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伴与不伴抑郁帕金森病患者脑电功率对比研究

    作者:冀伟

    目的:探讨伴发抑郁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方法对35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为伴发抑郁的PD患者与30例不伴发抑郁的PD患者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伴发抑郁PD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与异常程度均明显高于不伴发抑郁PD患者(均P<0.01);伴发抑郁PD患者各脑区慢波频带功率值均较不伴发抑郁PD患者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伴发抑郁PD患者有较为明显的脑功能损伤。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志强;张建平;赵明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比较35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CRP和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CRP水平升高,两者呈正相关。

  • 200例脑梗死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孔祥敏

    目的探讨200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早期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05-2012-11就诊于本院200例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导致脑梗死主要预后因素梗死面积的大小、部位、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00例脑梗死患者以56~84岁为发病高峰,明显高于其他发病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45mm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梗死面积≤15mm、16~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梗死部位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脑干病死率(P<0.05);并发肺部感染、昏迷者与无并发症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发病年龄、性别以及梗死面积的大小、部位是影响脑梗死的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因素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勇;耿燕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IC H )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83例高血压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并发肺部感染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Glasgow 昏迷评分(GCS评分)对其术后昏迷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同时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6.6%,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2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出血量>100 mL、GCS 评分≤8分、长期吸烟、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有术前呕吐与误吸是与高血压IC H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在痰标本中检出的革兰阴性杆占72.2%,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占24.5%,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真菌占3.2%,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高血压IC H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年龄>60岁、出血量>100 mL、GCS评分≤8分、长期吸烟、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有术前呕吐与误吸是危险因素。

  • 常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颖;赵兴敏;徐洪亮;李军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米诺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01-2013-01130例急性脑卒中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头孢米诺治疗,观察组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病原菌清除情况和安全性。结果2组在临床效果、病原菌清除率和药物安全性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住院时间、咳嗽、咯黄脓痰、发热、肺部啰音、X线影像、末梢血象恢复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医院获得性肺炎能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 奥拉西坦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作者:王龚奋飞;梁朵朵;米亚赛尔·阿布来提;贾林·巴合提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长期单用美多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加用奥拉西坦静滴,对照组22例加用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均为28 d。对比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静止性震颤、少动、僵直、位置性反射障碍及部分非运动症状方面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更好。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的护理配合分析

    作者:王如荣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策略,提高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中19例术中瘤体破裂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策略。结果225例经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例发生术中瘤体破裂,2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术后C T复查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多,出院时无神经功能障碍13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颅内动脉栓塞手术发生术中瘤体破裂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术中及时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术后进行护理配合治疗,可加大颅内肿瘤栓塞术的治疗效果。

  • 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郭孝龙;周江朝;程小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09-2012-09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98例手术成功,顺利出院,2例死亡;术后31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26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复查,1例瘤颈残余,其余均消失;随访1~3 a ,75例恢复良好,13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较好地防止再出血,治疗彻底性和可靠性较高,治疗过程中应合理确定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新军;田培超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6例 HIE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水平。结果 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恢复期经过治疗后则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IE组与中重度 HIE组血清hs-CR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的动态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 H 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对H IE高危因素可以早期诊断早治疗,也可作为了解 H IE的疗效及病情变化监测的指标之一。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吴纪萍;杨慧茹;岳春迪;吴翔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0例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与营养障碍,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序贯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在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肺部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更优。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患者自身蛋白的贮存及营养,同时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 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梁叶;黄波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2-0868例颅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8周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2组患者LOTCA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0.05),观察组积分大于对照组( t=3.0546,P=0.0032);观察组除“视运动组织”项外,各项目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8月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χ2=4.8700、5.1000,P=0.0273、0.0239)。结论高压氧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 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作者:高元杰;钟纯正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病情分为SAP组142例和非SAP组88例,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SAP发病与高龄、意识障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鼻饲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入院 NIHSS评分等有关;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导致SAP发病的主要菌群,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意识障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鼻饲治疗、入院NIHSS评分等,病原菌以G-为主。

  • 以癫痫精神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17例临床误诊分析

    作者:秦春节

    目的:探索以癫痫和精神异常为首发的糖尿病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断体会。方法我院2002-02-2012-02收治的各种类型癫痫76例临床资料,其中17例以癫痫样发作和精神异常为首发,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癫痫、糖尿病性精神病。结果首诊误诊率为22.4%,分别被误诊为癫痫15例,精神病2例。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以癫痫样、精神病样发作为首发的糖尿病认识,当遇到类似症状患者除想到癫痫精神病外,还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及时选做尿糖、血糖监测,并给予胰岛素等降糖药治疗,可明确诊断。

