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중국림상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58
  • 国内刊号: 31-17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玉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影响

    作者:刘子龙;隆玄;李善群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全球约有3亿患者,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哮喘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尽管哮喘的现有药物治疗方法更加成熟、疗效更加明确,但治疗反应性下降的患者也逐渐增多.吸烟是导致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但哮喘患者吸烟率很高,哮喘患者的吸烟率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接近25%,在发展中国家更高[1].吸烟与哮喘相互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症状,而且也加速肺功能的下降,使生存率降低及病死率增加.吸烟还会影响哮喘的药物治疗,而在部分患者戒烟能逆转吸烟对哮喘药物治疗的影响.

  •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回顾和展望

    作者:丁建勇;徐松涛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外科医师[1]发现近40%的可切除的食管鳞癌病例伴有孤立性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从而提出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概念.Akiyama等[2]回顾近20年的食管癌根治术的经验,比较393例二野清扫术和324例三野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R0切除的三野清扫术术后5年生存率55.0%,而二野清扫术为38.3%,具有显著差异.Nishimaki等[3]报道的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68%.Isono等[4]回顾分析日本2 800例食管癌二野清扫术和1 800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隐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同时进一步证实食管癌三野清扫术较二野清扫术在生存上具有优势.从此三野清扫逐渐成为日本食管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 心力衰竭治疗中袢利尿剂的合理应用

    作者:黄浙勇;钱菊英;葛均波

    过去20年间抗心力衰竭(HF)药物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而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力衰竭三件套中,正性肌力药和一般扩血管药的地位急剧下降;由于袢利尿剂能迅速有效的缓解急性失代偿HF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所以仍然是目前HF治疗的基石.但出于伦理学顾虑而缺乏前瞻性、随机、长期随访的临床试验,袢利尿剂应用证据级别较低,主要来自于专家意见或共识.近年一些回顾研究表明,除了增加尿排出量,袢利尿剂对改善HF患者生存率并无实质性益处,如应用不当反而可能增加病死风险.因此,抗HF治疗时必须重视袢利尿剂的科学、合理应用,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1].

  • 无精症因子与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概况

    作者:徐晓博;阿周存

    目前,世界上10%~15%的结婚育龄夫妇不育,其中男性不育因素约占50%,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环境毒物、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核型异常(克氏征)、免疫异常及遗传缺失等因素,其中遗传缺陷(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占30%以上[1].

  • 斑秃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作者:韩毓梅;杨勤萍

    斑秃(alopecia areata)是一种快速发生的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发.受累范围小自一片头皮,大至整个头颅的全秃(alopecia totalis);甚至全身性脱发,称作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1].普通人群中,约0.2%的人群罹患斑秃[2],1.7%的人群在一生中会经历斑秃[3].斑秃这种迅速、突然、反复发作的特性,必然会对患者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临床上脱发程度的诊断,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患者生活受损情况和内心感受[4],患者对疾病的想法可能与医师有很大的差异.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与单纯的临床表现相比,是一种较好的测量标准,可以全面评价患病的严重性[ 5].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潘峰;姜丽岩

    1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治疗EGFR是一种分子质量170 KD的跨膜糖蛋白,它可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组合并启动细胞核内的相关基因.这种受体在多种上皮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而言,鳞癌的表达率高达85%,腺癌的表达率约为65%.EG-FR的表达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性、黏连性、侵袭性、凋亡抑制和血管生成相关,同时也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生存期、预后以及对治疗反应相关[1].

  • 肿瘤中糖蛋白糖链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凯;张舒;刘银坤

    在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中,糖基化修饰是普遍的一种,约50%的蛋白质是糖基化修饰的[1].如果把O连接的葡萄糖胺修饰的细胞核内蛋白和胞质蛋白包括进来,其比例会更多[2];尤其是那些涉及细胞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许多分子,它们都是糖蛋白.糖蛋白糖链参与诸如细胞生长、细胞黏附、肿瘤转移等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3].以糖蛋白N-糖链为例,分支结构可从蛋白表面伸出>3 nm的大型的具有分支的可移动糖簇结构,足够长的糖簇结构可形成必须的独立结构域,从而发挥重要功能[4].

