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建;胡兴;孙亚军;狄镇海;邹容;任重阳;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目的 分析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33例子宫颈癌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选用DDP/L-OHP、EADM、MMC 和5-Fu,栓塞物选用明胶海绵.通过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病理证实3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29例,腺癌4例.按照FIGO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23例、Ⅲ期4例.33例57支子宫动脉超选插管成功并给予栓塞化疗;9支子宫动脉未能插入者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33例患者中行3次介入治疗者2例,行2次者2例,仅行1次介入治疗者29例;首次介入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率鳞癌96%,腺癌100%.1个月后肿瘤消退近期有效率达30.3%,其中鳞癌27.6%,腺癌50.0%.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21例,介入治疗后或手术切除后结合放疗1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新辅助治疗之一.

  • 导管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刘蒙;刘小平;郭伟;尹太;贾鑫;熊江;杜欣;张宏鹏;马晓辉;张敏宏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到2010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共16例,经皮穿刺导管引导左侧精索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硬化剂,平均应用泡沫硬化剂5.9 ml(5 ~ 8ml).术后随访时间1 ~ 24个月,16例患者中,11例1次泡沫硬化剂注射达到满意治疗效果;5例患者接受2次泡沫硬化剂治疗,3例联合弹簧圈栓塞精索静脉,1例同时行右侧精索静脉造影,泡沫硬化剂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治疗效果满意,2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干咳.全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导管引导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袁小冬;汪建华;左长京;田建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7月 - 2010年7月17例CT引导下隆突下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穿刺结束后即时CT复查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评估穿刺活检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首次穿刺活检针即准确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并获得组织学标本;3例首次穿刺活检针未能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其中2例因患者咯血,放弃活检术,1例于1周后行第2次穿刺成功.本组技术成功率为88.2%(15/17).15例穿刺成功者中13例获得病理学诊断,2例未能定性,本组病理活检阳性率86.7%(13/15例),其中肺癌转移性淋巴结10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2例,结核1例.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和肺出血,其中2例咯血量较大,给予消炎和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率23.5%(4/17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成功率和准确性高,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分布法操作安全性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

    作者:葛永斌;范卫君;张亮;赵明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相隔1.0 ~ 1.5 cm平面播植.治疗后1 ~ 15个月,复查增强CT扫描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 9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肿瘤获得不同程度缓解,影像评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治疗操作的主要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 腔内修复术治疗113例主动脉夹层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剑渊;王家平;杨达宽;杨绍军;李迎春;童玉云;周云;袁曙光;杨青;李松蔚;李琳;丁丽丽

    目的 评价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3月 - 2010年6月,113 例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成功率99.1%(112/113),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病死率1.8%(2/113).105例患者获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1%和97.1%.结论 腔内修复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逐渐成为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正处于探索阶段.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朱永强;陈俊英;郭剑峰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于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TPS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体内.采用的粒子活度为每粒0.5 ~ 0.8 mCi,粒子间距为0.6 ~ 1.0 cm,植入时避开血管、胰管以及肠管尤其是结肠等重要脏器,粒子植入后随访时间为2 ~ 18个月.结果 14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 ~ 7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 + PR)64.3%.全组生存时间5 ~ 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中无胰腺炎、胃肠道出血、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建平;王忠敏;刘涛;陈克敏;贡桔;郑云峰;陈志瑾;沈洁云

    目的 评估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影像导引下置管的技术操作及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 - 2010年6月在我院实施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造痿,成功置入饲养管.分析手术指征,操作过程,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饲养管留置时间.结果 经皮透视引导下实施胃造瘘术30例,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3例,反复发作性吸入性肺炎6例,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胃食管反流3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食管纵隔瘘1例及食管癌5例.经皮透视引导下实施胃空肠造瘘术10例,其中球麻痹3例,恶性十二指肠梗阻4例及外科胃造口术后并发症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2个锚型固定器.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术中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10%,包括局部软组织感染1例,穿刺部位疼痛1例,胃造瘘管移位1例及胃空肠造瘘管阻塞1例.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胃食管反流或吸入性肺炎加重等异常.饲养管留置时间是115 ~ 585 d (平均150 d).结论 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适用于肠内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5例治疗分析

