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广西南宁中老年女性腹型肥胖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金;杨泽;冯洁;吕泽平;郑陈光;江文宇;胡才友;黄慧

    目的 探讨导致南方中老年女性腹型肥胖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经横断面筛查广西南宁1303名年龄40 ~ 85岁伴有腹型肥胖的女性患者,完成病史询问、人体测量学参数、血压、血生化指标等的收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中老年女性腹型肥胖的主要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第1、2、3、4主成分的特征值均>1,其累计贡献率为65 43%;(2)第1主成分为“血脂因素”,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贡献率为21.80%;(3)第2主成分为“血压因素”,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贡献率为18.44%;(4)第3主成分为“血糖因素”,主要为空腹血糖,贡献率为13.51%;(5)第4主成分为“血尿酸因素”,贡献率为11.69%.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中老年女性腹型肥胖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作者:雷玉平;管军;郭亮;邢明青;王旭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RACKl)的表达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评价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4组:Ⅰ组(0分)即为对照组;Ⅱ组(1~10分);Ⅲ组(11 ~20分);Ⅳ组(>20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 RACKl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Ⅱ、Ⅲ和Ⅳ组的RACK1n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t分别为10.62,12.90,14.00,均为P<0.05),而Ⅲ组和Ⅳ组又显著高于 Ⅱ组(t分别为9.40和10.74,均为P<0.05),Ⅲ组、Ⅳ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 RACK1 mRN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s =0.59(P<0.01).结论 RACK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凋,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15年趋势分析

    作者:尹巧香;赵玉生;侯晓平;缪京莉

    目的 调查15年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院30 d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和住院日情况.方法 选择1993年1月1日至 2007年12月31日15年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7319例(男4543例,女2776例),统计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院病死率及住院日,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不同时段的生存时间.结果 15年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年龄呈增长趋势(P =0.000),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P=0.000).在院30 d病死率从1993-1997年的7.0%,到1998-2002年的4.5%, 再到2003-2007年的5.1%(P=0.002).不同性别在不同时段的在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为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在院病死率下降极为显著(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时段与病死率相关(2003-2007年比1993-1997 年,HR 0.59,95% CI0.46 ~0.76,P<0.001).结论 调整年龄后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研究时段30 d在院病死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住院患者年龄呈显著增高趋势.

  • P2X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表达

    作者:袁梦;李广平;张维铭;耿鑫

    目的 观察P2X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中的表达及激活P2X1 受体后血小板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P2X1受体在ACS发生时对血小板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T)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同期入院的健康受试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P2X1受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在对照组和ACS组血小板中的表达情况.以α,β-me ATP(3 μmol/L)激活血小板,Fluo-3 AM Ester为标记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下观察血小板钙离子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及ACS组的血小板中均有P2X1受体、GPⅡb/Ⅲa受体的表达,且在ACS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1.62 ±0.69比0.88±0.04,1.58±0.11比0.85±0.06,P <0.05);ACS组患者钙离子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418.96±31.85) nmol/L比(307.20 ± 23.37)nmol/L,P<0.05].结论 P2X1受体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4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醛固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作者:邢卫红;李南方;张菊红;蒋文;欧阳玮琎;成秋艳;张玉洁;李变

    目的 探讨4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浓度(P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的4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12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组(74例)和无CA组(52例).测定患者常规及分别立、坐、卧2h 后的PAC.用简单相关分析两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常规及三体位的PAC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与常规及三体位的PAC关系.结果 CA组的常规PAC(rs=0.361,P=0.003)与双侧颈内动脉IMT均值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吸烟、饮酒、血压升高程度、糖尿病及脂质代谢紊乱等相关混杂因素后,坐位PAC(OR=1.126,95%CI 1.005~1.261,P=0.04)、常规PAC(OR=1.147,95% CI 1.008~1.304,P=0.037)与CA独立相关.结论 坐位及常规PAC可能是CA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正海;郭金成;张立新;孙雨华;甘舜进;王国忠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同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同期行PCI的179例老年AMI患者(老年组)和115例非老年AMI患者(非老年组),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特征,即刻手术成功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为主,但梗死部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多支病变(88.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3.5%,P =0.000),老年组PCI成功率、术后TIMI 3级血流、病死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等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心力衰竭、再发性心绞痛比例(14.8%、12.5%)显著高于非老年组(4.4%、5.3%,P =0.021、0.012).结论 老年AMI患者急诊PCI 手术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不增加死亡率,且患者近期预后良好,该治疗安全、有效.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会霞;刘士英;张秀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和40例我院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酵(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5%(75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IMT平均为(1.42±0.21)mm,糖尿病无斑块组IMT平均为(1.00 ±0.1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有斑块组患者的HbA1c、LDL-C水平明显高于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患者[HbA1c:8.1%±1.6%比6.2%±1.8%;LDL-C:(4.8±0 9)mmol/L比(4.2±0.8)mmol/L;IDL-C:(0.8±0.3)mmol/L比(1.0±0.5)mmol/L,均为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肺高压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安全性

