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

天津医药杂志

Tianjin Medical Journal 천진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96
  • 国内刊号: 12-11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天津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贺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曼;张明谏;李小兵;刘光晶;王玉亮;张建;刘宁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VitD3]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1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10只,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对照组制成30%全身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每隔1日晨8时,实验组Ⅰ小鼠1,25-(OH)2VitD31μg· kg-1+0.6 mL花生油灌胃;实验组Ⅱ1,25-(OH)2VitD34μg·kg-1+0.6 mL花生油灌胃;对照组0.6 mL花生油灌胃。分别于伤后1、3、7、14 d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和创面组织核因子(NF)-κB阳性率。结果(1)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对照组各时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TNF-α水平和创面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均数均高于健康组水平。(2)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伤后同一时点HOMA-IR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Ⅱ低于实验组Ⅰ(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点伤后第3天HOMA-IR均数高,以后逐渐降低(P<0.05)。(3)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伤后同一时点血清TNF-α水平、创面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Ⅱ低于实验组Ⅰ(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点血清TNF-α水平、创面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均逐渐降低(P<0.05)。结论1,25-(OH)2VitD3能够减轻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作用和炎症反应。

  • 镁离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

    作者:白亚玲;徐金升;冯伟勋;张俊霞;崔立文;张慧然;张胜雷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镁离子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获取VSMCs,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细胞鉴定,后将VSM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磷组、镁干预组。阴性对照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培养,高磷组采用高磷培养基培养,镁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镁,使镁离子终浓度分别为1、2、3 mmol/L(镁干预组1~3),刺激7 d后行钙化检测,测定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的表达。结果高磷组和镁干预组VSMCs均有钙盐沉积,其钙含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镁干预组随镁离子浓度增大钙化结节逐渐缩小,除镁干预组1钙含量与高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镁干预组2和镁干预组3均低于高磷组(均P<0.05)。VSMCs ALP活性和Cbfα1 mRNA的表达除镁干预组3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镁干预组随镁离子浓度增大,ALP活性和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且均低于高磷组(P<0.05)。结论镁离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磷诱导的VSMCs钙化和成骨样转分化,其可能是通过降低VSMCs中Cbfα1的表达来实现的。

  • microRNA-21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心肌梗死后的心脏重塑

    作者:郭东;张闽红;肖清萍;刘建文

    目的:探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microRNA-21(miR-21)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组),以心电图及病理改变作为建模成功的观察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miR-21的表达。利用miR-21的模拟物(miR-21 mimic)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miR-21 mimic组),使其在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然后标记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小鼠Smad同源物7(Smad7)的表达,并与随机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梗死交界区的miR-2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6.043±0.231)×10-4 vs(1.620±0.451)×10-4,P<0.01],miR-21 mimic组成纤维细胞miR-21基因表达较随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4.839±0.705)×10-4 vs(1.143±0.064)×10-4 vs(1.017±0.201)×10-4,P<0.01],miR-21 mimic组成纤维细胞EdU染色阳性率较随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27.892±1.645)%vs(12.553±1.227)%vs (13.946±1.550)%,P<0.01];同时,miR-21 mimic组成纤维细胞Smad7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而α-SMA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心肌梗死后,上调的miR-21可以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中Smad7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调节心梗后的心脏重塑。

  • miRNA-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霁翔;丛洪良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转染的方法使培养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高表达miRNA-1(miRNA-1组),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NA-1表达水平以确定转染成功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常规条件下培养的H9c2细胞(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随机合成的miRNA阴性对照片段(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NA-1 mimics后,H9c2大鼠心肌细胞miRN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生存率、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转染的miRNA-1 mimics能够上调细胞内的miRNA-1表达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间歇低氧合并肺气肿大鼠系统与内皮炎症状态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研究

