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改良邻指双叶皮瓣治疗指掌侧高压油漆注射伤

    作者:张净宇;马铁鹏;高顺红;于志亮;周彤;张文龙;倪玉龙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邻指双叶皮瓣治疗指掌侧高压油漆注射伤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手指掌侧高压油漆注射伤患者11例,经清创手术后,掌侧创面采用改良邻指双叶皮瓣修复,术后15 ~ 21 d行断蒂术,术后3~7d行功能康复.结果 术后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22.3个月,均未出现手指坏死,指掌侧皮瓣均存活,手指功能好,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优7例,良3例,可1例.分叶皮瓣远侧叶两点分辨觉为10~13 mm,平均11.3 mm.结论 改良邻指双叶皮瓣治疗指掌侧高压油漆注射伤,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效果满意.

  • 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止血麻醉(WALANT)在手肌腱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邢树国;谢仁国;汤锦波;茅天;王古衡

    目的 介绍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止血麻醉(WALANT)技术在手外科肌腱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采用WALANT技术行手外科肌腱手术32例,其中肌腱修复22例,肌腱转位2例,肌腱移植3例,肌腱松解5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的注射痛、术中和术后的疼痛进行评估;术中评估术区出血情况,并行主动全幅手指伸屈试验检查修复肌腱的滑动、张力和缝合处间隙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处理;术后观察术区皮肤血供和麻醉并发症,并随访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WALANT技术有较好的术中止血效果并使术中操作无疼痛(VAS评分0),术前注射时仅有第一针的疼痛(VAS评分1 ~4),术后疼痛变异较大(VAS评分0~7).此技术不影响患肢(指)的主动运动功能,术中可行手指伸屈试验实时动态评估肌腱手术效果.术后未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术区皮肤缺血坏死.术后3个月以上成功随访27例患者均未发现肌腱断裂和肌腱张力改变,按照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估标准对其中2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手指活动度进行测量和评估,其优良率为76.2%.结论 WALANT技术应用于手外科肌腱手术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麻醉 肌腱 完全清醒
  • 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

    作者:戴章生;黄杰苗;吴俊哲;陈守勃;庄洵荣;黄秀惜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metaphyse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MLCP)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63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其中治疗组采用后正中入路MLCP固定3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28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采用Mayo评分评价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 24个月,平均16.3个月.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60±5.07)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94±2.10)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9%;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36± 13.42)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46±2.27)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治疗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Mayo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MLCP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克氏针结合带线锚钉治疗腕掌关节骨折脱位

    作者:冯伟;邢丹谋;任东;陈焱;王欢;赵志明;彭正人

    目的 探讨经皮克氏针结合带线锚钉治疗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18例腕掌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应用经皮克氏针固定腕掌关节骨折脱位并根据韧带损伤情况选用带线锚钉重建修复腕掌关节背侧韧带.术后前臂石膏托外固定4周,拔除克氏针,去除外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18例患者获得9~24个月随访,平均14.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 12周,平均9.5周,克氏针无断裂,腕掌关节无再次脱位及半脱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4%.结论 经皮克氏针结合带线锚钉治疗腕掌关节骨折脱位,可提供多平面、多方位牢靠的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理想选择之一.

  • 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作者:陈红卫;李军;王子阳;仲飙;蒋协远

    目的 探讨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18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1~55岁,平均33.6岁.致伤原因:摔伤15例,车祸伤3例.尺骨冠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标准: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2例.外伤至手术时间2~10d,平均3.9d.采用微型钢板或螺钉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 24个月,平均14.9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时间8~ 14周,平均10.6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屈曲122°(90° ~ 140°),平均伸直丢失20°(0°~50),平均旋前67°(20° ~ 90°),平均旋后61°(30°~ 88°).所有患者肘关节在伸屈位和内翻位稳定.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优14例,良3例,可1例;根据Broberg-Morrey评分:优9例,良7例,可2例.结论 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 腋路神经干阻滞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作者:巨积辉;关大鹏;赵强;张广亮;李祥军;侯瑞兴