  • 冰硼散-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顾晓霞;林军;范丽;董陈

    目的:探讨冰硼散-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客性,为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提供性能优越的膜性材料.方法:制备冰硼散-壳聚糖膜,用MTS法检测其对MG-63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设计分为3个组:冰硼散-壳聚糖膜组、壳聚糖膜组、空白对照组,以24 h、48 h、72 h、96 h为检测时间点.扫描电镜观察在冰硼散-壳聚糖膜和壳聚糖膜上培养1d、3d、5d后的MG-63细胞形态.结果:冰硼散-壳聚糖膜组的细胞增殖与壳聚糖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冰硼散-壳聚糖膜和壳聚糖膜在各时间点的细胞毒性为1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复合膜和壳聚糖膜上的细胞均生长良好,形态无异常.结论:冰硼散-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客性,有可能成为应用前景良好的引导牙周组织再生膜性材料.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桥13例分析

    作者:姜文升;娄德剑;杨军;史玉波;张杰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桥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9年1月狭窄程度Noble分级在3级以上的13例心肌桥患者,均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采用Genzyme心脏血管稳定器,心脏不停跳下切开心肌桥远端(冠状动脉钻出心肌处)心肌表面脂肪组织,取左内乳动脉搭桥至心肌桥远端.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50个月,均无心绞痛发作,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Noble3级以上心肌桥的有效方法.

  • p16在尖锐湿疣和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

    作者:梁俊;杜娟;杨永生;林尽染;金晶;徐金华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和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在鉴别诊断CA与BP中的意义,推测其在CA与BP向不典型增生及肿瘤转化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外阴病理活检确诊为CA与BP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IMS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分析p16蛋白表达,以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结果,并与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结果:28例病理确诊为CA患者的病变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41.330%±3.823%;28例病理确诊的BP患者的病变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55.520%±3.638%;对照组10例正常包皮组织,p16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26.990%±0.80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A和BP病变组织中存在p16的异常表达,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继而导致非典型增生的发生,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进舟;仲昕;李晨光;戴宇翔;黄浙勇;刘学波;葛雷;钱菊英;葛均波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295例因胸痛、胸闷、心悸等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判定标准分为慢血流组(n=196)及血流正常组(n=99).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致慢血流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痛所占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血流组男性(73.5%比42.4%,P<0.01)、吸烟者所占比例(36.2%比24.2%,P=0.038)显著高于血流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12±0.25比1.21±0.36,P=0.014)显著低于血流正常组,血尿酸水平(370.34±107.9比326.90±92.4,P<0.01)显著高于血流正常组.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尿酸升高是影响慢血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尿酸升高可能参与冠脉慢血流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 面神经损伤吻合术手术时机研究

    作者:胡炯炯;周梁;马兆鑫

    目的:探讨面神经损伤后佳的修复时机.方法:以行面神经即时吻合术和延迟吻合术后豚鼠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神经元数、有髓纤维数/HRP标记神经元等为观察指标,评价面神经即时吻合和延迟不同时期吻合术后面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各组指标比较,延迟7d缝合组和即时缝合组的治疗效果佳,此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迟60 d缝合组和延迟90 d缝合组治疗效果差.结论:在无法即时行面神经吻合术的情况下,可在神经断伤后7d吻合面神经.尽量争取在神经离断伤后60 d内修补损伤的面神经.

  • Stealth核糖核苷酸干扰抑制胰腺癌细胞DNMT1表达的研究

    作者:卜淑蕊;钱家鸣

    目的:研究靶向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基因的Stealth核糖核苷酸干扰(RNAi)技术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DNMT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Block-IT TM RNAi Designer在线设计合成针对DNMT1的Stealth核糖核苷酸(siRNA),以50 nM siRNA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anc-1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RNAi阴性对照组,荧光RNAi组,每组3个复孔;在转染24 h、48h、72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以48h荧光强度亮.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DMNT1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DNMT1蛋白的表达.结果:将靶向DNMT1基因Stealth RNAi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后,Panc-1细胞在转染RNAi后48h的转染效率为50%~60%;DNMT1的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48h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68%和67.8%(P<0.05),也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P<0.05).结论:DNMT1靶向的Stealth RNA瞬时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可显著沉默DNMT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同利;陈祥杰;张志华;李连海;华启洋;潘文志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缬沙坦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及缬沙坦治疗组(44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p-内啡肽、脑钠肽(BNP)水平.结果:β-内啡肽、BNP、IL-10随着纽约心脏痛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NYHA分级2级组与NYHA分级3级组TNF-α水平均低于NYHA分级4级组.TNF-α、IL-10、β-内啡肽、BNP水平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2、-0.47及-0.50(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经(LVDD)缩小,TNF-α、IL-10、β-内啡肤、BNP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LVDD变小,β-内啡肤、BNP水平也降低,而LVEF及TNF-α、IL-10无变化.缬沙坦组LVEF改善程度及LVDD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各内因子水平降低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抑制其神经内分泌及炎症因子激活.

