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玉堂;邵国良;郑家平;姚征;夏启荣;练维生;吕蕾

    目的 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 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 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中远期随访结果

    作者:刘伟;陈洪波;陈根生;张卫平;曾群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介入断流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分析复发再出血、曲张静脉转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8.0%(48/49),病死率为2.1%,术后1、6个月和1、2、3年再出血率分别为0、2.1%、12.5%、24.5%、27.9%.复发再出血原因分别为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25.0%、门静脉高压性胃病58.3%、消化性溃疡16.7%.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期疗效评价

    作者:刘静;张曦彤

    目的 评价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共55条狭窄肾动脉)患者行球囊导管扩张(PTRA)和(或)肾动脉支架置人(PTRS),随访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54条肾动脉开通成功(54/55),17条肾动脉行单纯PTRA治疗,37条肾动脉行PTRS治疗.术中死亡1例,47例平均随访(2.5±0.6)年.术后1个月(46例)、6个月(46例)、1年(33例)、2年(29例)随访患者血压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1),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1%(41/46例)、72.7%(24/33例)、62.1%(18/29例).术后5例肾功能得到改善,33例保持不变,3例恶化.11例术前与术后(2个月内)肾图对比检查,8例肾脏血流灌注量增加,肾功能由重度受损改善为轻、中度受损,3例血流灌注仍为重度受损.结论 PTRA和PTRS可有效解决肾动脉狭窄,治疗肾性高血压和改善肾功能.

  • 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急症介入治疗

    作者:王志军;王茂强;宋鹏;段峰;刘凤永;刘志伟;樊庆胜;田利

    目的 评价介入技术治疗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外科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应用单纯血管内栓塞术11例.联合内支架置入术1例.联合肠系膜上动脉局部灌注1例.栓塞材料用微型弹簧圈7例,普通弹簧圈2例,同时用聚乙烯醇微球6例,同时用明胶海绵4例.结果 栓塞前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纯假性动脉瘤形成6例,合并对比剂外溢3例,单纯对比剂外溢3例,血管造影阴性1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92.3%(12/13).13例中1例再通栓塞后次日因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死亡.再出血率16.7%(2/12).12例介入治疗成功者,术后经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引流管及胃管引流液血性液体消失.随访中,原有合并胰瘘、腹腔脓肿者2例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余10例随访2周~24个月,未再出现大出血.4例行肝固有动脉栓塞者出现ALT-过性升高,其他患者未出现肠坏死、胰腺坏死、脾脓肿等表现.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治疗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体动脉侧支血管参与咯血供血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赖清;伍筱梅;陈永富;任医民

    目的 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侧支(NBSC)在支气管咯血病变中的意义,及其对支气管动脉(BA)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4例支气管咯血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造影.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胸部体动脉三维重建,统计NBSC和BA数目,测量其内径及病变区域邻近胸膜厚度.根据NBSC发现情况,资料分别归入NBSC组和无NBSC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NBSC参与供血36例,BA内径平均值为(1.850±0.631)mm,其中病灶附近胸膜增厚22例(61%),厚度为2.7~16.0 mm,平均(7.71±4.12)mm;无NBSC供血88例,BA内径的平均值为(2.200±0.528)mm,病灶附近胸膜增厚7例(8%),厚度为1.1~2.4 mm,平均(1.7±0.53)mm,两组间BA平均值和伴有胸膜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BSC能分流支气管动脉向咯血病变的供血,成为咯血的主要供血来源.显著的胸膜增厚是产生NBSC供血的重要原因.

  •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

    作者:王永利;崔世涛;张家兴;汝复明;徐家华;徐霁充

    目的 分析急症介人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资料.分析导管在2级动脉和3-4级动脉开口造影时出血阳性率差异:经导管灌注缩血管药、止血剂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结果 导管在2级和3-4级动脉开口处出血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21.4%(12/56)和100%(56/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后(24 h内)平均收缩压分别为(93.14±18.63)mmHg和(116.84 ±13.6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和血凝酶20例,技术成功率80%(16/20),临床成功率55%(11/20).再出血9例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7例成功,2例失败,接受手术治疗.经导管灌注血凝酶和明胶海绵条栓塞共45例(36例+9例灌注后再出血),技术成功率93%(42/45),临床成功率89%(40/45).2种介入治疗方法比较,止血的技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8),临床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例患者栓塞后因酗酒再出血,血管造影显示原出血动脉闭塞:1例患者仅行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和栓塞,死于动脉性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肝动脉.门静脉瘘).结论 急症介入能快速发现出血部位并有效控制出血,是急性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有效诊疗手段;出血的诊断率、止血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受多重因素影响.