  • 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义游

    目的:观察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2-2013-05于本院治疗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夹闭组)40例和观察组(血管栓塞组)40例,将2组患者中不同大小动脉瘤者的m RS评分结果及住院时间、术中破裂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大小动脉瘤者的m RS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破裂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也较高。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段静辉;汪卫东;陈永学;李东兴;王新波;孙建红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01-2012-12收治的择期在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BIS麻醉把控。观察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麻醉期间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诱导时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其他各时点2组患者 HR、MAP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678±78)m g ,显著低于对照组(823±97)m 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拔管时间(9±3)min及清醒时间(13±4)min显著早于对照组(26±8)min、(21±6)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24.12±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9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麻醉过程中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可显著提高麻醉镇静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EV71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脑脊液IL-2、IL-6的测定与意义

    作者:杜开先;董燕;罗予;任春锋;贾天明

    目的:探讨EV71致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2、IL-6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2例EV71阳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24 h行脑脊液IL-2、IL-6,并与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20例作对照,比较2组IL-2、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EV71至脑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脑脊液IL-2、IL-6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因素在EV71导致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早期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TH1/TH2失衡是导致脑损伤的关键。

  • 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8-02-2013-05收治73例创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7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前C T检查确定血肿位置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均成功,一次性清除成功率为95.8%。术后3~17 d死亡5例,1例系呼吸功能衰竭,2例系术后脑干损伤引起功能衰竭,2例系心肺功能衰竭。本组患者病死率为6.8%。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应用GCS评分进行评价恢复情况,结果恢复良好49例,伤残1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创伤性后颅窝血肿临床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根据患者病情及血肿特点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丙戊酸钠对癫痫大鼠海马 GFAP 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然;裴雪梅;屠恩远;张文武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的抗癫痫途径是否通过减弱已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 )发挥抗癫痫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对比正常对照组、正常给药组、癫痫模型组和癫痫治疗组大鼠海马CA1、CA3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 CA1、CA3区GFAP阳性细胞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累积光密度。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及癫痫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戊酸钠降低 GFAP过度表达。

  • 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远莉;刘瑜

    目的:探讨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伴随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的饮食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良饮食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 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都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饮食模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分型和转归

    作者:刘远洪;王丽华;刘小双;马娜;王丽娟;牛好敏;聂志余

    目的:回顾性研究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分型和转归。方法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诊断 HT ,并按欧洲ECASS分型标准对 HT 分型和分级,行不同脑梗死后H T分型的相关性因素分析。收集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影像学和其他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发病3个月时的临床转归,利用SPSS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T患者转归的预测因素。结果不同病因卒中亚型的出血转化所占比率: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占45.12%,心源性占26.83%,其他原因占6.10%,原因不明占21.95%。脑梗死体积与HT分型具有相关性,R=0.83(P<0.01)。不同的脑梗死后HT分型、发病90 d时mR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脑梗死体积优势比(OR)1.28,95%可信区间(CI)1.04~1.57;P=0.02、出血转化分级(OR:8.30,95% CI:1.20~57.41;P=0.03)是 H T预后不良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 H T的分型以 H I-1型常见,PH-2型少,脑梗死体积大小与急性脑梗死后 HT分型相关;脑梗死灶体积大和出血转化分级是 HT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 860例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体会

    作者:马玉召;王延伟;魏丽君;袁越

    目的:探求治疗面肌痉挛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60例面肌痉挛病人实行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我院神经外科为860例面肌痉挛患者施行MVD术,除10例复发外,余均治愈,治愈率98.8%。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因其创伤小、安全性和治愈率高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性,成为目前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掌握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和局部解剖知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

  • 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HCY、DD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春雨;王海鹏;刘洁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 )及D-二聚体(D-D )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21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血H cy、D-D及检查颈动脉超声。结果121例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者89例,无粥样硬化斑块者32例,前者血 H cy (18.35±10.93)及D-D (284.44±277.95)水平明显高于后者 H cy (12.61±5.11)及 D-D (114.22±9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 Hcy与D-D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呈正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临床工作中脑血管病一级预防具重要提示意义。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对照研究

    作者:陈黎明;侯云跃

    目的研究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和MO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ANS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末、2周末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O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末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末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患者攻击性和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移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楠;王建平;蒋超

    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移植组。采用P0多肽诱导建立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Wistar大鼠脾脏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体外培养3 d。移植组用培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干预。造模后2周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坐骨神经Capase-3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和模型组MCV和SCV低于假手术组,移植组MCV和SCV高于模型组;移植组和模型组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移植组 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组( P均<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周围神经电传导,减少坐骨神经Caspase-3的表达,对EAN大鼠的周围神经炎性脱髓鞘损伤有保护作用。

  •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作者:郝学红;张强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分型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于2002-04-2012-09收治的152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本病的临床分型方法与治疗方案。结果(1)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为61.54%,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64.86%,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CS评分≤3分的患者有效率为13.64%,GCS评分4~6分的患者有效率43.75%,GCS评分>6~8分的患者有效率为47.73%,GCS评分8~12分的患者有效率为88.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影响本病预后的主要原因为术前GCS评分,评分越高预后越好。同时可根据中线有无明显移位对本病进行临床分型,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昌纪;周志宇;黄纯真;李光;黄建荣;黄冠斌;陈杰飞;韦成聪

