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尺神经不对称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

    作者:常文凯;黄熠东;黄龙;武永辉

    目的 探讨尺神经不对称前置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行尺神经不对称前置术(A组),术后随访包括麻痛症状、感觉、握力、肌萎缩及爪形手恢复情况,测量手术前后小指末节指腹皮肤两点分辨觉、肘上5 cm至肘下5 cm段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以同一时期行传统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的114例患者(B组)随访作为对照,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疗效的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2~35个月,平均24.8个月,中度肘管综合征两种术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肘管综合征术后优良率、两点分辨觉、MNCV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肘管综合征,尺神经不对称前置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皮下前置术.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关节尺背侧囊肿致尺神经手背支卡压

    作者:杨焕友;李瑞国;刘娜;王伟;刘伟;部文茜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关节尺背侧囊肿致尺神经手背支卡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6例腕关节尺背侧囊肿所致的尺神经手背支卡压患者,早期行囊肿切除术,其中5例行尺神经手背支松解,1例取腓肠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囊肿均未出现复发,2例患者腕尺侧酸痛消失,腕关节屈伸活动正常.5例术后6个月尺神经手背支支配区皮肤感觉恢复至S4,1例术后16个月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3~7 mm,平均4.5 mm.结论 腕关节尺背侧囊肿致尺神经手背支卡压临床少见,早期囊肿切除并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对神经进行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恢复.

  • 3D MRI对臂丛及血管同时成像技术诊断TOS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宗宝;祁连港;钱辉;陆剑锋;徐正道;陈建新;张同华;王涛

    目的 探讨3D MRI对臂丛及血管同时成像的可行性,以及对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初步诊断为TOS患者14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10例.术前通过3D MRI血管神经融合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解剖模型发现多列锁骨下动脉与臂丛神经异常情况,并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手术患者对比术前、术中所见,评估这一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全部患者的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以及周围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得到三维重建并数字化融合.10例保守治疗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例手术患者:其中前斜角肌压迫1例,术中切断斜角肌;第七颈椎横突过长1例,术中切断小斜角肌腱束;神经鞘瘤1例,术中切除鞘瘤;乳腺癌转移瘤1例,考虑切除风险较大,术中活检行病理检查.前3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重建后的模型与常规术前诊断依据、术中所见相一致.结论 3D MRI对臂丛神经及血管同时显像技术能够形象、可靠地显示臂丛神经、血管位置,立体化多角度呈现血管神经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TOS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 游离皮瓣再手术探查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展;孙景峰;王悦书;吴广智;孙鸿斌;杨光

    目的 对游离皮瓣再手术探查的原因、处理方法 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科施行的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病例,从中筛选出曾在皮瓣移植术后再手术探查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26块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22例患者中有10例曾行再手术探查,占7.9%.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31.4岁.受区为上肢和下肢的皮瓣各5例.术前由于静脉危象探查的8例,其中4例为静脉栓塞,3例出血阻碍静脉回流,1例动静脉错接.其他再探查的原因包括动脉危象1例,皮瓣下出血1例.再探查发生在术后6~57 h,平均22.7 h.8例皮瓣经探查重新吻合或止血后存活,2例坏死,挽救成功率为80%.结论 游离皮瓣再手术探查的主要原因是静脉问题,及时的再手术探查和正确的术中处理对皮瓣的存活十分关键.

  • 两种方法治疗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比较

    作者:周宏艳;左玉明;王月光;赵洪波;易凡;张磊;张文龙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应用经皮穿针与钢板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我院自2008年至2016年收治的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共52例入选,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针固定34例,锁定加压钢板固定18例.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例在性别、受伤距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钢板组较克氏针组年龄及体质量偏大,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住院费用方面克氏针组显著低于钢板组.而在早期肘关节活动范围方面钢板组显著优于克氏针组,在并发症如皮肤及钉道感染、骨折复位丢失方面克氏针组较钢板组明显增多,但术后12个月随访肘关节活动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和钢板两种方式均能在骨折复位后提供安全有效的内固定,但骨发育接近成熟的以及不稳定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穿针较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故对该类患儿建议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苏日宝;王培吉;王秀会;崔满意;赵家举;周聚普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行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年龄≥65岁)121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治疗(A组)64例和常规治疗(B组)57例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观察两组随访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A组围手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48 h的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06,P=0.014,P=0.000,P=0.000).术后12周A组患者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明显优于B组.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能促进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

