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Ilizarov外固定架在断指再植术后指体延长中的应用

    作者:宋宁;莫忆南

    手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外伤,常合并骨折、脱位、神经血管的损伤.因为伤情造成骨缺损,加上术中短缩部分指体,术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手指短缩.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48例断指再植成功合并指体短缩的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指延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伤因:刀砍伤12例,机器绞伤22例,轧砸伤6例,电锯伤8例.离断平面:手指近节32例,中节16例;其中完全离断26例,不全离断(无血运)22例.

  • 绞扎性上肢损伤的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作者:姜德欣;李大为;胡静波;刘遵勇;蒋明;余迎浩

    目的 探讨上肢绞扎性损伤的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上肢绞扎伤采用前臂切开减压,一期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和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术.结果 术后6例上肢全部存活,随访时间1~6年,平均18个月,患肢外形和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 绞扎性上肢损伤为多种组织复合伤,伤情复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一期重建肌腱功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创面

    作者:赵风景;张兴群;张龙春;姚建民;马亮;陈莹

    目的 介绍应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创面,为减少供区损伤提供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5例拇、手指软组织缺损,采用(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足母)趾供区创面同时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小腿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5例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全部存活,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足母)趾腓侧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5mm和7mm.结论 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软组织损伤的同时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足母)趾供区创面,避免了术后局部疼痛、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覆盖供区创面的治疗方法.

  • 臂外侧皮瓣在复杂性拇指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刘光军;谭琪;王成琪;高志刚;王谦;郭升玲

    目的 探讨应用臂外侧皮瓣桥接再植复杂性离断拇指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9例损伤严重伴有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拇指,应用臂外侧皮瓣桥接再植.以臂外侧皮瓣的桡侧副血管为蒂串联重建皮瓣和断指血供,以上臂后皮神经串联重建皮瓣和断指感觉.皮瓣切取面积为6.5 cm×4.5 cm~ 11.0 cm×6.5 cm,血管神经采用端端吻合法.结果 术后皮瓣及再植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5~ 12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感觉恢复至S3~S4.修复后的拇指长度近似健指,外观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指,良3指,差1指.结论 臂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管径与拇指血管相匹配,重建感觉满意,是桥接再植复杂性离断拇指的有效方法.

  • 有无骨片的工型锤状指手术后疗效的比较分析

    作者:钱忠卫;顾剑辉;邓爱东;顾晓坤

    目的 探讨有骨片和无骨片的Ⅰ型锤状指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 2005年至2010年,收治46例Ⅰ型锤状指患者,其中A组22例,为伸肌腱止点处有撕脱骨折,术中采用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和撕脱骨片;B组24例,为单纯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不伴撕脱骨折,术中采用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根据肌腱断裂情况选择缝合方法.两组均在术后5~7周拔除克氏针.结果 术后两组随访时间为5~38个月,平均16个月.依据Patel标准评价结果:A组优7例,良5例,中3例,差7例;B组优7例,良3例,中10例,差4例.A组中功能评分为差的比例占31.8%,多于B组差的比例16.7%,但B组中功能仅恢复到中的患者占41.7%.两组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远节指骨基底部撕脱骨片的锤状指功能差的患者是无撕脱骨片患者的近2倍,无骨片的锤状指功能为中的比例较大(41.7%),但两组疗效基本相同.

  • 吻合血管术后55例血管危象探查体会

    作者:熊胜;巨积辉;金光哲;赵强;刘跃飞;李雷;李建宁;侯瑞兴

    目的 对吻合血管术后55例(63次)血管危象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手外科有完整资料的55例(63次)发生血管危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断指再植29例、足趾移植手指再造17例、游离皮瓣8例、手指不全离断1例.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1h后血管危象无缓解而进行手术探查,根据术中所见血管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其中26例30次动脉栓塞、17例20次动脉痉挛、10例11次静脉栓塞、2例2次血管受压;其中包括动脉张力过低1例、静脉张力过高1例、动脉分支未结扎1例.根据术中所见,20例23次行前臂浅静脉血管移植,33例38次行栓塞段血管切除重新吻合,1例修剪压迫组织,1例清除局部血肿.结果 本组55例,存活51例,成活率92.73%.其中坏死的有断指再植2例,足趾移植手指再造1例,游离皮瓣1例.结论 血管吻合术后一旦发生血管危象,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早期、积极地手术探查是挽救的关键措施.