    目的 探讨感觉与运动分离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屈肌腱粘连松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对36例肌腱粘连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做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术中只阻滞了感觉,麻醉起效后行肌腱松解术,术中通过松解手指的主动活动来判断肌腱松解效果.结果 臂丛神经感觉阻滞有效率为100%,起效时间为(11.3±3.4)min,平均阻滞时间(85.7± 13.6)min.运动阻滞评估采用Bromage改良法,33例为0~1级,2例5级,1例4级.肌腱松解手术持续时间为30~90 min,平均50 min.术中患者疼痛评分采取VAS评分,评分0分者30例,1~2分5例,1例加用麻醉行镇痛药后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较满意.33例患者松解指主动屈曲效果满意,能够判断肌腱松解是否完全彻底,3例主动屈曲效果不满意.结论 用感觉与运动分离臂丛神经阻滞法可以有效地判断术中屈肌腱松解的疗效,为手术医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 手部掌指骨与四肢长骨原发血管瘤的影像、临床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陈勇;刘杰;丁建平;张泽坤

    目的 探讨手部掌指骨与四肢长骨原发血管瘤的影像、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9例掌指骨及8例四肢长骨血管瘤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对比分析.17例均行X线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行MR[检查.结果 9例掌指骨血管瘤中髓型7例、骨膜型1例、皮质内型1例.8例四肢长骨血管瘤中髓型6例、骨膜型1例、皮质内型1例.髓型在掌指骨X线片显示为网格状骨纹,略膨胀;在长骨表现多样,可呈囊状、网格状或溶骨性改变.骨膜型在掌指骨及长骨X线片表现类似,均为皮质不规则增厚、硬化,及放射状骨膜新生骨.皮质内型在掌指骨及长骨X线片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骨质破坏区,边缘轻度硬化;1例指骨皮质内型血管瘤的MRI表现为稍长T1WI,长T2WI信号,并夹杂少许低信号,病灶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邻近软组织内见迂曲血管影.结论 手部掌指骨及四肢长骨原发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较为相近,但长骨血管瘤表现更为丰富,典型表现均为网格状或囊状骨质破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显示病灶范围及周围肌肉侵犯情况,为临床诊疗及后期功能评估提供支持.

  • 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尺远侧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董加纯;尹望平;陈延超;颜冰珊;孙剑伟;聂文忠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内固定后,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尺远侧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10具新鲜的上肢标本上建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AO分型的C1.2)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模型后,比较尺骨茎突无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不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3种状况下,前臂大旋前和旋后时扭矩的变化.结果 大旋前扭矩和旋后扭矩:对照组(组1)为(0.75±0.22)N·m和(1.06±0.45)N·m,尺骨茎突无骨折(组2)为(0.69±0.17) N·m和(0.69±0.22)N·m,骨折时(组3)为(0.63±0.19) N·m和(0.61±0.17)N·m,尺骨茎突骨折固定时(组4)为(0.67±0.20)N·m和(0.70±0.30)N·m;骨折组(组3)大旋前和旋后扭矩均小于无骨折组(组2)和尺骨茎突骨折固定(组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尺骨茎突无骨折与茎突骨折固定(组2与组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AO分型的C1.2)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可以提高桡尺远侧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应用两种方法治疗压砸伤所致中节指骨双髁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尹路;詹海华;王晓刚;殷中罡;阚世廉

    目的 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中节指骨双髁开放性骨折,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应用动力性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由压砸伤所致有移位的中节指骨双髁骨折患者16例(A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铝板外固定治疗13例(B组),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随访时间为5.1~ 10.3个月,平均7.9个月;B组随访时间为5.4~9.9个月,平均7.7个月.随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一次随访测量记录患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A组优9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7.5%;B组优2例,良4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力性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可对中节指骨双髁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并维持关节牵引,允许关节早期活动,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 指骨开槽克氏针横锁掌长肌腱重建中央束止点

