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casp.ijournals.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济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ANS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作用

    作者:李雨利;李琛;汪京萍;张嵘;白文佩

    目的:观察在妇科宫腔镜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依随机对照表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2组,每组40例.研究组(A组)术前30 min及术后即刻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患者内关-外关、劳宫-合谷穴30分钟,对照组(B组)术后即刻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患者内关-外关、劳宫-合谷穴30分钟,术后即刻、30 min及1h使用疼痛量表评价患者疼痛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即刻及术后30 min,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两组间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能有效降低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术后1h内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

  • 条件性位置回避模型大鼠吻侧部前扣带皮层内Ng、CaMK2α的表达

    作者:张传青;徐静;陈海军;施丽燕;许铁;万燕杰

    目的:观察甲醛溶液足底注射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formalin-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F-CPA)行为大鼠的吻侧部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ACC)神经元中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及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 alpha(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2 alpha,CaMK2α)及其磷酸化(p-Ng、p-CaMK2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无处理(C)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F)组、生理盐水足底注射+CPA测试(N-CPA)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CPA模型建立(F-CPA1)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CPA模型消退(F-CPA2)组(n=8),进行CPA行为学测试,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rACC中Ng、CaMK2 α和其磷酸化的表达.结果:处理前,N-CPA、F-CPA1、F-CPA2组条件刺激匹配室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F-CPA1、F-CPA2组大鼠条件刺激匹配室停留时间减少,回避分数高于N-CPA组(P<0.05).同时,F-CPA1组rACC内CaMK2 α、p-CaMK2α水平同其他对照组相比均减少(P<0.05),而各组间rACC内Ng、p-Ng的表达及p-Ng/Ng、p-CaMK2α/CaMK2α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后,F-CPA2组大鼠回避分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F-CPA2组大鼠rACC内CaMK2α、Ng及其磷酸化水平与其他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rACC中CaMK2α及p-CaMK2α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甲醛溶液诱导的疼痛厌恶情绪,而Ng及p-Ng的表达与其无显著相关.CaMK2 α可能并不通过Ng-CaM-CaMK2 α途径参与疼痛厌恶情绪.

  • CT引导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

    作者:徐元昌;赵铁军;乔赞峰;杜军武;杨筱斌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乙醇毁损联合胰头病灶植入125I粒子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T检查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胰腺病灶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5天、15天、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缓解率明显改善,部分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病灶明显缩小,治疗过程和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上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癌性疼痛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镇痛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毅;冷玉芳;葛亮;刘瑞;严琳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痛敏及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胞外反应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ound protein,pCRE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4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C组和D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D组于术后即刻开始至处死前1d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50 μg/kg,1次/d,S组和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d、术后3、7、14d时以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辐射热的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llatency,PWL)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并于术后测定痛阈后灌注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pERK、pCREB、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 d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pCREB、c-fos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3、7、14 d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ERK、pCREB、c-fos表达下调(P<0.05).与术前1d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d时MWT降低,TWL缩短;与术后3d时比较,C组和D组7、14d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pCREB、c-fos表达上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抑制pERK、pCREB、c-fos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急性牙髓炎疼痛对唾液皮质醇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

    作者:康艳凤;张薇;李德利;甄亚萍;陈昭燃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后唾液中皮质醇(cortisol)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1例急性牙髓炎并自愿参加该实验的患者作为受试者.使用疼痛分级语言评估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记录患者牙髓炎急性疼痛发作时和治疗2周后的疼痛指数及不适指数,同时测量脉搏及血压等生理指标.使用无菌唾液收集管留取患者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和治疗后自然分泌的唾液,经离心机离心后,使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对唾液cortisol及sIgA进行测定,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较,疼痛指数及不适指数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脉搏虽有降低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cortiso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gA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牙髓炎疼痛可引起机体唾液中cortisol水平的显著升高,唾液中cortisol水平可反映急性牙髓炎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 头痛专病门诊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特点分析

    作者:王璐;谢敬耽;邸海;董钊;于生元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225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为58例(25.8%),紧张型头痛为97例(43.1%),丛集性头痛为14例(6.2%),慢性每日头痛为56例(24.9%);头痛患者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37.8%和34.2%.慢性每日头痛出现抑郁和广泛性焦虑共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头痛(P<0.01,P=0.03).结论:头痛专病门诊中原发性头痛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患病比例高,和其他类型头痛相比,慢性每日头痛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共病.