    作者:王彦;曹洁;杨庆婵;冯靖;陈宝元

    目的:建立间歇低氧(IH)合并肺气肿重叠综合征(OS)大鼠模型,探讨OS大鼠系统及血管内皮炎症状态,并观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的变化。方法自制熏箱对大鼠进行16周的熏烟暴露造成大鼠肺气肿,从13周开始,在熏烟暴露同时,通过程控产生预制的间歇低氧/再氧合(IH/ROX)环境对大鼠进行IH暴露4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IH组(B组)、肺气肿组(C组)和OS组(D组),暴露结束后分别以ELISA法测定血浆及右颈总动脉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RhoA mRNA含量,病理标本中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占全层厚度比值(C-IMT%),流式细胞仪测定循环血中EPC数量。结果 D组血浆和血管内皮细胞中TNF-α、IL-6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RhoA mRNA水平、C-IMT%均高于A、B、C组,而EPC数量均低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 OS大鼠较单纯IH或单纯肺气肿大鼠系统及内皮损伤更加严重,且内皮修复能力更差,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

  • 肠道支架与梗阻导管治疗左半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研究

    作者:陈震;王西墨;尹注增;李国逊;王效民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金属支架与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左半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左半结直肠癌急性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支架组和导管组各40例。2组均在结肠镜并X线辅助下进行,支架组放置金属肠道支架治疗,导管组经肛放置肠梗阻导管治疗。待梗阻消失后(7~10 d),患者行一期肿瘤根治性切除并吻合。比较2组技术操作、肠梗阻改善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支架组成功率为87.5%,导管组为97.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并发症;但支架组操作时间及费用均高于导管组。2组患者梗阻缓解率分别为10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导管组2例患者因梗阻未能缓解,行急症手术治疗。此外,支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C-反应蛋白差值均优于导管组。梗阻缓解后,2组患者行一期肿瘤根治切除并吻合,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并且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卫生经济学价值更优;而从肠梗阻改善情况角度考虑,选择肠道金属支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经肛肠梗阻导管。

  •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研究

    作者:张红;王建国;张锡忠;魏志强;郭晨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其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上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角交角(L1-MP)减小,下颌平面角(MP-FH)增大(P<0.01);以SL垂直线为参考线,上颌切牙牙冠突度(UI-SL)与上唇突度(UL-SL)减小;下颌牙冠突度(LI-SL)与下唇突度(LL-SL)亦减小,且减小程度大于前者,颏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唇突度的变化(△UL-SL)与上切牙突度变化(△UI-SL)呈正相关,下唇突度的变化(△LL-SL)与上切牙突度变化(△UI-SL)、下切牙突度变化(△LI-SL)均呈正相关,且上唇突度变化与下唇突度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侧貌得到明显改善,软组织与硬组织的变化存在中度相关关系。

  • 虾有效致敏组分的提取及在sIgE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任杰;单立新;李韶深;陈凯;侯丽英;李会强

    目的:通过改善虾类包被抗原质量,提高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制备中华对虾蛋白溶液,经酶联免疫印迹实验鉴定主要的致敏蛋白组分,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初步分离大于55 ku的蛋白组分,SDS-PAGE技术分析其蛋白。分别使用虾蛋白溶液和分离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包被96微孔板,采用酶斑点印迹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ELISA法)初步评价纯化后的抗原是否能够提高血清sIgE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结果酶联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中华对虾蛋白溶液中>55 ku的蛋白组分是主要的致敏蛋白,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初步分离了>55 ku的蛋白组分,其中主要包含10条明显蛋白条带;酶斑点印迹显示,以纯化后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可提高弱阳性血清斑点光密度。同时,两种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结果显示,虾有效致敏成分作为包被抗原时,92.9%的虾过敏患者血清sIgE检测值升高。结论采用中华对虾有效致敏原组分作为虾过敏检测抗原能提高血清sIgE检测结果的敏感性。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研究

