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手术对老年性椎管狭窄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旭阳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手术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性LSS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n=51)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减压手术,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腿VAS评分、椎管面积变化及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及72 h,两组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不断降低(P<0.05);术后12、24、48及72 h,观察组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椎管面积均显著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椎管面积均显著大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可有效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安全性高,可在短期内缓解腰腿疼痛,改善腰椎狭隘,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放观察

    作者:陈昭炎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 2018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TE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治疗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盆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作者:张世民;吴冠男;靳蛟;刘昱彰;黎作旭;张兆杰;马明;种涛;章永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 (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2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70~85岁,平均74.3岁.记录术前、术后1、12个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7±1.23、1.78±0.72、0.68±0.32,术前、术后1、12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32.48±10.03、19.53±3.55、5.15±1.02,术后2个时间点随访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给予保守治疗,术后3周恢复.1例肺气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无椎体或椎间隙感染、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严重的椎间孔狭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困难,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能并发神经激惹及术后感觉异常.

  •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围手术期运动康复和步态分析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毓贤;丁宇;刘金玉;周维金;马广昊;朱旭;王海军;陈红梅;刘倩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运动康复对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后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残留疼痛、步态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PTED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接受的康复形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运动康复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一般康复宣教),每组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2d、6个月对患者的VAS、ODI评分及步行支撑相比值进行观察,并对支撑相比值与VAS、ODI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2d,观察组支撑相比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两组支撑相比值与ODI、VA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可以缓解或消除术后残余疼痛问题,改善步行平衡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经皮椎间孔镜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伊立;董志坚;王锁良;张培国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6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病例均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短期随访,两种入路对于病人疼痛症状的减轻均显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入路对于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可行,但是经椎板间入路可以更充分切除钙化灶、分离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

  •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栋;王艺苑;鲁齐林;杨欢;甘宁;彭运飞;张巍;程维

    目的 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08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7例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间隙后再分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果 本组第1次手术时间65~92 min,平均82 min;第2次手术时间57~89 min,平均74 min;2次手术间隔时间28~45 d,平均34 d.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2(3~11)个月.第2次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1例第1次手术时硬脊膜撕裂,1例(L4、5)第2次手术时发生硬膜外血肿,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 经皮椎间孔镜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欢;肖璟;张栋;程维;甘宁;张巍;戴燚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03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66例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6例一期双节段同时手术(同期组),30例分期手术(分期组).结果 66例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同期组随访时间平均8.2个月,分期组随访时间平均11.1个月.同期组与分期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改良MacN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分期手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手术者.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导丝断裂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徐彬;徐峰;蔡贤华;李涛;张同会;杨楚枫

    2015年11月,在1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长约7 mm导丝断裂,成功在内窥镜下用髓核抓取钳取出,继续将工作套管置入到手术靶点,顺利摘除突出髓核组织。术中出血10 ml,手术时间84 min。术后当天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视觉模拟评分从8分降至2分,无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症状。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潘承波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行经椎间孔镜治疗3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以及术后24、48h视觉模拟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后72 h和术后1、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小切口组[(0.7±0.2)、(4.9±0.2) cm,(11.6±2.2)、(102.9±16.3) ml,(27.5±8.2)、(94.1±19.7)d,(3.3±1.1)、(8.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332、30.403、17.095、.11.552,P均<0.05),椎间孔镜组术后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小切口组[(3.7±1.2)、(6.8毒1.9)分,(2.1±1.1)、(5.3±1.6)分,(1.4±0.9)、(4.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55、9.026、9.393,P均<0.05),术后1、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小切口组[12.1±4.7、18.6±3.6,5.4±2.3、13.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13、12.045,P均<0.05).结论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丁美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下的一种微创手术.我科从2011年2月-2012年6月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宝丽;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实施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94.4%,对照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评价、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跨理论模型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目的 研究跨理论模型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评价患者处于不同行为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本研究干预后试验组行为模式正确率、行为阶段患者的比率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模式阶段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行为模式改变中,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李明;种衍学;朱中蛟;李勇;孙晋保;张国栋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的术式,确保穿刺针能准确到达目标靶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陡峭的学习曲线,初学者徒手穿刺容易导致穿刺不到位.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的穿刺导向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设计出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导向器组33例手术中辅助经皮椎间孔镜穿刺导向器完成手术,徒手组27例则采用徒手穿刺完成手术.比较2组患者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②导向器组的穿刺次数、穿刺完成前透视次数、定位穿刺时间均小于徒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2组之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根据"直角三角形"原理设计出的穿刺导向器可提高经皮椎间孔镜穿刺操作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 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探析

    作者:王元兰

    目的:探讨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我院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心理状况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SD(舒适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浓度效应

    作者:刘涛;戚洪亮;王成;王艳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手术中的浓度效应.方法 选择2017-02-2017-11期间我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0.30%罗哌卡因组(R1组,n=30)、0.20%罗哌卡因组(R2组,n=30)、0.10%罗哌卡因组(R3组,n=30)和2%利多卡因浸润局麻组(L组,n=30),硬膜外穿刺点选择椎间盘突出椎体上方第4个间隙,尾向置管4 cm.患者平卧位后经硬膜外导管分3次给予罗哌卡因5 ml、7 ml和8 ml,L组分层浸润麻醉.观察并记录手术期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肌张力.结果 与术前比较,四组间HR和MAP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患者VAS评分比较,R1组较R3组和L组低(P<0.05),R2组较R3低(P<0.05),而R1、R2和L组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患者下肢肌张力比较,R1组较R2、R3组明显差(P<0.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适宜浓度为0.20%.

  • 影响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赵江;赵宇;张健;赵养学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骨外科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临床效果分为优良组和可差组,对影响其术后临床效果的10种可能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做统计学处理,并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手术节段、Lee分区、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程、外伤史、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分级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椎间盘退变Ⅳ级(OR=5.423)、腰腿痛并存(OR=4.678)、病程>12个月(OR=3.982)、有外伤史(OR=2.510)和年龄≥45岁(OR=1.525).结论 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椎间盘退变Ⅳ级、腰腿痛并存、病程>12个月和年龄≥45岁,在临床治疗上高度重视,以期达到临床效果优化.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椎板开窗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作者:王跃臣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椎板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天数、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分别为(0.71±0.39)cm、(27.60±3.87)ml、(89.37±11.46)min、(6.68±1.69)d,对照组分别为(5.57±0.32)cm、(86.75±9.08)ml、(62.01±10.02)min、(10.27±3.71)d,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小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ODI、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创伤,促进疼痛缓解及腰椎功能恢复.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阎勇;杨汉明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黄石市某医院收治的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腰椎后路椎板切开减压及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年腰椎功能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睿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39)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38)采取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术后卧床时间.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手术后1d、2d、3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疗组术后卧床时间是(24.16±7.13)d,短于对照组的(90.41±9.28)d(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对患者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缩短其住院时间,促使其早期痊愈.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配合针灸治疗缓解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飞兰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联合针灸治疗对于术后残余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术后配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JO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针灸组的JOA评分为(24.59±5.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14.39,<0.05);针灸组的术后残余症状发生率仅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2=7.59,<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术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残余症状,预后较佳。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