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BCD与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法军;王苏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机制与脑梗死相似,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81.9亿元,年平均增长117%,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尤为重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2010建议采取ABCD2评分,只有科学的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才能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合适的治疗强度,减少脑梗死的患病率、致死率.本文对ABCD评分与ABCD2评分做一简单叙述,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坤玮

    目的:评估应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并作安全性分析.方法:我科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40例,40例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IA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TIA发作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明显减少TIA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轻微.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吴志兰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干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4周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治愈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元良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改善情况,如:HDL-C、LDL-C、TC、TG.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LDL-C、TC、TG均发生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中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马红艳;王君芳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三者联用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凝血相关指标与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全血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三者联用能有效调节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机体的凝血功能,安全性较高.

  • 血清中氨基酸测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临床研究

    作者:孙怀玉;吴贻清;卢霞;孙敏耀;韦兴光;满晓

    目的研究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塞体积大小的关系.确定它们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发病6h以内的AICVD患者80例,其中CI组57例,TIA组23例,CI组中大体积梗塞19例,中体积梗塞22例,小体积梗塞16例,各取血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 TIA组的超早期血清中Glu、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低于CI组;CI组超早期血清中的Glu、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TIA组;超早期梗塞灶体积大小与血清中Glu、GABA含量呈正相关,含量越高,梗塞灶体积越大.结论患者血清中Glu、GABA的含量高低,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脑缺血彩色多谱勒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敏

    1 临床表现根据脑缺血脑损害的程度,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由于轻度或短暂的供血不足引起暂时性神经功能缺失,但无明显脑梗死存在,临床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另一类缺血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脑梗死,临床上表现为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RIND) (又称可逆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和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CS).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黎明

    目前多数人建议定义TIA为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且没有急性脑梗死的证据.TIA曾被认为是良性的,但现在承认是引起脑部永久损害的预兆.大多数TIA在发作1小时内恢复,仅有2%~15%TIA患者在1小时内不能恢复,在24小时内恢复.近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已经显示与部分TIA患者体征相应的永久的病灶,因此一些学者建议修改TIA的定义,应指那些在影像学没有异常的患者.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张晓泉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B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口服;C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3组患者均服药1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无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C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C组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 A组患者出现2例皮疹,1例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1例腹泻不良反应,C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拜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作者:裴韶青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因TIA而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拜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经过治疗2周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6分(s=3.22);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68.7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4分(s=3.17)。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拜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治疗频发TIA疗效显著,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推广意义。

  • 奥扎格雷、法舒地尔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作者:满祥鑫;王娟;翟长皓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扎格雷、法舒地尔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法舒地尔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3种药物可以有效改善TIA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且安全、有效。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脑卒中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代谢综合征(MS)对脑卒中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房山区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02例TI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47),对比两组患者ABCD2评分、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高危为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P<0.01);观察组病情恶化率为5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5%(P<0.01)。结论 TIA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生率,且能够导致病情进展迅速,高危患者增多,恶化程度更加严重。

  • 奥扎格雷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TI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糖尿病患者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奥扎格雷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TIA患者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TIA向脑梗死转化,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李满生;徐厚谦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用肠溶阿司匹林、氯呲格雷联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4.5%(P<0.01).不良反应:两组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无差异.牙龈、皮肤黏膜出血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短暂性脑缺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分析

    作者:杨玉升

    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性标志物,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信号,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为此,本研究通过对 TIA 患者动态检测其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TIA预后与脑梗死关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刘霞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7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正常的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P<0.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短暂性脑缺血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使用和推广.

  • 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勇荣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接受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实验组接受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TIA反复率和症状消失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降低TIA的发作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磁共振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牛犇;曹辉;姚田岭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的诊断价值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共110例,给患者进行DWI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另选取4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将其归入对照组.对156名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扫描.对比以上三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及狭窄程度.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正常组及异常组相比均较低;而异常组的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动脉狭窄程度要明显较正常组高,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TIA的诊断价值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专病笔谈--中风病(5)

    作者:于建波;金平林;刘累耕;刘岚;梁保义;梁雄飞;梁丽霞

    治疗中风偏瘫过程中的疗效评价脑卒中后病人偏瘫侧肢体早期呈弛缓状态(软瘫期),针灸治疗前我们已经对瘫侧肢体肌力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如上肢Ⅰ级、下肢0级),经针刺治疗后很多病人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较快,这大大增强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心,病人瘫侧肢体肌力一天天增加,有些病人(短暂性脑缺血)就此恢复,但绝大多数病人进入痉挛期(硬瘫期),这时病人的肢体某些肌群的肌力(如上肢的屈肌群,下肢的伸肌群)异常高亢,病人甚至可以用屈腕、屈肘、屈指的姿势提一桶水,却不能用患手触摸一下自己的下巴.

  • 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丹

    目的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并与巴曲酶单独使用进行比较,观察两药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66例患者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巴曲酶治疗+丹红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33例;仅采用巴曲酶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Vmean(平均血流速度)、Vmax(大血流速度)、Vmin(小血流速度)、Qmean(平均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R(脑血管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NS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 (S100B蛋白)、MBP(髓鞘碱性蛋白)、GFA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 在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基础上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流状态和神经相关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520 条记录 1/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