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实用妇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

实用妇产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실용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6946
  • 国内刊号: 51-114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妇产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改良的阴道前壁膨出修补术60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锦梅;汤春辉;黄启成

    目的:探讨改良的阴道前壁膨出修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前后壁膨出或合并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改良的阴道前壁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客观(临床检查)及主观(患者自觉症状或感觉)评价.结果:6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8个月,仅有1例于术后12个月临床检查时发生轻度阴道前壁膨出,但患者主观上无自觉症状,无需再次手术.结论:改良的阴道前壁膨出修补术术后临床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 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作者:田雨;杨太珠;罗红;杨帆

    目的:分析和总结罕见部位异住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腹腔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肌壁妊娠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腹腔妊娠表现为子宫腔空虚,腹腔内可见胎儿回声;残角子宫妊娠表现孕囊周围可见肌层回声,其旁可见正常子宫声像;卵巢妊娠未发生破裂时典型特征卵巢上可见孕囊回声;子宫肌壁妊娠术前超声确诊困难,需靠病理才能确诊.结论:掌握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可提高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能力.

  • 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芬;李蔚心;张建亚;孙秀萍;温玲;郁金芬

    目的:比较以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悬吊组),与4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悬吊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悬吊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无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悬吊组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在妇科手术中值得推广.

  •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34例临床分析

    作者:谯小勇;曹曦;邢爱耘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因为、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占我院双胎妊娠的5.2%,34例中单羊膜囊双胎3例,单绒毛膜双胎23例,双绒毛膜双胎8例;及时终止妊娠23例(单羊膜囊双胎均及时终止妊娠),期待治疗11例,平均期待时间单绒毛膜双胎为4.7±5.6周,双绒毛膜双胎为8.6±1.2周;单绒毛膜双胎发现死胎时的孕周、分娩孕周及存活儿的出生体重均小于双绒毛膜双胎.除引产外的30例存活儿发生围生儿死亡6例,随访24例存活新生儿中,2例失访,22例随访中发生脑瘫(四肢瘫,语言障碍)3例,存在其他脑损害(语言或运动发育延迟)4例,余健康存活.结论:单绒毛膜双胎更易发生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绒毛膜性质和孕周是影响围生儿结局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存活儿无胎儿窘迫,孕妇无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下,期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

  • 血清YKL-40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初探

    作者:司晓辉;范江涛;廖雁;耿晓丽;谢青丽

    目的:探讨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疗效、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子宫内膜癌患者33例,子宫肌瘤患者27例及30例健康妇女血清中的 YKL-40 水平,比较血清 YKL-40 在3组间的差异,以及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该指标的变化.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 YKL-40 水平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01)和健康组(P=0.001),而子宫肌瘤组和健康组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1).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7天血清 YKL-40 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00);健康组与子宫内膜癌组评估 YKL-40 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30,子宫肌瘤组与子宫内膜癌组评估 YKL-40 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73.以血清 YKL-40 129.97μg/L 为临界值时,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80.0%,阳性似然比为3.59,阴性似然比为0.31,准确度为77.8%,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85.0%.结论:血清YKL-40 水平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CO2气腹对早期妊娠组织中VEGF及TNF-α的影响

    作者:陈颖;何鞠颖;林文毅;罗剑儒;杨延林

    目的:探讨CO<,2>气腹对早期妊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研究组:选择早期妊娠合并子宫附件良性包块,且没有继续妊娠要求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附件良性包块剥除术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选择早期正常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取胚胎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比较胚胎组织中VEGF及TNF-α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胚胎组织中的VEGF和TNF-α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CO<,2>气腹对早期妊娠组织有影响,腹腔镜在合并早期妊娠的患者中的应用需谨慎.

  • 种植窗期HB-EGF与IVF-ET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作者:宋梦玲;徐仙;刘春莲;刘蔚;赵君利;马小红;李永丽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于本中心首次进行IVF-ET的患者56例模拟移植日的子宫内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HB-EGF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按IVF-ET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23例)和未妊娠组(33例).结果:妊娠组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HB-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妊娠组(2.39±0.60 vs 1.14±0.61,P<0.05).结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HB-EGF的表达有可能作为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指标之一.

