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一种新的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作者:庄永青;刘靖波;魏瑞鸿;姜浩力;熊洪涛;方锡池;温桂芬;蔡妙霞;刘兆康;劳杰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8具16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对腕管及手掌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确定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入路点、手术操作标志线及操作层面.依据解剖研究结果,采用该术式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68例,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与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75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解剖研究表明该术式较佳的手术入路点:拇指呈大外展位,掌指关节沿尺侧取一平行线,与中环指间的长轴线交叉点处向尺侧1 cm,呈45°.手术操作标志线:掌长肌腱与远侧腕横纹的交点,手术入路点与该交点用直线连接.手术操作层面:手掌浅筋膜层与掌腱膜间的腔隙.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5个月,按顾玉东的腕管综合征术后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该微创治疗术式效果满意,术后患手麻痛症状、感觉检查、肌肉萎缩、对掌功能、捏力、握力等得到明显改善,瘢痕痛极少,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点.结论 可手掌侧单孔入路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有临床解剖基础,能有效达到切开屈肌支持带,解除正中神经受压的手术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微创方法.

  • 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瓣移植治疗前臂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

    作者:从飞;范金柱;宋涛;欧学海;张文韬;付华;张世辉;杜晓龙;陈勋;喻姿瑞;刘洋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瓣移植治疗自前臂尺骨或桡骨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们应用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瓣移植治疗前臂骨缺损患者11例,其中尺骨2例,桡骨9例.缺损长度为3~10 cm,平均5.0 cm.结果 术后11例患者监测皮岛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一例监测皮岛术后出现张力性水泡,未做特殊处理,自行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4个月,移植骨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个月.腕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与健侧基本相同,旋转功能较健侧均有受限,旋前0°~70°,旋后0°~50°.其中2例肿瘤患者肿瘤未见复发.有2例供区出现趾屈肌力下降,其余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瓣移植治疗前臂骨缺损,骨瓣与受区匹配,愈合可靠,皮岛可以监测骨瓣血运及改善软组织条件,虽然技术较为复杂,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但仍是治疗前臂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 带指固有神经皮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杨林;刘宏君;张文忠;王天亮;张乃臣;顾加祥

    目的 探讨应用带指固有神经皮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指固有神经皮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例30指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皮瓣的指固有神经皮支与创面指固有神经缝合.手指创面缺损面积为1.4 cm×1.6 cm~2.0 cm×3.5 cm,平均面积为2.1 cm×2.5 cm,皮瓣面积较创面放大10%.供区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皮瓣外形较饱满、质地柔软,恢复部分浅感觉,无供区疼痛及指间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皮瓣两点分辨觉5~8 mm,平均5.7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8例.结论 采用带指固有神经皮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感觉.

  • 伸肌支持带成形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卓高豹;温新;徐灵凤;张怀保;倪晓;杜胜虎;金永龙;邱海胜;王健

    目的 探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我们采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移位骨折患者23例,其中单纯背侧钢板18例,掌侧+背侧钢板5例.术中用“Z”形切开的伸肌支持带成形后分隔肌腱钢板,并将第3,4或第2,3,4伸肌间室肌腱浅置.随访术前术后腕关节影像学指标、患腕患指活动度、握力、Gartland-Werley评分、DASH评分以及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7~34个月,平均14.4个月.腕关节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改善,患腕患指活动度恢复良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为73.9%,DASH评分为18.3,无肌腱断裂、弓弦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桡骨远端背侧钢板固定后, “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覆盖钢板并肌腱浅置,有利于避免肌腱激惹、断裂,不会造成弓弦畸形及伸腕伸指角度丢失,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 板钉固定治疗合并撕脱骨折的急性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熊革;肖滋润;张春林;郜永斌

    目的 探讨板钉固定治疗合并撕脱骨折的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 自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我们对12例合并撕脱骨折的手指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板钉固定治疗,现进行回顾性研究,从关节疼痛、稳定性、主动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检查等方而进行随访和统计,分析并讨论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0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6±0.7)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6.8±1.2和0.4±0.7,患指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60.6±10.2)%和(93.9±6.4)%,患指关节的侧扳角度分别为(42.1±7.3)°和(12.0±5.1)°,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合并撕脱骨折的急性手指侧副韧带损伤,板钉固定可以对骨折实现良好、牢固的固定,从而修复了侧副韧带,并满足其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 急诊游离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节段性桥接断指组合再造全长拇手指

    作者:宋力;沈立云;李扬;周立;汪帅;张广超;郑喜灿;牛晓梅;幸超峰;周明武

    目的 探讨急诊游离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节段性桥接断指组合再造全长拇手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6例拇手指近节段毁损而远端相对完整的患者,急诊采用游离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节段性桥接断指,再造全长拇手指.结果 16例桥接断指再造全长拇手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5~18个月,桥接组合再造拇手指末梢感觉恢复良好,9例伸肌腱发生粘连,经二期肌腱松解外,其余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9例,可3例.结论 急诊游离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节段性桥接断指组合再造全长拇手指,方法可行,术后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全长手指再造方法.

