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相关性探讨

    作者:邓爱玲;马济顺;杨帆;孙宁玲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脂肪肝、血脂及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5例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BMI=20~23),超重组(BMI=24~27),肥胖组(BMI≥28),所有患者均测血脂、血压,并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肥胖组较正常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明显差异(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仅TC有差异(P<0.05).BMI与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s=0.911,P<0.01),且肥胖组中中、重度脂肪肝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随着BMI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肥胖组高于超重组,超重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及P<0.05).结论合并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并控制在正常范围,对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及脂肪肝均有重要意义.

  • 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吴杏;叶任高;汪涛;陈国伟;彭文兴;沈清瑞;吴培根;杨念生;余学清

    目的了解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测量我院46例腹膜透析(CAPD)患者、73例血液透析(HD)患者、18例透析前慢性肾衰竭患者及16例健康人的超声心动图,以了解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并分别检查血甲状旁腺素(iPTH)、钙、磷水平,分析血钙、磷、iPTH与LVH之间的关系.结果CAPD组、HD组、肾衰竭组的iPT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以肾衰竭组升高明显,并且与LVH呈显著正相关(r=0.705,P<0.001).CAPD组、HD组的血钙值、血磷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慢性肾衰竭组则血钙明显低下、血磷明显升高.结论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导致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 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时肺静脉内径的变化

    作者:刘守莲;武连芬;朱维平

    目的探索肺静脉内径变化在诊断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90例正常健康者和132例冠心病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肺静脉显示情况及其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测量左心室长轴与主动脉长轴之间的夹角,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冠心病组左心室长轴与主动脉长轴之间的夹角变小,右上、左上、左下肺静脉显示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右下肺静脉显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心功能越低其显示率越高.左心功能Ⅰ~Ⅱ级时肺静脉内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左心功能Ⅲ~Ⅳ级时肺静脉内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宽(P<0.05).结论左心功能轻、中度减退时不引起肺静脉形态学变化,当肺静脉内径增宽(≥1.25 cm)时,提示临床上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功能≥Ⅲ~Ⅳ级),可作为超声诊断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肺静脉指标.

  • 数字荧光透视检出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冰;高举平;杨敏清;程树亮;刘永平

    目的评价数字荧光透视检出冠状动脉钙化(CAC)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14例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经数字荧光透视检查CAC,以冠状动脉造影存在1支以上的管径狭窄≥50%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114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63例,无冠心病患者51例.冠心病组CAC阳性率明显高于造影无冠心病组(71.4%对13.7%),P<0.01;以数字荧光透视有无CAC判断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总符合率为78.1%;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其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数字荧光透视检出CAC简便易行,无创伤性,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符合率高,可广泛用于临床预测及诊断冠心病.

  • 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冬眠心肌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杜志民;罗初凡;胡承恒;李怡;曾武涛;伍贵富;马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与冬眠心肌的量化关系.方法53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核素心肌显像,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①全组QTd从术前的65.85±25.83ms降至术后的56.79±29.73ms(P<0.001).②有节段收缩功能改善的病人(IP组)QTd显著小于无节段功能改善的病人(NIP组)(P<0.001);术前QTd与术后左心室整体室壁运动指数(WMSI)的变化呈中度负相关(r=-0.48,P<0.001).③术后IP组QTd显著降低(P<0.001),而NIP组无显著变化;术后QTd降低的幅度与wMSI的降低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63,P<0.001).④冬眠心肌检测阳性组QTd显著小于检测阴性组(P<0.001).结论QT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的冬眠心肌数量有关,并可预测PTCA术后冬眠心肌的恢复程度.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溶解障碍的影响