  • 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关佳;李俊男;王琳;刘颖蔚;常青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余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52%.急诊入院患者占46.2%,有明确发病诱因51例(42.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B超检出率66.4%.轻型胎盘早剥52例(43.7%),重型胎盘早剥67例(56.3%),出现症状到就诊及处理时间重型早剥组均长于轻型早剥组(P<0.01).子宫胎盘卒中6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剖宫产85例(71.4%),阴道分娩33例(27.7%),子宫次全切除1例.死胎19例,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9例.结论:临床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胎盘旱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 上海市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康建中;肖志琴;黄咏梅;刘晓瑷

    目的:调查上海市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现状和方法,探讨手术并发症的因为及安全取出IUD的措施.方法:对上海市87所医院2001~2007年期间所有IUD取出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地点及是否施行静脉麻醉手术等.对严重并发症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1~2007年常规IUD取出术数量稳步上升,维持在每年60000~100000例.二级综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手术分布为37.61%、16.41%和45.98%.与2001年比较,2007年宫腔镜IUD取出术住院数量上升158.47%,静脉麻醉宫腔镜IUD取出手术上升124.47%.常规IUD取出术和宫腔镜IUD取出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为2.99/10万和36.00/10万.常规IUD取出术中17例严重并发症为脏器损伤14例,感染引起再次开腹手术3例.宫腔镜IUD取出术的严重手术并发症为死亡病例4例.结论:随着近年来IUD取出术逐年上升,宫腔镜手术有助于困难IUD的取出.建立宫腔镜操作规范,包括配置、抢救设备和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 宫颈鳞癌中膜突蛋白及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勤;邓婷

    目的:研究膜突蛋白(Moesin)及 CD105 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宫颈鳞癌的发展及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31例正常宫颈组织(NCE)、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66例宫颈鳞癌组织(SCC)中 Moesin及CD105 的表达.结果:从 NCE 到CIN 到 SCC 组,Moesin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 CIN 组 Moesin 的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SCC 组中与 FIGO 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转移有关,与组织分化程度及年龄无关.从 NCE 到CIN 到 SCC 组,CD105 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值显著升高,在 SCC 组中与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且与 Moesin 蛋白具有较高关联性.结论:Moesin 蛋白及 CD105 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结合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病变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绒毛膜癌细胞的融合与侵袭和转移能力变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安瑞芳;张勇华;林耀华;薛艳

    目的:观察人绒毛膜癌(绒癌)细胞系中 BeWo 细胞株在福斯考林(forskolin)诱导融合前后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变化,以探讨绒癌细胞融合与其浸润和转移能力变化的关系.方法:用 BeWo 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以100 mmol/L 浓度的 forskolin 作用于 BeWo 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编码的膜糖蛋白(Syncytin mRNA)表达量的变化;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表达 MMP-2 及 E-cad 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以 BeWo 细胞作为靶细胞,根据RT-PCR 和 Western blot 方法中条带的形状和亮暗程度可知 Syncytin 基因和 E-cad 及 MMP-2 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随着 forskolin 作用时间的增加,Syncytin 基因及 E-cad 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而 MMP-2 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cytin 高表达与融合后绒癌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的改变可能有一定关系,Syncytin 的检测有望成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判定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并为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 胎儿单脐动脉临床评估及预后

    作者:严小丽;王琳;刘丽均;李俊男;梁志清;常青

    目的:了解单脐动脉胎儿的转归,围生结局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170例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资料(经超声、MRI、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引产胎儿尸体解剖结果等),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为49.3%,合并一种畸形的发生率为15.9%,合并多种畸形发生率为33.3%;单脐动脉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8.4%;行MRI检查37例,与超声结果相符29例,8例与超声结果有差异,与超声符合率为78.4%.结论:超声检查易早期诊断单脐动脉,单脐动脉具有胎儿畸形的高风险性.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者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超声、染色体检查诊断未发现合并畸形的胎儿出生后仍有异常可能.单脐动脉不是剖宫产指征.

  • 15230例孕中期唐氏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灿锋;王峻峰;朱云霞;陈道桢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法对我院15230例孕中期(15~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于孕20~24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唐氏筛查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984例孕妇唐氏筛查为高风险,高风险率为6.46%,其中唐氏综合征阳性孕妇736例,18-三体阳性78例,神经管缺陷阳性169例.有773例高风险孕妇接受羊水穿刺,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29例,异常检出率为3.75%,其中唐氏综合征11例,18-三体1例,69,XXX 1例.唐氏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5.25%.结论:孕中期唐氏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手段之一,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体外分离共培养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作者:任瑞芳;任琛琛;赵冰;张曦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方法:利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 BMSCs,待细胞至70%~80%融合时传代.取成年雌性大鼠盆底韧带,自行分离传代并冻存,经复苏后获得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将稳定传代3次的大鼠 BMSCs 和大鼠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间接共培养3、6、12天,对照组仅培养BMSCs 3、6、12天,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别检测两组Ⅰ、Ⅲ型胶原蛋白和 mRNA 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鼠 BMSCs 和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间接共培养6、12天,BM-SCs Ⅰ、Ⅲ型胶原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共培养法可以促进 BMSCs 合成Ⅰ、Ⅲ型胶原蛋白,成功诱导分化为子宫韧带成纤维细胞.

