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王立静;苗同国;宁更献;张建集;蔡丽芬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 回收钩贴壁的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技巧及应用

    作者:樊刚;李波;董莉

    目的 探讨回收钩贴壁的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 近3年置入172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取出滤器的111例患者中,对回收钩贴壁的18例患者,采用鹅颈抓捕器-单个或多个加硬导丝辅助圈套加常规套取法.结果 18例常规取出法失败的病例,均成功取出.结论 对回收钩贴壁的疑难性下腔静脉滤器,采用鹅颈抓捕器-单个或多个加硬导丝辅助圈套加常规套取法取出,损伤小,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李万刚;崔静;王建军;王继云;张建伟;刘本刚;陈绍华

    目的 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次BAI后手术,对照组确诊后直接手术,观察BAI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和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80.6%和83.9%,TNM分期下降50.53%,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别;观察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64.8%、36.3%和89.3%、50.5%、1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BAI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并能提高Ⅲa(N2)期NSCLC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透视引导下远端动脉逆行开通技术在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炜;刘长建;乔彤

    目的 探讨常规顺行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失败时使用透视引导下逆行开通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股浅动脉长段和(或)胭动脉闭塞患者,经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失败时,在透视引导下用21G穿刺针逆行穿刺远端动脉,以0.018英寸导丝配合支持导管通过闭塞段并超选择性插入近端导管,贯穿导丝后对病变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踝肱指数与经皮氧分压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逆行穿刺技术均获成功,闭塞段股浅动脉、胭动脉均获开通,术后6个月踝肱指数与经皮氧分压较术前显著提高分别为(0.27±0.17)比(0.56±0.22),P=0.004,(19.0±4.2)mmHg比(44.0±6.5) mmHg(1 mmHg=0.133 kPa),P=0.001.未出现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例患者2个月后再发间歇性跛行症状.结论 在顺行开通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失败时,透视引导下远端动脉逆行开通技术是一种高成功率与安全性的补救措施.

  • 动脉造影栓塞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价值

    作者:刘敬禹;宋涛;王卫星;江旭;陈文会;杨朝爱;杨继金

    目的 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动脉造影表现,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相应的动脉造影表现;分析对于不同类型血管栓塞剂的选择及其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2例患者中DSA造影阳性者占63.5%(33/52),18例表现为直接阳性征象,11例表现为间接阳性征象,4例表现兼有直接和间接阳性征象.33例造影阳性患者中24例行经动脉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1.7%(22/24),临床成功率为62.5%(15/24),复发率为37.5%(9/24).结论 经动脉造影及栓塞能快速发现出血部位并有效控制出血,是急性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有效诊疗手段;出血的病因、造影表现和出血动脉多样,其诊断率、栓塞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

  • 125I粒子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卫;倪才方;王煊;黄加胜;胡春洪

    目的 探讨DSA透视下行经皮经肝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11例接受125I粒子支架治疗,15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变化、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期.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1年125I粒子支架通畅率明显优于普通支架(P<0.05).普通支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8个月,平均生存期4.3个月,粒子支架组中位生存期7.1个月,平均生存期9.1个月,粒子支架组优于普通支架组(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能明显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2例疗效分析

    作者:韩成龙;马亦龙;欧盛秋;赵昌;蒙志斌

    目的 研究和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患者2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并胆道支架植入.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胆道开通时间分别为(8.7±0.7)和(6.2±0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4±0.8)和(8.7±0.5)个月,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两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及胆道开通时间明显延长,对于125I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值得迸一步临床研究.

