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囊肾病基因1和多囊肾病基因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

    目的检测多囊肾病基因1(PKD1)和多囊肾病基因2(PKD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产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作用关系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KD1和PKD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KD1和PKD2 在正常肾组织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1)肾囊肿组织中都有表达.PKD1 mRNA和PKD2 mRNA及其表达产物有着共同的组织分布,且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KD1突变的多囊肾组织中,二者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且明显强于他们在正常肾小管中的表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囊肾临近囊肿壁的小管细胞中,二者表达量明显减低.此外,二者在ADPKD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和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中也有表达.多囊蛋白-1(PC-1)的表达位于胞膜和胞质,多囊蛋白-2(PC-2)的表达则局限于胞质.结论 PKD1和PKD2几乎共同的表达分布模式及其在正常肾组织和多囊肾组织的表达分布差异提示PC-1和PC-2在功能上的关联可能是以他们分子结构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多囊蛋白可能具有维持肾小管结构稳定性的功能.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肾脏磷代谢研究新进展

    作者:殷莺

    传统观念认为机体磷稳态主要由甲状旁腺素和1,25(OH)2D3两因子共同调节所维持,近年来,对于肿瘤源性骨软化(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常染色体显性低血磷软骨病(autosomal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ADHR)以及X染色体相关的低磷血症性软骨病(X-linked hypophosphatemia,XLH)这3种罕见疾病的研究结果提示一组称为"phosphatonin"的肽类可通过增加尿磷的排泄直接影响血清中磷的水平,这一发现为磷代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就是目前研究多的一个.循环FGF一23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机体磷平衡的改变,引发一系列病变.血FGF-23水平过高患者表现为低磷血症、1,25(OH)2D3生成减少、软骨病或骨软化病.相反,血FGF-23水平降低会引起高磷血症、1,25(0H)2D3生成增多、软组织钙化及骨质增生.

  • CT与SPECT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乐天;丁克家

    目的 探讨CT与SPECT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ADPKD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各期患者术前CT表现特点及术前、术后SPECT肾动态显像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CT显示双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肾盂与囊肿对比明显.SPECT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Ⅰ、Ⅱ、Ⅲ期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为(49.47±9.93)ml/min、(30.59±8.16)ml/min、(14.84±6.22)ml/min,术后分别为(52.14±8.67)ml/min、(43.77±9.33)ml/min、(14.65±5.61)ml/min.Ⅱ期患者术后GFR显著高于术前(P<0.05),Ⅰ、Ⅲ期患者术后GF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CT及SPECT有利于掌握肾脏形态及功能的综合信息,选择佳手术时机及合理治疗方案.

  •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多囊肝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常中飞;袁凯;王茂强;刘凤永;段峰;阎洁羽

    目的:评价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多囊肝(PLD)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有严重症状的PLD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女19例,男4例,年龄36.0~68.0岁,平均(49.3±3.4)岁。所有患者在TAE前后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TAE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此后每间隔半年复查CT。结果23例患者共行27次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3~58个月),2例无效,可供评价疗效者21例,有效率为91.2%。术前患者平均腹围为(105.7±8.1)cm,术后患者平均腹围为(95.2±6.7)cm,术前术后平均腹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平均腹围开始缩小时间(8.0±3.5)个月,症状改善时间(7.1±2.2)个月;栓塞后综合征多在栓塞术后7 d内缓解,在术后第6天及长期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水平。结论 TAE治疗多囊肝,长期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中国汉族人群PKD2基因多态性检测

    作者:张殿勇;汤兵;张树忠;张维莉;戴兵;孙田美;梅长林

    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群PKD2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进行多态性检测,取异常条带标本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判别PKD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位点及类型.结果从50名健康人中成功检测出2种多态性.第1种为PKD2外显子7的1716位碱基由鸟嘌呤置换为腺嘌呤,编码氨基酸仍为赖氨酸.第2种为PKD2 外显子1的第420位碱基由鸟嘌呤置换为腺嘌呤,编码氨基酸仍为甘氨酸.结论建立了PCR-SSCP直接检测我国汉族人PKD2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并成功检测出2种PKD2基因多态性,为开展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系基因特点的研究

