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媛;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陈明哲

    目的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 CAL)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本文分析CA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正确诊断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对近2年来确诊为CAL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病理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3例患者确诊为CAL.患者为老年(-x=70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3例),胸前、肢体导联异常Q波(3例).心肌电压和心肌团块比值下降.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3例);左心室舒张内径减小(2例);左心房增大(3例);E/A比值倒置;心内膜闪耀的颗粒样物质(1例);心包积液(2例);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3例).肾脏病理显示基底膜、小动脉大量微细纤维淀粉样物质沉积.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同时合并肾病综合征等提示CAL的可能.当心脏外病理确诊为淀粉样变性后,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异改变可帮助确诊CAL.

  • 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作者:杨树森;李为民;李悦;刘培栋;王旭;薛竞宜;张旭

    目的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参照国外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标准,对2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27例患者共28处病变,置入28个支架,其中A型病变14例,B1型病变10例,B2型病变4例.置入支架前管腔狭窄程度为78.2%±5.6%,支架置入后血管残存狭窄程度为0.9%±1.4%,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作者:李萍;贾天军;王立新;张树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标准.方法对50例健康者(对照组)和5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TRF/Cr为0.05±0.03mg/mmol,mALB为3.61±2.46mg/L,RBP/Cr为7.46士5.02μg/mmol,NAG/Cr为0.52±0.46 U/mmol,尿蛋白定性阴性的高血压患者TRF/Cr、mALB、RBP/Cr及NAG/G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TRF+mALB为62%,TRF+NAG为54%,mALB+NAG为44%,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使阳性率提高到78%,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尿TRF、mALB及NAG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 6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作者:彭剑;王晓暾;苏唏;朱国英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和结果 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共检出心肌桥69例.发生率为4.11%.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位于LAD近段1例,中段57例,远段11例.伴有冠心病的心肌桥13例,伴有瓣膜病3例,伴有心肌病3例,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0例.孤立心肌桥中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25例,50%~70%17例,<50%8例.孤立心肌桥中有胸痛症状25例;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18例;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18例.69例心肌桥中超声心动图或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室壁肥厚1 3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心肌桥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也可孤立存在.心肌桥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期的高度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ST-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狭窄程度越重,上述表现越显著.

  • 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作者:刘桂清;马增山;马胜军;董铭锋;柴守栋;郭英华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总结术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随诊18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监测血凝指标,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另选取同期47例风湿性心脏病无左心房血栓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作对照.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血栓发生率.结果血栓组(Ⅰ组)术后血栓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组)(P<0.05),呈显著性差异,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10,P>0.10).血栓组术后半年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1).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应注意调整PT和INR稍高于常规标准,溶栓治疗是治疗术后血栓形成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良旭;吴良洪;甄文俊;田家政;马玉健;王厚芳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检测术前、术后1天、3天、7天和14天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T淋巴细胞总数)、CD4(辅助T淋巴细胞)、CD8(抑制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术后第1、3天血清CD3、CD4、CD8活性明显降低,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前降低.术后7至14天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不良影响,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术后病人免疫机能,预防术后感染.

  • 青少年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李莎;雷兆文;陈子立;林达;柯细松;钟耀明;吴素芬

    目的探讨青少年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2名健康汉族大学生(冠心病家族史阳性者67人,阴性者85人)的apoE、apoBXbaI、apoB3'VNTR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组的e4、x+、VNTR-B(HVE>38)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且与血TC、LDL-C、apoBl00水平升高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apoE的e4、apoBXbaI的x+、apoB3'VNTR的VNTR-B可能为冠心病的重要遗传标记.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作者:朱志军;黄元伟;徐根银

    目的为了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机制.方法对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6例正常人测定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与临床分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GF-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分别为26.22±20.23μg/l和48.02士33.42μg/l,P<0.05);且IGF-1水平与临床分级呈负相关(r=-0.437,P<0.05).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分别为58.06±13.57mm/l和74.35±24.86mm/l,P<0.05);IGF-1水平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1).结论 IGF-1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可能途径之一就是通过降低NO来进行.

