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单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作者:张鹏;张文华;夏稻子;刘莉红;王茜

    目的 探讨二维纵向应变(LS)、左心室壁整体扭转角度(LV-tor)在二维超声未探及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而冠状动脉存在单纯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时,对左心室壁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 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例,取造影正常者27例为对照组,而单纯LAD狭窄50%~75%的患者25例(A组)、单纯LAD狭窄≥75%的患者23例(B组),分别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心尖两腔、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及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心尖水平切面的16个室壁阶段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 Echo PAC软件测量仅由LAD供血的相应左心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的LS,以及左心室基底段总扭转角度(Rot-base)、心尖段总扭转角度(Rot-apex)并计算出LV-tor,静息状态下应用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壁运动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等常规参数.结果 A组与对照组比较,LS值和LV-to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LAD供应左心室壁相应节段的LS值(-24.2±1.8比-25.2±1.8和-25.1±1.4,P=0.037)和LV-tor(16.4±1.2比17.2±1.1和16.7±1.1,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3组间比较,LVEF和F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当单纯LAD狭窄率≥75%时,LS值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变,而LV-tor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左心室壁除相应节段出现收缩功能减低外,整体收缩功能也受到影响.

  •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安涛;周琼;黄燕;吕蓉;季诗明;苏文婷;邹长虹;张荣成;张宇辉

    目的 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 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 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345例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分别为4.93%和7.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参数——呼吸频率(OR=1.17,95% CI:1.04~1.31,P=0.01)、血钠浓度(OR=0.90,95% CI:0.81 ~ 0.99,P=0.03)、血肌酐浓度(OR=1.01,95%CI:1.00~ 1.02,P<0.01)、白细胞计数(OR=1.18,95% CI:1.05 ~1.33,P<0.01)与死亡率相关,而非APACHE Ⅱ评分因素——总蛋白(OR=0.95,95% CI:0.90 ~0.99,P=0.04)、白蛋白(OR =0.90,95% CI:0.83 ~0.99,P=0.02)、谷草转氨酶(OR=1.00,95% CI:1.00~1.01,P<0.01)、谷丙转氨酶(OR=1.00,95% CI:1.00 ~ 1.001,P=0.01)、NT-proBNP(OR=1.00,95% CI:1.00~1.01,P=0.02)、大内皮素(OR=1.58,95% CI:1.02 ~2.45,P=0.01)、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178.36,95% CI:19.75 ~ 1610.72,P<0.01)亦与病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钠值(OR =0.846,95% CI:0.740 ~0.968,P=0.015)、机械通气(OR =358.7,95% CI:27.2 ~4731.7,P<0.01)与病死率相关.结论 APACHEⅡ模型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 血清和肽素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朱琛颖;蔡英;于萍;庄少伟;姚义安;刘学波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因胸痛入院并确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共112例,分别测定胸痛发作3h内、6、12及24 h后血清和肽素、肌钙蛋白水平;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随访1年观察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0.46 ±0.13) μg/L、(0.74±0.32) μg/L和(1.23±0.43) μg/L;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20、20≤积分<40、积分≥40组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0.43±0.17)μg/L、(0.59±0.18) μg/L和(1.08±0.42) μ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7±0.62) μg/L,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9,0.659;均为P<0.001).所有患者随访约12个月[(12.6±1.1)个月],共21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患者的24 h和肽素水平较无MACE组明显升高[(0.82±0.34)μg/L比(0.39±0.13) μg/L,P<0.001].结论 血清和肽素水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胸痛24 h后血清和肽素水平持续升高可提示预后不良.

  • Toll样受体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锋剑;李保;王馨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对象包括ACS组患者50例: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30例: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排除了冠心病诊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4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CP-1的表达.结果 AMI、UA、SA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4的表达分别为76.56%±6.32%、73.70%±7.67%、63.20%±6.86%和54.20%±9.34%,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和对照组(P<0.01),而SA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AMI、UA、SA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CP-1的表达分别为(161.52 ±40.30) ng/L、(156.63 ±34.10) ng/L、(141.32±29.26) ng/L和(125.20±20.75) ng/L,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和对照组(P<0.01),而SA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LR4表达与血清MCP-1水平呈正相关(r=0.876,P<0.01).结论 TLR4介导的免疫炎症机制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推测TLR4和MCP-1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管病变和内皮功能的超声研究