  • 体外冲击波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东文;卓锦钊;马赛;陈琳;陈孔利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其发生率高,是引起跌倒、致残的危险因素,给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故治疗或延缓KOA进展有重要意义.KOA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其适应症有限、创伤大、费用高;药物治疗疗效可,但用药后存在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可起到关节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子朋;孟庆良;郑福增;谷慧敏;展俊平;张仲博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免疫性疾病.关节症状较重时,可出现关节腔积液,时间较久者,甚至出现关节的破坏、畸形.目前临床上对RA滑膜炎的治疗,主要有全身用药和手术治疗.前者对部分滑膜炎较重、关节积液较多的患者往往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后者虽然近期效果较好,但是关节退变的更明显,甚至部分患者切除滑膜后,关节积液仍然存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几乎没有甲氨蝶呤注射关节腔来治疗RA滑膜炎的文章报道.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发现,把甲氨蝶呤注射到有炎症的关节腔内,滑膜炎症状改善更明显,并且复发率低.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药物滑膜切除术治疗RA,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PLID射频消融术后残余感觉异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辛广科;张亚鸽;黄凯歌;田军涛;王涛;张鹏;张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疼痛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因外力因素致使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后刺激和挤压脊神经,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等一系列感觉异常症状.目前,射频消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取得较好疗效,但术后患者大多残留有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症状.对残留症状均采用药物,理疗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但效果不佳、药物不良反应多或延长住院时间等而使治疗不理想.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SP)在疼痛临床中己使用多年,国内外文献已有相关报道,效果满意,为进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本文就神经妥乐平在治疗PLID射频消融术后残余痛和麻木症状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对比.

    关键词:
  • 简易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系统治疗区段性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超;李斌;吴晓明;于雷;张国华;孙海涛;王海;董彦鹏;承耀中

    据统计,75%~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剧烈的疼痛症状,癌痛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医学、心理及社会问题.癌痛病因复杂,涉及到肿瘤压迫、转移、神经侵犯、炎症等综合因素,即便应用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仍有10%~30%的患者存在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癌痛[1,2],且伴随镇痛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对此WHO专家推荐应用介入镇痛方法进行治疗,即第四阶梯镇痛方案,其中全植入式鞘内(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泵创伤较大且费用昂贵,简易植入式鞘内镇痛的并发症较多,而硬膜外镇痛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等注射到硬膜外腔,对区段脊神经进行阻滞,可以达到特定区域镇痛的效果[2~5].

    关键词:
  • 右美托咪定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手术的应用

    作者:杨文荣;于洋;孙明洁;陈付强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术(Percutaneous Transformatio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是一种新型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临床.为判断有无神经损伤,术中需保持患者清醒,因而PTED多在局部浸润麻醉似懂非懂下进行.常用的一些辅助用药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还可能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而无呼吸抑制以及术中易于唤醒的临床特点,增加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减少麻醉及镇静用药.右美托咪定兼备镇静止痛作用,且可保持患者可唤醒能力,符合椎间孔镜手术麻醉的要求.国内外相关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静脉注射辅助局部浸润阻滞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手术,观察其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产后骶髂关节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作者:呼家佳;张成梁;王英;白念岳;杨胜辉;杨勇;鄢建勤

    腰背痛是产后女性常见的一种症状,常由于妊娠和分娩导致椎间盘突出[1]或产后骶骨骨折[2~4].骶髂关节附近的疼痛并不少见,但大多数疼痛的根源并非骶髂关节,而是周围关节面及椎间盘.发生于没有并发症的剖宫产或是顺产的妇女的骶髂关节炎相对罕见.骶髂关节、臀部及其周围神经支配的重叠使得体查困难,更多情况下则较少考虑骶髂关节炎,因而容易误诊.针对近期出现的2例产后骶髂关节炎的病例,联合相关文献报道,对产后骶髂关节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 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钟琼;郭有;陈新荣;杨俊;付敏;刘勇;温新院;魏俊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为鼻腔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常伴有头面部胀痛.因其发病与多因素有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故其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师具很大挑战性.2012年我国鼻科学者在昆明制定相应诊疗指南[2],建议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治疗[3],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4],抗过敏治疗及减充血剂[5]和中成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但即使经规范化的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患者病情不能有效控制,术腔迁延性炎性反应[6],因此,2012欧洲指南将慢性鼻炎的治疗目标更改为临床“控制”[7]蝶腭神经节(ganglia pterygopalatinum)节后神经纤维分布于鼻腔内,中医针刺治疗有效[8],我们运用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鼻炎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国内首次住院患者疼痛现状调查实施中的护理管理

