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casp.ijournals.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济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作者:王进平;李光勤;吴士明;晏加林;李莉;贺曦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产生的病理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将探讨PHN病人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模式的改变,及其与PH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PHN组)及与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相关临床量表评估;同时采集两组被试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将脑默认网络的关键脑区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seed-based FC)的分析方法探讨两组间脑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并将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HN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HC组(t=1.131,P=0.036),基于PC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与HC组相比,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内侧(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L-SFG-Med)、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L-MFG)、左侧顶上回(left superior parietal gyrus,L-SPG)和右侧楔前叶(right precuneus,R-PCUN)的功能连接增强;此外,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PCC-SFG_L)的功能连接值与VA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1,P=0.024).结论:脑DMN的功能连接增强介导了PHN慢性持续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是其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潜在的脑影像学标记.

  • 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自吸收的影响

    作者:邱觅真;张学学;刘杰;章勇;张达颖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自吸收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在建模术后第5 d、10 d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溶液0.4 mg/kg,浓度为0.5 mg/1 ml,生理盐水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7、10、14 d行机械性撤足阈值的测定;术后14 d处死并取出残留的髓核称重.结果:(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地塞米松组术后第7 d、10 d、14 d的机械性撤足阈值有明显提高(P<0.05);(2)两组残留髓核的重量均较植入时有减轻(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4).结论: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可改善大鼠机械痛敏症状,同时不会影响髓核自吸收.

  • 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鹅足滑囊炎

    作者:朱婷;肖礼祖;姜伟;李加平;郭蔷;韦玉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鹅足滑囊炎(pes anserinus bursiti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鹅足滑囊炎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24例,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注药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根据解剖和痛点定位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至4周观察疗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术前、术后病人疼痛程度.应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超声组24例病人行超声引导下注射联合针刀治疗,均操作成功,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中出现1例局部注射点皮肤及皮下组织萎缩的现象.两组治疗后1至4周VAS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超声组改变更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鹅足滑囊炎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 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临床及预后分析

    作者:陈素芬;张美辰;董钊;于生元

    目的:探讨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病人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头痛或多肌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人中,男28例,女13例,发病年龄47~92岁.首发症状中,头痛21例(51.22%)、发热9例(21.95%)、多肌痛3例(7.32%)、乏力2例(4.88%)、视力障碍1例(2.44%)、左上肢麻木1例(2.44%).起病时即有发热并头痛者3例(7.32%)、肌痛并头痛1例(2.44%).21例(51.22%)病人体检发现颞浅动脉异常.急性期,血沉>50 mm/h者30例(73.17%),CRP>5 mg/L者24例(58.54%),27例病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3例(85.19%)发现颞浅动脉病变.40例病人使用激素三天后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随访出院后两年的情况,完全缓解无再发者17例,症状反复或出现相关新发症状者23例.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期血沉与巨细胞动脉炎的预后相关.结论:本组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男性多发,多以头痛、发热、多肌痛、乏力为首发症状,26.83% 的病人急性期血沉小于50 mm/h,激素治疗均有效.尽早完善颞浅动脉彩超、血沉、C-反应蛋白有利于早期诊断.急性期血沉越高可能提示预后不佳.

  • 205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金婉;张建中;宋文阁;傅志俭;赵学军;孙涛;赵序利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效果.方法:205例TN病人在我院疼痛科接受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从其医疗记录及2014年5月的问卷调查中统计术后效果,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复发率和并发症.通过Kaplan Meier进行分析评估.所有病人均随访至少5个月.结果:两人失访,剩余203人术后有效率(治愈及好转)为91.13%(186/203),总复发率为13.79%(28/203).151例病人出现术后患侧面部麻木;20例出现角膜炎;8例出现咬肌无力;1例并发耳鸣,1例术后恶心呕吐.所有并发症均在3个月内恢复,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半月神经节PRT是治疗原发性TN的有效方法.病人术后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尤其应注意预防眼部并发症.

