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支架置人联合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传佳;张学军

    目的 通过对中晚期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腔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更加高效、微创的治疗方法,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食管腔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患者29例为支架组;单纯顺铂和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患者30例作为化疗组.对患者生存质量、近期疗效和生存率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支架组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化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高于化疗组,两组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支架组生存率下降的趋势缓于化疗组.结论 腔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中下段食管癌与单纯化疗相比更为安全、高效、微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基于CT脑动脉瘤三维重建及血流场特征分析

    作者:刘小月;木合塔尔·克力木;巨刚

    目的 评估脑动脉瘤植入支架前后的血流场血流动力学特征,为患者提供可行治疗方案.方法 根据CT影像数据和逆向工程等软件建立脑动脉瘤三维实体模型,设计个体化血管内支架模型并植入脑动脉瘤,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结果 获取支架植入前后脑动脉瘤模型血流速度矢量、流线,动脉瘤壁面剪切力、压力和变形分布图.结论 相同工况下,支架植入后脑动脉瘤内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植入前明显降低,尤其是壁面剪切力对脑动脉瘤壁的影响,可用于分析脑动脉瘤破裂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 球囊阻断腹主动脉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22例

    作者:刘智勇;余雷;易小宇;韦小芳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后再行胎盘的剥离,探讨其对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置球囊导管,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先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予球囊阻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证实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包括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该方法的技术成功率为86.3%(19/22).1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并保留子宫.子宫切除率约13.7%(3/22).术中出血量为(686±355)ml.22例患者中仅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术中输血,其余19例患者均未输血,术中球囊阻断时间以及胎儿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5.4±7.2) min和(30.2±8.9) mGy.术后和随访期间并无介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剥离时引起的术中大出血,降低输血需求及子宫切除率.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彤;赵卫;胡继红;易根发;王滔;宿敬存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SE术治疗的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SE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结果 PSE术后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中19例(7.9%)出现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小板水平(P=0.025)、腹水(P=0.044)、Child-Pugh评分(P=0.008)、术前脾体积(P=0.013)、栓塞体积(P=0.006)、脾栓塞率(P=0.025)与PSE术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栓塞体积(P=0.012)和Child-Pugh评分(P=0.016)是PSE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这两个因素的截断值为551.4 cm3和10.5分.结论 脾栓塞体积过大和术前高Child-Pugh评分可能引起肝硬化脾亢患者PSE术后严重并发症.

  • 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及后腹膜肿瘤23例分析

    作者:娄成;钱建新;顾小强;武清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1周行腹部或盆腔螺旋CT扫描,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轮廓(同时勾画肿瘤周围危险器宫,如膀胱、肠管、大血管等);靶区及相关轮廓三维重建;确定肿瘤靶区放射剂量、粒子数量和粒子空间排列.术后随访均设定4个月,以观察局部治疗效果、有无消化道或泌尿系等不良反应、疼痛变化情况、局部肿瘤缓解情况.结果 本组23例中有16例患者术前有骶尾部或腰背部疼痛,术后5~14d疼痛缓解,缓解率为69.6%,局部疼痛缓解近期疗效较显著.肿瘤局部控制2个月时有效率(CR+PR)为47.8%(11/23);4个月时有效率为43.5%(10/23).患者术后随访未见腹痛、肠瘘、出血、尿痛等不良反应,也未见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盆腔及后腹膜肿瘤安全、局部疗效明显等优势.对于无法手术、术后复发及单纯化、放疗效果差的盆腔及后腹膜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治疗措施,并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 VascuTrakTM球囊导管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顽固性狭窄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晓磊;马亚蓉;何虎强;张雷;曾宏;王伟明;胥雄飞;邓显;聂丽霞