    作者:施长杲;吕维富;鲁东;张行明;张正峰;肖景坤;王伟昱;王亚光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3例,肝转移癌 102例;其中有外科手术史患者98例;共并发肝脓肿5例,3例并发于原发性肝癌,2例并发于肝转移癌.采用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冲洗.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脓腔于术后12 ~ 25 d愈合或明显缩小.结论 TACE术后肝脓肿由多种原因导致,采用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是治疗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 CT导向肺癌穿刺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庄一平;张晋;史美祺;冯勇;王海彦

    目的 评价应用CT导向肺癌穿刺活检标本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 21例穿刺前未接受肿瘤治疗,无其他肿瘤病史,临床诊断Ⅲ~Ⅳ期期肺癌病例.采用多排螺旋CT导向作病灶活检,所有标本均作病理学检查并采用PCR法检测EGFR突变.结果 ① 21例中9例使用18 G Chiba针,12例用20 G Chiba针.病理诊断为腺癌12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5例.② 21例穿刺术后3例见针道少量渗血,无一例出现气胸.③ 21例标本中,共检测到EGFR突变10例(47.6%).12例腺癌患者中8例检出EGFR突变,其他类型肿瘤2例突变;在12例女性患者中有8例发现EGFR体突变,9例男性患者有2例突变.结论 活检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可为临床药物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兔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波;许健;曹建民;吴垠垠;张龙江;卢光明

    目的 改良实验动物兔血管造影的方法,优化血管造影后的止血过程,提高DSA检查的成功率,并且对兔主要的血管的CT三维血管成像和DSA检查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兔成像的方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相关经验.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5只,麻醉后于耳缘静脉置管行CTA检查,测量主要血管的管径并观察相关血管形态和走行方向.解剖腹股沟区,分离股动脉和股静脉,以Seldinger法进行血管置管.动脉造影方面,穿刺股动脉后,行大动脉弓、背大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和肾动脉造影,延长造影时间观察相应的回流静脉.静脉造影方面,穿刺股静脉后,依次行后大静脉和肺动脉造影.股静脉止血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数分钟即可,股动脉止血采用止血钳、血凝酶局部湿敷和外科重建股动脉鞘的方法进行.结果 根据兔各主要血管平均管径的大小,选用18 G血管穿刺针和4 F导管理论上可行兔大部分血管的DSA检查.所有实验兔均成功进行了血管造影,术后成功实现了止血.结论 采用18 G穿刺针和4 F导管适合进行兔主要血管的DSA检查,同时采用药物和压迫止血的方法可以成功实现术后的止血过程,避免了血管结扎引起的正常组织结构的破坏.兔血管造影的工作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

  • CT引导下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评价

    作者:邵海波;徐克;苏洪英;戴旭;杨庆;周玮;李卫校;韩向军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种植VX2瘤细胞株.经皮穿刺种植组采用CT引导下经套管针穿刺种植法,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种植法,于兔肝左、右叶各种植1处肿瘤,制成双灶肝癌模型.2周后进行MRI扫描,对比两组单、双灶成瘤率、成瘤满意度、肿瘤体积、种植肿瘤的操作时间、动物死亡率及腹腔种植转移率.结果 单灶成瘤率穿刺组为80.0%,开腹组8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灶成瘤率和成瘤满意度为穿刺组73.3%,开腹组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种植满意度穿刺组80.0%,开腹组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肿瘤体积在经皮穿刺组为(1 695 ± 970) mm3,开腹组为(1 790 ± 1 080) mm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操作时间为穿刺组为(14.6 ± 7.3) min,开腹组(37.3 ± 21.7) min(P < 0.05);实际动物死亡率在经皮穿刺组为0,开腹组为20.0%(P > 0.05);腹腔种植转移率在穿刺组为20.0%,开腹组为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套管针种植法制作兔双灶肝癌模型成瘤率高,模型的满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尽管腹腔种植转移发生率稍高,仍是一种较好的、可以替代开腹种植肿瘤的方法.

  • 犬动脉瘤模型建立后瘤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周兵;李明华;王建波;朱悦奇;袁建华;俞文强

