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중화수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54X
  • 国内刊号: 31-16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491
  • 曾用名: 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顾玉东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术中的应用

    作者:严力军;陆新颜

    目的 探讨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20例,年龄18~70岁,平均36.5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2个月.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患侧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平均为(122.5±25.4)°.患侧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平均为(168.5±10.6)°.Mayo评分平均为(90.1±8.3)分,优良率90%.结论 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能提高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术后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降低肘关节复杂性损伤的致残率.

  • 皮肤紧张度评估在并指分离不植皮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文莉;田晓菲;邱林;傅跃先;刘燕;袁心刚;肖军;李天武;陈伟

    目的 通过分析并指各节段皮肤的紧张度以探讨常见并指分离不植皮技术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并连皮肤紧张度分段评估法分析38例未植皮并指病例术前的皮肤紧张度以及与有无并发症的相关性,得出常见不植皮并指分离技术的适应证,并应用于10例完全性并指畸形的手术,以验证该适应证的临床可行性.结果 38例回顾性分析病例,有2例出现末节皮肤部分坏死导致甲上皮歪斜,1例发生甲侧襞凹陷,这3例按并连皮肤紧张度分段评估法判断,其末节均不适合不植皮的设计.10例前瞻性应用病例,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设计,术后手指形态及功能均正常.结论 术前采用并连皮肤紧张度的分段评估法可以预判不植皮的并指分离技术的适应证并指导手术设计.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小儿扳机拇的对比研究

    作者:祝斌;竺枫;李斯宏;张健;田敏涛;王欣

    目的 评价小儿扳机拇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定切开或切除A1滑车哪一种手术效果更好.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5年5月,对147例扳机拇患儿(平均年龄32.3个月),根据A1滑车的处理方式分为切开组和切除组,进行短期的术后随访和长期的电话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拇指的活动范围.结果 切除组和切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1和10.4 min(P=0.1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总复发率25%(切开组1.3%,切除组3.7%,P=0.17),97.5%的拇指获得优或良的活动范围(切开组98.7%,切除组96.3%,P=0.17),两组均无长期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开或切除A1滑车是治疗小儿扳机拇安全有效的方法.

  • 高频超声诊断拇长屈肌腱腱鞘炎

    作者:朱文斌;陈红雁;李雪芹;邢丹谋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方法.方法 临床诊断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患者60例,成人组46例50指,儿童组14例18指,另选正常成人50例,左右手共100个拇指;儿童50例,左右手共100个拇指作为对照组,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改变,并分别测量拇长屈肌腱掌指关节水平与同侧大鱼际肌中点处横截面积的比值.结果 成人患者拇长屈肌腱掌指关节水平与同侧大鱼际肌中点处横截面积比值为1.840±0.5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患者横截面积比值为3.032±2.2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与儿童对照组间该比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长屈肌腱掌指关节水平与同侧大鱼际肌中点处横截面积的比值可以客观反映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病理改变,排除了因不同年龄段生长发育或力量活动对屈肌腱个体差异的影响,为高频超声诊断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 手部肉芽肿性血管瘤的分型及治疗策略

    作者:钟文耀;田文;李淳;赵俊会;田光磊;郭阳;殷耀斌;马炜

    目的 探讨手部肉芽肿性血管瘤的发病特点、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们共收治50例手部肉芽肿性血管瘤患者,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四型:宽蒂型、窄蒂型、微小病变型和血泡型,回顾性分析各型肿物的手术方法.结果 手术切除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需植皮修复创面,术后病理均明确为肉芽肿性血管瘤.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未见复发,切口愈合良好,植皮皮片全部成活.结论 手部肉芽肿性血管瘤发病特点显著,手术方法与肿物分型相关联.