  • 半乳糖基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抑制小鼠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秉;程明荣;万涛;陈厚祥;程志俭;叶桃;徐宏智;侯益明

    目的:半乳糖基壳聚糖纳米材料与5-氟尿嘧啶(5-FU)合成5-FU纳米粒,并观察其在体内抑制小鼠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体外培养的C26细胞接种小鼠肝左叶,成瘤后,分别用0.9%氯化钠液、空纳米粒、5-FU和5-FU纳米粒行尾静脉注射,观察5-FU纳米粒的抗肿瘤效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小鼠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活性.结果:与0.9%氯化钠液组及纳米粒组相比,5-FU组和5-FU纳米粒组的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尤其5-FU纳米粒组降低更显著(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5-FU组小鼠,外周血IFN-γ和I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5-FU纳米粒组与0.9%氯化钠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的脾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1),5-FU纳米粒组与0.9%氯化钠液组比较未见降低(P>0.05),纳米粒组NK和CTL杀伤活性0.9%氯化钠液组增高(P<0.05).结论:5-FU纳米粒治疗结肠癌模型,具有明显抗肿瘤效应,纳米粒材料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低5-FU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作用.

  •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在上海市与山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

    作者:弭守玲;范凡;李纪明;付明强;孙爱军;葛均波

    目的:了解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在上海市与山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随机采集无血缘相关的601例上海市和617例山东省健康汉族人群的静脉血,提取DNA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ALDH2基因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上海市汉族人群ALDH2* 1/ALDH2*1、ALDH2*1/ALDH2*2和ALDH2* 2/ALDH2*2,3种基因型分别为65.4%,29.8%,4.8%;ALDH2*1和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0.3%和19.7%.山东省汉族人群ALDH2* 1/ALDH2*1、ALDH2*1/ALDH2*2和ALDH2* 2/ALDH2*2,3种基因型分别为72.1%、26.3%、1.6%;ALDH2*1和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5.3%和14.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两个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上海市汉族人群ALDH2*2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山东省汉族人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炎性反应与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高风英;王星海;伏春明;陈国平;金文强;朱丽华;柳金嫚;吴晓燕

    目的:通过检测稳定期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主要指标,了解血清氧化/抗氧化因子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COPD稳定期肺组织慢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在呼吸科门诊筛查的COPD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分级,分成4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组.检测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氧化指标反应性氧核素(ROS)、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FEV1、FVC、FEV1/FVC、SOD、ROS、TNF-α、IL-8、GM-CSF水平在不同组别中存在差异(P<0.05),且ROS、TN F-α、IL-8、GM-CSF水平与FEV1、FVC存在着显著负相关(P<0.05),然而SOD与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PD细胞炎症因子的持续升高及氧化加重可能是引起稳定期COPD肺组织慢性损伤、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 PI3K信号途径调节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干细胞动员

    作者:赵岚;张焱;严健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PI3K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脏干细胞(CSCs)动员及其修复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局部心肌注射Akt抑制剂或等体积二甲基亚砜,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和8周取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kt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免疫组化(IH)检测局部心肌CSCs数量变化情况,通过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结果:ELISA结果显示,急性缺血诱导局部心肌Akt表达水平呈进行性升高,IH检测显示心肌局部CSCs数量呈进行增加,2周达高峰,4周后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回落,心肌梗死面积则逐渐扩展,8周时明显大于其他时间点,Akt抑制剂显著抑制上述各项指标的动态演变,使心肌梗死面积进一步恶化.结论: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可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梗死心肌局部CSCs动员及其修复梗死心肌.

  •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

    作者:刘晓明;刘季春;周学亮;喻本桐;吴起才;万力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晏明;王玲;韩孟和;范洁;李佳芹;戴雷;丁秋;马涛;刘金东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分为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2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4个亚组: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芬太尼组(F组)、咪达唑仑+芬太尼(M+F组),每组10只.应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小鼠训练时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评估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24 h后,在避暗实验中,M+F组潜伏期较单用药组(M组或F组)缩短(P<0.05),但各组之间错误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跳台实验中,M+F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单用药组(P<0.05),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5).48 h后,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中各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合用能增强小鼠的遗忘作用,但用药24 h后作用消失,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 季德胜蛇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晓慧;李阳;汪晓莺;周跃;沈轶瑶;汤伟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组均以灌胃给药,2次/d,连续21 d,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液,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蛇药治疗.给药第15天起,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予以环磷酰胺30 mg/kg皮下注射,连续7d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比较4组间DCs表型、DCs功能和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DCs的表面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Ⅱ、CD11c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分泌IL-12均显著增强.结论:季德胜蛇药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

