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张美良

    目的 分析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按1:1分为研究组(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支架外固定治疗),各40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均完全愈合.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17.5%(7/40)(P<0.05).研究组患者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能获得较支架外固定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田学中

    目的:研究分析手法复位后采取石膏外固定与支架外固定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我市基层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4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与观察组(手法复位结合支架外固定),每组患者各有21例.结果:随访观察12-1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85.71%(18/2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6.67%(14/21),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选择支架外固定方式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

  •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防治及护理

    作者:李吴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我院收治的行支架外固定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护理措施对 RSD 防治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术后23例患者未发生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19例患者发生 RSD,经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手腕部感觉异常消失,并且关节活动度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采用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 植骨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在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彭发智

    目的:观察植骨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运用于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的功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施以支架外固定,对照组患者41例施以植骨内固定,比照两组患者的关节运动程度与GW总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关节运动程度与GW总分都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植骨内固定运用到对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予以治疗后,能够提升腕关节的运动程度,防范骨折产生再移位.

  • 超关节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作者:刘亮;李来昌;郭雄虎;孙月柏

    自1990年我院利用超关节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治疗17例Pilon骨折,获得比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 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秀娟

    对36例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术前做好健康宣教,给病人以心理支持,术后围绕疼痛、营养护理,注意伤口情况,正确的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 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的护理

    作者:饶明健;上官海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老人越来越多.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30例超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支架外固定治疗.由于我们认真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制定周密护理计划,并能有效配合医生做好支架外固定前后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孙磊;侯金永;毕宏政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型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4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结果 经6~15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23例,良6例,可1例.疗效按Dienst标准:优24例,良5例,可1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植骨内固定和支架外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宛磊;代彭威;张燕燕;王伟

    目的:对植骨内固定和支架外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44例),前者行支架外固定术,后者行植骨内固定术,观察2组术后腕关节的活动度及Gartland-Werley(GW)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腕关节活动度与GW评分比对照组优;2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均有改善,但研究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能力,提高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防止骨折出现再移位,减少并发症.

  • 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预防

    作者:宗贝;刘天华;邓健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患者术后针道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影响术后针道感染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日护理组和周护理组,每组各75例,日护理组每天进行1次护理工作,周护理组每周进行1~2次护理工作,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针道细菌培养及不同时间点感染的发生。结果患者出现感染的比例会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日护理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较周护理患者低,两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护理组患者在第6周的分泌物阳性率为18.67%,与周护理组的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时间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支架外固定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应该严格保证患者手术创口的清洁,在换药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进行针道感染的检查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的概率。

  • 肱骨髁间陈旧性C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吕岩

    目的:探究肱骨髁间陈旧性C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肱骨髁间陈旧性C型骨折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4)。实验组进行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相关锻炼恢复。统计患者的愈合效果及功能恢复,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屈曲(91.4±9.8)°、伸直(20.1±6.3)°、旋前(50.6±5.5)°、旋后(67.0±7.0)°,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陈旧性C型骨折方法固定稳固,早期锻炼恢复快,综合治疗效果好。

  • 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杨传军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型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 经6~13 个月(平均9个月) 随访, 桡骨远端影像学评估采用Stewart 改良的Sarm iento 评分法[1],术后第2天优15例,良12例;去除外固定架时优13例,良14例. 疗效按Dienst[2]标准:优13例,良12例,可2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AO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冯建威;赵汉民;白伟坚;章锦辉;丁超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是临床上常遇到的一种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0~1/6,同时是上肢常见的骨折,患者主要是中者年人群占多数.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跌倒后患肢着地所引起.随着对于腕关节功能预后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病情评估、治疗手段方面的进展,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挠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不当,易遣成桡骨远端短缩移位关节面不平整,腕部活动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等后遗症.如果手法复位或复位难以维持时,那么应考虑手术治疗.自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笔者采用AO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

  • 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0、IL-13、TGF-β、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

    作者:冯松柏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2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骶髂骨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下地时间),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3 d及术后10 d血清IL-10、IL-13、TGF-β、TNF-α、IL-1β及IL-6水平,随访记录患者术后6、12个月的Majeed功能评分,统计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2.35±30.73)ml少于对照组的(528.52±87.15)ml,手术时间(58.83±10.30)min、骨折愈合时间(18.45±3.24)周和完全负重下地时间(23.25±3.14)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06.36±15.61)min、(25.96±4.11)周和(28.24±4.1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15、16.349、9.213、6.150,P<0.05).术后3 d,两组的血清IL-10、IL-13、TGF-β、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两组的血清IL-10、IL-13、TGF-β、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3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Majeed功能评分分别为(68.24±8.24)、(75.26±5.2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4±8.17)、(65.37±6.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9、7.708,P<0.05).观察组优良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给予经皮骶髂骨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效果明确,相对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而言,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对机体炎性应激作用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小夹板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任定宝;王恩斌;苏明华;申云杰;蔡立雄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和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小夹板固定组和支架外固定组,按分组进行相应的固定治疗方法,出院后对两组患者随访,随访过程进行复位和功能评价,并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治疗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4.1个月。小夹板固定组患者疗效评价优良15例,优良率为53.6%(15/28);支架外固定组患者优良24例,优良率为85.7%(24/28),支架外固定组患者疗效优良例数明显多于小夹板固定组,两组患者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症状均逐步缓解、消除。结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需要解决和重视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支架外固定方法在维持复位和恢复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小夹板固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王荣生;罗本环;和卓艺;杨隆;王炜昌

    目的 总结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56例严重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支架外固定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钢针松动、针点发红、骨折生长缓慢等不利因素发生时,即拆除支架外固定改用小夹板外固定.结果 随访7个月至2年有54例,按张发云等功能评定标准,优52例,良2例,差0例.结论 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固定牢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 肱骨颈骨折的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卫刚

    目的 探讨和分析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颈骨折患者40例,采用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随访,随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患者40例全部治愈,肩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现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现象.结论 支架外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61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春峰

    目的:探讨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对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31例患者采用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的方法,30例患者采用支架外固定的方法,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腕关节功能按 Dienst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优和一般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总体效果良好,既可获得相对可靠的固定,又能对手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使其达到相对良好的状态。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部骨折

    作者:程国芳;王自力;郭志敦;丁韶龙;卢微波

    掌骨、指骨和跖、趾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闭合手法复位,指托、小夹板、石膏或各种支架外固定,克氏针或钢丝内固定.由于固定范围较大,时间较长,对位欠佳,固定不牢固等,常对手部、足部功能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如关节僵硬、握力下降、不能完成握持动作、手的灵活性差、行走时足部疼痛等.2002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对掌、指骨以及足部跖骨和趾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克服了常规固定方法的不足,操作简单,可使骨折接近解剖复位,缩短了外固定时间,为大程度恢复手部及足部功能创造了条件.报告如下.

  • 胫腓骨开放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作者:吴声忠;郑文林

    目的:分析引起胫腓膏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术后治愈率,减少再次手术几率.方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原因小腿本身解剖的生理特点所致,其次是骨缺损、感染及外固定支架本身性能局限及术者操作水平.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时要注意操作及固定方式,手术后要注意跟踪治疗,引起重视,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