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挂线治疗外伤性直肠会阴体瘘1例

    作者:彭兵;官能飞

    1病案摘要患者女,12岁,于半年前在农村放牛时不慎被牛角撞伤直肠及会阴部,在当地农村医院行直肠改道结肠造瘘术.大便不经直肠肛门排出,经半年在家自行用生理盐水冲洗肛门内,可见冲洗液从会阴部外口流出,反复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创面一直未愈.

  • 16例急性包裹性脓胸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何正富;何启才;陈周苗

    2000年1~5月我们采用胸腔镜下脓腔分离、纤维素脓苔剥离、胸腔冲洗引流,术后胸腔灌洗、胸腔内应用尿激酶保留灌洗治疗急性包裹性脓胸病人共16例,均获良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54.5岁.11例右侧,5例左侧.均无胸部外伤及手术史.其中5例同时患有糖尿病.16例均以发热、胸痛为首发症状,应用抗生素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提示包裹性胸腔积液,B超定位下穿刺获脓性液体,胸液常规及生化证实为脓胸.6例脓液细菌培养阴性,5例为草绿色链球菌,3例为粪链球菌,2例为大肠杆菌和草绿色链球菌.2 手术方法常规全麻插双腔气管插管,取健侧90度侧卧位,腋下垫枕头并取头低脚低位.腋中线第6肋间作1.5cm切口分离进胸腔,手指进入向四周分离肺与胸壁的粘连;腋前线第6肋间戳孔同法分离粘连使与前述切口贯通,经第一口置入30度胸腔镜,第2切口置入组织钳进行分离,剥除壁层胸膜上的纤维素脓苔,逐渐向四周分离,根据需要再作1~2个操作口,彻底剥除肺表面及壁层胸膜上的脓苔,使胸膜腔完全游离,吸净脓液及渗血,用5%双氧水、0.5%PVP-碘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检查肺有无病灶及破口并相应处理.经其中两个靠腋前线的操作孔分别置入大口径胸腔引流管及剪过多个侧孔的输液器管作灌洗管,前者置于胸膜腔低位,后者置于胸膜顶部.妥善固定.胸管接水封瓶,灌洗管末端接三通备用.缝合其余创口.

  •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武建东;薛刚;李月琴;曹莉平;刘洋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以鼻腔黏膜、黏膜下层以及骨质发生弥漫性或局限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目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通过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糖皮质激素或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但治疗效果常不佳;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下鼻甲肥厚这个主要致病因素,但各治疗方法间疗效仍存较大争议[1]。作者比较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波热凝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 冲洗液温度对腹腔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陈琴;张晓群;冯龙锋

    腹部手术一般需要腹腔冲洗,特别是胃肠穿孔手术因其腹腔污染严重,常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以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水的传导作用可带走大量热量,而使病人术中体温降低明显.手术病人的体温降低,对术后麻醉恢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尽量减少因腹腔大量冲洗『ff『使病人体温过度降低,是手术室医护人员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旨在探讨冲洗液温度对腹腔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变应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1例报告

    作者:赵侃;杨驱云

    1 病例男性,19岁.因双侧鼻塞、流脓涕1年,拟诊"双侧鼻腔、全组鼻窦慢性炎"收住院.1年前,因感冒致双侧鼻塞,先为间歇性,继之持续性,伴流脓涕,时有奶酪样黏涕擤出,无血性涕,偶有喷嚏、清涕,无明显头胀、头痛,无嗅觉障碍,无面部畸形.鼻腔检查:双侧鼻腔中道有多发性息肉及奶酪样黏涕潴留;CT扫描示双侧全组鼻窦、鼻腔有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影,夹杂匐行性增浓区(如图),窦腔骨质薄,鼻窦"发育"大,呈扩张状;血化验末梢血嗜酸细胞计数升高.经常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双侧鼻息肉摘除、双侧全组鼻窦开放术.术中见双侧鼻腔息肉,鼻窦黏膜水肿明显,切开钩突即见从上颌窦口涌出大量褐色、黄白色干酪样黏涕,筛窦骨质菲薄,各窦腔容积均大.手术后予静滴及口服消炎药共15天及激素治疗(口服强的松30mg/d×10天,第11天开始改用雷诺考特喷雾剂喷鼻至鼻窦,鼻腔黏膜光滑,无水肿),拔纱条后第2天开始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日.术后病理:双侧鼻窦、鼻腔黏膜慢性炎,分泌物涂片见变应性黏蛋白、真菌菌丝、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术后始终未用抗真菌药.