  • 新西兰白兔两性离子修饰超微超顺磁氧化铁(USPIO)体外弛豫率及动物体内血管成像的研究

    作者:李丹;林江;古宏晨;肖旺钏;严福华

    目的:评价两性离子修饰超微超顺磁氧化铁(USPIO)在1.5T、3.0T的体外弛豫率及动物体内的血管成像中的效果.方法:USPIO的合成反应在单模微波化学合成仪中进行,并经两性离子进行表面修饰.将各对比剂在纯水溶液中稀释后分别于1.5T及3.0T进行扫描.测量图像信号后计算备对比剂的弛豫率.18只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分别在1.5T及3.0T进行血管成像,ZM、SH U 555 C剂量均为40 μmol Fe/kg,Gd-DTPA为0.2 mmol/kg.测算腹主动脉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各个时间点对比剂组间SNR、CNR差异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使用小显著差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5T、R1和R2从低到高的顺序为Gd-DTPA、ZM和SHU 555 C;3.0T,其顺序为Gd-DTPA和SHU 555 C、ZM,而两磁场中R2/R1比值由高到低均为SH U 555 C、ZM和Gd-DTPA.1.5T3组对比剂首过成像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无显著差异(P=0.258及P=0.314).从15 min开始,ZM组显著优于其余2组.而3.0T前3时相,Gd-DTPA效果较优,ZM成像效果与SHU 555 C相似.从5 min开始,ZM成像效果显著优于其余2组.结论:ZM血浆半衰期长,在1.5T及3.0T弛豫率高,平衡期磁共振血管成像效果显著优于其余2种对比剂.

  • 肿瘤相关钙信号传导蛋白-2基因mRNA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燕;周永静;龚丹丹;徐军;徐岷;范钰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肿瘤相关钙信号传导蛋白-2( tumor-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2,TROP-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56例人胰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总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中TROP-2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性.结果:以2-△△Ct≥2为阳性标准,TROP-2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0% (42/56),而癌旁正常组织未见TROP-2 mRNA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OP-2 mRNA过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TROP-2基因表达与胰腺癌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胰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可溶性CD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早期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晋群;秦永文;李晓燕;许琳;张洪明

    目的:通过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CD40L(sCD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痛PCI术后早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选择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PCI术前术后血清IL-18、CD40L和hsCRP水平,同时通过对PCI术中、术后30 d早期并发症的观察,探讨PCI手术前后血清IL-18及hsCRP水平与PCI早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85例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8/85),其中AMI组14.6%(6/41)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2/44)(P<0.05),术后IL-18、CD40L和hs-CRP水平差值也显著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发生早期并发症者术前IL-18、CD40L及hsCRP水平及术后差值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5).结论:PCI术可能在短期内触发并加重了冠状动脉炎性反应,IL-18、CD40L和hsCRP有可能作为早期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冬青;应琪;胡志雄

    目的:探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临床意义.方法:年龄在65岁以上的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45例(第1组)、COPD稳定期患者42例(第2组)及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无症状患者40例(对照组),测定其第1秒用力呼气客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计分及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叶酸、维生素Bt2和前白蛋白(PA)浓度.结果:在SGRQ计分、FEV1、FEV1/FVC和PA水平方面,第1组和第2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第1组又显著低于第2组(P<0.05).此外,在tHCY水平方面,第1组和第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第1组又显著高于第2组(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HCY水平与叶酸、VitB12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血清tHCY显著高于对照组,监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人体毛囊单位移植裸鼠背部创面效果的研究

    作者:杨震;顾建英;亓发芝

    目的:研究人体毛囊单位修复裸鼠创面的效果以及人体毛囊单位在裸鼠创面中的生长情况.方法:40只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n=8)、毛囊单位移植组(B组,n=8)、微粒皮移植组(C组,n=8)、脱细胞真皮加毛囊单位移植组(D组,n=8)、限制创面收缩毛囊单位移植组(E组,n=8),分别进行相关移植操作结果:A、B、C、D组术后2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1.50±1.07)%、(64.49±0.75)%、(58.66±1.56)%、(46.25±2.27)%.A、B、C、D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4.00±1.31)d、(18.63±1.69)d、(21.75±1.28)d、(27.13±1.46)d.B、C两组在愈合率和愈合速度方面均优于A、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B组愈合率和愈合速度方面又由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人体毛囊单位移植可以促进裸鼠创面愈合.人体毛囊单位在限制裸鼠创面收缩情况下,无法发挥创面修复作用.

