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casp.ijournals.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韩济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肉毒毒素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施旺细胞髓鞘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迪森;周倩;陈盼;熊东林;蒋昌宇;孙伍平;肖礼祖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的肉毒毒素A(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oNT/A)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研究BoNT/A对施旺细胞髓鞘标志蛋白以及调控髓鞘形成的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并随机平均分成4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intraplantar injection,i.pl.)组、BoNT/A皮下注射组、生理盐水神经旁注射(peripheral nerve injection,i.pn.)组、BoNT/A神经旁注射组,此外设置未造模的空白对照组.在造模后第5天给药,测量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在术后14天和28天分别对BoNT/A皮下注射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进行坐骨神经采样,应用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髓鞘相关蛋白MBP、P0、Krox-20及C-jun表达量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坐骨神经P0的表达情况.结果:皮下注射或神经旁注射BoNT/A均可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P<0.05).BoNT/A皮下注射组坐骨神经MBP、P0、Krox-20及C-jun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皮下注射和神经旁注射BoNT/A均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但皮下注射BoNT/A不能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施旺细胞髓鞘的形成,提示BoNT/A并不是通过促进髓鞘形成这一机制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以及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 经皮椎间孔镜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伊立;董志坚;王锁良;张培国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6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病例均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短期随访,两种入路对于病人疼痛症状的减轻均显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入路对于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可行,但是经椎板间入路可以更充分切除钙化灶、分离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

  • 舍曲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伊鹏;李上智;张彩君;刘延青

    目的:探讨舍曲林(sertraline)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每次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片,1片/次,3次/日,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第1周、2周、4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疼痛缓解度(pain anesis rate,PAR),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和疼痛缓解率.结果:本研究治疗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8.2±1.7分,4周后降到4.0±1.3分,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8.0±1.5分,4周后为6.3±1.6分,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2、4周时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舍曲林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效果好,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之一.

  • 门诊癌痛病人疼痛及身心症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梓萌;唐丽丽;庞英;何双智;汪艳;何毅;宋丽莉

    目的:通过对门诊癌痛病人进行系统的随访,调查分析癌症病人的疼痛程度、躯体及心理症状,以便更好地控制癌痛并改善病人的躯体及心理症状.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癌痛病人,分别于首次就诊3天内、2周后、4周后进行三次随访,采用疼痛数字评分表和中国版记忆症状评估简表对癌症病人的疼痛程度、躯体及心理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2例癌痛病人参加随访,98例病人完成两次随访,49例病人完成三次随访.首次随访中65.7%的病人在调查当时诉中、重度疼痛.在之后的每次随访中,疼痛评分均比前一次随访减少.另外,首次随访中癌症病人躯体及心理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位于前10位的症状除疼痛外,还有感到烦躁、缺乏精力、感到担心、睡眠有困难、食欲不振、感到不快乐、恶心反胃、便秘及难以集中精神.结论:疼痛随访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疼痛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对癌症病人的疼痛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癌痛 身心症状 随访
  • CCI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

    作者:王威;徐静;万燕杰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慢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oventromedial medulla,RVM)5-HT1A受体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坐骨神经结扎手术组(CCI组,6只),CCI+拮抗剂组(6只),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CUMS组,6只),CUMS+拮抗剂组(6只).其中Normal组不做任何处理,Sham组颅内立体定位注射生理盐水,CCI组结扎左侧腿部坐骨神经,CUMS组进行应激刺激,持续30天;在30天后,对于CCI组和CUMS组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脑立体定位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0.1 mg/Kg),测量各组机械超敏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所有组均进行强迫游泳测试,测量大鼠在水中的漂浮不动时间.取RVM和脊髓腰骶膨大,分别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RVM内5-HT1A受体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测量脊髓背角内5-HT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的MWT和TWL均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在2周左右时降到低,随后维持稳定,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漂浮状态时间显著延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增多,脊髓中5-HT表达增高,但当RVM内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后,脊髓内的5-HT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Normal组相比,CUMS组的MWT和TWL逐渐降低,漂浮状态的时间达到长(P<0.05),同时5-HT1A受体在RVM内表达比CCI组增加的更明显,脊髓中5-HT表达增高,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以后,CCI组和CUMS组的MWT和TWL均比注射前阈值增高(P<0.05),强迫游泳时间降低(P<0.05),并且RVM中的5-HT1A受体表达增高,脊髓内5-HT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RVM内的5-HT1A受体可能参与了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