    目的 在国内初步报道VascuTrakTM球囊导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非血栓性顽固狭窄闭塞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近期在中国上市的新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导管——VascuTrakTM球囊导管治疗14例AVF顽固性狭窄闭塞患者,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如技术成功率、术中局部疼痛、残余狭窄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全部14例患者AVF狭窄闭塞均获即时开通,技术成功率100%.1~6 atm压力下VascuTrakTM球囊全部获得充分扩张,其中1次成功12例(85.7%),2次成功2例(14.3%);腕部无疼痛10例,轻度疼痛4例,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0例.术后彩色超声复查AVF通畅,残存狭窄>30%患者0例.术中术后未发生血管夹层、痉挛及急性血栓形成,1例术后出现肱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修补重建后恢复,与VascuTrakTM球囊治疗无关.结论 VascuTrakTM球囊治疗AVF失效安全有效,近期疗效良好,中远期疗效及通畅率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覆膜支架植入抢救艾滋病患者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出血

    作者:汪永平;刘灿;易炜;米波;邱皓;张荣顺;费利虎;张晓露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植入抢救艾滋病患者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抢救治疗艾滋病患者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出血21例,先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封闭破口、隔绝假性动脉瘤和感染灶,生命体征平稳后作外科手术清创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1枚覆膜支架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肢缺血情况改善,外科清创手术全部完成.支架植入术后72 h内清创20例,控制感染并完全康复出院;48 h内清创1例,术中发生大出血,感染未能有效控制,1个月后死于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0.5~4年,20例患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肢功能正常.结论 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艾滋病患者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大出血,创伤小,随访期无相关并发症,为病灶清创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生命措施.

  • 3种难治性子宫出血治疗方案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贺朝;魏乐群;胡芳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及介入栓塞术3种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宫腔填塞术组(A组,n=70)、子宫动脉结扎术组(B组,n=50)及介入栓塞术组(C组,n=50),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止血效果显著优于A、B组(P<0.05),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A、B组(P<0.05),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与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相比,可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子宫切除概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3例

    作者:朱庆云;陈石伟;蔡晓燕;乔德林;李勇;李能平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例胃切除毕Ⅱ式手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复发,经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扩张胆管,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后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的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放置内外引流管,1周内再次造影未见胆管残余结石影.结论 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对不宜手术且内镜取石失败的胆管结石治疗有重要价值.

  • 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附3例报道)

    作者:张帅;倪才方;朱晓黎;王万胜;李智;李婉慈;陈涛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技术治疗恶性肿瘤的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1例肝恶性肿瘤、2例胰腺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麻下分别接受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术,并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复查,1例患者肿瘤完全失活,达到完全缓解,另2例肿瘤大部分坏死、但周围仍有部分活性,其中1例还出现远处转移,分别达到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结论 纳米刀消融术安全、有效,与传统消融手段相比优势独到,应用前景广泛,但在其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证,并注重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 TACE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22例

    作者:庄少鹉;刘明强;刘丽莎

    目的 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2例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个病灶,单例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所有患者先行1~2次TACE术,术后3~5周行CT引导下RFA治疗,RFA术后4~8周复查MRI评价疗效.所有患者随访12 ~ 30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22例患者26个病灶RFA术中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MRI复查22个(84.6%)病灶达到完全消融,4个(15.4%)病灶经2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结论 TACE术可使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缩小,轮廓更加清晰,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更加安全、精确、有效.

  • 栓塞子宫动脉及供应子宫肌瘤的卵巢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正玲;郝长宏;许宗兰

    目的 观察有卵巢动脉供血的子宫肌瘤采用栓塞子宫动脉及供应子宫肌瘤的卵巢动脉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6例MR检查确诊有卵巢动脉供血的子宫肌瘤采用栓塞子宫动脉及供应子宫肌瘤的卵巢动脉,观察栓塞前、后不同时间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1周至3个月FSH、LH增高,E2降低,术后6个月左右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其中8例有明确的卵巢功能减退症状,但均为可逆性,无严重后果,2例继发闭经,考虑术后卵巢功能衰竭的发生与年龄有关,栓塞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有卵巢动脉供血的子宫肌瘤采用栓塞子宫动脉及供应子宫肌瘤的卵巢动脉,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碘油乳剂经微导管推注的优化研究

