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casp.ijournals.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济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通迪胶囊与芬必得胶囊镇痛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李东莺;冯瑞晶;刘延青;张莹;王平;宋宝红

    目的:将通迪胶囊与芬必得胶囊用于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镇痛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通迪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患者.通迪组口服通迪0.92g/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芬必得0.3g/次,2次/日,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4天后、治疗8天后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结论:通迪胶囊用于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膝关节炎的镇痛治疗有明显疗效,与芬必得胶囊镇痛作用相似,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

  •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CS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富强;胡丹;宋文阁;付志俭;艾登斌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 CS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初产妇按入院前后及个人同意分成三组.C组: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方法.CEA 组: 0.125%罗哌卡因+2μg /ml芬太尼组.CSEA组:L2/3 CSEA联合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17%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产妇的分娩、镇痛情况及镇痛前后对产妇应激及泌乳的影响.结果: 1.CEA组和CSEA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CSE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CEA 组,且同一时点镇痛效果优于CEA 组(P<0.05);2.CSEA组产程活跃期为142分钟和CEA组153分钟短于均对照组191分钟,有统计学差异;3.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运动神经的阻滞;4.三组产妇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呈逐步上升趋势,CEA、CSEA组镇痛后比镇痛前的皮质醇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镇痛后比镇痛前的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三组间各时点催乳素含量及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CSEA和CEA都是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但CSEA起效迅速、镇痛完善、缩短活跃期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不影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更具有优越性.

  • 佳士比注射泵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胡馨;徐智义;姚明

    目的:观察佳士比注射泵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8例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使用佳士比3100型注射泵注入胶原酶行盘外溶解治疗;对照组10例,一次性注入胶原酶行盘外溶解治疗.结果:术后7天疗效观察,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40 %,总有效率为80 %.两组优良率、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8.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80 %,总有效率为90 %.两组比较优良率、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佳士比注射泵注入胶原酶盘外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优于一次性注入胶原酶盘外溶解治疗.

  • 氯丙米嗪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作者:胡然;贾永蕊;朱素君;库宝善;张永鹤

    目的:研究氯丙米嗪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实验、醋酸扭体实验和福尔马林实验.结果:腹腔注射氯丙米嗪10mg/kg可延长小鼠舔脚潜伏期,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反应,能减轻福尔马林所致小鼠足跖水肿.结论:氯丙米嗪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镇痛剂量时能抑制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水肿.

    关键词: 氯丙米嗪 镇痛 抗炎
  • 关节腔内注射丁丙诺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凤梅;张忠;谢金瑞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对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并与注射小剂量吗啡(Morphine)进行对比分析.方法:48例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双盲法随机均分为关节腔内注射Buprenorphine(B)、Morphine(M)与生理盐水对照组(C)3组,给药后记录术后2h、4h、8h、12h与24h患者屈膝关节90°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及术后8h按需注射哌替啶的量.结果: B、M组术后8h哌替啶平均使用量分别为9.4mg与28.1mg,较C组(51.6mg)明显减少;术后4h、8h、12h、24h 患者屈膝90° VAS评分B、M组均显著低于C组,B组亦较M组低,比较统计学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术后镇痛满意度,B、M组较C组高,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Buprenorphine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效果优于吗啡.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礼祖;蒋劲;熊东林;郑虎山;沙彤;张德仁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对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本文选择了31例不宜行神经阻滞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方法:31例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25μg/h的多瑞吉作为首次量,如疼痛控制不满意,临时追加曲马多缓释片,下次换贴时再增加至50μg/h,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31例病人经多瑞吉治疗后,2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从8.51±1.12降至2.47±1.23,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多瑞吉能有效地控制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病人对多瑞吉的适应,部分并发症逐渐减少.

  • 宣武医院门诊处方中非甾体抗炎药的调查分析与经济学评价

    作者:齐晓涟;罗宇环

    目的: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宣武医院2000年11月份的45419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芳基烷酸类药物应用广泛但价格较高,水杨酸及乙酰苯胺类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且价格相对低廉,临床用药中还存在着配伍及用法用量不妥之处.结论: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中不要随意加大用量或改变用法,应注意和避免作用相反的药物配伍(ADR)的出现.

  • 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郭俊唐;于生元

    Tolosa-Hunt综合征是由海绵窦或眶上裂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引起的一种痛性眼肌麻痹.本文总结了22例符合国际头痛协会标准的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并结合病理对病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病因为免疫反应性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而血管改变继发于炎性浸润.

  • 鞘内应用吗啡加氯胺酮对坐骨神经痛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华;张锦;崔健君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的作用及对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坐骨神经松弛结扎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另8只健康大鼠做空白对照(B组),体重220~260g.C组(对照组),鞘内应用0.9%生理盐水10μl ;K组(氯胺酮组),鞘内应用氯胺酮50μg;M组(吗啡组),鞘内应用吗啡20μg;KM组(吗啡加氯胺酮组),鞘内应用吗啡10μg加氯胺酮25μg.每日给药一次,连续七天.用药后30min 测定热痛阈的变化.用药7天后取血2ml,放免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1)M组和KM组用药前后热痛阈之差均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1),但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M组的镇痛效果逐渐下降,在用药后第6、7天与K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K组和C组比较在任何时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C组和M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和KM组(P<0.05),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应用吗啡加氯胺酮可对抗神经痛大鼠对辐射热的痛觉过敏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吗啡和氯胺酮,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疼痛的程度.

