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成人4脑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作者:张艳秋;史大鹏

    患者男,54岁,主因“头痛、头晕3月余“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平扫(1A)示4脑室内囊实性占位,呈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见颗粒状短T2信号;增强扫描(lB)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脑室系统明显扩张,中线居中.MRI提示:4脑室占位,脉络丛乳头状瘤可能性大.

  • 胃异位胰腺1例

    作者:蔡妙田;张修石;郑建;耿佳时;尚乃舰

    患者女,52岁,主因“无明显诱因上腹不适1月余”就诊.查体:体温36.8℃,血压158 mmHg/88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物.超声胃镜:胃镜见胃体后壁-2.0 cm×2.4 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无溃疡;超声示病灶处为低回声团块,内部同声均匀,呈椭圆形向腔内突出,边界尚清.

  • 支气管平滑肌瘤1例

    作者:刘尼军;李朋;杨千朋;徐兵智

    患者女,50岁,6年前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胸痛、胸闷及咯血;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咳嗽症状加重,伴胸闷、气短,抗感染治疗后缓解.入院查体:双肺叩诊过清音,左肺中、下叶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94×109/I,中性粒细胞16.5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淋巴细胞0.62×109/L,淋巴细胞比率3.5%.

  • 原发性脾脏妊娠1例

    作者:何敏;张波;任泉霖

    患者女,36岁,1周前因“停经53天,阴道出血20天”于当地医院拟诊“宫外孕”入院.当地超声提示子宫左侧2.5 cm×2.3cm×2.7 cm稍强回声、盆腹腔积血.4天前在当地医院接受腹腔镜探查术+左输卵管切除术+诊刮术.腹腔镜下子宫、左侧卵巢、右侧附件外观均正常,左侧输卵管扭曲、增粗,伞端未见出血;盆腹腔、肠管、网膜、肝脾表面未见妊娠出血病灶;诊刮术刮出物肉眼未见绒毛组织.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为桥连接的动静脉瘘1例

    作者:冯天鹰;郎瑞;红华;凌金玉;孙冉;刘倩

    患者女,42岁,于30年前右侧腘窝处剪刀刺伤后,简单包扎止血,近2年因右下肢麻木,发现腘窝处肿胀就诊.查体:右侧腘动脉段可扪及范围约7 cm包块,可触及震颤,听诊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超声:右侧股浅静脉远心段呈瘤样扩张,内径约3 cm,其内可见均匀密集点状低回声,CDFI于静脉扩张段见漩涡状血流信号.

  • CT中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脏强化模式的影响

    作者:叶维韬;梁长虹;胡茂清;陈舒婷;温孟皇;李新云;刘再毅;王广谊;李景雷

    目的 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3头健康小型猪行3种方案交叉重复CT扫描,每组方案扫描6次,碘总量均为600 mgI/kg体质量,A组:碘浓度2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918 mgI/s;B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2.5 ml/s,IDR 925 mgI/s;C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1258 mgI/s.比较不同注射方案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对图像强化效果进行评分.结果 达峰时间腹主动脉C组小于B组,下腔静脉C组小于A和B组(P均<0.05),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和肝实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峰值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肝中静脉C组均大于A组和B组(P均<0.05),肝实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强化质量优于A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比剂IDR可影响猪腹部大血管强化峰值,碘总量一定时,肝实质强化模式不受对比剂碘浓度、注射流率及IDR的影响.

  • CT引导下Seldinger穿刺接种法建立适合非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的兔椎体肿瘤模型

    作者:常永闯;倪才方;陈珑;葛坤元;杨超;张帅;徐云华

    目的 CT引导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接种VX2肿瘤细胞建立适合非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的兔椎体肿瘤模型.方法 CT导引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对3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18G血管穿刺针穿刺L4或L5椎体接种VX2瘤块,建立椎体肿瘤模型.接种术后评估动物是否发生后肢瘫痪;于接种后14天、21天、28天行兔腰椎MR和CT检查;于接种后21天和28天,各选4只影像检查提示肿瘤生长但无瘫痪的动物直接行病理检查或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行病理检查;余22只动物兔至后肢瘫痪或3个月后行MR、CT及病理检查.结果 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建模成功率为93.33%(28/30).接种术后21天,19只(19/28,67.86%)动物影像学检查显示建模成功,其中17只动物无后肢瘫痪;接种术后28天,9只(9/28,32.14%)动物影像学检查显示建模成功,其中8只动物无后肢瘫痪.建模成功动物出现后肢瘫痪的中位时间为26天.4只接受PVP治疗的椎体肿瘤模型动物均成功完成治疗.结论 利用CT引导下Seldinger穿刺接种兔VX2瘤块法制作椎体肿瘤模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有望用于椎体肿瘤非血管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前研究.

