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内窥镜技术结合NAP早期判断尺神经缝合后再生质量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九州;徐文东;张凯莉;朱艺;徐建光;顾玉东

    目的介绍应用内窥镜技术结合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nerve action pot entio n, NAP)以早期判断肘部尺神经缝合后再生质量的新技术.方法对7例尺神经断伤后直接修复 者,通过2个1.5cm长的切口,在内窥镜下行缝合神经的探查、松解术及功能性电刺激5~10 min.测定神经松解术前后的NAP,比较其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以判断神经的再生质量及手术 效果.结果术中6例神经松解术前的NAP示有效神经再生,但经神经松解及功能性电刺激后 尺神经缝合口远端的NAP波幅与神经传导速度比术前分别改善了30%和9.8%.1例患者神经缝 合口瘢痕增生严重,且邻近肱动脉,改行开放性手术.结论内窥镜技术结合神经松解术前 的NAP测定,可早期判断神经缝合后的再生质量.内窥镜下同时作神经粘连松解、功能性电 刺激,结合神经松解后NAP的测定结果,证实该技术可提高尺神经修复后的治疗效果.

  • 以骨间前动脉及背侧支为蒂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亚军;寿奎水;芮永军;陈政;薛明宇;姚群

    目的报道以骨间前动脉及背侧支为蒂组织瓣移位术的手术方法. 方法临床设计 以骨间前动脉及背侧支为蒂的组织瓣共20例;其中逆行岛状皮瓣4例,逆行岛状骨瓣4例,顺 行岛状骨瓣2例,逆行岛状骨膜瓣2例,逆行岛状骨皮瓣8例.应用组织瓣修复手背、虎口皮 肤缺损,修复掌骨缺损、尺骨骨不连、月骨无菌性坏死等.结果 11例皮瓣和骨皮瓣全部成 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受区移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手部功能满意.结论以骨间前动脉及背侧支为蒂的组织瓣可设计成 多种类型,是修复手及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良好供区.

  •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其友;蔡道章;徐义春;董健文;卢华定

    目的探讨AO/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 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3年4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术 后进行早期合适的康复锻炼.结果 22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5个月, X线片显示骨折全 部愈合.综合评分: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到86.3%.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通过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桡骨复位后的长度、关节面平整和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

  • 高分辨率CT在舟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振兵;洪光祥;Germann G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在急性舟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术前对4 6例47侧舟骨骨折患者进行腕关节常规X线片检查,其中对27例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术后对全部47侧 腕关节进行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术前42侧腕关节X线检查显示舟骨骨折 ,5侧未能显示.C T检查明确显示27例舟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移位和粉碎的情况.术后发生舟骨骨折不愈合、 畸形愈合、螺钉的位置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均可在CT扫描时清楚显示.结论 CT检测能提高舟骨骨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甲床扩大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杨涛;李文庆;朱小弟;王文胜;陈传煌;张鹏

    目的报道临床应用甲床扩大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4年1 月,对因外伤引起手指远端缺损而致甲床过小的45例患者,采用切除甲皱襞和矩形推进皮瓣 两种方法行甲床扩大术治疗.术后随访 5个月~2年,以后1次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45例的甲床皆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无 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甲床扩大术手术简单,效果满意,是治疗外伤性甲床部分缺损的有效方法.

  •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克俭;王富;张伟佳;侯树勋;张建

    目的介绍应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 方法对21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末节指骨过伸位,顺行或逆行穿入克氏针, 再加抽出钢丝加强撕脱骨块固定的方法.术后撕脱骨折全部解剖复位.4周拔除克氏针,6周 拔出钢丝.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6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 % .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 骨背侧撕脱骨折,能有效治疗锤状指畸形,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 应用微型皮瓣组合修复手指套状皮肤缺损

    作者:龚志鑫;邵新中;张克亮;于亚东;张桂生;张冰

    目的介绍手部微型皮瓣组合应用修复手指套状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 6年7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微型皮瓣组合修复手指套状皮肤缺损21例,术后辅以早期功能锻 炼.结果 21例41块皮瓣全部成活,1块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4 年,患指感觉、运动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手功能评定[1]:优13例,良4例,优良率达81%. 结论应用微型皮瓣组合修复手指套状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 供区损伤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手部伴骨破坏的腱鞘巨细胞瘤

