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拇指单纯掌板损伤致掌指关节交锁的诊治

    作者:陈晓东;王宇仁;姚维芳

    目的介绍拇指单纯掌板损伤致掌指关节交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例拇指掌指关节有过伸受伤和体征的患者,结合X线片和掌指关节造影的辅助诊断,采用局部麻醉进行闭合复位,2例获得成功,9例失败而行切开复位.结果术后11例获得4~28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治疗后拇指掌指关节交锁无复发,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0°(少于健侧10°).2例持重物时略有疼痛.结论根据外伤、手部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掌板损伤不难做出诊断.可先在局麻下手法复位,若不成功,则手术松解,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探讨腕管综合征术中电生理检测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明杰;史其林;周琳;顾玉东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中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与临床恢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44侧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根据术中DML检测结果分为三组.第1组:DML<4.0ms,第2组:DML>4.0~<6.0ms,第3组:DML>6.0ms.于术后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测定DML和患手握力及示指指腹两点分辨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手握力与DML测定结果,第1、2组恢复明显优于第3组,两点分辨觉三组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腕管综合征术中DML测定可作为CTS术后的预后恢复参考指标之一.

  • 上肢手术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的研究

    作者:李清梅;贝抗胜;邹金英;何玉珍;蔡志敏;肖雨雄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对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右上臂周径大小分为S组(≤25cm)、M组(26~30cm)和L组(>3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肱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充气压力:周径≤25cm者,充气压力为25 kPa(1kPa=7.5mm Hg),>25cm者,以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大值≤40kPa.用上述方法应用于上肢手术150例,并观察术中创面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副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30例右侧肱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分别为:S组[(19.17±1.95)kPa,x±s,下同]和(11.50±1.98)kPa,M组(21.18±2.09)kPa和(13.45±1.86)kPa,L组(27.00±4.12)kPa和(16 43±1.13)kPa,各组阻断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应用150例中,上臂周径平均为(28.13±3.53)cm,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平均为(28.19±3.03)kPa.手术应用个体充气压力,止血效果优147例,良3例,术后均无止血带副损伤.结论以上肢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充气压力的参考值(kPa),是上肢手术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

  • 可吸收螺钉在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健;张怀保;陈雷;滕红林;杨胜武;叶澄宇

    目的评价用可吸收螺钉(GRAND FIX)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12例,骨折按Herbert分型,A2型5例,B2型3例,B4型2例,D1型2例.结果 12例术后平均随访13.3个月.11例骨折全部愈合,1例术后9个月出现骨不连.舟骨骨折愈合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在120°~128°,未见过敏反应,也无感染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对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促进骨折愈合,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 静脉动脉化在手指再植与再造中的应用

    作者:周明武;李坤德;赵东升;幸超峰;宋力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再植与再造修复手指创伤的方法.方法对手指斜行离断伤、复合组织块离断伤、套脱伤,离断的部分不含动脉或动脉血管纤细无法吻合,或技术因素经多次动脉吻合失败,无法再吻合时,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共7例8指.在切取(足母)甲瓣或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时,由于血管变异无法携带可吻合的动脉进行移植、移植术中多次吻合动脉失败或术后发生动脉广泛栓塞,无动脉可再吻合时,改用静脉动脉化修复血管,共2例.结果 9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功能恢复: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89%.结论静脉动脉化手指再植与再造,对无法行动脉吻合的手指及复合组织离断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对游离足趾或足趾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手指术,若动脉系统出现问题,该方法是挽救指体的一种补救措施.

  • 急诊多种皮瓣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世民;周艳玲;余业文;石惠文;陈康察;周健辉;林戈亮;王夫平

    目的报道采用多种皮瓣急诊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邻指筋膜瓣、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掌背皮瓣等4种方法,对28例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结果 2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皮瓣无挛缩.邻指筋膜瓣优良率为85.7%、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优良率为90%、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优良率为85.7%、掌背皮瓣优良率为100%.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术后感觉恢复接近健指,其余3种皮瓣感觉均明显减低.结论急诊修复近节指背软组织缺损首选邻指掌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其次为掌背皮瓣、邻指筋膜瓣或远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 腕部桡尺神经浅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黄健华;陈一心;宋知非

