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射频消融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分析

    作者:施昌盛;杨庆;乔彬彬;虞希祥;郑冰汝;李成;陈西淼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TACE术后肝癌残余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RFA治疗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31例,及同期采用多次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43例,分别称为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对两组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87.1%)高于TACE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mPFS(19个月)及mOS(33个月)均高于TACE组(mPFS 14.5个月,mOS 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 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红霞;束晓霞;李斌义

    目的 评价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患者共68个单纯性肾囊肿,行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后注入适量聚桂醇硬化剂,并留置于囊腔内,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详细记录患者主诉,所有患者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率70.6% (48/68),有效率100%(68/68).8例患者(12.3%)注入聚桂醇时有轻度不适感,1例患者出现晕厥.结论 聚桂醇在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脑血管3D-DSA成像效果的影响

    作者:高志梅;曾勇明;孙静坤;杨靖捷;周旸;周蜜;宋婷妮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脑血管3D-DSA成像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并依据对比剂应用浓度及注射速率随机分为5组:A组350 mg I/ml,3 ml/s;B组350 mg I/ml,4 ml/8;C组400 mg I/ml,3 m1/s;D组400 mg I/ml,4 m1/s;E组270 mg I/ml,4 ml/s.计算轴位图像上颈内动脉岩段(C2)、眼段(C6)、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容积再现(VR)及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所用对比剂总量及术前、术后24h、术后48 h血清肌酐(SCr)值.结果 比较不同浓度相同注射速率对比剂应用结果,A、C两组间C2、C6、M1、A1段SNR、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B、E两组及D、E两组间C2段SNR、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6、M1、A1段SNR、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C、D两组间C2、C6、M1、A1段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VR、MIP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3种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间对比剂注射总量及术前、术后24 h、48 h Scr升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3D-DSA检查中,较高浓度对比剂可用于无肾功能异常患者,但肾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3种浓度对比剂对患者48 h内SCr值的影响无差异.

  •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痔病3例初探

    作者:罗春生;贾一平;杨巍;殷响;汪庆明;茅爱武

    目的 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 ml无水乙醇.结果 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 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微创、失血量少、安全有效,为临床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反复手术不能再行常规手术的危重痔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和解决办法.

  •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栓塞微球治疗大咯血对比研究

    作者:严倩;向军益;周兵

    目的 对比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和三丙烯明胶微球(Embosphere)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部大咯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BAE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肺部大咯血患者,其中NBCA胶治疗43例(NBCA组),栓塞微球治疗80例(栓塞微球组),对比两组患者B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咯血复发率,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NBCA组和栓塞微球组BAE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5.3%(41/43)、96.3% (77/80) (P=0.809);临床止血率分别为93.0% (40/43) 、92.5% (73/80)(P=0.639);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18/43)、35.0% (28/80)(P=0.452),绝大部分为术后胸痛;咯血复发率分别为16.3%(7/43)、28.8%(23/80)(P<0.05);两组中各有1例发生脊髓功能障碍,经内科治疗后康复.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523,P=0.041).结论 与栓塞微球相比,NBCA胶治疗肺部大咯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但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

  • 自体干细胞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田红岸;余开湖;林凤平;杜希剑;郑小宁;余炫颉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AM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6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单纯PTA组26例,单纯AMSC组12例,PTA联合AMSC组23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1、3、9个月疗效.结果 术后9个月随访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PTA组和AMSC组(P<0.05),下肢血管狭窄复发率低于PTA组和AMSC组(P<0.05).结论 PTA术联合AMSC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术及单纯AMSC移植治疗.