  • 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缓冲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世军;李长育;周素敏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扩张性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及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缓冲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是否相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54例(EH组),健康志愿者47例(HM组),应用二维超声评估颈动脉缓冲功能,应用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水平.结果 EH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葡萄糖较HM组显著升高(P<0.01).EH组颈动脉扩张性、胰岛素敏感指数较HM组显著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扩张性密切相关(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脉压、年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清葡萄糖,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扩张性降低显著相关.其中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空腹血清胰岛素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扩张性降低的相关性尤为密切.结论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扩张性及胰岛素敏感性水平较健康人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缓冲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新生

    作者:吴立华;韩忠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相应升高,此类患者相当痛苦,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新近提出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为此类患者提供了美好前景.血管新生是指从原有血管床处以发芽方式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形成新的血管.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治疗性"生物旁路".VEGF、FGF、HGF等能通过很多因素调节,其中低氧是很重要因素,从而促进血管新生起到治疗作用.这已经在动物及临床前期实验得以证实.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丽;沈潞华

    本文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

  •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毅敏;张庆瑜;王佩显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先天性或获得性Hcy代谢异常导致的Hcy增高为独立于传统致病因素之外引起缺血性动脉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本文就Hcy的代谢,致病机制以及与缺血性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缬沙坦、苯那普利及合用时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

    作者:车京津;张承宗;陈元禄;杨万松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选择性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合用时对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24小时的SD大鼠被随机分至B组(苯那普利2mg/kg/d)、V组(缬沙坦15mg/kg/d)、B+V组(苯那普利1mg/kg/d+缬沙坦7.5mg/kg/d)和C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S组)作为正常对照.治疗6周后测量体重、心脏重量、非梗死心肌胶原含量,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活性或含量.结果 MI后6周左心室(LV)、右心室(RV)重量以及右心室与左心室重量比、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增加(C组比S组,P<0.05),苯那普利、缬沙坦及合用均显著降低以上指标(与C组比较,均P<0.05).C组心脏局部AngⅡ、ACE和Ald较S组明显升高(P<0.01),三种治疗组均使其显著降低并恢复至正常(与C组比较,均P<0.01;与S组比较,均P>0.05).结论 1.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左心室重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ACEI、ARB均有减轻MI后左心室重构方面的作用.3.合用ACEI与ARB具有良好的叠加作用.

  • 慢性肺心病患者肾上腺髓质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田迎春;查金顺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在慢性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吸烟、缺氧、肺功能等因素对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方法 测定63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肾上腺髓质素(ADM)及缓解期与正常组60例对照,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病人年龄、病程、吸烟、肺功能等因素对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与正常组对照,肾上腺髓质素显著升高(P<0.00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动脉氧分压PaO2、吸烟是影响肾上腺髓质素的独立因素.结论肺心病患者肾上腺髓质素高于正常人,且肾上腺髓质素升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缺氧、吸烟是影响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独立因素.

  • 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对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何建桂;黄艺仪;孙冰;马虹;柳俊;张苗青;杜志民;胡承恒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在女性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21例有胸痛症状的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53例)和冠心病组(68例),均接受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恢复比(运动结束后3min与运动高峰时收缩压比值)的差异;并探讨该比值在女性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在冠心病组,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0.99±0.11vs 0.83±0.10,P<0.01);在女性患者中,单用ST段下移≥0.1mV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3%、58.6%、65.1%;以运动中ST段下移≥0.1mV且运动后收缩压恢复比>0.90为标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9%、88.7%、85.7%.与前者比较,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P分别<0.01和<0.05).结论在女性患者,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是判断冠心病的有用指标,结合ST段下移,可以提高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干预效果

    作者:农业政;冯慧玲;黄丽香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体外反搏前后的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并采用配对资料显著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反搏前后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为25.8±7.2,缺血总负荷为290±139.32,反搏治疗后分别为5.9士3.2和108.16±65.95(P<0.01).结论体外反搏对改善心肌缺血总负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心病泵衰竭21例分析

    作者:计乐群;陈伟新;董卫欣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心病泵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脏泵衰竭应用IABP的疗效.对比IABP治疗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IABP 30分钟后舒张期反搏压达到65~130mmHg,心脏指数从1.60士0.20L·min-1·m-2上升到2.27士0.21L·mm-1·m-2(P<0.001),平均动脉压从47.1±16.0mmHg上升到85.3±25.5mmHg(P<0.001),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总死亡5例,依赖IABP终死亡3例,应用IABP相关合并症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应用IABP发生合并症3例.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了心肌氧供-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因此是治疗冠心病泵衰竭的有效手段.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对左心室肥厚、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孙文莲;刘玉良;李秀平

    目的研究脉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入选60岁以上369例高血压患者,脉压均大于60mmHg以上进行分析,按平均压<118mmHg和≥118mmHg分为二组,再以脉压60~80mmHg,81~100mmHg,>100mmHg分为3个亚组.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QT离散度,逐渐增加P<0.01.(2)脉压相同而平均压分别<118mmHg与≥118mmHg两组进行比较,心肌肥厚,QT离散度,无明显差异,而平均压≥118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118mmHg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QT离散度,相关性较收缩压,舒张压更密切.