  • 保留骨膜的尺骨远端切除术的疗效分析研究

    作者:肖滋润;张鹏;熊革

    目的 探讨保留骨膜的尺骨远端切除术对于增加尺骨残端稳定性作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对26例采用保留骨膜的尺骨远端切除术治疗陈旧性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或全腕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从疼痛、前臂主动旋转活动范围及X线片表现等方面随访和统计临床疗效,分析该方法对稳定尺骨残端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8.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前臂旋转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中10例出现尺骨残端骨化,骨化均位于保留的骨膜范围内,骨化长度与尺骨远端的截骨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6例出现不同程度尺骨残端向桡侧偏移,但均未发现桡尺撞击X线表现,残留骨膜组织对尺骨残端起到了悬吊稳定作用.所有病例随访X线片均未发现尺骨残端向掌、背侧偏移,也未发现残端过度成骨.结论 保留骨膜的尺骨远端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及前臂旋转功能,保留的骨膜对尺骨残端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残端骨化对前臂功能没有影响.

  • 痛风石致腕管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陈冉;李津;李瑞华;戚炜

    目的 了解及探讨痛风石所致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我们对11例12侧痛风石致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9侧痛风石连同侵蚀的指浅屈肌腱一并切除,2侧尽可能刮除肌腱内的痛风石,保留腱性结构,1侧清除腕管底部巨大痛风石.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期间无痛风急性发作.术后随访5个月至9年,腕管综合征症状好转,腕部痛风石未见复发,手功能评定优10侧,良2侧.结论 手术治疗痛风石所致腕管综合征效果明显,同时改善手指屈伸功能.

  • 单纯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DoyleⅠa型锤状指的疗效对比

    作者:顾松;谢仁国

    目的 对比单纯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DoyleⅠa型锤状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科就诊并接受手术的33例DoyleⅠa型锤状指患者,其中16例患者行单纯克氏针治疗(A组),17例患者行微型骨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B组).对两组远指间关节的主动屈曲角度、欠伸角度、疼痛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A组随访时间为10~21个月,平均13.6个月;B组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3.1个月.两组间远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欠伸角度、疼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估标准进行评定:A组优3例,良10例,可3例;B组优2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A组出现3例指甲畸形,B组出现1例感染、2例线结外露和4例指甲畸形.结论 单纯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DoyleⅠa型锤状指相比,疗效接近,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对较少.

  • 被动功能锻炼预防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杰;王继宏;樊东升;郝增涛;景尚裴;韩超前;王永飞;殷超;许鹏成;温树正

    目的 探讨减轻鸡肌腱粘连被动功能锻炼的合适次数和强度.方法 取10月龄三黄鸡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制作右足第三趾Ⅱ区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用津下(Tsuge)缝合法缝合.A组右足不用石膏固定和被动功能锻炼;B、C、D、E组右足用石膏固定,且被动功能锻炼的次数分别为每天1、2、3次和不功能锻炼.术后4周观察鸡爪的抓握形态、记录肌腱滑移距离及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屈曲总角度、肌腱缝合端的形态及腱周粘连度分级评定、HE染色中每高倍视野下腱细胞的形态和数目之和、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所有标本在术后5 d左右肌腱完全断裂,不再进行其余指标的检测.鸡爪的抓握形态:B组标本显示略有抓握形态;C、D组标本显示有较好的抓握形态;E组所有标本几乎无抓握形态.肌腱缝合端形态:C、D、B、E组可见标本缝合端膨大逐渐增大,质地逐渐变硬,腱周组织瘢痕逐渐增多,粘连程度逐渐加重.其余指标C组明显好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2次充分的被动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鸡趾深屈肌腱粘连的发生.