  •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患者10年随访结果

    作者:倪钧;张瑞岩;胡健;杨震坤;张奇;沈卫峰

    目的 评价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 纳入连续收治的134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内径狭窄>70%),并予以肾动脉支架成形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2年血压及血清肌酐水平,同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10年后血压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与术前基线值比较,术后24 h肌酐升高[(109.8±24.6) μmol/L对(99.4±27.8) μmol/L],GFR降低[(57.6±19.3) ml/min对(68.5±18.9) ml/min)].患者术后1、2年平均肌酐值与术前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2、10年时分别有56例(50.9%)、50例(47.6%)和33例(44%)血压改善.结论 尽管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肾功能无变化,但远期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 硬化剂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曾德筠;廖良忠;杨维竹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病灶,分为A组(n=40,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和B组(n=42,接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A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3个(A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A2组);B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5个(B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B2组).对比分析A、B两组以及A1、A2组,B1、B2组,A1、B1组,A2、B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5.2% (P<0.05),A1组、A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8.2% (P<0.05),B1组、B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100% (P>0.05);A1组、B1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2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较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更有效,其主要机制在于能更彻底地栓塞回流静脉;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对低流速型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 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作者:高峰;黄祥忠;任冬青;沈炜;郭新春;高福磊;包凯沪

    目的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微波治疗的临床或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1个月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共消融56枚病灶,大径<3 cm 43枚,3~5 cm 8枚,>5 cm 5枚.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在传统穿刺基础上,先引入导管鞘,再经鞘管同轴送入微波针进行消融.采用传统微波针直接穿刺16例20枚病灶;导管鞘辅助穿刺25例36枚病灶.MWA治疗后1个月查增强MR评估疗效.结果 41例患者成功完成TACE联合经皮MWA治疗.两种穿刺术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病灶大径<3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病灶大径3~5 cm及>5 cm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种穿刺方法不同大小病灶1次穿刺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穿刺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出血、血管瘘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而针道转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导管鞘辅助穿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中的穿刺次数,从而降低了出血、血管瘘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37例

    作者:宋红梅;吴春根;程永德;王涛;田庆华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盘中心,然后依次使用椎间盘旋切系统及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37例.结果 治疗37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有效率为80.6%;1例等离子刀头断裂,但随访无后遗症.结论 PCD联合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鹏飞;任建庄;韩新巍;段旭华;张文广;赵国瑞;王朝阳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9例AOSC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 79例患者均行PTCD,穿刺成功率100%,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75例患者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后3~7 d感染性休克症状消失,4例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上.75例患者中62例患者于病情稳定后根据梗阻原因行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治疗,2例患者于病情稳定后拒绝二次手术治疗,11例患者不能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带管生存,平均4.7个月.结论 对合并感染性休克的AOSC患者行急症PTCD治疗不仅可以快速退黄减压,降低病死率,而且可以改善休克症状,为二期手术或双介入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和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门脉癌栓12例

    作者:毛晓楠;卢再鸣;郭启勇

    目的 介绍用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汇集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及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统计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讨论支架的通畅情况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12例(100%),2例支架未开通,其中1例并发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呕血.10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0个月(2~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0个月(2~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5/8和3/6.门脉支架平均通畅时间7.5个月(0~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1年门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6/9、5/8和3/6.随访期内共8例患者行后续TACE治疗,共行TACE 18例次,术后肝功能稳定.结论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以降低癌栓分级、维持支架通畅、保证门脉供血、扩大TACE适应证,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大的综合治疗价值.

    关键词: 门静脉 癌栓 支架 125I
  • 可回收式锥形肝静脉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夏风飞;祖茂衡;魏宁;吴康;许伟;徐浩;顾玉明;张庆桥;佴启元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评估可回收式锥形肝静脉支架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探讨支架回收佳时间.方法 健康家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全身麻醉下经右颈内静脉入路接受肝中静脉可回收式锥形支架置入术,术后3、7、11、15 d分别接受支架回收.采用t检验对比各组支架置入后、回收前所测得的支架内血流压力变化差异.采集支架中段相邻血管组织标本作病理学检查,测量计算新生血管内膜厚度,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组间新生内膜厚度差异.结果 24枚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回收技术成功率为50%(12/24).肝中静脉内压力测量显示,3d组支架置入后与回收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11d组、15 d组支架置入后与回收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支架中段相邻组织新生内膜平均厚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38.29,P<0.001).结论 可回收式锥形支架置入家猪肝静脉安全、可行,其佳安全回收时间为3d,长不宜超过7d.