  • 胃癌组织中DE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单国平;戎亚雄;刘建跃;朱毓平;薛志新;朱大刚

    目的:探讨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 (DEC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162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中DEC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1例胃癌组织和12例癌旁胃正常组织中DEC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EC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1.11%(18/162),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C1 mRNA在胃癌组织和癌旁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低,无法定量检测.结论:DE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低,其在胃癌中的临床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10349例已婚妇女妇科普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红梅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妇科健康状况,探索科学的妇科普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10 349例已婚妇女的常规体格检查、盆腔B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法或新柏氏TCT法)等资料.部分妇女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HR-HPV阳性或TCT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0 349例体检妇女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 100例,患病率为21.8%;子宫肌瘤1371例,患病率为14.2%;乳腺病878例,患病率为8.5%;阴道炎420例,患病率为4.1%.在296例HR-HPV阳性或TCT异常者中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早期宫颈浸润癌4例.TCT异常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显著高于HR-HPV阳性组的上皮内瘤变发生率.结论:妇科普查能及时发现妇科常见病,TCT和HR-HPV联合检查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

  • 全数字化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中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丁汉军;郭媛;汪珍穗;纪昌焕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中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中青年(5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X线钼靶影像学表现.结果:在36例乳腺癌中,位于右侧者19例、左侧者17例,均为单侧发病;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导管内癌4例、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1例.X线征象表现为肿块或结节、钙化、片状阴影、结构紊乱等.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

  • 右旋美托嘧啶对术中镇静药量和术后谵妄的影响

    作者:沈健;陈家伟;尹华;朱敏敏;谭志明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DEX)对术中镇静药用量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1)DEX组(D组,n=40)术前10 min内静脉输注右旋美托嘧啶0.7 μg/kg并以0.4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2)对照组(C组,n=40)以0.9%氯化钠液代替DEX,用法、用量与D组相同.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状态熵、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D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C组患者显著减少(P<0.05),D组患者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比C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DEX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 中药加味一贯煎提高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生存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云柯;仇冬则;王国骅;顾喜喜;范越;唐辰龙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一贯煎在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男性84例,女性16例)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中药组加用加味一贯煎,比较2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结果:(1)中药组半年生存率为35.80%,中位生存期为114 d;对照组半年生存率为21.21%,中位生存期为71 d,中药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41).(2)2组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标准)、体力状况E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死危险性与ECOG评分和Child-Pugh分期密切相关.ECOG评分越高,病死的危险越大,即ECOG每增加一个单位,相应病死的危险性增加1.8倍;Child-Pugh评分越高,病死的危险越大,即Child-Pugh每增加一个单位,相应病死的危险性增加1.24倍.结论:加味一贯煎能显著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半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降低中医症候评分.

  • 曲安奈德对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邹红;黎蕾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TA)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平衡盐液),对照组(模型+平衡盐液),实验组(模型+TA),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眼底情况.每组分别于玻璃体腔注射平衡盐液或TA后第3、第5、第7、第14天随机处死4只大鼠,分别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VEGF的表达.结果:在RVO的2组模型眼中,实验组眼底病变改善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定量分析和ELISA测定显示在模型眼中VEGF的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VEGF表达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TA明显改善RVO模型眼底病变的作用可能是通过TA下调了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 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作者:万剑慧;徐幼龙;杨大明;吴敏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晚期胃肠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性癌性腹水的患者32例,用Seldinger方法,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50 mg,5氟尿嘧啶(5-Fu)500 mg.治疗后测量腹围,并行B超检查腹腔积液量,疗程为每月1次,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6.25%),部分缓解(PR) 15例(46.8%),无变化(NC)10例(31.2%),病情进展(PD)5例(15.6%),总有效率(CR+ PR)为53.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肿瘤综合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

  •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预后因素与左室肥厚的相关分析

    作者:叶薇;杜国伟;王昱;汪丽珍;沈玛丽;鲍晓荣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及病理预后因素与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79例原发性IgAN患者与预后有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及每例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所有IgAN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分别比较2组各个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将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与这些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左室肥厚组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和动脉硬化水平也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左室质量指数与上述临床病理指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原发性IgAN患者的左室肥厚可能与决定该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 无砷牙髓失活剂和三氧化二砷牙髓失活剂临床疗效的评价