  • 损伤性鼻腔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强;江旭;杨继金;杨朝爱;张火俊;王卫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性鼻腔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或手术后鼻出血患者,经药物及鼻腔填塞治疗失败后,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后先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点,再超选择插管至责任动脉以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9例为外伤后鼻出血,6例为鼻窦或副鼻窦手术后出血.14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例用PVA颗粒栓塞,均1次栓塞成功,2~3 d后成功去除填塞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控制保守治疗失败的鼻腔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损伤性鼻腔大出血明胶海绵是首选的栓塞剂.

  • 内脏假性动脉瘤出血的栓塞治疗

    作者:王宁军;杨维竹;江娜;郑曲彬;黄兢姚;黄宁

    目的 探讨内脏假性动脉瘤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以不同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盆腔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原因为假性动脉瘤及其部位后行栓塞治疗.结果 7例中,肝动脉瘤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子宫动脉瘤2例.动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和供养血管.DSA造影动脉瘤呈现类圆形囊状突起,栓塞后再次造影见动脉瘤及其供血动脉消失,7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术后出血均停止.结论 DSA造影能明确假性动脉瘤的部位,经导管栓塞治疗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晓晖;吴春根;张扬;Fritz-Uwe Niethard

    目的 初步分析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平均年龄72(65~81)岁的患者进行了可控性的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均为孤立的胸腰椎(T8~L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不伴神经功能障碍,且均予以球囊扩张的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 通过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患者的脊柱后凸角有显著改善,从术前的平均12.5°变为术后平均6.6°.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也于此同时由术前的平均8.2降到术后的1.6.结论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应用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全麻下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维涛;施海彬;杨正强;刘圣;周春高;赵林波;夏金国;李麟荪

    目的 评价全麻及透视卞气管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全麻下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患者10例,均在透视定位下释放气管金属支架.结果 10例患者气管支架释放均获成功,其中1例病变累及气管隆突,置人Y型气管支架.气管支架置入后,10例患者术前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全麻及透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迅速缓解恶性气管狭窄的一系列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乔德林;周兵;陈石伟;董江楠;花迎雪;陈波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8年6月27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的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其中21例为结石性胆囊炎,6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2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引流,5例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引流管直径为7 F;引流管拔除前给予胆囊造影.结果 27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25例患者术后引流通畅,72 h内腹痛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1例术后72 h腹痛缓解不明显,行胆囊造影显示引流管不通,给予通畅引流管后腹痛症状缓解.1例术后出现腹痛加重,行胆囊造影复查显示少量胆汁外漏,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好转.25例于术后6~7周拔管,其中12例接受了择期胆囊切除术,7例行经窦道结石取出术,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未予手术治疗.2例患者长期带管生存.结论 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性肺癌

    作者:刘瑞宝;杨光;崔亚利;刘岩;潘雪玲;何东风;马建群;隋林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癌的价值.方法 30例不可切除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125I粒子植入术前或后1周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16例,单纯125I粒子植入治疗.两组患者125I粒子植入2个月后行胸部CT检查,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A组植入粒子552枚,9例行了2次动脉灌注化疗;B组共植入125I粒子603枚.CT复查显示:A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D)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B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5例,进展(PD)1例,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 62.5%,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X线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31例分析

    作者:梁松年;黄崑;徐克;冯博

    目的 评价X线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31例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行X线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通过对比术前、术后实验检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引流管,未发生相关并发症.1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其余30例患者症状缓解并带管出院.1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术后1~3个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带管生存,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胆囊炎治愈后3周至6周拔管.结论 X线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是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一种过渡治疗,甚至是终末治疗方法.

  •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渊全;贾中芝;冯耀良;施海彬

    目的 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 d、术后6~8 d和30~40 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 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 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 d肿瘤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 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分析

    作者:林立;杨维竹

    目的 评价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于内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伽玛刀治疗下腔静脉瘤栓.定期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了解下腔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支架植入后下腔静脉内径增大(0.842±0.283)cm,伽玛刀治疗后内径增大(1.523±0.195)cm.伽玛刀治疗后内径与支架植入前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至少达6个月,3、6个月下腔静脉通畅率均为100%.均未发生与内支架植入术和伽玛刀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安全有效.