    目的:探讨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另选取40例给予锥颅碎吸术,40例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术,比较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神经功能评分(GOS )。结果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血肿清除率为(89.4±8.5)%,显著高于锥颅碎吸术组(67.4±7.4)%和传统骨瓣开颅术组(65.8±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其中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3例,血肿扩大1例,明显低于锥颅碎吸术组(30.0%)和传统骨瓣开颅术组(40.0%)(P<0.05);随访3个月,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G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预后良好率为87.5%,显著优于其余2组( P<0.05)。结论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和生存质量,可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方案。

  • 本地区三级医院高血压患者发病与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艾蕊;贾渭;张焕江

    目的:大规模调查本地区三级医院高血压患者发病与用药情况,以促进本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控制。方法选择本地区三级医院2011-2012年收治的确诊高血压患者600例(2011年300例,2012年300例),对用药情况与预后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多使用ACEI、CCB、利尿药等药物治疗,其中利尿药、β阻滞剂、ARB使用率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2年患者联合用药比例为83.3%,2011年患者联合用药比例为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2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2011年,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地区三级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呈平稳增长趋势,多选择联合药物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预后。

  • 骨间背神经自身扭转卡压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王玉川;陈洁

    目的:研究骨间背神经自身扭转卡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3-06收治骨间背神经自身扭转卡压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3个月后有8例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剩余2例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不完全,需要后期再次进行手术。结论使用肌电图检查和手术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治疗骨间背神经自身扭转卡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钟晓闵;刘梅;黄顺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Edaravone ,EDA)联合尼莫通(Nimoldipine ,NMP)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NFD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7-2013-07就诊的180例ACI病患,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EDA组只给予 EDA 治疗,NM P组只给予 NM P治疗,联合组给予EDA联合NMP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NFDS变化及疗效。结果3组在治疗后NFDS评分都显著下降,其中联合组治疗后NFDS评分为(8.18±2.12)分下降程度大,其次是EDA组(11.86±2.27)分,次为NMP组(14.22±2.52)分。联合组愈显率为73.33%(44/60),总有效率是91.67%(55/60),较 EDA 组的48.33%(29/60),76.67%(46/60),以及 NMP组的43.33%(26/60),73.33%(44/60)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EDA联合NMP治疗ACI ,能有效改善病患N FDS评分,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不同降压药物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增大的预防作用

    作者:董景宣;周莉

    目的:探讨不同降压药物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增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07-2013-07收治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组、B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A患者采用乌拉地尔治疗,观察组B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肿大小及神经系统损伤程度。结果对照组和A组治疗1 d、3 d后颅内血肿明显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治疗后血肿大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 d、3 d后A组患者血肿大小与对照组较为相近,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B组治疗1、3 d后血肿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和A组( P<0.05);B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A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增大,有助于脑出血的治疗。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赵湛元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为诊断该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6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型3组,分别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并与5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1)急性颅脑损伤后轻型、中型和重型患者PT、APT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不同损伤程度组指标间也有差异( P<0.05);(2)与 GOS1~3分组比较,GOS4~5分组 PT 和APTT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损伤患者PT、APTT 与其预后情况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 不同晶体胶体比例输液对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作者:谢健;唐彦明;陈菲

    目的:分析不同晶体胶体比例输液对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颅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15例,其中A组为单纯输注晶体液,其余3组输注的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分别为2∶1、1∶1和1∶2。在入室后10 min及穿刺置管完毕(T1)、去除骨瓣(T2)、切除肿瘤后(T3)和手术结束(T4)等4个时间点,对4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红细胞比积(Hct)、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和分析。结果4组患者的MAP、HR、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术中各监测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变异,P>0.05),各监测时点的MAP、HR、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4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变异,P>0.05);各监测时点的pH值、PaCO2、Hct、PaO2水平在4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P>0.05),4组患者的pH值、PaCO2、PaO2水平在术中各监测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P>0.05),而4组患者的 Hct水平在术中各监测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P<0.05),其水平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下降趋势。结论4种配比的输液方式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指标的影响基本相当,且均可控制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可维持较为稳定的脑供需氧平衡,但需对患者血细胞浓度情况进行综合监测。

  • 循证护理对轮状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魏荣;柯晓燕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认知满意度、情绪满意度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更有针对性,能够显著缓解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利用彩超对颈动脉硬化性改变与多因素相关的分析

    作者:魏海东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旨在探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查190例患者的颈动脉,测量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检测斑块形成时血液动力学改变,同时观察分析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结果(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与年龄的递增呈正相关;(2)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具有2种以上疾病者,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发生率显著增高;(3)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相关因素。

