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甲旁亢99Tcm-MIBI显像特殊表现1例

    作者:张庆;张青;杨晓青;关晏星

    患者男,52岁,消瘦、乏力、尿频1个月余,1个月内体重下降5 kg,行走困难入住我院.体检:甲状腺未触及包块,四肢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多次查血清总钙,在3.98~4.61 mmol/L之间,血磷正常,碱性磷酸230 IU/L.X线平片见双手骨皮质吸收,明显骨质疏松.B超见双叶甲状腺正常,左叶甲状腺后方异常光团.增强CT见左叶甲状腺后方软组织低密度影,边缘强化,内有分隔,考虑甲状旁腺瘤.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甲旁亢.为了进一步证实甲旁亢和准确的术前定位,行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

  • 黑热病99Tcm-植酸钠全身显像表现1例

    作者:李前伟;黄定德;罗朝学;厉红民

    患者男,27岁,四川遂宁人,因发热、消瘦7周,加重1周入院.患者起病前曾在新疆务工半年,返回遂宁后开始出现持续性不规则发热,体温36.5~40.4℃,发热前畏寒,发热后伴出汗,外院经抗生素及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改善.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腹壁静脉显露,肝大,右肋下7 cm,剑下10 cm,质中,脾脐下5 cm,质硬,肝、脾区轻叩痛.体重50 kg.

  • 超声诊断联体双胎畸形并脑积水,淋巴管水囊肿1例

    作者:袁新春;周爱云;陈莉

    孕妇,22岁.孕1产0,孕18周,来我院孕期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腔内可见2个胎体,胎头均位于耻骨联合上方略偏右侧,双顶径分别为3.8cm到4.0cm,2个胎头位于同一个水平面,胎儿而对面,推动胎体后2个胎头及胎头及胎体位置不发生变化,2个胎儿于腹腔肝脏位置直连,横切腹腔时,横径明显增宽,其中央表面向内略凹,形如带壳的连籽花生,一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颅内结构正常,脊柱排列连续完整,胎儿心脏四腔或见,"十"字交叉又存在.

    关键词: 胎儿 畸形
  • 超声诊断右肾上腺区巨淋巴结增殖1例

    作者:韩红;包剑峰;刘利民;王文平

    患者男,49岁,中上腹胀痛伴右侧腰背隐痛1个月.查体:右肾区无叩痛及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沉正常.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超声检查
  • 肾肉瘤样癌1例

    作者:逄利博

    患者男,60岁.体检B超时发现左肾实性肿物病变,进一步CT检查显示肾癌可能,病程中无腰痛、发热、血尿、尿频、尿痛等不适,不位腹痛恶心呕吐.查体:一般状况较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双肾区无隆起,双肋脊角无压痛、叩击痛卧位及坐位双肾均未触及,无压痛、叩击痛,双输尿管行程区无压痛,膀胱区无膨隆..

    关键词: 肾肿瘤 肉瘤样癌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作者:骆志玲;杜亚娟;倪锐志

    患者女,56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查体:心率7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Ⅵ级柔和连续性杂音.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X胸片示两肺血增多,心脏影大小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室稍大,前后径55 mm,主动脉、主肺动脉内径及右冠动脉内径正常.左冠状动脉主干增宽,内径7.8 mm,显示长度24 mm,胸骨旁非标准大动脉短轴切面示:主肺动脉前方可见一球形血管团,并见一细小血流延伸至主肺动脉左侧壁,于肺动脉瓣环上1.5 cm处可见一异常开口,直径约5.9 mm.

  • 脑干、丘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作者:王晶;陈雷;李刚;王立荣;黄小梅

    患者男,23岁.8年前发现脑干占位病变,间世性头疼,加重20余天而就诊.查体:神清语明,视力正常,双眼瞳弛左:右=3.0:3.0,对光反躲灵敏,以眼上受视眼,而纹对称,伸舌居中,右侧肢体活动协调性差,肌力IV级,右巴彬斯基氏(+).