    作者:潘勇卫;田光磊;荣国威;李淳;王澍寰;田文

    目的了解有骨破坏和无骨破坏腱鞘巨细胞瘤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 1980年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手部腱鞘巨细胞瘤,共98份完整病史和长期随 访结果,根据肿瘤侵犯骨皮质的程度进行分组,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其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 分析.结果 98例中骨正常组55例,骨腐蚀组16例,骨破坏组27例.骨正常组术后肿瘤复发 率为30.9%;骨腐蚀组为31.3%;骨破坏组为29.6%,三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 2=0.18 ,P=0.99).骨破坏组术后手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8.1%,骨正常组为18.2%,骨腐蚀组为3 1.3% ,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03,P=0.018).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S期细胞百 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328,P=0.721).结论伴骨破坏的腱鞘巨细胞瘤临床并非少见 ,其细胞增殖活性与无骨破坏的腱鞘巨细胞瘤相当,术后肿瘤容易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切除不彻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不伴骨破坏的腱鞘巨细胞瘤明显增高.

  • 广州市五所医院臂丛神经损伤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

    作者:赵志彩;向剑平;刘小林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五所医院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臂丛损伤 的构成及其发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广州市五所医院近十年收治的4 52例臂丛损伤的 病例.根据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等,分析该群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39岁年龄组 占64.6%,男女性别比为6∶1.工人、农民工占62.4%,无业人员占11.7%.摩托车伤占45. 1%,机动车辆伤占20.4%.损伤类型:全臂丛损伤占33.6%,上中干损伤占17.3%,上干 损伤占12.6%.臂丛损伤合并多发伤的占74.6%,其中头部外伤占多发伤的57.0%. 结论 臂丛损伤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男性,摩托车和机动车辆伤是臂丛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臂丛交通伤的预防医学,有助于减少臂丛损伤的发生率.

  • Ⅵ度拇指缺损重建的远期随访

    作者:符臣学;叶永平;徐皓;张志宏;周忠;钟国荣

    1984年起,我院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跖骨携带足背皮瓣移植,一 次完成拇指Ⅵ度缺损12例,全部存活.术后随访8~15年,重建指的功能恢复满意.

  • 微型钢板在手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范锡海;周光林;郭延章;孙旭海

    手部掌、指骨骨折后,其治疗要求是达到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以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 起网机绞伤致锤状指36例报告

    作者:姜德欣;刘遵勇;吴旭东;蒋明;余迎浩

    手指末节伸肌腱断裂或撕脱骨折所致锤状指畸形,临床上较多见,致伤原因多为锐器切割伤或闭合戳伤.

  • 神经干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建军;阚世廉;韩力;王学谦;鲁毅军;宫可同

    目的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取孕龄15~18 d胎鼠脑组织,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并用5溴-2 脱氧尿苷(BrdU)标记.取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先将C5~T1 神经 根撕脱,实验组把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C5~T1脊髓节段前角附近,而对照组则用缓 冲液替代神经干细胞.术后1、2、4、6、8、12周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染色观 察.结果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到术后1 2周时,对照组运 动神经元减少达80.3%,实验组达63.7%.并且,各时间点实验组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均高于对 照组.实验组脊髓前角内可见散在但仍保持未分化特征的神经干细胞.结论神经干细 胞在植入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脊髓后能存活,并能明显减少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继发性死亡.

  • 磷酸钙人工骨结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长所;叶发刚;洪光祥;廖建中;李怀忠;李红;窦榕榕

    目的制备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s artifical bone,CPC)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合物,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扩增兔的BMSCs,并以CPC为载体制备CPC/ BMSCs复 合物,植入兔桡骨15mm骨缺损处.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通过X线摄片、组织学染色分 析和放射性核素监测,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同时以单纯的CPC及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评价CPC/ BMSCs复合物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 CPC/ BMSCs复合物可再生新骨组织并完好地修复桡骨缺损,且其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的CPC.结 论以CP C为载体的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能有效的修复骨缺损.