  •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富勇;陶蔚;林章雅;林元相;康德智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侵犯骶神经致会阴区神经病理性疼痛,1例为左侧乳腺癌侵犯臂丛神经导致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4例均接受患侧损伤和疼痛节段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显微镜下用双极电凝切开病变节段脊髓背根的入髓区.随访2年以上,分别于术后2周、术后每半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周,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缓解>75%.随访2年,疗效满意率逐渐下降,2例疼痛缓解>75%,1例疼痛缓解60%,1例术后6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同侧下肢深感觉障碍3例,痛觉过敏2例,在术后6月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是一种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叶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超;刘伟;刘洋

    目的:探讨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12名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记录他们的一般资料,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压痛阈值,明确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112例病人中,发生慢性疼痛的病人46例,未发生慢性疼痛的病人66例.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为术前焦虑(OR=5.610,95%CI:1.811-17.377),患糖尿病(OR=3.825,95%CI:1.106-13.234).文化程度高的病人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低(OR=0.655,95%CI:0.466-0.920).结论:术前焦虑或合并糖尿病是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可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危险因素
  • 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朱永强;姚鹏

    目的:观察胸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老年胸段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皮损持续时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方法:100名大于60岁的急性胸段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0),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试验组同时接受臭氧自体血回输.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3、4、6、8、12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情绪评分(emotional scale,ES).记录疼痛缓解、皮损愈合时间及PHN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ES均显著降低.试验组前4周VAS及前8周ES显著降低,疼痛和皮损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1,P<0.001).在第3个月时试验组PHN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2).结论:老年急性胸段带状疱疹病程中,早期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改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巨大椎间盘脱垂1例

    作者:宁本翔;林建;朱彤

    病例资料病人,男,54岁,2015年11月就诊.主诉"腰部及右下肢疼痛15年余,加重10天",病人15年前无明显诱因痛出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疼痛由臀部向大腿、小腿至足跟呈放射样酸胀痛,平卧休息后缓解.近10天病人疼痛明显加剧,持续性发作,休息后不缓解,无大小便失禁,无会阴区感觉变化.

    关键词:
  • 丛集-偏头痛:病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作者:李焰生

    自1988年的第1版国际头痛疾患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ICHD)到2013年的第3版测试版 [1],均按照头痛发作的临床特点将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予以明确的区分.但在临床上,仍然可见不典型的病人,同时具备丛集性头痛和偏头痛的临床特征,给临床处理带来挑战.本文就1例典型病人的临床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对此予以分析.

    关键词:
  • 超声引导下第7颈椎横突水平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所致下肢无力1例

    作者:浦少锋;杜冬萍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产生脊髓功能障碍 [1],以上肢功能障碍为主者,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症状.以下肢症状为主者,主要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障碍,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肌力减损,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等.脊髓型颈椎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沉重负担,治疗为手术减压和药物及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则鲜见报道.1883年临床医师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过程中误伤了颈部交感神经,而得到意外明显的治疗效果之后,外科诊疗中便经常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来治疗许多疼痛及非疼痛性疾病.如今,SGB已经广泛应用于疼痛疾病的治疗以及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调节 [2].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扩张头颈部、上肢等的血管,改善循环,调节内分泌及免疫平衡而起到治疗作用 [3].

    关键词:
  • 镜像治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截肢后幻肢痛的影响

    作者:张国兴;丘开亿

    幻肢痛是指肢体被截除后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肢体仍然存在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疼痛通常在截肢后一周或数周内出现,甚至也有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者.疼痛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被截除肢体的远端,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钳夹感、针刺痛、烧灼样痛或切割样疼痛等.截肢后有大概50%~80%的病人出现幻肢痛 [1],因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预防及治疗幻肢痛问题仍然是一个医学上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单独使用镜像治疗或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均可以缓解幻肢痛 [2~4],本文的目的主要是观察镜像治疗结合TENS对截肢病人幻肢痛的效果.