  • 深圳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鹤鸣;陈实;赵艳杰;邹良玉;张睿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 D )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社区7个人口分布密集的3368名≥65岁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老年人的人口学情况、生活习惯和慢性病史进行调查。结果 AD患者共有177例,患病率为5.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43295% CI=1.238~2.516))、喜欢呆在家中(OR=3.10495% CI=2.641~4.784)、高血压(OR=3.67295% CI=2.581~5.472)、高血脂(OR=4.32595% CI=3.159~6.261)、糖尿病(OR=5.27695% CI=4.275~7.258)是 AD的危险因素,再婚(OR=0.61795% CI=0.563~0.837)、高学历(OR=0.82195% CI=0.682~0.913)、脑力劳动(OR=0.92795% CI=0.795~0.24695%CI=0.193~0.426)、喜欢运动(OR=0.37295% CI=0.225~0.431)是AD的保护因素。结论深圳社区老年人AD患病率较高,高龄、独居、低学历、体力劳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老年人患AD的危险因素,再婚、高学历、脑力劳动、喜欢读书看报、做家务、运动是老年人患AD的保护性因素。

  • 心源性脑梗死的影像表现

    作者:孔凡武;孔羽;李玉舟;孔凡之

    目的:评价CT和MRI-DWI在心源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89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和治疗中复查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首次影像学检查表现:单发47例,多发42例。C T检查57例,超急性期2例,急性期21例,亚急性期34例;M RI-DWI检查32例,超急性期15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7例。多呈片状、斑片状分布于皮质或(和)皮质下区,CT呈低密度灶,T2 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范围较 T2 WI大。大梗死灶(面积>3 cm2)55个,小梗死灶(1.5~3.0 cm2)42个,腔隙性梗死灶(<1.5 cm2)63个。(2)栓塞的血管分布:颈内动脉系统受累73例,其中大脑前动脉18例,大脑中动脉55例;椎基底动脉系受累11例,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同时受累5例。(3)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表现:72例治疗中复查检出出血性脑梗死34例,1~3 d检出5例,3~7 d 9例,7~14 d 17例,14 d以上3例;影像表现为在片状梗死区内斑点、片状,血肿样出血灶或多处皮质区梗死灶内出血征象,斑点片状28例,血肿样6例,中心型10例,边缘型19例,混合型5例。结论 C T和M RI能够为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随访复查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DWI比CT与常规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治疗决策的确立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脑脉泰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迎春

    目的:探讨脑脉泰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行盐酸美金刚治疗与联合脑脉泰胶囊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HDS与MMSE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脉泰胶囊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比单用盐酸美金刚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HDS与MMSE智能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曹鸿

    目的:探讨老龄血管性痴呆(VD )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68例老年VD患者为VD组,选择同期身体健康的65例老年体检者为参照,设为健康组,对比2组临床特征与影像资料。结果 VD组与健康组MoCA评分中除物体命名评分不具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VD组均明显不及健康组(P<0.001);VD组MMSE与BSS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C T检查发现患者侧脑室、丘脑、基底节等部位均有密度较低的病灶;M RI检查显示患者额、颞与顶叶皮层下等病变区域部位出现高信号。结论老年VD患者以记忆、认知、注意力及视觉等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掌握患者血管与病变组织情况,为及时有效诊治与判断预后提供了依据。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琴;黄波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查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部位并分析其相应的危险因素。结果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共检出9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且总斑块个数以及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混合斑的个数均大于对照组( P<0.05)。斑块中以硬斑为常见,其次为软斑、混合斑和扁平斑,主要位置分别在颈动脉膨大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年龄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可能病因,高血压和年龄是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危因素。

  • 位点药物注射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国辉;张晓莉;朱登纳;蔡志军;李三松;张玮

    目的:观察位点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静滴神经节苷脂钠针和醒脑静针,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推拿、言语训练、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1次/d ,2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0 mL+ VitB1300 mg+ VitB121 mg位点药物注射;隔天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组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69.7%,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降低肌张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位点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

  • 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张俊湖;褚旭;彭友敬;冯勋刚;丁国娟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d ,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40 mg/d。对2组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监测,并在随访过程中记录2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TC、TG、LDL-C以及apoB水平以及CIM T 和斑块面积均较有明显降低,HDL-C、apoA以及LpA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T IA、脑梗死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强化降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早期整形手术对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作用分析

    作者:范智凌;谢玉国;陈伟鹏

    目的:探讨早期整形手术在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02-2012-10我院收治的62例深Ⅱ度以上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的老年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早期手术组)32例和对照组(晚期手术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P>0.05)。结论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行早期整形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晚期整形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1β IL-6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亭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1β、IL-6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05-2013-03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60例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5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3组血清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IL-1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IL-1β、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梗死灶组IL-1β、IL-6水平高于中梗死组和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梗死组IL-1β、IL-6水平高于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升高,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且梗死面积越大,其水平越高,了解IL-1β、IL-6水平改变对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院内干预和家庭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作者:封自慧;田蕊;王倩;张向京

    目的分析院内及家庭内护理干预对老年(年龄≥60岁)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1例老年MCI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56例行院内干预和家庭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组均能够提高干预后MoCA评分和ADL评分,但干预组提高MoCA评分和ADL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内干预和家庭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阻止疾病进行性加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 AECOPD并发精神神经症状41例原因分析