    目的 分析犬动脉瘤成模后可能影响瘤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探索降低瘤内血栓的方法.方法 将20只实验犬分4组建立犬双侧颈动脉侧壁动脉瘤:垂直型动脉瘤 + 术后不抗凝;垂直型动脉瘤 + 术后抗凝;倾斜型动脉瘤+术后不抗凝;倾斜型动脉瘤 + 术后抗凝.术后2 ~ 4周造影观察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情况.对可能影响瘤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性别,月龄,手术时间,动脉瘤形态,术后抗凝,颈部血肿)进行统计学分析,重点研究动脉瘤形态和术后抗凝的关系.统计软件使用SPSS 12.0.结果 20只实验犬分4组成功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40枚,术后7只实验犬出现颈部血肿;术后2 ~ 4周造影共发现瘤内血栓形成8枚(20%).单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瘤形态和颈部血肿对瘤内血栓形成有影响,术后抗凝因素无影响;进一步分层检验仍未发现术后抗凝因素有影响.结论 建立倾斜型动脉瘤和减少术后颈部血肿形成能够降低动脉瘤模型建立后瘤内血栓形成,术后使用抗凝并不降低瘤内血栓形成.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肾内动脉瘤一例

    作者:申晋昌

    病例女,47岁.因1周前健康体检时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而入院.平素健康,无腹胀、腹痛,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无肉眼血尿、脓尿.查体:T 36.2℃,P 72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双肾区无饱满,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2.2 × 109/L、中性粒细胞7.5 × 109/L;肝肾功能正常.

  • 肺动脉左心房瘘封堵成功一例

    作者:司彪;乔彬;井西波;王志恒

    患儿男,5岁.发现心脏杂音5年.出生时全身青紫,3岁时口唇紫绀加重,平时易患感冒,活动后气促,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0/60 mmHg,体重15.5 kg,身高108 cm.

  • 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的进展

    作者:黄献琛;倪才方

    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有手工压迫法、止血贴辅助压迫法、闭合器止血等.手工压迫法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有其缺点.止血贴辅助压迫法仍需辅助以手工压迫.动脉穿刺闭合器(APCD)在临床应用10余年时间,其优点是缩短卧床时间,但也有并发症.本文就各种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切应力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

    作者:张炘;段传志;李铁林;龙霄翱;罗斌;权涛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张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位居脑血管疾病病因的第3位,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模拟重建、流体力学等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的形成、生长及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切应力被认为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流动力学的文献,就切应力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复杂性颅内破裂动脉瘤

    作者:吴永发;黄清海;杨鹏飞;张磊;李强;刘建民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方法,进行治疗的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并对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应用该技术栓塞治疗2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例为右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为颈内动脉前壁复发动脉瘤),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结论 Onyx联合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复杂性颅内破裂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提高动脉瘤栓塞程度.

  •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作者:钟继明;李浪;陆永光;曾书燚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剖异常情况,再行下一步的冠脉造影(CAG)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影响.结果 209(20.5%)例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2.8,95% CI 2.5 ~ 5.8;P = 0.001)、年龄(OR = 0.68,95% CI 0.60 ~ 0.92;P = 0.003)、吸烟(OR = 2.3,95% CI 1.8 ~ 4.1;P = 0.026)、桡动脉鞘置入时前臂疼痛(OR = 3.0,95% CI 2.3 ~ 4.8;P = 0.006)、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OR = 4.7,95% CI 3.6 ~ 7.2;P = 0.002)、桡动脉直径/身高比值(OR = 5.2,95% CI 3.7 ~ 8.1;P = 0.012)、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比值(OR = 5.8,95% CI 4.2 ~ 6.9;P = 0.006)、导管交换次数(OR = 2.3,95% CI 1.4 ~ 4.3;P = 0.038)是桡动脉发生痉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事件较常见,女性、低龄、吸烟、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桡动脉直径/身高的比值低、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的低比值、多次导管交换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四、经皮球囊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成形术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已成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通过球囊扩张方法得到缓解.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 40 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 60 mmHg是球囊成形术的适应证.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挑选球囊的类型、大小和长度,避免损伤腱索和瓣膜周围组织.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球囊扩张风险较大,要注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张智博;杨鹏飞;黄清海;刘建民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由创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的血肿机化成瘤壁,从而形成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因为不具有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容易破裂出血,因而在临床的治疗上与真性颅内动脉瘤有一定区别,无论是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栓塞治疗均伴有较高的风险.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治疗动脉瘤的方法,结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针对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作一综述.

  • C臂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辉;王永春;王敏杰;丁海岭;秦亚山;冒亚琴;李松华;毛燕君;郝强

    目的 探讨C臂CT(Dyna CT)技术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9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中应用C臂CT技术扫描实时评价颅内支架置入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共置入47枚支架,术中常规造影确认支架位置适当,再经C臂CT多平面重建得到影像显示证实支架贴壁良好.结论 应用C臂CT技术可以术中实时及术后很好显示支架轮廓以及管腔内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支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该技术评估支架置入情况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