  • 卵巢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拟态和MVD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小琪;刘慧;向红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及PAS双重染色检测卵巢癌中VM表达及MVD.对两个时期移植瘤造影的峰值强度(PI)与相应的VM密度及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功制备移植瘤模型.CEUS显示,21天组、28天组的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持续时间(T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检测显示,21天组、28天组VM密度、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1天组PI与VM密度、MVD均呈正相关(r=0.657、0.652,P均<0.05);28天组PI与VM密度无相关性(P>0.05),PI与MVD呈正相关(r=0.687,P=0.03).结论 不同时期卵巢癌CEUS与VM密度或MVD密切相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 3.0T BOLD-fMRI评价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对比剂肾病的保护作用: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冉鹏程;刘玉品;刘波;杨海峰;陈志远;王春华

    目的 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技术评估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进行BOLD-fMRI,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丹参注射液及生理盐水7天(每天1次);于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后20 min、24 h、48 h、72 h和7天点每组各取5只大鼠行BOLD-f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R2*值,后取大鼠肾脏行病理检查,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R2*值及病理损伤变化过程和差异,评价R2*值与病理损伤相关性.结果 两组大鼠外髓部R2*值于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均增高,随后对照组先回落后复升高,丹参组持续回落;注射对比剂前及注射后20 min和48 h丹参组R2*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注射后72 h和7天丹参组R2*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两组大鼠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外髓部肾小管均出现损伤,注射后7天对照组病理损伤评分达高,丹参组恢复至注射前水平;注射对比剂后20 min丹参组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 h~7天丹参组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除24 h外,余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脏外髓部R2*值与肾小管损伤病理损伤评分呈正相关(右肾:r=0.58,左肾:r=0.52,左右肾合计:r=0.56;P均<0.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CIN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效果可通过3.0T BOLD-fMRI进行检测.

  • 长脉冲超声条件下脂质体微泡协同rt-PA溶解微血栓

    作者:陈向辉;Seunghan Ha;崔凯;查道刚;宾建平;李自成;刘伊丽

    目的 观察长脉冲超声(US)条件下脂质体微泡造影剂协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解微血栓的疗效.方法 采集6名健康受试者全血制备200~300 μm的微血栓,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单纯rt-PA组、rt-PA+低占空比US组(5000个循环)、rt-PA+高占空比US组(600 000个循环),另将仅US(600 000个循环)照射但无声学微泡协同作为单纯US组.根据辐照系统内压力减低程度评价溶栓的疗效.结果 单纯rt-PA组溶栓率与rt-PA+低占空比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A+高占空比US组溶栓率高于单纯rt-PA组和rt-PA+低占空比US组(P均<0.01).结论 长脉冲US声学微泡辅助rt-PA溶栓效果良好,但此协同作用需在低声压条件下依赖一定比例的占空比才能实现.

  • 速度向量成像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评价兔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作者:周佳;蒲大容;周启昌;曾施;田蕾琪;刘红雨;童海

    目的 评价速度向量成像(VVI)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检测兔心肌梗死模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心室支,建立心肌梗死兔模型.于术后8周对实验动物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采用VVI检测局部室壁给药前后应变及应变率的改变;处死实验动物后,取心脏进行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坏死心肌,以TTC结果为金标准,计算VVI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给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非存活心肌节段应变和应变率较给药前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存活节段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舒张期应变率亦有增加趋势,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I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左心室长轴切面为77.42%(24/31)和82.35%(42/51),在左心室短轴切面为84.31%(43/51)和88.73%(126/142).结论 VVI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评价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准确、无创,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实时三维诊断超声激励瘤内注射微泡增强兔VX2移植瘤化疗效果