  • 体外冲击波治疗大鼠肌筋膜疼痛及其机制初探

    作者:沃春新;徐正涛;秦乐;于子龙;张忠杰;陆巍;姚旌;王林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冲击波组(S组).C组大鼠不行任何刺激,M组和S组大鼠采用打击右股内侧肌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MPS模型.S组大鼠MPS模型复制成功后,行右股内侧肌冲击波治疗,每5天一次,共治疗3次.疗程结束2周后测定热痛阈值和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右股内侧肌及脊髓L4-6节段,HE染色切片观察局部肌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P物质(SP)、β 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结果:(1)肌电图:T1实验第12周,即模型复制完成时,T2:实验第16周,即S组治疗后第3周,T1时,C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低于M组和S组(P<0.01),而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与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2时,与M组相比较,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2)热痛阈:T1时M组和S组热痛阈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P<0.01),M组和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2时S组热痛阈时间延长,且显著高于M组(P<0.01);(3)脊髓组织nNOS表达:与C组比较,M组n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较M组明显下降(P<0.05);(4)脊髓组织SP表达:M组较C组SP显著升高(P<0.05),S组显著低于C组(P<0.05);(5)脊髓组织5-HT表达:三组大鼠脊髓5-HT阳性表达无差异;(6)脊髓组织 β-EP表达:三组大鼠脊髓 β-EP的表达无差异;(7)病理形态学改变:C组大鼠肌肉切片显示肌纤维紧密并规律,细胞核多分散于肌纤维膜下且规则.M组肌纤维呈现粗细不同、排列紊乱及粘连、炎性细胞浸润现象.S组肌纤维形态接近正常,有少量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轻微萎缩及变性.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通过降低病变肌筋膜自发电活动、提高痛阈值以及促进损伤肌筋膜的修复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nNOS及SP水平有关.

  • 激活的STAT3通过上调大鼠脊髓CXCL12的表达参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诱导的持续疼痛

    作者:李贺;李辉;周红;张怀奇;肖思;刘纪文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能否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TAT3上调脊髓CXCL12的表达介导持续疼痛.方法:采用SD成年雄性大鼠建立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引起的持续疼痛模型.采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大鼠50% 机械刺激撤足阈值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CXCL12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此外,在行腰椎间盘髓核移植手术前鞘内置管,术后鞘内注射CXCL12中和性抗体或STAT3活性抑制剂S3I-201,持续注射7天后行为学测试检测大鼠50% 机械刺激撤足阈值的变化.结果:从术后第7天开始到术后第28天,与假手术组相比较,LDH大鼠的机械痛阈显著下降(P<0.01),脊髓CXCL12和p-STAT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鞘内注射CXCL12的中和性抗体或STAT3活性抑制剂S3I-201能够显著抑制LDH手术引起的机械撤足阈值的降低(P<0.01),且鞘内注射S3I-201能够显著抑制LDH手术引起的脊髓CXCL12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转录因子STAT3的激活通过上调脊髓CXCL12的表达介导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引起的持续疼痛.

  • 以腰腿痛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程祝强;刘红军;金毅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属于血液科诊治范畴,占血液系统肿瘤 10%,病变常累及肋骨、胸椎、腰椎、骨盆等骨骼 [1].由于相应骨骼的疼痛,MM 病人常首诊于骨科或疼痛科.如果病变累及腰椎,往往出现腰腿痛,常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和风湿性疾病等相鉴别诊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容易与上述这些疾病相混淆,可能发生漏诊或误诊.有资料显示, MM 的误诊率高达 54.00% ~ 69.11%[2].本文将对两个以腰腿痛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进行回顾,并展开讨论,希望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关键词:
  • 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中毒1例

    作者:李雪;赵庆国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 计, 全 球 每 天 至 少 有 500 万 癌 症 病 人 在 遭受疼痛的折磨,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高达70% ~ 80%[1],随着全球对癌痛的重视,以及对三阶梯镇痛方案的推广,肿瘤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也越来越多,现有 1 例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出现中毒症状,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介绍男性,60 岁.2017 年7 月因"肝占位2 月余"入院,入院一周后自诉间断腹胀,后腹胀症状逐渐加重,腹部超声提示腹水,行腹腔穿刺提示肝癌破裂出血伴腹腔感染,实验室检查:ALB 30 g/L,DBIL 71.2 μmol/L,TBIL 82.6 μmol/L,ALT 24 U/L,AST 139 U/L,r-GGT 178 U/L,Scr 317 μmol/L,NH326.4 μmol/L.

    关键词:
  • 免疫臭氧自体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 血清P物质的影响

    作者:李素荣;陈翠荣;杨杰;田菲;卢懿;魏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疼痛科及皮肤科的常见病,是指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 [1],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 [2],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发生 PHN 的几率约为 65% ,70 岁及以上者则可达 75%[3,4],且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此类病人将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 PHN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对 PHN 的临床治疗中仍主要以口服及静脉药物为主,其镇痛效果差,疗程长,经济负担重,但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复发率较高.