  • (躅)甲皮瓣再造指端及供区修复的改良方法

    作者:周健辉;李秀文;冷树立;李国强;王夫平

    目的 探讨(躅)甲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手指远端复合组织缺损及其供区修复的改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切取(躅)趾腓侧部分甲床及趾端皮肤组成(躅)甲皮瓣,通过游离移植的方式再造伤指指端缺损部分,(躅)趾供区直接缝合,甲床创面无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等待甲床自行生长修复.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们应用该方法修复13例15指指端部分甲床及皮肤缺损而无末节指骨明显缺损的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躅)甲皮瓣移植全部存活,指端外形及指甲生长接近正常,指间关节活动良好,(躅)趾趾甲接近完整,外形美观,无明显缺陷.(躅)趾供区无局部疼痛、破溃、感觉障碍等不良表现.结论 (躅)甲皮瓣再造指端是修复手指远端复合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供区修复方法的改良使(躅)趾趾端及趾甲外形恢复更好,不留明显后遗症.

  • 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手外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柳权哲;孙鸿斌;蔡淑玉;孙景峰;杨光

    目的 了解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手外科就诊而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结果 7 28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中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343例,占4.71%.男女比例为3.29:1,平均年龄(39.3±14.0)岁.患者多集中在3~5月份和9~11月份.压砸伤、切割伤和绞伤导致了92.1%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累及远节指体多,越向近端发生率逐渐减小.48.7%患者除皮肤软组织缺损还合并其他损伤.167例(48.7%)患者采用游离植皮或皮肤打薄回植术修复缺损,129例(42.6%)患者采用带蒂皮瓣修复,35例(10.2%)患者采用游离皮瓣修复缺损.结论 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外伤在性别组成、年龄构成和发生时间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特点,修复这些缺损仍是手外科重要的临床工作内容之一.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邵钦;王戌佳;沈阳;陈春华;王勇;孙贵新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直接暴力机制所致的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直接暴力机制所致的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21例,其中MayoⅡB型17例,ⅢB型4例,同时对并发的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进行了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19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按Broberg-Morrey评分:优11例,良6例,可2例.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直接暴力机制所致的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优点是可以提供早期功能锻炼的固定强度,但前提是对肘部软组织进行良好的综合处理.

  • 第二趾移植手指再造一期外形修饰临床研究与应用

    作者:程国良;刘亚平;陈艳清;侯书健;王振军;孙乐天

    目的 通过研究制定第二趾移植手指再造一期外形修饰的手术原则与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对青岛地区国人平均身高的成年男女各100例的示指及第二趾做体位摄像并进行分型,对示指及第二趾相关部位进行测量,为第二趾移植再造手指施行一期外形修饰提供理论依据.自2007年至今对41例57指不同程度手指缺损选用第二趾移植再造,根据足趾分型及测量相关数据,采用“去肥补瘦”的一期外形修饰的原则与方法,采用吻合趾-指血管重建血液循环的方式施行再造.结果 存活56指,失败1指,成活率为98.2%.术后随访6个月至9年,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及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对拇手指再造术后标准评定:优60.6%,良39.4%,优良率为100%.结论 本组对不同类型第二趾趾腹部“去肥”的修饰原则与方法经随访证实应予以肯定;对狭窄部“补瘦”扩容的原则与方法也应予以认可.第二趾移植手指再造一期外形修饰的手术原则与方法操作相对简单.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作者:虞庆;提力曼江·托乎提;王涛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侧,随机平均分成尺神经切断组、干细胞移植组、培养液注射组、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BMSC局部注射于爪内肌中,1个月后采用组织学、免疫荧光、PCR等方法检测.结果 移植后1个月,干细胞移植组的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66%和63%,但为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的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爪内肌注射部位仍可检测到GFP蛋白阳性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组VEGF、HGF、CNTF、bFGF等神经营养因子高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总细胞)小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能有效延缓失神经爪内肌萎缩,作用机制可能与分泌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减轻肌肉组织凋亡等有关.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阳;陈雷;李瑞君;路来金

