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分析

    作者:赵琦;赵林凤;郑华光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7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及229例健康查体者(非高血压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者的24h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各年龄组间的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24h血压变异性增加,靶器官损害者的24h血压变异性高,未发现血压变异性与年龄相关.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因不明心脏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作者:童晓明;王婷雯;赵云鹤;王华;邱菊;周荣青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判定原因不明心脏收缩期杂音性质的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初诊的原因不明心脏杂音的患者160例,年龄14~86(56±24)岁,分析比较心内科医师进行临床心脏检查(无临床病史、心电图及X线资料参考)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定心脏杂音性质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心动诊断功能性杂音38例,器质性杂音122例,以主动脉和二尖瓣复合病变常见;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S)38例,主动脉瓣反流(AR)32例,二尖瓣反流(MR)45例,三尖瓣反流(TR)28例,二尖瓣脱垂(MVP)15例,室间隔缺损(VSD)12例,另外有19例患者可记录到收缩晚期室内峰值压差.临床心脏检查确定功能性杂音、AS、AR、MR、TR、MVP、VSD及室内峰值压差的敏感性依次为66%、73%、22%、72%、60%、56%、98%及21%,与孤立性瓣膜病变比较,复合瓣膜病变时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差(P<0.001).有16例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心脏检查不符.结论临床心脏检查确定杂音性质有局限性,特别是在一个以上部位瓣膜病变时,因此对原因不明的心脏收缩期杂音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则可明确诊断.

  • 卡托普利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

    作者:陈亚丽;王士昌;戴华;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赵淑健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的干预影响.方法将55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1周,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测定TNF-α,IL-6,IL-10,NO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1);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降低或升高的幅度(P<0.05).结论ACEI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浓度来改善心功能,为其治疗心力衰竭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衡;刘艳兰;丁春华;林青;张文娟;万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初发AMI患者,按AMI发作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n=66)与对照组(n=54),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心肌酶(CPK、CPK-Mb)峰值、心电图QRS记分,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和室壁瘤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IP组CPK、CPK-Mb峰值、心电图QRS记分和心功能不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T/VF和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在AMI病人中发挥了心脏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住院期病死率.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善春;李琳;黄暄;齐惠英;郑刚;刘兆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28例)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4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5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128例)之间CRP、白细胞(WBC)、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CRP和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6和0.013),经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CRP和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OR(比数比)分别为1.683和1.468(均P<0.05).AMI组及U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UAP组与SAP组相比,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

  • 定量核素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疗效的评价及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良福;胡大一;尹传贵;王铁;王振英;贾三庆;刘键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CAG)与核素心肌组织血流灌注显像(SPECT)的相关性及用SPECT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疗效评价.方法于冠心病(CAD)患者CAG之后,放支架之前利用血管造影机自配电脑分析软件,对病变血管直径狭窄和面积狭窄百分比进行自动分析;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分别做静息、潘生丁负荷SPECT检查.结果51例CAG血管直径狭窄(76.16%)、面积狭窄(90.37%)与术前静息SPECT血流灌注损害程度(63.5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54、r=0.176,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面积与术前静息SPECT血流灌注损害面积(71.17%)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1、r=0.327,存在一定的相关性.50例术后1周静息血流灌注损害程度(45.46%)明显低于术前静息血流灌注损害程度(63.50%),P<0.001;21例术后半年血流灌注损害程度(43.73%)明显低于术前静息血流灌注损害程度(60.87%),P<0.001.50例术后1周静息血流灌注损害面积(57.22%)明显低于术前静息血流灌注损害面积(71.17%),P<0.001;21例术后半年血流灌注损害面积(54.67%)明显低于术前静息血流灌注损害面积(70.21%),P<0.05.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疗效显著.25例术后静息SPECT血流灌注显像与潘生丁负荷SPECT血流灌注显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技术对于评价心肌缺血各有优缺点,SPECT具有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无创安全,易被病人接受等优点,对于CAD诊断、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前病例筛选、术后疗效评价及中远期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a)及血脂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保明;杨勇杰

    目的观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病发病情况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测定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比绝经前后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与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Lp(a)、TC、TG、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及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绝经后的患者Lp(a)、TC、TG、LDL-C显著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前者低于后者.结论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TC、LDL-C均明显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低于绝经前患者,提示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及血脂水平增高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是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其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崔新明;闫煜烽;张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其对心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4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左心室大小、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25例收缩功能异常(EF=38.24±9.43%),其左心室增大及形态改变明显(LVDd 5.94±0.95cm).另外20例收缩功能正常(EF=62.00±5.96%),其左心室大小及形态无明显改变(LVDd=5.04±0.37cm).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均比正常对照组舒张功能E峰减低、A峰增高、E/A比值减小、DC减慢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由左心室重构而引起的心脏扩大及球形改变,可进而影响心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发生.