  • 掌指关节镜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熊革;薛云皓;栗鹏程;李玉成;朱瑾;王澍寰

    目的研究掌指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为该关节镜的开展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对10个正常新鲜尸体的掌指关节,进行关节内、外解剖结构的大 体解剖学研究.并对另外 10个掌指关节进行关节镜观察,将镜下所见与大体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掌指关节 镜的入点选择在指伸肌腱的两侧,可以大限度地避开指背静脉和神经,通过关节镜可以清 楚地观察到全部的指骨关节面和绝大部分的掌骨关节面、掌板、籽骨、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等结构.结论掌指关节镜能清楚地观察掌指关节内的解剖结构,可用于明 确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和辅助治疗.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张文捷;周跃;陈菁;王建忠;陈建梅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s neur 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对周围神经断伤后促进轴突再生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体 外获取的GDNF修饰的雪旺细胞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管(polyC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构建的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 的缺损.20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桥接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A组:细胞外基质凝 胶-PLGA管桥接组;B组: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C组:GDNF基因修饰 的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D组: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12周检测运动 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再生神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计量学分析.结果术后12周,坐骨神经的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数、髓鞘的厚度、神经纤维的直径、神经组织面积的百分比和脊髓 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等,C组均优于A、B组(P<0.01),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而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 神经生长因子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影响周围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强;李民;伍亚民;陈恒胜;刘媛;曾琳;李应玉

    目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E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方法用梭形 双通道乳胶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长10mm).按注入桥接管内物质的不同,将大鼠 随机分为2组.A组:医用几丁糖凝胶组(双侧),B组:医用几丁糖凝胶+NGF(左侧)和医用 几丁糖凝胶+CNTF(右侧)组.术后12、16周对再生神经作肌电检测和形态学观察. 结果 术后16周,A组双支管内再生神经的形态无显著差异(P>0.05).B组NGF侧再生纤维排列欠 整齐,以有髓纤维为主,且髓鞘厚,轴突直径大;CNTF侧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匀 ,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均增加.NGF侧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慢于CNTF侧,但复合运动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ex somatose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波幅较低(P<0.05).结论 NGF 促进有髓纤维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再生,且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NGF.

  • 复方红芪减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光如;姜保国;赵富强;张宏波

    目的研究复方红芪提取液进行减方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钳夹 损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按术后每日灌服药物的不同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复方红芪组:灌服复方红芪提取液2ml;减方组:灌服复方红 芪减方后提取液2ml;补阳还五汤组:灌服补阳还五汤2ml.术后2周及4周,观察坐骨神经功 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红芪 组和减方组与对照组、红芪组与减方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且减方组优于红芪 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复方红芪组优于对照组(P<0.01),减方组明显优于对照 组(P<0.01),而红芪组与减方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红芪组、减方组、补 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前3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早期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药效更为专一,且优于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

  • 靶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对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卫兵;洪光祥;王发斌;康皓

    目的通过对大鼠靶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 hate, ATP),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 8只,横断其左侧坐骨神经伤后立即作外膜缝合术.按手术先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高剂量组:靶肌肉注射ATP 0.5mg (0.2ml).低剂量组:注射ATP 0.02mg(0.2ml).对照组: 注射 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每日用药1次至取材为止.于术后4周、8周时每组各取8只大鼠,取 左侧三头肌称肌湿重.术后8周时同时检测坐骨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形态学观 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的所有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但高、低剂量组的指标均优 于对照组.结论靶肌肉注射ATP对周围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高剂量ATP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 拇指末节转移性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谢琳;袁涛;李浴

    患者女性,32岁.因左腹股沟区疼痛1周,CT诊断为左髋部占位性病变, 性质待查而入院.于1 997年8月16日行肿瘤切除植骨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髋部软骨瘤,少数细胞恶变,未行特殊治疗.1998年4月初左髋部疼痛复发3 d后再来本院就诊.X线片示左髋臼溶骨性破坏,即行左髋臼软骨肉瘤刮除,骨盆重建术.术后病检结果为左髋臼软骨瘤术后局部复发伴区域恶变.术 后化疗3次.1998年6月起行常规放射治疗.1998年8月4日因左髋部疼痛伴术口破溃2周而第3 次住院,X线片示左侧髋关节髋臼前及耻骨内可见部分骨质缺如,并有密度增高减低影.确诊 为左髋臼软骨肉瘤术后复发行左半骨盆切除术.病例报告为左髋臼黏液性软骨肉瘤.