  • 应用心阻抗图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作用

    作者:姜善;明玉梅

    目的应用心阻抗图(ICG)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GluCose 250ml中静脉滴注,25~30滴/分.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SV、CO、CI、EF及PEP/LVET5项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后SV、CO、C1、EF和PEP/LVET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治疗用药后能改善心阻抗图的多种客观指标.说明黄芪可增加心脏搏出量和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具有强心作用.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如意;王建华;尹洪宁;张省娟;王明明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P Sonos-5500型超声诊断仪配置的AD-IBS软件,对比测定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心肌组织的IBS%(背向散射积分均值的校正值)和CVIBS%(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的校正值).结果 1糖尿病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IBS%较对照组增大(P值分别<0.05和<0.01),CVIBS%较对照组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2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EF(射血分数)和FS(短轴缩短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舒张功能参数TVI-E/TVI-A(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和A峰时间速度积分比值)糖尿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肌组织特征与健康者显著不同,背向散射积分测定可以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病变.

  • 5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测定结果分析

    作者:张立晶;张浩;孔凡龙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的血脂.方法 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在入院即刻、2周和6周时分别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AMI患者2周和6周时的总胆固醇(TC)为(4.86±0.96)mmol/L和(5.1 7±0.75)mmol/L,明显高于入院即刻的TC水平(4.34±1.04)mmol/L(P<0.05和P=0.001);2周和6周时三酰甘油(TG)分别为(2.12±0.48)mmol/L和(2.27±0.43)mmol/L,明显高于入院即刻的TG水平(1.62±0.39)mmol/L(均为P<0.001).UAP患者入院即刻和2周时的TG水平分别为(1.53±0.48)mmol/L和(1.81士0.43)mmol/L,并有统计学意义,P=0.02.TC、HDL-C和LDL-C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ACS患者在入院24小时测定的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真实的基础值,应在8周后重复测定血脂水平.

  • 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中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立志;孔祥泉;王英丽;王晓华;张锦平;张运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中期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类同.观察组加服甲状腺片20mg/日,疗程16周,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LVEDD两组均缩小,但观察组缩小更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0.01);LVEF两组均增加,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死亡5例.对照组死亡4例.统计学处理无差异.结论小剂量甲状腺激素中期治疗CHF,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增加死亡率.

  •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

    作者:贾秋萍;洪燕;吴晓玲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方法使用无锡市中健科仪有限公司的CB-2300型动态心电血压分析系统监测仪,对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日间血压每30min、夜间血压每60min记录1次,对各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负荷值等参数,老年高血压组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收缩压和血压负荷值有较大差异.夜间血压下降率均≥10%.结论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值等参数是诊断高血压较重要的指标.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一样具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

    作者:张家美;谢春毅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择102例有典型心绞痛或不典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观察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浆fg的关系,同时观察不同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fg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1)、53例心绞痛患者的fg水平明显高于3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3.86±0.70g/L,3.37±0.62g/L,P<0.01);12例急性心肌梗死之fg明显高于心绞痛B组与正常组A组(5.83±1.85g/L;3.37±0.62g/L;P<0 01);2)、在不同的狭窄支数亚组中,Fg水平与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fg水平明显升高,说明fg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房间隔缺损的体会

    作者:夏秀珍;史洪珍;韩怀忠;王晓钟

    本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超(CDE)对18岁以上成人进行心脏检查5万余例,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CHD)8 650例,其中成人房间隔缺损(ASD)1 12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将本组结果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应用CDE诊断成人ASD的准确率.

  • 成人房间隔缺损经导管Amplatzer闭合治疗经食道超声检测价值

    作者:倪锐志;顾云;周兰清;俞卓;叶青;蒋志坚

    本文介绍经食道超声(TEE)监测下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Amplatzer闭合术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和TEE检查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中央型ASD 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21~40(35±8)岁.肺动脉收缩压27.9士7.7mmHg.均为单一缺口.

  • 彩超对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患者腘静脉功能的评价

    作者:王星;吕玲环;王磌;蒋雪梅;刘鸿玉;王淑玲

    下肢深静脉返流,回流障碍,可导致大隐静脉曲张及溃疡形成.本文旨在探讨腘静脉功能改变对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的影响.

  • 超声诊断心肌致密化不良2例报告

    作者:张梅;张运

    心肌致密化不良为先天性心室发育不良的罕见类型,国内少见报道.现报告2例,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10岁和11岁.患者主要症状为活动后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查体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X线表现为左心室扩大、肺血增多.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当地超声诊断为心肌病变,性质未能确定.采用SONOS 1500型和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腔扩大,动度减弱,收缩期室壁增厚率减低,左心室EF降低;左心室壁内膜面出现排列紊乱的无数个肌小梁,突向左心室腔,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病变均累及左心室游离的中下部,室间隔结构基本正常.病变部位近心外膜处心肌回声接近正常心肌;心肌变薄,为5~6mm.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间隙内可见血流与心腔相通.脉冲波多普勒显示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大于E峰.2例患者均未合并其它心脏畸形.