    作者:娄雪峰;吴凤林;许婷婷;纪莉;张世玉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诊断超声激励瘤内注射微泡增强VX2移植瘤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将24个兔VX2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多柔比星(Dox)组(B组)、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微泡组(C组)、实时三维诊断超声+微泡+ Dox组(D组).对实验兔静脉注射Dox 1.2 ml/kg,瘤内注射微泡、约为肿瘤体积的1/2,辐照时间为20 min,机械指数(MI) 1.3.于第1、3、5、8天对每组肿瘤进行治疗,共治疗4次.治疗后第10天剥离肿瘤,计算各组肿瘤体积总体生长率.结果 治疗后第10天,D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余3组(P<0.05);4组肿瘤体积总体生长率分别为A组100%,B组15.11%,C组118.22%,D组-30.81%.D组肿瘤体积在治疗后1~3天内略有增大,之后明显下降.结论 实时三维诊断超声激励瘤内注射微泡联合静脉注射Dox能够明显抑制兔VX2移植瘤的生长.

  • 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观察颅内基底动脉、上矢状窦和中脑导水管的生理流动模式

    作者:钟熹;汤日杰;江魁明;凌国辉;李建生;麦慧;唐文艳

    目的 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 MRI)观察颅内基底动脉(BA)、上矢状窦(SSS)和中脑导水管(AM)的生理流动模式.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37名,采用PC MRI测量BA、SSS和AM流体的流动模式.观察时相-流速曲线特征,记录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峰值流速及达峰时相点,并计算两峰值时相差率,记录心动周期内每搏流量、净流量.结果BA呈单向高幅流动,时相-流速曲线为“缓降-速升-缓降”型;SSS呈单向低幅流动,曲线为“缓降-缓升-缓降”型,两波峰时相差率小;AM脑脊液呈双向振动式流动,呈“缓升-缓降-缓升型”,时相差率大,绝对每搏流量(74.03±33.22)×10-3 ml,向4脑室净流量为(3.70±2.78)×10-3ml.BA心动周期内两流速波峰间时相差率小于SSS、AM(F=26.63,P<0.01).结论 BA、SSS及AM的生理流动模式不同.脑室系统、脑组织容积在心动周期内发生动态变化.PCMRI时相流速曲线可直观、准确地观察脑血管、脑脊液的流动模式.

  • 扩散张量成像评价抑郁症和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脑区改变

    作者:刘颖;曾祥柱;王筝;张函;王希林;袁慧书

    目的 应用DTI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区改变情况及高血压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5例抑郁症(抑郁症组)、25例高血压(高血压组)、21例抑郁高血压共病(共病组)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DTI检查,获得FA及ADC参数图,比较4组间不同脑区FA值和ADC值差异;评价差异脑区平均FA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杏仁核和左侧枕中回;共病组FA值下降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右侧额上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丘脑、右侧楔前叶和右侧苍白球;高血压组FA值未见明显差异.各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共病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颞极、右侧苍白球、左侧尾状核的平均FA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DTI中抑郁症和高血压共病患者较抑郁症患者FA值下降脑区增多,高血压可能对抑郁症存在协同作用.

  • 功能磁共振评价海洛因依赖者脑局部一致性改变

    作者:朱佳;王亚蓉;李强;李玮;常海峰;王玮

    目的 采用局部一致性方法(ReHo)评价海洛因成瘾者静息态下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改变,及其与用药时间和剂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未接受美沙酮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HD组)17例和健康对照者(NC组)15名,通过EPI序列扫描获取静息态数据,比较两组ReHo差异,分析其与海洛因使用时间和剂量的关系.结果 与NC组相比,HD组ReHo值增大的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左侧前扣带回、左侧尾状核、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颞下回ReHo值与使用海洛因总剂量呈负相关(r=-0.558,P=0,048).结论 海洛因成瘾者存在ReHo异常,主要涉及成瘾过程中的认知控制、情感调节、听觉等相关脑区.