    作者:刘应才;陈锐;夏纪筑;彭永权;魏宗德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溶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28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厄贝沙坦治疗2周前后血压、心率、血浆纤溶性指标(tPA抗原、PAI抗原和D-二聚体)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液指标测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28例病人经厄贝沙坦降压治疗2周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28例病人治疗前血浆PAI-1、D-二聚体和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28例病人治疗前tPA抗原,tPA/PAT-1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增加(P<0.01).结论AT1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纤溶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心钠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阮中宝;马根山;张寄南;马文珠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能受体与M 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心钠素(ANP)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62例DCM患者和76例健康人血清抗β1肾上腺能受体与M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40例DCM患者和19例健康人血清ANP、NO水平.结果(1)DCM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P/N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DCM患者血清ANP、NO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抗β1抗体阳性组血清ANP、NO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或0.01);(4)抗M 2抗体阳性组血清ANP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而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DCM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ANP和NO;(2)自身抗体有致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可能参与DCM心室重构;(3)抗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在心室重构中存在不同的信号通路.

  • 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终点初探

    作者:黄战军;谢建雄;朱平先;王合金;于世龙;曾秋棠;张家明;何永生;陈建中

    目的探讨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射频消融终点.方法在AVN-RT患者中,对心房A1A2和A1A2A3程序刺激房室结功能曲线均呈连续性者为I组,A1A2刺激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而A1A2A3刺激呈不连续性者为Ⅱa组,房室结功能曲线均呈不连续性者为Ⅱb组.行慢径区域消融后,对组间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I组非典型AVNRT的诱发率高于Ⅱ组(27.3%vs 5.6%,P<0.05).在I组和Ⅱa组,消融后长A2H2间期(A2H2max)均比消融前有所缩短,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Ⅱb组则显著缩短(376±73ms vs 206±56ms,P<0.01).消融后I组、Ⅱa组和Ⅱb组的长A3H3间期(A3H3max)均比消融前显著缩短(274±71ms vs 196土45ms,P<0.05;362±91ms vs 226土72ms,P<0.01;385±88ms vs 219±61ms,P<0.01).结论非典型AVNRT与房室结功能曲线的连续性有关.对于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性的AVNRT患者,消融后A3H3max的缩短可作为消融终点的指标之一.

  • 硝普钠在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中的应用

    作者:童延清

    目的观察硝普钠伍用多巴胺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除继续采用有效抗生素、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治疗外,予硝普钠50mg、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避光静脉滴注,疗程3 d.结果显效29例(72.5%),有效11例(27.5%),总有效率达100%;用药30 min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即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P<0.01);心率血压乘积明显下降(P<0.01),心肌耗氧量降低;随着疗程的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舒张早期大充盈速度(E)与舒张晚期大充盈速度(A)的比值(E/A)明显增加,治疗后增加显著(P<0.01);血浆NO增加(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P<0.01);治疗后共有14例(43.8%)原有心律失常消失.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有良好效果.

  • 苯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远重;程芳洲;徐旭燕;成晓岚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前列腺素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CHF患者苯那普利治疗2周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结果CHF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2周后血浆AngⅡ、TXB2浓度明显下降,6-keto-PGF1a水平显著升高,TXB2/6-keto PGF 1a比值明显下降(P<0.01);血浆TXB2的降低与6-keto-PGF1a升高呈负相关(r=0.59,P<0.01);平均动脉压的下降与6 keto-PGF1a的升高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苯那普利治疗2周有利于恢复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环境的稳定.

  •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作者:王兴德;李淮;何梅先

    目的研究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15例UA患者根据其病史、心电图及肌钙蛋白T(TnT)变化分为低危险组(A组,48例)、中危险组(B组,36例)和高危险组(C组,31例).分别记录入院前48h心绞痛发作情况,其中98例(A、B、C组各41例、30例和27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详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住院期间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C组心绞痛病史明显短于A组和B组,二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C组患者入院前48h心绞痛发作次数较A组为多(P<0.05);C组三支病变较A组多见,而单支病变A组较C组多见(P均<0.05);C组CRP水平较A、B组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高危险组冠状动脉病变较低、中危险组广泛,心绞痛发作次数亦较后二组为多,临床上常需要更强的药物治疗及积极的介入和外科治疗.