    作者:王才波;赵夫文;张明亮

    手指钮扣畸形有不少病例是在闭合损伤后1~3周才出现,一般于止点部骨面撕脱,再次手术时中央束发生回缩,缺损常大于0.5 cm,其治疗方法较多,均需破坏原有伸肌腱结构并且需较长时间固定,造成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后期指间关节伸直欠佳等并发症.自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们根据伸肌腱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设计出更接近伸肌腱束原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的重建方法,临床治疗患者14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
  • 逆静脉瓣供血的足内侧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作者:姚保兵;胡亮;尹成国

    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要皮瓣修复,动脉化静脉皮瓣因切取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受到越来越多手外科医生的青睐.临床中大多数医生将皮瓣静脉倒置后再与受区血管吻合.2012年1月以来我们尝试采用逆静脉瓣供血的游离足内侧静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皮瓣全部存活,外观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 ~ 58岁,平均33岁.受伤原因:挤压伤4例,撕脱伤1例,电锯伤3例,热压伤2例.合并指骨骨折7例,肌腱损伤4例,双侧指动脉损伤2例.拇指1例,示指3例,中指3例,环指1例,小指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5 cm× 1.5 cm~ 6.5 cm×3.0 cm,术中切取皮瓣大小为3.0 cm× 2.0 cm~7.0 cm×3.5 cm.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动脉损伤影响指端血运者行急诊手术4例;行亚急诊手术6例.

    关键词:
  •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显微修复

    作者:贾学峰;李向荣;胡刚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临床较常见的手部创伤,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且位于手掌及手关节等影响手功能的重要部位,处理起来更为棘手[1].如能让撕脱组织瓣通过一期显微修复后存活,从疗程、功能及外形来判断,可为佳治疗方案.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后将撕脱组织瓣回植的方法原位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恢复效果满意.

    关键词:
  •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电烧伤创面

    作者:黄平;余晓芳

    手指电烧伤常造成皮肤全层坏死,部分伴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的损伤,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我科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采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电烧伤创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6~ 62岁,平均33.7岁.致伤原因:均为电烧伤,l~6kV9例、220~380 V 14例.受伤部位:示指掌侧创面4例,背侧创面6例;中指掌侧创面3例,背侧创面2例;环指背侧创面3例;小指掌侧创面3例,背侧创面2例.创面面积为2.2 cm×1.6 cm~ 6.5 cm× 3.2 cm,平均4.2 cm× 2.8 cm.其中1例伴有中指伸肌腱缺损,2例伴有示指伸肌腱缺损.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2.0 cm~7.0 cm×3.5 cm,平均5.2 cm×2.6 cm.修复方式:应用第二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15例,第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3例,第四掌背动脉皮瓣修复5例.其中3例伸肌腱缺损均以第二掌背动脉皮支皮瓣携带示指固有伸肌腱修复.23例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手术,其中急诊修复9例,伤后2d内修复5例,伤后3~7d修复9例.

    关键词:
  • 游离腓动脉穿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刘井达;李大村;李海雷;李建峰;赵民;赵亮;王小磊;张文桐;崔健礼

    手指损伤致皮肤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已成为组织创伤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过去需要多次手术修复的创面,现在可以一次完成,有些难以修复甚至无法修复的创面也能修复成功.为了更完美地修复伤指,手外科医生往往选择隐蔽不影响美观的供区,腓动脉穿支皮瓣则为其中之一.自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们采用腓动脉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合并深部组织及骨外露创面9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加植皮修复手掌背软组织缺损

    作者:梁高峰;智丰;滕云升;赵玲珑;石宇;贾晶;于学军;向胜涛;许平安

    临床上高能量机器冲压伤导致的手掌、背软组织缺损比较常见,创面多不规则,往往包含多根掌骨骨折,合并肌腱、血管、神经损伤.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们对15例机器挤压伤导致手掌、背软组织缺损患者,急诊行清创,骨折固定,修复肌腱、血管、神经,VSD覆盖;3~5d后行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加植皮修复创面,获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7~48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均为机器冲压伤,均合并多根掌骨骨折,11例合并多发伸肌腱断裂,4例合并指固有神经、血管损伤,2例伴屈肌腱断裂及手内在肌损伤.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0~ 11.0 cm,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0~7.0 cm.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携带股前外侧皮瓣面积为4.0~13.0 cm,携带肌皮瓣面积为4.0~8.0 cm.

