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义勇

    目的: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口服治疗.结果: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82.61%,房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66.27%,两者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心律失常定量分析疗效显著,且其中房性早搏疗效佳.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但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阳永安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600~1600 mg口服治疗,针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其作用及副作用.结果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96%,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为96%.结论口服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82例临床观察

    作者:雷蕾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试验设计方案,给予稳心颗粒9 g,3次/d,温开水冲服,连续服药8周,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由入选时的(6858±734)次减少至8周时的(2640±438)次,减少幅度61.5%。显效率31.3%;有效率51.3%;无效率16.5%;总有效率83.5%。结论: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确切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依从性好,安全可靠。

  • 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首次行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早期事件的关系

    作者:臧小彪;陈珂;宋卫锋;王伯乐;马继芳;赵永辉;王山岭;楚英杰;王现青;高传玉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各参数和首次植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早期事件次数及治疗次数的关系,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ICD植入患者共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所有患者植入ICD之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从时域及频域分析心率变异性.3月后对患者进行ICD程控,根据有无ICD事件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ICD记录事件次数及治疗次数的关系.结果 事件组共17人.事件组24h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小于对照组(87.4±13.3比101.3±23.1,P=0.025),经过logistic校正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件组中SDNN与抗心动过速次数(ATP)呈负相关,r=-0.508(P=0.037).SDNN对ATP事件预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05(P=0.015),对电击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P=0.002).结论 首次植入ICD患者术前SDNN越低,3月后ICD事件次数及治疗次数越多.SDNN显示了良好的早期ICD事件预测价值,值得推广.

  • CARTO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164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

    作者:舒茂琴;钟理;冉擘力;宋治远;周杨;刘燕;朱平;李华康;刘锋;仝识非;景涛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B/IVT)导管消融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64例PVB/IVT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1例,女73例,年龄8~66岁,平均(38.6±11.2)岁.结果 (1)PVB/IVT的起源部位:100例为流出道PVB/IVT,其中右心室流出道74例,左心室流出道10例,主动脉窦内14例,肺动脉瓣上(主干)2例;43例为左心室分支性PVB/IVT,其中左后分支41例,左前分支2例;20例为房室瓣周PVB/IVT,其中3例起源于二尖瓣环下,15例起源于三尖瓣环上,2例位于His束附近;1例为心外膜PVB/IVT.(2)消融及随访结果:共计160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97.5%),4例失败.随访1~23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3.8%),均再次消融成功.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6例,多数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流出道和左后间隔是PVB/IVT常见的起源部位,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PVB/IVT是安全有效的.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的定位分析

    作者:刘冰;张英川;郭成军;裴丽;徐霞;陈辉

    目的:观察室性心动过速(VT)在自然状态下的发作情况,研究VT起源位点的分布规律.方法:对2 934例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 h或48 h.对VT病例按其QRS波形态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记录各部位发作例次和发作比例.对检出的VT病例依据体表心电图的VT起源点定位规律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检出VT 102例,总检出率3.74%.单形VT 78例,占VT病例的76.4%,检出率2.65%,多形VT 23例占22.55%,检出率0.78%,同一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形态单形VT 13例占12.6%,检出率0.44%,心室颤动1例占0.98%,检出率0.03%.单形VT初步定位右心室流出道1 600例次占50.9%,前乳头肌50例次占1.6%,左心室流出道204例次占6.5%,前分支472例次占15.0%,中分支330例次占10.5%,后分支487例次占15.5%.结论:自然状态下的VT发作以单形为主,其次为多形VT,或同一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形态的单形VT,较少检出心室颤动.VT起源部位为非随机分布,主要分布区域,依次为右心室流出道、左后分支、左前分支部位.对VT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较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孟宪章;官明德;张典文;杜日映;张鹏臻;刘俊传