  • 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长生;吕维富;郑春生;黄柿兵;王安乐;杨龙林;王书健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84例采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①穿刺成功率98%,手术时间22~55 min,平均28 min.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②术后3d,1周,6个月和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8.3)、(3.6±0.7)、(2.9±0.7)和(3.0±0.9),显著低于术前的VAS评分(7.2±1.1),P值均<0.05;③术后3d,1周,6个月和12个月ODI分别为(23.6±2.6)、(19.5±1.5)、(18.5±1.5)和(18.8±1.8),显著低于术前的(35.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1周、6个月和1年有效率分别为94.0%,95.2%,92.9%;优良率分别为77.4%,78.6%,73.8%.结论 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大网膜转移癌所致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锋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大网膜转移癌所致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恶性肠梗阻提供参考.方法 115例因大网膜转移癌患者存在腹痛、腹胀、无排气排便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腹部增强CT明确腹膜转移结节、腹部立位X线平片证实存在肠管扩张、肠内积气伴或不伴有液平等肠梗阻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腹水情况,随机分为动脉灌注化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和内科姑息治疗.比较两组肠梗阻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时间,并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3.22、5.60、3.81,P<0.05),肠道通畅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t=9.05,P< 0.01),腹水改善情况(75.0%)明显较对照组(33.3%)好(x2=11.35,P< 0.01).动脉灌注化疗组肠梗阻治疗有效率为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x2=14.55,P<0.01);动脉灌注化疗组生存时间(5.3±1.2)个月,较对照组的(2.8±0.9)个月显著延长(P<0.01).动脉灌注化疗组27例(46.6%)发生腹泻,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结论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大网膜转移癌所致肠梗阻疗效较好,能够在短期内缓解肠梗阻症状,不良反应少,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TAI/TACE治疗后回顾性生存分析

    作者:李国平;龚高全;王建华;颜志平;陈颐;程洁敏;刘凌晓;王小林

    目的 通过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59例经TAI/TACE治疗后的回顾性生存分析,评估影响胰腺癌介入治疗后生存期的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159例胰腺癌患者的TAI/TACE治疗病史资料,并对影响胰腺癌患者TAI/TACE治疗后生存期的因素和治疗模式进行单因素及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总随访中位生存期(mST)为10.32个月,总的介入治疗后mST为8.11个月,总1年累积生存率27.0%,2年累积生存率11.0%,3年累积生存率2.0%,5年累积生存率为0.6%.根据临床反应率(CBR)评估判定介入治疗后能缓解症状的介入次数平均值为2.6次.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胰腺癌介入治疗后MST的主要因素有:初次介入治疗前CA19-9值,及其术后变化,初次介入前KPS评分,初次介入前症状,介入治疗前肝功能分级,介入治疗前有无手术史,介入治疗次数.而年龄,性别,初次介入前血红蛋白值,肿瘤分期(Ⅱ~Ⅲ期与Ⅳ期),初次介入时CEA的值,初次介入前后CEA的变化,治疗药物(是否含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方案(TAI/TACE),术前是否存在糖尿病,肿瘤部位(是否为胰头部),病理是否为导管腺癌,均显示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介入治疗后生存期有影响的独立因素是:开始介入治疗时肝功能分级,初治时KPS评分,有无原发灶手术切除史.结论 TAI/TACE对于胰腺癌患者在改善患者症状和延长中位生存期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介入治疗后生存期与患者的体力状态,存在症状和有无早期手术治疗有关.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研究

    作者:刘光华;夏芳;欧阳强

    目的 探讨预防性TACE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3月行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557例HCC患者,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行预防性TACE分为两组:预防性介入组(n=327)和未施预防性介入组(n=230),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利用Kaplan-Meier计算复发时间,log-rank检验评估不同组别患者的复发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按是否接受预防性介入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血清甲胎蛋白(AFP,>20 ng/ml)水平、肿瘤直径(>5 cm)、手术切缘(<1 cm)、微血管癌栓(MVI)以及术后行预防性TACE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上述5个因素的患者中,预防性TACE组的复发率较未预防性TACE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TACE可降低肝癌的总体复发率;对于肝癌确诊年龄小、术前AFP阳性、肿瘤直径>5cm、手术切缘<1cm和有MVI的HCC患者,预防性TACE可显著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碘离子与MEK1表达及磷酸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胡琳;祖茂衡;华浅近;王丹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过程中碘离子(I-)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EK1)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关系,探讨高碘促VEC增殖效应的作用通路.方法 ①将体外培养的V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碘离子浓度的实验组.②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碘离子浓度培养环境中MEK1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①在300μg/L碘离子浓度组,MEK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0.05).②500 μg/L、1 000 μg/L碘离子浓度可促进MEK1(Ser298位点)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③各实验组MEK1(Thr286位点)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结论 碘促VEC增殖可能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激活有关.