  • ERK通路参与雌二醇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金乾衡;巨积辉;侯瑞兴;徐磊;刘跃飞

    目的 研究雌二醇对大鼠腹部轴型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关系,为雌二醇应用于临床治疗I/R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I/R组(Ⅱ组)、生理盐水组(Ⅲ组)、雌二醇组(Ⅳ组)及抑制剂组(Ⅴ组),每组10只.于大鼠左下腹切取3.0 cm×6.0 cm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用无创显微血管夹夹闭腹壁浅动静脉,以形成大鼠腹部皮瓣I/R模型.术后2、4、6 d观察皮瓣变化情况,术后第七天测定皮瓣成活率.取皮瓣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检测皮瓣组织ERK、p-ERK、MK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Ⅳ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Ⅱ、Ⅲ、Ⅴ组,Ⅴ组皮瓣成活率高于Ⅱ、Ⅲ组(P<0.05);Ⅳ组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Ⅱ、Ⅲ、Ⅴ组(P<0.05),而MK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Ⅴ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Ⅰ和Ⅳ组较其他组明显低(P<0.05).结论 雌二醇可能通过抑制MKP-1介导ERK磷酸化表达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使皮瓣I/R损伤减轻.

  • 手掌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王佳乐;宫可同;张波;曹树明;赵俊;吴维勇

    患者 女,47 岁,因右手机器绞伤致出血、疼痛 6 h 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右示中环指于手掌中段不规则离断,仅少部分肌腱相连,屈伸肌腱大部分从近端抽出,示中环指双侧及小指桡侧神经血管从近端抽出,神经呈鼠尾状,血管呈缎带状(图 1);示中指形成不规则皮裂伤,指体多处皮下淤斑;拇指于腕掌关节平面仅背侧少许软组织相连;小指掌侧皮肤从桡侧向尺侧掀起,甲床部分缺损,末节指骨外露;1~4指无血运,小指血运差,各指毛细血管反应及感觉均消失,掌侧皮肤血运极差;创面出血明显,中度污染.

    关键词:
  • 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病段切除关节功能重建一例

    作者:傅艳燕;窦义臣;任景炎;王涛;路来金

    患者 男,22岁,因左腕尺侧无明显诱因疼痛、不适4个月,加重 2 周,发现左腕肿物 5 d 入院.临床检查:左腕背尺侧触及一大小约 5 cm×4 cm 肿物,质硬,无明显活动性,压痛明显.左腕主、被动活动中度受限,背伸 15°,屈腕 30°,桡偏 10°,尺偏 10°;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术前 X 线片:左腕尺骨远端可见低密度影、膨胀,骨质变薄,呈皂泡状改变,但尚未破坏,软组织阴影扩大(图 1).入院诊断:左腕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根据X线初步定为CampanacciⅡ期.

    关键词:
  • 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月骨骨折一例

    作者:郭文来;尤荻;朱哲;黄超;李锐;吴丹凯;袁宝明

    患者 女,66 岁,因摔伤致左腕畸形、肿痛伴活动受限1 d 来我院就诊.患者于 1 d 前不慎摔伤后出现左腕畸形、肿痛,伴活动受限.临床检查:左腕肿痛,局部压痛、叩击痛阳性,局部淤斑,明显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左腕关节屈伸、桡尺偏活动均受限,左手各指感觉稍麻木、血运及活动可,局部肤温可,可扪及桡动脉搏动.左腕 X 线片:左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线累及关节面,左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图 1).左腕三维 CT:左桡骨远端可见多条累及关节面的骨折线,左尺骨茎突可见一横行骨折线,月骨可见一纵行骨折线(图 2).