  • 腔内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铭义;刘永晟;李克;刘勇建;张国栋;王峰

    临床资料病例1:女,67岁,头晕1年,加重伴一过性言语不清1周入院,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脑血管造影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入院后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调脂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考虑左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较重且为责任病变,首先行左侧颈动脉支架植入,Spider远端保护装置(美国Ev3)保护下,Ryujin 4 mm×20 mm球囊(日本Terumo)预扩后,植入Wallstent 9 mm×40 mm 1枚(美国BostonScientific),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复查头CT未见新发梗死及出血.2个月后复查造影见右侧颈动脉闭塞(无症状),MO.MA近端保护装置(意大利Invatec)保护下行右侧颈动脉支架植入,路径图引导下以0.014英寸微导丝通过闭塞段,Ryujin 4 mm×20 mm球囊预扩后,植入Precise 8 mm×40 mm支架(美国Cordis)1枚(图1).术程顺利,术后给予患者控制血压,防止过度灌注,患者病情平稳,无新发临床症状,复查头CT未见新发梗死及出血,出院后随访1年,病情平稳,无临床症状再发.

  • 经T管应用介入技术封堵外科术后胆管瘘2例

    作者:王文亮;魏宁;徐浩;祖茂衡;王洵

    临床资料患者1:男,65岁.2009年12月因“腹痛伴黄疸、高热1周”在当地医院拟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予以剖腹探查、胆管切开取石、腹腔引流和留置T管持续胆管冲洗引流等外科治疗,症状和体征缓解.2个月后,再次出现黄疸、发热达39℃,T管引流液由约300 ml/d增多达800 ml/d,色黄,浑浊.拟诊“胆管感染”予以加强抗感染治疗和经T管抗生素冲洗,1周后病情逐渐缓解至正常.3周后再次出现上述病情变化,同法治疗后缓解.2010年4月,患者再次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症状,转诊来我院就诊.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行介入治疗,患者仰卧于DSA检查台,右侧胸腹壁及留置T管区域常规消毒,铺巾,将外置T管部分自洞巾中伸出,先夹闭其远端,再以套管针穿刺T管,送入短导丝,引入4F导管鞘作为后续造影及探查通路.

  • TIPS治疗肝硬化乳糜腹水1例

    作者:刘新;李奋强;沈世林;王文辉;郭铮;王玉萍;何岳珍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间歇腹胀5年余,黑便3h”于2015年1月4日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腹膨隆,脾肋下3 cm,移动性浊音(+).肝脏血管+三维成像:提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病胆囊,胆囊结石.腹部彩色超声:肝脏弥漫性病变(肝纤维化分期F1 ~F2期),门静脉轻度增宽;胆囊炎症并多发结石;脾肿大,脾静脉轻度增宽.胃镜检查见食管静脉曲张(重度);胃底静脉曲张.血清生化示:总蛋白40.81 g/L,胆碱酯酶1.82 kU/L,三酰甘油0.45 mmol/L.血常规示:WBC 1.27×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69,淋巴细胞百分比0.181.腹水检查:外观呈乳白色,浑浊,无味,比重1.014,不凝固,黏蛋白试验阳性,蛋白定量15 g/L,RBC 450×106,WBC 80×106,中性粒细胞0.2,淋巴细胞0.8,总蛋白14.44 g/L,碱性磷酸酶21 U/L,谷氨酰转肽酶3.5 U/L,腺苷脱氨酶5 U/L,葡萄糖5.53 mmol/L,乳酸脱氢酶53 U/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并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乳糜腹水,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胆囊结石.