  • 介入法犬股骨头坏死模型制作

    作者:马坤;顾建平;苏浩波;楼文胜;何旭;陈亮;陈国平;毛存南;宋进华;汪涛

    目的 应用介入方法建立犬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 9只成年杂种犬全麻后,分别通过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超选一侧股骨头供血动脉行平阳霉素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处理,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对侧股骨头作对照.模型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于栓塞术后2、4、6周处死.所有犬均于栓塞术前及术后每周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栓塞术前、术后即刻、处死前行双侧股骨头供血动脉DSA造影检查,后一次造影结束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标本送病理学观察.结果 9只犬均造模成功,术后所有栓塞动脉造影复查均未见再通.造模侧股骨头在术后2周出现早期病理学改变.术后4周MRI显示股骨头坏死异常信号,病理切片出现不同程度骨细胞及骨小梁坏死,术后6周病理切片可见坏死后增生及修复反应.结论 本法能成功制作出犬股骨头坏死模型,具有创伤小、造模方法简单、成模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造模方式.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马永强;杨宁;张晓峰;路军良

    目的 制作一种适合后续去栓治疗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方法 8只杂种犬,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栓,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人路,选择性插入8 F动脉长鞘至犬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后注入自体血凝块,造影复查直至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分别在栓塞后2、4、6和8 h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造影复查,观察自体血栓是否稳定,肠系膜上动脉有无自行再通,并经腹部切口探察,取病理活检.结果 8只实验犬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大体观察及镜下可见随栓塞时间的延长,肠管损伤逐渐加重,组内一致性良好.结论 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适合后续去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

  • 颅内囊状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研究

    作者:万军;张晓龙;鲁刚;耿道颖;顾伟瑾;张磊;胡宙;洪泳;何俊;马春英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与非破裂的形态学,了解破裂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将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171例分为破裂动脉瘤(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38例和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瘤部位分布、大小及形态.结果 破裂动脉瘤组138例患者共有149枚囊状动脉瘤.115枚(77%)动脉瘤位于前循环,34枚(23%)动脉瘤位于后循环;124枚(83%)为单囊;25枚(17%)远端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患者,共34枚动脉瘤.29枚(85.3%)动脉瘤位于前循环.5枚(14.7%)动脉瘤位于后循环;32枚(94.1%)动脉瘤为单囊,2枚(5.9%)动脉瘤为不规则形,所有动脉瘤瘤壁均光整,瘤腔内对比剂均匀.结论 破裂动脉瘤常可见典型的表现,包括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13处瘤壁不光整,破口周围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韦琳;刘诗光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患者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特殊性,以移植病房20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样本,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3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20例介入治疗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及急性血栓形成,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介入治疗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巩同治疗效果.

  • 16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潘素招;卢爱金;王雪贞

    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时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术前、术中、术后予以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总结该病护理特点.结果 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中,15例术后平均4.5 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因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引产失败,在栓塞术后第6天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 ml.16例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疗效可靠.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Amplatzer血管塞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潘欣;王承;陆静;吴卫华;方唯一

    目的 评价Amplatzer血管塞(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有12例患者接受AVP封堵治疗,其中单发及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7例,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法洛四联症大型体肺侧支3例.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胸部CT造影筛查,并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本组均应用AVP有效封堵异常血管畸形,造影判断即刻成功率为100%,无移位、脱落等早期并发症.封堵血管16支,平均内径(5.2±1.9)mm,所用AVP直径为(9.2±2.4)mm.所有患者封堵术后平均3个月随访心超和(或)胸部CT造影,显示封堵血管闭塞良好,无异常、无残余分流.结论 经导管应用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提高介入放射学在急症医学中的地位

    作者:周兵;袁建华

    介入放射学应用于急症医学有其天然的优势,它创伤小、疗效高、起效迅速,并将诊断和治疗完美结合在一起.应用于急诊医学中的介入技术不仅包括栓塞和取栓等血管内技术,还包括气管支架、椎体成形术等多项非血管介入技术.然而,除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外伤性出血疾病外,介入治疗在急症中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受到重视.进一步发挥介入治疗在急诊中的优势、提高介入放射学在急症医学中的地位势在必行.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