    患者 女,55岁,因右上肢肿痛伴皮下淤斑5d就诊.患者5d前劳作后开始出现右前臂肿痛,未在意.随后发现右前臂出现皮下淤斑,并逐渐蔓延至有上臂.入院检查:右前臂及右上臂下段可见广泛皮下淤斑,右前臂肿胀明显,右前臂皮肤张力较大,局部压痛阳性,右手指被动牵拉痛阳性,右腕手部主动活动受限,右手刺痛觉减退并握力下降,右腕部桡动脉、尺动脉可触及(图1).右前臂浅表彩超示肌组织内低回声团块,大小44 mm× 25 mm×33 mm,考虑肌组织损伤合并血肿.血常规:RBC 5.97×1012/L,HCT 0.532,HGB 168 g/L,PLT 592×109/L,WBC 26.24×109/L;凝血常规:APTT 40.3 s.

    关键词:
  • 右手背皮肤基底细胞癌一例

    作者:张小伟;吴爱姣;沈湘萍

    患者 男,76岁.因右手肿块进行性增大3年余入院.患者右手从小就有黑痣,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肿块进行性增大,原约黄豆大小,现在有铜钱大小,无痛痒及其他不适,无发热畏寒,无疼痛,无瘙痒,近半年来肿块增大更明显,常有破溃,局部发红.专科检查:右手背可见2.5 cm×2.2 cm大小黑色肿物,凸起高于皮面,表面皮肤破溃、周围无发红,质地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无搏动感.局部麻醉下行右手背皮肤肿瘤扩大切除+任意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见肿块长2.5 cm、宽2.2 cm,先放大肿块边缘5mm标记切除范围,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依据标记线切除右手背肿块,深达肌层,切除后在手背处留下同等大小皮肤缺损.标本送快速病理报告:基底细胞癌,切缘净.故术中在缺损旁做一个舌形皮瓣,游离周边皮肤以及复合皮瓣,交叉后修复,分层缝合皮下、皮肤.术后修复手背形态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常规病理报告:(右手背)基底细胞癌,瘤体2.0 cm×1.8 cm×0.5 cm,周切缘及基底切缘均阴性.

    关键词:
  • 游离髂骨联合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李祥军;巨积辉;刘海亮;刘新益

    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传统的修复方法为先覆盖创面,二期修复其他组织缺损,治疗周期长,延误早期功能锻炼.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在对伤情准确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提倡手部复合组织缺损采用一期修复.利用足部游离组织结合髂骨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供区与受区皮肤质地及组织结构相近,供区隐蔽,血管恒定,且髂骨切取容易.自2009年以来,我们应用游离髂骨联合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患者10例,术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 第三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指尺侧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超前;侯小赛;温树正;郭卫春

    目的 探讨第三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指尺侧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对12例中指尺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指骨外露患者,采用第三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中在第三掌背动脉腕横纹处至第三、四掌骨头间设计皮瓣,皮瓣呈梭形或椭圆形,面积为5.5 cm × 2.5 cm~2.5 cm×1.2 cm.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皮瓣出现红肿现象,使用肝素钙3d,抗生素7d,经20d左右伤口换药后皮瓣血运恢复正常,伤口愈合良好.随访时间为6~9个月,平均6.8个月.皮瓣颜色、外形良好,质地柔软、伸缩性良好,无压痛,供区无明显不适.两点分辨觉为7~11 mm,平均9.3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中指TAM为209.27±15.10,优7例,良5例.结论 第三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指尺侧缺损,皮瓣的血运、外形、感觉良好,是一种临床实用性强的修复方法.

  • 股前外侧皮瓣急诊修复伴动脉缺损的手部创面

    作者:曹学新;刘立峰;陈金峰;刘洋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急诊修复伴动脉缺损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们共收治了13例手部创面伴动脉缺损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血管蒂桥接动脉重建血液循环的同时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8 cm×7 cm~21 cm×12 cm.结果 术后13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恢复部分感觉,患者对手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对于伴肢(指)体动脉缺损的手部创面,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创面的同时可利用血管蒂桥接缺损动脉,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多指近节岛状皮瓣供区

    作者:王云锋;张春风;杨敏;伍辉国;张文正

    目的 总结采用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多指近节岛状皮瓣供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对10例22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近节岛状皮瓣修复创面,采用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供区.结果 术后创面及供区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饱满,无臃肿、瘢痕挛缩,手指功能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指,良4指.结论 指背V-Y推进皮瓣外形良好,切取简单,皮瓣血液循环良好,是一种修复多指近节岛状皮瓣供区的较理想方法.