  • 经眼动脉灌注治疗兔成视网膜细胞瘤

    作者:张靖;姜华;陈昆山;李海波;蒋贻洲;林雀卿;李丹;黄晓明;肖湘生

    目的 评估兔成视网膜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模型的建立及经导管眼动脉灌注(selective ophthalmic arterial injection,SOAI)治疗兔RB的可行性.方法 HXO-Rb44RB细胞予中心细胞室培养,取对数生长期HXO-Rb44细胞,用PBS配成浓度为2.0×107个/ml的细胞悬液,抽取0.1 ml细胞悬液注射于6只SPF级新西兰兔右眼视网膜间隙下.接种肿瘤细胞前3d和注射后1个月臀部注射环孢素A 15 mg·kg-1·d-1,1个月后减量至10 mg·kg-1·d-1并持续到实验结束.将RB兔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3只,对照组灌注0.9%氯化钠溶液15 ml,实验组将美法仑2.5 m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 ml后灌注.术后分别于7、14d比较两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注射环孢素A期间,实验兔不良反应轻微,6只均建模成功.7次插管中6次成功插至眼动脉.SOAI术后1周,实验组肿瘤可见明显缩小,2周后均消失.SOAI术后,实验组仅1只见右眼轻度红肿、流泪,1周后红肿自行消退.结论 SOAI治疗RB兔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经眼动脉灌注治疗RB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 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的研制报告

    作者:陈斌;谢宗贵;毛延发;李健;周小舟;郭绍举;邓海辉;林敏;柴琳琳

    目的 设计一种经皮经肝途径置入可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以达到胆汁引流和胆道腔内放疗的双重效果,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 利用常用的导管制作材料聚氨酯,通过铸型加热拉管技术,形成具有3腔结构的导管,导管外径8~10 F,3个腔内径分别为0.75 mm、0.75 mm和≥1 mm,其中≥1 mm内径的管腔作为胆汁引流的通道,2个0.75 mm的管腔做为承载125I粒子的通道.对导管尾端进行特殊设计,便于粒子的置入及引流袋的连接.结果 开发研制的胆道粒子引流导管结构合理,125I粒子假源能顺利送入导管的粒子腔道内,电视透视观察粒子能连续排列形成粒子链,并保持不移位;导管引流腔道与尾端引流接口相通,能够保证胆汁的顺利流出.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导管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同时可携带125I粒子,拟对呈线形排列的粒子链的剂量学及生物效应进行计算,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其介入操作可行性及安全性.

  • 梅毒性冠状动脉口狭窄行经皮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李贤峰;陈厚良

    病史摘要患者女,3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及胸闷、心慌2周,加重5d”被收入消化内科.1周前曾因相同症状先后就诊于2所医院,均按照消化道疾病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止吐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冶游史.已婚,未生育,配偶体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淋巴结无肿大.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舒张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诊断腹痛待查:急性胃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入院后心电图检查见广泛的ST-T改变:I、aVL,V3-6 ST段明显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见图1),抽血急查CK 205.0U/L,CK-MB 33.0 u/L,TC 4.50 mmol/L,LDL-C 1.94 mmol/L,HDL-C 0.78 mmol/L,TG 1.24 mmol/L,cTn I 11.066 ug/L.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分层高危,并根据心电图特征认为其左主干病变或3支病变可能性极大,立即转入心内科.给以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给以β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症状明显好转,但心电图改善不明显.

  • 舌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栓塞治疗一例

    作者:苏国强;马建华;郑彦钦;卢立军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吐出鲜血500 ml来急诊.曾因头面部及颈部皮疹,伴发热,双上肢肿胀、无力1个月,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肌电图提示皮肌炎.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持续口服激素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吐出鲜血约500 ml,呈长条状血凝块,行喉镜、胃镜及胸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3d后再次呕吐鲜血约1 000 ml,继之出现呼吸骤停、意识丧失,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抢救,心跳、呼吸恢复,为明确出血原因,心肺复苏后第2天行DSA检查,颈外动脉造影显示,右侧舌动脉咽段距起始部3 cm处见囊袋样对比剂充盈,约0.8 cm×1 cm,后缘见小尖刺状突起,诊断为舌动脉瘤.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颈部及颅内血管检查和介入治疗中应用研讨