    关键词:
  • PKP联合银质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曹启辉;谢平金;覃裕;柴生颋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以及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加剧的一种全身骨骼性疾病,作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 [1].骨微结构决定骨质量,骨微结构破坏是导致病人发生骨折危险的直接原因 [2],其中以胸椎、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为常见.脊柱椎体骨折常导致病人胸(腰)背部疼痛难忍,甚至卧床不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分泌减少,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功能异常,骨重建呈负平衡,其出现骨质疏松且合并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机率相对较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广泛地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以期病人能获得快速的缓解疼痛和早期下床活动 [3],但目前在一些随机对照研究中存在争议性结果,PKP术仍不能完全作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要推荐治疗方案 [4~5]且PKP技术只是针对骨折的病椎,无法解决骨应力破坏、病椎相邻椎体退变(而未压缩)的问题.而鉴于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疼痛减缓以及早期的活动改善有一定作用 [6].本研究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10例绝经后妇女病人,并对其进行分组治疗,目的为探讨银质针在绝经后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PKP术后治疗中对病人的后期疼痛程度的改善、脊柱相关功能恢复及在相邻椎体再骨折风险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 两种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雷磊;王莉;魏巍;刘珂炜;贺斌彦

    据统计,国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为3%~15.6%,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68%,是影响老年人运动及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1].该病的发病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KOA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晰.目前有研究认为与力学平衡失调引起的恶性循环有关 [2],因此阻断这一恶性循环,为治疗KOA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与疼痛的关系

    作者:刘佳;张晓玲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的老年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人们开始关注AD病人的疼痛.但由于认知障碍的存在,AD病人的疼痛常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本文综合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对AD认知障碍和疼痛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 偏头痛静息态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张雅杰;刘璐;刘鹏;徐晓白;赵洛鹏;曲正阳;朱玉璞;陈斯琦;王麟鹏

    偏头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发作时以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样疼痛为典型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发作前伴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由于具有干扰因素少、容易对照、干预程序单一等优势,偏头痛静息态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冀为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明明;陈雪飘;刘金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中老年病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硬膜外腔注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注射药物种类多样,疗效不一.本文就国内外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加以综述.

  • 成纤维细胞13因子作用于钠通道1.7选择性调控热痛

    作者:王兵

    当前关于伤害性热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温度感受器,如表达在背根神经节(DRG)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PV1).但是温度感受器的缺失仅部分地影响热痛,表明热痛的产生和调控还存在未知机制.我们发现在小鼠DRG神经元中条件性敲除胞浆型成纤维细胞13因子(FGF),导致热痛选择性缺失;敲除了FGF13的DRG神经元,伤害性热刺激不能诱发动作电位的持续发放;FGF13与钠通道(Nav)1.7作用可以促进热痛的传导,增强伤害性热刺激诱发的Nav1.7电流并维持Nav1.7上膜过程,进而维持动作电位的持续发放.打破FGF13和Nav1.7相互作用抑制了热刺激诱发的动作电位和痛反射行为.因此,不同于温度感受器,FGF13和Nav1.7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热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 SHANK3缺失可以降低小鼠热痛敏和初级感觉神经元TRPV1的功能

    作者:陈曦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患者常伴有痛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对伤害性痛觉刺激(如碰撞和切割等)有更高的耐受阈值,有的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已有研究表明,SHANK家族基因是先天性ASDs的致病基因,SHANK3基因的突变率大约为2%.本文旨在从SHANK3缺失的角度,探讨ASDs痛觉异常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 自噬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旭;傅志俭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以关节肿胀和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寻找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药物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前临床主要有: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对症治疗,尚未发现有效治愈骨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表现以滑膜炎和软骨退变为主.目前研究发现软骨细胞自噬水平下降是软骨退变原因之一,可能是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靶点.该文就自噬定义、相关信号通路及影响因素,自噬在软骨细胞中的作用及骨关节炎中自噬等予以综述,为寻找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疼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