  • 活体心肌力学属性的介入超声导管检测:仪器设计

    作者:邓辉胜;黄晶;邓昌明;刘地川;江永红;李进嵩;袁侨英;朱悫;黄如斌;蒋伟;王志刚;蔡恒辉;郭晋峰;王兴雄;杨金耀;郑永平

    目的 研制一种检测心肌生物力学属性的介入超声硬度检测仪,可直接、定量检测活体心肌组织硬度,为心肌病变提供力学相关资料.方法 仪器由介入超声硬度检测导管、生理信号单元和主机组成.检测时,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通过犬外周动脉血管进入左心室,印压左室壁,超声检测心肌厚度形变值,压力传感器获得印压力值,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表征组织硬度的参量.结果 应用该仪器进行活体犬心肌硬度检测,成功获取了舒张末期左室心尖部和游离壁心肌硬度值,其值分别为(40.55±4.75) kPa、(36.02±7.03) kPa.结论 该仪器为直接定量检测活体心肌硬度提供了方法,可为临床判断心脏的整体和局部舒张、收缩功能异常提供定量检测技术,同时,也可检测其他深部组织硬度改变.

  • 可恢复性股骨头骨骺缺血的MR实验研究

    作者:李小明;王仁法;夏黎明;郑红伟;唐立华

    目的 确定通过髋关节极度外展固定的方法能够引起股骨头骨骺的缺血,明确在持续固定多长时间内这种缺血是可恢复性的.方法 11头出生3~7周的乳猪,双侧髋关节被极度外展固定.持续固定3~72 h以后,对11头乳猪的22个髋关节进行MR扫描,主要扫描序列为Gd增强SE T1WI.扫描完成后1~7天内允许乳猪自由行走,然后再行扫描.分析股骨头骨骺软骨、生长板软骨和二次骨化中心的增强MR表现特征,进行MR表现与组织学发现的比较对照研究.结果 在Gd增强MRI,全部22个股骨头的17个骨骺软骨、8个生长板可见局限性的弱强化或未强化.自由行走1天以后,仅1头可见缺血的完全恢复,另10头7天后才显示缺血完全恢复.结论 在72 h内持续性地髋关节极度外展所引起的股骨头骨骺早期缺血是可恢复的,Gd增强MRI能够检出这种早期可恢复性的缺血.

  • 外源性锰在大鼠脑内选择性沉积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王旭霞;李英霞;方芳;方可;雷皓

    目的 观察不同摄入方式下外源性锰在大鼠脑内的沉积与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T1加权磁共振成像研究了静脉注射(n=5)、腹腔注射(n=8)、鼻腔滴入(n=3)和口腔摄入(n=7)MnCl2溶液时,二价锰离子(Mn2+)在大鼠脑中的分布与选择性沉积.结果 除口腔摄入方式外,其他摄入方式均可导致Mn2+在大鼠脑中具有空间选择性的分布,且分布模式与摄入方式有关.结论 不同摄入方式、摄入时间及摄入总量均会影响Mn2+在脑中的沉积与分布.了解不同摄入条件下Mn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可为进一步研究锰的神经毒性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扩散的MRI研究

    作者:韩仰同;戴建平

    目的 分析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扩散的途径和MRI表现.方法 24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13例经临床和诊断性放疗证实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扩散.结果 16例沿脑脊液(CSF)种植;9例沿室管膜下扩散;13例向邻近脑组织浸润蔓延.侧脑室旁扩散为等T1长T2或稍长T2,多个结节或连接成片;小脑幕、大脑镰和软脑膜扩散多表现为"绳索"样增粗,也可为多个或单个结节;环池、第4脑室和小脑上蚓池多为强化结节.除3例透明隔和1例脊髓马尾瘤灶外,MRI均显著均匀强化.结论 扩散除具有恶性肿瘤扩散的共性--直接浸润蔓延和沿CSF种植外,还可沿室管膜下扩散,MRI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多发的和较小的转移灶.

  • 正常人冠状位2D-TOF法MR颅内静脉成像

    作者:司建荣;田锦林;肖越勇;张雅丽

    目的 观察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的正常表现和伪影.方法 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正常人100例,用工作站的交互式血管成像(IVI)界面,分别在自动生成的三维大密度投影(3D MIP)图上和原始及重建矢、冠、轴位(S+3P Re)图上,对预定的静脉的显示质量进行分级比较,并注意图像伪影特点和静脉变异.结果 在3D MIP和 S+3P Re图上,上矢状窦、直窦、大脑大静脉、透明隔静脉、丘纹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横窦、乙状窦、枕窦和小脑幕窦100%显示,显示质量高.在S+3P Re图上, Labbe静脉、岩上窦和岩下窦的显示质量优于3D MIP图,两者显示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低信号和流动间隙伪影有形态和部位特点.静脉变异常见,如窦汇的不同吻合形式、横窦发育不全、上矢状窦短小、永存镰状窦、永存枕窦、窦内间隔等.结论 大多数颅内静脉用冠状位2D-TOF法可良好显示,容易造成误诊的伪影有特点、易辨认,静脉变异常见.