  • 手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一例

    作者:栗鹏程;胡溱

    患者女,16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环指肿胀、疼痛,伴指间关节活动受限,无手指 麻木.1周前因症状加重而去外院就诊,行指根封闭及挤压治疗后,症状反而加剧而来我院 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环指呈梭形肿胀,中节显著,手指呈半屈曲状.皮肤潮红,皮温升 高,压痛明显,有波动感,指间关节伸直时有剧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等均 无异常.X线片示:右环指软组织肿胀影,骨质未见异常.B超显示:手指皮下实性肿物.以手指肿物合并感染急诊行手术治疗.

  • 指掌侧血管神经束指背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作者:赵亮;王文德;徐有静;王鑫;李宗宝

    2001年7月以来,我们根据指掌侧血管神经束指背分支的特点,设计了以患指一侧血管神经束指背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同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术式.临床应用了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16个月小儿手尺侧斜形断掌一例

    作者:徐坚方;丁路

    2003年8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小儿手掌完全离断,行断掌再植后获得成功.患儿女,16个月月龄.体重10kg.因左手被圆形石桌台面砸伤致左掌完全离断1 h急诊 入院.局部检查:患儿左手自第二指蹼至手掌尺侧腕部斜形完全离断,仅有少许损伤的屈、伸肌腱相连.离体手掌色泽苍白,创缘组织挫伤严重.

  • 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体征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作者:刘璠;Lois Carlson;H.Kirk Watson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主要症状、体征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101例(16 2只手)进行症状严重程度与功能状况的询问,感觉、运动功能的检查;其中62只手在术后6 周再次测定.结果 162只患手中158只具有典型症状(98%).Phalen征、前臂正中神经加 压征、Semmes-Weinstein单丝纤维测试阳性率分别为98%、96%、82%.87%的患手出现肌力下 降,拇短展肌肌力测定(定量法)结果显示,与徒手法相比,不同性别间、术前与术后的差异 均具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典型症状、Phalen征、前臂正中神经加压征、拇短展 肌肌力变化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拇短展肌肌力定量法测定是判断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疗效的一个良好的客观指标.

  • 探讨腕管综合征电生理分期的定量指标

    作者:顾雁浩;张凯莉;朱艺;田东;黄霄云

    目的探讨并制定腕管综合征早、中、晚3期电生理的分期定量指标,为临 床分期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的74例120侧 ,测定拇短展肌的肌 电图(EMG),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的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1~3指的感觉电 位(SNAP),以及环指在正中、尺神经上SNAP潜伏期的差值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早期:EMG(-).DML<4.5ms.感觉电位:正中、尺神经环指感觉电位潜伏期差值异常(≥0.4 ms),1~3指中至少有1指的波幅较健侧下降超过1/2.中期:E MG(±).DML≥4.5ms.感觉电位:1~3指的感觉电位可引出,但传导速度减慢(<40.0ms) .晚期:EMG(+).DML明显延长或消长.感觉电位:1~4指中至少有1指的感觉电位消失 .结论早期和中期腕管综 合征的分期指标为DML,而中期和晚期腕管综合征的分期指标为运动或感觉电位的存在与否.

  • 应用环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诊断腕管综合征

    作者:王冰;车峰远;任士卿;刘好文;邸旭辉

    目的探讨应用环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 cit y,SCV)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对18例(26手)腕部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正常的患 者,行顺向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测定环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中指正中神经SCV,对其 结果进行比较,并与15例正常人(30手)作对照.结果中指正中神经SCV的异常率为50%,环 指正中神经与尺神经SCV差值的异常率为84.6%.刺激6例(9手)患者环指后在正中神经腕部 可记录到双峰波,对照组则未见.结论在腕管综合征肌电图的诊断中,比较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的差值是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指标之一.

