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一蒂双足趾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复合性手创伤

    作者:徐雷;寿奎水;徐建光;芮永军;李向荣;张全荣;许亚军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复合性手创伤的方法。方法 1995年始,对12例复合手外伤均采用一蒂双足趾组织移植修复;其中用改良甲瓣加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4例,指、第二足趾双趾腹皮瓣移植修复6例,足背皮瓣加趾趾腹皮瓣移植修复2例。急诊一期修复5例,延迟修复4例,二期修复3例。术后均经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 12例的皮瓣及再造指全部成活。2例(足趾、皮瓣各1例)在术后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术后1年随访,再造指外观良好,TAM平均为140°,指腹二点分辨觉平均为8 mm。再造指对掌、对指正常3例,轻度受限1例。移植皮瓣无明显臃肿,二点分辨觉平均为12 mm。结论一蒂双足趾组织移植只吻合一套血管系统,供养两块组织,手术简便、安全、实用。保证移植组织的双套供血回流系统,及保持虎口、指蹼间的正常跨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86例上肢腱鞘巨细胞瘤长期随访结果

    作者:李淳;韦加宁;赵俊会;田光磊;田文;朱瑾;潘勇卫;李玉成

    目的了解腱鞘巨细胞瘤的性别、年龄、职业、肿瘤生长部位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60年至1999年期间86例上肢腱鞘巨细胞瘤住院病人的病史,并就其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发年龄为21 ~ 30岁,占33.7 %。男女性别比基本为1∶1,无统计学意义。发病部位右手(60.5 %)明显高于左手(39.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佳治疗方案,对病理检测结果为生长活跃的肿瘤患者应做局部扩大切除术。

  •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作者:陈振光;张发惠;陈秀清;谭金海;余国荣;喻爱喜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旋肱前血管内、外侧降支,肱血管肌间隙支,桡侧副血管和骨间返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临床施术36例,效果满意。上述5种骨膜瓣移位术均各有其适用范围。结论旋肱前血管外侧降支肱骨上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近端;旋肱前血管内侧降支肱骨中段骨膜瓣是修复肱骨上段的理想供区,肱血管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血管肱骨下段骨膜瓣适于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血管尺骨上段骨膜瓣逆转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部。

  • 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杨大平;徐学武;鲁世荣;韩雪峰;郭铁芳

    目的评价应用微型骨锚( mitek bone anchor)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将40指(10只手)新鲜冷冻手指分成对照组(丝线缝合)和骨锚组(骨锚),各组手指被固定到力学装置(Instron 1 000 测定仪)上经过张力实验直至拉断被修复的肌腱为止,记录拉断峰值和拉断机制。临床应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5例。结果平均拉断张力骨锚组为24.5 N ± 1.2 N(± s,下同),对照组为20.8 N ± 1.9 N,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 8.42, P < 0.01)。5例术后随访2 ~ 6个月,指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比传统的缝合固定技术更安全可靠。

  • 改良Mayer手术22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光磊;韦加宁;赵俊会;张友乐;李庆泰;郑纬

    目的探讨影响改良Mayer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2例改良Mayer手术的结果,与文献报告做比较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 ~ 6年,2例腋神经损伤者功能恢复正常。20例臂丛神经损伤者中,6例肩外展> 60°,8例为30°~ 60°,6例< 30°;8例前屈 > 60°,6例30°~ 60°,6例< 30°。结论手术疗效不理想,可能是移植髂胫束过长,斜方肌滑程有限、无力稳定关节所致。肩周残存肌肉多,持久的功能锻炼可增进功能恢复。

  • 组合组织移植在修复手毁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谢庆平;徐润龙;石仕元;曾林如;汪宇驰

    目的介绍应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手毁损伤及重建手部分功能的疗效。方法对5例手毁损伤患者,应用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第二、三足趾,及股前外侧皮瓣、腹直肌皮瓣等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手部大面积创面及重建拇手指。结果所有移植组织均成活,重建后的手功能平均值比术前平均增加40 %。结论组合组织移植具有一期修复手部创面并同时重建手功能的优点,是治疗手毁损伤的较好方法。

  • 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对指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陶泉;程安龙;张锦章;陈东;姜佩珠;曾炳芳

    目的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的疗效。方法对19例35个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在急诊直接对端修复后第1 天立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术后3个月,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优32指,良3指,优良率达到100 %。按Lovett法评定肌力,M4 ~ 533指,M3 2指。结论屈肌腱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 冷冻干燥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子清;李文翠;杨延军;谌丰;袁雪光;马立峰;涂清华

