增;马艳硕

    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低于生理需求量而引起的轻度脑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诊断“慢性脑供血不足”上述症状应持续2个月以上。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1990年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提出来的,1991年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正式命名。我国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和诊断标准[1]。我院运用纳洛酮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晓岚;霍建民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05-2013-11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2组经治疗后NCT及DS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3及血浆β-EP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但远期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不同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杨兴强

    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肢体麻木与疼痛不仅带来了较高的致残率,且对于后期康复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无论是从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预后的角度还是确保患者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加强临床治疗是十分必要的[2]。甲钴胺作为临床常用修复神经损伤,改善神经传导的药物,剂量不同在效果上也有较大差异,本次选取2010-08-2013-04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120例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的治疗效果,临床报告如下。

  •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国强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64例癫痫患儿连续服用托吡酯1 a以上。开始剂量为l mg/(kg · d),以后每周增加0.5~1 mg/(kg · d),直至目标剂量(4~8)mg/(kg · d)后,维持并酌情调整。观察治疗后癫痫发作减少次数、药物剂量与发作控制情况、不同发作类型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托吡酯对多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对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及继发全身性发作的疗效较好。厌食、嗜睡、少汗、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托吡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推广。

  • 脑膜瘤残留经伽马刀治疗后并发血管周细胞瘤1例

    作者:张协军;黄国栋;纪涛;李维平;高永中

    1临床资料
      患者57岁男性,因“右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3个月”于2012-08入院。患者7 a前曾在外院行左额叶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膜瘤,复查头颅MR示病灶残留,先后2次行γ-刀治疗,近3月来,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伴右上肢感觉障碍,且逐渐加重,无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体检:神志清楚,语言流利,GCS 15分,左额顶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长约12 cm ,颈软,右下肢活动欠灵活,肌力Ⅳ级,右上肢感觉减退,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头颅M RI平扫+增强见左额顶叶交界处团块状低T1、高T2信号,多囊变,周围见水肿,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图1)。考虑脑膜瘤复发,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额占位切除术,术中见部分肿瘤突出到脑皮层表面,肿瘤与周围脑组织有明显的分界,沿着肿瘤边界分离肿瘤,肿瘤血供丰富,呈鱼肉样,质地较韧,瘤内有多个囊变,肿瘤周围有明显的质地较韧的胶质增生带,分块全部切除肿瘤,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恢复好,病理检查提示为血管周细胞瘤。

  • 以单手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皮层梗死2例报道

    作者:秦晓明;汪桂青;窦海玲

    1病例1
      患者张某某,男,57岁。以“左手无力1 d”为主诉就诊。入院前1d晨起后出现左手无力,抓握物品费力,小指无名指不能伸直,左手腕、肩关节可正常活动。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20余年,20支/d。体格检查:BP130/80 mmHg ,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左手中指、环指、小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力弱(图1),左上肢腕关节及肩关节伸屈正常,余肢体肌力Ⅴ级;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病理征阴性。入院后头颅 MRI(图1)示:右侧半球中央前回片状异常信号,呈长 T1、长 T2信号改变,压水序列为高信号,考虑梗死病变。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左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肘下-腕为49.9 m/s ;右侧为47.6 m/s ;左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拇指-腕为45.0 m/s ,右侧为40.7 m/s;尺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正常。颈部动脉彩超示:双侧颈动脉可见数个低回声斑块,右侧大为12mm×3.2mm,呈混合回声,左侧较大的为11mm×3.8 mm ,呈混合回声。经颅多普勒检查提示动脉顺应性减退。应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同时行针灸康复治疗,患者左手无力症状逐渐好转,治疗10 d后可正常抓握物品。

  • 1例以亚木僵表现的低钠性脑病分析

    作者:方李鸿;郭焕钢;柯金完;刘志强

    1病例报告
      男性患者,84岁,以“发现反应迟钝、言语不能1 d”为代主诉于2013-06-08入住我神经内科。入院前1 d晨起时家属发现其反应迟钝主要表现为唤其不应或很久才回答,言语较少,主要表现为不主动说话,问也较少回答,四肢活动正常,但不喜欢活动,整日躺床不动,进食减少,未在意,症状逐渐加重至拒绝进食,不言不语,唤之无反应,小便失禁,但尿量未见异常,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人事不省,无特殊处理,来诊我院,门诊行颅脑CT 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灶,老年性脑改变。入院后家属补充1a多前患者因“痛风”开始控制饮食,基本以牛奶等流质及素食为主,后逐渐出现言语增多,记忆力减退,3个月来出现进食减少,不喜欢出门,爱躺床,但仍能自行起来行走。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朦胧状态,表情淡漠,但能自行睁闭眼,眼球自由活动,但闭口不言,呼之不应,对语言无反应,体检不配合,双侧鼻唇沟对称,四肢未见自主活动,疼痛刺激下双侧肢体肌力对称、肌力可达5级(四肢无法挪动),疼痛刺激停止后肌张力恢复正常(四肢可挪动),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辅助检查:2013-06-08急诊生化提示 Na+100 mmol/L ,Cl-71 mmol/L ,K+正常。入院第1天生理盐水250 mL+醒脑静20 m L ,250 m L+灯盏花素100 m g ,生理盐水500 m L+10%氯化钠40 m L ,生理盐水500 m L+10%氯化钠30 m L缓慢滴注;在进钠14 g时,患者症状开始好转,可少量进食,嘱家属鼓励其进食、进饮,并在其饮水及食物中适当多放食盐增加盐分摄入,立普妥20 mg ,奥美拉唑20 mg ,患者智能及行为逐渐恢复至3个月前水平,复查Na+120.93 mmol/L ,Cl-87.8 mmol/L ;治疗9 d ,复查电解质逐渐恢复至Na+134.60 mmol/L ,Cl-101.2 mmol/L ,智能逐渐恢复接近1 a前水平(家属诉),放弃进一步诊治,要求出院后予办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