    作者:陈云;袁如玉;李广平;闫哲慧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AASI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行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0例,依据AASI结果分为低AASI组(n=167)及高AASI组(n=163),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室质量指数(LV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踝臂指数(ABI)。结果高AASI组的年龄(岁:64.91±9.70 vs 59.12±10.00)、合并糖尿病比例(33.8%vs 14.8%)、非杓型血压比例(65.6%vs 43.7%)、24 h脉压(mmHg:65.27±11.31 vs 56.06±10.51)、24 h舒张压标准差(mmHg:9.64±2.47 vs 8.31±2.3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1.8±1.1 vs 1.3±1.1)、LVMI(g/m2:125.74±29.65 vs 107.69±23.23)、外周血管病变(27.3%vs 16.4%)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eGFR水平小于低AASI组[mL/(min ·1.73 m2):85.31±20.31 vs 99.67±17.76]。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冠脉病变数(r=0.235)、LVMI(r=0.168)、外周血管病变(r=0.167)呈正相关,与eGFR(r=-0.187)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PP、DB-PSD、非杓型血压是AASI的影响因素。结论 AASI受年龄、糖尿病、24 h脉压、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杓型的影响,其升高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肾及外周血管疾病有关,检测AASI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在评价慢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作者:宋立文;李谦;刘欢;李菲;曹武奎;杨积明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模型、iMELD模型评分系统预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治疗3个月)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59例乙肝后慢性肝衰竭患者,以治疗3个月后患者恢复状态分成存活组(108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2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清钠(Na+)、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值。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进一步评价MELD模型、MELD-Na评分及iMELD评分对乙肝后慢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3个月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的TBIL(μmol/L:330.9±181.9 vs 245.5±127.7)、Cr(μmol/L:84.9±63.8 vs 81.2±49.3)、INR(2.50±1.01 vs 2.09±0.57)、MELD(26.2±6.5 vs 22.0±5.8)、MELD-Na(35.9±31.5 vs 25.3±8.7)及iMELD评分(49.5±17.4 vs 42.4±10.9)增高,血清Na+水平(mmol/L:131.9±24.1 vs 133.8±11.0)降低(P<0.01)。患者病死率随着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升高而增加。MELD、MELD-Na及iMELD评分预测乙肝后慢性肝衰竭患者近期死亡危险性的佳临界值分别为25.8、31.0和53.5。3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肝衰竭患者经过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后的短期临床预后。

  •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赵煜;张书红;刘风林;李娟;李妍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BRG组,1749例无胆汁反流的胃黏膜炎症患儿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将BRG患儿分为3组,根据胆汁反流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将BRG患儿再分为3组,对各组间HP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BRG组HP感染率为46.12%(119/258),高于对照组的34.02%(595/1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G组中病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40.86%(38/93)、45.53%(56/123)和59.52%(2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9, P>0.05)。BRG组中按胆汁反流Ⅰ度、Ⅱ度和Ⅲ度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7.32%(53/142)、53.68%(51/95)和71.43%(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2,P<0.01)。结论在儿童患者中HP感染是BRG的致病因素之一,随HP感染率增高,胆汁反流程度加重。

  •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作者:徐宝山;马信龙;夏群;吉宁;杨强;黄洪超;兰杰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包括L342例,L4521例,L5S18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靶向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经椎间孔安置工作通道至椎管内,镜下摘除突出到椎管内的髓核和椎间隙内松动的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切口缝合1针。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7例顺利摘除突出髓核,神经根显露清晰。首例极外侧突出和第2例中央型突出摘除髓核后未显露神经根,术后症状均缓解。第3、11例分别因巨大突出取出困难、不能耐受疼痛中转全麻椎间盘镜手术。术后当天至2d下地活动,患者均感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周复发突出1例,保守治疗好转。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由8.1±1.9降至1.1±0.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自31.1±8.3降至3.4±3.3。根据MacNab评分,优25例,良6例。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优良,但存在学习曲线。

  • 1,25(OH)2D3在牙乳头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李长春;孙莲莲;姜忠敏;李艳霞;盛凤;刘晓智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在牙乳头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儿童牙乳头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1,25(OH)2D3,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10和100 nmol/L,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噻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iRNA技术沉默VDR表达后(siR-VDR组),检测其对RANKL和OP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1、10、100 nmol/L 1,25(OH)2D3组增殖指数(PIx)分别为49.78±2.03、50.14±1.55、48.81±1.91和48.56±2.15,不同浓度1,25(OH)2D3对牙乳头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F=3.174,P>0.05)。对照组牙乳头干细胞中可见一定水平VDR、RANKL和OPG的蛋白质表达;加入1,25(OH)2D3后,VDR、RANKL和OPG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VDR上升趋势为显著;转染siR-VDR后,VDR、RANKL和OPG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下降。结论1,25(OH)2D3通过调节VDR水平影响牙乳头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的分化过程。

