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拇指撕脱性损伤的显微回植

    作者:王晓南;韩宝平;陈克俊;阚世廉

    目的 介绍拇指撕脱性损伤的显微回植方法 与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12例拇指撕脱性损伤的患者,采用血管移植、血管转位和神经转位等方法 进行再植修复.结果 拇指再植12例中成活11例,1例于术后发生顽固性动脉痉挛导致拇指坏死而截指.11例术后获得3~14个月的随访,拇指外形良好,感觉恢复至S45例,S3+2例,S33例,S21例,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拇指撕脱性损伤有较高的再植成活率,应尽可能地进行再植修复.

  • 掌长肌移位伸拇功能重建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孟纬;朱伟;易传军;孙燕琨;任志龙

    目的 比较掌长肌移位重建伸拇功能在Ⅴ区与Ⅲ区缝合两种手术方法 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6具上肢标本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建立掌长肌移位至拇长伸肌腱的解剖学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对60例掌长肌移位至拇长伸肌腱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8~24个月).结果 掌长肌移位在拇长伸肌腱Ⅴ区重建伸拇功能较Ⅲ区可以更好地恢复伸拇的功能.结论 治疗晚期伸拇功能重建手术,Ⅴ区较Ⅲ区可以更好地恢复伸拇功能,而Ⅲ区重建手术简单、创伤小.

  • 前臂神经肌腱损伤的晚期治疗与功能重建

    作者:巨积辉;李雷;金光哲;赵强;刘跃飞;魏诚;李建宁;侯瑞兴

    目的 总结前臂掌侧神经、肌腱损伤的晚期治疗与手功能重建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56例前臂掌侧神经、肌腱损伤术后的晚期患者,采用肌腱、神经松解,蚓状肌和拇对掌功能重建等方法 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56例获得3~10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其中肌腱松解优良率为90%,蚓状肌功能重建优良率为88%,拇对掌功能重建优良率为90%.结论 前臂掌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术后,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重建,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前臂 损伤 功能重建
  •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桂鉴超;王黎明;顾湘杰;蒋逸秋;喻忠;徐燕;黄河;王旭;马昕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肩周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7月至2006年4月,对20例肩周炎关节僵硬的患者,其中10例为特发性肩周炎,10例为创伤性肩周炎,采用关节镜下手术选择性松解旋转肌袖间隙、盂肱韧带、关节囊和肩峰下间隙等进行治疗.并用VAS(visual analog pain scale)疼痛评分系统和改良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评分系统((modified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ociety score,MASE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13~73个月(平均28.1个月)的随访.术后肩关节活动度、VAS和M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5%,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特发性肩周炎患者在肩关节外展活动度、VAS和MASES评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创伤性肩周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1).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术是治疗肩周炎关节僵硬的首选方法.肩周炎的手术疗效不但与病因有关,还与术前肩关节僵硬的程度有关.

  • 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亮;李大村;赵炳显;邓军;李海雷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早、中、晚三期中的诊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81侧)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按电生理分期诊断标准分为三期,其中早期25侧,中期36侧,晚期20侧.应用超声检测观察三期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受压的情况,测量并记录正中神经外膜厚度、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截面积,并与电生理结果 和30例(50侧)健康志愿者腕部超声结果 进行相关性的对比研究.结果 超声检测在早期CTS患者中正中神经显示为外膜厚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截面积未见增加;在中、晚期CTS中显示正中神经的外膜厚度、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截面积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侧中、晚期CTS患者的腕管中,有49侧正中神经有受压表现,卡压点局限于屈肌支持带下方,即钩骨钩平面及桡腕关节、豌豆骨、钩骨以远平面.14侧CTS晚期患者正中神经出现神经瘤样改变.结论 对腕管综合征中、晚期的患者,超声检测可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部位及程度.

  •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袁临益;徐招跃

    2004年10月-2007年5月,我科采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肌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掌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作者:刘洋;杨青

    2002年5月以来,我们在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的基础上,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掌骨慢性骨髓炎8例,术后疗效满意.

  •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顾增辉;郑隆宝;周东明;黄宏前

    2002年4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22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27岁.

  • 重建回流通路治疗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潘风雨;田万成

    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手部较为严重的软组织创伤,在日常工作与部队训练中时有发生,迄今为止是手外科修复的一大难题,治疗效果常不甚理想.