  • 超声微泡对比剂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鲁仁财;赵卫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非侵袭性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认可,但治疗时间长,消融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关于HIFU增效剂的研究已有进展,超声微泡对比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HIFU增效剂,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消融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超声对比剂增强HIFU治疗作用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胆道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一种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作者:周海峰;陆建;张齐;朱海东;郭金和;滕皋军

    胆道支架植入术作为一种治疗胆道梗阻的方法临床应用已十分普遍.但术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样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在胆道支架植入术后的并发症中,胆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针对胆道支架植入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发病机制、原因、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 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可行性临床研究

    作者:刘华坤;张磊;刘朝来;周亚飞;闫中瑞;周盛年;初建峰

    目的 探讨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开通成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介入分期开通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ICAO患者,系统分析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血管开通的因素.结果 43例患者中36例完成介入分期开通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83.7%(36/43).1个月内新发脑梗死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半年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P<0.05),ICAO侧眼动脉逆向血流在颈内动脉有反流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无眼动脉逆向血流反流患者(P<0.05).1例患者二期术后3d出现同侧脑组织少量出血,1例二期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另1例一期术后出现同侧脑卒中新发梗死,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9% (3/43).结论 介入分期开通症状性ICAO技术上可行,有着较高的安全性.1个月内新发脑梗死、ICAO侧眼动脉逆向血流反流为开通成功的有利因素.

  • 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较

    作者:徐瑞;殷世武;王转;王黎洲;蒋天鹏;李兴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动脉内治疗AIS患者60例,其中30例接受微导管置于阻塞血管近端或阻塞血管血栓内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单纯溶栓组),30例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90 d内病死率及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支架取栓组和单纯溶栓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分别为(21.89±5.62)分、(7.78±2.36)分(P<0.001)和(18.40±6.59)分、(7.00±2.28)分(P<0.00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67% (26/30)、63.33%(19/30)(X2=4.356,P<0.05);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13.33% (4/30)(x2=0.162,P>0.05);90 d内病死率分别为13.33% (4/30)、16.67%(5/30) (x2=0.131,P>0.05);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别为66.67% (20/30)、36.67% (11/30)(x2=5.406,P<0.05).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AIS后血管再通率及90 d预后均显著优于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病例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关键词: 脑卒中 取栓 溶栓
  • TIPS术后患者延续护理干预研究

    作者:万岐江;侯蔚蔚;程维莉;王忠敏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TIPS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行TIPS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延续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以及微信平台指导:消化道再出血预防,感染预防,便秘防治,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轻微肝性脑病识别,监测血氨,定期复诊,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分别于出院前、术后1和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氨、遵医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遵医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8,P=0.007,t=-5.57,P<0.001.术后3个月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下肢肿胀以及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5.581,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趋势不同,P<0.001,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肝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氨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TIPS术后患者对出院后科学护理的可及性,显著地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健康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的肝功,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 左心耳封堵术MSCT三维成像测量可行性分析和临床应用

    作者:王子荣;杨栋;徐曌;张邢炜;丁建平

    目的 采用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并进行测量,探讨其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CLAA)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AF患者27例,年龄43~80岁,平均(67.3±11.5)岁;非瓣膜性AF 25例,瓣膜性AF 2例.15例完成PCLAA术.术前行心电门控MSCT检查,通过AW4.4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左心耳三维结构,空间向量测量左心耳开口长短径及深度,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作比较,选择合适尺寸左心耳封堵器及植入位置,植入左心耳颈部.术后3个月TEE复查左心耳和(或)MSCT三维重建.结果 AW4.4后处理工作站重建下,外测法测量左心耳开口长径与封堵器终选择有显著相关性(r=0.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法与封堵器终选择有相关性(r=0.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手术患者随访3个月,TEE或CT三维重建复查均未见血流渗漏.结论 心电门控MS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重建AF患者左心耳三维结构,为PCLAA术前提供封堵器植入重要数据,也为术后随访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