    关键词:
  • 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鸡腱鞘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超前;温树正;王继宏;樊东升;郝增涛;景尚斐;王永飞

    目的 评估猪小肠粘膜下层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取成年雄性来亨鸡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切除鸡右足第3趾Ⅱ区的腱鞘1.0 cm,采用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为实验组(B组),腱鞘缺损原位修复为对照组(A组),不修复为腱鞘缺损组(C组).术后4周,3组均行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测定、肌腱滑移距离(tendon sliding distance,TSD)测定、HE染色组织学观察、Nyska法粘连度评定、腱鞘滑膜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腱鞘滑膜细胞计数,从而评价猪小肠粘膜下层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结果 术后4周,TAM测定:A组为143.33±20.93,B组为142.72±16.16,C组为105.78±8.97;TSD测定:A组为1.12±0.12,B组为1.11±0.11,C组为0.99±0.11;Nyska法粘连度评分:A组为0.50+ 0.51,B组为0.72+0.57,C组为1.89+ 0.76;滑膜细胞计数:A组为119.33±33.55,B组为91.50±21.88,C组为33.17±22.41.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可见A、B两组肌腱与腱鞘之间的空隙较C组明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可见A、B组大量滑膜细胞,明显多于C组.结论 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缺损的腱鞘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

  • 有创测压装置测量骨筋膜室压力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生杰;王秀会;陆耀刚

    目的 探讨使用有创测压装置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血压计袖带压迫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分别使用有创测压装置及Whiteside法测量实验动物造模前后的骨筋膜室压力.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种测压方法的测量结果.使用Whiteside法和有创测压装置对健康成人胫前筋膜室压力进行测量.使用有创测压装置对临床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筋膜室压力进行测量,指导临床上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使用Whiteside法测量造模前实验动物的骨筋膜室压力为(9.35±1.11)mm Hg(1 mm Hg=0.133 kPa),使用有创测压装置测出的压力为(9.25±1.12)mm Hg,P=0.428> 0.05,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相关系数ICC=0.973,认为两组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使用Whiteside法测量造模后实验动物的骨筋膜室压力为(29.95±2.17)mm Hg,使用有创测压装置测出的压力为(30.15±2.21)mm Hg,P=0.359> 0.05,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相关系数ICC=0.980,同样认为两组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使用Whiteside法测量受测者的小腿胫前筋膜室压力为(17.28±1.78)mm Hg,使用有创测压装置测量结果为(17.45±1.73)mm Hg,P=0.273> 0.05,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相关系数ICC=0.986,认为两组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另外,使用有创测压装置测量11例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患肢以及健侧肢体的筋膜室压力,并监测患者血压,对比患侧及健侧肢体的骨筋膜室压力差异并计算患者△P(舒张压-筋膜室压),指导临床诊疗.结论 使用有创测压装置与Whiteside法测量实验动物及健康成人志愿者的骨筋膜室压力结果一致,且前者可更准确地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具有推广价值.