    目的探讨用冻干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0年6月间,应用冷冻干燥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25例32指,屈肌腱缺损15例19指,伸肌腱缺损10例13指。移植腱缝合方法均采用改良Kessler法。指屈肌腱缺损者,移植腱的缝合口选择在Ⅱ区外,A2滑车缺损者在移植肌腱的同时重建滑车。术后进行早期功能训练。18例因肌腱粘连作二期粘连松解术。疗效评定采用TAM评定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 ~ 21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达优者24指,良5指,可3指,优良率为90 %。结论经冷冻干燥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用于临床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同侧C7神经根移位后对其支配肌影响的初步观察

    作者:薛锋;蔡佩琴;顾玉东;陈德松

    目的观察C7神经移位后对C7神经根所支配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1996年2月至2000年2月,对7例臂丛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患者,均采用同侧C7神经根(全部)移位修复;并观察手术前、后背阔肌、肱三头肌及指总伸肌肌力及肌电的变化。术后1周7例,术后4个月6例,术后1年5例进行了肌力测定及肌电检查。结果术后1周背阔肌、肱三头肌及指总伸肌的肌力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多在1级以内。肌力的下降均呈可逆性,术后4 个月三块肌肉的肌力均已恢复正常。术后3个时间组三块肌肉CM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潜伏期和术前比无明显影响。结论臂丛上干损伤采用同侧C7移位后,供区背阔肌肌力下降明显,肱三头肌次之,指总伸肌小。

  • 肱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Raynaud病

    作者:王书平;宋将;苏长征;葛庆霞

    目的介绍治疗雷诺氏病(Raynaud disease)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 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对18例确诊为雷诺氏病的患者,采用双侧肱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17例术后随访1年6个月~ 8年7个月,1例失访。结果 15例的症状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复发。结论肱动脉外膜剥脱术的主要作用是阻断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支配,解除血管痉挛的发作基础,增加血流量而缓解症状。

  • 带指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乐乐;杜延;樊建军;常振华;王恩峰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较为常见,由于需要恢复指腹的感觉功能,故应选择可携带神经的皮瓣进行修复。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带指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62例,术后指腹的感觉恢复比较满意。

  • 断指再植后怕冷后遗症的原因分析

    作者:林浩;张成进;丛海波;侯海涛;王祝民

    断指再植后怕冷是常见的后遗症,冬天该手指必须带手套,若在室外时间稍长,患指色泽可变苍白或青紫,在保温后可缓解。程国良等[1]指出,该后遗症的发生率达37.3 %。1989年至今,我院行断指再植成活589例,术后发生后遗症者197例,现就其与断指缺血时间、血管吻合数目等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原因。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固定后致尺神经麻痹

    作者:刘自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引起尺神经麻痹并发症的少见。目前国外文献仅有几组报道,在治疗上存在着争论[1-3]。1984 ~ 1999年,我院共收治16例,现就其治疗方法及结果作一报道。

  • 指固有神经血管蒂指背皮瓣旋转推进修复远节指腹缺损

    作者:李宗宝;孙文海;李丽;李强;王文德;赵风林

    2000年1月~ 2000年10月,我们应用一侧指固有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旋转推进修复同指远节指腹缺损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第一掌背动脉转位在断掌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王献伟;谢振军;荣卫华;孙华伟

    掌中型断掌,其离断部分在掌骨,拇指较短,故离断部位多位于掌指关节附近。常为刀切伤和冲压伤所致。掌心及掌浅弓常被破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已分成数支指总神经及其肌支,伤后的修复比较复杂[1]。2000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第一掌背动脉转位吻合断掌中的拇桡掌侧动脉8例,断掌再植后全部成活。

  • 自体肋骨移植治疗掌指骨骨干肿瘤

    作者:孙明举;钱叶普;王岩;唐佩福;廖轶铭;许笑彬;陈宁;唐建军

    1991年3月~ 1999年12月, 我们对掌、指骨骨干肿瘤21例,采用肿瘤段切除自体肋骨移植术,术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 95 %乙醇浸泡异体肌腱移植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袁永健;杨文龙;徐旭纯;王丹;闵继康

    临床上单根肌腱的缺损,多用自体肌腱移植。但如多条肌腱缺损的修复,因限于供肌腱的来源有限而不能全部修复。杨文龙等[1]采用95 %乙醇浸泡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取得成功,为多条肌腱的修复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1994年7月~ 1999年1月,本院共用酒精浸泡的异体肌腱为30例肌腱缺损患者进行了移植手术,术后随访2年,疗效满意。

  • 中指及环指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红卫;杨国栋;李强;毛文华

    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优缺点。Yuichi等[1]、夏双印等[2]曾报道过手指背侧皮瓣的应用,虽则优点较多可仍是以指固有动脉为血管蒂的。1993年颜玲等[3]报告了筋膜蒂皮瓣长宽的比例大可达到2.5∶1至3∶1,对修复手指中、近节掌侧皮肤的缺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手指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作者:钱保生;杨琼涛