  • 桂参止痛合剂治疗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价

    作者:钟进才;阙铁生;张华萍;韦美怡;林章华

    目的:观察桂参止痛合剂(康赛德)对晚期癌症伴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应用桂参止痛合剂50~150ml,每8小时1次,对照组(33例)路盖克片1~2片,每6小时1次.两组均连用7天.评价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桂参止痛合剂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0.6%,对中、重度疼痛的缓解率分别为92.6%、55.6%.与对照组相比,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为优,不良反应低,患者接受程度好.结论:桂参止痛合剂是治疗中度癌痛较好的药物.

  • 纳络酮诱发吗啡成瘾大鼠CPA模型及影响因素

    作者:须卫;罗小景;谭北平;郑希耕;杨晓燕;隋南

    目的:探讨纳络酮诱发吗啡成瘾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反应(CPA)的影响因素.方法:起始剂量分别为6、12mg/kg吗啡以20%递增方式腹腔注射(ip)致瘾,共10天.分别在吗啡致瘾阶段或戒断后以0.5mg/kg、1.0mg/kg纳络酮诱发CPA.结果:纳络酮可以诱导吗啡成瘾大鼠形成明显的CPA;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剂量吗啡和纳络酮对CPA形成没有明显差异;纳络酮诱发依赖期大鼠出现CPA,而在戒断期大鼠却未出现.结论:在吗啡依赖的致瘾阶段和戒断后进行行为训练对CPA建立具有不同的影响.

  • 芬妥拉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加真

    目的:探讨芬妥拉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测定慢性神经痛小鼠缩爪反应潜伏期(HWL)和正常小鼠扭体数作为痛阈指标,观察腹腔注射(ip)芬妥拉明的镇痛作用.结果:ip 4mg/Kg芬妥拉明1~3d小鼠HWL明显增加和扭体数明显减少(P<0.001).结论:芬妥拉明对正常或神经病理性痛小鼠有镇痛作用.

  • 镇痛门诊治疗并发症及有关安全性的探讨

    作者:庞杰;李树人

    本文就我院六年来全天开放的疼痛门诊治疗的有关并发症及安全问题予以讨论,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借鉴帮助.1. 镇痛门诊有创操作并发症

  •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贤辉;张文强;陈春花;郑燕文

    氯胺酮是一种静脉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从1998年起开始氯胺酮硬膜外腔注入进行超前镇痛的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和硬膜外隙注射新斯的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立贤;樊碧发;张亚军

    新斯的明是人工合成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功能性肠麻痹和尿潴留等,临床麻醉常用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斯的明可用于术后镇痛,已证实其镇痛作用部位不仅在中枢,而且在外周亦可产生镇痛作用.为评价新斯的明的外周镇痛效应,我们选择硬膜外隙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终分别经膝关节腔、硬膜外隙注入新斯的明0.5mg,对比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报告如下.

  • 前扣带回在痛感知中的作用

    作者:王锦琰;罗非;韩济生

    前扣带回(ACC)是内侧痛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接受丘脑内侧核群的纤维投射,主要参与痛觉情绪信息的编码.影像学和电生理技术都证实,ACC的伤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其后部,相当于Brodmann 24区的后部.ACC参与痛觉形成的机制可能在于将痛的感觉和认知信息与情绪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痛觉体验.

  • 有关疼痛治疗性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

    作者:张国良;计根林;张晓峰;徐礼鲜

    目的:评价疼痛治疗性研究文献中存在的方法学缺陷,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质量,为提高临床科研水平提供信息.方法:手工检索1997~2001年发表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上的有关疼痛治疗性研究的文献,对非RCT,分析文献中采用RCT和盲法的可行性;对RCT,分析其随机方法是否完善、是否有基线情况的报告.结果:检出302篇疼痛治疗性研究文献,其中RCT占81% (245/302),无对照的研究中,39% (20/57)应该采用对照;采用盲法为17% (54/302).245篇RCT中,除2篇外均未描述产生随机分配方案的方法,36篇提供了基线资料.结论:作为治疗性研究"金方案"的RCT的应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作者在报告时应该向读者提供有关随机、对照、盲法、基线情况、样本估算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便读者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指导临床实践,同时提高临床科研的质量.

  • 感觉过敏在颈部扭伤后早期出现且与愈后差有关

    作者:

  • 智能低下患者疼痛阈值的定量躯体感觉测验

    作者:

  • 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联合治疗

    作者:赵海宁;李军;朱艳;杨扬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抗焦虑药物黛力新与抗惊厥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和情绪评分分别对疼痛和情绪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结果.结果:联合治疗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止痛效果明显,并且能很好地改善病人情绪.结论: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 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司马蕾;路东升;樊碧发

    目的:探讨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的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过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或开颅手术.局麻监护下,经口内解剖,分离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微量注射器直视下注入阿霉素3mg.结果:39例患者术后1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其中72.5%(29/40)在术后24h内疼痛减轻,25%(10/40)在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无效2.5%(1/40).术后2年内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5%(3/40),复发患者症状均较前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前减少.结论: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三叉神经痛的新认识

    作者:于生元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格限制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反复发作的疼痛,以短暂的单侧电击样疼痛为特征,疼痛突然发生和中止.疼痛常自发产生,也可由洗脸、刮脸、抽烟、说话、刷牙等触发.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在第二版<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中将其分为经典三叉神经痛(即以前所称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余新光;魏少波;张远征;薛怀安;刘宗明

    目的: 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 方法:回顾分析从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1例术中采用脑室镜协助观察. 结果: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上,有11例可见疼痛一侧的桥脑旁有异常血管影.术中发现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者19例( 动脉血管压迫16例,静脉血管压迫3例).19例中,术后早期疼痛完全缓解17例.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物定向靶位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作者:陈家骅

    国内朱克闻、董宏谋等于1975年开展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与国外基本同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外在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方面曾形成过一个小高潮.

中国疼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