  •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瘤CT、MRI特征

    作者:赵本胜;余永强;钱银锋;张家文;王万勤;江安宏;余长亮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瘤(SPNET)的MRI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ET的MRI及CT表现.结果 SPNET的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①肿瘤多位于幕上额、颞叶,多呈类圆形,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边界清楚.②肿瘤实质MR T1WI 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 CT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增强后强化明显.③肿瘤多伴有不同程度囊变.④部分肿瘤内有出血或钙化.结论 SPNET的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的结合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区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克-亚二氏综合征的MR表现

    作者:郑奎宏;马林;郭勇;林伟;黄敏华;张燕群;赵书臣;钱明珠;梁英魁;陶丽冰

    目的 描述克-亚二氏综合征的脑部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克-亚二氏综合征4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和扩散加权像(DWI)表现,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 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深部白质区及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走行区稍长T1、稍长T2信号;2例T2WI及DWI上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区对称性稍高信号影和部分皮质带状异常高信号;1例T2WI及DWI上表现为部分皮质带状异常高信号,伴脑萎缩.结论 克-亚二氏综合征的脑部MRI表现有比较典型的特点,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 术后时间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人工瓣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云洲;任书堂;龙进;周建华;刘晓程;孔祥荣

    目的 探讨随访时间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立体显示人工瓣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术后5天~12年,对80例接受人工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了125次RT3DE成像.结果 在术后5天~2个月(含2个月),图像质量佳者占75.0%(63/84),图像质量差和受呼吸影响者占25.0%(21/84);在2个月以上~12年,图像质量佳者占97.6%(40/41),图像质量差和受呼吸影响者占2.4%(1/41)(P<0.01).在术后5天~1年(含1年),房室瓣位机械瓣瓣环清晰者占86.2%(50/58),瓣环不清者占13.8%(8/58);在1年以上~12年,瓣环清晰者占11.1%(1/9),不清者占88.9%(8/9)(P<0.001).结论 随着术后随访时间延长,RT3DE图像质量逐渐得到改善;清晰显示房室瓣机械瓣环的比例逐渐降低,考虑是内膜爬行完全覆盖人工瓣环表面所致.

  • 超声心动图与手术对室间隔缺损位置及大小误差原因分析

    作者:张玲莉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VSD)定位诊断和缺口大小定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将118例VSD患者按照解剖学进行超声分型及测值,其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8例VSD按照广义粗略分型,超声符合率为98.3%;按照精确分型,超声符合率为83%.其中单纯膜部型易误诊为嵴下型,隔瓣下型和干下型易诊为膜周型.超声测量VSD大小与手术所见室缺大小有部分差异,差异较显著的是膜部VSD.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VSD定位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对VSD大小的测量有部分差异,人体组织三维构像与超声二维切面的差异、"漏斗样"缺损、观察者径路、缺损边缘脱垂以及人为因素等,是造成超声与手术之间误差的原因.

  • 应用组织追踪法评价左乳腺癌放疗早期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月爱;夏稻子;林萍;崔洪岩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追踪法(TT)测定左室壁收缩期位移评价左侧乳腺癌放疗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35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3组:A组,放疗前;B组,放疗时间为3周、累积剂量30 Gy;C组,放疗时间为5周、累积剂量50 Gy.比较3组患者心脏左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12个位点的收缩期大位移.结果 C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低于A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侧壁、后间隔、下壁、后壁各位点收缩期位移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组织追踪法可无创、敏感、客观地评价左侧乳腺癌放疗早期左室收缩功能.