  • 中央束侧束联合体治疗钮孔畸形

    作者:李京宁;徐滋代;孙明;于胜军;侯忠军

    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侧束向掌侧滑移形成手指钮孔畸形,其二期修复是指背伸腱装置中为困难的一种.1997年2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中央束与侧束缝合形成中央束侧束联合体的方法治疗钮孔畸形,术中患者主动伸、屈指以调整肌腱佳的合并长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微小皮瓣在复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宋洪波;范启申

    压砸、捻挫、旋转撕脱等外伤性复杂断指较为多见,由于常伴有血管、皮肤等组织缺损,再植难度大.若采用短缩指骨的方法,常致手指过短或破坏关节,严重影响手指的外观及功能.

  • 指总神经卡压的术中分析及手术方法

    作者:王金昌;王天斌;赵炳显;王学成

    随着人们对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不断认识,指总神经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松解指总神经周围的纤维束带,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但仍有部分病例术后疗效不理想.

  • 带血管蒂的骨瓣植入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

    作者:曹立鹤;陈山林;张朝

    舟骨骨折在腕骨骨折中占60%~70%[1],由于供应舟骨近侧端的血运破坏或骨折诊断的延误、制动不充分均是造成不愈合的常见原因[2].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军;倪红联;方美园

    目前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有3种方式:经皮穿针、钢板内固定、支架外固定.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如何选择合适的术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 低血容量对机体血凝状态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赵维彦;路来金;李炳万;董兆辉;梁丽荣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对机体血凝状态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兔耳动脉再植模拟断指再植血管模型,在失血后不同时间行再植术.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低血容量对大白兔全身凝血系统及小动脉吻合口的影响.结果 低血容量可以造成大白兔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随着伤后时间增加,呈递增趋势.凝血酶无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不明显.低血容量组小动脉吻合口易形成血栓,形成的血栓较对照组大,数量多.结论 低血容量对兔耳动脉再植有很大影响.临床上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前和术中补液非常重要.提倡晶体液和胶体液同时输入,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和小动脉的痉挛.

  • MyoD在去神经骨骼肌萎缩不同时段的表达

    作者:李永平;梁炳生

    目的 探讨MyoD在去神经骨骼肌萎缩过程中不同部位、不同时段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SD大鼠24只,体重195 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去神经2 d组、去神经7 d组和去神经28 d组,每组6只大鼠.对照组不切断坐骨神经,去神经组右下肢后部中段切除坐骨神经1 cm,分别于去神经第2、7、28天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大鼠,解剖并分离出右小腿的胫骨前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跖肌,切取肌肉标本置于-80℃冰箱冻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MyoD mRNA表达和Western-blot检测Myo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去神经骨骼肌早期,MyoD的mRNA和蛋白质在去神经支配后第2、7、28天均表达上调,P<0.01.结论 MyoD在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早期不同肌肉表达均为上调,而且稳定维持在这一水平.

  • 不同移植时间对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内分化为神经元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森;徐建光;胡韶楠;徐文东;徐雷;顾玉东;汪洋;周国民

    目的 探讨不同移植时间对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内分化为神经元影响,为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佳移植时间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从孕龄14 d SD大鼠胚胎脊髓组织中分离、获得并鉴定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90只SD大鼠分为9组,分别于胫神经切断后0、1、2、3、4、6、8、12及16周,移植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至切断胫神经远端神经外膜下,移植后4周取胫神经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方法 计数神经元数量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损伤后1周移植时,神经元数量多,其次为损伤后6周,损伤后16周组无神经元存在.结论 对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内移植后分化为神经元影响小的时间点是损伤后1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佳移植时间点是损伤后1周.

  • 激活态雪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构成

    作者:何继银;劳杰;顾玉东;李继峰

    目的 探索激活态雪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构成.方法 用改良成年SD大鼠雪旺细胞培养法获得激活态和正常态雪旺细胞,分别用RTK和G蛋白耦联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7个抑制剂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的p-ERK1/2水平的改变.比较激活态和正常态雪旺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显示,在激活态雪旺细胞,使用抑制剂CTX、D609和BAPTA-AM后细胞内的p-ERK1/2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其它抑制剂使用后细胞内的p-ERK1/2水平无明显的改变.在正常态的雪旺细胞,使用抑制剂U73122和BAPTA-AM后细胞内的p-ERK1/2水平显著降低,而其它抑制剂使用后细胞内的p-ERK1/2水平无明显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激活态雪旺细胞和正常态雪旺细胞都是通过G蛋白耦联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生物效应,但是激活态雪旺细胞通过PC-PLC分解磷脂酰胆碱使细胞内的DAG水平的提高来发挥生物效应,而正常态雪旺细胞则通过PI-PLC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其生物效应.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雪旺细胞体外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卫兵;洪光祥;宋知非;任杰