  • 阴囊特发性坏疽并腹股沟嵌顿性斜疝1例

    作者:杨林斌;胡奕;俞增福;蒋振华;姜达伟;陈裴健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反复右侧阴囊可复性肿块4年,嵌顿伴阴囊溃烂15d.于2003年4月6日入院.体检:急性重病容,T39.4℃P104次/min BP90/60mmHg.阴囊红肿大小12cm×10cm×10 cm3,压痛,右侧阴囊底部2cm×2cm大小溃烂,有脓液渗出,右阴囊内肿块不能回纳.血常规示:WBC23.8×10 9/L、N 84.6%、FBS 13.4mmol/L;B超: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可疑大网膜.手术方法:腰麻+硬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先取右侧腹股沟斜切口,再延长至右阴囊破溃口,切除溃烂皮肤,总长约1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探查:右侧一疝囊,约12cm×10cm×10cm,打开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炎性水肿,伴有30ml脓性液,疝囊炎性水肿.右侧阴囊脓肿,约有脓液100ml,阴囊底部坏疽破溃,右睾丸肿大,约4cm×4cm×4cm,附睾红肿,阴囊囊壁厚约1cm,充血水肿.操作:切除颈部嵌顿的大网膜,将大网膜头端回纳腹腔,游离疝囊颈后予以高位结扎并缝扎.再向外环口远端分离并切除囊肿和疝内容物,然后将坏疽的阴囊组织,包括皮肤和肉膜,鞘膜切除,并切除右侧病变睾丸和精索.吸净脓液,先后用双氧水,碘伏,洗必泰,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重新消毒铺巾.

  • 预防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再出血的新方法

    作者:王菊芳;牟朝晖;顾云彪

    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是颅内血肿多见的类型,其手术效果佳,但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虽经引流,仍有复发可能 [1],再次手术将直接影响预后。我科从 1995年开始用医用胶粘贴分离之硬脑膜 40例,有效地防止再出血。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 28例,女 12例。年龄 12~ 65岁,平均 32.1岁。血肿部位:颞部 15例,额顶部 12例,颞顶部 8例,顶部 5例。血肿量: 40~ 100ml,平均 58.6ml。 GCS计分: 15~ 4分,平均 7分。 2、手术方法按常规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止血,于离骨缘 1cm处切开硬脑膜 2~ 3cm,检查硬脑膜下有无出血,如有血性脑脊液,用生理盐水冲洗至流出液清亮,悬吊硬脑膜 2~ 3针,暂不打结,用湿棉片保护脑组织,一食指轻巧地伸入至待粘贴之硬脑膜下,吸净硬脑膜外之血及冲洗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抽 ZT医用胶 1ml并射于颅骨、硬脑膜分离处,立即用预先置于硬脑膜下之手指向上压约 2min使硬脑膜贴紧颅骨,同时助手将预先缝好的悬吊缝线打结,如分离面较广,按此方法分次进行粘贴。 3、结果本组 40例硬脑膜外血肿清除后用 ZT医用胶粘贴分离之硬脑膜,粘后即无渗血,术后 1~ 7天复查头颅 CT未发现再出血,无 1例出现颅内感染。 讨论 颅骨与硬脑膜分离是形成硬脑膜外血肿的原因之一,血肿清除后,如不恢复颅骨与硬脑膜的正常解剖关系,很可能再次形成血肿,按传统的方法是血肿清除后于颅骨与脑膜分离处放明胶海绵,再悬吊硬脑膜。但不能完全消灭颅骨与硬脑膜间的空腔,特别是巨大血肿清除后,硬脑膜塌陷,脑组织不能很快膨起,颅骨与硬脑膜间的空腔经悬吊硬脑膜根本不能消灭,术后很可能渗血而再次形成血肿,而用 ZT胶即可恢复颅骨与硬脑膜的正常解剖关系,从而消除了分离之硬脑膜表面渗血的可能。用医用胶粘合硬脑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切开硬脑膜,用手指或脑压板于硬脑膜下向上按压粘贴之硬膜。 2.在直视下查清待粘贴之硬脑膜下方有无桥静脉,避免损伤。 3.粘贴处应无活动性出血,以免影响粘贴效果。