    作者:张征;郭发金;任俊红;王芳;李超群;王川予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方法 检测30例早期RA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肱动脉、足背动脉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RA组肱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处于正常范围,但与对照组相比,RA组足背动脉IMT[(0.40 ±0.06) mm]明显增厚(P<0.01);肱动脉、足背动脉的舒张早期反向血流峰值流速(PRV)[肱动脉(15.52±2.37) cm/s;足背动脉(16.15 ±3.24)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肱动脉(10.87 ±2.16)cm/s;足背动脉(11.46 ±3.17) cm/s]和搏动指数(PI)(肱动脉5.95±1.89;足背动脉7.08 ±2.27)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均为P<0.05).(2)RA组肱动脉扩张系数(DC)(13.59 ±4.25)、血流介导的内径扩张百分比值(FMD)(14.52%±4.91%)较对照组减低,僵硬度(SD)(164.37 ±58.79)较对照组增高(均为P<0.05),而足背动脉的DC(12.17 ±3.64)和FMD(12.45% ±3.24%)较对照组明显减低,SD(189.28 ±57.83)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为P<0.01).(3)Bland-Altman分析法显示重复测量肱动脉、足背动脉内皮功能参数差值与均值呈一致性的变化趋势.结论 早期RA患者肢体动脉内皮功能受损,顺应性减低,僵硬度增加,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于诊断RA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 急性左心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差异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崑;王静;杜闻莹;郑刚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ALHF)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LFTs)的差异.方法 入选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137例,根据病情分为ALHF组59例和CHF组78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LFTs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与CHF组比较,ALHF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34.05±14.48) U/L比(29.41 ±9.16)U/L]、谷草转氨酶[(30.73 ±12.47) U/L比(26.64 ±6.81) U/L]和白蛋白[(38.62±2.70)g/L比(35.33±4.20)g/L]水平均显著升高(分别为t=-2.291,P=0.024;t=-2.454,P=0.015;t=-5.25,P<0.01),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30.7±20.7) U/L比(41.5±32.3) U/L]、总胆红素[(14.22±7.21) μmol/L比(18.42±8.60) μmol/L]、直接胆红素[(6.28±3.46) μmol/L比(8.00 ±4.67) μmol/L]和间接胆红素[(7.99 ±4.82) μmol/L比(10.45±5.81) μmol/L]水平均降低(t=2.257,P=0.026;t =3.013,P=0.003;t =2.384,P=0.019;t=2.636,P=0.009).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75.93 ±29.01) U/L比(80.42±22.91) U/L]和总蛋白[(65.2±3.8) g/L比(65.9±7.8)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HF组患者病死率较CHF组高[17例(28.8%)比8例(10.3%),x2=7.754,P=0.005].结论 ALHF患者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与肝脏缺血相关,而CHF患者以谷氨酰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和白蛋白降低为主,与肝脏淤血相关.

  • 心肌梗死急性期QRS波增宽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发生的价值

    作者:刘俊;侯煜;李晓枫;李智;曹东芳;雷森;袁建松;陈珏;吴元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无创性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时限和QTc间期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的价值.方法 采集28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在急性期(<30 d)超声测定LVEF、体表心电图测定QRS波时限和QTc间期的数据,临床随访观察远期(>1年)发生的SCD事件.LVEF降低的界值为35%,QRS波增宽的界值为110 ms,QTc间期延长的界值为450 ms(男)/460 ms(女).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SCD组和幸存组.结果 在心肌梗死后平均(15±3)个月内,15例(5.2%)患者发生SCD.与幸存组患者相比,SCD组患者的LVEF明显降低[35% (28% ~52%)比50% (33% ~60%),P<0.0001],QRS波时限明显延长[115(88 ~ 152)ms比105(91 ~ 126)ms,P=0.0222],而两组患者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8(416 ~513)ms比450(394 ~493)ms,P=0.1836].SCD组患者中LVEF降低、QRS波增宽和QTc间期延长的比率依次为40%、67%和60%.生存分析提示,LVEF降低(26.1%比3.4%,P<0.0001)和QRS波增宽(9.7%比2.7%,P=0.0098)患者远期SCD发生率增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降低[RR:6.0(2.0~17.8),P=0.0011]和QRS波增宽[RR:3.1(1.0 ~9.0),P=0.0345]均为S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QRS波增宽能独立预测远期SCD的发生.