    作者:刘杰;刘福颂;王芳;赵雯娜;李荣;刘宗涛;邹红梅;樊光红;张长青

    目的 探讨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家系的多囊肾病基因1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 gene,PKD1)基因突变与遗传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通过临床确诊为多囊肾的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用外显子芯片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进行突变分析.通过搜索英国卡尔地夫医学遗传研究所构建的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及千人基因组计划等数据库,进行突变位点致病性的分析.进一步通过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法)在家系主要成员及100例正常对照者中进行验证.结果 先证者同时携带PKD1 c.4015G>A、PKD1 c.98G>A 2个致病突变,PKD1 c.4015G>A突变位于16号染色体2161153,15号外显子,转录本为NM_001009944,在ExAC东亚人数据库携带率为0.00011,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第33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转换成酪氨酸;PKD1 c.98G>A突变位于16号染色体2185593,1号外显子,转录本为NM_001009944,在ExAC东亚人数据库携带率未知,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第1339位氨基酸由缬氨酸转换咸蛋氨酸;该位点位于突变热点,人群携带率罕见.在10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发现该突变位点;而其父亲表型正常,未携带该致病突变.该家系中9人为ADPKD患者,且5人因终末期肾病在65岁之前病故.结论 PKD1 c.4015G>A、PKD1 c.98G>A双杂合突变,该位点位于突变热点,可能是该家系ADPKD的致病突变位点.

  • 人PKD2基因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小鼠肾脏上皮细胞多囊蛋白-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修复作用

    作者:孟佳林;徐雨辰;沈旭峰;李奥;樊松;郝宗耀;吴冠青;梁朝朝

    目的 构建携带入PKD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探讨该载体对Pkd2缺失小鼠肾脏上皮细胞中多囊蛋白-2(PC2)的表达,以及对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采用Xba Ⅰ和Xho Ⅰ酶将PKD2基因从已有pcDNA3.1-TM-PKD2质粒中切出,并插入慢病毒空载体pLV-sfGFP_ 2A_Puro,测序验证后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pLV-sfGFP-PKD2.然后,将重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获得病毒浓缩液.按照实验组(pLV-sfGFP-PKD2病毒感染)、对照组(pLV-sfGFP病毒感染)和空白组(未感染)进行分组,分别处理携带Pkd2基因的B3、D3细胞(Pkd2+-)和Pkd2缺失的B2、E8细胞(Pkd2-/-),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C2表达情况.后,选取B3和B2细胞,利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D2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重组慢病毒载体酶切后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与PKD2基因一致,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KD2插入方向正确.经pLV-sfGFP-PKD2病毒感染后,实验组B2和E8细胞的PC2表达量分别为0.668±0.013和0.763±0.021,空白组B3和D3细胞的PC2表达量分别为0.687±0.015和0.776±0.0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4,P=0.409).实验组B2细胞增殖活性(0.573±0.010)明显低于空白组(0.848±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B3细胞(0.585±0.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B2细胞中的Wnt7a和β-catenin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037±0.005和0.554±0.008,与空白组B3细胞的0.037±0.004和0.571±0.0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969,P=0.640).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携带人PKD2基因并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pLV-sfGFP-PKD2慢病毒,慢病毒可重建PKD2基因缺失的小鼠肾脏上皮细胞PC2的表达,使过度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恢复正常,进而降低PC2缺失所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活性.

  • 遗传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作者:王睿黎;汪希鹏

    遗传性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OCS)是一组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的恶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涉及多个基因突变,家系成员主要表现为卵巢癌及其他肿瘤易感倾向.

  •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学功;薛凤霞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肿瘤首位,由于缺乏特征性的早期症状和有效的筛查手段,卵巢癌发现时期别晚和预后差是其公认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卵巢癌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5%~10%的卵巢癌属于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ovariancancer syndrome,HOCS),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肿瘤在家族中聚集性发生,发病年龄比较早,可合并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而构成家族中整体的肿瘤发病模式[1].