  • 单指反向牵引外固定架在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江;李刚;李文宏;甘洪全;胡建威

    目的 探讨单指反向牵引外固定架用于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及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11月,采用自制单指反向牵引外固定架治疗手部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35例.结果 术后35例随访期间无针道感染及手指坏死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6周,无骨不连及骨髓炎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12.5个月,根据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19例,良1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14%.结论 单指反向牵引外固定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固定指骨稳定,特别是对指骨关节内的粉碎性骨折有良好的复位及固定作用,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 可吸收缝线钻孔环扎治疗Bennett骨折

    作者:王清义;张瑞云;关富龙;刘佳佳;张宝弟;张万里

    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Bemett骨折属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复位固定比较困难,治疗不当会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1].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选择性地对21例Bennett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钻孔环扎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孙国静;陈勇;赵建宁;李桂军;孙致远

    高能量引起的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日益增多.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40例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取得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2~35岁,平均28岁.左侧12例,右侧28例.损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患者骨折X线片,按AO/ASIF分型:A3型20例,B2型10例,B3型2例,C1型4例,C2型4例.均曾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治疗时间为8~11周,平均9周.

  • 亲和素-生物素黏附系统修饰纳米纤维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俊;阎作勤

    目的 观察亲和素-生物素黏附系统(avidin-biotin binding system,ABBS)快速黏附雪旺细胞(SCs)对组织工程神经促进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以坐骨神经缺损10 mm作为实验模型.取40只Wistar大鼠分成A、B、C、D4组,每组10只.A组: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组;B组:空白对照组,用聚乳酸己内酮共聚物[ Poly(L-lactic acid-co-epsilon-caprolactone),P(LLA-CL)]支架修复神经缺损;C组:P(LLA-CL)支架上用普通方法黏附雪旺细胞修复神经缺损;D组:P(ILA-CL)支架上用ABBS法黏附雪旺细胞修复神经缺损.术后3个月,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轴突及髓鞘厚度,评估ABBS对于促进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C组与D组的神经修复效果无差别.虽然修复效果不及A组,但是均明显好于没有雪旺细胞的B组.结论 ABBS在动物体内实验中未对组织工程神经促进神经再生造成不利影响,是一种可靠的细胞快速黏附方法.

  • CTGF 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

    作者:莫路姣;陈振兵;翁雨雄;陈燕花;李涛;孟繁斌;陈亮

    目的 观察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所构建的短发卡RNA(sh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表达CTGF的影响.方法 针对CTGF mRNA上的序列,体外合成表达shRNA的DNA质粒载体pGenesil-3-shRNA并行测序鉴定;从新生SD大鼠骨骼肌中分离培养MDSCs并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MDSCs+TGF-β1培养),实验组(MDSCs+ TGF-β1+pGenesil-3-shRNA培养).观察shRNA质粒转染结果.利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TGF mRNA和CTGF蛋白表达.结果 正确构建了靶向CTG,F基因的质粒载体pCenesil-3-shCTGF;大鼠MDSCs 48 h、72h和96h时实验组的CTGF 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CTGF构建的pGenesil-3-shCTGF能够转染MDSCs,并在48h、72h和96h时能明显降低TGF-β1刺激MDSCs所产生CTGF的表达.

  • 颈胸交感神经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毅;赵劲民;农朋海;沙轲

    目的 通过对颈、胸交感神经的大体和显微解剖,观察交感神经的位置与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具60侧成人尸体标本作解剖学研究,观察其与周围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和位置,以及交感神经节之间的联系.结果 颈交感干与椎动脉、臂丛神经存在广泛交通支;上胸段交感神经多位于相应的肋间,随着节段下移,出现在下位肋骨上缘或者表面的几率逐渐增高.颈胸交感神经节之间还存在额外的交通支.结论 切除交感神经可治疗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多种病症,但切除的范围难以确定.颈胸交感神经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代偿作用,相互影响.