    目的为在桡、尺骨远端骨折处经皮穿针固定提供一个安全进针区域,减少桡、尺神经浅支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前臂标本18侧,观察桡、尺神经浅支的走行规律.结果桡神经浅支从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腱平均间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1)为[(7.4±0.7)cm,x±s,下同].其中16侧在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2)为(4.5±0.6)cm处发出一级分支,称为尺侧支(Ⅰ)和桡侧支(Ⅱ);尺侧支的桡侧分支(Ⅰa)与桡骨茎突的横向平均距离(L3)为(1.0±0.3)cm,桡侧支与桡骨茎突横向平均距离(L4)为(0.8±0.3)cm,纵向平均距离(L5)为(1.5±0.4)cm.2侧桡神经浅支桡侧支被前臂外侧皮神经所替代.尺神经浅支手背支均从尺骨茎突的掌侧走行,与尺骨茎突距离为(0.9±0.3)cm.结论以桡骨茎突为中心,横向距离0.4cm,纵向距离0.6cm的椭圆形区域为桡神经分布相对盲区,从该区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可有效地减少桡神经浅支损伤的发生率.尺骨远端骨折应从尺骨茎突背侧经皮进针相对较安全.

  •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

    作者:丁晓飞;沙轲;赵劲民;杨志;苏伟;花奇凯

    目的探讨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1996年-2002年,共诊治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14 h,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进行清创、血管神经探查和修复术.其中行腋动脉修补5例,腋动脉直接吻合6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1例.结果伤后8 h内腋动脉再通8例,8~16 h内腋动脉再通4例,无病例发生截肢或死亡.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桡动脉搏动良好.结论对开放性腋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探查是控制休克、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 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作者:劳克诚;李忠;曲连军;刘雪涛;张成进;范启申;王成琪

    目的探讨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改进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6月,对26例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胸脐带蒂皮瓣,在血管蒂部设计辅助三角皮瓣,三角皮瓣顺行或逆行旋转与血管蒂上的皮肤瓦合缝合构成皮管覆盖创面,术后4周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结论胸脐带蒂皮瓣血管蒂皮管设计的改进更易缝合血管蒂,旋转弧度大,操作简便,大限度的利用了腹部供区修复创面.

  •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Ⅰ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哲敏;张雪莉;邵新中;张克亮

    目的观察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Ⅰ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6例新鲜无错位(Herbert Ⅰ型)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抽取自体红骨髓5ml,快速、加压注入舟状骨骨折部位,术后6周开始,每周拍摄计算机X线片(CR-X)1次,至骨折愈合,并记录骨折愈合及恢复工作时间.结果术后随访6周~4年,36例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8.3周.35例腕关节活动度达到健侧腕关节活动标准,活动后无疼痛,均恢复了正常工作.1例腕关节伸屈活动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仍未达健侧腕关节活动范围,且活动时疼痛.结论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Ⅰ型腕舟骨骨折,较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大限度地避免了医源性损伤,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了治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皮肤缺损性断拇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王晨霖;吴红军;王丽婷;丛海波;苏金平

    撕脱性拇指离断临床并不少见,在再植过程中往往出现指背皮肤缺损及静脉无法吻合等问题,给再植带来困难.近年来,我们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急诊再植指背皮肤缺损的断拇13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超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较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赵风林;李宗宝;王文德;吴德富;王鑫;赵亮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薄后移植于手部创面的方法,对18例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 腕管切开减压加血管外膜切除治疗手部雷诺氏病

    作者:李大村;李炳万;赵维彦;邱旭东;赵柄显;董春刚

    雷诺氏病(Raynaud disease)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性疾病[1],受累肢端部位出现苍白、发冷、青紫、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2000年以来,我们对7例手部雷诺氏病患者,进行了腕管切开,指动脉血管外膜环行切除术,术后疗效满意.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临床体会

    作者:王鹏;万太玉;王乃震

    我院自1995年开展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以来,共完成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前臂复杂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武建康

    前臂损伤往往同时伴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以及软组织的损伤或缺损,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急诊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手功能障碍,并给二期修复和功能重建造成困难.1995年以来,我们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臂复杂性损伤34例,术后效果良好.