    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我院共收治3例手指恶性黑色素瘤。3例在发现手指出现黑斑后,均未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 手部皮肤脱套伤的原位再植

    作者:曾明灿

    手部皮肤脱套伤是严重的手损伤,目前处理方法有脱套皮肤吻合浅静脉后回植,皮瓣近端修薄后回植等。1997 ~ 2000年,我院共诊治6例,疗效比较满意。

  • 足背双叶皮瓣加前臂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严重手外伤

    作者:吴琳;徐伟;宋良玉;康久杰

    合并多指皮肤缺损的手外伤,其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一期采用多个皮瓣组合移植的修复方法,能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1999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足背双叶皮瓣加前臂双岛状皮瓣,一期移植修复手部多处软组织缺损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转化生长因子 - β1对肌腱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尉;朴英杰;何恢绪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 β1)对人胚腱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3H - TdR 掺入法观察TGF - β1对人胚腱细胞的DNA合成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TGF - β1对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PI值(S + G2M)的影响。结果在0.5 %胎牛血清条件下TGF - β1可刺激腱细胞增殖, 其作用在0.5 ~ 10 ng/ml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增强, 当剂量为10 ng/ml 时,促DNA合成作用达到饱和。10 ng/ml TGF - β1作用36 h时开始增殖显著,并可持续到72 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在TGF - β1作用下,G0/G1 %呈降低趋势,而S %呈升高趋势,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PI值也呈升高趋势,尤以5 ng/ml 以上浓度时为显著。结论 TGF - β1可能通过促进腱细胞增殖参与肌腱的修复。

  • 雪旺细胞种于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构建自体人工神经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峥嵘;程飚

    目的设计并构建一种新型的神经引导导管。方法将兔雪旺细胞种到用成粘蛋白多孔医用组织引导的再生胶原膜支架培养2周后,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雪旺细胞吸附、生长迁移情况;以雪旺细胞胶原膜管的形式植入体内,观察它诱导神经再生的能力。结果成年兔雪旺细胞在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生长良好,并均匀分布于支架表面,且基质分泌旺盛。体内模型发现神经已通过移植物长入远端,胶原膜已吸收。结论雪旺细胞可以在多聚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得到扩增,种有雪旺细胞的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导管可以形成一个诱导神经轴突再生的微环境,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具有人工神经的基本特性,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长段神经缺损提供了研究基础。

  • 用自体骨膜包裹肌腱 - 松质骨匀浆复合体为月骨替代物的实验研究

    作者:孟钊;邵新中;张桂生;周君琳;张克亮;凌彤;陈燕

    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包绕肌腱 - 松质骨匀浆复合体植入动物关节腔后组织形态学改变,为替代月骨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新西兰白兔45只,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骨膜组、复合体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5只兔。将上述三种植入物分别植入兔膝关节腔内。术后3、6、12、16及24周取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并测量CT值。结果对照组呈玻璃样变性,形成片状瘢痕。骨膜组和复合体组均有软骨和骨形成,但后组尤为明显,标本CT值经统计学方差分析组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骨膜包绕肌腱 - 松质骨匀浆复合体在骨膜、松质骨匀浆诱导下可形成大量骨和软骨,具有较好支撑作用,可用作月骨替代物。

  • 生物膜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对比研究

    作者:邵新中;俞广;于亚东;龚志鑫;陈燕;张桂生

    目的研究生物膜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及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探索促进神经再生的方法。方法将兔的胫神经切断后作端端缝合,缝合口分别用生物膜、静脉包裹;己丁糖、强的松龙涂抹及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后2、4、10、16周行肉眼观察及光镜检查。术后第16周行电镜、电生理、轴突图像分析等检查。结果生物膜在瘢痕床上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止瘢痕对修复段神经的压迫、粘连和固定。己丁糖和强的松龙也有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三者优于静脉包裹和单纯缝合组。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术中使用生物膜、己丁糖、强的松龙处理神经缝合口,能有效地防止周围神经粘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 坐骨神经损伤对背根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文捷;周跃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条件性损伤后对背根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手术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n = 5);坐骨神经压榨伤组(B组,n = 20); 坐骨神经切断组(C组,n = 20)。B、C两组又按术后3 d,2周、1个月和2个月取材时间分为4个时间组,每组5只大鼠。各时间组取鼠的L5背根神经节后,以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数,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 - 2和Bax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B、C两组伤后3 d时未检出凋亡细胞;B、C两组的细胞凋亡率在伤后2周达到高峰,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C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B组。背根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 - 2及Bax的表达,伤后2周达到高峰。B组中Bcl - 2和Bax的表达呈现从低到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的规律;而C组的表达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结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 - 2和Bax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细胞凋亡的调节。外周神经的不同损伤方式对背根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同。