  • 超声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右心导管堵闭房间隔缺损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桂珍;丁文虹;韩玲;吴邦俊;李柔萱

    我院自1997年至2001年6月,在超声引导下应用Amplazer封堵器堵闭56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本研究旨在评价超声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 多普勒超声对肺心病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作者:段丽英;张玲;郭丽焱

    本文对21例肺心病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1例肺心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并将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糖尿病、高血脂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剔除,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47~64岁,平均59士9岁.健康对照组为排除肺部疾病及原发和继发心脏疾病者,共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50~65岁(58±8岁).

  • 组织谐波显像与二维彩色多普勒对不同部位心肌肥厚的诊断比较

    作者:王丽;姜亚东;王微;王良;黄雪兰

    本文对38例不同部位心肌肥厚的患者,探讨不同检查法对不同部位心肌肥厚的诊断价值.采用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组织谐波显像技术(THI)的对比观察.

  • 5例冠状动脉瘘的超声诊断

    作者:邬赟青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 99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导管位置、形态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作者:乌兰巴特尔;王岩;刘波;于峰;贾海波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其可信度、准确度可达100%.本文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就PDA的导管位置、形态来探讨PDA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走行、分布、方向、色彩等基本血流特征.

  • 106例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郭维琼;杨浣宜;陈立军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心功能损害,成为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昏厥甚至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彩色超声Doppler可提高诊断本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将我院近年来受检患者中106例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 多普勒血管超声对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评价

    作者:谷磊;张玲玲;李鼎;房伍磊

    高分辨力超声观测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检测动脉内皮功能的非创伤性方法[1].本文应用该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的3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以评价冠心病(CH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 射频消融术中的回响效应(附四例报告)

    作者:阴彦龙;杜日映;张清;张东成;张明德;韩玉娟;孙海燕;何照国

    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医生会发现一种现象:即某些病例术中明确已消融成功,但术后一天又很快复发,经进一步电生理检查证明原形成心动过速的机制已被消融.并未发现其它机制,各种程序刺激未诱发出心动过速,且以后未再复发;或成功的房室结改良术后出现迟发的房室传导阻滞,且难以恢复,这一现象就是回响效应的结果.

  • 海洛因致心律失常8例分析

    作者:和立;姜睿瑾;曹红溪

    近年来,吸食海洛因者日渐增多,中毒者亦增多,但其引发心律失常者少见.笔者近2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在20~25岁,均有吸海洛因史,吸毒时间在5个月~6年之间.其中静脉注射毒品4例,非静脉吸毒4例.吸毒前均无心脏病或心律失常史.

  • CD62抗原检测应用于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血小板激活和粘附的研究

    作者:宋丽萍;冷希岗;王传华;马洁;王彭延

    目的探讨CD62抗原检测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状况技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用聚乙烯薄膜材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表面修饰后使其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目发生改变,然后进行血栓粘附实验,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计数和材料表面CD62抗原检测.结果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目与材料表面CD6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D62抗原作为不可逆激活血小板的分子标志,可以用作反映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血小板 CD62
  • 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作者:杨鹏生;董少红;庄义浩;罗林杰;林钟文;陈永久;陈科奇

    目的评估病人拔鞘管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主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可下床走动时间与血管并发症.方法 105例病人(男、8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7±12.3岁)在行心导管术后,随机分为人工压迫组(Ⅰ组,53例)和股动脉穿刺点经皮血管缝合器组(Ⅰ组,52例),在术后即刻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和依病人抗凝水平行人工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下床走动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组与人工压迫组止血时间(7.5±3.0和19.5±6.5分,P<0.001)与下床走动时间(4.5±2.0和16.5士5.0小时,P<0.001)有显著缩短,血管并发症(有6人伤口渗血和血肿>4cm,Ⅰ组7.5%(4/53).Ⅰ组3.8%(2/52),两组无显著差异.有4例病人首次应用缝合器止血失效,因为病人的缝合血管周围病变及皮肤组织凹陷,有一例缝合管拆除时缝合线断接,首次成功率达94%(48/52),失败两例再用缝合器缝合获得成功,总成功率达96%(50/52).在Ⅰ组有1例病人在血管成形术3天后出现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后于穿刺伤口再出血而需压迫止血1小时.结论表明经皮血管缝合器应用的安全性优于人工压迫组,缩短了止血与下床走动时间,穿刺点并发症可能减少和病人不适减轻.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