  • 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傅阳;陈亮;顾玉东

    目的研究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出生18 d SD大鼠24只等分为2组.神经根切断组:将右侧颈5神经根切除0.3cm.神经根修复组:颈5神经根部分切除后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采用True Blue注射法逆行标记神经元.于术后4周取颈5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应用TUNEL法检测运动及感觉神经元中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两组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与神经根切断组相比,神经根修复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对近端运动和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腕骨骨间韧带损伤与舟月骨分离的关系

    作者:刘璠;唐亮;卢魁

    目的探讨实验条件下腕骨骨间韧带损伤与舟月骨分离形成的关系.方法 8具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左右各4具.将标本用夹具固定于腕关节动力学参数测试仪,作模拟屈、伸、尺、桡偏运动,并拍摄腕关节中立、前后、侧位片.分别依次切断桡舟月韧带、舟月骨间韧带掌侧部、舟月骨间韧带背侧部及桡舟头韧带.测量舟月角、头月角、舟月间距.结果随着依次切断韧带,舟月角、头月角分别增大至[(80.0±8.7)°,x±s,下同]、(22.0±7.0)°,舟月间距增宽至(2.25±0.46)mm,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中舟骨周围骨间韧带切断的顺序及入路符合舟月骨分离背伸、旋后、尺偏的损伤机制,舟月骨间韧带、桡舟月、桡舟头韧带损伤可产生静态舟月骨分离.

  • 蛋白酶体亚基RC2在失神经骨骼肌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作者:冯勇;张高孟;马学晓;李继峰;顾玉东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亚基RC2在失神经骨骼肌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48只SD大鼠,建立右下肢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术后0 d为对照组,术后1、2、3、4、5、6、14 d为实验组;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C2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RC2的mRNA从失神经后第1天开始表达上调,3 d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4.98倍,随后逐渐下降,14 d时降为对照组的0.42倍;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2在蛋白水平的变化与转录水平有着相同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较转录水平为低.失神经后3 d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2.70倍,随后缓慢下降,14 d时降为正常侧的0.35倍;失神经术后1、6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14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酶体亚基RC2在失神经骨骼肌早期表达增强,提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失神经骨骼肌早期的蛋白快速降解中占有重要地位.

  •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抗凝防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艳玲;莫炜;王龙生;杨新英;宋后燕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双功能水蛭素(RGD-Hirudin)抗凝防栓的作用.方法选用36只SD大鼠制备股动脉切断吻合模型,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1.生理盐水(对照)组.2.肝素钠组(150U/kg-1·d-1).3.野生型水蛭素组(0.5mg/kg-1·d-1).4.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组(0.1mg/kg-1·d-1).5.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组(0.2mg/kg-1·d-1).6.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组(0.5mg/kg-1·d-1).术前30 min、术后60min和术后72 h心脏取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aPTT、PT、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术后3 d,切取吻合口远、近端血管5mm,作病理切片分析.结果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组(0.1mg/kg-1·d-1)的血管通畅率与野生型水蛭素组的疗效相同,优于肝素钠组,随着剂量的加大,治疗效果越好,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血液学指标证明:重组双功能水蛭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延长aPTT、PT和TT,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几乎没有影响.结论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重活性,抗凝、防栓作用强.与野生型水蛭素相比,产生相同治疗效果所需剂量小,疗效优于肝素钠和野生型水蛭素.

  • 细胞外ATP对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TPase活性的影响

    作者:陆新颖;王全震;王发斌;康皓;陈振兵;洪光祥

    目的了解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和相应脊髓节段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68只,切断其右侧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56只.损伤组:坐骨神经离断后不修复.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坐骨神经离断修复后,于腓肠肌内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ATP.术中和术后每日用药1次至取材为止.3组分别于手术后12 h、1 d、3 d、7 d、14 d、28 d、56d时每组各取8只大鼠,测定腓肠肌和L4~6水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a-K-ATPase及Ca-ATPase活性.术后7 d、14 d、28 d、56 d取双侧腓肠肌称肌湿重.结果实验组术后能显著改善ATPase的活性,这种改变与肌湿重的变化相一致,与损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外ATP可通过对ATPase的影响,对失神经骨骼肌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功能恢复作用.