    关键词:
  • 急诊Flow-through带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损伤

    作者:吴建龙;谢庆平;唐林峰;侯瑞兴

    目的 探讨急诊Flow-through携带近趾间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12例15指伴有近指间关节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损伤患者,急诊应用Flow-through带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修复.所切取复合组织瓣中携带皮瓣面积15 mm×10 mm~40 mm×35 mm,携带骨关节长度20~42 mm、平均28 mm,携带趾固有动脉长度26~38 mm、平均30 mm,携带趾固有神经长度22~40 mm、平均28 mm.结果 15指游离复合组织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8~30个月,移植骨关节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退行性变及骨不连,除2例轻度欠伸,余关节均活动良好.手指近指间关节屈曲40°~90°、平均65°,伸-10°~10°.指体血供良好,指端两点分辨觉6~12 mm.患者对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指,良8指,可1指,差1指.结论 急诊应用Flow-through带近趾间关节的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关节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缺损,能够恢复较好的手指关节功能,同时重建远端指体血供及感觉,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是修复手指复杂损伤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 游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魏苏明;陆征峰;刘宇舟;龚灏;芮永军

    目的 总结应用游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伴有骨、肌腱外露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们对10例伴有骨、肌腱外露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并选择性带入桡神经浅支重建皮瓣感觉.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4.5 cm~5.2 cm×6.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均接近健侧,质地柔软.两点分辨觉为7~12 mm,平均8.5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 选择性带入桡神经浅支的游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单,能以较小的供区损伤有效覆盖创面,并获得较理想的外观、功能及感觉恢复.

  • 健指指动脉移植在手指末节撕脱离断伤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华;谢振军;赵国红;孙华伟;白辉凯;赵建军;梁正洋

    目的 探讨健指指动脉移植修复手指末节旋转撕脱离断伤指动脉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8月至2017年4月,我们对11例手指末节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术中指动脉长段缺损,采用健指指动脉长段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9例断指再植存活,1例因掌侧近端组织出现血管危象从而指体坏死,1例因指体挫伤较重坏死.术后指体存活9例随访时间为5~15个月,平均10.4个月.存活指体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差1例.供血管健指外观及屈伸功能良好,指动脉切取处切口隐蔽,指体远端感觉正常,无冬季畏冷等缺血相关症状.结论 采用健指指动脉游离移植较好地解决了手指末节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中动脉长段缺损、血管口径悬殊的问题.移植血管两断端口径匹配度好,再植成活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腕掌关节骨折、脱位误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智丰;王龙虎;梁高峰;金永范;张满盈;段超鹏;董俊文;文波;滕云升;郭永明

    目的 分析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例腕掌关节骨折、脱位误漏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经过完善的临床检查及补充腕掌关节X线检查和CT扫描三维重建,骨折分型:Ⅰb型3例,第四、五掌骨基底骨折,第四、五腕掌关节半脱位;Ⅳa型1例,钩骨冠状面劈裂骨折,第四、五腕掌关节半脱位.不在骨折分型内的2例:1例为头状骨冠状面劈裂骨折,第三腕掌关节半脱位;1例为钩骨背侧撕脱骨折,第三掌骨基底骨折,第四、五腕掌关节半脱位.结论 腕掌关节半脱位表现隐匿,极易漏诊.仔细检查,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三维重建可有效减少误漏诊发生.

  • 磷酸钙生物陶瓷治疗手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玉辉;梁献丹;吕游;王宏家;杜伟

    目的 探讨指骨内表皮样囊肿应用磷酸钙生物陶瓷治疗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7年3月,我们采用磷酸钙生物陶瓷治疗指骨内表皮样囊肿患者25例,术后观察表皮样囊肿是否复发、植骨融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12个月,表皮样囊肿无复发及恶变,磷酸钙生物陶瓷与自体骨质完全融合,无排斥及过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2.0%.结论 磷酸钙生物陶瓷治疗手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简单有效,填充重塑骨质,恢复指骨完整及关节功能,是修复肿瘤致骨缺损的良好选择.

