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casp.ijournals.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济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性、慢性疼痛病人的痛阈及焦虑状态的比较

    作者:孟文君;魏昕;柴小青;何义富

    目的:观察急性骨折、慢性骨关节炎、癌痛病人痛阈、焦虑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疼痛类型和焦虑状态对于痛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病人,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II-III级.根据病人疼痛的类型不同分4组(n=30):急性骨折组(A组)、慢性骨关节炎组(B组)、癌痛组(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测定病人压力性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焦虑评分及血清中CRP、IL-6、IL-17的浓度.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PPT降低,而焦虑得分升高,二者的相关系数r 2=0.661,回归系数b=-1.691.B、C组的血清CRP、IL-6、IL-17浓度高于对照组D(P<0.05),以C组升高更为明显;对于IL-6,B、C和A、C组间比较有差异;对于CRP,四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对于IL-17,B、C组高于D组.结论:急性骨折、慢性骨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三种疼痛类型及病人焦虑状态可以影响痛阈,相关机制可能与血清中相应的炎性因子浓度改变有关.

  • 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及p38 MAPK参与介导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痛

    作者:王益敏;易增兴;林世清;张嘉明;蔡哲;贺秋兰;魏明;孙来保;邹学农

    目的:探索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及p38 MAPK在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痛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Blank组(12只)、Sham组(12只)、手术模型组(NP组,42只).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天,术后1、3、7、12、14、21和28天的50% 机械性缩足阈值(50%MWT).取各组大鼠术后1、3、7、14和28天术侧腰段脊髓背角,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细胞和p-p38表达与变化及p-p38与胶质细胞共表达情况.另一雄性成年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5组:Blank(12只),Sham(12只),NP(12只),DMSO(12只)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36只),DMSO组和SB组于术后第2天经硬膜外腔分别给予50μl 10%DMSO和0.1%SB203580,检测所有大鼠术前1天,术后1、2天及给药后1 h、3 h、5 h、7 h、12和24 h的50%MWT.Blank组,Sham组和NP组于术后第2天、DMSO组于给药后3 h取材,SB组分别于给药后3 h、7 h、12 h、24 h取材,Western blot检测p38和p-p38蛋白表达.结果:与Blank组相比,Sham组50%MWT仅在术后1 d下降(P<0.05),NP组各时点的50%MWT明显降低(P<0.05),可持续至术后28天.NP组胶质细胞和p-p38蛋白在术后不同时点发生表达(P<0.05),免疫荧光双标显示p-p38大量表达于小胶质细胞.SB组在给药后3 h 50%MWT明显升高,持续到给药后12 h(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给药后3~12 h p-p38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在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脊髓背角中出现胶质细胞激活及p-p38蛋白表达,给予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后痛敏发生改善,胶质细胞及p38 MAPK参与了髓核致炎大鼠神经根痛的发生和发展.

  • p-STAT3在奥沙利铂致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李双凤;王亚平;欧阳碧山;赵鑫

    目的 :在本研究中,采用单剂量腹腔注射奥沙利铂诱发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模型,观察p-STAT3信号分子的激活情况,并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对该疼痛模型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冷热刺激甩尾潜伏期(tail withdrawal latency,TWL)检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印记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p-STAT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注射后第1~5天PWT和TWL(冷)显著性缩短(P<0.05),TWL(热)未见明显改变;脊髓p-STAT3的表达显著性增加(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AG490组PWT和TWL(冷)显著性延长(P<0.05),而脊髓p-STAT3的表达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p-STAT3参与了奥沙利铂致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并且AG490可缓解奥沙利铂导致的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 住院病人疼痛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汤峙瑜;冯艺;安海燕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疼痛管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完善医院疼痛规范化诊疗制度.方法:采用归档病历回顾分析法对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疼痛发生及记录情况、镇痛药规范化使用情况.结果:两个月内共9772人次入院并出院,其中2588例曾记录有疼痛发生,112例曾出现过中、重度疼痛.女性病人疼痛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病人疼痛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病人;手术科室病人疼痛发生率高于其他科室.结论:我院住院病人疼痛发生率及中、重度发生率均低于国内外其他研究水平,疼痛管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疼痛规范化诊疗记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 388例紧张型头痛病人临床分析