    作者:刘永太;田庄;郭潇潇;李梦涛;曾小峰;朱文玲;方全

    目的 探讨肺高压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高压的患者,并根据临床情况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记录操作并发症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不良反应.结果 152例患者入选,其中女性122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41.7±13 2)岁.右心导管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1 min.102例患者进行了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共18例(12%)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或不良反应,8例(5%)并发症包括穿刺至颈动脉(1例)、局部血肿(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4例)和迷走反射(1例),10例(7%)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动过速(5例)、急性肺水肿(2例)和严重低血压(3例).无气胸、血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能够自行好转或经治疗后好转,无后遗症.结论 在肺高压患者中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是安全的.

  •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用下血小板不同活化途径的反应特点

    作者:李健;曹剑;王成彬;王华忠;贾冠洲;莫亚明;丛王隆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环氧酶(COX)-1途径和P2Y12受体活化的特点及两途径之间的交互关系.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连续7d.并在服药和停药后第1、3、5、7天分别应用地栓弹力图、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血小板的抑制情况.结果 服药后,氯吡格雷组的胶原-肾上腺素激活的闭孔时间(CEPI-CT)和胶原-腺苷二磷酸闭孔时间(CADP-CT)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2,P <0.01,F=25.3,P <0.05),阿司匹林组CEPI-CT迅速增至检测上限3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6.7,P<0.01),而CADP-C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2,P=0.13).服药后阿司匹林组血小板COX-1途径抑制率增高至91.7%±0 9%(F=35.1,P<0.01),氯吡格雷组P2Y12受体抑制率由47.8%±3.1%增高至81.3%±3 8%(F=24.8,P<0.01),COX-1未受到有效抑制(F=1.85,P=0.11).服药后两组CD62p表达降低50%(氯吡格雷组:F=28.7,P<0.01;阿司匹林组:F=20.7,P=0.02).结论 花生四烯酸诱导的COX-1途径活化与P2Y12受体活化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床旁即时检验有助于快速了解血小板功能状态,为监测有效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 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莹莹

    脑利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1988年日本学家Sudoh 等[1]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存在于心房和心室.

  • 应用MitraClip导管系统行经皮二尖瓣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墨扬;吴永健

    各种原因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会全均在不同程度上使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流向左心房反流,从而增加左心室前负荷,导致心功能不全.

  • ST2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关系

    作者:张堃;张新超

    白介素1(interleukin-l,IL-1)受体家族包括IL-1 R、IL-18R及其辅助蛋白IL-1RA cP、IL-18RAcP等[1]. 1989年,ST2作为IL-1受体家族的新成员被发现,之后证实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炎症和变态反血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当时未发现其功能性配体,故长期以来ST2-直被认为是一个孤儿受体.

  •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心肌与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王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重构时左心室质量、心肌梗死面积、血清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及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模型,6周后并发心肌重构,将24只A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培哚普利组(0.36 mg/kg体质量)、硝酸异山梨醇酯组(5 mg/kg体质量)、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组(生药10 g/kg体质量),每组6只,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空白组(只穿刺,不结扎)5只灌服等容量蒸馏水.4周后称体质量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取心脏,称取心脏、左心室质量,计算心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取左心室缺血区N-BT 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脏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血清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均显著增加(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心脏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梗死面积、血清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均显著减小(均为P <0.05),其中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血清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介于硝酸异山梨醇酯组和培哚普利组之间(均为P <0.05),而心肌梗死面积则与硝酸异山梨醇酯组和培哚普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可缩小AMI后心肌重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分泌和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其效应优于硝酸异山梨醇酯,而稍差于培哚普利.