  • 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

    作者:侯海鑫;杨帆;侯海琴;陈雷

    目的 探讨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我们采用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11例11指,男9例,女2例;年龄2~7岁,平均4.5岁.示指6例,中指2例,环指3例.皮肤缺损面积8.0 mm×6.5 mm~12.0 mm×15.0 mm,平均10.0 mm×8.5 mm.均为新鲜损伤创面.车门或房门挤压伤6例,重物砸伤5例.清创后均伴末节指骨外露或缺损;伴末节指骨爪粗隆以远缺损7例,末节指骨中份水平以远缺损3例,末节指骨完整1例,伴甲床、甲板部分缺损10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指尖指腹外形佳,感觉恢复好,患指屈伸功能满意.结论 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是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选择.

  • 矩形钢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中远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汤样华;黄小华;曾林如;徐灿达;辛大伟;岳振双

    目的 评价矩形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中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我们对66例近节指骨中远段骨折患者采用矩形或直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指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3个月.矩形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5±10.2)min,直型钢板组为(30.8±11.0)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矩形钢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9±1.2)周,直型钢板组为(7.0±1.3)周,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骨折复位丢失和成角畸形,未发生内置物磨损而导致的伸肌腱断裂.矩形钢板组并发肌腱粘连3例,直型钢板组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关节功能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矩形钢板组优21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0.9%;直型钢板组优13例、良10例、可10例,优良率为6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矩形钢板固定治疗近节指骨中远段骨折疗效确切,软组织激惹小,有利于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 掌背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克罗;张文正;黎小艇;邓同明;俆凌锋;张崇健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们对36例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质、肌腱外露患者采用掌背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色泽、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5个月,创面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瓣及植皮坏死等并发症,所有皮瓣均存活,质地柔软,色泽正常,手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良好,皮瓣感觉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 应用掌背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但愈合后外形及质地良好,而且血液循环可靠,成功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前臂掌侧Ⅰ型静脉皮瓣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祝斌;竺枫;张健;李斯宏;田敏涛;李俊杰;王欣

    目的 评价前臂掌侧Ⅰ型静脉皮瓣移植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利用前臂掌侧Ⅰ型静脉皮瓣桥接指背静脉和修复创面的断指再植病例8例12指,观察皮瓣移植和断指再植术后血运变化,皮瓣存活及挛缩情况.结果 8例12指断指再植术后无静脉危象发生,2例3指出现动脉危象,所有再植指体均存活;8例静脉皮瓣在术后1 d内皮瓣色泽微红,毛细血管返流缓慢,后出现表皮剥脱,水泡形成,术后平均28.5 d(18~36 d)皮瓣创面愈合,终皮瓣完全存活,期间皮瓣无静脉回流障碍和肿胀淤血;存活皮瓣无明显挛缩,不影响关节屈曲活动.结论 前臂掌侧Ⅰ型静脉皮瓣能同时桥接静脉和修复创面,适用于指背或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

  • 指端血管球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颜屈伦;刘永光;旷甫国;徐頔;叶西;张建;赵礼雄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手指端血管球瘤的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14例指端血管球瘤患者,均在显微镜视下手术切除.肿物行病理切片检查,术后门诊随访,通过主、客观评价进行评估.即典型疼痛三联征: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以及疼痛有冷敏感性.诊断测试:Love试验、Hildreth试验和冷敏感试验.结果 14例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血管球瘤,其中1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3~30个月,平均16.6个月.14例均治愈,术前症状消失.结论 血管球瘤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一种较为彻底和精准的治疗方法.

  • 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柳权哲;杨光;王悦书;孙鸿斌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我们对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治疗.术前经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确诊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术后U形支具固定,功能锻炼,并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周.患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和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随访效果较满意,优势明显,是一个有效和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只吻合指动脉的手指末节甲根平面指尖离断再植探讨

    作者:刘书强;魏晓健;刘晓宾;李攀

    目的 探讨只吻合指动脉的手指末节甲根平面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们对25例(26指)甲根平面指尖离断患者采用只吻合指动脉的方法进行再植.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8个月,患指均存活,指尖圆润,骨折愈合良好,指甲生长良好,指体长度较健侧稍短,外形功能与健侧相似,两点分辨觉为4~9 mm,DIP关节屈伸活动良好.结论 甲根平面指尖离断后指体短小,自身静脉回流建立快,对离断指体内有可供吻合的指动脉的断指进行再植,成活率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手指功能.