  • 心脏营养素-1对失神经骨骼肌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作者:马学晓;张高孟;冯勇;顾玉东;顾建新

    目的探讨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及其受体在失神经骨骼肌中的表达规律,观察外源性CT-1对失神经骨骼肌的营养和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1组Swiss小鼠,每组10只,切断其右侧胫神经,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完整切取失神经腓肠肌,用Northern blot法测定肌肉中CT-1及其受体亚基LIFR-β,gp130的mRNA含量,探讨三者的表达规律.另取Swiss小鼠30只,同样方法切断其胫神经后,连续腹腔注射CT-1(100μg/kg/d),于7、14和28 d后检测失神经腓肠肌的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肉总蛋白含量,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T-1及其受体在正常骨骼肌中均有表达.胫神经切断后,腓肠肌中CT-1的表达进行性下降;而LIFR-β和gp130在早期均有一个表达增高的过程,前者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失神经支配后24 h,后者在神经切断后1周表达高.连续应用外源性CT-1 2周,有效地维持了失神经腓肠肌的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总蛋白含量,减轻了肌浆网的扩张程度.用药4周后,这种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内源性CT-1表达不足,是失神经骨骼肌早期萎缩的一个重要因素.受体gp130/LIFR-β的表达上调,提高了肌肉对其配体CT-1的敏感性,及时应用外源性CT-1,可对失神经骨骼肌产生营养和保护作用,能有效地延缓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

  • 不同剂量FK506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家辉;洪光祥;王发斌;陈振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取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结扎并反转缝于邻近肌肉上,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缝合.左侧为正常对照.术后分为5组,每组6只.于术后当天开始,每组于动物右小腿外侧肌肉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稀释的FK506(实验组),剂量分别为1mg/kg-1·d-1(实验组1)、2mg/kg-1·d-1(实验组2)、4mg/kg-1·d-1(实验组3)、8mg/kg-1·d-1(实验组4),连续2周.于术后3个月检测术肢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和胫前肌肌湿重的测定.结果实验各组全部电生理检测动作电位恢复率、肌肉单次收缩力恢复率、强直收缩力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2、3、4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高于实验组1.结论 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2mg/kg-1·d-1为比较合适的使用剂量.

  • 断掌后硫酸烧伤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王瑛;臧东升;刘金磊

    患者女,20岁.2004年11月,右手掌被机器绞伤致完全离断后,肢体掉入硫酸溶液(浓度20%的铅粉混合液)中,浸泡约20 min.入院时检查:右手掌中段以远缺损,离断掌面呈黑色,创面被大量铅粉覆盖,创缘不齐,部分皮肤撕脱(来院之前断掌已被用大量清水冲洗).急诊行清创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断掌创面,再按常规进行冲洗消毒,行清创术.断掌近端创面较整齐.

  • 拇长伸肌腱腱鞘炎合并肌腱嵌顿一例报告

    作者:熊革;郑炜;刘沐青;童德迪;易传军;李庆泰

    腱鞘炎是手外科临床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类疾病中,又以指屈肌腱腱鞘炎广为人知.拇长伸肌腱腱鞘炎虽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但临床并不少见,因为它是引起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拇长伸肌腱腱鞘炎合并肌腱嵌顿却较为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与拇长伸肌腱断裂非常相似,在诊断与治疗中如对这一情况没有认识,则很容易误诊、误治.近期,我们遇到1例,希望能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先天性环、小指巨指症一例报道

    作者:张昌军;肖善杰;刘志波

    患者女,14岁.出生后即发现右环、小指粗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也均匀地生长,1年前在当地医院以"血管瘤"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欠佳,畸形进行性加重,而来我院就诊.

  • 持续牵引治疗陈旧性桡腕关节脱位一例

    作者:钟贵彬;侯春林

    桡腕关节脱位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严重损伤,如治疗不当可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我们利用持续牵引原理治疗1例因脑外伤漏诊的陈旧性桡腕关节脱位,术后随访1年,外观及功能恢复均较好.

  • 双手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症一例报道

    作者:邢志利;孙捷;唐芳根;吴春;谢玲丽

    患者男,18岁.因右前臂被玻璃割伤而入院.局部检查时发现其双手3~5指近侧指间关节强直,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有10°被动活动度,双手余各指掌指关节和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均正常.X线片示:双手中、环、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完全融合,示指近侧指间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见图1).追问家族史:其兄、父亲、姑姑、奶奶均有类似疾病.其家族调查谱(见图2),20名成员中,共有8例28个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受限.

  • 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手术选择

    作者:寿奎水

    手,既是劳动器官,也是美容器官,因其皮肤结构特殊,修复非常困难.王澍寰院士曾经说过"谁能解决手部套脱伤的修复,谁就可以拿到诺贝尔奖",可见手部皮肤套脱伤的修复何其困难.