  • 左室假腱索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作者:陈良龙;李金国;孙旭东;钟玲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情况下左室假腱索(LVFT)在维持左心室形态、减轻心脏重塑方面的作用.方法 60例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左室假腱索组(LVFT组,n=21)和非左室假腱索组(NLVFT组,n=39).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观察左室射血分数(EF)、节段性左室壁运动障碍总积分(SWM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左室舒张末期短长径比率(SLR).结果 在主要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前提下,LVFT组及NLVFT组EF分别为(51.6±8.5)%和(43.2±9.3)%(P<0.01),SWMST分别为22.61±4.67和26.77±4.82(P<0.01),LVEDD分别为51.61±4.75和57.33±6.34(P<0.01),SLR分别为0.55±0.04和0.64±0.06(P<0.01).结论 LVFT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左室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的心脏重塑.

  • 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初步探讨

    作者:吕清;袁莉;王新房;谢明星;王静;卢晓芳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SLE患者未治疗组14例,治疗组17例,正常对照组32例.使用高频超声eFlow显像显示右手中指末节指腹和甲床内微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并计算甲床内血管-甲床像素比.结果 ①eFlow显像可清晰、连续显示正常组末节指腹的血管分支、吻合支及甲床血管网.②SLE患者指端血流显像欠清晰、连续性较差,血流分布减少,以未治疗组尤为显著.③正常组、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的血管-甲床像素比呈递减趋势,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为探测SLE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提供了一种敏感性高,空间分辨率好的新方法.

  • 子宫肉瘤的超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作者:杨萌;姜玉新;戴晴;蔡胜

    目的 探讨子宫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学基础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超声表现,总结病变数目、位置、形态、边界、液化、结构及内部回声类型等超声征象,结合病理结果探讨病理学基础.结果 超声显示的病灶体积、形态及结构与病理大体一致性好,单发、边界模糊、不规则形态、蜂窝样结构及囊性变是较为典型的超声征象;超声征象与病变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子宫肉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超声对典型子宫肉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妊娠中妊娠黄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嘉;张炽敏;苏俊

    目的 探讨妊娠黄体在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拟诊宫外孕患者50例,于术前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在确定TP包块的同时,对妊娠黄体进行观察,CDFI显示双侧子宫动脉输卵管支血流,检测收缩期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TAmax)、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确诊为TP的40例中,超声诊断符合38例.妊娠黄体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薄壁囊肿型、薄壁囊肿内部光点型、厚壁囊肿型、实质低回声型四种类型.超声显示妊娠黄体38例(95.0%),黄体与TP同侧33例(86.8%);与TP非同侧5例(13.2%).黄体与TP同侧时,患侧输卵管动脉血流EDV、TAmax明显高于健侧,PI、RI则明显低于健侧(P<0.05),PSV双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体与TP非同侧时,双侧血流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黄体在超声诊断早期TP时具有重要的定位作用.

  • 超声引导卵泡穿刺电凝打孔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德胜;王丹军;鲁树坤;王双双;吕国庆;王玉洁

    目的 探讨介入超声下穿刺电凝未成熟卵泡对改善无排卵多囊卵巢(PCOS)患者内分泌状态的价值.方法 对39例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经阴道实时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穿刺抽吸卵泡液,同时电凝打孔,观察术前、术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泌乳素(PRL)、雌激素(E1)水平,术后排卵及妊娠情况等. 结果 39例患者中,36例术后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外周血清LH、LH/FSH、T、PRL及E1水平较术前降低,而FSH明显升高,术前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妊娠率69%(27/39).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电凝未成熟卵泡,可以显著改善PCOS患者体内激素紊乱状态,提高妊娠率,并发症少,是药物治疗无效的PCOS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测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惠莉;杜联芳;李凡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超声造影(CEUS)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睾丸扭转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显示双侧睾丸附睾形态、结构及内部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供状况,其中11例再用SonoVue肘静脉团注法进行超声造影.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彩色多普勒显示16例患者睾丸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结果正确;1例患者睾丸内血流较丰富,超声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11例超声造影均显示睾丸实质内造影剂充填缺损,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睾丸扭转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 基于小波极大模值信息的医学图像去噪方法

    作者:武杰;聂生东

    目的 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医学图像去噪.方法 通过分析二进小波变换下小波极大模值的特点,即信号的极大模值往往会大于噪声的极大模值,而且噪声的极大模值会随着尺度增大而急剧减少,信号的极大模值却改变很小,由此构造了更有效的去噪准则,即根据不同尺度上的极大模值信息,选择不同的域值来滤除噪声.结果 应用该方法进行医学图像去噪,能保持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图像细节和边缘特征以及图像清晰度.结论 基于小波极大模值信息的去噪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医学图像中的噪声.