    作者:石潆;宋凯;赵卫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将光学相干技术与激光扫描共焦技术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断层成像技术,自1995年诞生以来广泛应用于全身各器官及肿瘤的检查、治疗中;其分辨率、灵敏度高,被称为“光学活检”.本文就OCT的临床应用作综合回顾,并探讨其应用于颈部及颅内血管检查及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

  • 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勇;朱海东;郭金和

    恶性气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植入是缓解恶性气道狭窄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法直接延长患者生命.并发症发生率因狭窄部位、类型和支架的不同差异较大.本文就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颅内高血运肿瘤术前栓塞中Glubran胶的应用和效果

    作者:何旭英;段传志;李西锋;张炘;李铁林;李辉;李维;方钦锐

    目的 探讨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2014年9例施行Glubran胶术前栓塞颅内高血运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其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 9例颅内高血运肿瘤,3例达到100%栓塞,4例达到90%栓塞,2例达到70%栓塞.9例患者栓塞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出现,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Glubran胶对颅内高血运肿瘤栓塞是安全及有效的.

  • 颅内≤5 mm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元辉;管生;徐浩文;郭新宾;权涛;刘朝;王子博;李冬冬

    目的 探讨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为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干预与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3年接受介入治疗、有详细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单发性颅内小动脉瘤(≤5 mm)患者180例,其中破裂出血149例,未破裂31例.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之入射角、动脉瘤瘤体高度与瘤颈长度之比值(AR)、瘤体大瘤深与近端载瘤动脉直径之比值(SR)、动脉瘤形状、位置和子囊,以及临床危险因素之年龄、性别、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采用单因素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以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两组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的小动脉瘤多位于前交通动脉(OR=0.166,P=0.023)及基底动脉末端(OR-0.006,P<0.001),表明前交通部位与基底动脉末端的动脉瘤更易破裂.180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中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部位、子囊、AR值(1.76±0.72对1.35±0.48)、SR值(1.90±0.81对1.31±0.67)、入射夹角(123.9°±23.21°对95.96°±20.2°)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动脉瘤形态、动脉瘤大直径以及临床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部位(OR=1.347,P=0.002)、入射夹角(OR=1.057,P<0.001)、SR值(OR=2.726,P=0.047)为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前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末端部位、SR值>1.90±0.81、入射角度> 123.9°±23.21°为颅内≤5 mm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干预与否的参考依据.

  •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前后患者确定感、焦虑与性格乐观状态的研究

    作者:刘燕;李淑红;敖雪玲

    目的 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PP,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SP,应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法,利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C),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生活目标量表(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通过晤谈行半结构访问.结果 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UIS-C分值都较高(PP=67.67±13.36;SP=70.27±6.80,P=0.507);LOT-R分值为PP=15.67±3.8,SP=16.47±3.6,P=0.557;STAI分值为PP=37.40±10.0,SP=37.73±13.6,P=0.940.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1个月,PP患者的MUIS-C分值明显低于SP患者(PP=62.33±4.17,SP=67.87±4.61,P=0.002).结论 利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SP的患者护理时更应该引起护士的重视.

  • 口服川芎制剂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长永;张志刚;李娜;白元;秦永文

    目的 探讨上海长海医院自制川芎口服制剂头痛灵口服液在冠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4月-6月住院行择期冠脉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川芎组(113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均常规水化治疗,川芎组在水化基础上加用川芎口服制剂头痛灵口服液,比较两组术后CIN的发生及川芎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冠脉介入术后发生CIN者川芎组有5例(4.42%),对照组有13例(1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1,P<0.05).川芎组患者均未出现川芎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CIN的18例患者在水化、碱化尿液治疗后均获恢复.结论 在水化治疗基础上口服川芎制剂对冠脉介入术后CIN的发生有明显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国产碘克沙醇在心血管高危人群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观察

    作者:刘振良;高全清;贾国渠;向乾才;胡立禄

    目的 探讨国产碘克沙醇在心血管高危人群冠脉造影、PCI的安全性观察.方法 将210例心血管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国产碘克沙醇组110例和进口碘克沙醇100例,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造影效果,以及术前、术后国产碘克沙醇组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效果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比较,国产碘克沙醇组术前术后肾功能变化不明显,与进口碘克沙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碘克沙醇在心血管高危人群冠脉造影、PCI的安全有效,造影效果好,对肾功能影响等方面,与进口制剂无异.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