    目的报告6例维拉帕米敏感的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折返路径标测结果和射频导管消融效果.方法 6例(男4,女2)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患者,电生理检查常规插入右心室心尖与冠状静脉窦电极,并经左、右股动脉分别插入消融导管和10极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至左心室,使后者可依次记录到希氏束电位(H)、左束支电位(LB)、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P)和心室肌电位(V),室速时P电位领先.消融导管电极在P电位电极对附近寻找到P电位领先的点实施消融.结果前三例中凡在未记录到P电位的点放电,虽然V波早,都是无效点,而后消融成功的点,都记录到领先的P电位;后三例都必须记录到领先的P电位后才放电,均1次放电成功.6例随访至今6~20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均无室速发作.结论左心室标测法不仅对研究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折返路径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临床治疗也很有帮助,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提高消融质量.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飞;陈松;顾刚;吴立群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方法 48例植入ICD患者(其中8例为双腔ICD),根据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作时的频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确定方法和参数,并对植入ICD患者定期随访.结果 48例患者顺利植入ICD,无并发症,在随访1~38个月中,患者共发作VT/VF 1 025次(VT 764次,占74.5%;VF 261次,占25.5%),其中1 009次(98.4%)治疗成功,16次在ICD充电结束前自行终止.764次VT中,658次(86.1%)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106次(13.9%)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261次VF中,经高能量除颤(DF)均终止.6例患者发生误放电19次,8例双腔ICD患者无误放电.结论 ICD的疗效是确定的.但单腔ICD常会发牛误识别、误放电,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双腔ICD提高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从而减少误发电.同时应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 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周惠云;兰曦;梁一鸣

    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探讨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去心交感神经组(A组)与保留心交感神经组(B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QTd,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对两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置假手术组(C组)作为对照.结果:C组在手术前后QT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去心交感神经前QTd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去心交感神经后QTd较前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MI后B组QTd大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AMI前后QTd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AMI后QTd大于AMI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B组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MI的新西兰兔模型中,B组QTd显著大于A组,且更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AMI后QTd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有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的经验

    作者:袁贤奇;宋有城;朱俊;王国干;贺丽霞;谭慧琼;杨艳敏;康连鸣;郝云霞

    目的:总结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腆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24±0.07,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3~5 mg/kg,稀释后10分内注入,继以0.75~1.00rmg/min维持注射,必要时可每隔30分追加胺碘酮75~150 mg,同时口服胺碘酮每日600~800mg.并逐步减至每日200mg维持.出院后随诊观察.结果:第1个24小时,18/26例心律失常获控制占69%,静脉注射胺碘酮1248.0±135.4mg(1156~2184mg),56小时心律失常全部被控制,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心功能改善至LVEF 0.33±0.09.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CHF伴VT和(或)VF安全有效,用药强调个体化,预防心律失常发作需长期口服胺碘酮.

  • 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急性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谭慧琼;朱俊;杨艳敏;宋有城;袁贤奇;贾友宏;罗彤

    目的:研究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重症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例急重症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0.346±0.091.急性顽固性室速发作时予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并静脉及口服维持,6例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2例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联合静脉用艾司洛尔,在严密监测血压、心律下应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稳定后换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调整至大可耐受量即不影响血压亦不加重心力衰竭(心衰)的合适剂量.结果:胺碘酮日大静脉用量1500~2200 mg,艾司洛尔静脉负荷量5~40 mg后3~33 μg/(kg·min)维持.急性顽固性室速予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严重心功能不全者联合静脉用艾司洛尔,可迅速控制顽固性室速且无心衰加重和血压下降.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大剂量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有效控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顽固性室速.

  • 非接触标测在伴有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应用

    作者:苑翠珍;李鼎;李学斌;许原;郭继鸿

    目的 比较非接触标测与传统导管方法对伴有晕厥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且伴晕厥的住院患者共29例,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进行消融组10例,采用传统标测方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对照组19例.结果 两组手术消融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但非接触标测组消融的部位减少[(3.3±2.1)个比(5.6±3.1)个,P<0.05],手术时间[(73.4±34.6)min比(129.6±56.9)min,P