  • 心脏杂交技术拔除并发症起搏导线的应用

    作者:刘刚;陈彧;凌云鹏;陈生龙;李学斌;郭继鸿

    目的 总结杂交技术拔除心内感染等并发症起搏导线的临床经验,探索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共有4例患者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拔除永久起搏导线.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分别选择胸部右前外侧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及胸部正中小切口进行,结合心脏直视与X光透视下经静脉拔除起搏导线.结果 4例患者均应用杂交技术成功拔除起搏导线.1例发生三尖瓣损伤,经急诊手术修复成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杂交技术拔除永久起搏导线临床可行,可以避免体外循环,是高危起搏导线拔除患者的一个替代选择.

  • 嗜铬细胞瘤的心血管表现

    作者:丁莉;方理刚;朱文玲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H/PGL)是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的副神经节细胞的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位于肾上腺的称为PH,位于肾上腺外的称为PGL.绝大多数PH/PGL产生儿茶酚胺,且多数患者以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合并分泌肾上腺素,并因此导致高血压、心肌病变、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心血管表现.未经诊断的PH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手术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可诱发PH危象,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识别PH/PGL的心血管表现并准确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 2012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热点聚焦

    作者:王勇;范书英

    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抗栓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挑战了氯吡格雷一枝独秀的局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氯吡格雷的负荷剂量不再是300 mg,而是增加至600 mg;Ⅱb/Ⅲa受体拮抗剂静脉给药仍为标准途径.抗栓治疗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推荐常规血栓抽吸术,但高危患者冠状动脉内抗血小板药物较血栓抽吸术更有效;新型抗凝药物比伐卢定不劣于阿昔单抗+普通肝素;低剂量利伐沙班能明显改善近期ACS患者预后等.我们拟通过解读相应临床研究对冠心病抗栓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 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党争程;杨曙光

    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参与细胞内外蛋白质水解的调节,避免细胞被不适当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酶水解.近年的研究发现,Cys-C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抗炎、抑制酶与激素前体活性等作用[1-3].现简要介绍Cys-C的生化特征、临床检测方法及血清Cys-C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病变程度、预后的相关性.

  • 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平;赵正春

    近年来研究发现,硫化氢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以外的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保护心肌缺血损伤、再灌注损伤、抗高血压、抗休克及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我们就有关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辅助性T细胞17/白介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陈曦;张新超

    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斑块形成、易损斑块破裂到血栓形成的全过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生理过程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参与者[1],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根据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效应细胞的生物功能特征,传统上将CD4+T细胞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1型(Th1)、辅助性T细胞2型(Th2)和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激活、Th1及Th2细胞失衡促进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和斑块不稳定性[2].

  • 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对高血压小鼠心脏损伤和重构的影响

    作者:李玉琳;张聪聪;吴依娜;王春筱;阿希;王吉静;王月丽;王绿娅;杜杰

    目的 观察高血压介导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在心脏浸润的情况,探讨其对高血压心脏损伤和重构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ng Ⅱ灌注组,每组10只,采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分别灌注生理盐水和Ang Ⅱ,采用鼠尾套法监测小鼠动脉血压.于灌注后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sson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心脏纤维化和心脏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观察循环中单核细胞上CCR2受体表达和心脏中CCR2受体的配体MCP-1表达;1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脂质体包裹氯膦酸二钠方法清除小鼠体内巨噬细胞,以注射脂质体包裹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灌注生理盐水和Ang Ⅱ后观察心脏纤维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相比,Ang Ⅱ灌注后1d收缩压开始升高,7d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157.0±13.9) mm Hg比(93.0±11.1)mm Hg,P<0.01],心脏中胶原沉积增加(4.1%±0.7%比0.4%±0.1%,P<0.01),Ⅰ型胶原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物α-SMA的蛋白表达增加.流式检测示心脏中CD45+ F4/80+细胞浸润增加;心肌组织半乳糖凝集素2(Mac-2,巨噬细胞标志)和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外周血CD45+ CD11B+单核细胞表达CCR2,心脏中MCP-1的mRNA表达增加;小鼠去除巨噬细胞后,Ang Ⅱ灌注7d的心脏中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心脏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高血压促进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在心脏的募集,巨噬细胞浸润与心脏纤维化发生相关,去敲除巨噬细胞能够抑制高血压心脏纤维化.