  • 上臂远端内侧尺神经鞘瘤一例

    作者:宋杰;杨胜相;王再岭;周文升;程琦杨

    患者 男,40岁,10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内侧出现一黄豆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无压痛,未在意;随时间增长,肿物渐大,质硬,近3个月局部触之麻木、疼痛.专科检查:右上臂远端内侧可触及约3.5 cm×2.0 cm椭圆形肿物,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局部压痛,Tinel征阳性,小指及环指尺侧感觉麻木,末梢血液循环良好.MRI示:右上臂中段内侧皮下与肌肉之间约13.5 mm×24.0 mm异常信号影,在T1略低于肌肉信号、在T2呈高信号改变、边缘光滑,考虑为右上臂远端内侧囊肿.肌电图示:右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入院诊断:右上臂囊肿.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尺神经局部椭圆形灰白色结节,包膜完整,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显微镜视下用显微剪剪开神经外膜,仔细分离并牵开部分神经束,充分、完整剥离肿物,终见肿物两端各有一束约0.5mm神经束相连,剪断相连的神经束,取出肿物后用10-0缝线端端缝合切断的神经束及神经外膜.病理检查示:右上臂神经鞘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7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的再植治疗

    作者:张荣峰;张福田;孙新君;江海廷

    目的 探讨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的损伤特点、再植的适应证及治疗要点.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具有再植条件的49指套脱伤指体进行再植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49指再植存活43指,成活率87.8%.再植指体外形、功能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5~8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9指,良17指,中5指,差2指;优良率83.7%.结论 对于远端软组织完整、具备再植条件的患指,应以再植术为佳治疗方案.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李永军;梁炳生;陈魁胜;崔彦明;古云芝;刘刚;石娜;石慧征;史志强

    目的 探讨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4年3月,对12例指端皮肤缺损的患者,在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同时,采用甲床游离移植修复甲床缺损,2~3周内行髂腹股沟皮瓣断蒂和指端整形术.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甲床移植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手指外观无臃肿,指甲生长平坦,畸形不明显.结论 采用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甲床 移植
  •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作者:王鑫;赵亮;高广辉;赵风林

    目的 探讨利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20例桡骨颈骨折患儿,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应用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4周后去除外固定并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 14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8~ 10周,无畸形愈合,无桡骨头缺血坏死,无骨骺早闭.肘关节无内、外翻畸形,且屈伸、旋转活动恢复良好.结论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损伤小、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病因探讨

    作者:傅尚俊;杨晓东;杨锦;周阳;陈逸民;何华斌;唐永丰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病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0例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患者出现术后静脉危象,手术探查6例重新吻合回流静脉,3例同时吻合动脉和静脉,1例术中改行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5例皮瓣经过探查完全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2例探查无效,皮瓣完全坏死,行其他皮瓣修复创面.结论 尽早发现静脉危象,尽早手术探查能明显提高游离股前外皮瓣静脉危象的成活率.

  • 带血管蒂桡骨膜瓣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伴坏死

    作者:何腾峰;马云淼;沈华松;朱金柯;郦志文

    目的 评价带血管蒂(第1,2伸肌腱鞘支持带上动脉或第2,3伸肌腱鞘支持带上动脉)桡骨膜瓣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伴坏死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对7例舟状骨陈旧性骨折伴坏死患者,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治疗.其中舟状骨近侧坏死5例,全舟状骨坏死2例.1例伴有舟骨弓背状畸形及嵌入体背伸不稳(DISI),2例伴有桡骨茎突关节炎.术后随访愈合及存活时间,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工作恢复情况.结果 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术后MR及X线片复查,所有舟状骨骨折均获得愈合,死骨存活.所有患者腕部疼痛改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到100%.结论 带血管蒂桡骨膜瓣治疗舟状骨骨折不愈合伴坏死操作方便,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先天性上肢巨大血管瘤伴广泛动静脉瘘一例