  • 四肢痛风石的手术技巧及治疗体会

    作者:刘悦娇;黄东旭;李秀存;孙浩然;路来金;崔建礼

    目的 探讨四肢痛风石的手术切除技巧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自2009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对149例四肢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复查,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共84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年6个月至7年5个月,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对四肢外形满意,上肢受累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下肢关节承重无疼痛.结论 四肢痛风石患者一旦出现关节受累就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痛风石不仅减轻了机体尿酸盐的总负荷,降低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频率,更是改善肢体外形及关节功能的有效途径.

  • 锚钉韧带重建在经桡骨月骨周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亚东;邵新中;于晓飞;白延彬;王志鹏

    目的 探讨锚钉韧带重建在经桡骨月骨周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2月至2014年5月,我们对9例经桡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不同分型应用锚钉进行不同的韧带修复重建手术治疗,术后测量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复查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有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选用Mayo腕关节评分法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中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1例,其中3例X线片初始报告未做出正确诊断.术后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平均18个月.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结果:优3例,良4例,可2例.末次随访时患侧腕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09.4°,平均握力相当于健侧的84.2%.腕关节活动时仍有2例遗留轻度疼痛,1例出现月骨无菌性坏死,未出现骨不连及创伤性骨关节炎.结论 锚钉韧带重建治疗经桡骨月骨周围脱位,术后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经皮5.9mm全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谢林;徐文强;康然;席志鹏;顾军

    目的 将5.9 mm全内窥镜颈椎镜系统及其器械应用于腕管综合征的微创减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 本组共11例14侧,男3例,女8例;年龄36~ 56岁,平均49岁.右侧5例,左侧3例,双侧3例.采用5.9 mm全内窥镜的颈椎镜微创手术系统及双极射频,经皮局部麻醉下行腕管综合征微创减压术.术后3个月参照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上肢功能障碍指数(DASH)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3个月,1 1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完全消失,9例术前的夜间疼痛、麻木症状完全缓解.但大鱼际萎缩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平均DASH评分为13,平均BCTQ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5,功能等级评分为1.5.术后SF-36物理部分评分为40,精神部分评分为57.9例对术后结果满意,2例持中性态度(既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复发或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结论 经皮5.9 mm全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切口更小、手术适应证更广、麻醉风险低、术中安全性高、手术时间更短等优点.有必要设计出专门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全内窥镜及其手动器械系统,将更安全、更适合腕管综合征微创减压治疗.

  • 经皮肱动脉穿刺致正中神经损伤

    作者:杨蓊勃;蒋纯志;尹昭伟

    目的 探讨时部经皮肱动脉穿刺术导致正中神经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因肘部肱动脉穿刺致正中神经损伤的4例患者,年龄57~76岁,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为5d至1年,通过临床检查、超声、血管造影及神经电生理等证实.1例采用保守治疗,3例手术探查.结果 1例为血肿压迫,1例为血肿压迫合并神经直接穿刺伤,1例为假性动脉瘤压迫,1例为动静脉内瘘压迫,术后随访功能恢复不佳.结论 正中神经损伤是肘部肱动脉穿刺的一项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借助超声引导,规范手术流程,以及适当的术后处理有利于避免该并发症的产生,早期发现和及时的外科干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AO加压螺钉联合桡骨远端骨膜瓣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

    作者:赵晓航;胡德锋;胡振业;叶红禹;孙艺;马建安;易兵;徐鸿杰

    目的 探讨应用AO加压螺钉联合桡骨远端骨膜瓣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对17例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加压螺钉联合桡骨远端骨膜瓣进行治疗.腰部骨不连11例,近端骨不连6例;Herbert C型10例,D型7例;5例伴有近端骨折块缺血性坏死,2例伴有轻度桡骨茎突关节炎.骨膜瓣均以第1、2伸肌腱鞘支持带上动脉(1,2ICSRA)为血管蒂逆行转移.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CT等,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等情况.结果 术后17例获得6~20个月的随访,平均13.5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腕痛基本消失.按Krimmer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优11例,良5例,可1例.结论 AO加压螺钉联合桡骨远端骨膜瓣能促进舟骨骨不连的愈合,特别对HerbertC型、D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手部血管平滑肌瘤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小伟;黄必飞;陈艳;许拯国;王利宏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的良性软组织肿瘤,而发生于手部者更为少见.自2006年6月至2016年2月,我们共收治18例手部血管平滑肌瘤患者,从临床、影像和病理检查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手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关键词:
  • 人工真皮治疗手指甲床大面积缺损骨外露