  •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脂蛋白脂酶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程淑清;黄亚绢;范琦慧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26例为子痫前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30例为对照组.用酶法检测血脂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LPL浓度,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LP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子痫前期组血脂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子痫前期组血清LPL浓度及胎盘组织LP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LPL浓度与胎盘组织LPL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1,P<0.05),与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r=-0.668,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正相关(r=0.876,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机体脂蛋白脂酶表达降低,脂蛋白脂酶可能通过参与高血脂代谢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快速流程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作者:石钢;余洋;吕东昊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镇痛等一些新理念的涌现,传统外科治疗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一种新的理念正在悄然兴起并日益受到重视,那就是快速流程(fast track,FT),也称为术后加强康复计划(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gram,ERAS program).1999年,丹麦腹部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发现开腹乙状结肠切除术后有效镇痛能加快患者恢复,并于2001年率先提出FT的概念.十年来.FT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成功应用于普通外科、心胸外科以及妇产科领域.

  • 快速流程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胡丽娜;刘志洪;吕东昊

    近年来,基于术后疼痛管理、围手术期管理以及微创手术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外科手术正进行一些革命性的改变.有围手术期管理研究的证据显示,快速流程(fast track,FT)能够安全、有效地取代一些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并能够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外科应激反应,由此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从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Kehlet首次提出了快速流程的概念,并在随后的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及改进.目前已有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论支持FT在结直肠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此外,尚有报道称,FT已成功应用于肺叶切除、主动脉瘤以及普外科领域.

  • 快速流程在术后的应用

    作者:李华凤;王筱林

    手术治疗是部分妇科良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措施,术后管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及早期诊治并发症至关重要.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倾向于延长住院治疗时间,以便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但是部分措施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快速流程手术指通过有效地减少围术期损伤以及阻断机体应激信号的传导,从而取得快速康复的效果,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对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的改良.

  • 快速流程与妇科微创手术

    作者:梁志清;吕小慧;吕东昊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微创医学在追求生理微创的同时,也需要满足患者的心理微创,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流程概念应运而生.快速流程是近年来在国外研究较为深人的一种多学科医疗流程模式,是围绕围手术期患者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的一系列循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综合管理措施.快速流程通过对疼痛管理、减少手术应激、控制补液、微创手术、加强营养、早期下床活动等诸多方面实施措施,进而减少常见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1],其中微创手术是对手术操作技术这个关键环节的改变和创新,是快速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快速流程在术前的应用

    作者:徐铭军;刘巧;李华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逐渐兴起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即快速流程(fast track,FT),是指由手术、麻醉、护理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共同协作,在围手术期根据患者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的一系列术前、术中及术后综合管理措施.术前评估与准备是整个医疗流程的肩动步骤,这个过程对患者能否顺利地接受麻醉、手术以及迅速康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临床证据为传统术前管理模式的改变提供了科学依据.与传统流程的术前管理比较,FT的术前管理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 快速流程在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剑桥;刘斌

    麻醉医生不仅要保障术中患者安全,提供佳的手术条件,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术前、术后治疗工作,向围手术期医生转变,并在新兴的快速流程医疗模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快速流程实施过程中,术中管理的核心是快速流程麻醉(fast-track anesthesia,FTA),FTA是以患者术前评估和全面考虑围术期恢复质量为基础,使患者得以术后绕过或缩短在第一阶段恢复即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直接进入"二级病房"的相关麻醉技术.FTA是常用的麻醉技术或多种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其特点就是手术结束后患者迅速苏醒,快速拔出气管导管,安全进入术后恢复阶段.

  • 孕期自发性腹直肌鞘血肿清除术后巨大腹壁血肿形成1例

    作者:李万珍;李兰;刘帅;刘莉;林永红

    1 病例报告患者,27岁,因停经37<'+2>周,腹痛8<'+>小时于2009年8月28日3时15分入院.近期无外伤史,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发现.查体:T 37.5℃,P 117/min,R 20/min,BP 118/61 mmHg.腹部膨隆,左右欠对称,右下腹膨隆更明显,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产科检查:宫高42 cm,腹围113 cm,臀位,胎心180/min,无宫缩,未破膜.肛查:宫口未开.