  • MRI检测糖尿病心肌病研究进展

    作者:曾牧

    糖尿病心肌病是表现为心室功能异常的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心肌病有助于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心脏MRI技术飞速发展,新序列的开发不仅可有效地检测疾病本身,也有助于理解疾病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心脏MRI检测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主髂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进展

    作者:李贝贝;刘兆玉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以经典的外科旁路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兴起的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验的积累,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复杂的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入与手术杂交手术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给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介入治疗现已成为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对AIOD介入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作者:王琪璠;张修石;张红霞;于秋杰

    目的 探讨应用3.0T MR DWI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MR分期为T3、T4期;均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及治疗后术前1周接受D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标准,其中敏感组(TRG3~4级)21例(21/54,38.89%)、不敏感组(TRG 0~2级)33例(33/54,61.11%).测量直肠癌病变区治疗前后长度、厚度及ADC值,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长度、△厚度、△ACD)及变化率(长度%、厚度%、ACD%).结果 54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变区较治疗前长度缩短、厚度减低、ADC值升高(P均<0.01).新辅助放化疗后敏感组ADC值、△ADC值及ADC%均高于不敏感组(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有效,治疗后病变区ADC值、△ADC及ADC%指标对疗效有评价预测作用.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MRI表现

    作者:孟颖;梁宇霆;刘明明;张艺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征象,探讨MRI对PBC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PBC的45例患者(其中33例接受肝穿刺活检)的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5例PBC的MRI征象:弥漫性肝大17例(17/45,37.78%);门静脉周围T2WI高信号影35例(35/45,77.78%);T2WI肝脏信号不均匀34例(34/45,75.56%);门静脉周围晕征34例(34/45,75.56%);腹部淋巴结增大39例(39/45,86.67%).接受肝穿刺活检的33例PBC中,肝脏信号不均匀性分级与组织学分期存在明显正相关(r=0.703,P<0.001);晕征在组织学各期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晕征分级与组织学分期呈正相关(r=0.687,P<0.001),其中Ⅰ期与Ⅱ期比较,晕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841),Ⅱ期与Ⅲ期、Ⅲ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大淋巴结在组织学各期出现频率、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诊断PBC有重要价值,晕征及肝脏信号不均匀性有助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 超声评价副肾动脉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鹏;石健;邵玉红;孟圆峰

    目的 探讨超声显示副肾动脉(ARA)的能力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3例肾动脉超声受检者中74例(78个肾脏)超声检查发现ARA并经CTA证实的患者资料,观察ARA的超声显示情况及ARA是否存在狭窄.结果 74例患者的78个肾脏中超声发现的ARA均为单支,位于右侧48支,左侧30支;起源于主肾动脉腹侧42支,背侧36支;ARA内径0.10~0.34 cm,平均(0.20±0.04)cm.4例ARA伴同侧主肾动脉闭塞,超声与CTA结果相符.超声诊断4支ARA狭窄,其中3支与CTA结果一致,1支误诊.结论 存在ARA对肾动脉的超声检查有一定影响,超声可用以筛查ARA,但超声检查对ARA狭窄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 胸膜凹陷征MSCT和18F-FDG PET/CT特征评价周围型肺癌胸膜侵犯

    作者:韩瑜;王振光;刘思敏;武凤玉;李大成;薛伟

    目的 探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MSCT及PET/CT特征,及其评估胸膜侵犯的价值.方法 收集屏气胸部CT见胸膜凹陷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72例,对所有患者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和MSCT,根据MSCT表现,将胸膜凹陷征分为Ⅰ、Ⅱ和Ⅲ型,测定肿瘤胸膜连接部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较不同胸膜凹陷征类型患者胸膜侵犯发生率差异,比较不同胸膜凹陷征类型SUVmax差异,比较代谢增高、有患者中无胸膜侵犯患者SUVmax差异.结果 胸膜凹陷征Ⅰ型22例、Ⅱ型20例、Ⅲ型30例,Ⅲ型胸膜侵犯发生率[93.33% (28/30)]高于Ⅰ型和Ⅱ型[63.64%(14/22)、65.00%(13/20),P均<0.05],Ⅰ型和Ⅱ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胸膜侵犯患者局部胸膜摄取18 F-FDG增高,其中Ⅰ型7例、Ⅱ型6例、Ⅲ型11例,三者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0.48、1.33±0.20、1.48±0.53,P>0.05);代谢增高患者中有、无胸膜侵犯病例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0.45 vs 1.34±0.22,P>0.05).结论 MSCT中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Ⅲ型提示肿瘤胸膜侵犯,而肿瘤胸膜连接部18F-FDG代谢状态不能反映肿瘤胸膜侵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T表型分类与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小波;王述红;郑霞;张剑;华正锋