  • ZEB2基因3′UTR区转染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作者:李素丽;周芳;张庆瑜;贾文亮;张安玲;韩磊;康春生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2基因3′非翻译区(3′UTR)转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后对其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人工合成的ZEB23′UTR质粒及miR-200b micmics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GES-1细胞。分别设对照组、突变组和ZEB23′UTR组,qRT-PCR检测转染后miR-200a/b/c及ZEB1/ZEB2 mRNA的表达。再设对照组、ZEB23′UTR组、ZEB23′UTR+无义序列组和ZEB23′UTR+miR-200b micmics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ZEB1/ZEB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及突变组相比,转染ZEB23′UTR组miR-200a/b/c的表达均下调,以miR-200b为明显,ZEB1/ZEB2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其细胞迁移、侵袭、增殖活性均增强(P<0.05)。ZEB23′UTR+miR-200b micmics组较ZEB23′UTR组迁移、侵袭、增殖活性降低。结论 ZEB23′UTR可能通过调控miR-200a/b/c的表达进而影响其对靶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增加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导致GES-1细胞的恶性转化倾向。

  • 人结肠癌细胞中CacyBP/SIP核转位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作者:王安萍;赵盈盈;刘欣;翟惠虹

    目的:验证细胞周期聚合酶链反应(PCR)芯片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胃泌素刺激的SW480细胞作为实验组,无胃泌素刺激的SW480细胞作为对照组。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胃泌素刺激前后的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表达定位进行检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细胞周期PCR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8(CDK8)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基2(CKS2)进行验证。结果胃泌素刺激前CacyBP/SIP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刺激后可同时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同细胞周期PCR芯片结果一致,基因CDK8和CKS2在实验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胃泌素刺激可使CacyBP/SIP发生核转位;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大体可靠,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 干扰LOX基因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董凯峰;吕欣;宋冬梅;刘志明;薛海涛;张翠红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对照)、阴性对照组(转染试剂对照)、转染组(转染LOX siRNA),用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LOX、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0、3、6、9、12、15、18 Gy)照射对Hep-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ep-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LOX siRNA后转染组Hep-2细胞中的LOX、Ki-67、PCNA、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剂量为12、15、18 Gy X射线照射Hep-2细胞后24 h,可明显抑制细胞生存率(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转染组联合放疗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放疗组(%:79.11±1.26 vs 5.01±1.02、4.95±1.12、43.21±2.12,P<0.05)。结论转染LOX siRNA可下调Hep-2细胞LOX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且可增强放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Hep-2细胞中Ki-67、PCNA、MMP-2、MMP-9表达下调有关。

  • TrkB不同亚型对癫海马神经元BDNF/TrkB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

    作者:吴秋静;常伟;潘立平;宋毅军;赵文

    目的:探讨癫海马神经元中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不同亚型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7 d后的海马神经元,分为钙调蛋白抑制剂(ALLN)组和翻译抑制剂(An-isomycin)两大组。ALLN组又分为正常组、正常+BNDF组、癫组、癫+BDNF组、正常+ALLN组、癫+ALLN组和癫+ALLN+BDNF组;Anisomycin组又分为正常组、正常+BDNF组、癫组、癫+BDNF组、正常+Anisomycin组、癫+Anisomycin组和癫+Anisomycin+BDNF组。免疫荧光鉴定海马神经元,无镁液处理制备癫模型,电生理鉴定细胞痫样放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TrkB和磷酸化TrkB(p-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ALLN组:正常+BDNF组p-TrkB/TrkB灰度值高于正常组;癫+BDNF组高于癫组,低于正常+BDNF组;癫+ALLN+BDNF组低于癫+BDNF组,与癫+AL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nisomycin组:正常+BDNF组p-TrkB/TrkB灰度值高于正常组;癫+BDNF组高于癫组,低于正常+BDNF组;癫+Anisomycin+BDNF组高于癫+BDNF组和癫+Anisomy-cin组。结论通过Anisomycin降低TrkB.T表达可改善癫状态下BDNF/TrkB受抑制的状态,通过ALLN升高TrkB. FL表达无法改善其抑制状态。