  • 伸肘与屈肘位对尺神经肘部传导速度的影响

    作者:陈欣;阚世廉;刘津贤;耿文静;王亚薇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uTS)患者尺神经肘管段运动传导参数(潜伏期、波幅和速度)在肘关节伸直和屈曲位时的变化,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7例经临床确诊为CuTS的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于伸直位和极度屈曲位分别测定尺神经的长度及肘管段的运动传导参数.结果 根据顾玉东的CuTS分型标准,57例患者中轻型8例、中型16例、重型33例.CuTS组和健康对照组尺神经肘管段的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和速度在伸直位与极度屈曲位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uTS组尺神经肘管段的运动传导参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肘关节体位的变化并不影响尺神经在肘管段的运动传导速度,为了操作方便更推荐伸直位.对于临床可疑为CuTS的患者,当伸直位检查尺神经的运动传导参数无明显变化者,可以加做极度屈曲位时尺神经的运动传导,以协助诊断.

  • 纪念王澍寰院士逝世5周年

    作者:顾玉东

    王澍寰院士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不幸逝世,至今已 5 周年.今年 4 月 20 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第一届王澍寰院士纪念演讲,我在会上向手外科同道汇报了从 1965 年至 2013 年总计 48 年间所受到的教育,概括为四个方面:一、要总结成功,更要总结失败1983 年我应王澍寰院长的邀请 ,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向大会汇报了我参加第一例足趾移植的情况及杨东岳教授开展 100 例足趾移植的经验,其中成功 93 例,失败 7 例.王院长教育我失败经验比成功经验更重要.

    关键词:
  • 原位伸肌腱止点重建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

    作者:李友;巨积辉;熊胜;段永明;徐磊

    目的 探讨原位伸肌腱止点重建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我们对10例腱性锤状指畸形患者,采用15号针头在患指末节基底背侧斜行钻3个骨孔,用4-0肌腱缝线经骨孔将伸肌腱近端固定于末节指骨基底部止点处.术后4周去除支具固定开始适度主动屈伸功能锻炼,8周后可逐步加强.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0个月,平均7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锤状指畸形得以矫正,患指活动时无疼痛.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价:优8例,良2例.结论 采用原位止点重建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手术操作简单,可纠正锤状指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 经骨隧道线扣技术腱骨缝合治疗腱性锤状指

    作者:贾杰;魏智辉;陈伟;罗云;梁虎;刘增兵

    目的 探讨经骨隧道线扣技术腱骨缝合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应用经骨隧道线扣技术腱骨缝合法治疗16例腱性锤状指患者.其中新鲜锤状指11例,陈旧锤状指5例.术中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术后不限制近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正常活动,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结果 术后16例获得随访时间5~17个月,平均12个月.按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估: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 经骨隧道线扣技术腱骨缝合治疗腱性锤状指,可纠正锤状指畸形,肌腱止点解剖重建,固定牢固,并发症少,获得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是治疗腱性锤状指畸形较为有效的方法.

  • 骨锚钉结合克氏针与单纯克氏针治疗锤状指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力峰;谢昀;叶君健;林建华

    目的 观察使用骨锚钉结合克氏针技术与单纯使用克氏针修复急性指伸肌腱止点的腱性损伤,评估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41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用克氏针肌腱缝合法,另一组选用骨锚钉结合克氏针法,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患指活动度、并发症等情况,并按Crawford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2.3个月,骨锚钉组术后患指关节的活动度,术后功能的优良率较单纯克氏针组理想(P<0.05);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克氏针组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骨锚钉组高(P<0.05).结论 微型骨锚钉为不合并撕脱骨折的腱性锤状指畸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操作简洁、疗效肯定的手术方法.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