  • 消化道微型诊疗胶囊核医学图像定位系统设计

    作者:梁学领;郑小林;侯文生;刘洋;崔建国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闪烁扫描法的人体肠道微型诊疗胶囊的实时定位跟踪系统.方法 利用已有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采集到的图像,提取有用信息并处理得到微型诊疗胶囊在肠道中的运行轨迹.结果 根据微型诊疗胶囊定位系统的构成及空间投影定位算法,给出模型实验和初步人体实验结果.结论 此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微型诊疗装置定位问题,具有良好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 及时总结经验,用好64层螺旋CT

    作者:蒋学祥

    2004年末,64层螺旋CT进入我国,因其螺旋扫描速度快(0.35~0.42s/360),时间分辨率高(41-53ms),心脏扫描层厚薄(0.5~0.625mm),探测器旋转一周所覆盖的扫描范围达32~40mm,10s以内就可以完成一次心脏扫描,加上设备的强大后处理功能,所得到的优良冠脉CTA图像受到临床专家的青睐.

  • 64层螺旋CT心肌早期低灌注改变诊断心肌梗死——与SPECT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莉;付占立;王继琛;孙晓伟;邱建星;刘建新;蒋学祥

    目的 对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检查结果,评价后心电门控的64层螺旋CT早期低灌注改变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以SPECT结果为标准,将10位患者的188段心肌分为5组(正常组,灌注轻度减淡组,灌注中度减淡组,灌注重度减淡组和灌注缺损组),对不同分组的心肌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获取心肌低灌注改变诊断心肌梗死的佳阈值.结果 正常组心肌CT值与梗死各组心肌CT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以65 Hu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阈值,CT诊断的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 79.9%.结论 64层螺旋CT早期低灌注改变可以准确地诊断心肌梗死改变,并可进行定量分析.

  • 高位心包上隐窝CT表现与意义

    作者:孙红;李天文;惠萍;王新明

    目的 熟悉高位心包上隐窝的CT表现及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对连续800例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的患者的CT图像进行观察,对明确或怀疑有高位心包上隐窝者进行1.25 mm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经2名有经验的医师后确认,统计高位心包上隐窝的出现率,描述其表现并测量其大小.结果 ①19例后被确认为高位心包上隐窝,占2.4%.在横轴位上表现为右侧气管旁区圆形、卵圆形、半月形、三角形或铸型灌注状水样密度结构,冠、矢状位呈长条带状,上部盲端呈囊袋状,往下紧贴无名动脉和升主动脉且与常见部位心包上隐窝相连.②大小:横轴位,平均长径和短径分别为19 mm和14 mm;矢状位或冠状位长径平均56 mm.结论 CT薄层和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观察高位心包上隐窝,从而更有把握地与纵隔病变相鉴别.

  • 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颖;杨立;刘新;王新疆;赵锡海

    目的 评价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60例行64层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连续病例进行分析评价,心率为46~113次/min,平均(72.10±12.54)次/min.应用1~4级评分标准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统计检查成功率(评分2以上)和图像优良率(评分3以上),比较心率为<60次/min、60~69次/min、70~79次/min、80~89次/min和≥90次/min 时冠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不同心率下图像重建时相选择.统计分析心率与成像质量的关系以及不同心率时,冠脉检查成功率、显示优良率和重建心动周期时相的差异.结果 260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为99.26%(2581/2600),显示优良率为88.69%(2306/2600).心率与成像质量呈负相关(r=-0.92).心率<70次/min与心率≥70次/min者在显示优良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4.68,P<0.01).心率<80次/min,重建时相以舒张中期(50%~75%)为主,心率≥80次/min,重建时相以收缩末期(25%~45%)为主(χ2=98.88,P=0.000).结论 心率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明显相关,64层螺旋CT在高心率下可以获得达诊断标准冠脉图像,心率在70次/min以下图像质量较高.