  • 乳腺上皮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魏熙胤;臧凤琳

    目的:探索组织学正常的乳腺上皮组织中的异常基因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组织学正常的上皮细胞和正常人的上皮细胞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寻异常表达的基因。并以差异表达基因建立乳腺癌早期诊断模型,用信号通路富集的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准确度(Ac)、敏感度(Sn)以及特异度(Sp)衡量不同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以及MAPK信号通路上。用KEGG信号通路中富集到的基因作为特征值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BioCarta信号通路。将KEGG和BioCarta中富集到的基因合并起来共同作为特征值,其预测精度与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特征值建立的模型精度一致(Ac:96.3%;Sn:92.3%;Sp:100%),但是特征值却分别从22个缩减到7个,14个缩减到3个,18个缩减到4个。KEGG和BioCarta中富集到的基因包括JUN、DUSP1、BTG2、FOSB、JUND、E1F1和FOS。结论用通路富集的方法过滤差异表达基因,可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简化预测模型;KEGG和BioCarta中富集到的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准。

  • 舒尼替尼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H局部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尘玉;张微;李书平;杨志强;迟新楠;岳莉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体外杀伤作用,以及对局部黏着斑激酶(FA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MHCC97-H肝癌细胞培养传代,空白对照组不加舒尼替尼,实验组加2.5、5、10和20μmol/L的舒尼替尼,分别作用24、48和72 h。采用瑞氏吉姆萨法染色,观察用药前后MHCC97-H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FAK的蛋白表达。结果舒尼替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有抑制作用,瑞氏吉姆萨法染色200倍光镜下可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胞核碎裂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药物作用48 h时抑制率明显,空白对照组,2.5、5、10和20μmol/L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0.433±0.115)%、(32.863±1.471)%、(49.240±2.256)%、(63.797±2.707)%和(58.887±3.409)%,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舒尼替尼作用48 h后,FAK蛋白的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尼替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有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能降低FAK蛋白的表达。

  • 前列腺癌超声微泡介导药物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芸;赵云;刘朝奇;胡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而言,基因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病毒或非病毒载体多存在安全性低、靶向性差、免疫原性高等缺点。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具有靶向性高、转染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该技术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4种冲洗方法对弯曲根管玷污层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马艳华;许崇游;李荣华;殷恺

    目的:研究有效去除弯曲根管玷污层的冲洗方案。方法选取40颗近中根管弯曲的下颌第一磨牙,截冠。手用ProTaper根管锉预备近颊根管至F3后,依终冲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为注射器冲洗;B组为#30K锉提拉冲洗;C组为被动超声冲洗(PUI);D组为#30K锉提拉冲洗+PUI,超声锉位于弯曲起始处冠方0.5 mm内。沿根管近远中向劈开,并在弯曲起始处、弯曲起始处以下2 mm处刻痕,将根管分为三个部分,由冠方及根方分别为Ⅰ、Ⅱ、Ⅲ。扫描电镜下观察各部分根管壁玷污层。结果在各处根管壁,D组均为少量、散在的或者薄的玷污层,分值低。在Ⅰ、Ⅱ处,D组与C组玷污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A、B组(P<0.05);在Ⅲ处,D组低于A、B、C组,B、C组低于A组(均P<0.05)。结论超声锉位于弯曲起始处冠方时,采用与根尖预备大小相同的K锉提拉和PUI能有效去除弯曲根管的玷污层。

  • 切削纯钛嵌体冠修复短冠隐裂磨牙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霜;闫卉

    目的:评价切削纯钛嵌体冠修复短冠隐裂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颗短冠隐裂磨牙随机分为A组、B组。A组采用全冠修复,B组采用切削纯钛嵌体冠修复,治疗后每年复查1次,连续观察2年,比较2组的修复成功率。结果修复后1年,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vs 100.0%,χ2=2.064,P>0.05),修复后2年,切削纯钛嵌体冠修复短冠隐裂磨牙成功率(96.9%)高于全冠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2,P<0.01)。将全冠组失败病例改用切削纯钛嵌体冠修复后,固位良好,未脱落。结论切削纯钛嵌体冠有效提高了短冠隐裂磨牙修复时的固位。