    作者:张德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易并发精神神经异常,病情危重,原因不同[1],需要认真区别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2013-12收治的320例 AECOPD并发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01-2013-12我院收治的32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2],男181例,女139例;年龄41~85岁,平均(54.68±17.13)岁;病程5~33 a ,平均(12.68 ;±8.76) a。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晶;刘哲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2-2012-08收治的21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年龄、教育年限、吸烟、冠心病、心房颤动、收缩压、HDL-C、LDL-C、hs-CRP、NIHSS评分及抑郁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收缩压、HDL-C、hs-CRP、NIHSS评分及抑郁等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应对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促进患者恢复。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

    作者:刘书芳;郑春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信号[1]。随着ABCD2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预测中的运用逐步深入,该法在评价 T IA 发生脑梗死风险方面的价值得到临床重视[2]。我院近年来通过改良ABCD2法用于临床快速评价,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02-2012-09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78例,男106例,女72例;年龄35~74岁,平均(52.4±10.6)岁;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67例,面舌瘫74例,肢体麻木42例,构音障碍(或失语)34例,失用3例,定向障碍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 T IA 患者54例(30.34%),临床表现为头昏、平衡障碍31例,吞咽障碍14例,短暂性全面遗忘3例,短暂皮质盲2例,跌倒发作3例。1 a内发生脑梗死57例,脑梗死发生率32.02%。按照是否在1 a内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57例)和非脑梗死组(121例)。所有患者均满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后遗症等患者。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路兰芳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首次发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47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诊断标准分为无VCI组和VCI组。观察无VCI组和VCI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无VCI和VCI组患者血管危险因素,并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病灶体积、文化程度、接受正规治疗的情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VCI组年龄明显高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I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无 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VCI组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饮酒和吸烟者明显高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I组合并冠心病、房颤和高纤维蛋白血症与无VC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低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病灶体积、文化程度、接收正规治疗的情况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高血压、高血脂为确切的影响因素(P<0.05),而接受正规治疗是一种保护性因素(P=0.047)。结论维持正常血压、低脂饮食能够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而接受正规治疗能够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

  •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者的ICU监护及治疗分析

    作者:柯于勇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者IC U监护及治疗措施的观察与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采取IC U监护及治疗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试验组),另随机抽取常规脑外监护及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对比(对照组),同时对2组患者监护结果、治疗效果、并发症等内容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分析。结果试验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人工气道建立需要时间、病情变化需行复查时间、术前准备所需时间、高热给予降温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试验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0.83%,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C U监护能够及时、系统、连续进行严密监测,根据监护结果及时把握病情变化、缩短支持维护和脏器功能保障等救治措施实施时间,是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02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分析

    作者:江丽丽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3-06在我院住院的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其他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评估脑脊液的变化特点。结果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12%(45例)表现为亚急性起病,62例患者颅内压升高(>180 mm H2 O ),其中16例超过300 mmH2 O ;5.88%(6例)的患者WBC>500×106/L ,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占63.73%。6例患者蛋白在正常范围内,96例患者蛋白升高,其中32例蛋白水平1~2 g/L ,23例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超过2 g/L ;而75例患者葡萄糖和64例患者氯化物降低,分别占73.53%和62.7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仍以蛋白定量升高、氯化物和葡萄糖水平降低为主要特点,连续多次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分析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结核 脑膜炎 脑脊液
  • 改良的阿特金斯饮食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

    作者:赵红丽;马向莉;王丽丽

    目的:研究改良阿特金斯饮食(modified Atkins diet ,MAD)对癫痫患儿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06-2013-08我院收治的9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在抗癫痫药的基础上接受M AD治疗3个月,观察发作控制情况、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9例患儿中1例在治疗3个月内退出治疗;余8例患儿中4例发作减少50%以上,1例发作减少90%以上,1例停止发作,2例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部分患儿出现便秘及短暂性高脂血症,未影响治疗。结论 M AD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有肯定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

  • 患肢畸形矫正术或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对混合型脑瘫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智;朱明海;毕军花;蔡晓利

    目的:分析患肢畸形矫正术或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改善混合型脑瘫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5例混合型脑瘫住院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矫正组52例给予患肢畸形矫正术,剥离组53例给予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离术,采用Fahn肌张力障碍评分评价肌张力障碍改善情况,采用Rusk康复研究所评分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均能够降低Fahn肌张力障碍评分,但剥离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矫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2组均能够提高术后Rusk康复研究所评分,术后12个月末Rusk康复研究所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肢畸形矫正术和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离术治疗混合型脑瘫效果确切,均能够改善术后运动功能,但前者改善肌张力障碍效果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青

    目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于发病后第1、7、14、28天采集血清行hs-CRP和IL-6的检测,同期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对照。结果脑出血组hs-CRP和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s-CRP和IL-6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评分(CSS)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显著增高,与CSS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脑出血患者疗效、预后的指标。

  • 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的心脏病23例误诊分析

    作者:徐海蛟

    目的:探讨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的心脏病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995-03-2008-03收治的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的59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首诊时误诊23例(38.98%)。经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Q-T间期延长综合征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例,左心房黏液瘤2例。结论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的心脏病应详细采集病史,系统体格检查,及时选做心电图、Holter和超声心动图等。