    作者:艾敏;王杰;施海彬;周卫忠;赵林波;吴文涛;祖庆泉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碘油乳剂经微导管推注的优化研究.方法 建立体外检测装置,使用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再使用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的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收集所需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相同时间内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时,Stride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量均大,其次为Progreat微导管,Echelon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均小(P<0.01);相同时间内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溶剂-碘油乳剂时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不同(P<0.01),且碘佛醇-碘油乳剂均为小(P<0.01),而利多卡因-碘油乳剂与生理盐水-碘油乳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选用Stride微导管及利多卡因-碘油乳剂将更易于碘油乳剂的推注,减少监视碘油乳剂推注时的X线透视时间,降低手术人员及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 兔VX2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对照研究

    作者:史博;李智岗;李亚洲;王永中;平勇;吴勇超;郝晓光

    目的 探讨兔肝转移瘤模型血供来源及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脾脏种植VX2肿瘤细胞悬液1ml,浓度1×107/ml.瘤株接种后第14天作CT灌注扫描,第15天作DSA造影,分别观察肝转移瘤数目及大小,测定CT灌注成像转移瘤中心区域、转移瘤边缘及瘤周正常肝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镜下观察转移瘤病理切片.结果 38只兔完成CT灌注扫描、DSA.CT发现6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2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1.2~2.1 cm,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显示1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7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0.9~2.3 cm,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18只兔(47.37%)经DSA发现的肝转移瘤数明显多于CT,DSA发现而CT未发现的肝转移瘤大小为0.9~1.3 cm.DSA和CT分别显示37只兔(97.37%)和32只兔(84.21%)有多发肝转移瘤(P<0.01).CT灌注扫描显示肝转移瘤边缘及中心区域BV值及BF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转移瘤边缘高于中心区域(P<0.01);转移瘤边缘HAP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VP值低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0.01).低倍镜下病理观察显示转移瘤中心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坏死细胞排列松散,呈嗜碱性红染;外周为浓染的肿瘤细胞、结缔组织及炎性细胞,与正常组织边界欠清,可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10×40倍镜下观察转移瘤中心坏死区为大量无核的坏死细胞,少量瘤细胞无胞质,仅可见浓染细胞核;外周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可见丰富血窦.结论 DSA检出较小肝转移瘤优于CT,肝转移瘤主要供血来源于肝动脉,肝转移瘤中心区域主要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外周主要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和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如此病理结构决定了肝转移瘤CT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

  • 组合式双“Y”形覆膜支架治疗右主支气管胸膜巨大瘘1例

    作者:周永祥;陈勇;曾庆乐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病理确诊为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气胸形成,诊断右主支气管胸膜瘘.术后第4天再行右主支气管漏修补+大网膜填充术.术后12 d,患者胃管、胸腔引流管持续引流出胸腔积液及气体,诊断为:再发右主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食管吻合口瘘.患者已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拟行组合式双“Y”形气管覆膜支架植入瘘口封堵术.

  • 替罗非班诱导重度血小板减少伴贫血1例

    作者:梁晓东;王子亮;李天晓;白卫星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以“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5d”为主诉入院.急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MRA示:颅内多发动脉瘤.入院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术中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SAH责任病变),大小约6.2 mm×6.0 mm,颈宽约4.0 mm,瘤体顶端可见“子瘤”;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亦可见1枚动脉瘤(未处理),宽颈窄顶,类漏斗状,直径约4.2 nun,边缘光整;余颅内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 介入治疗脾动静脉瘘术后门静脉系统急性血栓形成1例

    作者:丁鹏绪;李震;韩新巍;化召辉;付明倜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持续呕血、黑便3d”入院.经内科药物及内镜止血治疗无效.患者24 d前曾行“剖宫产术”,否认肝炎及肝硬化病史.体格检查:贫血面容,四肢湿冷,血压80/50 mmHg,心率135次/min;腹稍膨隆,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无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红细胞2.7× 1012/L、血红蛋白82.0 g/L、红细胞压积0.24、白细胞20.4× 109/L、血小板117× 109/L.