    作者:陶忠生;王秋生;贾锐;赵伟超;赵宁

    外伤性甲床缺损骨外露临床常见,常用皮瓣移植、断层甲床移植、游离甲床移植及自体筋膜瓣移植等方法,操作复杂,有一定难度.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应用人工真皮治疗全指甲撕脱大面积甲床缺损骨外露患者12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2例15指,男7例,女5例;年龄18~65岁.机器挤压伤7例,铁门挤压伤3例,切割伤2例.合并末节指骨骨折6例9指.12例甲床缺损面积均大于甲板3/4,大小为1.2 cm×1.4 cm~1.6 cm×1.9 cm,甲床Ⅲ度缺损,末节指骨外露.

    关键词:
  • 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臂丛神经撕脱后神经再生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宁;王彦生

    目的 探讨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在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病毒转染的方法,将bFGF转染至BMSC,应用HE、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方法检测bFGF转染BMSC的效果及产物的表达.取60只SD大鼠,建立臂丛神经撕脱伤模型,实验组于臂丛神经撕脱伤回植部位注入转染bFGF的BMSC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入未转染bFGF的BMSC细胞悬液.于移植后2、4、6个月行肱二头肌取材,通过大体观察、肱二头肌湿重残存率、蛋白定量分析、肌细胞直径及横截面积、神经缝合口远端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等指标检测实验结果.结果 移植后2、4、6个月,实验组神经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而肌肉萎缩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取材时间的延长,肌肉萎缩的速度逐渐加快.结论 应用转染bFGF的BMSC注入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缝合部位后,可以促进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的周围神经再生,并延缓肌肉萎缩.

  • 桡动脉掌浅支缺如型腕横纹皮瓣改为静脉网状皮瓣成功一例

    作者:宋振有;方杰;李雅伟;王锦;刘斌;谢昌平

    患者男,41岁,因切料机挤伤致左手示、中、环、小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入院.专科情况:左示指末节指腹远端部分软组织缺损,甲床远端部分挫碎,骨外露;左中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可见肌腱外露;左环指近节指腹桡掌侧缘挫裂,沿近指间横纹环形向尺背侧缘挫裂,近指间关节横纹以远软组织缺损,创面约4.0 cm×2.0 cm,可见屈肌腱外露,甲板缺损,远端甲床部分缺损;左小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甲盖及甲床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手术方法:左手示、小指行残端修整术,中指指端软组织缺损行示指邻指皮瓣修复,环指设计腕横纹皮瓣大小为4.5 cm × 2.0 cm移植修复.

    关键词:
  • 手指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荣存敏;田光磊;郭阳;赵振国

    患者 男,35岁.10年前发现左小指近节掌侧隆起,于皮下可扪及直径5mm大小结节,无不适感,手指活动、感觉及血运无异常,未诊治.肿块缓慢增大,握持物体压迫肿块时有疼痛感,1d前出现左小指麻木,来院就诊.临床检查:左小指近中节掌侧见2.0 cm×1.5 cm×1.5cm椭圆形肿块(图1),表面皮肤无明显异常,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无波动感,小指尺侧感觉减退,Tinel征(+),手指末梢血运及伸屈活动可.MRI提示:左小指近中节掌侧软组织肿块,T1呈等信号、T2高信号,边界清,大小1.5 cm×1.4 cm×1.1 cm,指骨髓腔内未见异常信号灶(图2).增强成像:病灶明显强化.