  • 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对照研究

    作者:侯代伦;柳澄;陈海松;邹晓风

    目的 研究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 利用64层CT扫描的50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照分析:利用MPR模拟出四种扫描模式:①常规的椎间盘扫描方式的断面图像;②腰椎横断面图像;③沿椎弓峡部方向的斜横断位(椎弓反角度扫描)图像;④沿腰椎长轴的矢状断面图像.分析四种方法的峡部裂隙检出率、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碎骨片检出率、假关节形成检出率.结果 峡部裂隙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斜横断位MPR(100%)高(u=8.51, P<0.05);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90%)高(u=4.18, P<0.05);碎骨片检出率以斜横断MPR(28%)和矢状位MPR图像(20%)高(u=2.08, P<0.05);假关节形成检出率以斜横断MPR(18%)高(u=2.237, P<0.05).结论 64层CT MPR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分析椎弓峡部裂的各种征象,对于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研究

    作者:蒋学祥;邱建星;王继琛;孙晓伟;高莉;高福生;王仪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估心电图编辑软件对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06年4月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981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心率、心率波动幅度及呼吸运动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负相关.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受到患者心率、心率波动幅度、呼吸运动伪影及重建时相的影响.

  • 心电图编辑软件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继琛;邱建星;王鹤;高莉;孙晓伟;侯振亚;蒋学祥

    目的 研究Philips Brilliance 64 ECG编辑软件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8例经ECG编辑软件处理前后的冠状动脉CTA影像进行分析,对直径≥2 mm的冠状动脉数据带进行评估.影像质量按3级评分法判定,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例中,心律失常22例,扫描时心电图基线不稳6例.共有38个数据带出现运动伪影,36个为Ⅲ级严重伪影,2个为Ⅱ级.经ECG编辑处理后,心电编辑后1个数据带为Ⅲ级;9个数据带为Ⅱ级;28个数据带为Ⅰ级无任何伪影.配对样本t检验P<0.001;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心电编辑后影像的质量与患者扫描时心率呈负相关,r=-0.485(P=0.009).结论 ECG编辑软件可以明显地减轻或消除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导致的冠状动脉CTA伪影,提高影像的质量及检查的成功率.

  • 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作者:蒋学祥;邱建星;刘剑;王继琛;高莉;孙晓伟;秦乃姗

    目的 通过与CAG的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05年8月-2006年4月于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估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及对支架及桥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50%、≥70%、<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分别为96.3%、89.3%、67.3%,特异性分别为94.2%、95.6%、86.2%.64层螺旋CT判断支架内≥50%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判断桥血管及吻合口通畅的敏感性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晓伟;邱建星;王继琛;高莉;刘建新;蒋学祥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分析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1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资料,统计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分析冠状动脉畸形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051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人群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57例,检出率为2.8%,其中5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异常, 3例为冠状动脉瘤,3例为冠状动脉瘘.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

    作者:高莉;王继琛;邱建星;孙晓伟;高福生;唐光健;蒋学祥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患者的69条冠状动脉桥血管接受16层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桥血管成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估患者心率、心率波动幅度、呼吸运动以及不同CT扫描机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其中10位患者26条桥血管的CT血管成像结果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呼吸运动伪影与冠状动脉桥血管成像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64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高于16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以CAG结果为参考标准,MSCT冠脉成像诊断桥血管及吻合口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7%和92.3%.结论 MSCT可以提供可靠的冠状动脉桥血管影像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显示

    作者:王新江;杨立;蔡祖龙;赵锡海;李颖;刘新;赵林芬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1日-2006年5月1日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的CTA结果,共2274人,其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者共24例,发生率为1.06%.其中男22例,女2例,年龄36~79岁,平均52.8岁.对患者图像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现(VR)法重建图像.结果 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6例,开口高位5例;左主干开口高位4例,开口于左冠窦后缘2例;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5例;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窦1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干1例.所有图像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异常血管的起始和行程.结论 64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及行程异常,可为心血管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应用