    目的 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为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的可行性,并对其功能进行检测.方法 取第3代生长状态良好的MSC,诱导组经β-巯基乙醇和维甲酸序贯诱导4 d后用含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培养基培养7 d,荧光染色对SC标志物S-100进行鉴定,并于第4、7、9和11天在换液前收集培养液,ELISA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ver growth factor,NGF)的含量,并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体外诱导的MSC发生形态改变并表达S-100蛋白,诱导组在第4、7、9、11天时NGF的含量分别为[(254±25)pg/ml,-x±s,下同]、(372±31)pg/ml、(485±29)pg/ml、(534±3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体外能诱导分化为SC,且具有分泌NGF的功能.

  • 小腿多发巨大血管球瘤一例

    作者:宋良松;路来金;张志新;俞华;王晶

    [编者按]血管球瘤多发于手部指甲下,体积约为2~4 mm2,并以单个为主,本例肿瘤在发病部位、大小及多发上均属特殊情况,故作个案报告,供临床参考.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一例

    作者:吕先俊;冯晓林;夏荣军;陈远海;陈大康

    患者 男,38岁.右上肢被带齿机器刮伤,导致肘关节至掌指关节背侧皮肤、肌肉、肌腱、尺骨、桡骨及掌骨背侧1/2等组织的缺损,腕关节背侧关节囊缺损,同时伴有桡动脉损伤及桡神经浅支大部分缺损.

  • 手指皮肤结核误诊二例

    作者:田宜肥;柳原

    例1 女,41岁,农民.因右示指反复肿痛3年入院.患者2004年末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手食指肿胀,疼痛,可忍受,未作治疗,后反复发作,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化脓性感染"等,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或局部注射激素封闭治疗,右示指肿胀时有缩小,后因再次出现明显肿胀在外院予以局部穿刺和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疗效而来我院.

  • 拇指恶性血管球瘤一例

    作者:陈燕坪;张丽媛;许磊;陆俐丽;郑雄伟;陈刚

    患者 男,17岁.以"右拇指血管球瘤二次术后1个月,局部复发7天"为主述入院.入院前三个多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右拇指根部长一肿物,约2.0 cm×2.0 cm大小,质中偏硬,活动受限,无疼痛或右手麻木感.

  • 交叉综合征

    作者:易传军;田光磊;李忠哲;戴鲁飞;郑炜;朱谨

    目的 报告一种以桡腕疼痛为主要症状且不同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少见疾病,并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病机制作一分析.方法 2002年5月-2006年3月,对7例桡腕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保守治疗6例9侧,手术治疗1例.结果 经治疗症状消失后随访3~6个月.6例保守治疗者,经1~2次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缓解;手术患者在切除增生的滑膜样组织和囊肿后症状得以缓解.结论 交叉综合征常见于工作涉及反复腕关节活动的男性患者,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得以缓解;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有效.该病是因肌腱在交叉区域反复摩擦引起炎性反应所致,涉及的范围既包括肌腱本身的病变也包括因摩擦而产生的滑囊(或滑囊样组织)病变.

  • 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家俊;廖坚文;张振伟;李征;黄明龙;陈泽华;庄加川;余少校

    目的 分析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临床现象,探讨其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确立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并对36指仅吻合单根动脉存活的指尖再植进行总结.结果 实验证实该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的成立.临床上36指指尖再植,存活34指,失败2指,成活率为94.5%.再植术后2周彩色超声检查证实:仅吻合单根动脉吻合口的近端侧支存在回流.结论 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机制主要是动脉吻合口近端的侧支回流.