  • 腭侧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孝英;彭诚;郭奕;孙维娥;陈晓英;王东

    目的:研究腭侧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需强支抗矫治的患者22例,年龄18~25岁,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试验组于上颌双侧腭侧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用口外弓支抗,治疗前后采用X线对头颅片进行测量,比较2组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U1-NA(mm:3.08±1.18 vs 8.15±3.05)、U1-SN(101.90°±3.50° vs 117.90°±6.05°)较治疗前减小,U1-L1(123.98°±5.78° vs 103.89°±8.95°)较治疗前增大(P<0.05)。对照组:治疗后U1-NA(mm:5.01±1.34 vs 9.12±2.13)、U1-SN(101.90°±3.97° vs 114.87°±7.69°)较治疗前减小,U1-L1(126.01°±3.12° vs 112.98°±5.98°)、U6-PtPNS(mm:21.45±2.43 vs 18.36±2.19)较治疗前增大(P<0.05)。试验组U1-L1(19.48°±8.90° vs 13.01°±5.90°)数值改变量大于对照组,U6-PtPNS(mm:0.90±0.29 vs 3.78±0.12)数值改变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上颌前突患者,上颌需要强支抗时,可应用腭侧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

  • 玻璃纤维桩长度和纤维含量对牙体抗折强度的影响

    作者:孙宁宁;殷恺;李玉民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长度和纤维含量对牙齿抗折强度的影响,探索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所适宜的玻璃纤维桩长度和纤维含量。方法选择42颗因正畸拔除完整的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A、B、C3个实验组,每组14颗牙。自釉牙骨质界上2 mm截冠后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进行桩道预备,桩道深度分别为A组10 mm、B组8 mm、C组6 mm。每个实验组再各分成2个亚组,每组7颗牙。A1、B1、C1组应用纤维含量42%玻璃纤维桩,A2、B2、C2组应用纤维含量75%玻璃纤维桩,进行桩粘接、树脂核塑型及金属冠修复。将所有实验标本制成试件,置于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抗折裂强度测试,记录牙根折断时的瞬间压力值以及试件折断的模式。结果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的牙体抗折强度A组高于B组及C组,B组高于C组(均P<0.05);纤维含量75%玻璃纤维桩高于纤维含量42%玻璃纤维桩(P<0.05)。结论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牙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桩的长度越长,牙体抗折强度越大。纤维含量75%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牙体抗折强度大于纤维含量42%玻璃纤维桩。

  • 从新中国高血压指南分析门诊用药规范性

    作者:闫鹏丽;王林;吴存瑾;黄娇红;高雪锦;李霄;刘柏年;杨丽敏

    目的:调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抗高血压处方的用药情况,分析其与《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以下简称指南)的差距与不足,以期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12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电子处方154262例。统计患者常用降压药物及联合用药情况,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科室、季节等进行分组,统计患者联合用药情况。结果(1)门诊常用的降压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52.3%),其后依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34.0%)、β受体阻滞剂(25.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2.1%)、固定复方制剂(11.0%)、利尿剂(1.4%)。(2)门诊处方联合用药少于单药治疗(43.9%vs 56.1%),并且应用有指南不常规推荐用药方案(4.6%)。(3)分组分析显示3级高血压联合用药高于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44.5%vs 37.7%vs 37.7%,P<0.01);心内科联合用药高于其他科室(均P<0.01);老年患者较非老年患者更趋向于联合用药(P<0.01);夏季处方数少于春、秋、冬季,但夏季患者联合用药率高于春、秋、冬季(均P<0.01)。结论门诊抗高血压处方联合用药比例偏低,利尿剂使用不足,用药方案与指南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适当增加利尿剂及联合用药比例。

  • 《天津医药》协作办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关键词: 天津 医药 协作 办刊
  •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薛敏敏;徐忠良;董公明;谢芳;吴佩群;白岚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CNKI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到2013年7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TGF-β1基因509位点、8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509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OR值为1.02,95%CI为(0.67~1.54), CT和TT基因型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OR值为0.80,95%CI为(0.36~1.78);869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合并OR值为1.05,95%CI为(0.69~1.62),TC和CC基因型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合并OR值为0.98,95%CI为(0.48~2.00)。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未发现中国人群中TGF-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有关系。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银屑病一例报告