  • 一种新的四束缝合法在屈肌腱修复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柯尊山;芮永军;汤锦波

    目的 研究中央缝合U-Tang+周边缝合Halsted法与其他缝合方法的比较.方法 采用新鲜猪后肢趾深屈肌腱,将88根肌腱分为11组,每组8根,横行切断,以中央缝合U-Tang(UT)+连续交叉法Cross Stitch(CS)、UT+周边缝合Halsted(H)、UT+连续周边法Running Suture(RS)、双Kessler(DK)+ CS、DK+H、DK+RS、UT、DK、H、CS、RS共11种方法缝合.检测缝合后肌腱2mm间隙形成的负荷、大负荷,采用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肌腱的横断伤,大负荷是UT+H组大,为(79.3±7.6)N;2mm负荷是DK+H组大,为(60.1±12.6)N.结论 前六种缝合方法都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其中UT+H法2mm负荷和大负荷数据散布较小,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作为首选方法.

  • 微型钛板掌侧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

    作者:王强;张文辉;熊革

    目的 分析应用微型钛板掌侧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15例18指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做掌侧“Z”形切口,骨折复位后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2d开始主动屈、伸手指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周内测定手指中节和末节感觉.结果术后患指中、末节均无感觉障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8指骨折全部愈合,未见畸形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 10周,无关节僵直、肌腱粘连等并发症.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进行功能评定:优16指,良2指.结论采用微型钛板掌侧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掌侧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可作为指骨掌侧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

  • 两侧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套脱伤

    作者:黎斌;徐长春;杨晟玮;方键;吕建华;陈振技;刘志强;储林军

    目的 报告利用手指两侧指动脉背侧支血管蒂远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套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对10例12指末节套脱伤,采用手指两侧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远端蒂皮瓣瓦合修复,其中示指1指、中指6指、环指4指、小指1指.创面面积:1.8 cm× 1.5 cm~ 2.2 cm× 1.5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 1.5cm~2.5 cm× 1.8 cm.结果术后皮瓣和植皮全部存活.术后7例8指获得7~ 18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皮瓣回缩后无骨外露,指端无触痛.手指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约0.7~ 1.1cm.结论手指两侧指动脉背侧支血管蒂远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套脱伤,该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

    作者:储国平;许亚军;吕国忠;赵庆国;杨敏烈

    目的 报告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1例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远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取邻指皮瓣修复指掌侧创面,带指固有神经指背支,蒂宽约1.0~1.5 cm;邻指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背侧创面,蒂宽8.0 mm.结果 术后瓦合皮瓣及植皮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掌侧皮瓣恢复两点分辨觉为6~9mm,背侧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近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邻指带蒂双叶皮瓣具有手术简便、不牺牲指动脉、不加重患指创伤的优点,是一种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尤其是在近节指体损伤无法采用岛状皮瓣修复的情况下.

  • (足母)趾腓侧跖间背侧穿支皮瓣修复多指末节骨外露

    作者:王亮;郭恩琪;谢庆平;晋培红;范奔;许新伟;朱孜冠

    目的 探讨应用(足母)趾腓侧跖间背侧穿支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多指末节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对6例多指末节骨外露的患者,应用游离(足母)趾腓侧跖间背侧穿支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并指后指端创面大小为4.0cm×2.0cm~5.0 cm× 2.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手指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 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应用(足母)趾腓侧跖间背侧穿支皮瓣结合合分方法是急诊一期修复相邻多指末节骨外露的有效方案之一.