  • 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勇;蔡保欢

    目的 总结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13日,以高危儿,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待查,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并确诊的1例新生儿TSC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TSC文献复习的文献检索策略为:以"结节性硬化症""新生儿硬化病""心脏横纹肌瘤""tuberous sclerosis""neonate""neonatal cardiac tumor"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4月,收录的关于TSC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患儿,女性,生后30 min,入院诊断为高危儿,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待查.患儿在母亲孕龄为37孕周时,经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出生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室管膜下结节",临床诊断为TSC.患儿入院后接受营养、支持治疗5 d,病情稳定,自动出院.电话随访至患儿生后5个月时,未出现抽搐及皮肤损害.②TSC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新生儿TSC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改变,其次为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少数接受基因检测的患儿可见TSC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但是亦有部分符合TSC临床诊断的TSC患儿,其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对新生儿期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患儿,新生儿医师应加强对TSC的识别与筛查,避免漏诊与误诊.

  • 一个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作者:魏翠洁;汪东;王硕;焦辉;洪道俊;蒲利华;熊晖

    目的 探讨一个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的临床特点,并检测其致病基因SCN4A的突变情况.方法 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明确临床特点.提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反应扩增骨骼肌钠通道SCN4A基因的外显子后直接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的类型.并回顾总结既往文献中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家系中15例患者临床上符合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诊断标准,突出特点为:婴儿期起病,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很快自行恢复,发作期血钾正常,发病与饥饿、寒冷、高温、久坐不动、剧烈运动、进食香蕉葡萄等高钾饮食有关,病程长者存在缓慢进展性肌病,智力不受影响,其中4例肌活检病理表现为肌营养不良改变.家系中12例患者进行候选基因SCN4A突变检测,均证实存在c.2111T,这是一个已知致病突变,且为热点突变,而9名无症状家系成员未发现该突变.家系中代代发病,且男女均受累,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结论 确诊了一个SCN4A基因突变所致的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明确了该家系中的致病基因突变,为该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能.

  •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璇;杨期东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是一种成年发病的遗传性动脉疾病,病变基因定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Notch3基因.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报道该病的400多个家系,国内陆续报道20多个家系.我们就该病的临床影像学、神经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DYNC1H1基因p.P776L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肌萎缩症一家系分析

    作者:王晓娟;马海畅;关鸿志;耿熙炆;李书剑;时英英;刘慧勤;秦灵芝;刘刚;李玮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脊肌萎缩症一家系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为了明确先证者双下肢近端萎缩、无力的致病原因,对患者的家系展开调查,采集了12名先证者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化验、肌电图+F波+H反射、脊柱及双下肢X线、头颅MRI及脊髓MRI等检查;进一步对先证者血样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并按照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MP)的基因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做致病性分析,且对其及其家属进行一代验证.结果 家系调查发现,该家系12人中存在7例双下肢近端无力患者,3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萎缩,1例以高弓足为主要表型,其余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近端无力;先证者及其母亲肌电图检查考虑为脊髓前角病变;6例均存在DYNC1H1基因(exon8,c.2327C>T,p.P776L)突变患者,考虑变异来源于先证者外祖母,根据ACMG和AMP指南考虑强致病性突变.结论 我们在6例患者中鉴定出了DYNC1H1基因p.P776L的致病性突变,且该突变存在共分离现象、其表型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发现对于研究中国人群脊肌萎缩具有重要意义.

  • 缝隙连接蛋白3l基因与遗传性耳聋

    作者:马丽涛;孙勍;袁慧军;韩东一

    遗传性耳聋作为一种单基因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共有187个耳聋位点(54个为常染色体显性位点,67个为常染色体隐性位点,8个x一连锁位点,2个修饰基因位点,1个Y一连锁位点,1个听神经病基因位点,13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8个与耳硬化症有关的基因位点,33个与综合征性耳聋有关的位点)见诸报道,已克隆的听觉基因共73个,其中45个与非综合征性耳聋有关.

  •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玲;刘祖国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即Kjer型,是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中度到重度不等的视力下降、双眼颞侧视神经萎缩、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以及色觉障碍.组织病理学显示该病变主要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迄今为止,致病基因OPA1(3q28-29)已明确,大约90%的ADOA与该基因的突变有关.此外,18q12.2-12.3(OPA4)、22q12.1-q13.1(OPA5)以及19q13.2-q13.3(OPA3)与ADOA的发病也有关,但其中的致病基因尚未明确.