    作者:李娜;杜衍君;邢舒平;史潍卿

    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紧张型头痛为临床常见的头痛,约占头痛病人的 70% ~ 80%,我国的年患病率约为 32.5% [1],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疼痛部位多为枕颈部、颞部、额部,疼痛性质多为束带感、压迫感、紧缩感、爆炸感、胀痛、钝痛、酸痛.紧张型头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等有关,而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精神因素、心理压力、肌肉紧张等因素常可诱发.全球头痛流行病学调查 [2] 显示,个体紧张型头痛病人经济负担低于偏头痛,但其患病率较高,总体对社会的负担仍不容忽视.由于其临床症状较偏头痛或其他头痛症状较轻,临床医生或是病人本人对该病的关注均相对少.而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错误的诊断与治疗可能使病人反复就医,使病人身心受到伤害.本文旨在对紧张型头痛病人的临床特点、精神心理状况、睡眠状况、触发因素等进行临床研究,以期提高该疾病的认识,为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度洛西汀联合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罡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老年关节病变,其可导致关节严重的不适,伴行走时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的内外翻 [1].骨关节炎中全身多个关节均可以发病 [2],因其严重的症状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活动,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 [3].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应用口服药物控制疼痛症状 [4],对于骨关节的药物治疗仍存在争议.目前常用的骨关节炎镇痛药物药效较短,仍未有药物能够确切地改善关节病变中的病理机制进展 [5].度洛西汀属于 5- 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 再摄取抑制剂 [6],除了在精神性疾病应用外,也逐渐被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纤维肌痛以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7].美国的研究 [8]指出,度洛西汀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病人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骨关节炎主要的病理机制为炎症,进展期的骨关节炎的疼痛可从伤害感受性进展到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状态下神经元容易兴奋,而加重骨关节炎疼痛,度洛西汀可以减少中枢敏化所导致的疼痛 [9].因此,联合应用度洛西汀和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 COX) 抑制剂,有望为骨关节炎疼痛提供效果更优的镇痛方案.为此,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度洛西汀和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的临床疗效.

  • 巨大腰椎间盘脱出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术后重吸收1例

    作者:张超;王平;刘爱峰;金哲峰;尹广斌;张君涛;李远栋;王晓东

    目前巨大型腰椎间盘脱出大多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破坏腰椎结构,远期可能会影响腰椎稳定性.射频热凝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大部分临床研究在其疗效上,很少报道其对间盘吸收作用,尤其是对较大间盘突出报道更少.本病例病人腰椎间盘突出巨大行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术后 1 年出现间盘吸收现象,案例资料完整,国内外类似治疗报道罕见,现报道如下.

  •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病人术后疼痛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露平;王富兰;陈锦云;钟正德;乐儒

    超声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无创方式,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研究所证实[1,2].疼痛是该技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报道,超声消融术后 24 小时内,病人下腹部疼痛发生率高达 87.3%,骶尾部和臀部疼痛为 10.5% [3].疼痛作为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可从情绪、睡眠、活动等多个方面对病人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目前,国内外有关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病人术后疼痛情况的报道较少,且既往研究 [3,5,6] 中,仅使用单一评价工具或疼痛发生率等指标作为病人术后疼痛情况的衡量标尺,尚未从身心等心理方面全方位评估超声消融术后疼痛对子宫腺肌病病人的影响.