    目的 探讨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T表型CT特征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OPD患者CT和临床资料,其按CT特点将其分为A型、E型和M型,CT图像中检测肺气肿区域体素容积占全肺容积的百分比,即像素指数(PI-950),比较不同分型COPD患者PI-950差异,并分析PI9s0与PFT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残气量(RV)/肺总量(TLC)的相关性.结果 A型32例、E型19例、M型21例,其PI 950分别为5.17% (1.63%,7.97%)、26.70%(19.79%,44.13%)和23.20%(15.24%,32.49%),A型低于其他两型(P均<0.05).A型和E型患者PI-950均与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呈负相关、与RV/TLC正相关(P均<0.05),M型患者PI-950与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RV/TLC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通过CT特征对COPD进行分类可为COPD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 99Tcm-MDP SPECT/CT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

    作者:王宇峰;何苗;张居洋;刘海娜;张敬;惠华

    目的 评价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9 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终诊断结果,计算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210个病灶中,99 Tcm-MDP SPECT/CT正确诊断骨转移灶82个,良性病灶112个,诊断准确率为92.38% (194/210),灵敏度为94.25% (82/87),特异度为91.05% (112/123),阳性预测值为88.17%(82/93),阴性预测值为95.72%(112/117).99Tcm-MDP SPECT/CT对脊椎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肋骨病灶(x2 =7.81,P<0.05).结论 利用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影像特征及病理核分级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韩露;张伟;王慧颖;戴文静;刘丹青;郭启勇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影像特征及病理核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的患者105例,共10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系统描述病变的X线影像学特征.分析不同病理核分级及其影像特征与不同肿瘤因子表达(HER2阳性组、ER阳性组和三阴组)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为DCIS的主要影像学特征(74/107,69.15%),HER2阳性组、ER阳性组、三阴组间钙化形态及分布类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R2阳性组以区段样分布(23/45,51.11%),线状分枝状钙化(18/45,40.00%)表现为主,主要为高级别DCIS(38/55,69.09%).ER阳性组以区域性分布(23/45,51.11%)、多形性钙化(12/23,52.17%)表现为主,以非高级别为主(22/42,52.38%).结论 DCIS患者的乳腺X线表现特征与肿瘤的一些分子生物学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 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大标准摄取值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鹏飞;韩星敏;谢新立;程兵;牛晓博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值(LN/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NSCLC患者于术前行PET/CT检查,对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分别测量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的SUVmx,计算LN/T,以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将纵隔淋巴结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淋巴结LN/T的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LN/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佳界值.结果 103例NSCLC患者中共检出346枚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85枚,未转移组261枚.转移组淋巴结LN/T(0.55±0.39)高于未转移组(0.20±0.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LN/T≥0.25为界值,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2.94%、79.31%、77.75%.结论LN/T可以作为一项判断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半定量指标.

  •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

    作者:张晓晓;詹维伟;贾懿;朱樱;姚洁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89例患者(631个乳腺肿块)的超声资料.分析肿块血管模式、血供程度、有无穿支血管、血管走行是否规则及肿块周围血供有无弥漫性增加,比较良恶性肿瘤间上述指标差异;根据肿块大径将肿块分为≤1o mm、11~20 mm、21~50 mm和>50 mm组,比较不同大小肿块组间、组内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结果 良恶性肿块血管供血模式、血供程度、血管走行、穿支血管、周围血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肿块增大,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均增加(P均<0.05);大径≤50 mm肿块中,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径>50 mm肿块中,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Adler分级≥Ⅱ级作为诊断恶性肿瘤指标,诊断敏感度为64.82%(164/253)、特异度为71.43%(270/378)、准确率为68.78%(434/631).结论 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存在一定差异,血供程度对于鉴别大径≤50 mm乳腺肿块良恶性有一定提示作用.