  • 卡维地洛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平雨华;申丽婷;胡奉环;刘恒莲

    目的比较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运动试验结果阳性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人97例,按人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两组用药均于两周内调整至目标剂量(心室率55~60次/min),然后给予目标剂量治疗4周.共86例病人完成试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试验主要参数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耗量等指标.结果两种药物均能增加运动耐量,但卡维地洛优于阿替洛尔(P<0.01~0.00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卡维地洛亦优于阿替洛尔(P<0.05及P<0.01).结论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效果优于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且不良反应小.

  • 心室同步收缩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新娟;王秉臣;崔炜

    作为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双室起搏由于校正了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了心功能状态.本文介绍了心室同步与不同步收缩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正常心脏泵血功能的心脏电机械活动顺序以及心室同步收缩的指标.

    关键词: 心功能 心室收缩
  • 雌激素受体及其介导的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付晓东;王庭槐

    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是由雌激素受体所介导,血管壁中存在有雌激素受体,为雌激素对血管的直接作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本文介绍了雌激素受体的结构和特性、雌激素受体亚型、雌激素作用机制、膜雌激素受体及血管壁雌激素受体及其介导的血管保护作用.

  •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武涛;马虹;冷秀玉;廖新学;何建桂;唐安丽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中应用Ang-(1-7),用TRIz0l试剂法提取心肌细胞总RNA,用特异性c-fos引物(GAPDH作内参)和SuperScript一步法RT-PCR试剂盒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用GSD凝胶成像系统拍摄打印,条带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定量.结果AngⅡ作用心肌细胞30min后,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较对照组c-fos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当用Ang-(1-7)与AngⅡ联合作用时,AngⅡ诱导心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作用明显受到抑制(P<0.01).予A-779预处理后,Ang-(1-7)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作用消失,而A-779其本身对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其作用能被A-779阻断.

  •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马世玉;吴基良;陈金和;李立中

    目的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结扎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SAOH,测定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6h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血浆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生物素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及免疫组化观察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再灌注6h后,SAOH1组(50mg/kg)及SAOH2组(100mg/kg)较IRI组,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4.89±0.26)、(3.57±0.21)nmol/mg@pro vs(6.97±0.34)nmol/mg@pro,P值均<0.01];血浆SOD活性明显提高[(9.88±o.18)、(11.40±0.37)μIU/L vs(3.39±0.24)μIU/L,P值均<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减少[(14.67±3.05)%、(7.49±2.62)%vs(21.96±7.68)%,P值均<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7.73±1.84)%、(5.02±1.01)%vs(18.59±5.68)%,P值均<0.01];而心肌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12.51±3.42)%、(17.48±4.72)%vs(7.32±2.05)%,P值<0.05,<0.01],Bax和Bcl-2的比值也随之下降[(o.63±o.25),(0.29土o.57)vs(3.32±0.10),P值均<0.01].结论SAOH能减少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血浆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胡昌兴;马业新;付度关;任澎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VSMC,用AngⅡ诱导其增殖,分别用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诱导剂和阻断剂,以诱导和阻断HO-1.通过酶联免疫法及同位素技术分别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及VSMC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量.结果氯血红素(Hm)显著增高培养上清液中COHb,对由AngⅡ诱导的VSMC 3 H-TdR掺入量的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内源性CO对AngⅡ刺激的VSMC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HO-CO系统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 雌激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飞雪;黄体钢;周丽娟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于胎儿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0.1nmol/L~100nmol/L)的雌二醇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VSMC,利用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培养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及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1.0nmo1/L~100nmol/L雌激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10%胎牛血清诱导HVSMC增殖和胶原合成.结论小剂量雌二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超生理剂量雌二醇可能诱发血管损伤.