    作者:任悰;马继军;胡坚

    1病例报告
      患儿女,12岁。主因皮疹4年,发热伴关节肿痛、乏力半年,发烧伴心前区痛1 d,于2012年7月31日入院。患儿4年前出现全身红斑及反复发作的较厚鳞屑样皮疹。半年前出现低热,同时伴双膝关节疼痛,无肿胀及局部皮温增高。2个月前手指甲出现“顶针样”改变。1个月前出现双手指关节、腕关节肿痛,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半个月前于外院诊为“银屑病型关节炎”,予泼尼松口服及卡泊三醇、丁酸氢化松外用。治疗后关节肿痛及皮疹减轻。入院前1d体温38.5℃,同时伴心前区痛及胸闷,遂入我院。患儿父亲、祖父、姑姑均患“银屑病”。查体:体温38.3℃,呼吸22次/min,脉搏130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

  • 大气道、声门真菌病导致呼吸困难一例报告

    作者:李冠华;张力;贾玮;李月川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咳嗽伴发热10余日,咳脓痰声嘶5 d,进行性呼吸困难2 d,于2011年6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咽痛、流涕伴发热,无明显咳痰,体温高达37.5℃,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头孢拉定抗感染治疗,体温37.0~37.2℃,仍间断咳嗽,咳黄痰,呈块状,尚能咳出,给予头孢他啶及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出现声音嘶哑,无呛咳、胸痛。2d前出现憋喘,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出痰后,症状可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8℃,脉搏107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24/8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晰,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唇甲无发绀,颈部可闻及吸呼双相喘鸣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体液免疫正常,血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均阴性;细胞免疫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阴性;查胸部CT 3D重建:气管内呈“丝瓜瓤”状内容物,双侧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纤细,左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可见支气管液相,管腔几近阻塞,纵隔有明显肿大淋巴结,见图1。入院次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双侧声带上均附着黄白色分泌物而导致声门闭合不全,并可见声门下气道内大量黄白色附着物,见图2。因纤维支气管镜刺激,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咳嗽,随即咳出大量黄绿色黏稠分泌物,其间可见深褐色块状物。喘息症状明显缓解,大气道喘鸣音消失。因患者仍咳嗽剧烈,不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且大气道阻塞症状已缓解,故停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咳出的分泌物送检微生物室及病理室检查。考虑有细菌及真菌的混合感染,予静脉滴注伊曲康唑200 mg,每12 h 1次,两日后为每日1次和美洛培南1g,每8h1次及对症治疗。入院后5日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大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增厚欠光滑,自声门起至左右主支气管气道内附着多发点片状及结节状白色膜状物,于膜部连续成条状,段以下支气管未累及,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于右上下叶间脊取活检并行中间支气管黏膜刷检,见图3。患者痰培养4次为曲霉菌(+);支气管镜刷检涂片:偶见真菌菌丝;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坏死组织及少许炎性渗出物,可见真菌及菌丝。咳出的分泌物病理:多量炎性纤维素样渗出物,炎性细胞以中性分叶核细胞为主,其中见少许退变真菌菌丝,碘酸雪夫染色(PAS)阳性。终诊断: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并声门受累及大气道阻塞。给予静脉伊曲康唑3周后口服1周及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 0.25 mg+5 mL生理盐水每日3次2周抗真菌治疗。入院后3周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声门附着物消失,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增厚明显减轻,气道内的白色附着物消失,见图4。入院4周后患者出院,继续口服伊曲康唑治疗2周后停药,随访9个月无复发。