  • 复拇指畸形矫治术后的继发性畸形

    作者:汤海萍;方光荣;刘亚平;姜凯;潘达德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手术后的继发性畸形和处理方法.方 法对12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经矫治术后出现拇指侧偏、内收、虎口狭窄、骨骺残留等继发性畸形的患者 ,进行拇指指间关节融合、掌骨截骨、骨骺切除、虎口成型、拇短展肌止点重建等手术;以 纠正畸形、改善拇指的外形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3至6个月,除1例较术 前稍有改善外,11例拇指的外形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对指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先天性复拇指畸形单纯手术切除后又出现继发性畸形,和过早(2岁以前)手术有关 .患儿手指细小,组织结构辨认不清,可导致畸形矫治不彻底而出现继发性畸形.作者认为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时机在2~6岁为好,畸形复杂者在学龄前手术为佳.

  • 拇指先天性赘生指甲畸形一例

    作者:郝溆珍;路新民

    先天性复拇指畸形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在对50余例的诊治过程中,曾遇到1例拇指除有正常指甲生长以外,于拇指末节桡侧又赘生出一指甲状物,报告如下.

  • 带血管蒂漂浮指皮甲瓣转移矫正复拇指畸形

    作者:姜佩珠;蔡培华;孙鲁源

    目的探讨带有漂浮指的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带血管蒂的漂浮指皮甲瓣转移至存留拇指以矫正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结 果 2例患拇术后均存活,外形明显改善,并保持了拇指的伸屈功能及感觉.结论通过手术方法将外形基本正常但无功能的漂浮指与畸形但有功能的存留指 合二为一,是矫正带漂浮指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一种有效途径.

  • FK506局部缓释膜片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振伟;廖坚文;陈泽华;卓浩;林冷;张家俊;庄加川

    目的临床观察在神经缝合口周围置入FK506高分子缓释膜片后对神经再生 的影响.方法选取同一时间段(4个月内),在腕横纹至肘上5cm处因切割伤而导致正中神经或 尺神经断伤的急诊病例16例.结合病人是否接受FK506治疗的意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 组8例.实验组用9-0无创尼龙缝线将神经两断端作端端缝合,并将含有20mg FK506的高分子 可生物降解膜片环绕神经缝合口一圈后用筋膜等软组织覆盖修复的神经和膜片.将膜片制成以 1mg/d的速度释放,共20 d.对照组仅用同法修复神经.结果术后1周起随访至2年.实验 组在术后14周肌电图检测即有新生电位出现,较对照组提前4周.术后3~12个月测定,实验 组感觉神经再生速度平均为3.1mm/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1.7mm/d.实验组远期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也优于对照组. 结论从FK506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结果分析,FK506具有针对性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 FK506应用于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作用

    作者:张桂生;苗存良;邵新中;张克亮;于亚东;许娅丽

    目的研究 FK506结合冷藏保存应用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对神经再生的 实验效果.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做为受体动物模型,按移植物的不 同分为4组,每组15只大鼠.A组:新鲜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组: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 移植组;C组: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同时服用FK506,剂量为(2mg/kg)-1 ·d-1 ;D组: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同时服用FK506,剂量为(0.5mg/kg )-1·d-1.于术后4、8、10周各组 分别行大体观察,测定比目鱼肌肌湿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运动动作电位(CMAP )的波幅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8、10周时,4组中以C组神经再生好 ,D组神经再生好于A、B组,但与C组相比则较差.轴突计数、肌湿重的统计学分析,有明显 差别.结论冷藏保存预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可以加速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摘要

    作者:徐建光

    2004年5月21~24日,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举行.这是 一次全体手外科医学工作者团结的会议,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会议;是一 次积极开拓创新、学术交流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徐建光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致开幕词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肖梓仁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 院院长王卫平教授以及上海医学会副会长朱苗炎等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词.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