    作者:沈国荣;陈碧琴

    目的:探讨无砷牙髓失活剂Depulpin和三氧化二砷用于牙髓失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8例恒牙深龋所致的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384例,对照组384例.其中120例为颈部近龈缘深龋所致急性牙髓炎患者,也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60列,对照组60例.各例临床检查均为深龋,探痛明显并有轻微叩痛.试验组患者用Depulpin,对照组用三氧化二砷.对失活效果进行量化分类,量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epulpin的失活有效率为93.7%,三氧化二砷的有效率为92.3%.对近龈缘颈部深龋因失活治疗并发的牙周损伤:试验组为0例,对照组为5例.结论:Depulpin作为一种新型无砷失活剂,失活作用明显,与临床传统用的三氧化二砷相比,对牙周无创伤作用,失活效果优于三氧化二砷.

  • 吸烟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晓如;孔庆华;范颖;吴玲;祁辉;周敬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及肺功能受损程度(COPD分级)与吸烟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间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35例,经肺功能测定确诊为COPD的患者124例,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烟组,并将三组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124例COPD患者中男性94例(75.81%),女性30例(24.19%).其中肺功能轻度异常者10例(8.06%),中度异常者50例(40.32%),重度和极重度64例(51.61%).在肺功能重度和极重度异常的患者中吸烟和曾吸烟已戒烟者分别为14例(21.88%)和44例(68.75%),而不吸烟者仅占6例(9.37%),表明吸烟者和曾吸烟已戒烟者较不吸烟者肺功能更差.在与吸烟相关(包括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组)的COPD患者中曾吸烟已戒组所占比例高于吸烟组.结论:老年COPD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吸烟与患者肺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关.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吸烟对于肺功能的损害作用.

  • 单次负荷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效应的定量评估

    作者:徐威;张弩;陈建军;唐俊

    目的: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完善镇痛时比较单次负荷剂量1 μg/kg右旋关托咪定和临床推荐剂量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 BIS)来评估两药的镇静深度变化.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22~60岁,体质量指数(BMI) 19~26 kg/m2,拟在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随机分2组,D组(n =20):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 10 min静脉泵入;M组(n=20):咪达唑仑50 μg/k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T0)、脊麻平面固定后(T1)、给药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30 min(T6)各时间点记录BIS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D组在T4、T5和T6时间点的BIS值均显著低于M组(P<0.05);在T4、T5和T6时间点:D组SBP、DBP显著低于M组(P<0.05);D组HR显著低于M组(P<0.05).D组T4、T5和T6时间点的SBP、DBP、HR分别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0.05).D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SpO2<95%,M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SpO2<9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作为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辅助用药,1 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具有强于临床推荐剂量50 μg/kg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与咪达唑仑相比,睡眠中更容易唤醒,且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虽然其血压与心率的下降比较明显,但是仍然在可控范围内.

  • 瑞米芬太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吴德华;张晓峰;徐伟兴;曹晖;徐美英

    目的:研究瑞米芬太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房颤的影响.方法:通过麻醉信息系统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记录完整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记录单.依据是否应用瑞米芬太尼分为瑞芬组和非瑞芬组.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静脉麻醉诱导方法.瑞芬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予瑞米芬太尼0.1~0.2 μg/(kg·min).非瑞芬组麻醉维持采用间断静脉注入芬太尼.统计2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分层比较.结果:与非瑞芬组比较,瑞芬组患者术中房颤发生率均有降低趋势,总体房颤发生率下降1.01%,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降低幅度均为1.2%.老年患者中降低幅度为2.2%:其中老年男性患者中降低幅度为2.8%,老年女性患者中降低幅度为2.2%.年轻患者中降低幅度轻微.结论:瑞米芬太尼有降低肺癌根治术中房颤发生率的趋势,在老年男性患者中较明显.

  • 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

    作者:杨立功;袁轶群;罗晓华;李刚;叶琴;朱列君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 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演变,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2010年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ICU分离出32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实验结果回顾.结果:从ICU分离所得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50.5%~72.0%,显著高于全院水平(37.3%~47.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0%上升到2010年的18%~23.4%,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7.7%上升到2010年的24.3%;泛耐药菌株逐年增加,2008年为0株,2009年为9株,2010年为17株.结论:虽然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稀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吡肟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 正中旁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

