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树无;邹丹;刘冬梅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诊老年患者共153例作为病例组,年龄>65岁,入选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典型(或不典型)症状的疑似ACS,所有患者在就诊即刻、12 h抽血检测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入院后常规查18导联心电图(ECG)、心脏彩色B超、胸部X线、腹部彩色B超和冠状动脉造影.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IMA水平.分别评价IMA、cTnI、ECG指标对老年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IM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结果 153例病例中,12 h cTnT阳性86例,终诊断ACS 95例,95例包括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 36例、急性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1例、非ACS 58例;来诊即刻IMA对12 h cTnT阳性及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5.3%(82/86)、96.8%(92/95)]、阴性预测值[92.7%(51/55)、94.5%(52/55)]高,cTnT即刻的敏感度[26.7%(23/86)、25.3%(24/95)]、阴性预测值[50.8%(65/128)、44.5%(57/128)]很低,ECG对12 h cTnT阳性及终诊断ACS的敏感度[40.7%(35/86)、41.1% (56/67)]、阴性预测值[52.3% (56/107)、47.7% (51/107)],3个指标联合应用对12 h cTnT阳性及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8.8%(85/86)、97.9%(93/95)]、阴性预测值[98.1%(50/51)、96.1%(49/51)],在4组中ACS组IMA明显高于非ACS组且有统计学意义,AMI组高于UA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MA在急症患者中对AC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很高,对危险分层有应用价值.

  •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特点分析

    作者:杨靖;张萍;吴寸草;高英;李学斌;李鼎;王龙;郭继鸿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CPVT的15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60.0%)的平板运动心电图资料.结果 (1)服用药物前,15例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均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阈值心率为(122.3±26.1)次/min,其中9例(60.0%)记录到特征性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40.0%)记录到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同时,8例患者(53.3%)记录到运动后的房性心律失常,且房性期前收缩阈值心率明显低于室性期前收缩[(91.5±26.3)次/min比(115.2±18.5)次/min,P=0.003];(3) 15例患者在良好的监测下,平板运动试验安全性可靠.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安全有效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对于CPV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功能相关参数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齐锦蔚;高林;王阳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健康人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相关参数的正常值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名健康志愿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A组≤40岁(63名),B组41 ~ 60岁(87名),C组>60岁(52名).应用RT-3DE技术获得左心房大容积(LAEDV)、左心房小容积(LAESV)、左心房射血量(LASV)、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pre)、左心房被动排空容积(LAVp)、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LAVa)和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并对参数用体表面积校正,得出标化LAEDVI、LAESVI、LASVI、LApreI、LAVpI、LAVaI、LAEF’,统计分析得到上述参数正常值区间范围,并比较各年龄组及性别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202名健康志愿者LAEDVI为(32.58~35.05) ml/m2,LAESVI为(14.80 ~ 16.21) ml/m2,LASVI为(17.87~19.40) ml/m2,LApreI为(17.99 ~ 19.86)ml/m2、LAVpI为(10.46~11.92)ml/m2、LAVaI为(6.88 ~ 7.92) ml/m2、LAEF'为53.54%~55.95%.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LAEDVI、LAESVI、LASVI、LApreI、LAVpI、LAVaI、LA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LAEDVI、LAESVI、LASV1、LApreI、LAVpl、LAV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AEF’值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RT-3DE技术在评价左心房容积及功能方面是可行的,并初步建立了健康人左心房容积与功能相关参数的医学参考值,为临床评估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提供参考.

  • 膜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调控与信号传导

    作者:刘芳;王伟;严晓伟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常见的死亡原因.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主要通过转运动脉巨噬细胞多余的胆固醇到肝脏代谢来预防CVD.这个途径的第1步称为胆固醇逆转运,由整合膜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ABCA1转运细胞的胆固醇和磷脂到乏脂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和其他载脂蛋白,为细胞卸载多余胆固醇提供有效途径.ABCA1的功能可以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调节.此外,ABCA1介导的脂质外流和抗炎反应均涉及了ApoA-Ⅰ和ABCA1相互作用后的信号级联放大效应[1].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知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ABCA1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它们潜在的治疗靶点.