    关键词:
  • 焦虑病人围术期口服文拉法辛对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吴亚楠;王红;张孟元

    术后慢性疼痛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一般指术后持续 2 个月以上间断性或不间断性的疼痛 [1], 表现为一种不良的组织和(或)神经损伤,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术后回访时常发现,焦虑病人择期全麻下开胸手术 CPSP 发生率高、疼痛程度大,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经济成本,占用紧张的医疗资源.有研究显示开胸手术 CPSP 发生率多为 30% ~ 50% [2,3].引发CPSP 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病人心理状态、神经损伤、术前疼痛、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术后急性疼痛、引流时间、身体素质、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性别等 [2~5].焦虑是导致 CPSP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病人面临的严重临床问题,焦虑管理可降低 CPSP [2,4~7].文拉法辛 (venlafaxine) 抗焦虑效果明显,推测能够有效干预 CPSP [2,8].本研究创新性通过文拉法辛,干预开胸手术围术期病人焦虑值,从而影响焦虑病人 CPSP 的疼痛值和发生率,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疼痛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永刚;康学文;胡旭昌;王东敏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在临床上较常见,导致这种病因主要有前期延误治疗或治疗失败;非手术治疗失败的胸腰椎骨折病人中,不遵从医嘱,早日负重,导致前中柱不断楔形压缩,后凸逐渐加重是为常见的原因 [1,2].由于脊柱重力线前移及椎体不稳,从而出现腰背部顽固性的疼痛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明显,我科于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对收治的 30 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病人,采用后路在顶椎区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进行治疗 ,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P2X受体在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施任怡;蔡杨乾;杜俊英;房军帆;梁宜

    骨癌痛多因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引起,是一种顽固的难治性疼痛.现已有针对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但是仍然无法明确其具体发生机制.P2X受体介导的嘌呤信号在肿瘤生长、转移的相关病理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参与癌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过程.P2X受体是一种三磷酸腺苷的门控离子通道,主要包括P2X1-77个亚型,初步研究表明P2X3、P2X4、P2X6、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发展,其相关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就P2X受体参与骨癌痛发生和维持的机制做一综述,进一步确定P2X受体在骨癌痛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为寻找骨癌痛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契机.

  • 偏头痛感觉定量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雅杰;刘璐;徐晓白;赵洛鹏;曲正阳;朱玉璞;王麟鹏

    偏头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感觉定量检测可对多种感觉进行定量判断,是一种无创、操作简单且可重复进行的神经物理学技术.本文拟对其常用仪器类别、检测部位、检测时间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以为偏头痛感觉定量检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 吗啡耐受和痛敏的μ受体机制:伤害性感受器μ受体的阻断可预防耐受而不影响吗啡镇痛

    作者:汤洋

    阿片类镇痛药有害的副作用包括镇痛耐受和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 induced hyper-algesia,OIH).耐受性和OIH抵消阿片类镇痛效果并促进阿片剂量递增.阿片样物质作用的细胞类型和受体启动的适应不良过程仍然存在争议,阻碍了疗效大化和持续阿片类镇痛药的功效.本研究发现由初级传入伤害感受器表达的 μ 阿片受体(MORs)启动耐受和OIH发展.RNA测序和组织学分析显示伤害感受器、而不是脊髓小胶质细胞表达MORs.特异性的除去伤害感受器中MOR可消除吗啡耐受、OIH和伤害感受的突触长时程增强,而不改变抗伤害感受效应.此外,该研究发现溴甲纳曲酮(一种外周限制性的MOR拮抗剂)足以消除吗啡耐受和OIH而不减轻围手术期和慢性疼痛模型中的抗伤害感受.总的来说,研究数据支持阿片受体激动剂结合外周MOR拮抗剂可限制镇痛耐受和OIH的产生.

    关键词:
  •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作者:赵文奎;祝斌;刘晓光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疾病.对于症状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应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和前路融合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这两种术式均有自身的缺陷.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器械和技术的发展,通道扩张器、显微镜及脊柱内镜系统的发展,使得微创手术的优势:不亚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逐渐体现出来.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目的是总结介绍目前先进和新颖的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几种手术方法,综述其优缺点及适应证,让更多的颈椎病病人受益.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

    一、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根据感觉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DPNP) 是指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它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以肢体远端受累为主的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可表现为单神经痛或臂丛、腰骶丛神经痛 [1~3].

    关键词:
  • 美国疼痛医学:前沿、挑战和机遇

    作者:程建国

    据统计,有超过 1 亿美国人患有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导致巨大的下游成本消耗 [1].面对这一问题,疼痛医学专家有责任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并将疼痛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的国家负担降至低.美国疼痛医学会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界的一支关键力量.作为疼痛学会的主席,我深感荣幸能与我们学会的全体会员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我们的使命,那就是通过促进多学科疼痛医疗、教育、宣传和研究,来改善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们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据我所知,中国同许多国家一样也面临同样挑战,中国疼痛界的同仁也正在努力改善中国的临床、 教学和科研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应樊碧发会长的盛情邀请,我很荣幸跟大家分享我对现代疼痛医学的一孔之见,以互勉共进.

    关键词:
中国疼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