    关键词:
  • 前臂尺神经鞘囊肿一例

    作者:张申申;王磊;郭卫中

    患者 男,61岁,因右手指麻木、乏力1个月,逐渐加重而住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内侧肿胀,右小指麻木,未理会,逐渐出现右环指一侧麻木,自觉手指乏力,手部肌肉变小,精细动作无法完成,夜间常麻醒.按压右前臂肿胀部位,右环、小指麻木感加重.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检查:右手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减退,轻度爪形手畸形.小鱼际群、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萎缩(++).

    关键词:
  • 腕管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致腕管综合征一例

    作者:马福元;潘俊博;吴春彪;卞正君

    患者 男,46岁,因左腕肿胀伴左手麻木半年余入院.患者半年余前发现左腕掌侧皮肤隆起,逐渐增大至拇指大小,并出现腕部肿胀不适,伴有左手桡侧三指半皮肤感觉麻木.临床检查:左腕掌部可触及局部隆起,边界不清,活动度差,Tinel征(+),左手拇指、示指、中指感觉减退,手指屈曲功能轻度受限,大鱼际肌轻度萎缩.B超示:左手腕掌部肌腱周围呈低回声.肌电图报告:左正中神经腕部以下受损.予以消肿、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手术治疗.

    关键词:
  • 示指指浅屈肌腱痛风结石致腕管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家庚;许玉本;魏登科;李刚

    患者男,45岁.右手麻木伴活动受限1年,加重4个月,于2016年1月入院.专科检查:右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减退,皮肤干燥,示指屈曲力量较健侧差,拇指外展、对掌功能受限,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肌电图提示腕管综合征.右示指近指间关节桡背侧及左外踝皮下可触及质硬包块,追问病史,患痛风近10年,血尿酸624 μmol/L.

    关键词:
  • 前臂正中神经伴行动脉断裂并发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作者:黄益楚;章伟祥;陈孝军;都巍;姬强明

    患者女,23岁,因右前臂剪刀刺伤肿痛出血1h入院.入院时感右前臂伤口处疼痛剧烈,呈持续性胀痛,活动前臂及右手疼痛加重,伴右手麻木感.入院后临床检查:右前臂中上段掌桡侧见长约1.0、0.5 cm两处小伤口,无活动性出血,前臂近段伤口处局部皮肤张力高,右手桡侧三指半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右手主被动活动时前臂疼痛加重,肢端血运尚可.

    关键词: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邱金旭;焦丹;杨冬艳;甄熙;史纪文

    患者女,23岁,左上肢多发肿物三年余.临床检查:双肩等高,左肩部、上臂内侧、前臂外侧、拇指尺侧、大鱼际区多发肿物,左手大鱼际萎缩,猿手畸形,肿物表面皮肤粗糙、可见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图1)、多处烧灼样瘢痕,少量突出瘢痕疙瘩;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质韧,前臂外侧近肘关节处肿物大约12.5 cm×1.2 cm,呈梭形,触诊明显压痛,反应过敏,叩诊肿物表面Tinel征(+);左手桡侧三个手指麻木,感觉S,前臂内外侧、上臂内外侧感觉S3;虎口区及手背尺侧感觉正常,肩部三角肌区表面皮肤感觉正常;左侧腕伸肌肌力M4;左侧屈肘、屈腕、旋前肌力M4;中、环指,环、小指并指肌力M4.高频超声检查示:左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内见神经束增粗,迂曲走行,神经束膜回声增强,大部分瘤样增宽处内可见散在分布液性区,实性部分见少许血流.