  • 感染、炎症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冰冰;胡健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法(EIA)测定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同时应用ELISA法测血清TNF,sICAM-1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CP IgG阳性17例(8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阳性16例(80%),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阳性14例(70%),对照组阳性30例(50%).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NF、sICAM-1显著增高(P<0.01).结论患者CP感染、脂质代谢紊乱、粘附分子表达增加、TNF-α作用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 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作者:肖立中

    目的观察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科素亚50~100mg/d或科素亚25~50mg/d加用卡托普利37.5~75mg/d降压治疗半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无论科素亚或科素亚加卡托普利均使LVMI及Fg降低,科素亚加卡托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结论科素亚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后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更好,同时可降低Fg.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蔡冬梅;胡健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比较CHF患者(77例)与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患者(54例)的血清尿酸浓度;比较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尿酸浓度;比较入院时用利尿剂及未用利尿剂患者的尿酸浓度;比较18例CHF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前后的尿酸浓度;比较CHF组中有高血压者(30例)与血压正常者(47例)的尿酸浓度.结果CHF组与心功能代偿组的血清尿酸浓度分别为(327.72±98.57)和(230.64±53.14)mmol/L;CHF组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Ⅲ、Ⅳ级的尿酸浓度分别为(250.26±67.29)、(314.99±77.60)和(409.06±78.15)mmol/L;入院时用利尿剂及未用利尿剂患者的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18例CHF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前后的尿酸浓度分别为[(343.71±103.32)和(269.42±87.65)mmol/L(P<0.05)];CHF组中有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的尿酸浓度分别为(365.74±110.66)和(303.45±88.10)mmol/L.结论CHF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增高,且随着心力衰竭加重而逐渐升高;CHF组中有高血压病者尿酸浓度高于血压正常者.

  • 抗DNA酶B滴度测定在风湿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何小洪;金丽华;陈国伟

    目的探讨抗DNA酶B检测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43例风湿性心脏病伴活动性风湿热,39例风湿性心脏病不伴风湿热活动和40例非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病人血清的抗DNA酶B抗体,并进行对比.结果风湿性心脏病伴活动性风湿热组,风湿性心脏病不伴风湿热组和对照组抗DNA酶B阳性率分别为81.4%,20.1%和5%,与对照组比较,前两组的P值分别为<0.001和<0.05.结论抗DNA酶B检测可以作为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伴活动性风湿热的一个指标.

  • 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生物慢性感染

    作者:葛进;田凤石;王金良;胡大一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在全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轻化,威胁青壮年的身体健康,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已基本确立,但仍有达50%的患者原因不明.慢性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当前已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等多种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楠;张德铭;丛洪良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的多基因调控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报道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200多种,包括我们已经熟悉的危险因素和一些新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冠心病的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做一简述.

    关键词: 冠心病 新危险因素
  •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作者:蒋晖;黄德嘉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致死率高、且治疗也相当困难,因此,阐明其发生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很广,成果很多,本文将就有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有关临床试验

    作者:卢尔滨;卞宁

    起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了新的进展,试验证明多点起搏或单独左心室起搏比单独的右心DDD起搏更有益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功能及生活质量.

  • rhbFGF研制及促冠状动脉血管新生作用时间的研究

    作者:李易;孙林;马雁冰;谢天宏;孙茂盛;光雪峰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促冠状动脉血管新生的作用时间.方法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备rhbFGF蛋白,将其直接四点注入兔缺血心肌内,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缺血心肌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结扎LAD后6周及12周,rhbFGF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NS)病理切片,随机观察10个高倍视野无平滑肌小血管计数分别为6周(W):41.13±10.04,30.33±3.21,P<0.01;12W:50.50±9.20,32.63±7.25,P<0.01;有平滑肌血管计数分别为6W:16.25±5.23,10.75±4.25,P<0.01;12W:16.88±4.87,11.25±5.09,P<0.01.结论缺血心肌内注射rhbFGF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侧支新生,其作用时间可能小于12W.