  •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长径≤2.0 cm乳腺肿块良恶性

    作者:李由;郭燕丽;黄海韵;陈萍;陈凯旋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RT-CEUS)灌注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长径≤2.0 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0例,恶性33例)的常规CDFI及RT-CEUS影像资料,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造影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差异,并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周边呈放射状,87.88%(29/33)边界模糊;良性肿块多表现为离心性、均匀、低增强,83.33%(25/30)边界清晰.78.79% (26/33)的恶性肿块造影后内部可见灌注缺损.定量分析显示,恶性肿块的峰值强度(PI)及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k)均高于良性肿块(P均<0.05),达峰时间(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应用常规CDFI诊断长径≤2.0 cm的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72.73%(24/33),特异度为73.33%(22/30),诊断准确率为73.02%(46/63);CDFI结合超声造影灌注情况的诊断敏感度为81.82%(27/33),特异度为83.33%(25/30),准确率为82.54%(52/63).结论 RT CEUS灌注图像特征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指标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长径≤2.0 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

  • 智能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平台Snapshot Freeze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高建华;陈晓霞;王贵生;韩文娟;赵国全

    目的 探讨智能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平台Snapshot Freeze(SSF)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61例患者,使用Discovery CT750 HD Freedom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扫描后分别使用和不使用SSF重建,得到A、B两组图像;根据扫描实时心率将患者分为低心率组(心率≤70次/分,n=34),中高心率组(心率71~80次/分,n=14)和高心率组(心率>80次/分,n=13).对比分析A、B组间和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除左主干(S5)外,B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P均<0.05);S5段剔除评分为5分者后,其余7例B组图像质量均优于A组(P=0.008);未使用SSF重建时不可诊断的42个节段经用SSF重建后全部可用于诊断.未使用SSF重建的不同心率组间除S7、S9段外,其余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质量随心率增加而下降;使用SSF重建后,不同心率组间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使用SSF重建的右冠状动脉中段(S2)在15段中评分低(2.88±0.91)分,S3次之(3.65±1.32)分,且S2在低心率组亦有17例出现移动伪影影响其评估;使用SSF重建后,S2、S3移动伪影显著改善,评分分别提升至(4.32±0.59)分和(4.49±0.59)分,均满足诊断需求.结论 SSF能够有效地纠正高心率及心率波动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移动伪影,优化CCTA图像质量,尤其对右冠状动脉移动伪影有显著意义.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右心室容积和瓣环运动影响

    作者:吴治胜;夏普海提·阿迪力;穆玉明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TR-3DE)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对右心房室结构和瓣环运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37例经ASD封堵术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TR-3DE检查,分析并比较封堵术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房舒张末期容积(RAEDV)、右心房收缩末期容积(RA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三尖瓣环位移(TAD)差异,计算术后3个月RV-EDV、RVESV、RAEDV、RAESV变化率,分析术后右心容积变化率与封堵器直径、房间隔心内膜垫残端与三尖瓣环位移的相关性.结果 封堵术后1个月和3个月RVEDV、RVESV、RAEDV、RAESV、RVEF和TAD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1个月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直径与RVEDV,RVESV,RAEDV和RAESV变化率均呈正相关(r=0.98、0.89、0.87、0.87,P<0.05),心内膜垫残端与三尖瓣环位移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结论 ASD患者封堵术治疗后右心室容量及三尖瓣环位移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可通过TR-3DE进行有效检测.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正常二尖瓣立体结构动态的变化

    作者:周文艳;陈昕;杨军;崔翼靖;张慧慧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分析正常二尖瓣几何构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取二尖瓣形态和功能正常者33例,采用RT-3DTEE定量二尖瓣参数,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心动周期中,前叶瓣环中点至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在舒张早期大,逐渐减小,至收缩早期小;二尖瓣环曲率(H/DAIPm)舒张早期小,逐渐增大,至收缩早期大;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的夹角(θ)收缩早期大;前叶与瓣环的夹角(θAnt)与后叶与瓣环的夹角(θPost)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变化趋势相一致;前叶与后叶的夹角(θNPA)舒张中期降至小,后又逐渐上升,收缩晚期达大.结论 RT-3DTEE技术可获得正常二尖瓣的测量参数及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演变规律,可为二尖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 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中Lung Vessels 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