    关键词:
  • 腕掌侧巨大腱鞘囊肿致腕管综合征一例

    作者:黄平;余晓芳;王金波

    患者男,26岁,因右手中、环指麻木不适1年半入院.1年半前出现右腕活动久后右手酸胀,后触摸发现腕部掌侧一肿块,肿块逐渐增大后出现右中、环指麻木,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曾到外院就诊,行康复物理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因右手麻木不适影响工作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腕部尺掌侧可触及明显肿块,大小约5.0 cm× 2.0 cm× 1.5 cm,可随手指屈伸上下活动,边界不清,局部皮色、皮温正常,屈腕试验阳性,腕部Tinel征阳性,右中、环指掌侧感觉减退,右手活动范围正常、血运可.

    关键词:
  • 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木卫;罗朝晖;马立峰;黄少耿;刘良燚;杨延军;张子清

    目的 探讨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采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拇、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创面21例.均为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2.5 cm×3.0 cm ~ 3.0 cm×5.5 cm.均有不同程度骨或肌腱外露,伴指骨骨折2例,合并骨质及伸肌腱缺损3例.切取皮瓣范围3.0 cm×3.5 cm~3.5 cm×5.5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张力性水泡,经局部拆线后逐渐好转,顺利存活.所有患者皮瓣及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其中5例术后3个月因皮瓣臃肿再次行皮瓣削薄术,术后外形满意.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质地、弹性良好,外观饱满.末次随访时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可1例.皮瓣两点分辨觉为8~13 mm,平均9mm.结论 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损伤小,不增加手指医源性创伤,是修复手指背侧较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作者:吴双军;赵明兴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们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28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2.2 cm~2.2 cm×2.8 cm.结果 本组2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创面换药治疗后愈合,供受区均未并发深部感染.腕部皮瓣供区全部直接缝合.术后随访时间为5~18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两点分辨觉达8~11 mm,患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2例.皮瓣供区无疼痛,无严重瘢痕增生,腕关节屈伸活动良好.结论 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满意,供区相对隐蔽且损伤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不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作者:康永强;芮永军;吴永伟;刘军;马运宏;陆尧;杨通

    目的 探讨不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我科收治1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不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大小12 cm×5 cm~33 cm×11 cm,术前均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sonography,CDS)定位技术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术后2例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其余1 1例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常规石膏托外固定.结果 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重新吻合后存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约5 cm,二期切除后植皮;其余均完全存活.1例供区植皮部分液化坏死,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其余12例均Ⅰ期愈合.随访3~17个月,平均7.7个月.2例二期行皮瓣修薄手术.结论 不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创面成活率高,供区损伤小,外观不臃肿,适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修复.

  • 改良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复杂性断指再植

    作者:贾明;宋达疆;杨鹏;侯春林;唐亮;曾赛华

    目的 探讨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例复杂性断指采用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移位重建断指静脉回流,并一期修复创面.所有患指均有手背严重软组织缺损及节段性静脉缺损,指体血运障碍.离断手指的指固有动脉断端直接吻合,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上的皮下浅静脉与指背浅静脉吻合.皮瓣切取面移为8.0 cm×3.0 cm~ 13.0 cm×8.0 cm.结果 术后所有断指、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6~24个月,平均8.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可同时修复手背创面并重建断指静脉回流,适用于伴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复杂性断指再植病例.

  • 携带(踇)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踇)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拇指Ⅱ度缺损

    作者:孙广峰;金文虎;聂开瑜;祁建平;吴必华;李书俊;魏在荣;王达利

    目的 探讨应用携带(踇)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踇)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们根据拇指Ⅱ度缺损的特点,采用同侧携带(踇)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踇)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拇指Ⅱ度缺损26例,均缝合神经重建感觉,供瓣区应用第二足趾侧方皮瓣联合植皮修复.术后随访时间为6~ 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术后再造26例拇指全部存活,其中发生静脉危象1例,动脉危象1例,经及时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顺利存活,(踇)甲皮瓣携带的舌状瓣存活良好.再造拇指的甲侧襞外形满意,两点分辨觉4~7mm.(踇)趾供区无溃疡发生,外观有一定影响,而行走无影响.结论 携带(踇)趾胫侧舌状瓣重建甲侧襞的改良部分(踇)甲皮瓣联合髂骨移植是再造拇指Ⅱ度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植骨
  • 带关节可调式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单指陈旧性近指间关节脱位