    作者:王斌;曾忠友;韩建福

    目的:探讨正中旁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3月3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40.5岁),采用正中旁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术前和术后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植骨融合率进行观察分析,并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110±16.8) min,术中出血量为(206±40.1) mL.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26.7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为(8.1±0.9)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14.2±0.5)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88.4%,其中优级改善率(75%~100%)31例(93.9%),良级改善率(50%~74%)1例(3.0%),可级改善率为(25%~49%)1例(3.0%).优良率为96.9%.VAS评分术前为(7.9±0.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1.9±0.5)分,下降了75.9%.所有患者随访期间X线检查提示椎间融合器无移位及沉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等,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中旁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效果优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兰;吴卫华;陆静;励峰;王晓舟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初步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150例,术前TEE明确VSD位置、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完成整个封堵过程,并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术后3~4 d复查TTE.结果:147例患者封堵成功;3例患者未成功,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3~4 d随访TTE,无室水平残余分流,无新出现的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原有的瓣膜反流未加重.结论:在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中TEE在选择合适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诊内镜治疗

    作者:高卫东;徐关东;陈巍峰;何国杰;周平红;钟芸诗;张轶群;马黎丽;姚礼庆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特点和急诊内镜治疗方法.方法:65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接受内镜逆行胆胰造影(ERCP)检查和治疗,60例治疗成功,治疗方法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引流(ERBD).结果:18例经EST取石,其中8例术后放置ENBD,3例放置ERBD;34例单纯放置ENBD,8例放置ERBD.53例患者经急诊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7例未见好转,其中4例随后行开腹手术治疗,终5例病死.结论: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对于高龄患者更显其微创优点.

  •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陈卓;金伟

    目的:探讨尿液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定期行尿液TCT和手工涂片法找尿中肿瘤细胞和监测肿瘤复发,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74例患者之中,25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随访近1年,复发13例,其中尿液TCT找到肿瘤细胞11例,灵敏度84.6%,且有6例患者尿液TCT检查要早于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复发;手工涂片法尿中找到肿瘤细胞7例,灵敏度为53.8%.41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中,随访近1年,复发6例,其中尿液TCT检查找到肿瘤细胞4例,灵敏度66.7%;手工涂片法尿中找到肿瘤细胞2例,灵敏度为33.3%.结论:尿液TCT检查较手工涂片法更为灵敏,可以应用于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且对肿瘤复发能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作用.

  • 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学伟;杨净慧;曹勤;唐剑敏

    目的:建立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评价其作为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模型组第1天和第2天用3%噁唑酮溶液200 μL涂搽BALB/c小鼠皮肤以致敏,第6天用1%噁唑酮溶液150μL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乙醇溶剂涂搽皮肤、灌肠,对2组BALB/c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评估病变结肠的病理组织学炎症程度,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结肠组织IL-5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DAI评分和病理炎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病变结肠组织IL-5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类似于人类UC,可作为研究UC的理想模型.

  • 甲亢患者人格特征及与脑血流灌注相关分析

    作者:修雁;石洪成;顾宇参;胡鹏程;刘文官;陈雪芬;陈曙光;余浩军;陈可靖;王建华;虞一萍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人格特征及与脑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35例甲亢患者纳入研究,男性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8.74±10.57)岁;病程为1.5个月至9年.短病程组15例(病程小于等于6个月),长病程组20例(病程大于6个月).正常对照者28例,男性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5.8±9.41)岁.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均行静息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人格特征;7例患者经治疗甲功正常后再次行人格特征分析及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甲亢患者具有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人格特征(P<0.05);不同病程患者人格特征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患者人格特征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但神经质维度N评分有明显减低趋势.甲亢患者高神经质评分与丘脑、海马旁回、后内嗅皮层、苍白球、乳头体血流灌注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具有高精神质及神经质的个性特征,可能与其本身具有的不稳定个性特征及疾病导致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脑功能异常有关.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5例分析

    作者:姚鑫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院7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8岁(29~81岁).结果:75例患者中,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85.3%),中转开腹11例(14.7%).手术时间45~135 min,平均90 min.所有患者无胆管损伤、胆漏、胆道狭窄、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作者:沈卫星;崔恒官;潘申;黄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胆总管结石,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ERBD).ERCP后3d内行LC,术后4d出院.出院后1~2周内再次行十二指肠镜取出胆道支架并行ERCP了解胆管有无残余结石.结果:35例患者均1次取净胆总管结石,1例EST术中出血,34例成功行LC,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所有患者均无胆漏、十二指肠穿孔、黄疸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峰;周东;应敏刚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病例及287例同期术后无腹腔种植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癌灶是否破裂及癌灶是否侵犯周围脏器与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癌灶是否破裂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较大肝癌、肝癌破裂及癌灶侵犯周围脏器等.术中注意癌灶的隔离、癌旁受侵组织的分离、无瘤操作原则及腹腔反复冲洗等可减小腹腔种植转移概率,从而改善预后.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右心功能

    作者:毕秋香;巨兰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t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门诊及住院患者,分3组:冠心痛组(CHD组)16例,糖尿病组(DM组)20例,冠心痛合并糖尿病组(CHD+ DM组)27例,同时选取24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对入选者应用RT-3DE行三维容积成像,并应用四维右室功能(4D- RVF)分析软件计算右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射血分数(RVEF),分别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与NC组比较,CHD组、DM组及CHD+ DM组的RVEDV及RVESV明显增大(P<0.05),RVEF无显著差异(P=0.31).结论:CHD、DM及CHD+ DM患者即使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右室内径正常、右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但是其容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增大.

