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心血管杂志

中国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심혈관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928
  • 国内刊号: 1007-5410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谭潇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浙江省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状况分析

    作者:徐小玲;唐新华;金宏义

    目的评估浙江省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以及血压的控制状况.方法根据<心血管病流行病学方法>手册中的方法在浙江省11市年龄≥15岁的自然人群中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应用标准问卷询问高血压病史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结果浙江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3.4%,标化率18.7%,较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时全省高血压患病率13.11%增长了155%;在高血压患者中有56.6%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44.9%患者正在服药,9.3%患者血压得到控制.结论①本省高血压患病率成倍增加以中青年人群为显著;②与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相比较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偏低;③迫切需要进行社区人群高血压的综合干预.

  • 原发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王瑞英;任军梅;黄淑田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41例患者,高血压(EH)患者7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77例和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EH+T2DM)患者8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T2DM组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SBP)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与PP显著正相关(P<0.05).EH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P<0.05);EH+T2DM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量白蛋白与PP相关性在EH+T2DM组大.反映肾功能的其它指标则与SBP、PP无相关性.结论在上述3种患者中只PP与早期肾损害相关,故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降低PP很重要.

  • 肌钙蛋白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李潞;赵红丽;刘丽敏;王宇;徐慧思;李纯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158例,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7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3例,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cTnT和CGRP水平,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NSTEMI组与STEMI组相比,cTnT及CG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NSTEMI组CGRP水平高于STEMI组,cTnT水平低于STEMI组.与STEMI组相比,UA组患者cTnT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GRP水平显著增高(P<0.05).陈旧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cTnT及CGRP水平是ACS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TnT及CGRP水平在NSTEMI组与 STEMI组相似,在心绞痛组cTnT亦有轻度增高;心肌梗死较心绞痛患者发病时CGRP水平低;cTnT及CGRP水平是ACS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CYP11B2的mRNA表达及研究

    作者:王学东;贾三庆;胡大一;杜立杰;陈金玲;吴永全;邢云丽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mRNA表达情况.方法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18~77岁,平均(51.92±14.00)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SR组),1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F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6个月),13例;慢性心房颤动组(cAF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6个月,14例.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CYP11B2 mRNA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R组和pAF组相比,cAF组患者左心房直径明显增大(分别增大78.8%和37.5%,P<0.01),CYP11B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升高81%和11.8%,P<0.05~0.01),并与左心房直径变化显著正相关(P<0.001,r=0.827).cA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SR组(P<0.05).结论组织醛固酮增加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发生的介导,该作用很可能通过促进心房结构重构来实现.

  • 床边快速测定B型尿钠肽预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曾春来;韦铁民;赵瑞英;陈群英;陈礼平;吕玲春;吕干新

    目的评估床边快速测定B型尿钠肽(BNP)预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16例患者行免疫荧光法床边快速测定BNP,随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成左心室功能正常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比较各组间BNP值及计算BNP对预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左心室功能正常组BNP值为(31±27)pg/ml,收缩功能不全组为(518±427)pg/ml,舒张功能不全组为(124±78)pg/ml.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时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较强的负相关,(R=-0.731,P<0.001).BNP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接受运行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以BNP≥100pg/ml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1%.BNP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以BNP≥40pg/ml来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2%.结论床边测定BNP能快速可靠地预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曦铭;王林;周丽娟;倪燕平;刘洪梅

    目的评价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入选本院心脏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8例,其中冠心病患者70例,非冠心病者18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IL-18,放射免疫平衡竞争法检测白介素-6(IL-6).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血清IL-18,6在AMI组和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IL-6水平在AMI组、UAP组和SAP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6与射血分数(EF)均呈显著负相关(IL-6,r=-0.707,P<0.01;IL-18,r=-0.717,P<0.01),IL-18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920,P<0.01).结论IL-18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状态,可作为监测病情的临床生化指标,推测其与IL-6、EF可同作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临床探讨

    作者:梁维基;冼洪光;陈镭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群进行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5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动脉压<113mmHg、≥113mmHg分为两组,再以脉压<65mmHg、65~85mmHg、>85mmHg分为三个亚组.结果(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心电图异常均逐渐增加,P<0.01.(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3)脉压相同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3mmHg、≥113mmHg两组进行比较,心肌肥厚,心电图异常均无差异,而平均动脉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平均动脉压<113mmHg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比SBP、DBP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心电图"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斌;梁雪;李新;沈航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I、AVL)心电图呈"镜像"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8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侧壁导联心电图有无"镜像"改变,对比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I,AVL导联出现"镜像"改变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分别为63.0%和94.5%(P<0.05),特异性分别为76.9%和61.5%(P<0.05).AVL导联无"镜像"改变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93.2%.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和AVL导联呈"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较敏感指标,尤以AVL导联更敏感.AVL导联无"镜像"改变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较好指标.

