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分析

    作者:付志刚;张晓磷;韩强;李海涛;张志刚;亓小虎;赵文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所致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连续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因大咯血入院患者328例(年龄31~78岁);纳入标准:日咯血量≥200 ml.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插管BAE术,其中7例因术中损伤支气管动脉并发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均感一过性胸痛.结果 7例患者中DSA造影发现8支支气管动脉损伤所致动脉夹层,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5支,左侧支气管动脉3支;位于支气管动脉开口部(<1cm)7支,远端1支.动脉夹层大小为1.8 mm×1.9 mm~3.4 mm×3.9 mm.通过BAE术中停止操作、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 医源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多因BAE术中导丝导管暴力操作或高压力造影所致,停止不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胸痛症状、降压治疗等对症处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动脉夹层发生及其进展或破裂.

  • 碘克沙醇用于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安全性观察

    作者:姜敏霞;季中;周理余;陈旭高

    目的 观察对比剂碘克沙醇用于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时的安全性,了解碘克沙醇所致对比剂肾病、急性不良反应及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碘克沙醇行脑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术患者99例,术前1d及术后1、3d测定患者血清肌酐(SCr)值及血尿素氮(BUN)值,并严密观察患者使用碘克沙醇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血清SCr及BUN平均值较术前有所下降,未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轻微急性不良反应3例(3.0%)、迟发性不良反应7例(7.0%).结论 碘克沙醇用于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对患者肾功能基本无影响,但需注意急性及迟发性不良反应.

  • CO2-DSA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国鑫;余景武;唐杰;苏佩华;蔡亚娟

    目的 探讨CO2-DSA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对2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纯CO2及碘剂为对比剂行髂总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对比两种对比剂的造影效果.结果 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断裂及远端渗血,其中髂内动脉及分支断裂9例,远端局部外溢19例;CO2-DSA均清晰显示血管断裂及远端出血点,其中3例碘剂-DSA造影无明显出血点或仅分支血管粗细不均,CO2-DSA造影示多处出血点;CO2-DSA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CO2-DSA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安全、有效,对细小出血点显示优于碘剂-DSA.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12例

    作者:畅智慧;郑加贺;马羽佳;赵健;王传卓;张军;刘兆玉

    目的 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介入治疗的1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囊肿穿刺引流,硬化固定淋巴囊肿,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回收,下肢静脉支架植入等.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复查随访观察症状是否复发.结果 12例患者均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淋巴囊肿穿刺引流,累计共行18次穿刺引流(5例患者为双侧,7例患者为单侧,1例单侧患者行2次).7例患者行滤器回收.1例患者行左侧髂静脉支架植入.1例患者术中穿刺损伤股动脉,压迫止血24 h后再行穿刺;1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堵塞,更换引流管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3~4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所有患者淋巴囊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无复发.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淋巴囊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多囊性肝病初步研究

    作者:郭欢庆;陈赤丹;闫鹏;李任飞;李威;杨坡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多囊性肝病(PL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栓塞微粒球Embosphere(R)对14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PLD患者施行超选择性TAE术,其中女性11例,男性3例;年龄42~65岁,平均(48±5)岁.术前和术后每3个月行CT肝扫描,同时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结果 TAE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2~24个月,12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无效,有效率为85.7%.术后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平均为(3.2±1.1)个月.术后18个月时CT随访显示肝脏总体积、囊肿总体积较术前分别缩小(19.3±5.6)%、(20.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转氨酶呈一过性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栓塞微粒球行超选择性TAE治疗PLD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作为传统治疗手段的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静文;陈德基;林少芒;张东诚

    目的 探讨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35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主动脉撕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 mm)、左椎动脉优势或Willis环代偿不足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以CTA、DSA作为评估方法.TEVAR术中覆膜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植入球囊扩张支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结果 35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均植入成功.术后随访3~24个月,35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通畅率为100%.结论 TEVAR修复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覆膜支架近侧锚定区选择在正常主动脉壁可降低继发性医源性夹层发生.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联合TEVAR是修复撕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有效地预防盗血综合征发生.