  • 聚乙二醇-过氧化氢酶在小鼠心肌肥厚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涛;阮杨;丁铃;朱玉萍;满永;王抒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过氧化氢酶在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建立C57BL/6小鼠心肌肥厚和心肌损伤的模型,通过二氢乙啶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asson Trichrome染色等实验,检测聚乙二醇-过氧化氢酶在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和损伤模型中对氧自由基生成、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表达的影响.结果 小鼠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后,发生心肌肥厚和缺血损伤,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生成明显升高,SOD-1的表达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发生心肌纤维化,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异丙肾上腺素处理组比较,聚乙二醇-过氧化氢酶(30000U·kg-1·d-1)预处理组心肌肥厚改善,氧自由基生成明显降低,SOD-1水平明显提高,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纤维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抗氧化剂聚乙二醇-过氧化氢酶可以有效进入心肌组织,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B族维生素在雄性小鼠高尿酸血症中的作用

    作者:石金鑫;董静;朱平

    目的 研究B族维生素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对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 SPF级昆明雄性小鼠63只,按体质量完全随机分成6组,A、B、C、D、E和F组.A组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B组酵母膏+乙胺丁醇混合液灌胃处理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作为对照组;其余4组除建立模型外,还需在C组小鼠灌胃液中加入别嘌呤醇片,在D、E和F组中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混合溶液.3周后取血测定小鼠血尿酸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氮值.结果 3周后,6组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469,P<0.05).与B组比较,D、E和F组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217.38±74.99) μmol/L,E组(228.19±65.25) μmol/L,F组(174.48±34.60) μmol/L比B组(302.93±56.99)μmol/L,均为P<0.05].其中F组降低更显著,但其降低效果均低于C组[C组(105.52±49.32) μmol/L比F组(174.48±34.60) μmol/L,P<0.05].6组小鼠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0499,P<0.05).与B组比较,E组和F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E组(16.52±10.95) μmol/L,F组(18.63±10.77) μmol/L比B组(2.51±3.89) μmol/L,P<0.05],且与C组比较,F组升高更明显[C组(9.35±5.65) μmol/L比F组(18.63±10.77) μmol/L,P<0.05].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尿酸水平呈负直线相关(r=-0.278,P<0.05).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同时较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

  • 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减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党晶艺;左惠荣;蒋娜;王东娟;张荣庆;司瑞;郭文怡

    目的 探讨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 (DAA-Ⅰ)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模拟缺血/再灌注+DAA-Ⅰ (2.5、3.75、5.0μmol/L)组.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Bip、CHOP/GADD153、pro-caspase-12、cleaved-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SI/R组CMEC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上升(24.85%±0.67%比3.55% ±0.11%,P<0.01).与SI/R组相比,SI/R+DAA-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迁移率上升(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凋亡率明显下降(15.18%±0.40%比24.85% ±0.67%,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较,SI/R组和SI/R+DAA-Ⅰ组的GRP78、CHOP/GADD153、cleaved-caspase-12表达明显上升(均为P<0.01).与SI/R组相比,SI/R+DAA-Ⅰ组的GRP78、CHOP/GADD153、cleaved-caspase-12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 DAA-Ⅰ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CMECs凋亡,促进CMECs存活,改善细胞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ERS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 第28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男性假两性畸形

    作者:牟忠卿;肖军财;孙明晓

    患者社会性别女性,26岁.因"间断头胀1年余"入院.患者自青春期起无月经来潮,曾于18岁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胀不适,无明显头晕、头痛,未测血压.9个月前再次因无月经来潮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睾酮水平低;染色体为46,XY;妇科超声未见子宫,诊断为"两性畸形",予炔雌醇25 μg/d口服治疗.6个月前出现乳腺胀痛、乳腺结节,乳腺钼靶示乳腺增生,查血钾2.83 mmol/L,睾酮明显降低(<0.1 ng/ml),患者自行停用炔雌醇.停药1个月后,乳腺胀痛缓解,结节消失.1个月前因腹股沟包块压痛感,又就诊当地医院,查血钾3.16mmol/L,超声未见子宫影、双卵巢显像不清,双侧肾上腺增大,拟行腹股沟包块手术,术前查血钾3.0 mmol/L,血压升高达155/112 mm Hg,考虑麻醉风险较高,未予手术.遂就诊于我院.3年前患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对牛奶、粉尘、烟雾、海鲜等过敏,否认药物过敏史.无月经来潮,未婚.