  • 大隐静脉动脉化游离隐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智;刘双意;谭宏昌;陈航;廖进民;康毅;曾荣

    目的为临床应用带血管蒂的隐神经移植提供解剖学及动物实验依据。方法用墨汁灌注6侧成人新鲜尸体下肢,乳胶灌注36侧成人尸体下肢后,解剖并观测隐神经及其营养血管。选用国产成年狗,分成大隐静脉动脉化神经移植组、吻合动静脉组、不带血管组和不吻合血管组,每组10只狗,观察四组神经移植后的结果。结果隐神经自深筋膜穿出至内踝高点的全长为(38.19 ± 2.06) cm。隐神经上段由隐动脉营养,中、下段由胫后动脉的肌间隔穿支及跗内侧动脉营养,各营养血管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回流静脉与大隐静脉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汇入大隐静脉。隐神经大多数位于大隐静脉后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静脉蒂动脉化隐神经移植与吻合血管游离神经移植,在神经再生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明显优于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结论隐神经可形成以隐动脉为血管蒂的神经移植,也可以形成以大隐静脉动脉化的隐神经移植,手术操作简便易行,为长段神经缺损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供区。

  • 建立经胸切取膈神经全长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动物模型

    作者:邓剑平;张高孟;顾玉东;王涛;张丽银;李继峰

    目的建立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经口气管插管,运用动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开胸切取左侧膈神经远端,然后从左侧第2肋间抽出,再与左侧正中神经指深屈肌肌支作直接缝合。结果 10只大鼠全部存活,于术后21 ~ 35 d起都出现与呼吸节律同步的屈腕、屈指动作。结论该实验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可重复性好。为临床开胸切取胸腔内膈神经全长作神经移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 旋后肌变性致骨间后神经卡压征一例报道

    作者:赵淑清;吴家辅;刘燕;柳维平;王建祥

    患者女,15岁。患者于记事起就发现左手3 ~ 5指屈曲畸形,不能伸指。2年前来本院就诊。局部检查发现:左侧伸腕时无力并伴有桡偏,3 ~ 5指不能主动伸指。拇指外展无力,拇、示指伸指基本正常。

  • 小儿撕脱性拇指离断冷冻后再植一例报道

    作者:李晓林;康志学

    患儿男,8 岁。2000年2月24 日因车祸致左拇指撕脱性完全离断,于伤后4 h入院。入院前3 h,患儿家长为低温保存断指而将冰块与断指一同放入保温瓶中带至我院。入院时检查断指已僵硬,创缘不整齐,拇长屈肌腱连同肌腹全部从前臂抽出,长约15 cm;指神经从近端抽出长约2 cm。X线片示断指从近节指骨基底部离断。将断指置于室温下约15 min后指体解冻,恢复正常硬度。急诊行断指再植术。

  • 静脉动脉化再植全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成功一例报告

    作者:江起庭;方小飞;秦祖峰;张咸中

    1994年周礼荣等[1]和1998年潘昭勋[2]应用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或指尖获得成功。1999年田立杰等[3]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切割性全拇指离断成功。2000年11月7日收治1例全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成功。

  • 拇长展肌腱填充的第一腕掌关节成形术

    作者:刘会仁;高顺红;高建华;张文惠

    1996年3月~ 1999年4月,我科应用大多角骨切除、拇长展肌腱填充的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术后随访1年和4年,效果满意。

  • 桡骨延长治疗Bayne Ⅲ型先天性桡侧拐棒手一例报告

    作者:曲巍;张卫国;石田治

    治疗桡侧拐棒手的关键是既要达到矫正腕关节桡屈畸形的目的,又要不影响伤肢的功能及发育,目前国内外均尚无满意的方法。对Bayne Ⅲ型即桡骨部分缺如的先天性桡侧拐棒手,我们作了桡骨延长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作者:尹大庆

    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异体组织储备方式、保存方法的改进以及检测手段的先进和严密,使异体肌腱在临床上取得与自体肌腱移植近似的效果;并具有容易获取、不增加切口等优点。目前对异体肌腱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日益增多,均取得了重要的经验。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出台半月刊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矫形外科
  • 手部皮肤结核误诊六例报告

    作者:彭旭光;曹寿元;刘克斌;李五洲;徐双迎

    手部结核临床少见,而手部皮肤结核则更少见,临床误诊率较高。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6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皮肤结核。

  • 指伸肌腱变异一例报告

    作者:王传忠;徐清平

    患者男, 20岁。右腕部正中神经损伤后致拇外展功能丧失1年,于2000年11月入院作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外展功能)。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