    作者:张娇娇;宋良松;王阳;张志新

    患者 男,15岁,因左上肢广泛搏动性肿物伴肢端坏死、心悸2年于2014年7月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被发现左手肿胀,未予系统治疗.随年龄增加,左手肿胀逐渐加重,于7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左上肢动静脉瘘伴左手血管瘤,予硬化剂栓塞治疗.术后未见明显好转,并逐渐出现左手指端缺血性坏死.2年前出现左上肢广泛弥漫性搏动性肿物,局部皮温增高,皮下浅静脉扩张、迂曲(图1),左腕及肘部可触及震颤并闻及杂音;左手五指指端不同程度干瘪伴指端缺血坏死,并出现心率加快(> 100次/min),心悸症状.曾于当地医院行左上肢血管造影示:动脉期左侧锁骨下动脉及腋、肱、桡、尺动脉明显扩张,前臂可见明显增粗的头静脉,手部可见团状显影;静脉期头静脉、贵要静脉明显迂曲扩张,肘部、前臂及手弥漫性血管网影(图2).心电图示:T波改变(Ⅱ、Ⅲ、avF、V3-V6、T波倒置、双向).诊断为左上肢多发动静脉瘘伴左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入院后在局部麻醉下行左上臂肱动脉结扎术,于上臂上段沿上臂内侧中线行纵形切口,分离腋部血管神经束,见腋动脉及肱动脉异常粗大,肱动脉直径约3 cm,可见略增粗的肱深动脉发出处,于其分叉远侧血管夹夹闭肱动脉主干,2 min内患者心率由110次/min降至80次/min,左上肢迂曲浅静脉明显塌陷.维持该状态20 min,未见明显改变,指端血运同术前.以7-0慕斯线相隔约1 cm将肱动脉给予两段结扎.充分止血后关闭创口.

    关键词:
  • 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钱俊;芮永军;张全荣;张志海;吴权

    目的 探讨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9例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患儿,采用切除两个复拇指中间的部分皮肤、软组织、指甲及多余指骨,保留一侧复拇指的指骨,形成主要侧带指骨及大部分甲床,副侧带一侧甲沟、部分指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瓣,两部分组合形成一个有完整指甲的拇指,并重建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术后拇指使用支具固定3周.结果 术后所有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5~18个月,平均12.7个月,矫形拇指指甲生长正常,指甲中间无明显的裂隙形成,指腹饱满,外形与健侧拇指相似,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同健侧.结论 本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合并后的拇指指甲两侧甲沟完整,指体饱满,外形明显好于仅单纯切除一侧复拇指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方法.

  • Poland综合征合并畸形的形态学特征及治疗策略

    作者:马炜;田文;赵俊会;田光磊;郭阳;于龙彪;刘波;殷耀斌;钟文耀

    目的 研究和总结Poland综合征手和胸大肌以外的畸形临床形态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0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1例Poland综合征患者资料,对Poland综合征手和胸大肌以外的畸形进行定性的研究和总结,并探讨各类畸形的治疗方法.结果 91例中有85例发现存在除手部和胸部以外的畸形,其中71例存在2种或2种以上合并畸形.共发现12种合并畸形,前三位者分别为乳头发育异常、肋骨发育异常及锁骨短小畸形.结论 Poland综合征并非一局限性先天畸形,除手部和胸大肌畸形外,还有很多其他部位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功能.要求手外科医师对Poland综合征可能出现的形态学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才能及时发现这些畸形,从而联合相应科室针对不同性别的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及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先天性指深屈肌起点异常致中环小指渐进性屈指畸形的诊治

    作者:任洪军;熊革

    目的 探讨因先天性指深屈肌起点异常造成的中环小指渐进性屈指畸形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2例因先天性指深屈肌起点异常造成的中环小指渐进性屈指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异常屈肌起点的切断和部分指屈肌起点滑移的方法,术后第2天即开始主动屈、伸指功能锻炼结合背伸牵引支具预防再挛缩,术后疗效评估包括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 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至后随访日均能在腕关节背伸20°位,中环小指主动充分伸直,患手握力达到对侧的80%~90%,2例患者对手术疗效均表示非常满意,未见屈指畸形的复发.结论 对于无明显外伤所致的中环小指渐进性屈指畸形,如果在影像学检查中明确有尺骨近端的朝向远端的骨赘形成,则要高度考虑先天性指深屈肌起点异常的可能性,可采用切断异常束带+指屈肌起点松解滑移的手术方式,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可取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手外科青年高峰论坛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会议纪要