  • 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

    作者:糜菁熠;芮永军;施海峰;沈小芳;王骏;邱扬;刘宇舟

    目的 介绍手外伤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临床分型,以及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术中检查,对非骨性原因引起的掌指关节僵硬进行分型:Ⅰ型,单纯侧副韧带挛缩;Ⅱ型,侧副韧带挛缩合并伸肌腱、关节囊粘连;Ⅲ型,Ⅱ型基础上合并掌板粘连;Ⅳ型,Ⅲ型基础上合并背侧皮肤较大面积致密瘢痕粘连.对15例(54指)保守治疗无效的Ⅱ~Ⅳ型掌指关节僵硬者,采用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术后3d内以掌指关节屈曲80°~90°位石膏固定,之后改为大屈指位支具固定,并逐步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13例(46指)获得8~30个月的随访(平均21个月),2例(8指)失访.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至70~90°者5例,50°~69°者8例,除1例轻微疼痛及1例小指轻度尺偏外,未发现伸肌腱滑脱及关节不稳定和退行性改变.结论 对于外伤后具备手术指证的非骨性因素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准确判断僵硬的分型及选择相应的术式,是充分恢复掌指关节活动度的关键所在,而术后系列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作者:熊革;戴鲁飞;郑炜;孙燕琨;田光磊

    目的 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的钩骨钩骨折合理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12例钩骨钩骨折的病例,依据损伤特点和预后将其分为三型:Ⅰ型为钩骨钩尖端的撕脱骨折,Ⅱ型为钩骨钩中段的骨折,Ⅲ型为钩骨钩基底的骨折.依据这一分型,本组病例中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4例.其中保守治疗3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钩骨钩切除5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2例Ⅱ型,1例Ⅲ型),合并小指指屈肌腱损伤2例(均为Ⅱ型骨折),合并豆三角关节脱位1例(Ⅱ型骨折).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以及临床分型与术前并发症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为4~16个月,平均(8.4±3.9)个月.进行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中有2例Ⅱ型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他5例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至终随访时均对疗效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其疼痛评分、握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均完全缓解.采用钩骨钩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Ⅱ型骨折术前并发症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都较其他两型高.结论 钩骨钩骨折的总体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对Ⅰ型骨折和无移位的Ⅲ型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Ⅲ型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Ⅱ型骨折,由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尽早行钩骨钩摘除术.

  • 非创伤性尺腕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忠哲;易传军;田文;田光磊

    目的 探讨无明确创伤病史且X线片表现不典型的尺腕撞击综合征的特点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10月至2010年10月明确诊断和治疗的55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中没有明确创伤病史且X线片表现不典型的25例,在Kostas诊断标准基础上,观察尺腕压力试验、动态尺骨正向变异、MRI检查的阳性率和腕关节镜检查,分析观察指标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治疗采取尺骨短缩手术,截骨方式中16例采用水平截骨(Darrow法),9例采用斜行截骨(Rayhack法),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采用Darrow标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本组25例患者中尺腕压力试验阳性比率为84%,动态尺骨正向变异的发生比率为52%,MRI检查发现腕骨信号改变的比率为82%,以月骨尺侧部近端和三角骨腰部为常见,腕关节镜检查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退变及尺骨头和月骨的软骨退变比率为100%.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26个月.25例骨折均愈合,水平截骨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斜行截骨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优7例,良15例,中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8%.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非创伤性尺腕撞击综合征由于缺少明确的创伤病史,尤其当X线片表现不典型时同其他引起腕关节尺侧疼痛的病因较难鉴别,应用尺腕压力试验、动态尺骨正向变异检查和早期MRI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有效提高诊断率.腕关节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困难和鉴别诊断的补充手段.应用尺骨短缩手术可明显改善症状,斜行截骨是值得推荐的截骨方式.

  •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作者:孙溢欣;许真

    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24例,术后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1~65岁,平均41.2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伤11例,跌倒摔伤3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3例.按AO/ASIF骨折分类均为C型骨折:C1型7例,G2型13例,G3型4例.外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5d.