  •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特点分析

    作者:杨靖;张萍;吴寸草;高英;李学斌;李鼎;王龙;郭继鸿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CPVT的15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60.0%)的平板运动心电图资料.结果 (1)服用药物前,15例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均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阈值心率为(122.3±26.1)次/min,其中9例(60.0%)记录到特征性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6例(40.0%)记录到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同时,8例患者(53.3%)记录到运动后的房性心律失常,且房性期前收缩阈值心率明显低于室性期前收缩[(91.5±26.3)次/min比(115.2±18.5)次/min,P=0.003];(3) 15例患者在良好的监测下,平板运动试验安全性可靠.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安全有效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对于CPV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作者:罗鸿宇;华琦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及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称为特发性 PVCs。以往研究认为,特发性 PVCs 是良性疾病,不需治疗,但近年来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明,频发 PVCs 可诱发可逆性心肌病变[1-2],并且提出了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PVC-induced cardiomyopathy, PICMP)这一概念。 PICMP 被定义为:除外任何潜在心脏疾病,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的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 PVCs 患者在有效控制 PVCs 后,左室射血分数恢复至50%以上,或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大于15%;其中,PVCs 有效控制的标准为 PVCs 负荷减少80%[3-4]。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频发 PVCs 患者都会发展成为 PICMP,而目前研究对 PICMP 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故本文拟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论述,以期早期识别 PICMP 的高危患者,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提供帮助。

  • 经皮穿刺心外膜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振芳;方丕华;麻付胜;姚述远;袁伟民;张岩

    目的 探讨经心外膜途径在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成年中华小型猪共7只,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 将球囊置于左前降支中下部,封堵150 min建立心肌梗死模型.3~5周后将心肌梗死模型猪,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采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外膜电压标测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结果 存活的心肌梗死模型的猪7只,3~5周后行电生理检查,共诱发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共8种,7种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1种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心动过速(VT)周长平均在(338±66)ms.1只猪同时诱发心室颤动,电除颤转复窦性心律.7只猪心包穿刺均成功,完成心外膜电压标测,沿瘢痕区到二尖瓣环或正常心肌区逐点进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6只猪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 是安全可行的,心外膜标测消融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 可以作为心内膜消融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 .

  • 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心电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英;俞正霞;王伟良;叶明浩;曲毅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心电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T波峰末间期(Tp-e)、QTc、QTd、Tp e/QTc;行24 h动态心电图,实验组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58例,室性期前收缩组76例,室性心动过速组25例;随访6~48个月,根据实验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存活组103例及猝死组21例,观察Tp-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猝死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P<0.05,P<0.01);猝死组Tp-e、QTc、QTd、Tp-e/QTc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明显升高(P<0.05);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与室性期前收缩组比较,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Tp 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P<0.05,P<0.01).结论 Tp-e、QTc、QTd、Tp-e/QTc能够反映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其值增大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指标.

  •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龚爽;李树岩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7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率[(71±14)次/min vs (101±16)次/min]、收缩压[(110±17)mm Hg(1 mm Hg=0.133 kPa) vs (139±12)mm Hg]及舒张压[(72±12)mm Hg vs (88±11)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37% vs 76.92%,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老年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邓改芬;段江波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考虑脑梗死入院.入院后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55次/min.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心率155次/min,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无人区电轴(图1).

  • 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携带SCN5A及AKAP9突变基因报道一例

    作者:王芳;赵雯娜;刘福颂;邢晓博;王宁;张克传;朱玉召;刘杰;刘歆

    遗传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心脏结构正常,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典型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抽搐和猝死[1].cLQTS根据基因型分为15个亚型,分别由编码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等结构蛋白及相关因子和膜调节蛋白的基因突变造成.其中LQT1的致病突变基因是编码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1,LQT2是由于编码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α亚单位的KCNH2基因突变引起钾电流减少所致.

  • 综合治疗措施救治交感电风暴患者一例

    作者:申文彬;卫世强;刘会君;冯宏启;张瑞霞;朱改针;胡冰;白静;王禹

    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精神紧张等因素会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并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现就我院收治的交感电风暴患者1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胸闷4个月,再发1h”于2017年3月20日15:00入院,既往糖尿病史6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0.5 g 3/d)降糖,血糖控制理想,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史.抽烟20年,10支/d.家族史、婚育史无特殊.入院体检:体温36.2℃,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4次/min,呼吸20次/min.心脏听诊律齐,心音低顿,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叩诊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肺部听诊音清,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351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