  • 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卫萍;李虹伟;顾复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单核细胞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CRP刺激单核细胞PAPP-A蛋白和mRNA表达的时间及剂量效应.采用Active Motif的专利技术测定CRP对单核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给予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后,CRP对单核细胞PAPP-A表达的影响.结果 CRP (20 mg/L)刺激单核细胞2h后,PAPP-A的蛋白和mRNA表达开始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同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单核细胞的PAPP-A表达.CRP可显著增加单核细胞NF-κB p65水平,在给予,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后,CRP诱导PAPP-A表达的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CRP可通过激活NF-κB 上调单核细胞PAPP-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这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PAPP-A升高的机制之一.

  • 缬沙坦对家兔慢性冬眠心肌细胞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瑞金;纪霞;孙元芬;黎霞;潘茗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冬眠心肌细胞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慢性冬眠心肌组、缬沙坦组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慢性冬眠心肌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的拮抗剂缬沙坦干预8周后,用多功能生理记录仪检测左心室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HGF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慢性冬眠心肌组左心室功能减退,心肌组织中HGF含量降低[(2.99±0.57) ng/g 组织比(5.16±0.64) ng/g组织,P<0.01];与慢性冬眠心肌组比较,缬沙坦组心肌组织中HGF含量升高[(4.65±0.72)ng/g组织比(2.99±0.57) ng/g组织,P<0.01],细胞凋亡指数降低(99.45±17.32比120.129±15.97,P<0.01),且与心肌组织中HGF含量呈负相关(r=-0.666,P<0.01),缬沙坦可抑制慢性冬眠心肌组织间质纤维化,改善心功能(P<0 01).结论 慢性冬眠心肌中HGF含量降低,缬沙坦可保护缺血心肌.

  • 应用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自身抑制性抗体的研究

    作者:潘伟民;朱云云;许幼峰;陈晓敏;陈立斌;章朝霞;张盛敏;俞霏;孙定河;翁跃颂

    目的 使用心脏超声对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来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选取36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gG 血清,滴入18 d胚龄的鸡胚中,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鸡胚心肌抑制状况.结果 冠心病心力衰竭组LVEF为81.03%±2.67%,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中,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阴性13例,其LVEF为81.24%±2.33%,而抗体阳性23例(63.9%),其LVEF为62.04%±2.98%.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可能存在心肌抑制性抗体.

  • N末端脑利钠肽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价值现状

    作者:郑刚;王林

    脑利钠肽(BNP)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在心室中合成的神经激素,在心室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由含134个氨基酸的BNP原前体(pre-proBNP)分解而来,pre-proBNP终分解为BNP和N末端脑利钠肽(N-terminal-proBNP,NT-proBNP).

  • 2011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高润霖

    介入治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30余年的历史,现今,介入治疗的设备、器材、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 第23例:临床表现头痛、视物不清、血肌酐升高、咯血

    作者:康琳;方理刚;张抒扬;方全

    患者男性,23岁.因“头痛13d,右眼视物不清、血肌酐升高3d,咯血1d”于2012年2月2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2012年2月7日少量饮酒后出现间断头痛,为枕部胀痛,夜间为重,持续2~3h症状减轻.伴恶心、呕吐,无心悸、面色苍白、大汗、软瘫、肌肉震颤、抽搐.

  • 《中国心血管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2012年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研讨会于2012年7月6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卫生部北京医院院领导、本刊总编、副总编、全国部分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到会,卫生部北京医院期刊编辑部主任于普林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图1).

  • 糖尿病患者血压需要降得更低吗ONTARGET研究的亚组分析

    作者:李明洲;刘德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随血压升高而升高,而降压治疗使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降低.有些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降压获益大于非糖尿病患者,但荟萃分析显示证据有限.

  •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孙宁玲;吴兆苏;王文;施仲伟;王继光;郭艺芳;胡大一;霍勇

    引言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心血管药物.20世纪60年代,Fleckenstein发现CCB 有抗心绞痛作用,1975年硝苯地平开始用于治疗心绞痛.1995年Furberg等根据短效硝苯地平小规模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对CCB的安全性提出质疑[1].

  • 高血压防治的现代理念

    作者:何秉贤

    高血压的形成,绝大多数响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阶段,病程可长达10 ~ 20年;血压由低到高,症状从无到有,并发症先轻后重.国际上多数主张成人血压应从115/75 mm Hg 起步,因为从此之后,收缩压每升高20 mm Hg,舒张压每升高10 mm Hg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将增加1倍,因而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将血压120 ~ 139/80 ~89 mm Hg列为高血压前期[1],欧洲和我国将此列为血压正常高值[2-3].

    关键词: 高血压 预防 治疗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