  • 脊髓刺激干预自主神经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郭涛

    药物治疗是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基础,但其研究进展缓慢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又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尽管房颤射频消融术在2014年ACC发布的房颤诊治指南中的推荐级别有所上升,但消融的适应人群仍然有限,且缺乏硬终点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而Cox迷宫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手术的死亡率达1% ~2%.因此进一步探索房颤的机制及其新的治疗靶点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白主神经系统(ANS)在房颤的触发和维持中扮有重要的角色,以ANS为干预靶点从而治疗房颤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脊髓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潜能巨大,下面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肝X受体及小凹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武永新;卫政;贺彧彬;柳丽娜;申晓彧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对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肝X受体及小凹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血单核细胞并培养至3~4代,以佛波酯诱导转化为巨噬细胞,用ox-LDL干预细胞使其转化为泡沫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氯沙坦(10、50、75和100 μmol/L)干预泡沫细胞,实时PCR检测各组肝X受体、小凹蛋白-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肝X受体mRNA表达(0.26 ±0.02比1.00±0.02)、小凹蛋白-1 mRNA表达(0.27±0.01比1.00±0.04)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ox-LDL组比较,随着氯沙坦剂量的升高,各氯沙坦组的肝X受体、小凹蛋白-1 mRNA表达逐渐上调,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不同剂量氯沙坦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肝X受体、小凹蛋白-1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氯沙坦可以逆转ox-LDL对人单核巨噬细胞肝X受体及小凹蛋白-1 mRNA表达的抑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

  • 白细胞介素17促进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转化

    作者:王彬;史嘉伟;董念国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促进主动脉瓣膜钙化形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体外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培养技术,瓣膜间质细胞培养传代3~5次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1)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添加2 ml RPMI-1640完全培养液;(2)实验组,细胞培养基中添加2 ml RPMI-1640完全培养液和IL-17 (50 ng/ml).继续孵育48 h后,用细胞茜素红钙染色检测两组瓣膜间质细胞钙化情况,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两组瓣膜间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及骨形态蛋白2(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细胞中明显钙结节形成,对照组细胞中少量钙结节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ALP和BMP-2蛋白(0.741±0.063比0.184±0.032;0.900±0.060比0.396±0.030,均为P<0.01)与基因(0.236±0.004比0.106±0.003;0.523±0.052比0.194±0.047,均为P<0.01)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结论 IL-17可促进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转化.

  • 人脐血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

    作者:王玉强;黄黎亚;王飞;曹青;桑甜甜;陈书艳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六孔板中,用EGM-2培养基诱导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摄取功能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对内皮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较小,呈圆形,4d后可见少量的圆形和梭形贴壁细胞,8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14 d后相邻集落相互融合,呈现出典型铺路石样改变.内皮祖细胞能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荆豆凝集素1,表达CD34、CD13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并且具有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论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从人脐带血中成功分离和培养出内皮祖细胞,以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 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循环及组织交感活性与肾胺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泉;王瑞芳;何昆仑;卢成志

    目的 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血浆及心肌组织肾胺酶与交感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探讨其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和左侧肾动脉同时缩窄的方法建立大鼠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和左心导管检查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研究血浆交感神经递质与肾胺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12周成功建立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模型组大鼠血浆交感神经递质水平明显增高[其中多巴胺(15 707.34±2 518.76) ng/ml比(7 731.34±1 162.59) ng/ml,P<0.01;肾上腺素(161.15±36.93)ng/ml比(61.72±13.84) ng/ml,P<0.01;去甲肾上腺素(141.06±50.98) pg/ml比(55.66±20.28) pg/ml,P<0.01],而肾胺酶水平明显降低[(9.33±5.46) pg/ml比(19.07±6.88) pg/ml,P<0.01].相关分析表明循环肾胺酶与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具有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0、-0.594、-0.528,均为P<0.05),而心肌组织肾胺酶与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4、0.474、0.194,均为P>0.05).结论 采用联合腹主动脉和左侧肾动脉同时缩窄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此时肾胺酶在交感神经活性改变中发挥一定作用.