  • 常见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比较

    作者:洪绍彩;赵水平;李奕;林线云;赵丽霞;周毅江

    目的对常见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比较分析.方法入选冠心病(CHD)患者86例,高血压病(EH)患者8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EH+CHD)患者78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72例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65例;健康对照组106例.采用酶法测定血脂,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①EH组、EH+CHD组和CHD组的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明显升高,而DCM组和RHD组与之相反,明显低于对照组.②所有患者的载脂蛋白A-I(AooAI)、Apo AI/B的水平均较对照组低.③EH+CHD组T-ch、LDL-c和Apo B的水平高,EH组和CHD组次之,DCM组水平低.结论EH合并CHD患者血脂水平高,在积极降血压的同时尤其要注意调脂治疗,血浆载脂蛋白测定较血脂测定更有意义.

  • 血清西司他汀c与常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监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马静;吕田;刘俊

    目的探讨血清西司他汀c(Cystatin c)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的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超声心动描记术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E/A值、E峰减速时间(EDT).24h动态血压测定、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及夜间平均SBP、DBP,夜间血压下降率及血压负荷.化验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α1微球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分别比较Cystatin c与上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血清Cystatin c与血清肌酐、LVMI、α1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SBP)呈正线性相关.结论血清Cystatin c可反映临床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并作为检测指标之一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西司他汀C 高血压
  • 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指标--新蝶呤

    作者:朱志军;黄元伟;任森根;胡中荣

    目的探讨新喋呤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对16例正常献血员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并测定了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清新蝶呤水平,且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新蝶呤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分别为(14.78±7.17)nmol/L、(20.04±14.73)nmol/L和(8.32±4.70)nmol/L,均P<0.01);且两者均随着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得更明显,两者均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80,P<0.01);(r=0.810,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有新蝶呤水平显著升高,免疫激活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新蝶呤是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新指标.

  •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王烁;潘世芬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一组家族遗传性疾病.本综述回顾了该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为进一步深刻认识该疾病提供有益的帮助.

  • 由血管紧张素(1-7)重新认识RAS系统

    作者:李广平;张承宗

    对血管紧张素(1-7)的研究使我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血管紧张素(1-7)通过特异性的受体发挥生理作用.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经过特异的肽链内切酶变为血管紧张素(1-7),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降解为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1-5).血管紧张素(1-7)具有抗增殖、扩张血管、抗氧化应激及促进纤溶的作用.

  • 左心室壁内缩短分数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刘璟瑜;曾朝荣

    传统评价左心室功能的指标,即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不能完全正确反应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近年来较多的研究发现,左心室壁内缩短分数(MFS)和应力相关MFS,不仅能早期发现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力异常和疾病进展,并对其心血管事件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本文就其合理性、测定方法、近年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综述.

  • 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与心肾疾病

    作者:王荣珍;张钲;李建华

    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s)参与了许多慢性疾病的形成,PPARs的活性能被特异性配体所调控.本文就PPARs进行简述,同时主要就PPARs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沈琳;马亚兵;高海青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细胞外基质重构过程,与AS的形成、斑块破裂及再狭窄密切相关.适度调节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为防治AS提供了新的靶点.

  •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研究

    作者:刘欣;赵秀兰;康毅

    目的研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链脲菌素(STZ)法复制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于模型成功后30、45、60、75及90d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健康对照大鼠心肌仅有少量凋亡细胞,p53、Fas和Bcl-2的免疫反应阳性,Bax免疫反应阴性.糖尿病30d后,心肌的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开始升高,糖尿病90d仍持续较高水平.p53、Fas、Bcl-2和Bax分别于糖尿病45d、45d、45d和30d开始升高,并于糖尿病60d、75d、75d和60d达高峰.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增加.

  • 猪原位心脏移植22例实验研究

    作者:孙忠东;宋玉娥;池一凡;杨铁南;侯文明;牛兆倬

    目的总结22只实验猪进行原位标准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的手术方式、技术和供心的切取、保存.方法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对22只实验猪进行原位标准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21只实验猪手术成功,获得短期存活,达到研究目的.结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对手术步骤进行必要的简化和规范,为临床开展心脏移植提供了实验资料.

  •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诊断的比较

    作者:李晓燕;梁春香;赵树梅;杨燕;张华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应用TTE及TEE检查明确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及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结果107例患者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经TTE检查,仅有51例患者可明确诊断,而用TEE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结论TEE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主动脉瓣病变为先天性与获得性,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陈松;李刚;蔡飞;王陆军;袁灵雁;张己声;黄春雨;沈永初

    目的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的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及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后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1例,缺血性心肌病5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167±20)ms,心功能Ⅱ~Ⅳ级.置人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二根起搏电极,连接于全自动双腔起搏(DDD)起搏器.结果安置起搏器术后即刻采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单纯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 151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与急诊救治分析

    作者:马春华;张信;张彦宗;宫学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与急诊救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1例AMI的发病情况、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及急性期死亡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组6h以内得到救治的比率高于急诊组(x2=14.77,P<0.01).151例患者中≥6h得到救治的26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26 9%(7/26);<6h得到救治的125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8.0%(10/12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Y2=7.714,P<0.01).结论提高院前急救率,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畅通绿色生命通道以及正确的救治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楠;张德铭;李莉;王宏伟