    作者:张友乐;李文军

    2015年5月15日至16日,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地区委员会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手外科青年高峰论坛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会议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四楼学术报告厅圆满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全体成员以及118位华北地区青年委员、医疗设备参展单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手外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键词:
  • 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李培岭;张斌青;刘玉珂;冀一帆;叶艳君;郭会利

    目的 探讨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MRI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21例病理确诊的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MRI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1加权像(T1ⅥI)表现为等信号13例,均匀低信号5例,等低混杂信号3例;T2加权像(T2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16例,不均匀等低信号3例,高信号2例;14例肿瘤边缘可见线状完整或不完整低信号影,7例相邻骨质压迫性吸收.其中15例患者行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明显均匀强化4例,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结论 局限型GCCTS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于发现特异性含铁血黄素信号和确定病变范围具有独特优势,是目前诊断局限型GCTTS的首选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雁;黄海;芮永军;杨通;赵刚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sonography,CDS)在小儿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对我院16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患儿,修复小儿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小腿部2例、手与前臂8例.年龄16个月至12岁,缺损面积6.0 cm×9.5 cm~ 8.0 cm× 14.0 cm.术中观察CDS术前定位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的准确性.结果 16例患儿股前外侧皮瓣优势穿支定位准确且被术中采用,2例术中另外发现更优势穿支并采用,CDS术前定位符合率87.5%;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经3~15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和质地良好;供区14例直接关闭缝合,2例通过部分植皮.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小儿股前外侧皮瓣穿支术前定位较为理想的定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高频超声在诊断儿童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为;李旭;易文鸿;吴伟平

    目的 探讨诊断儿童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方法 急诊对24例难复性单侧桡骨小头半脱位儿童(年龄1~5岁)行双侧肘关节多切面高频超声及X线检查,6例行MR检查,并与健侧对比,观察不同超声切面患侧桡骨小头相对于肱骨小头的位置变化关系.结果 肘关节X线检查均未检出桡骨小头半脱位,高频超声检出桡骨小头半脱位24例,均伴有关节腔积液,MR检出6例,伴有关节腔积液者4例.结论 在儿童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断方面,高频超声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片,与MR检查相似;尤其是前区桡侧纵切面、外侧区纵切面在急诊无创检查儿童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腕关节镜下带线微型骨锚钉重建舟月骨间韧带的三维影像动力学研究

    作者:任汉儒;谢仁国;刘佳佳;邢树国;王古衡;茅天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舟月骨间韧带损伤的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及三维坐标系统分析其效果.方法 对6例新鲜冰冻的腕关节标本分别在舟月骨间韧带切断前、后和锚钉修复重建韧带后,CT扫描,收集数据.每个实验阶段的CT扫描共分7个体位,分别为腕关节中立位,掌屈20°、40°、60°,背伸20°、40°、6°.根据CT扫描的数据对腕关节舟月骨进行三维重建并运用三维坐标系统分析,比较舟月骨质心的距离变化和舟骨不同位置时相对于其中立位的位移变化.结果 切断舟月韧带后舟月骨质心的距离在腕关节中立位,背伸20°及背伸60°时比切断前增宽,但通过修复重建舟月骨质心间距离缩小.切断舟月骨间韧带后,舟骨在背伸时有明显的背侧移位缺失.结论 尸体研究表明腕关节镜下运用带线锚钉修复舟月韧带损伤操作可行,达到动力学重建效果.

  • 纪念《中华手外科杂志》创刊30周年

    作者:顾玉东

    1985年10月30日,《手外科杂志》创刊号发行,我国手外科创始人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澍寰院长写了发刊词.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对手外科医生提出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术,如何掌握手术适应证,如何正确对待显微外科技术、重视康复动能训练,后指出创办《手外科杂志》目的是及时普及知识、交流经验、评论偏差和提倡医德.1991年4月,《手外科杂志》由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期刊公开发行.1993年纳入中华系列杂志,改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

    关键词: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