  • 拇指对掌功能的定义与检测

    作者:顾玉东

    拇指对掌功能的定义在拇指的功能中,对掌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它是一个多关节、多肌肉、多平面的复杂协调运动.根据运动的程序,可分解成三部分,即初的拇指伸直位的桡侧外展,其后旋转至掌侧外展位,继而掌指与指间关节屈曲,终使拇指指端达到小指掌指纹与远侧掌横纹间,形成与掌心垂直的“O”形.二、与拇指对掌功能混淆的功能一是将拇指的掌侧外展功能误解为对掌功能.如《手外科手术学》(第二版)第九章,手部功能评定中描述的拇指对掌功能实质为拇指掌侧外展功能[1].

  • 大陆手外科发展史、现状和展望

    作者:钟世镇

    大陆手外科发展史大陆手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王澍寰院士,早在1958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了手外科专业组,他担任组长,组员有程绪西、张佩玉、曹宝珠等人.他们不断创新技术,培养了一批手外科专业人才.之后,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相继建立手外科专业组织.1978年以后,迎来了手外科医学的春天,出版了第一部手外科专业经典专著《手外科学》.1984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立了手外科学组,1994年升级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由王澍寰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顾玉东、程国良、尹大庆、洪光祥担任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第五届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施进兴;林其仁;姚学东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学术委员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学术会议,干2011年6月17日至2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本届会议得到了华东地区广大手外科工作者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共征集学术论文408篇、分8个版块进入《论文汇编》,共2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 腕关节镜视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作者:徐文东;沈云东;蒋苏;徐建光

    目的 总结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40例单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经验.方法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3岁.应用常规腕关节镜入路和器械对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进行检查,对TFCC损伤的诊断采用Palmer分型,腕关节镜视下诊断为TFCC Ⅰ型损伤30例、Ⅱ型损伤10例.明确诊断后对TFCCⅠ A、ⅠD型行清创术;ⅠB、ⅠC型行镜下修复术;TFCCⅡ型损伤行清创术;对有尺骨撞击的TFCCⅡC和ⅡD型损伤行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磨除术(Wafer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随访评定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镜下TFCC清创及修复术均顺利;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环指主动背伸不能(后经手术探查为环指指伸肌腱断裂),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1.6个月.经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患者自我满意率为97.5%.结论 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TFCC损伤安全有效,随访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腕部切割伤继发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作者:计学;马吉军;李超

    患者 男,32岁.于2003年9月7日因右腕玻璃割伤致右腕掌侧所有屈肌腱、正中神经、尺神经、桡动脉、尺动脉断裂,急诊行清创,肌腱、神经、血管修复术,术后伤口痊愈拆线.外伤修复术后2年随访,右手指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10mm.右手拇对掌功能正常,各指内收、外展功能轻度受限,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轻度萎缩.术后2年半再次随访,右腕部掌侧原瘢痕下可见肿物,自述右手拇、示、中指掌侧麻木加重,肿物大小约2.5cm×3.0cm,无明显压痛,Tincl征(+).

  • 胸腔镜视下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文东;邱彦群;沈云东;蒋苏;陆九州;徐建光

    目的 总结在胸腔镜视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在胸腔镜视下行双侧部分胸交感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3例.在胸腔镜视下电灼切断胸交感神经干(胸2~胸3),每3个月随访,以掌侧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以上及干燥温暖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且仍潮湿者为无效.结果 23例患者术后手掌多汗症状立即消失,4例有背部或足底轻度代偿性出汗,无中度及以上代偿性多汗或其余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无手汗复发,全部有效.结论 胸腔镜视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一种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不难为手外科医师所掌握.

  • 双足第二三趾复合组织移植急诊再造双手四指一例

    作者:王彦生;沈勇;张辉;许惠;于宁;谭润

    患者男,21岁.双手被压桩机压伤2h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左手2~5指软组织严重挫伤碎裂,指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掌指关节毁损,手掌、手背远端软组织毁损;右手2~5指完全毁损性离断,掌指关节及掌骨远端毁损,手掌皮肤背侧缺损1/3、掌侧缺损3/4.X线片显示:双手2~5指多发粉碎性骨折.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作者:游苏宁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在告别室中摆放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及众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送来的花圈.7月21日,北京医院隆重召开了缅怀钱贻简教授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笔者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