  • 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小石

    目的:分析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为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02-2013-08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困难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模式,研究组采取改良饮食模式。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0周末洼田饮水试验并进行对比。结果(1)2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饮水试验评级2.77±0.58,对照组为3.18±0.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10周末,研究组饮水试验评级2.25±0.34,对照组2.54±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0周末,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67%、3.33%,对照组分别为23.3%、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行,改良饮食模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案,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吞咽反射。

  • 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临床分析

    作者:石福民;顾占国;翟健;赵西凤;郭淑芬;赵艳茹;韩晓晨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手术保留耳大神经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手术在修复手术区缺损的效果以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0-2013-10收治的86例行肿瘤及腮腺部分或完全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手术区缺损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在保留耳大神经的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对照组采取单纯利用耳大神经游离移植,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为79.07%;研究组1例(2.33%)有耳周麻木,未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对照组11例(25.58%)出现并发症,其中耳周麻木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6例。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能够有效修复面部畸形,也减少了味觉出汗综合征和耳周麻木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修复腮腺手术区缺损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髋臼骨折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作者:李振威;袁奇亮;朱明生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骨科2010-03-2013-03收治的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20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分析2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机、髋关节脱位后的复位时间、坐骨神经损伤程度等因素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结果简单骨折复位质量较好,手术及时、坐骨神经受损较轻患者预后良好。手术治疗组解剖复位率50.0%,保守治疗组16.67%,手术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患者伤情,无论采取手术方法还是保守方法,早期处理及治疗对患者预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326例高热惊厥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作者:刘芬;高玉娜;王丽丽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是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发热38℃以上引起的全身抽搐,发病率达5%,且复发率很高,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患儿呈良性经过,不影响生长发育,也有一部分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部分可转变为癫痫。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中枢系统逐渐稳定,发生高热惊厥的可能性逐渐降低[11]。及时诊断及早期发现癫痫很重要,脑电图为首选的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本文对2012-03-2013-03我院门诊及神经内科病房住院326例高热惊厥患儿行脑电图分析,探讨小儿高热惊厥对脑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颅咽管瘤3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博;崔丙周;吕海欣;周武涛;李恩;贺艳阳;张喆;周大彪;苗彦明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发病率、发病高峰、临床及影像特点、手术方法、术后发病高峰期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0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2病区收治的33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结果33例中全切13例(39.4%),次全切20例(60.6%),术后死亡1例,术中垂体柄明显受侵犯5例,术后随访6~44个月,失访2例,复发7例,其中4例为多次复发。结论儿童颅咽管瘤发病率低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30%~50%。颅咽管瘤的两个发病高峰集中于20~27岁和40~53岁,与传统的集中于5~15岁及45~60岁相比,也出现明显变化。

  • 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全身麻醉临床观察

    作者:贺军甫

    本文通过对150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异丙酚及硫喷妥钠进行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以期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佳的麻醉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8-2012-10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实施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的150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 T/M RI影像学检查证实。15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组,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异丙酚组75例,男44例,女31例;年龄45~58岁,平均(50.6±6.2)岁;高血压史1~26 a ,平均(10.4±2.2)a;神经功能缺损程分类,轻型2例,中型15例,重型58例。硫喷妥钠组75例,男46例,女29例;年龄43~57岁,平均(50.2±6.4)岁;高血压史2~28 a ,平均(10.7±2.0)a;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分类,轻型4例,中型15例,重型56例。2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睿婧

    目的:探讨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出现的头痛、视物模糊、痫性发作,可伴意识障碍。头颅影像学检查表现为两侧对称分布的累及颞枕叶的片状病灶,CT 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在M R影像上呈长T1 WI、长T2 WI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稍高或等信号,积极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恢复正常。结论头痛视物模糊、痫性发作是妊娠合并RPLS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组合式护理模式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俊英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且明显增加医疗负担。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开展组合式护理措施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01-2013-01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18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89例,出血性卒中19例,均经头颅C T或M RI证实有梗死或出血,且排除院外肺部感染者。男121例,女97例,年龄39~93岁;昏迷11例,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39例,鼻饲管置管26例,营养不良18例,脑梗死病史35例,高血压史79例,糖尿病史56例,心房纤颤病史12例。S A P的诊断严格按照2010年S A P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程序[1]。

  •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蔡丽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占15%左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病的病死率为30%~50%。实验证明,低温可明显降低脑部的代谢率,患者体温下降10℃,脑部的耗氧量会降低6%~7%,脑内压降低5.5%[1]。我院从2010年起开始采用冰帽、降温毯和冬眠药物联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手术治疗46例癫痫的临床护理

    作者:刘颖;潘怡;赵丹丹

    目的:观察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手术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01-2012-12在我院治疗的46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2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2例,2组均采取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手术治疗,观察术后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为81.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6.3%,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采取完善的护理干预方式,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出院后远期神经行为的影响