  • 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及腕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孙广峰;吴祥奎;聂开瑜;祁建平;吴必华;李书俊;王达利;魏在荣

    目的 探讨携带足底内侧神经皮支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及腕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们共收治手掌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伴肌腱外露者10例,伴骨折者4例,皮肤缺损范围为6 cm×5 cm~12 cm×10 cm,均采用携带足底内侧神经皮支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 cm×6 cm~13 cm×11 cm,均缝合神经重建感觉.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其余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2 mm,感觉恢复满意,无持物不适感.皮肤质地接近正常,外观满意,局部耐磨.供瓣区植皮均Ⅰ期愈合,对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可切取面积较大,足部解剖结构与手发育同源,质地接近,可携带神经重建感觉,是修复手掌及腕部大面积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 健侧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永军;梁炳生;陈魁胜;崔彦明;崔爽爽;古云芝;刘刚;石娜

    目的 探讨采用健侧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我们对22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健侧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术后2~3周内行皮瓣断蒂和整形术.结果 术后22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8.3个月.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采用健侧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患者体位舒适、皮瓣扭转或者撕脱风险相对较小、术后护理简单、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亚急诊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作者:荣存敏;王芳;李印龙;栗威;张磊;韩清銮;赵振国;孙丽颖;田光磊

    目的 探讨急诊、亚急诊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白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外伤致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6例急诊行清创、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创面,另6例急诊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亚急诊行皮瓣修复术.分别记录皮瓣修复手术时间、术后皮瓣两点分辨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12例皮瓣均存活,急诊行皮瓣修复的手术时间较亚急诊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活率及急诊、亚急诊皮瓣的术后两点分辨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急诊、亚急诊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效果相当.

  • 游离足背皮瓣带趾伸肌腱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朝波;邱勋永;范小军;陈祖旺;王阳;陈元义;黄宗清;梁程

    目的 探讨游离足背皮瓣带趾伸肌腱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等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12例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伴不同程度伸肌腱缺损的患者采用带1~3条趾伸肌腱的游离足背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其中急诊手术6例,另6例先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后,二期再行修复手术.结果 本组12例带趾伸肌腱游离足背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伤手屈伸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9 mm.对供区足部外观功能影响轻微,行走及屈伸趾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 足背皮瓣血管恒定,皮肤及肌腱组织质地均与手背相近,带趾伸肌腱的游离足背皮瓣是修复手背部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单向或反向双V-Y推进皮瓣在治疗指背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肖志宏;邢丹谋;任东;冯伟;陈焱;王欢;赵志明;张燕宾;彭正人

    目的 介绍单向或反向双V-Y推进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设计并采用单向或反向双V-Y推进皮瓣修复13例指背皮肤缺损,男5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28岁.示、中指各2例,环指8例,小指1例.肿块切除术后8例,手指外伤后腱骨外露5例.对缺损长度<1.0 cm的皮肤缺损,用单向V-Y推进皮瓣修复;对缺损长度1.0~ 1.5 cm的皮肤缺损,用反向双V-Y推进皮瓣修复.结果 13例皮瓣均未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及感染,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皮瓣的切取未对邻近关节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外形良好、相邻关节活动不因皮瓣解剖受到明显影响等优点,是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同指末节侧方及背侧缺损

    作者:许新伟;丁伟国;朱孜冠;芦笛

    目的 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同指末节侧方及背侧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末节侧方及背侧缺损患者22例,皮瓣面积0.8 cm×1.2 cm~1.2 cm× 1.8 cm,供区采用全厚游离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18例皮瓣全部存活,4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20例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患指外形满意,感觉可,两点分辨觉为6~10 mm,平均8.2 mm,18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即返回工作岗位;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3例,可2例.结论 使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同指末节侧方及背侧缺损,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微型钢板与闭合交叉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建崔;史向海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与闭合交叉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48例68处闭合不稳定型指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骨折固定方法,分为微型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手指关节活动度、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结果 微型钢板组术后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组4~18个月,平均8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 对于指骨骨折,关节周围骨折交叉克氏针闭合固定可获得更好的关节活动度,而微型钢板固定指骨干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恢复手指的握力.