  •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一例

    作者:邢健;丁慧芳;刘国强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3岁。因食欲减退20余天,口腔出血2 d,于2013年3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余天因食欲减退,查免疫球蛋白定量示IgG 52.81 g/L,入院前2 d出现口腔出血。患者近2个月自觉口干。体格检查:贫血貌,双侧胫前皮肤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左侧锁骨上区可触及数枚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1枚3 cm×2 cm×1 cm的淋巴结,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2枚直径约1.5 cm的淋巴结,均质韧,无压痛。口唇苍白,舌尖可见一直径约0.2 cm的出血点,舌面可见血痂,余无特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2.0×109/L,红细胞计数(RBC)3.04×1012/L,血红蛋白(Hb)89 g/L,血小板计数(PLT)5×109/L。免疫球蛋白定量示IgG 53.83 g/L,IgA 1.32 g/L, IgM 0.33 g/L。κ轻链10.50 g/L,λ轻链4.26 g/L,κ/λ=2.46。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阴性。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均无异常。骨髓形态学:增生活跃,粒系0.67,红系0.23,粒系∶红系=2.91∶1,粒系红系各阶段比例形态大致正常,成熟浆细胞0.06,巨核细胞50个。流式细胞仪在CD45/侧向角散射(SSC)与CD45/CD38点图上设门分析骨髓细胞未见异常免疫表型的细胞群。IgG分类:IgG1、IgG2、IgG3均正常,IgG43720 mg/L。胸腹部CT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纵隔、双侧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淋巴结被膜增厚,淋巴窦消失,未见滤泡残存,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多量成熟浆细胞浸润及卢梭氏小体形成;免疫组化CD3ε+,CD23 FDC+,CD20灶+,CD38+,CD138+,Pax5灶+,κ多量+,λ少量+,IgG+,IgG4+,IgG4染色显示超过40个阳性浆细胞/高倍视野(HPF),Ki67+40%。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淋巴结病理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给予泼尼松30 mg/d口服,患者口腔出血停止,口干消失,食欲明显好转。同时左侧锁骨上区淋巴结消失,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缩至1.0 cm ×1.0 cm ×0.5 cm,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缩至直径0.5 cm。外周三系血细胞计数逐渐上升。治疗第21天复查血常规示WBC 4.5×109/L,Hb 97g/L,PLT 86×109/L;IgG降至22.41 g/L。治疗第56天复查血常规示WBC 6.5×109/L,RBC 4.10×1012/L,Hb 110 g/L,PLT 124×109/L。患者门诊随访,泼尼松规律减量至5 mg/d维持,目前外周三系血细胞计数维持在正常范围。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作者:贾垂明;刘志强;梁欢;刘爱春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3岁。主因间断发热1年余,加重10 d,于2012年8月10日入院。1年前患者于蚊虫叮咬后,叮咬部位出现水泡伴发热,体温高达40℃,不伴寒战及瘙痒。体温3~4 d后自行降至正常。1年中,上述症状反复出现。10 d前患者于蚊虫叮咬后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白细胞(WBC)23.6×109/L,淋巴细胞(Lym)17.3×109/L,超声提示后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大直径16 mm,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发病前2年因全血细胞减少,脾大,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为淤血性改变。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0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9/75 mmHg(1 mmHg=0.133 kPa),无贫血外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肋下未及,左上腹部见一长约20 cm弧形术痕。实验室检查:WBC 30.1×109/L,Lym 25.8×109/L,血红蛋白(Hgb)113 g/L,血小板(PLT)436×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4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2 U/L,乳酸脱氢酶(LDH)376 U/L。骨髓穿刺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淋巴细胞高度增生,原幼淋巴细胞占45.5%,该细胞体积大,核染色质较细,核仁模糊,1~3个,胞浆蓝色,部分胞浆内有蜂窝样空泡,少数细胞浆中含少量嗜苯胺蓝颗粒,见图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56、CD2、CD16、CD7阳性,CD57、CD3、CD5、CD10、CD19、CD22、CD13、CD14、CD15、CD33、CD34均阴性,部分表达CD38。染色体:正常核型46,XX。EB病毒检测IgG、IgM阳性,EB病毒DNA阴性,铁蛋白>2000μg/L。胸部CT示纵隔、心肺未见异常。腹部CT示后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直径均小于1 cm,脾缺如,肝胆胰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给予CHOP-L(长春新碱2 mg,第1天,阿霉素80 mg,第1天,环磷酰胺1200 mg,第1天,泼尼松100 mg,第1~5天,天冬酰胺酶1万IU,第2~6天)化疗。化疗后患者无发热。血常规:WBC 10.9×109/L,Lym 9.3×109/L,Hgb 105 g/L,PLT 237×109/L。应用阿霉素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室早,此后给予L-COP方案化疗2周期,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持续发热,高体温达39.4℃,经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排除感染,考虑疾病进展,给予甲氨蝶呤及阿糖胞苷治疗。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未完成化疗。出院后2个月于家中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天津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