  • 兔在体左心室肥厚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建民;马业新;付晖;李泱;马洁;杨天娇;徐大文;陆再英

    目的探讨兔在体左心室肥厚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变化.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腹主动脉缩窄组),并设假手术组(仅游离腹主动脉未缩窄)作为对照.采用自制复合式电极在兔左心室游离壁同步记录在体心内膜、心肌中层、心外膜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比较两组间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差异.结果腹主动脉缩窄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游离壁厚度、全心重量及其与体重比率均大于假手术组.缩窄组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复极至100%的时程(MAPD100)(内膜191±19ms,中层244±24ms,外膜1 96±15ms)均比假手术组(内膜170±18ms,中层172±15ms,外膜168±16ms)延长,以中层心肌MAPD 100的延长为明显;缩窄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65±10ms)较对照组(4±3ms)明显增大(P<0.01).结论兔在体左心室肥厚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明显增大,可能是肥厚心肌心律失常发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 丙丁酚对兔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涂永生;杨云波;廖端芳

    目的研究丙丁酚对兔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内膜增生及管壁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PTA术后2周组及PTA术加丙丁酚防治3周组和5周组.治疗组在PTA术前1周给药,术后继续给药2周和4周,分别为丙丁酚防治3周组和5周组.取各组实验动脉段石蜡切片,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测出中膜面积(MA)、新生内膜面积(NEA),并计算新生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率(NEA/MA).用免疫组化测周期素D1(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m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PTA术后2周组,内膜增生显著,cdk4、cyclin D1和PCNA均在内膜层表达,而中膜表达较少或几乎检测不到.与PTA术后2周组相比,丙丁酚防治3周组新生内膜减少达71.3%(P<0.01),cdk4、cyclin D1和PCNA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低69.9%、73.7%和79.6%(P均<0.01).结论丙丁酚防治3周对兔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抑制作用显著,同时伴有cdk4、cyclin D1和PCNA阳性表达下降.提示丙丁酚对新生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 cTnT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黄松音;姚燕丹;范侠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脏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50例T2DM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T,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按FBG、HbA1c是否正常将50例T2DM患者再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不稳定组血清cTnT含量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11例合并心脏病患者血清cTnT浓度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cTnT检测有助于T 2DM合并心脏病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和病情分析.

  •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谢帕莎;吴小妮;张育君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断为ICM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冠心病史;以老年男性多见(80.4%);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多数显示左心室扩大,室壁运动呈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45%;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呈1支或多支血管病变,血管狭窄平均>75%,甚至完全闭塞.结论ICM以老年男性多见,临床以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ICM较好的方法.

  • 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的变化

    作者:颜昌福;成功;李金生;吴强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25),治疗组给予倍他乐克50~200mg/d,共3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3周前后QT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3周后QTd、QTcd、QTmax、QTmin、HR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QTmax无改变(P>0.05),QTmin延长(P<0.01),HR减慢(P<0.01);QTd、QTcd缩短.结论倍他乐克可延长AMI患者的QTmin,对QTmax无影响,使QTd减小,有利于AMI患者心肌电活动的一致和稳定,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率压乘积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魏玲;杨丽霞;齐峰;赵颖;郭传明;王燕;王先梅;李丽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5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6.8岁,男228例,女177例,测定其静息心率、血压、血脂及血糖,并与正常对照组238例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左心室肥厚者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P<0.05).合并高血糖及高胆固醇者,其静息心率显著高于血糖及胆固醇正常者.结论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与高血压的发展、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及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有关.

  • 超声下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晖;张军康;鲁海;袁建国;巩洁;韦文博

    目的评价超声下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液.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时间2~5min.无1例出现心肌或其它脏器损伤,4例出现抽吸时导管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通畅,1例出现局限性皮下渗液,1例穿刺处皮肤轻度红肿,经处理后消失.留置导管时间一般2~14d,长2月余.结论超声下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方法简单,能安全有效缓解心包填塞症状,成功率高,可替代传统穿刺方法.