  • 锁定钢板结合尺骨茎突单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

    作者:罗亚平;常小波;王勤业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结合尺骨茎突单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共手术治疗112例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其中仅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A组)62例,采用不切断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尺骨茎突单螺钉固定(B组)50例.随访两组患者Dienst功能评分,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术后Dienst功能评估,A组优良率为90.32%,B组为94.00%. 结论 应用不切断旋前方肌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尺骨茎突单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 人工真皮联合游离皮片在(躅)甲皮瓣供区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滕云升;贾宗海;梁高峰;郭永明;智丰;段超鹏;张满盈;文波;董俊文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躅)甲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我们采用人工真皮联合游离皮片序贯移植修复(躅)甲皮瓣供区24例,按传统方法行(躅)甲皮瓣切取后一期行人工真皮覆盖供区创面,3周后创面新生真皮组织形成,去除人丁真皮硅胶膜,取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关闭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无骨外露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平均14个月,植皮区无明显色泽沉着,局部柔软,弹性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3例(躅)趾甲根残存病例,趾甲生长光滑、平坦,外形美观.结论 人工真皮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躅)甲皮瓣供区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第一掌骨背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吉勇;王海文;汪庆红;余纯斌;曾德庆;曹喜华;卢文景

    目的 探讨第一掌骨背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们对45例拇指伴深部组织外露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第一掌骨背皮支血管链皮瓣转移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45例皮瓣全部存活,30例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平均7个月,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相当,无明显色素沉着,感觉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7~9 mm.术后拇指各关节屈伸及虎口活动正常.手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3例,良5例,可2例.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存活,为修复拇指伴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张力带技术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胜;袁海平;袁勇;崔剑华;樊川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末节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末节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8例,术后6~10周复查,根据X线片示骨折愈合情况,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取出钢丝,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18例患者骨折块均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2周.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个月.患指功能按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末节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满意.

  • 微型锚钉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晨松;邵钦;陈春华;王勇;王戌佳;沈阳;孙贵新

    目的 探讨微型锚钉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对8例闭合性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微型锚钉重建伸肌止点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6至8周的铝片支具固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锚钉松动、脱出、断裂、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根据Dargan功能评分标准对锤状指疗效进行评定: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微型锚钉重建伸肌止点治疗腱性锤状指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容易,值得临床推广.

  • 陈旧性锤状指的手术治疗

    作者:施海峰;芮永军;吴柯;沈泳;钱俊;林伟栋;吴权;张志海

    目的 探讨无明确外伤史的陈旧性锤状指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无明确外伤史的陈旧性锤状指患者19例20指,其中采用克氏针过伸位固定远指间关节联合伸肌腱缝合术16例,采用克氏针过伸位固定远指间关节联合掌长肌腱移植术1例,术后均支具固定于近指间关节屈曲30°~ 45°位6周;采用远指间关节融合术2例.结果 术后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24个月.根据Patel评定法评定,伸肌腱直接缝合的16例中:优2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掌长肌腱移植的1例随访3个月,远指间关节无主动活动度;融合的2例在术后6周骨性愈合.结论 对陈旧性锤状指先行手术探查,通过肌腱缝合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作者:陈乐锋;陈泽华;余少校;陈国荣;周望高;柯于海;熊懿;吴文溢;叶学浪;张振伟

    目的 探讨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们对10例伴有末节基底撕脱骨折的锤状指患者,采用改良石黑法治疗,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随访患指远指间(DIP)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及X线片表现,按Crawford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i0个月,无针道感染、皮肤坏死、指甲畸形、疼痛及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按Crawford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改良石黑法是治疗撕脱骨折块超过关节面1/3的骨性锤状指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 经骨折块固定及克氏针扣压法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焕友;王斌;李瑞国;张会文;李春江;王伟

    目的 探讨骨性锤状指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我们共收治48例骨性锤状指患者.根据Wehbe和Schneider分型:ⅠA型20例,ⅠB型12例,ⅠC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2例.其中ⅠA及ⅡA型骨折采用骨折块克氏针扣压法固定,ⅠB、ⅠC及ⅡB型骨折采用经骨折块克氏针直接固定.结果 本组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Ⅰ期愈合,患指远指间(DIP)关节伸屈活动度为0°~ 70°19例,0°~60°24例,-6°~60°4例,-15°~60°1例.均为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定标准:优4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7.9%.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骨性锤状指,采用适合骨折类型的内固定方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