  •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巨大家系调查

    作者:袁慧军;曹菊阳;孙捍军;于黎明;吕春雷;洪梦迪;王国鹏;翟所强;韩东一;杨伟炎

    本文报道了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巨大家系.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成员共有113人.对有血缘关系的66名家族成员及8名配偶进行了全身体检、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血样采集.结果显示,66名家族成员中有37人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未见其他系统的异常改变;遗传图谱分析显示,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研究表明,对该家系听力资料和遗传资料的完整收集为下一步聋病基因定位克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SPARC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体液中的表达及其分泌研究

    作者:王文靖;梅长林;孙田美;汤兵;沈学飞;李占园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体液中的浓度及其分泌来源.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ADPKD患者血浆、尿液、囊肿液以及正常人血浆、尿液中的SPARC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检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的SPARC蛋白水平.结果 ADPKD患者囊肿液中SPARC浓度为3 628.75±1 445.90ng/ml,显著高于血浆和尿液中的SPARC浓度(P<0.01);ADPKD组尿液中的SPARC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 253.16±544.81ng/ml vs 123.91±28.37ng/ml, P<0.01),而两组血浆中SPARC浓度无明显差别.HKC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均检测到SPARC蛋白表达,光密度检测两种细胞所分泌的SPARC蛋白与相应的GAPDH条带光密度比值分别为35.56%和71.15%. 结论 ADPKD患者囊液和尿液中增多的SPARC可能来自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扩张的小管和集合系统.

  • Cyr61基因过表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沈学飞;梅长林;张岩;刘亚伟;戴兵;许涛;王文靖

    目的观察Cyr61基因过表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探讨Cyr61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RT-PCR扩增Cyr61全长基因,构建pcDNA3.1+Cyr61重组质粒,转染HKC细胞.经RT-PCR、Western blot鉴定转染细胞系Cyr61基因的整合及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空白HKC、空质粒pcDNA3.1转染的HKC、Cyr61转染的HKC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内Cyr61、I型和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构建了pcDNA3.1+Cyr61重组质粒并转染HKC细胞.Cyr61基因转染组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内Cyr6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HKC组,Cyr61基因转染组的I型和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都明显增高,且Ⅳ型胶原的基因表达增高程度远大于Ⅰ型(P<0.01).但Cyr61基因转染组上述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表达仍显著低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P<0.01).结论过表达Cyr61的HK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明显增强,尤以Ⅳ型胶原为著.过表达的Cyr6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细胞外基质重构,参与ADPKD囊肿的形成和发展.

  • 检测PKD2基因多态性生物芯片的建立

    作者:吴忠标;曾爱平;文思远

    目的:PKD2基因在人群中以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存在和遗传,其中某些变异型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囊蛋白2功能发生改变或缺失,从而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的发生.检测PKD2基因的变异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针对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中检测发现的PKD2变异位点,设计检测探针及引物,并制备基因芯片,构建了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结果:通过实验优化,建立了样品荧光标记、基因芯片杂交与检测的条件及分型标准.通过对标准质粒模板和人外周血提取的基因组DNA模板的检测,验证了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基因芯片可以准确区分PKD2基因中的9个突变位点的变异情况.

  •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多囊肝的初步临床经验

    作者:阎洁羽;段峰;王茂强;刘凤永;王志军;宋鹏

    目的 评价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多囊肝(PL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1例有严重症状的多囊肝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女17例、男4例,年龄36~ 64岁,平均(49±6)岁.栓塞剂为碘油-组织胶(NBCA)乳剂(碘油:NBCA =4:1).所有患者在TAE前后做CT检查:TAE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此后每间隔6个月复查一次CT.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不适、低热等,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6 ~12个月1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14例、12个月18例),并在之后的随访中症状继续缓解;3例术后临床表现无变化.患者TAE术后12个月复查CT,18例肝脏总体积和肝内囊肿总体积较术前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75、7.73,P值均<0.01):肝脏总体积从(8270±3016) cm3降至(6120±2680) cm3,肝内囊肿总体积从(7120±3070) cm3降至(4560±2488) cm3.所有患者在TAE后1~14 d肝脏转氨酶呈轻度一过性增高.结论 用碘油-NBCA乳剂行超选择性肝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多囊肝,安全、有效,可作为传统治疗技术的补充手段.

12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