    作者:谢晓洁;邓亚敏;韩丹;江杰;康绍磊;段慧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DE-CTPA扫描的可疑PE患者49例,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处理图像,记录病变血管的位置及数目,以CT-PA结合临床作为诊断PE的金标准,按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计算Lung Vessels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TPA诊断PE患者29例,栓塞动脉共188支,包括段动脉138支,亚段动脉50支.分别以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Lung Vessels诊断PE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6.55%(28/29)、45.00%(9/20)、71.79%(28/39)、90.00%(9/10),65.94%(91/138)、80.38% (598/744)、38.40%(91/237)、92.71%(598/645)和64.00% (32/50)、92.24%(1581/1714)、19.39%(32/165)、98.87%(1581/1599).结论 DE-CTPA中采用LungVessels软件可直观显示肺血管,有助于提高对PE、尤其是段及亚段PE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

    作者:李振刚;彭志毅;肖文波;肖圣祥;吕双志

    目的 探讨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DSA确诊的ASO患者50例,均行256层iCT血管造影,其后于两周内行DSA造影或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SO的效能,计算与DS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共检测730段血管,CTA诊断ASO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9.34% (453/456)、96.35% (264/274)、97.84% (453/463)、98.88% (264/267)和98.22%(717/730);CT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共686段与DSA相符,符合率为93.97%(686/730).结论 256层iCT血管造影检查无创、方便,诊断ASO和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准确率高,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三维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

    作者:牟瑞雪;古丽娜尔·沙海;向红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D-CEUS及3D-CEUS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2D-CEUS及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二者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68例患者中,良性子宫内膜病变42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囊性萎缩性宫内膜6例、宫腔积血块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26例,其中ⅠA期18例、ⅠB期8例.2D-CEUS和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6.92%(20/26)、73.81%(31/42)、64.52%(20/31)、83.78%(31/37)、75.00%(51/68)和100%(26/26)、97.62%(41/42)、96.30%(26/27)、100%(41/41)、98.53%(6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CEUS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符合率高于2D-CEUS[Ⅰ A期:100%(18/18) vs 77.78%(14/18),ⅠB期:100%(8/8) vs 87.50%(7/8);P均<0.05].结论 3D-CEUS鉴别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和判断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优于2D-CEUS,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随访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

    作者:李岩;李建玲;翟慧萍;常凤玲;刘罡;刘振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VSD)的产前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VSD的胎儿35胎,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对其进行宫内及出生后超声随访,观察缺损大小及闭合情况.结果 误诊2胎;非高危胎儿26胎、高危胎儿7胎;肌部缺损18胎(18/33,54.55%)、膜周缺损13胎(13/33,39.39%)、干下缺损1胎(1/33,3.03%)、隔瓣下缺损1胎(1/33,3.03%);失访1胎,宫内缺损闭合2胎,出生后3年内缺损闭合21例,未闭合9例.非高危胎儿缺损闭合率高于高危胎儿(P<0.05),肌部缺损闭合率明显高于膜周及其他部位缺损(P均<0.05),缺损直径≤3.0mm者缺损闭合率明显高于缺损3.1~5.0 mm和>5.0 mm者(P均<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单纯VSD的产前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

    作者:卢洪涛;李清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胎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声像图表现,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出生后检查、手术或引产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52胎先天性膈疝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50胎,漏诊2胎.其中,左侧膈疝45胎(45/52,86.54%),右侧膈疝7胎(7/52,13.46%);合并其他结构异常22胎(22/52,42.31%),合并羊水过多34胎(34/52,65.38%).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会阴二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丽蓉;冉海涛;胡丽娜;王志刚;姚宗兰

    目的 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的诊断、临床分型及病因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7例FSUI患者(病例组)和41名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行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静息和瓦氏动作后膀胱颈、膀胱后角及近端尿道的动态变化、静息时膀胱颈有无漏斗形成、是否合并膀胱膨出及子宫脱垂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静息和瓦氏动作后膀胱颈y轴位移(△y)、静息时膀胱后角(a)、瓦氏动作后膀胱后角及近端尿道旋转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静息时膀胱颈漏斗形成率、合并膀胱膨出率及子宫脱垂率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静息至瓦氏动作后膀胱颈x轴位移略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实时动态显示盆底组织结构,可对FSUI的临床分型及病因鉴定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在FSU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均有具重要意义.