    作者:冯仕庭;李子平;崔敏毅;孟悛非;周旭辉;彭振鹏;孙灿辉;范淼

    目的 探讨64层CTA在腹部中小血管肿瘤侵犯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机,在进行腹部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中,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部肿瘤25例,其中胰腺癌9例,肝癌8例,其他腹腔恶性肿瘤8例.采用动脉、门脉期双期扫描方式,应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动脉、门脉期血管三维重建,总结以上各相关血管的CTA表现并分类统计,在各类CTA表现的血管中,分别随机选取血管3支,应用血管探针(VP)技术显示,分析征象表现.结果 当肿瘤与血管有脂肪间隙或凸面接触时,本组血管均表现管壁规则、管腔无狭窄(48支).肿瘤与血管为凹面接触或部分包绕时,动脉多表现管壁规则、管腔无狭窄(11/11支),而静脉则较多见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3/11支).肿瘤完全包绕血管时,动脉表现为管壁规则、管腔正常的6支,血管狭窄,管壁不规则7支,但无1例见肿物侵入管腔内.静脉被完全包绕时则多见肿物破坏管腔,向内侵犯甚至闭塞(10/16支).VP表现与VR、MIP、MPR等较一致.结论 64层CTA多种成像方式充分显示肿瘤与血管的毗邻、接触面、包绕程度等相互关系,并清晰反映管壁的形态、管腔改变及血管阻塞等情况.

  •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注射剂量的优化研究

    作者:邱建星;王继琛;刘剑;高莉;孙晓伟;王仪生;蒋学祥

    目的 探寻使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佳的对比剂注射方法 .方法 将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30位患者中,分出10位体重低于70 kg(A组)和20位体重高于70 kg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B1和B2组),其中A组及B1组注射50 ml对比剂(注射速度4.5 ml/s),B2组注射70 ml对比剂(注射速度5 ml/s).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强化程度.结果 A组与B2组患者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B1组患者部分血管的增强程度明显低于B2组.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注射剂量优化方案是可行的,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作者:赵艳;魏嘉平;华琦;汪家瑞;何冀芳;李静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即管腔狭窄≥50%)的准确性和局限性.方法 选择在1个月内先后行64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8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9~78岁,平均63.6岁)入组,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依节段计算MSCT的准确性,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5%、97.6%、86.8%和84.3%.若去除其中31个冠脉节段由于严重钙化而影响诊断的因素,则MS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98.6%、90.3%和93.6%.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尤其针对筛选冠心病而言有较好的前景,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 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管内超声的对照研究

    作者:邱建星;王继琛;孙晓伟;高莉;秦乃姗;王仪生;蒋学祥

    目的 通过与IVUS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年8月-2006年4月于我院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6位患者的影像资料.以IVUS为参考标准,评估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及支架诊断的准确性,在64层螺旋CT影像上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CT值.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不同类型斑块的CT值不同.结论 64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64层螺旋CT可依据CT值的不同判断斑块的性质.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定位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及瘘口的应用初探

    作者:石强;高思佳;徐克;刘静红;梁传声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定位诊断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供血动脉及瘘口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经MRI诊断为SDAVF的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12例患者在DSA检查前行64层CTA检查,应用曲面重建技术,定位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观察引流静脉在椎管内的分布状况,评估脊膜动静脉瘘累积脊髓的范围.B组为对照组,常规进行DSA检查,不进行CTA检查.A、B两组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造影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12例全部完成造影,B组2例未完成造影.A/B两组患者平均造影时间47/92 min,对比剂用量86/174 ml,造影次数14/29次,术后并发症1/5例.CTA对供血动脉及瘘口诊断的敏感度为100%(12/12)、特异度为83.3%(10/12).结论 64层螺旋CTA定位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及瘘口为DSA检查提供了直观的影像资料,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对比剂用量及曝光次数,降低了造影术后的并发症,是DSA检查前必要的辅助检查.

  •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

    作者:王涛;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柳澄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结果 在56例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1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及部分3、4级分支,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18例患者的31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所有CT诊断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患者的25个支架有支架术后再狭窄,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6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亚欧;杨延辉;李坤成;杜祥颖;高艳;曹丽珍

    目的 通过与DSA对比,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查体主要见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障碍.6例均行CTA和DSA检查.结果 6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分别为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髓周动静脉瘘(2例)、Cobb综合征(2例).6例患者各部位畸形血管团、瘘口位置、供血动脉、增粗纡曲的引流静脉于CTA均可显示,与DSA所见基本一致.CTA在平均扫描时间15秒内即可完成检查,经各种重建方法可全面立体观察畸形血管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以快速、无创、全面显示各种脊髓血管畸形的病变,缩短DSA诊疗时间,在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和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64层螺旋CT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窦的评价

    作者:赵锡海;蔡祖龙;杨立;高磊

    目的 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评价冠状窦(CS)的可行性,并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窦口(CSO)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24例经CTA证实无心脏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和24例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主要评价CS的图像质量、长度、CSO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冠状窦瓣的显示率,并比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SO大小有无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CS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达3分,并均有较高的对比噪声比(CNR),心功能正常组CS平均长度(34.3±16.3) mm,与心功能不全组无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不全组的CSO上下径和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CS,并能够对CSO的大小进行精确测量;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SO扩张,其上下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心功能正常组.