    作者:李敬矿;王光耀;康国锋;凌双安;李斯微

    目的 探讨带关节可调式微型外固定支架在单指陈旧性近指间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自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对15例陈旧性近指间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带关节可调式微型外固定支架跨关节固定,逐渐撑开近指间关节约1~2周,将关节间隙撑开至3~4 mm时,再行近指间关节脱位复位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患指远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功能训练,第二次手术8~12周后,逐步拆除支架,进行康复训练.通过X线片观察近指间关节情况以及手指活动度评价手功能.结果 15例随访时间为3~10个月,平均6.2个月,所有近指间关节均复位,1例拆除外固定支架关节部件后,锻炼期间出现再次脱位,予再组装外固定支架,继续牵开,再次拍X线片观察至近指间关节复位,并顺延外固定架时间至12~16周.本组病例无明显的关节疼痛及针道感染,患者主观满意度良好,均恢复原有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例,良6例,可3例.结论 带关节可调式微型外固定支架跨关节固定是治疗单指陈旧性近指间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防止关节侧副韧带挛缩,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有利于恢复手指功能.

  • 真空采血管在手部手术引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乐锋;陈泽华;陈国荣;熊懿;柯于海;吴文溢;曾锦浩;叶学浪;张振伟

    目的 探讨真空采血管在手部手术引流中的作用.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利用真空采血管引流手指关节松解伤口10例10指,并按引流量更换不同真空度的采血管.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总主动活动度与健侧比较:优3指,良6指,中1指.所有患者对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利用真空采血管引流手部伤口操作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手指关节松解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旋前方肌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比较

    作者:钱忠卫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修复旋前方肌与否对术后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至2014年我们收治的AO分型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83例,手术选择掌侧入路,切开旋前方肌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随后缝合修复旋前方肌的为Ⅰ组,不修复旋前方肌的为Ⅱ组.因此B型Ⅰ组有21例,B型Ⅱ组有20例,C型Ⅰ组有22例,C型Ⅱ组有20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术后随访比较患侧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测定肌力及上肢功能DASH评分.结果 B型Ⅰ组与Ⅱ组患侧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旋后肌力及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旋前肌力大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型Ⅰ组与Ⅱ组患侧前臂旋前旋后角度、肌力及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旋前方肌缝合修复与否,对前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于B型骨折若不缝合修复旋前方肌,前臂大旋前肌力会减弱.

  • 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白辉凯;谢振军;赵国红;赵建军;梁正洋

    目的 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对6例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均为手背、手掌或手指皮肤缺损创面,利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缺损面积为3 cm×2cm~6cm×5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15个月,外形及功能较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自然、饱满,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1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皮瓣外观稍臃肿,需二期行皮瓣修整.手部经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安全可靠,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 吻合血管的甲床再植术

    作者:夏利锋;张亚斌;李会晓;郝宁;裴少琨;王增辉;王增涛;王伟卓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甲床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7例患者的离断甲床组织经清创后急诊行吻合甲床血管的再植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动脉、静脉并成功通血.结果 7例离断甲床再植术后均恢复血流供应,全部存活,随访1个月至1.5年,平均6个月,存活甲床均生长出指甲,外观及功能良好,与正常指甲基本相同,新生指甲无压痛.结论 采用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离断甲床组织再植术成功率较高,高质量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和适应证的探讨

    作者:王桂龙;李翠云;刘加田;訾鑫;翟永清;吴玉波

    目的 总结应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探讨该方法在手部骨折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们对35例42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5~12周,平均7.5周,按TAM标准评定手指活动度,优良率为85.7%,术后无固定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2例出现钉道感染,多次换药,感染控制.结论 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具有微创、固定可靠等优点,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肯定,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是这一技术的良好适应证.特别适用于粉碎骨折和骨折块较小,无法应用钢板固定的关节部位骨折.