  • 第27例:临床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腹泻、发热

    作者:林雪;严晓伟;方理刚;方全

    患者男性,25岁.因"水肿40余d,加重2周,腹泻、发热3d"于2011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0余d出现恶心、纳减,此后出现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伴尿量减少.人院前20 d外院查尿常规+沉渣:蛋白>3 g/L,红细胞6~8/HP,异形100%.24 h尿蛋白1.88 g.血生化:白蛋白15g/L,肌酐93 μmol/L,总胆固醇17.01 mmol/L,三酰甘油3.7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0 mmol/L.入院前2周水肿加重,伴活动耐量减低,平地行走数步即感呼吸困难.入院前3d出现黄色水样便,10 ~20次/d,次日发热,高体温39.5℃.急诊室查血常规正常;白蛋白5 g/L,肌酐170 μmol/L,血钾4.9mmol/L.血气分析:pH 7.46,二氧化碳分压24 mm Hg,氧分压70 mm Hg.超声示少量腹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心肌酶:肌酸激酶(CK) 131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3.8μg/L,肌钙蛋白Ⅰ(cTnI) 37.83 μg/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80872 ng/L.床旁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尖部、左心室前壁及室间隔运动减低,余室壁运动增强,左心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5%,少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予抗感染、利尿、输白蛋白、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尿量1000 ml/d.体质量增加20 kg.个人史:吸烟10余年,7~8支/d,饮酒10余年,每日1瓶啤酒.既往、婚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 IN-CROSS研究:对比依折麦布/辛伐他汀10/20 mg与瑞舒伐他汀10 mg对他汀类单药疗效不佳的高胆固醇血症高危患者的调脂作用

    作者:Farnier M;Wiley Blackwell组织

    IN-CROSS研究是为了评估接受他汀类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高胆固醇高危患者换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EZE/SIMVA) 10/20 mg或瑞舒伐他汀(ROSUVA) 10 mg后的调脂效果,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10个国家85个试验点进行的Ⅳ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该研究共入选了618例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2.5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2 mmol/L]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并在随机分组之前每日稳定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6周.患者首先进入为期6周的开放标签用药的稳定期,期间继续服用之前的他汀类药物.在根据研究点和他汀剂量/效力进行分层后,患者被随机分入EZE/SIMVA 10/20 mg组(n =314)或ROSUVA 10 mg组(n =304),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为LDL-C在试验结束时较基线值的平均百分比变化.主要的次要疗效指标为试验结束时LDL-C达标患者的百分比.

  • IN-CROSS研究事后分析:对比依折麦布/辛伐他汀10/20 mg与瑞舒伐他汀10 mg对伴有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且他汀类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胆固醇血症高危患者的调脂作用

    作者:Vaverkova H;Wiley Blackwell组织

    IN-CROSS研究亚组分析是对之前进行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析因分析.试验入选患者和分组方法见文献[1].对总人群和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符合下列1项以上标准者被列为T2DM患者:既往诊断为T2DM;使用降糖治疗;空腹血糖水平≥126 mg/dl),均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分别有182例伴有T2DM的患者和434例不伴有T2DM的患者进入分析.

  • F1000数据库心血管领域推荐文献分析

    作者:周白瑜;段春波;石婧;谭潇;何青;刘德平;于普林

    目的 通过检索F1000数据库心血管领域,对推荐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该数据库目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 于2013年3月12日,检索F1000数据库,时间选择1999-2013年,选择“心血管医学数据库”和“心血管生物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编程将检索结果导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3年3月12日,F1000共入选104449篇文献.在“心血管医学数据库”中,共有4009篇被推荐文献,其中FFa≥6分的共152篇(3.79%).在“心血管生物数据库”中,共有2639篇被推荐文献,其中FFa≥6分的共128篇(4.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2012年的心血管医学研究共检出149篇,其中FFa≥10分2篇(1.34%),8~10分的2篇(1.34%),6~8分的论文2篇(1.34%),<6分的143篇(95.97%).搜索第一作者为中国(含香港、澳门、台湾)的,共检出63篇.FFa均无超过6分的表现.结论 通过F1000数据库可以了解期刊发表的哪些文章受到专家的关注以及专家是如何评价某篇文章的.但存在覆盖面不广,有选择偏倚的问题.

  • 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益处——IN-CROSS研究及事后分析启示

    作者:沈潞华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男性10.6%,女性8.8%),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为15.5%,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体质量增加而增长.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共患病,一项美国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近60%.血脂异常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很高.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46 239例20岁以上成年人中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血脂异常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无血脂异常者(城市:15.2%比9.4%,农村:11.0%比6.7%).并且随血糖升高,血脂水平也更高,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