  • MRI定量测量不同年龄正常儿童髋关节

    作者:王立英;王春祥;闫喆;郑美敏;李欣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正常儿童髋关节MRI的定量测量结果.方法 采用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PGR)对0~12岁正常儿童髋关节进行测量,指标包括骨性髋臼指数(O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盂唇角和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个月~4岁OAI值逐渐减小,之后缓慢减小并接近成人,至12岁为(13.25±1.90)°.CAI在2岁以内从(16.04±1.71)°降至(12.02±1.64)°,9岁后缓慢减低,至12岁为(7.14±1.83)°.盂唇角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性髋臼覆盖率在6个月为(78.94±3.11)%,1岁为(80.61±2.70)%,均低于2岁后各年龄组(P均<0.05),2岁后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 OAI不能全面反应髋关节的发育过程.采用MRI 3DFSPGR序列对正常儿童髋关节进行测量,可反映髋关节软骨发育过程.

  • 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

    作者:罗敏;高源统;岑秀雅;颜森森;李阳;陈良苗;贾庆;陈书云

    目的 评价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的价值.方法 对73例疑似痛风患者进行关节单源能谱CT扫描,观察尿酸盐结晶数量、大小及部位.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计算单源能谱CT扫描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确诊痛风61例,单源能谱CT检查诊断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 (57/61)、83.33%(10/12)和91.78%(67/73);共扫描129个关节,其中阳性96个,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为常见(34/96,35.42%);共检出尿酸盐结晶沉积403处.结论 单源能谱CT诊断痛风准确率较高,为诊断痛风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作者:陈琢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165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56例(甲亢组)、桥本甲状腺炎81例(桥本组)和亚急性甲状腺炎28例(亚甲炎组),另收集健康志愿者81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超声弹性成像,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获得弹性声像图,计算应变均值与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蓝色区域%).结果 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弹性声像图均为Ⅰ级(81/81,100%),甲亢组Ⅱ级多见(39/56,69.64%),桥本组病Ⅲ级多见(54/81,66.67%),亚甲炎组Ⅳ级多见(21/28,75.00%).正常对照组、甲亢组、桥本组、亚甲炎组应变均值依次下降,分别为121.06±14.58、101.31±17.16、89.73±17.57和56.00±23.29,蓝色区域%依次升高,分别为(19.14±11.23)%、(32.42±11.70)%、(39.03±12.66)%和(67.00±18.1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不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硬度不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能定量其硬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 超声造影应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

    作者:曾红春;木拉提·热夏提;王颖鑫;王静;王文光;姚兰辉

    目的 探讨CEUS应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并与增强CT比较.方法 收集同期接受CEUS和增强CT检查的52例患者共68个肾囊性病灶,观察病灶的形态、边壁、分隔、实性结节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2种方法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中,25个病灶(25/31,80.65%)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病灶,内无分隔或伴纤细分隔,分隔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仅3个病灶(3/31,9.68%)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2个病灶(2/31,6.45%)表现为花瓣样增强,分隔不规则增厚,1个病灶(1/31,3.23%)表现为网状增强;恶性组中,32个病灶(32/37,86.49 %)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或不规则实性增强区,4个病灶(4/37,10.81%)表现为分隔较厚的多房性囊性病灶,1个病灶(1/37,2.70%)表现为边壁不规则增厚的单房囊性病灶;以Ⅳ级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57%和70.27%,93.55%和96.77%,79.41%和82.35%.以Ⅲ级及以上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0%和100%,74.19%和80.65%,86.76%和91.18%.分隔数目≥3条及分隔厚度≥1.75 mm可作为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佳诊断界值.结论 CEUS结合Bosniak标准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