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发骨质疏松的临床调查

    作者:赵欣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RA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程、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CRP、ESR、RF、HAQ评分、关节功能和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RA患者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75例患者(62.5%)正在或曾经服用糖皮质激素中,服用时间≥3个月患者48例(64.0%),服用剂量≥5 mg/d患者43例(57.3%);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75例(62.5%).56例(46.7%)OP组患者中,女性OP患者占比82.1%,绝经后女性患者占比69.6%.OP组患者年龄大于非OP组,病程长于非OP组,ESR水平和HAQ积分高于非OP组,Ca浓度低于非OP组(P<0.05);OP组与非OP组的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糖皮质激素服用剂量、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及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RA并发OP的认识,以对该疾病进行合理预防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超声骨密度检测18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子健;罗卫民

    目的:通过利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对教职工的骨密度情况进行监测,以掌握教职工骨密度情况.方法:采用Densitometer型超声波骨密度仪对1800名教职工进行超声定量骨密度监测.结果:1800例教职工中,30岁以下41例,体重59.6±12.4kg,身高167.8±6.6cm,体重指数19.34±3.15kg/m2,BMD值0.514±0.102g/cm2;31 ~45岁712例,体重59.6±8.4kg,身高168.9±6.4cm,体重指数20.96±2.25kg/m2,BMD值0.585±0.182g/cm2;46~ 60岁729例,体重63.4±9.4kg,身高165.6±6.8cm,体重指数21.91±3.05kg/m2,BMD值0.504±0.098g/cm2;60岁以上318例,体重74.2±9.5kg,身高166.3±5.3cm,体重指数22.41±3.02kg/m2,BMD值0.504±0.098g/cm2.结论:探讨骨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便进行健康指导,实行健康干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超声骨密度检测18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子健;罗卫民

    目的:通过利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对教职工的骨密度情况进行监测,以掌握教职工骨密度情况.方法:采用Densitometer型超声波骨密度仪对1800名教职工进行超声定量骨密度监测.结果:1800例教职工中,30岁以下41例,体重59 6±12 4kg,身高167 8±6 6cm,体重指数19 34±3 15kg/m2,BMD值0 514±0 102g/cm2;31~45岁712例,体重59 6±8 4kg,身高168 9±6 4cm,体重指数20 96±2 25kg/m2,BMD值0 585±0 182g/cm2;46~60岁729例,体重63 4±9 4kg,身高165 6±6 8cm,体重指数21 91±3 05kg/m2,BMD值0 504±0 098g/cm2;60岁以上318例,体重74 2±9 5kg,身高166 3±5 3cm,体重指数22 41±3 02kg/m2,BMD值0 504±0 098g/cm2.结论:探讨骨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便进行健康指导,实行健康干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无锡地区正常人群QCT法测定腰椎骨密度分析

    作者:王心涛;齐效君;冒玉祥;黄洪波;朱海贤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腰椎骨密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QCT法测量626例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分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腰椎骨密度峰值均在26~30岁年龄组.男性峰值为133.42±12.69 mg/cm3,女性峰值为136.88±10.69 mg/cm3;50岁之前骨密度值女性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50岁之后女性低于男性.结论 掌握了无锡地区正常人各年龄组腰椎骨密度正常数据及变化特征,为无锡地区腰椎骨密度正常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研究积累资料.

  • 骨质疏松对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慧;邵艳萍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OP)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尤其是对未骨折OP患者.方法 97例绝经后患者(年龄50~81岁),其中60例OP患者,37例OP+骨折患者.采用国际流行的OP生活量表(QUALEFFO-41评分法)调查QOL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观察抑郁评分.并选取30例年龄匹配的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OP的家族史和脊柱的Tokuhashi修正评分在OP组和OP+骨折组均无显著差异.OP+骨折组Zung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P组和OP+骨折组的疼痛、健康感知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P<0.001).OP+骨折组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与OP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1).结论 OP患者的QOL应受到关注,以制订适宜的咨询、支持及护理干预措施来帮助患者掌握应对疾病的有效策略.