  •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评价

    作者:王鹤;王继琛;邱建星;高莉;孙晓伟;侯振亚;蒋学祥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40枚支架行多层螺旋CT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在CTA之后3个月内再次行CAG检查.评价支架的轴位,多平面重组(MPR) 图像及通过支架内腔中心的曲面重组(CPR) 图像,计算支架内管腔面积与支架标定的管腔面积的比值以评价支架内腔狭窄程度.CTA结果与CAG判定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全部40枚支架腔内狭窄程度的评估,支架腔>50%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100%,诊断支架腔<50%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93.9%,诊断支架腔内无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100%.在一定条件下,16层与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管腔狭窄程度的结果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MSCT判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病变中对于阴性病例及>50%的严重病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的应用

    作者:陈发祥;金朝林;张树桐;王翔;江燕萍;谢元亮;肖建伟;李蓉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94例,行头颈部CTA,观察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的形态,有无异常分支,有无狭窄.并评价横突孔有无狭窄以及钩椎关节有无增生.结果 94例患者中,51例存在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系统的各种类型血管结构异常,横突孔狭窄或钩椎关节增生而不伴有血管病变20例,另有椎动脉内支架2例.血管及颈椎骨质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的21例.结论 64层螺旋CTA能够同时显示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形态、走行、小分支及其侧支循环情况, 以及横突孔和钩椎关节等结构的改变.可以更全面的评价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评估支架成型术后的改变.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肺栓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安红;刘斌;余永强;张家文;赵红;余长亮;赵本胜

    目的 评价肺血管成像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例拟诊肺栓塞、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其中5例同时行DSA检查,并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 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3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264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149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15处,血栓栓塞血管直径小者1 mm.1例上肢和胸侧壁因锁骨下静脉血栓明显侧支循环形成,1例左上肺静脉左房入口和左心耳内附壁血栓形成.5例同时行DSA检查,对肺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子检出率,64层CT和DSA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64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肺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价值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张云亭;晁宝婷;陈海松;柳澄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冠状、矢状MPR、曲面重建(CPR)以及VR、MIP重建.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桥血管狭窄进行诊断,并评价其狭窄程度.8例CT诊断桥血管重度狭窄(管腔狭窄>75%)或闭塞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可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并能清晰地显示其斑块和管腔的狭窄.21例患者经螺旋CT心、胸部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52条桥血管,其中13条桥血管出现再狭窄(10条为大隐静脉桥血管,3条为乳内动脉桥血管),狭窄部位均位于桥血管吻合口处;重度狭窄7条,闭塞1条,此8条桥血管均与选择性血管的结果相吻合,CT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重度狭窄的准确性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心、胸血管造影检查不但能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而且能清晰地显示原始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与桥血管的吻合口,是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检查方法.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继琛;邱建星;孙晓伟;高莉;刘建新;唐光健;蒋学祥

    目的 评价患者的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名患者因怀疑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治疗后复查进行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扫描用飞利浦64层CT进行,扫描后常规75%时相重建,有运动伪影时增加其他重建时相.冠状动脉的血管分段按AHA的15段分类法进行.对每例患者的2 mm以上的血管段进行分析.血管的成像质量按Ⅰ:无伪影;Ⅱ轻度伪影和Ⅲ严重伪影分类.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Fisher's exac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有1353个血管段大于2 mm.冠状动脉CTA的质量主要受患者的心率影响(P=0.000),当心率小于60次/min时,无任何伪影;心率为60~70次/min时,11.2%的患者图像在一些血管段有Ⅱ级伪影,但不影响诊断;心率大于70次/min时,58.6%的患者图像有Ⅱ级伪影,其中一个血管段为Ⅲ级伪影.并且随着患者心率的增加,重建的时相增多,后处理时间延长.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心率的快慢仍然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较快的心率出现伪影的机会增多,后处理的时间延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