    作者:刘俐;谢徐萍;李继平;朱红;包芸;刘进

    疼痛已不再是疾病的伴随症状,而被定义为人类的第五大生命指征,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了“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慢性疼痛定义为一种疾病”,疼痛正日益受到全世界医务人员的重视[1].但迄今为止,国内疼痛现状的调查仅仅局限在门诊和单病种的报告[2,3],住院患者的疼痛现状调查仍是空白.为了解我国住院患者的疼痛现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华西第二医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对3248例住院患者展开了调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此类调查项目护理管理的相关研究报道.此调查为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涉及人员众多,调查工作全部由护士完成,项目实施的流程、人力、组织和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对本次调查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士参与科研项目的护理管理提供参与借鉴,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川杰;连亚军;张璐;王利军;关东升;苗彦永

    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腰椎穿刺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前额、枕部疼痛或弥漫性头痛,疼痛的性质为钝痛或波动性痛,立位时加重,平卧位减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0%~30%的患者在腰椎穿刺术后48 h内会出现PDPH[1~3],在肥胖的年轻女性和妊娠女性中PDPH的发病率会更高[4].PDPH常常伴有颈强直、耳鸣、听力减退、畏光及恶心等症状,多数患者头痛会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5],因此探索PDPH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外曾有小样本报道静脉或口服茶碱可有效治疗PDPH[6],国内尚无此类报道.我们在国际上首次使用静脉注射氨茶碱代替茶碱治疗PDPH患者1 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关键词:
  • T型钙通道: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的新靶点

    作者:汪一;申乐;闫洪彦;陈雯;黄宇光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其常见慢性并发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显示,T型钙通道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采用药物抑制、基因抑制、基因敲除等技术研究发现,T型钙通道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及热痛觉过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受调节机制可能与选择性剪接、氧化还原修饰、磷酸化修饰以及耱化修饰等有关.采用膜片钳、神经元电容监测、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发现,T型钙通道还可通过增强神经元可兴奋性、上调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 神经导航与电生理监测联合引导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王宁;胡永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病因复杂,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引导下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可克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 P2X7受体在疼痛调制中作用

    作者:肖智;李尤艳

    嘌呤信号在疼痛信息的调制中有重要作用.P2X7受体是ATP门控离子通道家族中的一个亚型,表达于多种组织,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病理性疼痛时,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P2X7受体表达上调,功能增强;通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或基因干预技术调节P2X7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可以对疼痛信息进行调制.阐明P2X7受体在病理性疼痛发生、维持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对疼痛调制机制的认识,同时P2X7受体也是治疗病理性疼痛潜在的新靶点.本文对近年P2X7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慢性盆腔疼痛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的大脑初步分类:MAPP网络研究

    作者:Epifanio Bagarinao;张昕

    在美国,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3%~6%,它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并增加医疗支出.CPP在临床上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和/或发作性疼痛,伴有持续至少3个月尿急尿频的泌尿系症状,而在盆腔区没有发现病理性改变.同其它慢性疼痛一样,对CP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为此美国NIH成立了MAPP研究网络(http://www.mappnetwork.org),建立了神经影像工作组,致力于开展以神经影像为基础的CPP生物标志物研究.

    关键词:
  • 大麻镇痛机制

    作者:郭薇薇;姚磊;熊伟

    大麻被用于镇痛已有数个世纪的历史.大麻类物质镇痛机理的神秘面纱直到20年前两类大麻素受体(CB1、CB2)的发现才逐渐被揭开.大麻类物质通过CB1受体参与镇痛已被大量研究证明,然而,大麻引起的精神副作用却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B2受体以及外周CB1受体同样参与镇痛且不引发精神副作用.除CB受体以外,大麻类物质同样可以直接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甘氨酸受体(GlyR)、5-羟色胺受体(5-HT3A)、瞬态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TRPV)等离子通道,从而调节痛觉信息传递.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研究得出的大麻参与镇痛的机制,包括经典的大麻素受体介导的镇痛机制及通过直接作用于其它受体发挥镇痛效应.旨在通过对过去研究的总结,一方面使得读者们对这一领域有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大麻镇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疼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