  • 肱骨远端骨折术中尺神经是否前置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晖;林其仁;姚学东;林金矿;吴文华

    目的 探讨在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尺神经是否前置对术后尺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68例.术前均无尺神经损伤症状.术中尺神经前置36例,尺神经松解不前置32例.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采用改良McGowan分级评分及神经电生理评估尺神经功能障碍.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1年的随访.术后即刻尺神经前置组出现尺神经功能障碍者McGowan一级12例、二级3例,不前置组McGowan一级4例、二级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尺神经前置组尺神经功能障碍McGowan一级4例,二级1例,不前置组McGowan一级2例,二级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前置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平均为(54.27 ± 7.50)m/s,不前置组MNCV平均为(56.86±5.49)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尺神经的处理两种术式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尺神经松解不前置操作更简单,微创,术后早期尺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尺神经 前置
  • 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作者:李海雷;李大村;赵亮;赵民;刘井达;李建峰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共45例,术后对解剖复位患者,采用手握绷布卷方法固定2周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粉碎性骨折未解剖复位患者,采用手握绷带卷方法固定4周后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4个月.术后12周均达到骨折牢固愈合,无感染及骨折延迟愈合发生.术后掌指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无明显差异,手功能恢复好.结论 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克氏针张力牵引联合钢丝加压治疗骨性锤状指

    作者:赵岩;赵云珍;何贤标;万强;应志强;方勇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牵引联合钢丝加压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我们对30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牵引联合双钢丝交叉加压治疗.术后患指近指间关节无需外固定,6~8周后拔除克氏针,对远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及X线片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2例失访,28例获得随访,时间为5~18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示撕脱骨块均已解剖复位并愈合.采用Dargan功能评定:优1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9.3%. 结论 采用克氏针张力牵引联合钢丝加压治疗骨性锤状指,手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Thompson法治疗伴鹅颈畸形的陈旧性锤状指

    作者:赵志明;邢丹谋;任东;陈焱;冯伟;王欢;肖志宏

    目的 评估Thompson法治疗伴鹅颈畸形的陈旧性锤状指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Thompson法治疗8例伴有鹅颈畸形的陈旧性锤状指患者,术前术后测量远指间关节和近指间关节活动范围,采用Abouna和Brown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术后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 ~ 22个月,平均12.5个月.末次随访时远指间关节平均伸展-6°(-10°~-5°),屈曲61°(45°~85°);近指间关节平均伸展-4°(-30°~0°),屈曲90°(80°~110°).所有患者鹅颈畸形均矫正,1例术后出现轻度纽孔畸形,并在移植腱近端打结处形成浅凹的瘢痕.根据Abouna和Brown标准评估:7例治愈,1例改善.结论 Thompson法手术给伴鹅颈畸形的陈旧性锤状指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矫正方法.

  • 双套索锁扣结缝合经隧道交叉加压法治疗锤状指体会

    作者:李春江;王保苍;王斌;郑秋涛;齐建明;高晓伟;徐剑

    目的 介绍双套索锁扣结缝合经隧道交叉加压法治疗锤状指的体会.方法 自2009年1 1月至2015年6月,我们制作套索锁扣结缝合经隧道交叉加压法治疗锤状指患者39例.先采用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末节指骨基底制作隧道,肌腱两侧用4-0不可吸收带针编织缝线做双套索锁扣结缝合,将指伸肌腱终腱末端或撕脱骨折块紧压于末节指骨背侧.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 ~ 29个月,平均20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指甲无畸形,除一例患者锤状指复发,后期行关节融合治愈,其余手指功能恢复良好.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2例,良16例,可1例,优良率97.4%.结论 用双套索锁扣结缝合经隧道交叉加压法治疗锤状指操作简单,抗张力及防滑脱撕裂作用强,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中华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06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