  • 逆行穿刺腘动脉开通股浅动脉慢性闭塞23例

    作者:袁洪志;唐莉鸿;廉亮亮

    目的 通过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例分析,总结顺行开通失败后选择腘动脉穿刺逆行辅助开通股浅动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3例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患肢对侧股总动脉逆行穿刺“翻山”后顺行开通股浅动脉失败,改行患侧腘动脉穿刺逆行通过股浅动脉闭塞段,以穿针技术将导丝插入对侧动脉鞘中并引出体外,形成工作导丝环;再经对侧动脉鞘沿导丝依次行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扩张,完成股浅动脉开通.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静息痛消失,3例伴发足趾坏疽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见坏死足趾均已自行脱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经腘动脉逆行穿刺辅助开通股浅动脉闭塞是有效且可行的,可避免血管旁路移植术引起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院内病死率.对手术者手术经验和技术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 组织间近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16例

    作者:陆健;张丽云;王忠敏;滕皋军;陈克敏;陈志瑾;贡桔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10例

    作者:王娟;隋爱霞;赵静;高贞;张宏涛;苏晓华;于慧敏;吴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例腹膜后转移癌患者,经充分的肠道准备,在CT引导下经皮经胃入路,采用1~3支粒子植入针植入125I粒子,活度0.3~0.7 mCi,术后验证周边剂量(D90)为40~70 Gy,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9个月,CR 2例,PR 4例,SD 3例,PD 1例.7例术前腹部疼痛,术后不同程度缓解.2例术前不能进食,术后可进少量半流汁,1例肠梗阻术前无排便,术后排出成形粪便.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穿刺部位表皮轻微疼痛,无需特殊处理;1例术后1个月出现穿刺针道皮下转移;均未出现出血、腹膜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粒子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安全可行.

  • DSA导引下经窦道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改良胶封堵术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15例

    作者:董江楠;蔡晓燕;乔德林;陈石伟;杨志强;吕强;孙奇;张亚运;夏荣龙

    目的 评价DSA导引下经窦道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改良胶(Glubran 2)封堵术在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胃肠手术后肠外瘘患者15例,分析应用DSA导引下经窦道Glubran 2封堵术治疗肠外瘘的愈合情况.结果 15例胃肠术后肠外瘘患者中,14例一次封堵成功,1例3个月后复发,再次封堵后治愈;13例胃肠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或肠瘘,经过3~4周保守治疗及通畅引流后,经窦道造影确诊为肠外瘘,予以Glubran 2封堵成功,2例造影后放置引流管,2~5d后封堵成功,1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DSA导引下经窦道Glubran 2封堵术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可以有效促进肠外瘘的愈合,可在肠外瘘形成早期使用,疗效可靠,对高龄患者更有优势.

  • 三氧化二砷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艳莉;黎海亮;郭晨阳;肖金成;宗登伟;胡鸿涛;骆俊朋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TACE治疗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患者肝脏病变首次TACE后第3天开始每日给予As2O3 10 mg,静脉滴注,连续14d,休息3周重复,后间歇给予TACE治疗.B组患者给予序贯性TACE.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介入频次、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36.7%(11/30),获益率86.7% (26/30);B组客观有效率23.3% (7/30),获益率80.0%(24/30),两组客观有效率和获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P=0.731.A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95%可信区间5.7~10.3);B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95%可信区间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37×10-6.A组患者中共行介入65次,每例平均2.2次;B组患者中共行介入111次,每例平均4.7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38×10-4.A组3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10例,稳定17例,降低3例;B组患者中改善7例,稳定10例,降低13例,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As2O3联合TACE在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应用中,可以减少TACE的治疗次数,达到相同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付文;郑春生;黄柿兵;杨龙林;刘建平;施长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1年3月-2014年6月23例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再序贯RFA治疗,并随访其术后临床症状、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等.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一般状况改善;所有患者AF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02);影像检查见病灶体积有所缩小,病灶内有不同程度的碘油沉积,并可见片状坏死区,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43.5%、52.2%、4.3%.随访4~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6个月,半年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9%和43.4%.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和60Co γ射线高剂量率照射对H1299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真真;王忠敏;陆健;茅爱武;刘芬菊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CLDR)内照射和柏Co γ射线高剂量率(HDR)外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H1299的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H1299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分别行125I粒子CLDR照射和60Co γ射线HDR照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增大,125I粒子CLDR照射比60Coγ射线HDR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照射剂量为4Gy时125I粒子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77±0.31)%、(13.79±0.50)%;同样照射剂量下,60Co照射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仅为(18.85±0.99)%,细胞凋亡率仅为(8.79±0.22)%(P<0.05).125I粒子CLDR照射明显上调Bax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 125I粒子CLDR内照射比60o γ射线HDR外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Bcl-2/Bax蛋白比失衡在125I粒子CLDR照射抗肿瘤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球囊导管建立兔急性可控性气管狭窄模型研究