  • 安慰剂在泌尿外科病人术后疼痛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静;陈静;李映;朱琳;徐徐;陈文芳;张廷玲;达建萍;傅点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 由 Henry Beecher 于1955 年提出 [1],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实际上症状却得到舒缓的现象,用于这种无效的治疗的药物,即为安慰剂.安慰剂本身没有实质性生理或药理作用,使用不同的安慰剂针对同一症状治疗,可能产生相同的效果,故安慰剂效应又被称为"非特定效应".在临床工作中,安慰剂通常用于临床药物实验的对照,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用于治疗.术后疼痛是外科病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疼痛的程度受手术、切口以及病人主观感受等许多因素影响,临床上医生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手术的理解,对一部分术后疼痛的病人应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效果不一,甚至有可能产生"反安慰剂效应",令病人症状加重 [2].对于安慰剂在术后疼痛的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本研究立足于笔者工作的泌尿外科,根据病人疼痛评分,进行安慰剂应用的相关研究,旨在摸索安慰剂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的条件和方法,从而进一步规范安慰剂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应用,达到减少不必要的镇痛药物应用,使病人更大受益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偏头痛相关心血管系统异常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彩芬;满玉红;于挺敏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据统计,我国偏头痛患病率约为 9.3%[1],本病临床表现多为单侧发作的搏动样头痛.偏头痛人群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此外,伴随偏头痛发作的非头痛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其中伴发心血管系统症状并不少见,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源性猝死.但以往临床医师对此并未足够重视,为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偏头痛病人心血管系统异常及其严重性的认识,本文对偏头痛相关心血管系统异常表现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TRP通道在内脏痛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武平;周倩;肖礼祖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ion channel,TRP)在内脏痛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广泛报道与其配体在临床上有限范围的应用形成鲜明对比.TRPV1就是这种不平衡典型的例子,它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膀胱感觉功能障碍治疗的重要TRP蛋白靶标.我们至今仍不清楚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也可能是由于TRP作为外界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的感受器和传感器的多功能性造成的.这篇综述阐述了内脏感受的不同感觉通路,以及这些通路中表达TRP通道的伤害性感受和非伤害性感受神经元.TRP通道不仅可作为内脏感觉传入中机械和化学刺激的感受器,还在激活GPCR和细胞因子受体后形成一种细胞活化的效应机制.在病理状态下TRP通道的作用可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如慢性痛或炎症反应.TRP通道在疼痛的进一步发展、治疗和干预措施中已展现出明显的潜力,而且逐渐显示出炎症反应的发生也有可能受益于此.因此,尽管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我们对TRP通道参与内脏感受通路的潜在机制的探索仍然处于开始阶段.

    关键词: TRP通道 内脏痛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申文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造成的疼痛,发病机制复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广泛存在于组织中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是调节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VEGF是神经与血管之间密切联系的关键因子,在神经系统具有多效性,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VEGF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但其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就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写在John J.Bonica诞辰100周年

    作者:宋学军;马平川;John D.Loeser

    Bonica 在全世界开启了疼痛研究和治疗运动,一生致力于倡导跨学科的疼痛研究方法,并推动疼痛学科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壮大.一百年前,John J. Bonica 出生在西西里北部菲利库迪的伊奥利亚群岛.他 11 岁随父母迁往美国纽约之后迅速成长的故事成为美国式成功的典范之一.1942 年他从马奎特医学院 (Marquette Medical School) 毕业,同年与 Emma Baldetti结为夫妻.在纽约市圣文森特医院麻醉科接受了实习医师与住院医师培训,随后他加入美国陆军医疗队,被分配到位于华盛顿州路易斯堡的麦迪根陆军医院工作,并担任该医院麻醉科主任.在麦迪根陆军医院,他被那些受伤退伍军人所经受的慢性疼痛的折磨所震惊.这段经历开启了他对研究和治疗疼痛的兴趣.他通过自学发现要想成功治疗慢性疼痛,必须采取跨学科、多领域综合的方法.John 的妻子在分娩他们第一个孩子时,因为乙醚开放点滴麻醉经历了巨大的生命危险.由此,他开始致力于产科麻醉方面的研究.他发明了局部麻醉在分娩中的应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在局部麻醉下出生,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例局部麻醉分娩的病例记录.

  • 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莉;王云

    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疼痛已构成一种单独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长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已成为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除传统SCS外,近年发现新式SCS、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电刺激以及硬膜下电刺激也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且效应机制不同.本文综述了四种电刺激模式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以期为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主编寄语

    作者:韩济生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与您携手走过 2017 年.在 2017 和 2018 交界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全体员工,向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向守护健康的医务工作者,向支持本刊的各位编委、作者、读者,向指导、支持本刊发展的各学术团体,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并要回顾一年的成绩和问题,为新的一年提出希望.

中国疼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