  • 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现状

    作者:邹旭公;李晓群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的肺癌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但对于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亟需一种局部治疗方法.近些年,随着射频消融(RFA)在治疗肺恶性肿瘤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替代治疗手段,同时也是继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手段.本文主要从临床疗效、影像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少容;雷继晓;王鹰;熊飞;王翅鹏;李锋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方法 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 (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

    作者:谭华桥;李明华;朱悦琦;李永东;方淳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AA)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 从前瞻性建立的脑动脉瘤数据库中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经CTA、MRA和(或)DSA确诊的ACoAA患者.根据动脉瘤状态,入选患者分成ACoAA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收集动脉瘤破裂可能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并作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1例ACoAA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31例为ACoAA破裂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破裂组(P<0.01),<60岁患者和伴有高血压患者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平均大直径大于未破裂组(P<0.01),大直径≥3mm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缺如、发育不良)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直径≥3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未破裂ACoAA是否积极干预的重要参考依据.

  • 左右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发生颈动脉窦综合征比较

    作者:任崇文;孙鹏;韩敏;贾增强;岳文峰;王广杰

    目的 对比分析左右两侧颈内动脉分别行球囊扩张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时发生颈动脉窦综合征(CSS)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CAS术颈动脉狭窄患者,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7岁(49~75岁);右侧颈动脉狭窄36处、左侧颈动脉狭窄30处,2例患者为双侧狭窄;重度狭窄(>70%)37处,狭窄伴溃疡(30%~70%)29处;共植入66枚支架.术中均选用Wallstent自膨式支架.结果 36处接受右侧CAS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中发生重度CSS 5处、中度19处、轻度12处,发生率分别为13.89%、52.78%、33.33%;30处接受左侧CAS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中发生重度CSS 3处,中度10处、轻度17处,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3%、5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S是CAS术时常见并发症,右侧颈动脉行CAS时CSS发生率高于左侧.

  •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作者:王雪英;闻利红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 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自我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术后早期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者置管期间心理、饮食、活动指导和自我护理宣教,配合有效的长期导管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度过置管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经桡动脉PCI专用操作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韩继明;丁飙;董志峰;黄晓莉;庄国红;张彩虹;秦呈婷;洪雯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PCI专用操作台装置的设计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手术患者使用桡动脉专用操作台装置,对比使用前后的患者舒适度及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等.结果 使用桡动脉专用操作台装置后,患者舒适度提高,介入医师平均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缩短,术中无手术器械脱落等事件发生.讨论 桡动脉专用操作台装置设计合理、简洁,可以改善桡动脉PCI手术中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

  • 两类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郭俊;徐帝非;沈下贤;李国然;赵仙先

    目的 比较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9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选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81例患者选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特征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不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使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患者术后手部肿胀率(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0.02)均明显低于使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患者;两者术后出血比例未见明显差异(17.3%对14.3%,P=0.55).出血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01)、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替罗非班比例(P=0.002)及疼痛VAS评分(P=0.001)均高于不出血组患者,诊断性造影比例低于不出血组患者(P=0.03).结论 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相当,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舒适度及肿胀率方面优于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术后穿刺点是否出血与压迫止血器类型无关,与患者APTT、INR、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是否植入支架相关.

  • 下腔静脉与肝静脉“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于2012年至2015年间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临床专项《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课题(BL2012021),经过3年临床研究,结合20余年2000余例病例总结,2016年1月14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论证会,来自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及国内从事布-加综合征研究的介入放射学、血管外科学、病理学和影像诊断学专家就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膜”的厚度与“节段”的长度界定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达成膜与节段阻塞界定的共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阻塞“膜”的厚度为≤5 mm,“节段”阻塞长度为≥10 mm.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