  • 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异位妊娠1例

    作者:张志强

    1 病例报告患者,34岁.因1个月前3次剧烈阵发性腹痛,于2010年5月28日入院.2004年7月,第2胎妊娠38周时因胎盘早剥行剖宫产和子宫次全切除术(切除因为不清),术后一般情况好,每月尚有少量月经来潮,1~2天净.末次月经:2010年1月23 日,停经3个月期间,无恶心、呕吐及偏食等.4月23 日出现阴道流血并伴有下腹隐约胀痛,自认为是痛经而未予重视.

  • 早产7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巧云;郭琦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自发临产、足月前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发生的早产为自发性早产;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医学指征需立即终止妊娠而致的早产为医源性早产.在发展中国家,早产已成为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住院分娩孕妇914例,其中早产孕妇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27卷2期疑难病案

    作者:罗金凤;张先娟;杨沛;吕胜;李华凤

    患者,22岁,G<,1>P<,0>.因停经41<'+3>周,心慌、气急2月,夜间不能平卧2周,腹痛2天于2010年6月16日急诊转入我院.患者幼年时因外伤造成胸椎后凸畸形.中孕以前能从事轻体力劳动.孕期未行定期产前检查,孕妇自觉无明显异常,妊娠经过顺利.查体:身高140 cm,体重60 kg,P 110/min,R 35/min,BP 110/75 mmHg,端坐体位,口唇发绀,下肢重度水肿,头颈部活动好,张口正常,呼吸浅快,双肺听诊呼吸音不对称,左侧较弱.

  • 26卷10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作者:孙敬珍;董云;高银霜

    1 诊断①8<'+>月妊娠临产,羊水过少;②胎儿窘迫;③左髂窝结核性淋巴脓肿;④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髂外型)?⑤乙肝、丙肝;⑥低蛋白血症.2 诊断依据及分析2.1 患者24岁,以往月经不规律,停经50<'+>天,尿HCG(+).自孕3<'+>月定期产前检查未见异常.现孕8<'+>月无诱因出现左下腹痛,左下肢水肿20<'+>天,阵发性腹痛17小时急入院.入院后产科检查及B超检查,符合8<'+>月妊娠.羊水过少,患者有不规律宫缩,官口开大1 cm,头先露,"-3"患儿先露高浮可能与脐带绕颈有关,胎儿监护提示胎心160~170/min,说明胎儿窘迫.

  • 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治中淋巴结切除价值的争议

    作者:梁常艳

    淋巴转移是子宫内膜癌主要的转移途径.目前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常规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尚有争议.高危因素与淋巴转移密切相关,术前和术中检查手段均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切除不能改变低危早期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但对合并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切除可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 成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怡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仅国外进行了少数关于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影响其流行病学研究开展的主要原因,包括POP症状无特异性以及对于POP尚缺乏公认的理想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对目前POP流行病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等问题予以综述.

  • 横8字吸宫法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翠芹

    在我国,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广泛接受.如何在施术时更小地损伤子宫内膜,减少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极为必要.我们对120例人工流产患者采取横8字吸宫法.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妊娠流产2例教训分析

    作者:刘玉芳;刘志慧;齐雪莲;孙斌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40岁.因停经40天,下腹痛伴肛门坠胀2天于2009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40天前末次月经如期来潮,经量、颜色、持续时间同以往.2天前夜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坠痛,呈阵发性,伴头晕及肛门坠胀感,便后腹痛无缓解,无阴道流血,不伴尿频、尿急、尿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 停经36周双胎,下肢水肿1月余,腹痛2天

    作者:罗金凤;张先娟;杨沛

    1 病历摘要孕妇,36岁,G<,4>P<,2>,因停经36周,双胎,下肢水肿1月余,腹痛2天入院待产.既往无特殊病史.孕2<'+>月时超声诊断双胎,孕4<'+>月时自感胎动持续至今,孕期接受系统产前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孕8<'+>月出现双下肢水肿,由踝关节蔓延至大腿.3年前、6年前曾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查体:身高161 cm,体重83.5 kg,T 37℃,P 90/min,BP 170/120 mmHg,R 18/min,精神状态好,心肺无特殊,双下肢水肿(++).

实用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