  • 早期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裘申忠;吴国英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剧、病程进展快。多数病人伴有重要脏器病变,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往往难以承受,手术效果不佳,死亡率高[1]。故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本院1996.1~2000.1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CT导向,早期(发病后6小时内)施行钻孔引流术,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57岁;以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至手术时间均在6小时内,其中1~3小时15例,4~6小时21例。血肿部位:壳核24例,脑叶5例,丘脑3例,小脑半球4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为10~80ml,平均45.6ml。4例小脑出血均在10ml以上。入院时病人神经学症状分期[2]:Ⅰ期:意识清醒或混乱,无;Ⅱ期:嗜睡,12例;Ⅲ期:浅昏迷,18例;Ⅳa期:中度昏迷不伴脑疝,3例;Ⅳb期:中度昏迷伴脑疝,2例;Ⅴ期:深昏迷,1例。2.手术方法:壳核出血根据CT导向在全麻下于出血侧额部发际内中线旁作头皮纵行切口长达4-5cm,颅骨钻孔,扩大骨窗至直径为3-4cm,切开硬脑膜,电凝脑表面无血管区后,切开脑皮层,钝性潜行分离实质达血肿腔,吸除血液及凝血块至血肿排空,占位效应明显减轻后,不再强行吸除脑深部残留少量血凝块,电凝活动性出血点,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直至冲洗液清亮后,置10号多侧孔导尿管一条作术后引流。术后8小时用尿激酶6000单位作血肿腔灌注引流,必要时可反复多次从引流管内灌注尿激酶。置管短为3天,长者为5天,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小脑血肿作枕外粗隆血肿侧乳突尖交点外1/3垂线处钻孔引流。

  •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

    作者:王景;徐瑞;张海鸿

    目的 比较聚维酮碘溶液与生理盐水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52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分为两组,关闭切口前分别使用聚维酮碘溶液(A组,304例)及生理盐水(B组,220例)冲洗创面,观察术后感染率.结果 15例发生手术后早期创面感染,A组9例(感染率2.96%),B组6例(感染率2.73%),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13例).结论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控制上并不优于生理盐水冲洗.建议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

  • "亮甲"致角结膜烧伤1例

    作者:张喜青;黄芳;孙鹏燕

    患者,女,49岁,医生.于一小时前误将"亮甲"当作眼药水滴入右眼,即感右眼灼痛,视物不清.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清洗患眼,仍感疼痛且视物不清,故来我院就诊.查:右眼视力FC/眼前,眼睑肿胀,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而不能睁眼.球结膜高度水肿,突出睑裂,上皮苍白,部分上皮坏死脱落.角膜上皮苍白,点片状剥脱.前房模糊,瞳孔圆,光反应灵敏,眼内视不清.处理:地卡因表面麻醉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清除坏死组织,滴托百士眼药水及角膜宁眼药水,阿托品眼膏散瞳,全身给予头孢呋辛钠、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 结膜下注射康宁克通-A致结膜坏死1例

    作者:黄翠娥;钟晖

    患者女,31岁.因"右眼角膜穿透伤、外伤性白内障"于2001年2月15日人院.人院后当日行右眼角膜伤口缝合术,术后抗炎治疗.人院后第4天在局麻下行右眼外伤性白内障抽吸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第2天眼部检查见:右眼角膜轻度水肿,后弹力层皱褶,房水闪辉(卅),瞳孔圆,对光反射迟钝,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考虑为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给予康宁克通-A0.2ml术眼下方球结膜下注射,注射后次日发现进针处球结膜坏死、溶解,有康宁克通-A药液溢出,周围球结膜苍白.给予右下睑按压,挤出部分半凝胶状康宁克通-A药液,嘱右眼热敷.第2天,发现球结膜坏死溶解范围增大,约4mm×2.5mm,周围结膜苍白,考虑为注射康宁克通-A后致结膜坏死,即在表麻下将坏死的球结膜及其周围苍白的球结膜下的康宁克通-A药液清除,见露出的筋膜组织较粗糙,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后,涂红霉素眼膏,右眼包盖,第5天球结膜创面愈合.