  • 组合与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手部套脱伤

    作者:刘会仁;李瑞国;曹磊;张艳茂;王岩;侯金玲;于占勇;李国华

    目的探讨组合与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手部套脱伤及重建手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组合组织瓣和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伴有指缺损的全手或手指皮肤套脱伤15例,共移植26块组织瓣.结果15例26块组织瓣,全部成活25块,部分坏死1块.术后随访5~36个月.手功能评定:优12例,良3例.结论组合与复合组织瓣移植是治疗伴有指缺损的手部皮肤套脱伤,重建手功能的良好治疗方法.

  • 带翼状皮瓣的第二趾甲瓣修复手指皮肤套脱伤

    作者:刘亚平;程国良;丁小珩;孙乐天;王振军

    目的解决第二趾趾甲瓣在修复手指皮肤套脱伤时,因第二趾短、细,造成手指侧方及根部皮肤难以覆盖的问题.方法对5例6指皮肤套脱伤患者,根据指背、掌侧及两侧皮肤缺损的长度,设计带翼状皮瓣的第二趾趾甲瓣.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由第二趾跖侧皮肤覆盖,一般设计与趾根同宽;第二趾腓侧因切开后套入粗大的手指后造成的皮肤缺损由第三趾胫侧趾动脉皮瓣覆盖,第二趾胫侧趾根部缺损由(足母)趾腓侧趾动脉皮瓣覆盖,其余创面长度及宽度的不足由跖背皮瓣覆盖.结果术后趾甲瓣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手指屈伸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手指皮肤两点分辨觉为5~9mm.结论采用带翼状皮瓣的第二趾趾甲瓣修复手指套脱伤,方法可靠,疗效满意.

  • 带瓶样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修复全手指皮肤套脱伤

    作者:巨积辉;侯瑞兴;陈宏彬;赵强;魏诚

    目的探讨修复全手指皮肤套脱伤的新术式.方法选用带瓶样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修复全手指皮肤套脱伤8例10指.切取第二趾甲皮瓣及足背皮瓣(长度9~12cm),足背皮瓣切取面积为3cm×4cm~8cm×9cm.皮瓣血供重建方式为趾-指血管吻合及第一跖背动脉与指总动脉或桡动脉吻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12个月,手指外形及屈、伸功能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9mm.1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略受限.1指远侧指间关节僵直,但不影响近侧指间关节功能,手功能评定:优8指,良2指.结论带瓶样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修复全手指皮肤套脱伤,修复后的手指功能外形满意,可大限度地恢复伤指的外形和功能.

  • (足母)及第二趾皮瓣瓦合修复拇、手指套脱伤

    作者:张全荣;寿奎水;施海峰;陆征峰;李海峰;魏苏明

    目的探讨(足母)趾腓侧皮瓣与第二趾甲皮瓣瓦合修复拇、手指套脱伤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多种不同手术方法修复手指套脱伤,其中采用(足母)甲瓣加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拇指套脱伤9例.采用(足母)趾腓侧皮瓣加第二趾甲皮瓣修复多指套脱伤15例20指.采用双侧(足母)腓侧皮瓣加双侧第二趾甲皮瓣带足背皮瓣加足外侧皮瓣修复示、中、环指套脱伤1例.采用双侧第二趾甲皮瓣加双(足母)腓侧皮瓣加双足背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套脱伤1例.结果 26例34指59块皮瓣,其中有1块皮瓣坏死,经重新植皮后愈合;其余58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8例23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9个月.除手指末节指间关节活动受限外,其余指间关节活动均接近正常,指甲生长尚好,外形接近正常,手指两点分辨觉为5~8mm.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 (足母)趾腓侧皮瓣(或(足母)甲瓣)与第二趾甲皮瓣(或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手指套脱伤,术后手指功能好,外观满意,是治疗拇、手指套脱伤较好的术式.

  • 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

    作者:王晓南;韩宝平;陈克俊;阚世廉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套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4月-2004年11月,治疗22例手部皮肤套脱伤患者,其中19例分别通过吻合血管、套脱皮肤修薄回植及多切口引流等方法进行修复.另有3例,因无法行套脱皮肤回植而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9例套脱皮肤原位回植患者中,13例皮肤完全成活,4例有部分皮缘坏死,经中药换药后愈合,2例行切痂植皮术后治愈.手功能按ATM功能评分评定:优9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外形及功能满意.3例腹部皮瓣修复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1年,手外形及功能明显差于皮肤原位回植者.结论尽可能地回植手部套脱皮肤,对手功能及外形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