    作者:袁俊梅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出院后远期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03-2012-07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0例采取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发育和智能评分分别为(107.34±9.56)分、(109.34±10.12)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各项神经行为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早产儿出院后远期神经行为的发育,从而较大程度上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洁靖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07-2013-07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均合并脊髓损伤。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2组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前护理满意度为90.0%,术后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0.0%、66.7%。观察组术前和术后护理满意度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昌美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型颅损伤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08-2013-03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患者7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38例采用风险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精神障碍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使用风险护理方法,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 眩晕症57例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王丽萍

    眩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之一,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1],占耳鼻咽喉门诊的15%。眩晕症是患者对空间定位出现了障碍,心理或生理上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幻觉。眩晕症多发于老年人,但是随着年轻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眩晕症在这一年龄段的发生率也存在上升趋势。由于眩晕发作时,客观体征相对较少,所以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2]。本文概述了本院对眩晕症临床治疗及护理心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眩晕症 临床 护理
  • 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蔡月梅

    急性脑卒中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存活患者70%~80%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情况将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1]。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因此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2]。脑卒中后抑郁症可影响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及认知功能。研究指出[3],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除了注重肢体康复训练外,还应注重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脑卒中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2012-01-2013-12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芹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 )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 H IE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病死率3.6%,观察组病死率1.8%,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后,观察组MDI评分(103.83±9.67)分、PDI评分(99.77±9.9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7±9.43)分和(89.34±9.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 H IE患儿护理过程可促进其病情缓解,改善其智能发育,近、远期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景娜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急救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袁静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01-2012-0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急救护理干预,记录2组院前急救时间,并随访0.5~1a,总结2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紧急情况及严重病情,减少了院前的急救时间,提高生存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使患者尽早康复,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世民;胡兴胜;于英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6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癌痛护理和止痛药物,干预组在常规癌痛护理和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采用N RS癌性疼痛评分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止痛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止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协助提高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

  • 不同体位在左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冉芳

    目的:评价左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实行不同体位的护理效果,为术中体位安放提供依据。方法将55例行左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甲组28例和乙组27例。乙组行常规侧俯卧位,甲组在侧俯卧位的基础上将右上肢放置于比躯干稍低的位置。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术后手臂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别不明显,但甲组患者术后手臂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也较短,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对左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在术中护理时将右上肢稍放低可有效的减少术后手臂不良症状的发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 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路恋英

    目的:分析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DPN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足部护理组,在病因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基础护理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足部护理组加用综合足部护理,观察2组护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均能够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但足部护理组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幅度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病因及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足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在阻碍病变DPN进行性加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康复理疗及护理指导

    作者:毕芝会;王菊利;屈雅婷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康复理疗及相应的护理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1-09-2013-09诊治的120例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B12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康复设备对其实施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感觉神经病变均不同程度缓解;对照组42例下肢感觉神经病变有不同程度缓解,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经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感觉神经出现病变时运用康复仪器进行康复理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缓解双下肢疼痛和麻木症状。

  • 神经内科病历档案首页质控结果分析

    作者:刘正霞;张志芳

    病历档案首页是病案信息简明而丰富的汇总,是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浓缩整个病案重要的内容。由于大部分“三甲”医院的病案首页已经与卫计委的医院质量检测系统对接,所以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信息的真实性,也客观地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医疗保险付款的依据[1]。病案首页信息由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医疗信息、医护人员签名三大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病案室在录入病案首页信息时,病案室人员要尊重医师的填写。为了进一步加强病历书写质量管理,全面了解河南省医疗机构病案首页填写情况,2013-09,“河南省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对郑州市“三甲”多家医院神经内科和普外科病案首页质量进行质量检查,现将神经内科病案首页质检情况现分析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永枝;彭秀丽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我院2010-01-2012-12收治入院的脑梗死患者2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0%,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明显改善生活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脑心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余静

    目的:分析脑心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2-07-2013-07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急性期给予复方丹参片并静滴脉络宁,观察组口服脑心通并静滴脉络宁;恢复期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并加相应的康复性治疗,观察组口服脑心通并联合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心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继刚;臧义献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4组均予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对症治疗。A组加硫辛酸600 mg静滴,1次/d;B组加前列地尔10μg ,静滴,1次/d;C组A+B治疗;D组给予安慰剂。4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肌电图的改变和临床症状疗效。结果 A、B、C3组与D组治疗后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1);C组与A、B 2组治疗后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临床症状 A 组有效率83.3%,B组有效率80%,C组有效率94.4%,D组有效率28.57%,A、B、C 3组与D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提高( P<0.01),C组与A、B 2组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提高( P<0.05)。结论硫辛酸和前列地尔均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用效果更佳。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志国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麻醉组Ⅰ给予瑞芬太尼3μg/mL复合七氟醚靶控输注,麻醉组Ⅱ给予瑞芬太尼6μg/mL复合七氟醚靶控输注,观察控制性降压期间不同时点血压、心率和脑代谢指标变化。结果麻醉组Ⅱ较麻醉组Ⅰ降压和维持心率相对平稳(P<0.05);麻醉组Ⅱ提高CjvO2和降低Da-jvO2幅度大于麻醉组Ⅰ,(P<0.05)。结论瑞芬太尼6μg/mL或3μg/mL复合七氟醚靶控输注在控制性降压时均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但前者降压和维持心率相对平稳,值得临床对不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的作用机制继续探讨。