  • 含抑肽酶灌注液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

    作者:郭光伟;芦芳;唐进;王文泽;冯晓东

    目的观察抑肽酶等药物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B组)将离体心脏置于Langendorfl装置,经主动脉逆行灌注克氏液,灌注30min后,用Thomas灌注停跳40min,后再恢复灌注30min.用药组(A组)克氏液中加入抑肽酶及山莨菪碱.缺血前及再灌注期记录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并行心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再灌注后30min,A组左心室功能明显高于B组(P<0.05);收集的灌注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较B组明显减少;超微结构改善也优于B组.结论抑肽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 应用原位逆转录PCR技术检测Captopril对动脉粥样斑块中c-myc和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晓雁;方向明;郑民安;胡继军;林桂珍;蒋雯

    目的了解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斑块中原癌基因c-myc和c-fos mRNA表达的影响及原位逆转录-PCR(IS-RT-PCR)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及用药组,采用ISRT-PCR技术观察三组原癌基因c-myc和c-fos mRNA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胆固醇组的c-myc和c-fos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则显著低于胆固醇组;(2)主动脉粥样斑块中c-myc、c-fos mRNA呈强阳性反应,广泛分布于内膜层,阳性信号为核阳性;而用药组呈弱阳性反应,散在性分布.结论提示卡托普利能显著抑制AS斑块中原癌基因c-myc和c-fos mRNA的表达,同时亦体现了ISRT-PCR技术将细胞类型与扩增结果相联系的良好实验效果.

  • NQMI心电图定位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严铭玉;王鸣和;杨钢;王骏;王海

    目的探讨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NQMI)的心电图定位诊断.方法对7例NQMI患者以记分法研究其心电图ST-T改变,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例NQMI病员ST段均呈水平或下斜形压低,深度>0.1mV,伴或不伴急性期T波异常.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6例(同时合并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2例),其中前侧壁导联(I、aVL、V4-6)显示ST段压低伴T波倒置者4例,不伴T波变化者1例,侧壁导联(V4-s)ST段压低伴T波变化者1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1例,显示为侧壁(V4-6)导联ST压低,不伴T波异常.结论常规心电图ST-T异常的导联可以用作初步判定NQMI梗死相关动脉及病变部位的标志,尤以累及左前降支者更具临床意义.

  • 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黄文德;付红侠;陈虹;高洁

    目的评价科素亚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0例,经一周药物洗脱,随机分为科素亚组及依那普利组,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1)等指标,并运用24h动态血压变化计算谷/峰比值.结果(1)科素亚与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P<0.01.但科素亚组收缩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84%和74%,依那普利组分别为69%和64%.(2)经六个月治疗,科素亚组LVMI从150.3±20.3降低至129.3±14.3,依那普利组LVMI从152.5±18.9降至127.8±13.9,均为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3)服用科素亚不良反应少,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科素亚50~100mg/d能平稳降低24h血压,能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作用与依那普利相比,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干咳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CEI制剂.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工作

    作者:朱建丽;谢立琴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多、手术难度大,因此,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较高.本文总结了151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工作,即:手术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器械护士熟悉病情、了解手术步骤,主动配合,动作敏捷准确;巡回护士要随时了解手术进展,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监督各级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责任护士做好手术后的随访工作并加强术后健康宣教.通过总结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手术 护理
  •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李旭丰;崔红玉;杨静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空白对照法将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治疗组除标准治疗外每日一次缬沙坦80mg,口服治疗12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心力衰竭总积分(HFC)、六分钟步行试验(6MT)及心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77.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FC减少(P<0.01),六分钟大步行距离增加(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值(Ep/Ap)升高,等容舒张时间(IRT)缩短(P值均<0.01),但只有Ep/Ap和IRT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抑制并逆转左心室重塑.

  • 舒张功能障碍型心力衰竭患者超声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比与肺毛压相关研究

    作者:黄文平;陈厚柏

    目的探讨有创肺毛压测定与无创性彩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比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了南方医院1996年~1999年45例单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病例,用漂浮导管测定肺毛压与无创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E峰),与舒张晚期大峰流速(A峰)的比值(EV/AV)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肺毛压与EV/AV呈负相关.r=-0.92,P<0.01.结论肺毛压与EV/AV均可对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提供依据,并起到互相证明和互相补充的作用.

  • 心肌肌钙蛋白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松音;姚燕丹;范侠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42例心力衰竭患者cTnT进行测定.结果心力衰竭组血cTnT测定值和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Ⅳ级组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5);冠心病组心力衰竭患者cTnT测定值与非冠心病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T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一个高度敏感和特异指标.