    作者:刘金;魏宁;徐浩;王文亮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建立实验兔急性可控性气管狭窄模型,研究气管狭窄程度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间关系.方法 将3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实验组(n=30,设A、B、C、D、E 5个亚组,nA~E=6).对照组兔全身麻醉后行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DSA 三维重建测量气管插管下方气管横径和纵径,并记录麻醉前、麻醉-气管切开后及切开后30 min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实验组兔气管切开后在气管插管下方管腔置入球囊或球囊+单弯导管:A组球囊直径3 mm,B组球囊直径3.5 mm,C组球囊直径4.0 mm,D组球囊直径4 mm(+4F单弯导管),E组2个球囊直径分别为4 mm和2 mm,球囊置入前后分别行DSA 三维气管重建,测量气管切开处下方气管横径和纵径及扩充球囊大半径,计算气管狭窄率并记录麻醉前、麻醉-气管切开后及球囊扩充后终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及实验组各亚组间兔体重、气管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戊巴比妥钠(1 ml/kg)全身麻醉对兔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影响(P>0.05);2.8~3.5 kg兔体重与气管横截面积间无明显线性相关性(r=0.41,P=0.23);实验组A、B、C、D、E组气管狭窄率分别为(39.87±1.43)%、(52.16±2.46)%、(68.77±2.48)、(76.82±2.75)%、(86.49±2.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狭窄率大;A、B组气管狭窄率与狭窄后终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无明显相关性(r=0.054,P=0.86;r=0.11,P=0.72),C、D、E组中气管狭窄率与狭窄后终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性(r=-0.85,P<0.01),与狭窄后呼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结论 气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狭窄程度增加,呼吸功能障碍加重.采用扩张球囊制作兔气管狭窄模型是一种快速、可控性强、操作简单、稳定、重复性好的方法,可为气管狭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实验载体.

  • 胆道金属支架内植入覆膜支架治疗胆总管胃瘘1例

    作者:黄剑;杨业发;葛乃建

    患者,男,47岁.2005年3月31日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0d”于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及CT均提示胆囊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转我院后诊断为:“胆囊癌”.患者于2005年4月6日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癌,中度分化,肝总管旁淋巴结转移”.2005年6月、2006年5月分别针对胆总管旁肿大淋巴结行X线放疗.

  • 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进展

    作者:顾祝新;黄健;赵辉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该病发病机制迄今未阐明,诊断方面无统一标准,早期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不易诊断,常误诊误治,临床治疗也意见不一,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时可能引起患者子宫破裂、阴道大量出血,甚至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本文主要针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吴霜;顾建平;楼文胜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左侧髂总静脉受横跨前方的右侧髂总动脉和后方腰骶椎共同压迫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反复发作的浅表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目前主要诊断方法有超声、CT、MRI及静脉造影等.传统的IVCS治疗方法效果差、并发症多,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有效方法.近年对IVCS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像诊断方法及腔内治疗评估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张鹏;张鹤;张国福

    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和痛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为良性疾病,但治疗较为棘手,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近年随着介入治疗AM报道逐渐增多,其临床疗效得到一定认可.本文就AM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后认知功能与S-100B蛋白水平探讨