    目的评价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健康教育对病人血压控制及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方法选择在专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人,按自愿参加的原则,把540例病人分为健康教育组206例,非健康教育组334例.由医生和护士、营养师组成的健康教育队伍,开展讲座、咨询、义诊等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长期跟踪随访观察.结果参加健康教育组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结论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前提和重要组分,抗高血压以降压为主是第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以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 双腔和单腔起搏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小勇;谭强;光雪峰;李易;张戈

    目的探讨双腔和单腔起搏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人工心脏房室双腔(n=13)或心室单腔(n=7)起搏器,起搏器植入术前和术后10个月分别取静脉血,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术后10个月时,两组患者血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其术前,并且接受单腔起搏的患者血BNP水平明显高于双腔起搏的患者[(35.85±5.21)pg/ml比(21.15±4.16)pg/ml,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双腔起搏可较心室单腔起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

  • 急性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玉亭

    目的探讨肺栓塞(PE)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急性PE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4月~2003年6月收治的24例急性PE患者的易患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D-二聚体检测>500μg/L占80.8%,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占100%,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占25%,超声心动图呈肺动脉高压占100%,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占25%.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呈双侧肺段及亚段多发性肺灌注缺损的占70.8%.接受溶栓治疗的6例,5例显效,死亡1例.接受抗凝治疗的18例12例显效,6例有效.结论PE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PE,床旁无创检查可快速确诊并指导治疗.大剂量尿激酶快速静脉滴人能迅速有效地溶栓,是救治急性大面积PE的有效治疗.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

    作者:王雪樵;吴震平;宋宪涛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肌钙蛋白I(c-TnI)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在判断和预测病毒性心肌炎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参考意义;病理性Q波的出现提示心肌损伤严重,其预后不佳;血清中和抗体和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阳性率较低,只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完善和补充.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关键词: 心肌炎 临床特征
  •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8例临床体会

    作者:赵国强;高新芳;张冬梅

    目的探讨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搏下微创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ASD)修补在心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进胸,直视下心脏不停搏完成ASD修补28例.其中直接缝合15例,用Dacron片、4/0Prolone线连续缝合修补13例.结果全组28例ASD患儿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切口渗出少,并达到美容效果,无气体栓塞、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心脏畸形矫正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采用经右胸第4肋间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搏下行ASD修补术,切口小,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效果满意.结论心脏不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以避免心肌再灌注损伤,同时也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进一步减小了对心脏的影响.但手术操作难度大,仅适用于切开右心房能完成的操作.

  • 对晚近欧美公布的"高血压防治准则"的应对意见

    作者:赵光胜

    全球心血管病(CVD)医界嘱目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在今年5月公布了.它与5年前的JNC6、1999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学会(1SH)的准则(WHO/ISH 1999)、今年6月的欧洲准则(欧洲2003)不少相左甚多.对JNC7,国内外有褒有贬.现在的重点应转移至我国如何应对了.以下是本人的意见:

  •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ST-T的变化

    作者:樊建辉;赵仁贵;尚跃丰

    目的探讨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ST-T演变规律.方法随访一个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家族,观察4例患者的心电图ST-T变化情况.结果随访4~12年.例1、例3在半年内心电图由正常或ST-T轻度改变演变为ST段明显下移,T波深倒置.例2在2d内由ST-T轻度改变进展为ST段明显下移,T波深倒置.例4ST-T轻度改变4年无进展.结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在病程进展中,心电图可在短期内演变成ST段明显下移,T波深倒置的典型特征.

  • 以血性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范良葵;罗瑞英

    目的应用免疫学检查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方法心包积液穿刺抽液常规免疫学检查.结果SLE所致的血性心包积液,免疫学检查有特异表现.结论应用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以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SLE,以免引起漏诊和误诊.

  • 3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俊玲;沐贤友;曹雪滨;毛继康

    目的寻找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详细询问术后患者再发胸痛的诱因和服药情况,做心电图和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例术后口服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并大量饮酒;1例患者血管硬化明显,估计支架帖壁不充分;1例术后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栓形成.结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成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支架长度及帖壁情况,抗凝、抗血小板是否充分,患者情绪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立即进行溶栓和急诊PCI.

  • 改良法创建兔心房室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作者:刘志强;程彦斌

    目的利用对左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建立房室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简化操作,不需人工辅助呼吸,更接近生理状态具有明显优越性.方法健康兔3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n=15,缺血30min,再灌注240min)正常对照组(n=15,丝线于右冠状动脉下穿过,但不结扎).结果(1)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明显升高,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免疫组化检测房室结BCL-2基因蛋白高表达.(2)假手术组AST、LDH、CK未升高,TIC法心肌梗死范围不明显,免疫组化检测房室结BCL-2基因蛋白未见表达.结论本改良法从操作、理论上都证明方法简化和符合病理生理情况,房室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成功的.

中国心血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