  • 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5例报告

    作者:阳跃忠;黄文新

    目的研究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治疗由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5例病人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其中3例行三腔起搏(双心房+右心室),2例行双心房起搏(AAT).冠状动脉窦电极均经锁骨下静脉放置,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均顺利植入,无脱位及穿孔等并发症.5例冠状窦电极平均参数为:P波振幅4.5±2.68mV,起搏阻抗880±204.11Ω,起搏阈值0.58±0.37V.结果随访2~12个月,除1例需调整参数后不再复发外,其余4例术后均无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是治疗与预防房内、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建立心力衰竭病人的保健网络体系

    作者:王慧敏;牛辉;胡国梁;何俊峰;郑磊;张桂红

    目的寻找一新型符合心力衰竭病人意向的佳社区保健网络体系.方法将近10年门诊随访心力衰竭病人在自愿定点入网的基础上成立跨区保健网点.入网者为治疗组,非入网者系对照组,累计相关资料对照.结果对3年干预治疗的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心脏突发事件减少了5.6倍.急诊就诊率下降了23.1%,死亡率下降了19.2%.3个月统计资料显示二次住院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了48.6%,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了17.6天.年内医疗费减少了1783元.结论开展医生督导、护士中介干预分担保健秩序,建立跨区定点心力衰竭保健网络体系,是现阶段反映病人意向的一种社区保健形式,为部队医院开拓社会医疗市场开辟了一新思路.

  • 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邓辉胜;罗兴林;吕麟亚;李家富;薛莉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在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行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检查,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治疗后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均方差(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50 ms百分数(PNN50),高频功率(HF)值均明显上升,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显著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后使交感神经功能活动减退而继发引起迷走神经功能增强.

  • 射频消融术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凡;冯玉宝;王秉臣;郭辉;张静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8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男33例、女51例,平均年龄40.3±13.8岁),分成肝素组(46例)和非肝素组(3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2天采外周静脉血,测量血小板聚集力,同时测量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结果术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聚集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有降低(P<0.05);而血小板聚集功能肝素组明显降低(P<0.01),非肝素组却增高(P<0.05).术前两组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两组均增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可使血小板活性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肝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防止发生血栓事件是有益的.

  • 动脉导管未闭伴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

    作者:郭盛兰;朱性威;何云明;黄骁;龙伟呤;张棣

    肺动脉压力的测定,以往均是用有创的心导管来进行.自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于临床以后,肺动脉压可由连续多普勒技术(CW)无创测定.本文进行了回顾性对124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用CW检测肺动脉压力,比较分流压差、三尖瓣反流压差及肺动脉瓣反流压差估测PDA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价值.

  • 声学定量技术与心导管技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梅;张运;卜培莉;葛志明;李继福;李贵双;王勇

    本文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和心导管技术检查冠心病患者,以检验AQ技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8年至2000年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45例,其中心绞痛患者2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7例,年龄51±12岁,全部受试者均为男性.

  • 尿激酶治愈肺血栓栓塞1例

    作者:林凤传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1998年10月27日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12月2日发生胸闷、气急、咳嗽、咯血性痰、发热、大汗、两侧腰部及右颈背部胀痛.12月5日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膈面欠清晰,诊断为肺炎.但经数日治疗气急未能缓解.

  • 起搏器治疗神经心源性晕厥1例

    作者:袁文利;孙跃民;万征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主因反复发生晕厥8年入院.晕厥多发生于站立位,晕厥前常伴有头晕、心悸、冷汗,无抽搐和二便失禁.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5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5/70mmHg.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入院后24h心电监护显示:平均心率55次/min,慢心率41次/min(睡眠中),快心率100次/min.

  • 经食管心室起搏抢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心脏骤停2例

    作者:吴伟;黄衍寿;陈宏珪;郭力恒

    1临床资料病例1:王××,女,65岁,住院号012216,以"反复心悸、乏力18年,加重伴发作性昏厥3天"为主诉于1999年4月13日由急诊科收入心内科病房.

  • 心脏淋巴管瘤1例

    作者:张浩;陈伟;曹慧玲;郝长海;王春华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半年前于活动后胸闷、气促,并双下肢浮肿,近月余来尿少,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7年前发现高血压,未治.查体:体温36.2C,脉搏117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28/100mmHg,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于助下三横指,腹部叩出少量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浮肿.

  • 吞咽诱发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

    作者:李卫东;彭永平;徐军

    吞咽动作诱发房性心律失常比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吞咽诱发心房颤动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吞咽诱发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