  • 住院患者与社区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状况及其相关行为的比较

    作者:康爽;朱秀英

    目的 探讨中老年骨质疏松(OP)疾病防治措施,加强中老年人的预防意识和健康行为,达到预防OP的目的 .方法 对384名住院患者与454名社区中老年人进行与OP相关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每周运动天数(P<0.000 1).女性相对于男性、年龄大5岁相对于小5岁者、每周运动次数少于3次相对于大于等于3次者有较高的危险水平.结论 中老年人OP患病率高,对OP认识有欠缺,故加强医院与社区OP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 3 463例定量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玉春

    目的:通过活体组织跟骨定量超声检测,探讨成年人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采用Achilles Express型超声跟骨测定仪检测3 463例受检者的骨密度.结果:不同年龄组人群发病不同,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女性在41-50年龄组出现了-个突增.女性低骨量、骨质疏松发生人数约为男性的2倍.结论:探讨骨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便进行健康指导,实行健康干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冯佳;向阳;夏燕;陈安平;杨年安;龚书识;袁林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对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特点的影响.方法 选用6月龄的雌性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组、去势组、糖皮质激素组和维甲酸组.造模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去势组及维甲酸组大鼠血清Ca降低,P、ALP增高,股骨骨密度、骨小梁厚度、数量均明显减少,骨小梁间距增大;糖皮质激素组与正常组相比,各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去势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短期间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松质骨的影响不明显;大剂量维甲酸能使大鼠出现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发生改变,但其毒副作用较大.

  •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危险分层与定量超声骨密度(QUS-BMD)及双能X线骨密度(DXA-BMD)的相关性

    作者:查小云;庞晓娜;李锂;常桂林;胡予

    目的 分析亚洲人骨质疏松(osteporsis,OP)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OSTA)指数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并探讨跟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测定BMD对中老年男性O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93例45岁以上男性研究对象行QUS-BMD检查,记录跟骨QUS-BMD及QUS-T值,测量身高、体重,计算OSTA指数,其中255例研究对象同时行双能X线(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XA) BMD测定,按OSTA分层标准将受试者分为OP高、中、低风险组.比较各组间跟骨QUS-BMD、QUS-T以及各部位DXA-BMD的差异,分析OSTA指数与髋部、腰椎DXA-BMD的相关性.根据WHO的OP诊断金标准(骨质疏松:T值≤-2.5,骨量减少:-2.5<T值<-1,骨量正常:T值≥-1)将受试者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评价跟骨QUS-T值对OP的诊断价值.结果 DXA-BMD测定者中,OP者71例(27.8%),骨量减少者143例(56.1%),骨量正常者41例(16.1%).OSTA分层高、中、低不同OP风险组中,股骨颈、全髋和全腰椎BMD逐渐升高,高危组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低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风险高、中、低危3组中OP患病例数分别为37例(48.7%)、17例(17.5%)和17例(20.7%),高危组中OP患病例数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OSTA指数与股骨颈、全髋及全腰椎BMD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439和0.141.跟骨QUS-BMD和QUS-T值在不同OP风险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QUS-T值诊断OP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佳截断值为-1.3,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61.4%.结论 随着OSTA指数升高,OP风险降低,股骨颈、全髋及全腰椎的BMD升高,OSTA指数与各部位DXA-BMD成线性正相关.OSTA指数和跟骨QUS-T值对诊断中老年男性OP症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王珉;丁文庆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994年WHO制定了以骨密度测量为基础的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骨密度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2.5个标准差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有过一次或多次骨折经历的都肯定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 广州地区中老年腰椎骨密度定量CT(QCT)测量分析

    作者:陈时洪;汪青山;陈国健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定量测量(QCT)广州地区中老年患者腰1~腰5 椎体骨密度差异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年龄36~85岁患者140 例,男75名、女65名,按10 岁1个年龄段分组,应用东芝64 层螺旋CT 配套体模及应用软件进行腰椎骨密度定量测量,比较腰1~腰5 椎体骨密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及其差异.结果中老年患者腰1~腰5 椎体骨密度定量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而56~65 岁年龄段骨量下降明显加速(Ρ< 0.01).女性骨密度值峰值高于男性,而随年龄增长其值下降比较迅速,46~5 5 岁以后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结论 本研究探索了广州地区中老年人腰椎骨质密度的变化特征,其在QCT 骨密度测量和骨质疏松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 电磁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关志成;龙英;蔡国平;杨葆初

    近年来,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 MFs)生物效应的研究已被我国列为生物物理学方面的重大课题.电磁技术用于骨科治疗的研究横跨电工技术、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早期的医学研究表明低频电磁场能加速骨折愈合.但众多的实验结果显示这项研究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挑战.为此,研究者们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展开广泛的体外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电磁场在骨形成及代谢上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机理解释,并大胆地探索了电磁场在治疗骨质疏松(OP)等病症上的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