  • 超声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作者:毛枫;李超伦;袁海霞;王文平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用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边界、形态、回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结果:二维声像图显示病灶小20 mm×20 mm,大为130mm×100mm,单发78例(92.8%),多发6例(7.2%),共92个病灶;病灶发生在右叶40例,左叶48例,中叶4例,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的56个(60.9%),回声不均匀的75个(81.5%),边界模糊的70个(76.1%);肿块呈分叶状的55个(59.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5例(17.9%),甲胎蛋白升高者20例(23.8%),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者72例(85.7%);有胆道手术史及结石者50例(59.5%).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5.7%(72/84).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21例分析

    作者:蒋学英;曹霞;何国照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2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经期延长;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均治愈.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的疗效满意,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 闭合复位人字位石膏治疗幼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吕贵荣;李国;杨轶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人字位石膏固定治疗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 DDH)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9年12月对22例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的27个髋采用闭合复位加人字位石膏法进行治疗,其中12个月以下1例、1髋;12~24个月18例、20髋;24~28个月3例、6髋.结果:27髋中优10髋,良13髋,差4髋;总优良率为85.2%.其中12~24个月20髋的优良率为90%,而24~28个月6髋的优良率为67%.结论:手法闭合复位、人字位石膏固定方法对幼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管封堵器经皮导管封堵人工二尖瓣瓣周漏1例

    作者:张蕾;周达新;管丽华;葛均波

    1临床资料1.1病情介绍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胸闷、气急29年,病情加重2年"入院.患者29年前因活动后胸闷、气急在外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生物二尖瓣置换术.15年前因胸闷、气急加重在外院发现生物二尖瓣再狭窄、心房颤动,行机械二尖瓣置换术,之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2年前开始胸闷、气急加重,偶有夜间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二尖瓣瓣周漏,心房颤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3级".

  • 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胎球蛋白A的关系

    作者:张彬;胡继芬;游彩玲;程祖建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胎球蛋白A(Fetuin-A)、脂联素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DM患者正常孕妇及正常人群外周血血清中Fetuin-A、脂联素及FFA水平.结果:GDM患者血清中Fetuin-A及FFA的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和健康妊娠妇女(P<0.05).而其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Fetuin-A联合FFA能更好地反映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 高频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彭海霞;褚以态;蒯榕;李吉;王赛玉;洪怡

    目的:探讨高频微探头超声内镜(EUS)检查在结直肠癌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14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微探头EUS检查进行TN分期,并与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高频微探头EUS检查的T、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率分别为84.83%和70.34%,其中T1、T2、T3、T4期的符合率分别为88.89%、85.71%、84.27%和80.00%.对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8.41%(N+)、92.68% (N0).N1、N2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6.92%和16.22%.结论:高频微探头EUS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分期),尤其适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和癌性狭窄患者的术前分期;对有无淋巴结转移判断较准确,对N分期,尤其N2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

  • 射频消融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贤俊;何胜利;沈婕;陈颢;陈越;蒋霆辉

    目的:比较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单独TACE或RFA治疗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关于TACE+RFA与单独TACE或RFA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和RFA组无显著差异;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TACE组(均P<0.01).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远期疗效较单独治疗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8例报告

    作者:周建刚;孟维春;曹骏敏;钱玉强

    目的:回顾分析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过程和随访过程,加深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概念的认识,并报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006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共8例.桡骨头骨折按Schatzker法分类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O' Driscoll法分型Ⅰ型4例Ⅱ型4例.8例均行手术内固定,用2.0 mm双头加压螺钉及指骨小钛板固定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小头,并用空心带齿垫圈螺钉或锚钉修复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中立位石膏固定2周后拆除,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稳定,其中1例发生骨化性肌炎,2例劳累后有轻微疼痛.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例(>90分),良1例(85分),可1例(65分).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可靠的内固定手术和适时的康复训练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手段.

中国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