  • 白血病细胞增殖动力学两项指标的对比研究

    作者:薛军

    采用\+3H-TdR掺入法研究细胞增殖动力学历史悠久,实验结果可靠。用核仁组成区银染法(AgNOR银染法)研究细胞增殖情况也已开展,两种方法是否有可比性的研究报告不多,现将我科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3H-TdR掺入法取骨髓1ml或外周血2ml,置肝素抗凝小瓶内,室温自然沉淀30min~1h,取富含白细胞的上层液体,用含10%新生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稀释至细胞数1 ×10\+6 /ml ,每例测3孔,取平均值。在5%CO\-2 简易培养箱内37℃培养2h,然后每孔加\+3H-TdR1uci,继续培养4h 。终止培养,立即用冷生理盐水冲洗,离心,后置闪烁杯中用双道液闪仪测cpm值。

  • 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

    作者:段爱雄;汪志求

    长春瑞滨作为一种新一代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抗瘤谱广,疗效好,是目前治疗NSCLC有效的药物之一.但是该药静脉注射时,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1],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化疗的恐惧,影响治疗的进行.我科自2003年4月至2003年12月使用长春瑞滨加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肿瘤30例,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NS冲洗血管预防静脉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健之素浸泡体温表致腋部接触性皮炎1例

    作者:丛月英;吕娉;肖辉丽

    患者女,36岁.因子宫肌瘤于2003年8月23日入院.查体:T 36℃,P 80次/min,BP 115/70 mmHg.每日常规测体温,所用体温表经1:1000健之素浸泡,使用前反复生理盐水冲洗,用消毒干纱布擦干测试.住院4 d,患者自述两腋下瘙痒难忍.查体发现两腋下有条状水肿红斑,形状与体温表一致,见有抓痕及表皮剥脱.入院后腋下未用任何药物擦洗,患者自述有青霉素过敏史,考虑为健之素浸泡的体温表引起.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粘堵法治疗术后支气管胸膜瘘9例

    作者:姜杰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虽低但治疗十分棘手,死亡率高。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粘堵法治疗支气管胸膜瘘9例,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51岁。右上叶切除5例,右下叶切除2例,左上叶切除2例。因结核后支气管扩张或空洞并出血进行手术6例(肺结核均无活动性),慢性肺脓肿手术2例,支气管扩张手术1例。胸膜痿发生于术后20~30天,持续时间长14个月,短6个月,平均9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脓痰,均长期行胸腔闭式引流,反复引流出脓性物。9例均长期反复使用抗菌素、胸腔冲洗等,疗效欠佳。患者因全身状况差不能承受再次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1.2 方法:采用BF-1T20或BF-1T30型纤支镜,纤支镜插入都浸泡于稀释的金星消毒液中2小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操作部用75%酒精反复擦拭。患者取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根据需要采用其它体位。先拔除原有的闭式引流管,常规消毒铺单,用2%利多卡因局麻,在闭式引流切口处插入引导管(用剪短的气管导管或胸腔镜配套的软性外套管),自引导管内插入纤支镜,直视下充分吸净胸腔内脓性物,如胸腔内见线头则用活检钳夹出。仔细观察肺、支气管的手术切缘,嘱患者深呼吸可发现有小水泡溢出处即是胸膜瘘口。吸净瘘口处脓性物,沿纤支镜活检孔插入无菌干燥塑料管到瘘口,嘱患者深吸气后尽量屏气,从塑料管尽快注入508系列快速医用胶0.5~1ml,观察确认瘘口完全封闭后将塑料管连同纤支镜一同拔出。拔出引导管后再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3~5日待无引流物后停止闭式引流。

  • 医用剪刀、刀片消毒方法探讨

    作者:林碧莲

      医用剪刀、刀片是医院手术病人常用的器械,器械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关键。很多医院仍沿用化学浸泡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但在实践中本人认为此法应加以探讨和改进。现就近两年通过对医用剪刀、刀片90例次三种不同消毒方法的比较,介绍体会如下。1 方法1.1 分组:将手术剪刀、刀片随机分成三种消毒方法,即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消毒法、20%金星浸泡消毒法,每种消毒方法各采样30次,共90次。消毒前每组抽10例进行细菌培养。1.2 消毒前采样:按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抽2ml无菌生理盐水沿剪刀(关节打开)、刀片双面冲洗,冲洗液注入培养管内作细菌培养,注入前后用酒精灯烧无菌试管口。1.3 消毒后采样:将手术剪刀、刀片清洗干净后,分别采用高压消毒、煮沸消毒、浸泡消毒30分钟,按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2次倒去,再抽2ml无菌生理盐水沿剪刀(关节打开)、刀片双面冲洗,将冲洗液注入管中送细菌室培养。2 结果  消毒前取30例作细菌培养,有菌生长26例,阳性率为86%,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70%。三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见附表。