  •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怀新;窦丽娟;王素英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5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人院时心电图Ⅱ、Ⅲ、avF ST段是否压低分为ST段压低组(n=35)与ST段无压低组(n=20).1月内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比较两组病人合并其它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心功能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ST段压低组合并其他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77.14%,其中单支病变右冠状动脉22.86%,左回旋支17.14%,合并双支病变37.14%,而无ST段压低组合并其它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15.0%.在广泛前壁加高侧壁心肌梗死Ⅱ、Ⅲ、avF ST段压低时合并其它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12.50%.结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 ST段压低时多提示合并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而广泛前壁加高侧壁心肌梗死并出现Ⅱ、Ⅲ、avF ST段压低更可能是一种对应性变化.

  • 21例心血管X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刘定彬;张研

    目的分析心血管X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血管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创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合并症等.结果除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外,心血管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试验、胸痛缓解方式、治疗措施、易患因素等均与冠心病极为相同.结论心血管X综合征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阶段或不同发展阶段,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同一病理变化在冠状动脉主要分枝和微血管的不同部位的表现;从指导临床诊治角度考虑,将心血管X综合征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病理分型更为实用.

  •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郝国贞;刘晓堃;傅向华

    目的探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DS)治疗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105例病人随机分为无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置入术(DS)组和在球囊预扩张的基础上行支架置人术(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x线照射时间、平均造影剂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S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1.0%,对照组为95.7%(P>0.05).DS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3.50±13.54min vs 27.96士15.23 min,P<0.05).DS组平均X线照射时间较对照组减少(6.04±4.1 3min vs 6.67±3.65min,P<0.05),而且平均造影剂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35±65ml vs 157±62 ml,P<0.01).DS组和对照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和3.85%,P>0.05.结论DS治疗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而且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短及造影剂用量少.

  • 凯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作者:刘晓堃;郝国贞;傅向华

    目的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用凯时注射液200μ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除不用凯时注射液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前后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氧耗量(心率×收缩压/100)及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比较其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52.9%),有效27例(39.7%),无效5例(7.4%),总有效率92.6%.两组总有效率(P<0.05)和显效率(P<0.0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EF、CO增加,氧耗量及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 冠状动脉瘘并发急性心肌梗死2例

    作者:李潞;冯丰;王宁夫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2岁,以突发心前区疼痛2天为主诉入院.疼痛呈压榨性,向左肩背放射,未用药治疗,既往健康.

  • 超声心动图测定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指数

    作者:汪东荣;丁丹;刘媛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分别测定期前收缩时,前、后各心动周期中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D),收缩末期内径(ESD),R-R间期,计算心博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期前收缩时SV、EF及FS均较正常心动周期明显下降.结论期前收缩可影响左心功能.

  • 青少年感染后不伴有心肌酶、心电图改变的单纯心脏增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子志;米红光;刘昕;申素芳;周玮娜

    目的探讨青少年感染后单纯心脏增大与心肌炎的关系.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测感染后青少年心脏结构,同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并随访.按是否符合传统心肌炎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心脏增大组和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形态学及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形态学改变及转归过程均无差异.结论青少年感染后单纯心脏增大应属于心肌炎范畴.

  •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CCU病房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鹏;谢志斌;曹世平

    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我院CCU病房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UCG)检查116例,其中男85例,女31例,年龄13~84岁,平均59.3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儿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

    作者:金红;程战庆;唐静;王惠;魏立亚;周振芳;李欣;夏明钰

    目的测定正常儿童左、右冠状动脉(LCA、RCA)内径(LCAd、RCAd)正常值.方法对126例0~7岁正常儿童,于LCA和RCA开口o.5~1.0cm处取内缘测其内径,取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测量主动脉(AO)内径(AOd),并计算LCAd/AOd及RCAd/AOd值.结果婴儿组LCAd、RCAd分别为0.120±0.028cm,0.115±0.023cm;幼儿组分别为0.151±0.020cm,0.144±0.024cm;学龄前儿童组分别为0.192±0.026cm,0.179±0.028cm.各年龄组正常儿童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内径之比<0.10±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简便、无创地检测儿童冠状动脉病变及演变,对指导用药、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宋阳光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原发性高血压(PPH),现报道如下.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