  • 第三跖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第二足趾再造手指供区趾蹼皮肤缺损

    作者:刘雪涛;张成进;李忠;常正奇;曲连军;刘学胜;刘勇;王成琪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第二足趾再造手指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新术式.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设计以第三跖背动脉远端趾蹼交通支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28例切取第二足趾再造手指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约5.0 cm×2.0 cm~7.0 cm×3.5 cm,术中将足背中皮神经与趾神经缝合,足背创面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皮瓣全部存活,感觉恢复良好.趾蹼外形满意,供足行走功能好.结论 第三跖背皮瓣逆行转移很好地解决了第二足趾再造术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修复问题,大程度地保护了供足的功能,减少了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

  • 第二趾系列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手部两处以上组织缺损

    作者:程国良;张宁埠;汤海萍;丁小珩;侯书健;胡晓莺;袁光海;张宏勋

    目的 评估选用第二趾系列复合组织移植对手部两处以上组织缺损,实施修复重建与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第二趾系列应用解剖,把第二趾分切成多块组织,形成一蒂"多瓜"即一个共同血管蒂携带3~4块组织,或形成一趾多块即分别形成各自血管蒂,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血供,恢复缺损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对9例22块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与再造.结果 一蒂"多瓜"类3例10块,一趾多块类6例12块全部存活,术后经过1~13年的随访,患指均改善了外形,恢复了手的捏握功能,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 因外伤造成两处以上手部复合组织缺损,难以采用传统方法 修复与重建者,可选用第二趾系列复合组织移植,采用一蒂"多瓜"及一趾多块的方式,以小的牺牲与创伤,一期获得两处以上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与再造的临床效果.

  • 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前臂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

    作者:刘会仁;曹磊;张艳茂;李国华;项力源;侯金玲;刘志旺;王立新;孙来卿

    目的 设计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并初步临床用于修复前臂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方法 对2例前臂外伤后屈、伸肌群缺损的患者,设计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覆盖前臂皮肤和肌肉缺损,重建运动功能.结果 术后2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1例为6个月,1例为14个月.肌电图募集反应为单纯相和混合相,静息电位为正向电位和纤颤电位;1~5指指屈肌力恢复至2级1例,但不能抓握,不能对指;恢复至4级1例,可部分伸直掌指关节.结论 股前外侧肌的血管神经蒂长、恒定、粗大,可以制成分叶肌皮瓣,是覆盖肢体创面重建运动功能的良好选择.

  •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沈尊理;黄一雄;贾万新;黄燮青;王岚;蔡嬿娴;章开衡;张兆锋;沈华;王永春

    目的 探讨以指动脉或尺动脉远端皮穿支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缺损部位的不同,分别对32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采用指动脉背侧穿支蒂指神经背侧支逆行皮瓣5例,拇指动脉背侧穿支蒂的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5例,指动脉指蹼穿支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7例,尺动脉腕上皮穿支蒂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5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9 cm×2.0 cm~7.0 cm×10.0 cm.在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将皮瓣中的皮神经与受区掌侧指神经缝合12例.结果 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静脉回流障碍外,其余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皮瓣外形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12例缝合指神经者,皮瓣两点分辨觉为10~12 mm.结论 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简便,血供可靠,可重建感觉功能,是修复手部创面的良好方法.

  • 足背动脉变异可携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Ⅴ、Ⅵ度缺损

    作者:刘勇;张成进;王成琪;李忠;墨天燕;劳克诚;刘雪涛;刘学胜;曲连军

    目的 探讨对于供足足背动脉变异的患者,采取携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Ⅴ、Ⅵ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拇指Ⅴ、Ⅵ度缺损或伴有大面积皮肤缺损,并伴有供足足背动脉变异的患者,采用三种方法 进行第二足趾的血运重建:(1)移植静脉桥接跗外侧动脉和第二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预留与受区转移的中(环)指指固有动脉吻合;(2)移植静脉桥接跗内侧动脉和第一跖底动脉;(3)移植静脉桥接跗外侧动脉和第二跖底动脉,第一跖底动脉预留与受区转移的中(环)指指固有动脉吻合.结果 术后再造拇指全部存活,外形及功能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 在足背动脉变异的情况下,通过桥接重建移植足趾的血循环,可对拇指Ⅴ、Ⅵ度缺损实施再造术.

  • 同血管蒂的双皮瓣改形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

    作者:张植生;赵建勇;王华柱;丁明斌;于从海

    目的 报告应用双皮瓣改形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方法 .方法 对16例19指拇、手指缺损的患者,应用第二趾趾腹胫侧趾动脉皮瓣和(足母)趾腓侧皮瓣改形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结果 16例19指再造拇、手指及用于改形的双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7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指,良3指,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第二趾胫侧趾动脉皮瓣和(足母)趾腓侧皮瓣改形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外形更接近正常拇、手指,方法 可行,疗效可靠.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