  • 复合林可霉素封闭治疗急性冠周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洪文虎

    为缩短急性冠周炎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科将抗菌药物林可霉素和其它药物混合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急性冠周炎119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3例。局部封闭观察组共80例,其中初诊59例,复发再诊21例;对照组共39例,其中初诊25例,复发再诊14例。2 治疗方法  就诊患者冠周盲袋均常规使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吹干后将浸泡2%碘甘油的药棉捻置入盲袋内。此外,局部封闭观察组取林可霉素0.6g、1%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混合均匀后局部封闭注射于盲袋龈组织的颊侧、舌侧及正中部位,每日1次,3日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麦迪霉素0.2g,每日4次;灭滴灵0.2g,每日3次,疗程3天。封闭组和对照组无效时改用其它治疗方法。3 治疗效果  治疗次日疼痛迅速缓解,红肿明显减轻,张口度改善,2天后恢复正常者为临床痊愈;治疗次日疼痛缓解,红肿减轻、张口度改善,3天后基本恢复正常者为显效;治疗3天后仍疼痛红肿,张口度无明显改善而改用其它方法治疗者为无效。经治疗局部封闭观察组痊愈51例,显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1.3%。经统计学处理封闭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 讨论  局部封闭治疗较适用于急性冠周炎早期,此时炎症局限于冠周组织,有明显自发痛,但无前颊部肿胀或张口重度困难,一旦冠周化脓须立即切开排脓,若炎症向下颌支前内侧、前颊部或咽峡前扩散,明显侵犯冠周以外的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前颊部肿胀、张口重度困难、咽峡前红肿和吞咽疼痛者,应先选择抗菌素治疗,并尽早切开引流,待炎症进入亚急性期后方可手术切除覆盖牙冠的龈瓣组织,有阻生牙不能正常出萌者亦应尽早拔除。复合林可霉素局部封闭方法简便,痛苦小,但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应症。

  • 治疗Ⅲ度褥疮6例临床观察

    作者:于小军

    笔者自1994年开始对Ⅲ度褥疮疮面换药方法进行改进,采取了对Ⅲ度褥疮实施分期换药的方法配合按摩,治愈率达90%,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 认真清除疮面,首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疮面周围皮肤,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必要时用双氧水,逐渐修剪、去除坏死组织,然后用甲硝唑液+庆大霉素纱布湿敷,外用无菌纱布敷盖、固定,每日更换1欢,局部切勿受压,连用一周感染有所控制。一周后改用甘石创愈敷散治疗,首先以同样方法用酒精棉球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冲洗疮面,涂甘石创愈散于创面上,外用无菌纱布敷盖、固定。分泌物多时可用纱条引流,每日更换1次,连用50天后创面组织基本修复,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基本长平,边缘出现新生长皮时,取维生素E油涂抹疮面,用60瓦灯泡距创面40cm,每日照射2次,每次25分钟,选用折叠好的干纱布3~4块敷于创面,用手掌按住环行按摩10分钟,每日2次按摩创面周围的皮肤,暴露创面,室内地面保持一定湿度。后期也可改用康复新滴剂纱条湿敷,外用无菌纱布敷盖、固定。每2~3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全部愈合。

  • 外伤止血法

    作者:邵焕庆

    包扎止血一般限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者.对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 10种外伤药的正确用法

    作者:赵新娟

    酒精不能涂黏膜一般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酒精都不适用于皮肤消毒。酒精的刺激性强,不能用于大面积的伤口,也不能用于黏膜部位。对于较深的伤口来说,酒精也不合适,因为其难以到达伤口深处,患者存在破伤风感染的风险。如果伤口污染不严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用酒精以伤口为中心向皮肤四周擦洗;如果伤口污染严重,可以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70 条记录 8/14 页 « 12...567891011...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