    作者:李鑫;王黎洲;李兴;宋杰;蒋天鹏;周石

    目的 探讨严重颈动脉狭窄伴糖尿病和不伴糖尿病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是否存在差异,认知功能改善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128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伴糖尿病组(n=52)和不伴糖尿病组(n=76),两组患者术前临床一般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无显著差异.对患者CAS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S-100 B蛋白水平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Montreal认知评估量表(MoCA)、Alzheimer评定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画钟测验(CDT)等评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伴糖尿病组CAS术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0.10±0.04) ng/ml较术前(0.11±0.04) ng/ml明显降低(P=0.000),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相关MMSE(24.8±2.2对25.2±2.1)、MoCA(25.6±2.0对26.1±1.9)、ADAS-Cog(6.5±1.3对6.1±1.3)、CDT(3.3±0.7对3.5±0.7)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伴糖尿病组CAS术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及MMSE、MoCA、ADAS-Cog、CDT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59).血清S-100 B蛋白下降水平与MMSE (r=0.38,P<0.01)、MoCA(r=0.39,P<0.01)评分增加和ADAS-Cog(r=0.19,P<0.05)评分递减呈正相关.结论 CAS术后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存在个体差异,认知功能改善程度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降低相关.颈动脉狭窄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且S-100 B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伴和不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不同,单纯改善缺血情况不能改善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作者:王洪生;刘圣;赵林波;周春高;夏金国;祖庆泉;施海彬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21例大脑中动脉(MCA)栓塞患者,其中单纯MCA栓塞14例,伴发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7例;有房颤病史患者1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栓手术,术中未出现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即时脑梗死溶栓(TICI)血流分级为平均(2.6±0.5)级.术中留置支架10例,有房颤病史患者留置支架比例低于无房颤病史患者(P=0.02).术前和术后1周患者平均NIHSS评分分别为18.4±6.0和6.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例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或梗死后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mRS评分≤2分者17例.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MCA血栓栓塞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操作安全简便,临床预后较好.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玲玲;牟凌

    目的 对一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所完成的60例aSAH介入术后的患者,在出院前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痴呆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患者基础因素、疾病因素和手术操作因素3方面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各项因素对于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程度.结果 MoCA量表评分结果表明认知功能正常(>26分)20例,轻度损害(14~26分)38例,中度损害(9~14分)为2例,重度认知功能损害(<9分)者.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表明年龄(P=0.04;OR:1.122,95%CI:1.004~1.254)、出血量的Fisher分级(P=0.01;OR:23.834,95% CI:2.059~275.871)和手术时间(P=0.002;OR:2 893,95%CI:19.043~439 500)3个因素是预测aSAH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预测因素.结论 aSAH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出血量较少的年轻患者,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前提下,将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的损害.

  • 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指导冠状动脉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临床应用

    作者:张蛟;段媛媛;魏玉杰;荆丽敏;贾小伟;徐瑞;刘惠亮

    目的 探讨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支架影像增强显影(SBS)技术在指导冠状动脉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武警部队总医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连续55例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8个开口病变植入支架前后作SBS检查和血管内超声(IVUS)验证.根据支架完全膨胀和精确定位相关标准评价SBS检查和IVUS验证结果.结果 对比IVUS验证结果,SBS技术精确指导PCI手术中48个(48/58,82.8%)病变的支架定位,同时检测到8个(8/58,13.8%)病变为支架膨胀不全.SBS技术预测支架膨胀不全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80%.SBS检测到的支架管腔小面积(MSA)与IVUS验证的MSA呈明显正相关(r=0.95,P<0.001).结论 SBS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能精确提供植入支架定位及支架完全膨胀信息的方法,可常规应用于PCI术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开展IVUS检查的临床中心.

  • 介入手术记录单在介入中心手术预约中的应用

    作者:张祥海;陈金华;王晓峰;闫红野

    目的 阐述介入手术记录单在介入中心手术预约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介入手术记录单的数据,统计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室空台等待台数和时间、手术变更率等数据,使用这些数据改进介入中心的手术预约.结果 使用记录单数据改进管理后,得益:①用手术平均时间预约手术,手术预约平均准确率达到72.8%;②手术室空台等待时间和台数减少(P<0.05);③手术变更率由11.2%降低到9.3%(P<0.05),医师、技护、患者满意率分别达到93%、89%、85%.结论 应用介入手术记录单的数据在准确预约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变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改进介入中心手术管理质量中有很高的价值.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