  • 第37例:临床表现胸痛、反复血便

    作者:刘颖娴;陈未;方理刚

    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活动后胸痛1年”于2012年8月入院.患者自2011年初出现活动时胸前区紧缩感,伴胸闷、大汗,向肩背部放射,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2012年3月就诊外院心电图示V4~V6导联ST段压低0.1 mV,当时血红蛋白120 g/L,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索洛尔、瑞舒伐他汀治疗,症状有明显缓解.2012年5月再次胸部不适就诊外院,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60%.自述大便颜色发黑,测血红蛋白为96 g/L,查1次大便潜血为弱阳性,考虑存在“可疑消化道出血”,未行介入治疗,规律口服氯吡格雷、泮托拉唑、比索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入院前1周患者症状加重,于洗脸、平地行走5~10m、上床等动作后均会出现胸痛,偶伴头晕、恶心,无静息痛,予吸氧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一般持续约5 ~ 10 min.

  • 干燥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周新润;汪和贵;谢向荣;柯永胜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胸痛3d,加重1d”于2014年05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于人院前3d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紧缩感,多于活动后诱发,休息数分钟后缓解,无左肩部及左上肢放射痛,因程度不重患者可耐受而未及时就医.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胸痛再发,胸痛位于胸骨后,呈紧缩感,持续数小时后才自行缓解,于我院急诊检查心电图示:Ⅲ、aVF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Ⅱ、Ⅲ、aVF导联T波呈“冠状T”倒置,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轻度口、眼干涩等不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家族史.

  • 单中心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控制现状的调查

    作者:赖国华;刘瑞杰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控制现状.方法 设计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调查表,由经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2012-201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 127例,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身高和体质量.结果 926例(82.2%)的患者认为应规律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患者对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晓率高,为65.22% (735/1 127);对常见的4种危险因素全部知晓率为9.58%(108/1 127);经过住院宣教,出院后危险因素检出和控制情况:住院时吸烟的患者375例(33.27%),随访时下降至93例(8.25%)(P=0.002);住院时908例高血压患者中398例(43.83%)血压控制,随访时上升至662例(72.91%) (P =0.021);住院时共有757例(67.17%)血脂异常者,随访时下降至256例(22.72%)(P=0.002);住院时检出糖代谢异常者466例(41.35%),随访时检出672例(59.63%)(P =0.026).结论 本中心冠心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甚理想,冠心病危险因素整体控制不佳,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宣传教育.

  • 第四届全国老年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2014CCE)暨第九届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会议纪要(一)

    作者:谭潇;周白瑜

    菊花将开,枫叶渐红,天高云淡秋意浓浓.由中国心血管杂志、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老年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The 4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2014CCE)暨第九届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于2014年9月20-21日在卫生部北京医院报告厅圆满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宝岛台湾的400余名心血管、老年医学和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齐聚北京,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关键词:
  • 线粒体肌病能够引起怎样的心肌改变?

    作者:张丽华;方理刚

    问:线粒体肌病能够引起怎样的心肌改变?答:线粒体病是基因异常引起呼吸链代谢酶缺陷,使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消耗能量多的组织器官如脑、视网膜、肌肉及胰腺等易受累,临床以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多见,也常累及心脏,且心脏受累者预后明显较差.

    关键词: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哪几方面?

    作者:郭艺芳

    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哪几方面?答: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治疗,并在门诊定期随访评估.在此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坚持用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多数患者应长期服用以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基础的药物.叮嘱患者若其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

    关键词:
  • 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四)

    作者:马迎

    背景:心脏骤停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的,大约80%的病因为冠心病、心肌病或原发性心律失常.基于2002年发表的两个研究,ILCOR国际心肺复苏协会于2003年首次推荐对院前抢救的及经过电击除颤的成年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将体温降至32~34℃并保持12 ~24 h,以保护神经中枢的功能.对于未经电击除颤和院内抢救的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尚无研究显示出明显的疗效,所以当时的建议是:以其他方法抢救后存活的患者以及院内抢救存活的患者“有可能”受益于亚低温治疗.2005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肺复苏协会(ERC)也采纳了ILCOR的这项建议.