  • 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效果观察

    作者:王芳;王琪;张传新;王丽丽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热、抽搐、昏迷持续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55%,后遗症发生率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健清;陆益就;刘一尔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联合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癫痫提供参考。方法观察组应用氟桂利嗪联合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照组维持原有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结果、脑电图异常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情况不明显,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体格检查、血常规、心脏、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较为可靠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6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培霞;刘志英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81.8%,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 华法林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卒中患者中初始剂量及不同 IN R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晋予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6倍[1]。华法林是传统口服抗凝药物,也是房颤的治疗基石,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华法林的治疗窗窄,药代动力学波动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且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 N R )也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故在临床工作中华法林应用率仍很低,且部分患者应用不正规[2]。本文回顾分析近2a来本院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用药的初始剂量及 IN R在不同抗凝强度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不同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抗凝治疗提供个体化参考依据。

  •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胡京光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10 mg ,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依折麦布10 mg ,1次/d ,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TC、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对照组TC、LDL-C轻度降低,HDL-C轻度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可更好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异常,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 甲钴胺联合长春西汀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守清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长春西汀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肌内注射甲钴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0.78%(6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57/75)(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长春西汀能够通过促进受损的髓鞘和轴突再生、改善微循环障碍和保护神经元细胞等机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协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高见;朱江;赵斌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2%和6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纤溶酶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宋凯英

    目的:探讨纤溶酶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纤溶酶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溶酶与氯吡格雷联合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获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与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作者:郝尉蓉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餐后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分别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组均能够降低SDS评分、SAS评分和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 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左乙拉西坦预防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素芳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预防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难治性偏头痛患者60例,分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单药组30例)和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联合用药组3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用药组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头痛程度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药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更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处理方式的探讨

    作者:陈江生;李志祥;马文斌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方法选择入住我院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分析并发症发生因素和相应的处理方式。结果2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出现过度分流2例(10.0%),分流管外露2例(10.0%),分流管堵塞6例(30.0%),感染4例(20.0%),分流管脱出腹膜3例(15.0%),癫痫2例(10.0%),死亡1例(5.0%)。结论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应在术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农洪升

    目的:探讨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对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选择不同手术入路,对比3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触觉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2个月、12个月前路手术各项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后路组(P<0.05),前后联合手术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改善神经功能效果相比单一入路术式更好,适合临床推广。

  • 周围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秀锦

    目的:探讨肛周围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3-08我院收治的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肛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肛门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用药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肛门下坠、心慌、恶心、局部肿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量(15.3±3.6)m L ,对照组(28.5±10.6)m L ,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过程中采用肛周神经组织阻滞,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且用药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病人脑室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盛华;杨德军;黄庆先

    目的:探讨喉罩在老年病人脑室钻孔引流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麻醉科实施脑室钻孔引流术患者70例,年龄均>60岁,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记录患者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即刻(T2)及拔除喉罩即刻(T3)的SBP(收缩压)、DBP (舒张压)及 HR(心率)。结果70例患者中,62例一次置罩成功,8例经2~3次调整成功,5例术中出现漏气或气道梗阻现象,经加深麻醉后自行恢复通.。SBP、DBP及HR T1与T2、T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操作刺激小,置入和拔出时对心血管系统刺激小,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麻醉更平稳,避免插管引起的高血压,在老年病人脑室钻孔引流术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观察

    作者:宋学舜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手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2-01-2013-01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观察组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胃排空、胃酸下降以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1 a高酸排出量(M AO )、基础酸排出量(BAO )、高峰酸排出量(PAO )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 a MAO、BAO、PA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Visick分级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人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能有效改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胃酸反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技术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聂惠婷;张慧

    目的:观察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技术在脑外伤患儿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1-2013年收治的脑外伤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自粘弹性绷带和输液敷贴方法联合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技术。观察2组的留置时间、重新固定、针管脱落、局部渗液、针柄压迫处局部皮肤情况等。结果试验组再次固定1~2次26例,对照组固定3~4次16例,1~2次55例,明显低于试验组( 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试验组1 d 8例,2 d 17例,3~4d75例;对照组1d29例,2d47例,3~4d2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技术在脑外伤患儿中的留置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固定,增加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还可减少脱管、渗液的发生。

  •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郭君玲

    研究报道[1],25%左右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出血,发生率极高。患者一旦出现脑出血,颅内血压迅速升高,压迫脑部神经,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所以,迅速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压是抢救的关键。本文对比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穿刺治疗的效果及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6-2013-06入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9~81岁,平均59.6岁;高血压史32例,平均患病时间13.2 a;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6岁,平均56.7岁;高血压史29例,平均患病时间11.9 a。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脱水治疗,降低颅内压,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对脑部血肿进行引流,清除血肿。手术恢复期过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对比,总结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