    关键词:
  • 心血管风险评估:新指南、新工具

    作者:陈红;宋俊贤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20世纪末以来,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强调了整体风险评估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如Framingham、ATP-Ⅲ、EURO-SCORE、Reynolds、QRISK、WHO/ISH和ICVD等;其中,著名的当属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展而来的Framingham10年风险评分.

  • 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刘德平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血管硬化及机体的调节能力减退,血压适度升高是为了保证各脏器的血流.如图1所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血压曲线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但血压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变化或稍有增加.对于年轻人而言,收缩压不太高,舒张压不太低,此时心脏做功相对较少而心脏供血较好;对于老年人而言,收缩压较高,舒张压较低,此时心脏做功相对较多而心脏供血相对不足.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及再血管化治疗

    作者:刘兵;何青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预后往往更差,这和多种因素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负荷重、血管病变弥漫、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严重及血小板活性异常等.无论是药物还是再血管化治疗方面,此类患者根据指南建议治疗其获益将更大.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学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李忠佑;卢长林;杨跃进;雷警输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其中,半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所致.现已经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致使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ACS发病的关键机制.因此,抗血小板是ACS药物治疗的基石.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试验的展开和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领域取得许多新的突破.

  • 区域协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建设——现状与挑战

    作者:王焱;王斌

    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多个随机临床试验已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佳救治措施是尽早开通闭塞血管.当前国际上STEMI救治的热点已经从救治方法的优化转变为如何让更多的STEMI患者接受及时、高效的再灌注治疗[1].近期的ACC/AHA[2]及ESC[3]的STEMI指南均推荐应在社区水平上建立优化协同的STEMI救治网络系统(Ⅰ类推荐),力争在大程度上为时间窗内的STEMI患者进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nmary percute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强调网络应涵盖院前STEMI早期诊断,提前激活导管室及院前药物溶栓治疗(若无法及时行PPCI治疗)等标准化流程,网络内应有协调医疗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优化STEMI患者院前及院间转运的机制和能力.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进展与现状

    作者:殷伟贤;李永在;魏峥

    主动脉瓣是左心室通往主动脉的大门,控制血液单向流出左心室.主动脉瓣膜可因种种先天或后天原因而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变.就主动脉瓣膜狭窄而言,半数以上的患者是由于瓣膜随着年龄而逐渐钙化、变形粘连的退行性病变所导致,此病变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约4%[1].通常主动脉瓣膜狭窄的患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因为左心室肌肉会代偿性增厚,勉强维持运作.

  • 基于CONSORT声明的2009-2013年中国心血管杂志临床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作者:石婧;周白瑜;谭潇;孟丽;段春波;于普林

    目的 了解《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2013年发表的临床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 采用以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为依据的评分量表对该杂志近5年全部临床试验文献的19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79篇临床试验文献中,前言部分报告内容较规范.方法部分评价结果显示,随机对照文献(RCT)比例较低(25篇,9%);盲法的应用比例少,仅12篇(4.3%)采用双盲或单盲试验;样本含量的计算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较差,仅2010年的2篇文献在试验前计算出样本量;干预措施报告率为50% ~ 70%;设置合理对照文献比例较高,5年均超过70%;主要结局指标和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明确表述的文献比例较高,均达90%左右.结果部分评价结论显示,文献对研究对象来源及随访起止时间、基线资料可比性的描述较规范;250篇(89.6%)的文献对临床试验主要结局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较明确的阐述;仅22篇(7.9%)文献提及失访,而没有文献对研究对象依从性进行描述;71.0%的文献未提及试验的重要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讨论部分评价结果显示,仅110篇(39.4%)的临床试验文献讨论部分对试验的偏倚和局限性进行了描述,该比例不高;157篇(56.3%)的文献在讨论部分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详细说明与试验结果关系.结论 《中国心血管杂志》临床试验文献大部分项目内容报告规范、清楚,加强随机、盲法的应用、样本量的计算及重视随访、失访情况和重要不良事件的报告是研究者在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